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第4集/文字/MP3)jingkong法师主讲

admin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评论1阅读模式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第四集)  1983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9-014-0004

MP3下载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第四讲。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大比丘』,比丘有三个意思,第一个意思是乞士,第二个意思是破恶,第三个意思是怖魔。第一个是「乞士」,这一条意思很重要,前面跟诸位讲过,学佛尤其是出家学佛必须要断贪爱之心,乞食是断贪爱最有效的方法。学佛一定要破除贡高我慢的烦恼,乞食也能够帮助我们达到,叫修道之人一心专求法要,这是很重要的一点意思。虽然目前这个制度已经在中国行不通,可以说在中国没有人照做,但是在南传的小乘佛教,像在泰国、锡兰,他们依旧遵守托钵的制度,换句话说,他们还在行这个方法。

 

过去江味农居士在《金刚经讲义》里面他就提倡,他说如果希望佛法再能够复兴,出家人必须要恢复托钵的制度。他这个见解我非常同意,因为如果有所蓄藏,的确是障道,像佛在《阿难问事佛吉凶经》里面告诉我们,积财丧道。只要你有积蓄,你有所收藏,你这个贪心就必定增长,贪心增长,诸位想想求法要的心就淡薄,自自然然就淡薄了,这一生当中如何能有成就?所以我们要想在道业上成就,托钵确实是非常好的制度,从前行得通,现在泰国、锡兰可以行得通,为什么在我们中国行不通?这一点希望大家要特别注意。

 

第二个意思是「破恶」。恶就是烦恼习气,用什么来破除?要用正慧观察,破烦恼恶,不堕爱见。这个地方要注意的就是正慧这两个字,什么叫做正慧?这是我们特别要注意到的,正慧就是我们平常讲的般若智慧。般若智慧与我们一般概念里面所说的聪明智慧不一样,聪明智慧是发生于第六意识,换句话说,它是从生灭心生的,就是世间的聪明智慧;正慧它不是从生灭心生的,它是从真如本性里面所生起本有的觉照,像《般若经》里面常常教给我们,依文字般若、起观照般若,证实相般若,这个正慧就是观照般若。这么说怕大家还是听不清楚,实在讲这个意思也很难讲得圆满,我们不得已用比喻说,希望诸位能从比喻当中去体会这个意思。

 

正慧观照,就像一面镜子,我们把一面镜子比作我们的真心,镜子的光明就是正慧,这个光起作用的时候就是观照。我们知道这面镜子照外面的境界相,外面境界相,我们一般人常常感觉到,这个相有好、有丑,有喜欢、有讨厌的,种种差别的境界相。这些差别境界相同时照在镜子里面,镜子对这些相它不分别,它也没有爱好,它也没有排斥,同时照在里面,完全是平等的。镜子本身,好的美的相它不染着,恶的坏的相它也不染着。所以诸佛菩萨古圣先贤无不是教我们要用心如镜,这是从比喻上说,我们用心要像一面镜子一样,那就是外面境界相清清楚楚、了了分明,自己怎么样?又不执着,又不染污,自己这个心永远是清净的。正在照的时候清净,绝不是说照的时候不清净、不照的时候清净,那就错了,正在照的时候它就清净,这是我们讲用心如镜来比喻观照般若。

 

从这个比喻当中,诸位能够体会到一点意思,在一切境界里面我们看得清楚、听得清楚,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没有一桩不清楚,没有一桩不明了。可是正在接触境界的时候,只要自己不起分别、不起执着、不起心动念,那就是正慧观照。正慧观照里面不生烦恼,只生智慧,不生烦恼。为什么?因为你在境界里没有分别执着,你哪来的烦恼?所谓烦恼心生,就是你六根接触六尘境界,顺你心意的,你起了贪爱,这就生烦恼;不顺你意思的,你生瞋恚,你生烦恼。所以凡夫心随境转,这个心是讲妄心,它是随外头境界生无量无边的差别执着,那就是无量无边的恒沙烦恼;诸佛菩萨在一切境界里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所以只生智慧,不生烦恼。我们要破恶,就必须要正慧观照,要破除烦恼,在境界里面不生爱见。在这个境界里面,正慧观察,破烦恼恶,不可以堕在爱见之中,爱见就是烦恼,不堕在爱见里。

 

比丘的第三个意思叫「怖魔」。怖是恐怖,魔是魔王,魔王他恐怖了。为什么说魔王恐怖?发心受戒,羯磨成就,魔即生怖。在这个地方我们先要说明,比丘是出家人的专称,他发心出家,出家就要受戒,这个戒就是具足戒。男子出家受二百五十条戒,女子出家要受三百条戒,要发心受佛的禁戒,出家成为一个比丘。羯磨成就,羯磨是印度话,如果拿现在的意思来讲就是会议,我们今天所谓民主制度,议会制度。这个制度可以说最早是在佛教里面,佛教以我们中国人记录来算,佛灭度到今天已经三千多年,三千年前佛这个僧团里面就实施民主制度。到底下的时候诸位能看得清楚。民主制度里面最重要的就是会议,所以出家受戒,有一个人发心出家来受戒,必须要给他举行一个仪式,这个仪式里头有会议的程序。这个程序是非常的隆重,像我们今天国家的法律,我们要立法,现在中国、外国立法机构为了慎重起见要三读通过。出家是要四番羯磨,这个四番羯磨,换句话说,要四读通过,你看看多谨慎。与会的这些出家师父,通常我们讲三师七证,三个是:得戒和尚、羯磨和尚、教授和尚,另外还有七位尊证和尚,一共十位法师他们来开会,要是四读通过,你才成为一个比丘,这就是会议通过了。

 

这个会议通过之后,承认你是正式的出家人,出家的身分,承认你是个比丘僧的身分。这种作法这样的隆重,当然有护法善神守护这个地方,「某某人发大心出家修行,弘法利生」,这个消息立刻就传出去了,就由鬼神传到四王天,四王天再传到忉利天,没有多久就传到他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就是魔天,魔王之天,他化自在天主听了之后心里就很不乐意了。他为什么不乐意?因为娑婆世界欲界里面他等于是欲界主,这个人出家了,他将来要是出了三界,换句话说,他所统治的人民又少了一个,所以他很不乐意。也像我们现在一般社会,儿女发心出家了,父母对出家的意思并不了解,认为我这个小孩怎么会变成这样,学佛着魔、着迷了。他不知道出家是一桩好事情,所以他要想尽方法要叫他还俗,要把他找回来,这就跟魔的心里没有两样。我们看到现在有许多人出家,都是瞒着父母偷偷的出家,结果父母多少年也找不到他,以后一找到,晓得他出家了,有这种情形。你真正出家要是证道了,魔也会欢喜,也来护法,也来拥护你,这种情形我们在经论里面常常会看到。所以第三个意思有怖魔的意思。这是讲比丘的意思,简单介绍到此地。

 

下面还有一个字「众」的意思,这个字我们不能够把它轻易的看过去。这个字梵语叫僧伽,翻成中国的意思叫众,它必须要具足理事二种和合,所以称之为和合众。这二种和合在此地我也必须要跟诸位做一个简单介绍。第一种就是「理和合」,所谓理和合,大家既然出家修道,有一个共同的目标,这个目标就是同证无上菩提、圆成佛道。不但是出家人,就是在家学佛也是这样的一个目标,没有第二个目标。如果心心向着这个目标,这就是成佛之道,你的方向是成佛的方向,你走的道路是成佛之道,圆是讲圆满,所以这是理和,大家学佛同一个目标、同一个方向。这是比什么都重要的,我们必须要把它认清楚。今天往往有许多人他不明了这个目标,以为什么?你是个出家人,出家人好像在佛门里面有很高的地位,你建了很大的道场,你做为开山的祖师,大家觉得这是非常的荣耀。给诸位说,那是世间法,不是佛法。佛法的目标是教你证无上菩提成佛道,这个是佛法;你庙盖得再多,你不能证无上菩提,你也不能成佛道。在我们中国,以往建庙建得最多的是梁武帝,梁武帝不能证无上菩提,也不能成佛道。所以佛法的修学、佛法的成就不同于世间的成就,世间有种事业是成就,佛法里面是要看破放下为成就,这个道理无论是在家学佛、出家学佛,一定要牢牢的记住。

 

「事和合」,就讲到我们实际上的生活。第一个,佛门是团体生活,既然是团体生活,我们当然大家住在一起,「身同住」。第二是「口无诤」,我们身同住,同住在一块,同住在一个道场,同住在一个寺院,口要无诤,像六祖在《坛经》里面告诉我们的,「此宗本无诤,诤即失道意」,所以大家非常和睦住在一起,没有争论,心多清净,这一点非常重要。第三是「意同悦」,意就是心意,悦是法喜充满,每一个人都欢欢喜喜、高高兴兴在一起,这是和睦之相,非常之可贵。第四是「见同解」,要想达到这样的和睦之相,给诸位说,这里头有个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见同解。见解要是不相同,怎么能无诤?如果有争执,怎么能同悦?就没有了,可见得六和合里头顶重要的就是这一条,我们的见解要相同。

 

这个见解怎么个同法?中国在第二次大战期间,抵抗日本人的侵略,国家曾经提出了三句口号,发生了很大的作用,这三句口号里面有一句就是意志集中,力量集中,这就是属于见解相同。另外两句是,国家第一,民族第一;军事第一,胜利第一。这是叫我们整个国民上下建立共同的见解。在佛法里面,我们看自古以来,僧团能做到和合。僧团,它是一个教学的机构,它每天有八小时的讲堂,八小时讲堂就是修见同解,我们凡夫毕竟是凡夫,凡夫心意是不平的,彼此当中当然有意见,但是天天在一起听经,那个不平的意见渐渐就压下去,自己就能够控制得住。换句话说,放弃自己的见解,采取佛的见解,就是拿经论的见解做为我们自己的见解,我们大家有同样的见解,思想统一了,前面这三种和合才能做得到。

 

第五是「戒同修」,这个戒就是我们的生活规范,小乘戒律是自律,大乘戒律是入众,就是团体的生活规范。可是这个地方必须要晓得,自己的生活规范是你私人的,别人没有干涉你,你要遵守,所谓是「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必须要修慎独的功夫;大乘戒虽然是入众,在团体当中自己要守规矩,这里头最重要的就是不妨害别人、不侵犯别人,这是团体生活当中最重要的一条。因此,戒律是戒自己的,不是戒别人的,这个僧团才能和合。如果你要是把戒律当作是戒别人的,今天看到某人你犯戒了,你这个做得不对,那就错了,戒律是戒自己,不是戒别人。

 

在民国初年,佛门里面有一位大德弘一法师,他是一位艺术家而出家的,出家之后专攻戒律,他不但研究戒律,而且切实的去奉行。弘一大师虽然很严肃,但是非常的和蔼可亲,从来不说别人的过失。也有几所佛学院请他教授出家人,他看到出家人有过失了,他也很难过,他怎么办?他关着门不吃饭,他不说学生的过失,他自己责备自己,自己的道德自己没有能力去感化学生,对不起学生,自己在修忏悔。看到别人的过失就认为是自己的过失,从来没有一句话责备别人,所以同学们也晓得,看到今天法师下了课之后就到自己房间里面去,关了房门不出来吃饭,大家就反省,我们自己一定有做错事情的地方,都能够改过自新。法师看到大家都能够自己知过改过了,他非常的欢喜。这是我们近代看到这么一个榜样,戒律乃是戒自己,而不是用作责备别人的标准,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佛在大经里面告诉我们因戒生定,诸位想想看,戒律是只责备自己,而不责备别人,我们才能得到定。如果要是责备别人的话,你这个心都被外面境界牵着转,你几时才能得定?你看到所有的出家人、在家人个个都有过失,个个都不合乎戒律,那好了,你也就别成佛道了,你念佛,你怎么能得到一心不乱?不可能。我们学佛是学什么?是修自己的清净心,是要断自己的分别执着烦恼,不是为别人。因此经论是佛对我一个人说的,纠正我一些错误的观念;戒律,佛也是对我一个人说的,纠正我一切身口的行为,不是对别人讲的,不是教我拿这个标准去看别人。毛病就是在自己身上,除了自己之外,外面境界没有毛病。外面境缘当中如果有毛病的话,佛怎么可以在大经里面说,自己成佛的时候普遍看到大地一切众生同成佛道,这个话怎么能讲得通!我们要细细体会佛这些言语当中的真实义,我们才晓得戒律应当怎么修法。戒律最重要的就是五戒,五戒是佛法的根本戒,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这五条是出家在家四众弟子共同遵守的基本戒条,可是这个戒条都是属于自己,而不是属于别人的。

 

六和敬当中最后这一条是讲「利同均」,利是利养。譬如出家的比丘众,这是主要讲比丘,比丘的生活是十方在家信众所供养的,这个供养不是供养一个人,是供养大众的,供养大众的就是大众都有份,而不是个人可以去享受的,人人都是平等的受用,这个才叫做利同均。我们穿的是一样的、吃的是一样的,这里面没有很大的差距。具足理事,事里面有六条,理是一条,具足这七个条件这就叫做僧团。这个僧团必定为诸佛菩萨、护法善神所拥护,这是正法道场,是正法的僧团,非常之可贵,如果这个地方真正有这样一个僧团,护法龙天必定守护。

 

说到这个地方,我想起一桩事情。在几年之前,大概十年前,我到台北来讲经不多久的时候,有一位老居士请我吃饭,提了一个问题问我,他说,法师,现在有许多人造地狱的罪业,这怎么得了!他老人家说这个话的时候非常的悲伤,很感慨。我就问他,造什么罪业?他说,破和合僧。这个事严重,阿鼻地狱的业因是五逆十恶,而造五逆十恶这种罪业的人的确不多。譬如五逆罪里面,杀父亲、杀母亲毕竟少数,纵然今天世风日下,杀父母的还是不多见;杀阿罗汉,阿罗汉在哪里你还找不到,你想杀也找不到,哪有阿罗汉被你杀的?所以这些业因不能成立。出佛身血,佛不住世,或者有等流罪,像佛像、佛经恶意把它破坏,这是等流罪,无意当中破坏的还没有那么重的罪,所以这个也少。破和合僧,我反过来问他:「我出家弘法有不少年了,我也走过很多很多地方。老居士,我没有见过和合僧团,你见到过了吗?」我这样一问,他也笑起来,他说:是啊!我们不能把一般寺庙一般出家人都看作和合僧团,那你就错了。这个寺庙的住众,不管他人多少,他有没有守这七个条件,这理事七条他有没有做到?他做到了,你要是破坏他、毁谤他,那你就是造阿鼻地狱罪;如果他本身不具足这七条,换句话说,他虽然名义上是一个僧团,他并没有具足这七个条件。没具足,换句话说,不必别人破坏,他自己在里头天天彼此不和,天天在吵架,天天在斗争,还用得着别人破坏他吗?我跟他这样一解释,这个老居士心开意解,恍然大悟。

 

今天造阿鼻地狱业因的确不多,所以一般在家人造这个罪业的确不多。但是出家人造阿鼻地狱的罪业反而多起来,因为你既然发心出家了,心不在道。换句话说,你的目标不是求无上菩提,念佛人不求一心不乱,参禅人不求明心见性,不希望断烦恼,不希望证菩提,你这个衣服穿上就有罪业,这个衣服穿上就是阿鼻地狱的制服,这个事情麻烦大,不必别人叫你堕落,自己就已经堕落了,这是我们必须要晓得的,必须要提高警觉的。这是众的意思。

 

下面一句说出人数,就是一千二百五十人,「千二百五十人俱」,这一句里面也有含义。千二百五十人,讲堂有四类听众,这个地方是专指常随众的人数,这些人是常随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到什么地方他们就跟到什么地方,从来都不离开佛,所以这是一个相当大的僧团。除这一千二百五十人之外还有五个人,是一千二百五十五人,那个零头此地省掉,加上释迦牟尼佛,这个团体一共识一千二百五十六个人,学生是一千二百五十五个人,一个老师就是释迦牟尼佛,这是一个相当大的团体。这个团体里面人人都具足理事七和,而为后世僧团之模范。我们今天要建个寺院,或者大家在一块共同修行,这是我们的典范,我们应当要学习。像佛陀在世,这些常随弟子共同生活在一起,具足理事七种和合,不但你个人成就,这个僧团住世是世间人的大福德,若不是大福德因缘,怎么会有这样殊胜的僧团住在你这个地区,住在你这个时代?所以这个具有很深的意义,就是给我们作榜样。

 

讲到僧团,还有一点意思也非常的重要,我们必须要晓得,那就是它还有表法的意思在,这是我们不可以不知道的。众成就是另一表法,表法的意思是:一佛出世,千佛拥护,方能成就佛事。这一点我要跟诸位说说,佛出现在世间,他的目的是教化众生。因为众生他之所以变成众生,就是迷在五欲六尘的境界上,不知道回头,这叫众生。佛之示现,以种种善巧方便,其目的无非是教众生在境界里面认识自己,认识自己本来面目,所谓是明心见性,见性就叫做佛,见性成佛,佛示现在世间其目的如是而已。但是教学毕竟不是一个人的事情,就好像唱戏一样,一个人没有办法唱一齣戏,他必须要有许多配角来陪衬他,这台戏才能唱得好。教学也一样,譬如一个人也要有许多增上缘帮助你成就,特别是教学,中国跟古印度在教学仪式上来说几乎是相同的,那就是尊师重道,「只闻来学,未闻往教」,必须要示现师道的尊严,才能收到教学的成果,这就必须要很多行家来帮助主持教化的人。

 

譬如释迦牟尼佛示现为教化主,什么人来帮助他?必须要很内行的人,帮助他的人程度绝不在他之下,所以才说「一佛出世,千佛拥护」。这个千佛是谁?一千二百五十五人,这些人其中有许多都是古佛再来的,他早就成佛了,他现在变现一个样子,来做释迦牟尼佛的学生,其实是什么?帮助他教化。譬如舍利佛、目犍连早就成佛了,不但这些常随弟子当中,出家众当中,都是古佛与大菩萨们再来,就是当时拥护僧团那些在家众也是古佛与菩萨再来的,要不然谁来捧释迦牟尼佛的场?今天俗话说抬轿子,谁来抬你?谁抬举你?世间人迷惑颠倒,不认识正法,不明白是非善恶,所以称之为颠倒,他不会护持正法的。护持正法的人,是要真正能够通达明白正法的人,他才会护持,这就必须要古佛与这些大菩萨再来。

 

像舍卫国的国王,佛在经里面说他是四地菩萨再来的,示现国王身来拥护佛法,他一尊重,老百姓当然跟着,我们国王都尊重佛法,都拜释迦牟尼佛作老师、都去皈依,那我们每个人都要拜老师去;我们的国王都对释迦牟尼佛都信受奉行了,我们怎么可以不信受奉行?意思在这个地方。所以表法里头有拥护佛法,帮助佛推行教育,这是真善美慧的教育,是真正功德利益的教学,可惜世间人不识,要诸佛菩萨来帮助。不但佛在世如此,佛灭度之后,一直到今天,历代祖师大德他们能够教化一方,得力于内助,就是出家人当中彼此帮助;外护,这些国王大臣,世间有财富、有力量的这些长者他们来护持,所以教学的效果才能够推广,才能够有深远的影响。如果没有这些诸佛菩萨再来,世间人不认识,世间人不会拥护的,正法住世,他也会当面错过!由此可知,这一点的意思就非常的重要。

 

我们前面讲过《坛经》,我们晓得六祖大师是再来人。帮助六祖,功劳最大的印宗法师又何尝不是再来人?印宗菩萨是佛菩萨化身,来帮助六祖弘法利生的,那不是一个普通人,这正是所谓佛佛道同。他做主角,好像演戏一样,他演主角,我演配角来衬托,使这个主角表演得最圆满,表演得成功。他的成功、他的圆满就是自己的圆满成功,是一不是二。这是众成就里头有这么深的意思在,除这个之外,这就是讲千佛拥护方能成就佛事。

 

其次我要跟诸位说明白佛与魔,这是我们学佛的人必须要有能力辨别的。佛魔全在当人自心变现,当人是当事的人,就是自己,当事人你自己心里面变现的,无关境缘。境是什么?是我们的环境,物质环境;缘是人事环境。换句话说,与物质的环境、与人事的环境没有关系。你一念心清净,外面的境界、外面的人事,就是佛现前;如果起一念分别、一念执着、一念贪瞋,外面的境缘就是魔现前。这个话怎么说?我们还得举比喻上来讲,像《华严经》里面所讲的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我们在华严会上时时提醒大家,五十三参是什么一回事?就是我们的日常生活,早晨起床洗脸漱口,一直到晚上上床睡觉,一天当中我们所起的念头,我们一切的生活行为,与我们所接触的社会广大的群众,各行各业,那就是五十三参。

 

善财童子叫参访,我们不叫参访,我们叫什么?我们从早到晚叫着魔,诸位要懂这个意思。怎么叫着魔?因为从早到晚我们的心被外境所转,这就着魔。魔是什么?《八大人觉经》里面给我们讲的「五阴魔」,我们着不着?着了;「烦恼魔」,我们着了?着了;「生死魔」,我们有没有着?着了;除这三个之外,还有个「天魔」,四魔都是自己心里变现的。真正修行怎么修法?经文后面会讲到,「不取于相,如如不动」。我们是处处取着,剎那剎那都在动摇,取相动念就叫做着魔,外境都是魔;如果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我们不取相、不动念,外面境界都是佛。佛与魔在哪里?外境里头既没有佛也没有魔,什么都没有,佛魔都是你自己心变现的。你自己一念心清净,外面境界统统是佛。佛在《楞严》上讲,你一个人成佛的时候,当你成佛的时候,你见到大地一切众生同成佛道。你想想,为什么同成?因为你心清净了,心清净看看大地众生,都是佛!所以善财五十三参全是善知识,全是诸大菩萨。

 

所以修,修自己一个人。清凉在《华严经》里面告诉我们,托法进修,修行是什么?要托佛在经论里面告诉我们的理论与方法。修怎么修?修要依人,就是我此地讲的要依境界,物质的境界、人事的境界,在这里面去转锻鍊,这叫历事鍊心。鍊什么?鍊不动心,鍊不动心就是修定,我们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能如如不动,这是修定;一切境界了了分明,这是修慧,定慧等学,这叫真修!在这个境界里面不生烦恼。烦恼里面包括什么?以我们中国俗话讲七情五欲,七情是喜怒哀乐爱恶欲,五欲是财色名食睡。是把这些妄念、这些执着修掉,都把它舍掉,在境界里真正能够做到不取于相、如如不动,那么这个境界一切的人事全是佛,都是佛境界,全是佛。如果我们在境界里面起心动念,我们取相着相,在这个境界里头,这是物质的环境、人事的环境,在这个里面我们起心动念,我们有爱好、有贪瞋,这个境界、这个人事全是魔,都是你把它变成魔了。它本来不是魔也不是佛,它之所以成魔成佛都是你自心把它变现的,不是外头真有佛、真有魔。佛魔是你自心变现这个魔境魔人、佛境佛人,是你自己变现的,这个意思不能不知道。

 

观照就是佛住世,境缘全是佛,就是佛住世了。自己是佛,外面境界是佛,外面人事也是佛,你用观照,观照就是不取于相、如如不动,用般若观照的功夫。我们拿世间话来讲就是理智,不动感情,你要用理智来应事、来待人,就是佛住世。它是什么境界?清净本然,境清净本然,外面人事也是清净本然,自己内心在这个境界里如如不动。清净本然是智慧,是般若智照;如如不动是大定,定慧等持,定慧等修。失照,失去了观照就是感情用事,失去了理智、失去了理性,无论待人接物,这个缘是待人接物,待人接物全凭感情,凭你的喜怒哀乐,凭你的分别执着,这是魔现前,外面境界是魔境,一切的人都是魔,是魔人,魔现前。

 

魔现前的境界是什么样子?迷着境缘。对于外头境界,它本来既不是魔也不是佛,是清净本然的,你不晓得,你迷了,迷了清净本然,你着相了,你把人事境界幻相假有你都当真。你不晓得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境界相与这些人物相都是虚妄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你迷了,你执着了,你以为它真实的。以为它是真实的,你的心就为这个境缘所转。境缘好你生欢喜,境缘不好你生瞋恚,你在这个境缘里一天到晚所生的是喜怒哀乐爱恶欲,生这个东西,你所生的是邪见烦恼无明。邪见烦恼无明天天增长,你不叫着魔叫什么!你为什么着魔?是你自心变成了魔,所以外头一切境界统统都叫做魔。明乎此,则知发起大义。这个道理不懂,释迦牟尼佛的示现,须菩提尊者这一问,把金刚般若这一会发起,大旨的义趣你就不晓得,一部《金刚经》无非就是教我们自心变现佛境界,不要变现魔境界。但是到向上一着,自心不变了,佛魔都没有,那才是圆满菩提、归无所得。

 

通序的大意,说到这个地方就告一个段落。合起来讲、简单的来说这一段,如是这一部《金刚经》是我阿难亲自从释迦牟尼佛那里听得的,当师资道合的时候,一心成就的时候,也就是机教相扣之时,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这个地方,与常随弟子一千二百五十人聚会在一起。这是本经的通序六种成就。向下一段经文是本经的别序,所谓别序就是发起序,我们看看这部经是怎么发起的,请看经文。别序,所谓别是特别,不同于其他经论,唯独这部经上是这么说的,别的经上没有。不像前面通序,前面通序是一切佛经统统都有,所以叫通序,这个只有本经有。

 

【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我们先用口语把这一段的意思说出来。『尔时』,就是在祇树给孤独园,佛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五人聚会的时候。释迦牟尼佛那时候,僧团都是托钵的制度,都是乞食。这个时候,这个「时」就是出去托钵乞食的时候。出去托钵一定要把衣服整理整理,『着衣』就是把衣服整理整理,就是整饬仪容。钵托在手上,威仪非常的庄重,这个时候到『舍卫大城』去乞食。在舍卫大城里面是『次第乞已』,次第就是挨家托钵,我们今天所谓沿门托钵,没有拣别的。这一钵饭托满,他走几家没有一定,如果这一家供养得很多,你到这一家你这个钵就装满,那你就不要走第二家;如果这一家只给你一点点,你一看的时候不够吃,那你就再走一家;如果那一家也给一点点,那你就得走第三家。佛的制度一般都是托七家,大概你经过七个人家的时候,你这一钵饭已经装满,足够你这一天可以吃饱。

 

托的时候,不是叫你一面走一面吃,那多难看!钵装满之后,『还至本处』,本处就是精舍,就是祇树给孤独园,回来的时候再吃饭。不是在路上一面走着一面吃着,这个不可以。是一定钵里头装满了,回来之后再吃。托钵制度,当然这么大的一个僧团,都是众生,也有生病的,也有不能去的,生病不能去的怎么样?那些托钵的回来要分给他们,前面讲过六和合里头有「利同均」,所以他今天不能出去托钵,别人托钵回来要分给他,大家一起吃饭。吃完饭之后,衣钵都收起来,衣服叠得整整齐齐,钵洗得干干净净,然后再洗脚。因为出门走这么远的路,印度那个时候出家人不穿鞋的,在我们中国穿草鞋,印度人家草鞋都不穿,赤脚的,所以赤脚走那么远的路,回来一定要把脚洗干净。洗干净之后,把自己座位铺好,铺好座位打坐,『敷座而坐』。这是经里面表面的意思。我们再进一步给诸位来解释。

 

发起的大义,你看一句话没说,这是完全示现,在表演,这是身教,是现身说法,说明甚深般若之理就在日常生活之中,真是妙不可言。诸位必须要知道,释迦牟尼佛天天如此,哪一天不是这个样子!每天到吃饭的时候,他就到舍卫大城去托钵去了,他的学生个个都是这样。我们每天是不是这样?也是这样的。也许你会发生怀疑,我没有天天到外面去托钵,我试问问你,你每天早晨出去上班,晚上你下班回来,你上班是为了什么?为了赚钱。赚钱干什么?赚钱过生活,那不是托钵是什么?可见得你每天在公家机关做事,你上班就是托钵,你下班就是托钵回来;你要是在学校教书,你早晨到学校去托钵,你下了课就托钵回来;你要是经商,在公司行号,你去上班、去跑生意,你去托钵,你生意交涉好了你回家来,你就托钵回来了。一桩事,不是两桩事,我们哪一个人不是天天如是!可是我们自己不晓得这个道理。释迦牟尼佛天天如此,必须等待人识破,才称发起。并不是这一次特别装模作样装这个样子,不是,天天是这个样子,但是从来没有人看破。这一次妙了,被须菩提看破了,原来释迦牟尼佛一天到晚所讲的这些大道理,就在日常生活之中,天天给我们讲依文字般若起观照、证实相,原来就在生活之中。一被他看破,这就叫发起。

 

发起的大义,在这个地方我们略微跟诸位介绍。发起里面有三个意思,我用一二三在此地标示出来。第一,乞食等等,就是「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这些表现的是持戒,持戒的意思是无贪。在生活上他没有蓄藏,没有积蓄、没有收藏,到时候到外面乞食,三衣一钵,这表示持戒,持戒是破除我们的贪心,无贪。「敷座而坐」表入定,入定是不乱。我们世间人这个心,贪心太重,心杂乱,妄念纷飞,这是世间人的大病。佛示现表演这一套,就是教给我们要持戒、要入定、要去贪心、要去乱想,在哪里去做?就在日常生活当中,所以本经是以「戒定」发起,这是第一个意思。

 

第二个意思,着衣吃饭,就是穿衣吃饭、日用平常,哪一个人不穿衣服?哪一个人不吃饭?穿衣吃饭就是无上道,穿衣吃饭就是修菩萨行,这妙极了!几个人能够体会到?大乘佛法在哪里?大乘佛法就在穿衣吃饭日常生活当中。为什么能称之为大乘佛法?他晓得「还至本处」,他能回头,穿衣他能回头,吃饭他也能回头。换句话说,日常生活当中,样样他都能够返照本性,还至本处就是「返照本性」。由此可知,我们凡夫日常生活当中,这个病根是不晓得返照本性,所以随着境界流转,这就苦了,随着境界流转就日用平常统统是魔境。如果在日用平常当中都能够返照本性的话,这就是佛境界。所以这部经里面重要修行方法是「降妄」,妄是妄心、妄想,我们把妄想控制住、降伏住,在什么地方去降伏?在尘劳中,就是日常生活当中,尘是讲五欲六尘。老实讲我们一天到晚在生活上劳碌奔波,在五欲六尘里劳碌奔波当中历事鍊心,鍊什么心?鍊无贪的心,鍊无乱的心;换句话说,鍊我们的戒心,鍊我们的定心。也正是清凉大师在《华严》里面给我们所说的,托事依人成就我们的无上道。修行是在生活当中修,有许多人搞错了,修行到哪里?到山上去修,到寺庙里去修,还要出家去修,你要不晓得基本的原理原则,你到哪个地方都修不成。再看第三个意思,乞食奔走是「无我相」,表这个意思;没有说一个字,「无法相」。无我相、无法相,无我无相这就是一真法界。

 

前面我已经把这个意思跟诸位说出来,底下我们举《华严经》来看,对这个意思更明白了。《华严经》里面教给我们修行要托法,法是佛在一切经论里面跟我们讲的理论方法,我们依照这个理论方法来进修,成就行,就是修行,成就菩萨行。要想证得,依人,不能离开人,离开人就修不成,所以要依人,要在人事环境里面去修。他为什么不教你依境,他教你依人?因为人事的环境最难处,物质的环境还好处,因为它是静态的;人事的环境是千变万化,处人难!做事难,做人更难,处人更难,人能够处得好,那你就成佛了,所以必须要依人证入,成就你的万德万能。前面这一分托法进修在《华严经》是「离世间品」,离世间怎么离?即世间而离世间;依人证入就是「入法界品」。前面可以对照,托法就是第一、第三,依人就是第二。我们从这边看,这是第一,戒定;无我无相这是法,托法进修,依这二个。依人成德是第二,日常生活当中返照本性,就是降妄在尘劳中,历事鍊心,这样才能够入法界,就是才能够证得一真法界,住一真法界。这个道理,这个修行,可以说最高的指导原则,是这部经发起大义之所在。如果你要是不明了,往后《金刚经》的意思就很难懂,你在前面把这个统统搞清楚,这部《金刚经》你读起来就其味无穷,你就能够理解。这个地方这几个表解要把它好好的记清楚。

 

再看底下,有一般表法的意思。「着衣表忍辱相」,衣在佛法里通常是表忍辱,因为这个衣是遮羞。譬如再野蛮的人他没有衣服穿,他也会弄个兽皮树叶把身体围起来,也不愿意完全暴露,完全暴露是羞辱,所以我们这个衣是遮羞的。如果我们看六道轮回变相图,天人服装都非常整齐,什么人不穿衣服?地狱的人没有衣服穿,只有地狱才不穿衣服。除了地狱之外,你看哪一道不穿衣服?衣在世间法讲是礼貌,在佛法里面除这个意思有代表忍辱,着衣代表修忍辱波罗蜜。我们这个衣服穿在身上,常常想到我们在世间一切人事、一切环境里面我们要晓得忍辱,为什么?我们忍辱衣穿在身上,要懂这个意思。「乞食表离欲相」,欲是贪欲,欲望。我们到外面乞食,乞食是人家给什么我们就吃什么,没有自己选择的余地,更谈不上这个东西合不合我口味,没有。别人给什么吃什么,没有欲望,所以乞食是表离欲相。「次第表平等相」,次第乞,没有分别。不会说这一家人他家有钱,他们家的东西好吃,我天天到他家吃去,那你就是贪心,你不平等;某一家人,那家穷没有钱,他家有什么好东西?我到他家托钵一定没有什么好的供养给我。这样你的心就不平等。次第乞,没有分别,修什么?修平等。表平等相就是修平等心,表离欲相就是修离欲心,表忍辱相就是修忍辱心,忍辱波罗蜜,整个合起来是布施波罗蜜、离欲波罗蜜、平等波罗蜜。「洗足表清净相」,脚洗得干干净净,表自己的心干干净净,心是平等的,心是清净的,是一尘不染的。「敷座而坐,表一切法空相」。坐,像六祖在《坛经》里面给我们讲的坐禅,所说的意思跟此地是相同的,表一切法空,也就是本经里面所讲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所以一切不染不着。末后有一首偈子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他在这个境界里心是常定,心不染着,自己心清净,外面境界就清净。

 

我们在佛经里面常常看到有所谓六尘说法,像我们读《华严》、《弥陀经》、《无量寿经》、《观经》,都生起羡慕之心,殊不知我们现前的境界又何尝不是六尘说法!这些境界全在我们日用平常之中,只是自己没发觉,一天到晚在这个境界里自己是懵懵懂懂,真是胡里胡涂过了这一辈子,这一辈子空过了,多么可惜!如果你明白了,恍然大悟,现前境界与西方极乐世界、与华藏世界有什么两样?同样的庄严,同样的殊胜,真是无二无别,你怎么会不成就?「此示六尘说法,唯空生妙悟证入」,空生就是须菩提,他妙悟证入了,我们没法子。

 

底下我们举谛闲老法师,他是就放光来解释这一段的经文,可以与我们所说的相互发明。老法师说,这段经文是总显生佛平等,一切众生、诸佛如来平等平等无二无别,这就是放平等之光。他说这些话实在也是有道理,因为《大般若经》总共有六百卷,一共是分四处十六会说的。这个四处,在灵鹫山,我们通常讲灵山,灵山会上,在灵山一共有七会,就是佛讲过七次;在给孤独园也讲过七会,我们这一部《金刚般若》就是在祇树给孤独园讲的,经文一开端就说得很清楚;另外在他化天宫曾经讲过一会;在王舍城也讲过一会,所以总共是在四个处所讲过十六会,十六会里有九会放光。经上跟我们说,凡是见到放光的,皆得无上菩提。由此可知,这个光乃是智慧之光,般若即翻为智慧。慧光,实在讲没有一会不放。这一卷经甚深微妙,哪有不放光的道理!可是我们在经文里面没有看到佛放光,谛闲大师在此地给我们指出来,我们一看也晓得这一会放光,晓得这一会放光你就晓得禅宗祖师常常讲「六根门头放光动地」,才能真正体会到这个意思。

 

诸位请看此地谛老给我们讲的放光。「着衣持钵,手上放光。」我们穿衣服要用手,我们持钵也要用手,这是手的动作,手上的动作就是手的放光,它起这个作用。「入城乞食,足下放光。」这是走路,走路是脚在放光。我们想想,我们手上放光就是今天我们所谓双手万能,手它有它的功能,它有它的作用,功能作用就是放光的意思。脚有脚的功能作用,它放光,我们每天行走,这是脚底下放光。「次第乞已,眼中放光。」为什么?你眼睛里面对一切众生平等,没有差别。「还本饭食,口内放光。」还到本处,吃饭的时候口内放光。为什么口内放光?因为你吃饭的时候不分别执着味道。我们世间人吃东西要讲求色香味,出家人修道,他不讲求这个。色香味他知不知道?知道,他又不是麻木不仁,他晓得,但是他心里决定不执着色香味,好吃的也吃饱为止,不好吃的也吃饱为止。不会说好吃的贪吃多吃一点,不好吃少吃一点,要是有这念头起来,有执着起来了,你口内的光就没有,就不放光了。「洗足敷座,通身放光。」这是谛闲法师就放光这个意思,来给我们说明这一段的大意。

 

下面几行我们就把发起的意思全包括在其中了。「发起之意,要令一切众生向日常生活中,行住坐卧穿衣吃饭处,悟入清净实相,妙用平等,万法一如,自己与一切众生、一切诸佛无二无别,则能事毕矣。」诸位想想,发起这段文的义趣是多么的圆满,本经虽然有许多的问答,可是并不藉别人发起,实在讲世尊日常生活当中,被须菩提一下看穿了,一语道破了,是这么个发起法。换句话说,就在日用平常来去动静,我们常讲四威仪,你走路也好,你站立也好,你坐着也好,你在那里睡大觉也好,喝茶穿衣吃饭待人接物,这些日常生活之中直截了当去体会你的真如本性。见性在哪里见?在这些地方见,在这个地方见性,在这个地方才真正彻底明白真心的妙用。这个真心就像六祖大师开悟的时候所说的,那就是他真正悟得了,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无去来;何期自性,本来具足;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他这几句说得很清楚,《金刚经》就是教我们悟的这个,悟了之后才真正明了无有一法不具足实相般若的本体,所以这是教一切众生就在日用平常生活当中去见自己的本性,去见自己的本来面目,见性成佛,自他不二,生佛平等。大乘佛法的教学、修证不过是如此而已,所以说能事毕矣。经文讲到这个地方,本经的发起序讲完了。下面我们就要跟诸位介绍本经的正宗分,也是本经的主体。今天就讲到此地。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7年12月27日08:47:02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fjt.com/39536.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