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量壽經科註第四回學習班 華嚴實驗室、開了法師、開定法師、開熏法師、開蓮法師 (第一四八集) 2015/6/27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42-0148
學生:歲次乙未年中元祭祖專刊。尊敬的師父上人,尊敬的諸位法師、大德仁者,阿彌陀佛!台南極樂寺華嚴實驗室今日恭敬報告的主題是:「慎終追遠,民德歸厚」水知道——華嚴水結晶實驗中的十二德目。
中國古聖先王強調:「修身齊家,格致為本;建國君民,教學為先。」修身教學之內容,首重倫理、道德、因果教育,並總結出十二德目: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華嚴實驗室水結晶實驗,讓水看中國傳統文化的十二德目,呈現出絢麗莊嚴、光彩奪目的水結晶。
一、孝是萬善之根本
淨空老教授詮釋孝悌二字時說:「孝是孝養父母,順其心意。悌是奉事師長,廣修禮敬。聖賢之道,以孝親尊師為根本。」因此,孝悌是人倫的大根大本。水結晶看中文字孝,呈現上下承接,表示上一代和下一代密不可分,富含傳承之意。《說文解字》解釋孝字說:「孝,善事父母者。」段玉裁在註解中引用《禮記.祭統》說:「孝者,畜也。」並進一步解釋:「順於道,不逆於倫,是之謂畜。」因此,孝就是要順於五倫之常道。
孝字是會意字,由「老」和「子」組成而為孝。老是指上一代,子是指下一代。上一代還有上一代,過去無始;下一代還有下一代,未來無終,無始無終是一個整體。孝道的落實,是始於孝敬父母,進而擴展至孝敬一切眾生,方達到圓滿。(上圖:看中文「孝」字,水結晶呈現多元樣貌,而和諧並存,彰顯孝敬之理貫徹長幼、環周天下。)
「父子有親」是愛的原點,華嚴實驗室在水結晶實驗中,讓水看關於「父母生養、教育孩子的恩德」的圖片,呈現出的水結晶令人驚歎。
(一)母親的「懷胎守護恩」:水看圖片「父母的愛由十月懷胎開始」。水結晶(圖一)好像反映出父母結合為一體的親愛,共同守護母親胎中的嬰兒。皎潔明淨的水結晶(圖二),自然流露父母對孩子慈愛的光輝。水結晶(圖三),好似反映出母親腹中的胞胎,四周有母親的羊水圍繞保護著,吸收母親身體內的營養。
(二)水看圖片「嬰兒在母親胎中孕育」:嬰兒在母親胎中孕育十個月吸收母親的營養。燦爛美麗的水結晶(圖一),內部有圓形胞胎形狀好似反映出嬰兒胚胎在母親愛心的包圍下孕育成長。光瑩明淨的水結晶(圖二),反映出新生胎兒未受染污的靈性。兩個水結晶(圖三),相依相偎彷彿反映父親關懷著懷胎的母親,而母親(圖三的大結晶)內部孕育著胞胎並散發出母愛的神聖光輝。
(三)母親的「臨產受苦恩」:水看圖片「母親生產的陣痛」,母親生產的陣痛好似用鋼刀每隔十五分鐘在手上劃一痕。璀璨美麗的水結晶(圖一),內部有光球圍繞著中心圓點,彷彿顯示母親聖潔愛的光輝超越生子如刀割的痛楚。閃耀絢麗的水結晶(圖二、圖三),內部好似呈現被母愛光輝包圍的嬰兒捲曲在胞胎中等待出世。
(四)母親的「生子忘憂恩」:水看圖片「母親看到孩子健全喜極而泣」。璀璨閃耀的水結晶(圖一),內部好似呈現一個母親懷抱著嬰兒。也有兩個水結晶(圖二)相依相偎,而大結晶內部顯示一隻眼注視小結晶,好像母親滿足的看著她懷抱裡親愛的孩子。
(五)母親的「哺乳養育恩」:水看圖片「母親哺乳幼兒」,母親耗損自己的血及營養來哺乳幼兒。光瑩清澈的水結晶(圖一),內部好像反映一個母親懷抱著她親愛的孩子在哺乳,散發出母愛聖潔的光輝。璀璨閃耀的水結晶(圖二、圖三、圖四)反映出哺育幼兒的母親無盡的愛及容忍。
(六)母親的「嚥苦吐甘恩」:水看圖片「母親耐心的餵養幼兒」。水結晶(圖一、圖二)呈現像愛的水結晶一般燦爛美麗。也有水結晶(圖三)好似母親張大著嘴餵養小孩,而內部散發母愛的光輝。
(七)母親的「教導養育恩」:水看圖片「母親愛心無限的帶領孩子學習」。水結晶(圖一、圖二)呈現像愛的水結晶一般燦爛美麗。也有水結晶(圖三)好似母親對孩子的求知欲有高度的包容及耐心。
(八)水看圖片「父母滿心喜悅的看到孩子學校畢業」:水結晶(圖一、圖二、圖三、圖四)呈現像愛的水結晶一般閃耀燦爛,好似父母栽培子女長大成人的那種無條件的辛勞與付出,就是父母無盡的愛的顯現。
二、悌是孝道的延伸
悌是指在家庭中敬愛兄長,在學校、社會上奉事師長,禮敬大眾。悌是孝的延伸,《弟子規》說:「兄弟睦,孝在中」,即此之謂也。《說文》:「弟,韋束之次弟也。」段氏註解說:「以韋束物……束之不一則有次弟也。」因此,引申為次弟、兄弟、豈弟之弟。由此可知,弟字的本義體現出長幼有序的倫理關係。(上圖:看中文「悌」字,水結晶由內而外,層層堆疊繁盛,彷彿盛開的花朵。)
三、忠是誠敬的體現
忠是負責盡職,用真誠的心,盡心盡力的做好本分的工作。《說文》:「忠,敬也。盡心曰忠。」段氏註解說:「敬者肅也,未有盡心而不敬者。」特別強調真誠恭敬之心。淨空老教授解釋忠字時說:「一心中正名為忠,心存偏邪則不忠。一念不生名為忠,心存二念則不忠」。因此,忠字的深義就是真誠恭敬至極。此誠為忠字的妙解。(上圖:看中文「忠」字,水呈現出端正勻稱、不偏不倚的結晶,顯現出端肅恭敬的相貌。)
四、信是德行成就的基始
信是以誠實的心態處事待人接物。《弟子規》說:「凡出言,信為先」,說話一定要有誠信。《說文》:「信,誠也。從人言。」段氏註解說:「人言則無不信者,故從人言。」佛家教人遠離妄語、兩舌、綺語、惡口等四過,這就是儒家所講的信。淨空老教授教導我們:「世出世法德行學問之成就,應從不妄語始。誠實守信,眾德之基。」這是德行的基礎。(上圖:水看中文「信」字,呈現出莊嚴圓滿的風貌,印證古人所言「民無信不立」。)
五、禮是儒家的根本
禮是人與人往來的法則,是人與人之間最為優美的距離,禮以卑己尊人為尚。在古禮之中,首重祭禮。《說文》:「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從示從豐。」段氏註解說:「履,足所依也。引伸之凡所依皆曰履。此假借之法」、「禮有五經,莫重於祭。故禮字從示。豐者行禮之器。」由此可知,古人非常重視祭祀之禮。祭禮能夠啟發人性本有的孝心,達民德歸厚之效。(上圖:水看中文「禮」字,水結晶端正莊嚴。)
祭祖的意義是教人不忘本,所謂「報本反始」,這是人道的大根大本。古人有言,「慎終追遠,民德歸厚」,如此久遠的祖宗都還要祭祀,眼前的父母、尊長哪有不孝敬的道理!祭祀祖先就是幫助世人長養厚道的心,養成孝順的心、感恩的心。這是一種非常好的教育。二O一四年香港冬至祭祖大典,出現許多三層及雙層燦爛奪目的水結晶,這些水結晶有多方面的意義。三層水結晶體現出中國三代同堂父慈子孝的親愛,是人性本善的真善美慧。三層水結晶亦反映出慎終追遠、緬懷先祖,是儒、釋、道三家同出一源的基礎。三層水結晶同時也反映冬至祭祀內涵有三:祭祖先、祭天、祭諸神。(上圖:公元二O一四年冬至祭祖大典。)(上圖:二O一四年香港冬至祭祖大典雙層水結晶。)(上圖:香港冬至祭祖三層水結晶。)(上圖:香港冬至祭祖三時繫念法會的三層水結晶。)
六、義是言行思慮合宜
淨空老教授說,義是求盡義務,不講權利。言行思慮合情、合理、合法之謂義。真正認識自己所處身分、地位,負責盡職,各守本分。中國古代義的本義是威儀的「儀」。《說文》:「義,己之威儀也。」段氏註解說:「古者威儀字作義,今仁義字用之。儀者,度也,今威儀字用之。誼者,人所宜也,今情誼字用之。」這大致體現出義、儀、誼這三個漢字,在中國從古至今字義的演變過程。時至今日,人們仍然崇尚行為合宜、思慮合情、守禮循義、公平正義、義薄雲天的忠義精神,這是因為它是契合本性、符合天道的至善至美的精神。(上圖:水看中文「義」字,水結晶典麗莊嚴,充滿正能量。)
七、廉是清正廉潔的美德
淨空老教授說,廉是廉潔,絕不貪污受賄。廉潔有守之人,生活再苦,也不願意問人要一分錢。如此為官,無欲則剛,為國為民處事才能公正嚴明。為《說文解字》作註解的段玉裁先生,一生為官清廉。他曾任國子監教習,師事戴震。曾在四川代理富順縣的知縣,在此任上段玉裁開始註解《說文解字》,從撰稿至刊行,嘔心瀝血,歷時四十年。他離任返鄉時,僅帶走七十二箱書稿,其他一無所取,可見他為官的清正廉潔。正是基於此清貧守志、淡泊名利的品德,段玉裁才能寫出《說文解字註》,這是中華傳統文化中「小學」類典籍的無價瑰寶,王念孫在序文中讚其為,自許慎之後,「蓋千七百年來無此作矣」。(上圖:清代傑出的文字、訓詁學家段玉裁先生,是乾嘉學派的著名學者。)(上圖:段玉裁《說文解字註》書影。)在古代,廉字的本義,是指廳堂的側邊。《說文》:「廉,仄也。」段氏註闡明此字的引申義:「廉,隅也。又曰,廉,棱也。引伸之為清也、儉也、嚴利也。」因此,清、儉是廉字的引申義。(上圖:水看中文「廉」字,呈現端正圓滿、淨潔自律之相。)
八、知恥則勇於改過
恥是恥辱,知恥是人性本具的良知良能,知恥之人必能勇於改過,發憤精進。《說文》:「恥,辱也。」子曰:「知恥近乎勇。」淨空老教授說,常懷慚愧,知錯能改,自能勇猛精進克服一切煩惱習氣,圓滿成就。水看中文字「恥」,水結晶呈現結實剛強的結構,六角形端正嚴謹,堅實穩固。啟發世人要明道知恥,有羞愧感,才能勃發圖強之心。恥為切實的覺悟與力行、果敢以及堅忍等美德。
九、仁是愛人如己的親密
仁是二人,人與人彼此之間親密無間,互相包容,愛人如己,處處為對方著想,必然能和睦相處。《說文》:「仁,親也。從人二。」段氏註曰:「按人耦,猶言爾我親密之詞。獨則無耦,耦則相親。故其字從人二。」段氏引用《孟子》經文曰:「仁也者,人也。」並解釋說:「謂能行仁恩者人也。」《孟子》又曰:「仁,人心也。」段氏解釋說:「謂仁乃是人之所以為心也。」也就是說,一個人要能夠以仁愛存心,並施恩於人。進一步還要能夠推己及人,且絕不與任何人對立,真正做到仁者無敵。(上圖:水看中文「仁」字,所呈現的水結晶,似乎體現出「仁」的包容大度,仁慈之心是光芒四射的。)
十、愛是萬德萬能萬福的根源
小篆愛,本義作行惠解,即身行仁惠(見《說文古本考》),是加惠於人之意,亦即懷福人之心,有利人之行。愛,從心,從受,以真心感受為義。真誠心的感受就是愛。真誠包太虛,仁愛周沙界,落實在世間,即是《弟子規》;落實在佛法,即是《十善業道》。愛就是真心、真性、真如、法性。愛就是本性、本善、純淨、純善。愛就是真理、真諦、生命、永恆。愛就是神聖、上帝、真主、聖靈。愛孕育出宇宙萬物,天地萬物,無一不是從愛心而生而長。愛是萬德、萬能、萬福的根源。(上圖:水看中文「愛」字,呈現祥和愉悅的氛圍,綻放、立體的姿態,閃爍著柔光,欣欣向榮,生意盎然。)
十一、和平是人類共同的願望
淨空老教授教導我們,俗云:家和萬事興,凡有爭執則易生禍害。無論有理無理,應以和為貴。有理尚且不爭,何況無理?聖賢教人凡事包容,事事忍讓,絕無所爭。常思退步,則能冷靜反省,開啟智慧。大眾同心同德,則無事不成。古云:「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當今時代,社會動亂,災變頻繁,解決之道應從宗教團結下手。宗教團結的理念是平等對待,和睦相處。多元宗教一定要平等對待,人人都第一,沒有第二。在這個理念的基礎上,宗教可以共同攜手合作,挽救社會動亂,化解世間災難,促進世界和平。(上圖:水看中文「和」字,水結晶顯示自然融合有次序的緊密排列。)(上圖:華嚴實驗室曾經於三時繫念法會中所得的水結晶,發現出「和」字的字形,意味著大家心念契合時,讓水結晶呈現出團結圓滿的結構。)(上圖:平是平靜單純、無分別、沒有偏愛,無染污一切平等。平是一種無負擔寧靜安適的狀態,也是智者的境界。水看中文「平」字,水結晶呈現出平整端正、清淨明亮的樣貌。)
綜上所述,人類倘若能夠落實「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就能保持仁慈博愛的心,永恆不變,並且能將仁慈博愛的心擴大,就是能將父子有親的天倫之愛發揚光大,愛兄弟姐妹、家族、社會、民族、人類,進一步擴展愛一切樹木花草、山河大地,愛一切眾生。所以仁慈博愛是大自然法則及人類本具性德的原點。人類要把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及宗教教育帶回原點,恢復仁慈博愛的教育,讓人類在意念及行為上真正落實仁慈博愛,人和人之間、種族與種族之間、國與國之間才能互相敬愛,平等對待,和睦相處,山河大地一定也會隨著我們的心行回歸到仁慈博愛而恢復正常,地球也會恢復到它原來美好和諧的風貌。
以上是台南極樂寺華嚴實驗室的「歲次乙未年中元祭祖專刊」文稿,如有不妥之處,誠請尊敬的師父上人,諸位大德同修,惠予批評指正,無盡感恩,阿彌陀佛。慚愧弟子華嚴實驗室頂禮敬呈。
老法師:我們聽了實驗室的十二個德目,照片每一張都很精彩,如果能放大一點就更好了,能夠放到這張紙二分之一,圖畫放這麼大就更好看了。水為我們證實這十二個字,確實是莊嚴純潔美麗的結晶。更希望我們看到文字,看到這個圖像,一定要想到把這十二個字落實到我們自己心田當中,落實到我們的生活工作待人接物。這十二個字是傳統文化的根,也是佛陀教育的根,我們現在要學習傳統教育,要修淨土,淨土說心淨則土淨,這十二個字學成了,決定往生淨土,我們才能得到真實的受用。而且用這十二個字常常勸導別人,看到有善根的人我們把這個送一份給他,這份教材做成小冊子大量流通。這是科學實驗證明的,不是哪個人編造出來的,這有科學根據。好,我們看下面的。
學生:《科註》學習班心得報告。尊敬的師父上人,尊敬的諸位法師,尊敬的諸位大德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慚愧學生開了,今天向大家恭敬匯報的內容是:
前言:大士閣第二屆「《淨土大經科註》學習班」已經圓滿結束了,這三十天和各位法師、家人們一路走來,確實感觸很多,收穫也很多。在這裡向尊敬的師父上人,尊敬的諸位法師同修,匯報如下:首先感恩諸佛菩薩的慈悲加持,感恩師父上人的悲憫護佑,感恩上印下信法師和館長的真心護持,感恩各位法師及同修們的通力合作。感恩六十五位家人們能夠在百忙之中,能抽出寶貴時間參加此次蓮池海會。
甲、佛法無人說,雖智莫能解
修學三十天後大家普遍有個共識——聽經很重要。記得四年前館長給我們分享到:當年她在師父上人身邊學習的時候,看到師父老人家送客人離開時常常會叮囑一句,回去好好聽經,聽經很重要。館長告訴我們,她這些年來修學上之所以能有一點點進步,完全得益於師父上人經教的薰習。學生也深刻感受到,「佛法無人說,雖智莫能解」。師父上人所宣講的經教為什麼能如此的攝受人心,就是因為他老人家所說的都是他做到的,所宣講的經教也只是老人家真實的修學報告而已。這些年來因為長期秉受師父上人經教的薰習,學生才更加堅定了對西方極樂世界的信心,對阿彌陀佛的信心,也更加明白了今生自己來到這個世界,主業就是往生極樂世界,副業是講經說法救度眾生,在沒有往生之前,講經弘法的工作還得認真去做。
師父上人說:佛法在今天已經到了繼絕存亡的關鍵時刻。今日自己得到了佛菩薩如此之大的恩惠,做為一名出家人,最好的報恩方式就是把正法傳下去,讓更多的眾生都能從中受益。此次學習班的學員們分享他們從前在家聽經所出現的問題。有位學員分享到:以前在家因為雜事較多,聽經比較少,聽了幾年的經,把《無量壽經》中的三輩往生都沒有聽懂,還以為是上輩子怎麼往生,這輩子怎麼往生,下輩子又怎麼往生呢?這次參加學習班有機會安靜下來,這才聽懂了,聽懂才能落實,萬緣放下,專心聽經很重要!還有學員分享到:從前在家聽經,沒有恆心,雖然都是師父上人講的經教,但今天聽《無量壽經》,過幾天又換成《地藏經》,聽多了把自己也搞迷糊了。而且發現聽經時自己恭敬心不足,甚至會躺在沙發上聽經,沒有恭敬心怎麼會得利益?在這裡可以萬緣放下,恭敬聆聽,以前很多聽不懂的地方都聽懂了,對經教的理解也更深入了。
本次學習班六十五位家人,文化程度參差不齊,有不識字的,也有博士後。大家共聚一堂,共同聆聽聖教,讓我們真切感受到佛法的智慧、偉大、殊勝、平等。師父上人的慈悲願力不可思議!不管你認不認識字,只要你願意學佛,肯念佛,肯去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就會來接引。不管你是一名博士後,或者是一名家庭主婦,只要發心念佛求願往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都會慈悲攝受接引往生。世間學問再高,權勢再大,到最後都得看破放下,只要萬緣放下老實念佛,臨命終時都能蒙佛接引往生極樂,真是平等平等!
乙、佛教是愛的教育
佛教是教育,是世尊對九法界眾生至善圓滿的教育,而釋迦牟尼佛當年的教育為什麼能夠成功,就是因為他老人家先行其言,身教勝於言教。海賢老和尚說,「說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寸」,我們要把佛陀的教誨做出來,而不只是說出來。怎麼做?從禮敬諸佛、稱讚如來做起。在此次學習班開班之前,兩位大家長就告訴我們:要把心放在學員身上,全心全意為他們服務,要用心觀察別人的需要。學生這一點做得不好,但也一直在努力,希望能通過學員的一個動作或一個眼神就能覺察到他們需要我做些什麼。凡事都站在他們的角度換位思考,學員們犯了任何過失,學生都包容理解,不批評,不指責;學員們有了一點點進步,學生都大加隨喜讚歎。永遠保持微笑,念念反省自己,念念懺悔自己,用一顆真誠孝敬之心,像對待父母、對待阿彌陀佛一樣,對待一切眾生。平時安守本分,把師父上人的教誨在生活中表演出來,恭敬、禮讓、謙卑。能夠吃苦耐勞,把乾淨整齊的環境留給學員們,把髒亂和辛苦留給自己,落實老實、聽話、真幹。用莊嚴穩重的形象、得體大方的談吐詮釋佛法,使學員們重新認識佛教是愛的教育而不是迷信。讓每一位學員來到這裡都有賓至如歸之感,給人感覺到出家人是這麼親切隨和,改變了過去對出家人的誤解,開始尊重、敬佩僧寶,增強了學佛的信心。
本次學習班學員們最讚歎的就是法師們的威儀、談吐、恭敬心和做事的細心等,特別是我們在不經意當中做出的一些看似平常的小事,卻是最讓他們感動的。有一天早課結束出班的時候,有一位學員看到了一位法師正蹲在那裡認真的撿著地上的小蟲子。這位學員後來分享到:這些法師對小蟲子都這麼有愛心,那他們對眾生又怎麼能沒有愛心呢?也許對我們來說是每天在做的小事,幫人擺擺拖鞋,倒一倒水,隨手撿起掉在地上的一片樹葉……,但學員們看來卻是那麼的感動。在此當下,感到我們肩負著神聖的使命,我們的一舉一動已經對正法開始產生了積極的影響,人們從我們身上看到了正法的希望,愈是到這時候我們自己愈是要冷靜、清醒。有今天這一點點成績,都是歷代先祖德行庇蔭,師父上人的多年教誨,二位大家長的真心護持,諸佛菩薩龍天護法慈悲護佑的結果。我們既要有感恩心,又要生起慚愧心,同時又要生起一種使命感,正法興衰是我的責任。
當然我們這次辦班工作當中,發現了很多的不足之處,下一次辦班,汲取這次的經驗,對以後的工作,好的要保持,不足的要完善和提升。首先應具有的態度:道場興亡我的責任,正法興亡我的責任。時時為正法樹立良好形象,保持正確良好的心態,積極向上,隨時對自己的工作做總結,念念反省自己。一切為大眾著想,「於諸眾生,視若自己,拯濟負荷,皆度彼岸。」眾生的法身慧命高於一切,此生誓將如來正法弘傳下去,發揚光大。
以上是慚愧學生開了粗淺的學習報告,學生障深慧淺,肯定有許多錯謬之處,請求尊敬的師父上人、諸位法師、諸位大德同修慈悲批評指正,學生樂意接受,至誠頂禮感恩,阿彌陀佛!恭祝尊敬的師父上人:法體安康,六時吉祥,久住世間,光壽無量。慚愧學生開了頂禮敬呈。
老法師:同學的名號叫開了,這篇報告確實有一點開了,希望往後不再迷惑,不再退轉,這比什麼都重要。佛法無人說,雖智莫能解,怎麼辦?開了發心承擔這個使命,每一位同修要開了了,我們都要把這個擔子擔起來。我們不做誰來做?求人難,求人不如求自己。我行嗎?只要真正發心,就行。為什麼?有三寶加持,有祖宗之德在支持你,你一定能成功。難得你認識了佛法是教育,佛法是愛的教育。佛菩薩的愛心,不但六道裡頭沒有,聲聞、緣覺、權教菩薩都沒有,真正是大愛。這種愛心完全是自性裡頭自然的流露,為什麼?菩薩真正知道萬法跟我同體,愛眾生是真正愛自己,不愛自己就是不愛眾生,這個動力來自大自然的根源,永恆不息。學佛要有這個大愛心,要真正能夠承當,續佛慧命,弘法利生,這一生決定得到三寶加持,希望你前途一帆風順。
學生:《科註》學習班心得報告。尊敬的師父上人,尊敬的諸位法師,尊敬的諸位大德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慚愧學生開定,今天向大家恭敬匯報的內容如下:
甲、學會擔當 不忘初心
大士閣第二屆「《淨土大經科註》學習班」已經圓滿結束。回顧過去的三十多天,與來自全國各地的六十多位學員一起生活、學習。學員們的精進好學激勵著我們更要學會擔當,在弘法利生的道路上我們要奉獻出自己的一分力量。
師父上人精心安排的課程,兩位大家長的發心護持,師兄弟們的辛勤付出,清淨莊嚴的修學環境,威儀有則的行持,溫馨周到的服務。師父上人常常教誨我們做事安定徐為、謹言慎行、面容和善、心存謙敬,給人以穩重又不失活潑,嚴謹又讓人倍感親切,在清淨祥和的氛圍中生活、學習,體現出生活處處是學習,學習時時不離生活,兩者和合,自然能令身心清安,與性德相應。時時處處,一切人、事、物都體現出佛法是生活,佛法是教育。這才是真正為佛法正名,讓大眾心生歡喜,對佛法生起敬信之心,接引眾生令入佛道。
在回歸極樂老家,投入彌陀慈父懷抱的道路上,無量劫來直至今生我們苦苦追尋了很久很久,今又重逢歡聚在此!每日幸聞師父上人講經六小時,帶領我們暢遊在深廣無盡的如來覺海,引領我們回家的方向;勸我們念佛求生淨土,成佛回歸自性。在修行的道路上,應時時銘記自己的方向和目標,不忘初心。自己沒有自度之前,自度比度他更為重要,只有自己得度了,才能更好的利益眾生,自己也不會退轉,這才是真正的慈悲與智慧。念佛求生淨土是自己的主業,弘法利生是自己的副業,在沒有往生之前,弘護正法、利益眾生的事情要盡心盡力去做,以師父上人為榜樣,以兩位大家長為榜樣。
乙、幸聞妙法 念佛心喜
每次臨近學習班開課前,兩位大家長都要親自請教師父上人,聽從師父上人的教誨為學員們安排課程,本著對大家的法身慧命負責任,謙虛恭敬,不敢夾雜個人的意思,兩位大家長為學生們做出尊師重道的典範。老師、大善知識是我們修行道路上的依止,法身慧命的依託。認定一個老師,就要完全相信老師,真正依教奉行,才能獲得真實的利益。來參學的六十多位學員,在家裡每天只能在影碟機前或是網路上恭聽師父上人的教誨。苦於世緣的牽絆,俗事的干擾,很難讓自己的身心安定下來,讓自己每天都有固定的聽經時間系統的學習。修行的道路上更是獨自一人艱難前行,不能真正感受到善友相依,依眾靠眾的共修力量。但對於師父上人的教誨堅信不疑,此生定當往生極樂世界的信願絲毫不減!因為學習的機緣來之不易,所以倍感珍惜,求法之虔誠,修學之精勤,念佛之精進……,無不令自己望而生愧。回想自己,學習的課程來自於師父上人的親自指導,修學有兩位大家長的親力護持,前行的道路上有一群志同道合的善友相依,期許自己能常存一顆稀有難遇之心,至誠恭敬,勤苦精修,不枉此生,幸遇勝緣!
此次學習班,師父上人為我們精心安排的課程是《大經科註》四十八願的內容,課程後面還安排了三天的念佛,無不令大家倍感殊勝難逢。《大經科註》四十八願的內容雖然在學習期間沒有講完,師父上人慈悲至極,又將「發大誓願」做了一個系統的總結和講解,更令我等弟子深受感動。師父上人之恩德無極,誠敬之心油然而生。師父上人的法語甘露時時注入吾等弟子心,喜獲無上法益,唯有依教奉行,老實念佛,才能無愧於師父上人的深恩!
前面經教的薰習,師父上人的諄諄教誨,讓我們明瞭娑婆世界是真苦,極樂世界才有真樂。宇宙人生的真相就是「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所有的物質都是一秒鐘二千二百四十兆次的生滅相,虛幻不實。誠如賢公老和尚常勸人:「好好念佛,成佛是大事,其他啥都是假的!」苦口婆心教我們看破放下,告訴我們西方極樂世界的殊勝,名號功德的不可思議,無不令大家心生嚮往之心。
後面的三天念佛,有前面信解的基礎,念佛更加入心、攝受,心生歡喜。許多學員是第一次嘗試在佛堂整天的念佛、繞佛,即便腿腳浮腫,身體疲乏,依舊精勤不懈。雖是五月天,正值當地乾旱燥熱之季,大家依舊氣定神閒,佛聲朗朗,「念念清風來,步步蓮花開」。在念佛的第一天早上,繞佛沒多久,因為音響設備出了一些故障,導致音箱裡的佛號聲突然中斷,彷彿無常突如其來,大家仍舊念念彌陀,步步西方,音聲清晰爽朗,絲毫不受影響。每念一聲,彷彿離西方極樂世界又近了一步。《無量壽經》云:「是人臨終,不驚不怖,心不顛倒,即得往生彼佛國土」。娑婆世界的歡聚總是短暫的,唯有極樂世界才是永恆的。在修行的道路上,有師父上人在前面帶領著我們,兩位大家長護持著我們,讓我們一起手拉著手向前走,今生都不要掉隊!《無量壽經》云:「如是妙法幸聽聞,應常念佛而生喜。受持廣度生死流,佛說此人真善友」。
以上是慚愧學生開定粗淺的學習報告,錯誤之處請求尊敬的師父上人,諸位法師、諸位大德同修慈悲批評指正,學生樂意接受,至誠頂禮感恩,阿彌陀佛!恭祝尊敬的師父上人:法體安康,六時吉祥,久住世間,光壽無量。慚愧學生開定頂禮敬呈。
老法師:佛門常說,「學佛一年,佛在眼前;學佛二年,佛在天邊;學佛三年,佛化雲煙。」這是真的,不是假的。這話是古人說的,不是現在人說的。我們從什麼地方去觀察?學佛的人多,跟念佛的人相比,學佛的人比念佛的人多。念佛的人跟往生的人相比,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什麼原因?問題的答案,你們同學的報告都說到了,退心。為什麼會退心?教理沒有搞清楚,所以信心會退,願心也會退。特別是現前的社會,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六塵境界誘惑的力量比過去增長,我看應該用千倍來說,不是幾十倍、幾百倍,而是幾千倍,你有什麼能耐能夠平安度過?念佛人當中有少數真正抓住了經典、抓住了佛號,分秒必爭,才能夠安然度過,才能夠往生淨土。
我初學佛的時候老師告訴我,以台中蓮社為例子,我們自己的蓮友,老師不批評別人。台中蓮社蓮友,在那個時候將近二十萬人,老師說真正能往生的,一萬人當中也不過三個、五個而已。這就不錯了,一萬能有三、五個人往生,這是六十年前。六十年後的今天,一萬人當中有一個就不錯了。現在佛法在滑坡,向下墜落,倫理、道德、聖賢教育全都在滑坡,而且這個幅度一年比一年嚴重,這是我們憂心所在。怎麼辦?說一句不應該說的話,是不是眾生沒福?真的,現前的眾生福報比不上過去十年,過去十年眾生的福報又比不上他再上去十年,十年十年一個階層看,看得很明顯。現在最近這二、三年很可怕,不是十年,一年不如一年,人心不安,人心浮躁,沒有歸宿感,沒有安全感,怎麼得了?所以我們確實像開定所說的,不忘初心,這一句很重要。人果然能保持著初發心,那樣的真誠、那樣的恭敬,學佛就不難,人人都可以成就,保持著初心比什麼都重要。
學生:《科註》學習班心得報告。尊敬的師父上人,尊敬的諸位法師,尊敬的諸位大德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慚愧學生開熏,今天向大家恭敬匯報的主題是:菩薩時時刻刻在表法。
近段時間的學習生活很開心,每天跟大家一起學習,念佛,依眾靠眾,互相成就。師父上人教我們要珍惜緣分,善緣、惡緣都是我們修行路上的增上緣,都是來成就我們的,身邊的一切人都是我們的善知識,所以要善學。像我們的慈父阿彌陀佛老人家一樣,在因地發願,建立一個超過諸佛剎土,最美好莊嚴,最適合我們六道苦難眾生修行,最容易成就,而且是最容易去的佛剎土。他老人家遍參一切諸佛剎土,取長捨短,成就了極樂世界。所以我們也要像阿彌陀佛學習,跟阿彌陀佛一樣,精進不懈,早日成就。
每天上課前,我們大家都要一起讀一遍印光大師開示,每天提醒我們「看一切眾生都是菩薩,唯我一人實是凡夫」,提醒我們要謙卑、要恭敬、要以真誠心處事待人接物。所以學生感恩大家給我機會,是大家來成就我,是大家來陪我學習,給我歷練、落實經教的機會。到今天課業結束了,我們一起來沉澱、總結。感覺每天最開心的就是看到大家歡喜的笑臉,即使身體有些疲乏,但是看到大家,自己就有動力,有這分責任感,要照顧好大家。真的感覺很慚愧,真的沒照顧好大家,很多地方沒做好,不管是身體上還是修學上,自己都沒有做到盡心盡力,是自己發心不夠,心很粗,沒有處處為大家著想。不過正是因為有大家在身邊,讓自己能夠發現到自身太多的不足,給我補救的機會,給我信心,給我動力,培養我的慈悲心、耐心,讓我慢慢學會去照顧別人,難道這不都是菩薩慈悲的愛護與照顧嗎?不都是菩薩的慈悲示現嗎?都是來成就我這個愚鈍的凡夫!所以當生感恩之心,好好的珍惜這短暫的時光。
聽經時、學習時,看到大家非常的專注、恭敬,來聆聽師父上人慈悲教誨,很歡喜,很讚歎,這是那分好學的心,對師父上人的恭敬、信任,這是學生要特別向大家學習的。如果自己能時時保持這分初發心,這分誠敬,相信我們不難成就。有時候精神不佳,大家為了克制昏沉,地上鋪個拜墊,跪著來聽經,不想錯過一分一秒,自己看了既慚愧又感動,自己不如大家勇猛精進。小組分享,真的很歡喜,每天將我們的心得感受供養大家,將自己修行改過、心態的轉變分享給大家,自己歡喜,大家也歡喜,我們互相鼓勵,互相借鑑,感受到同參道友在一起共修的力量,精進不懈,共同進步。
明白道理之後,心就安了,能夠安住在當下,能夠在自己本位上盡職盡責。佛法不離生活,大家都說回去要做好自己的本分,要好好孝順父母,照顧好家人,要把佛法帶給更多的有緣人,讓更多的人對佛法生起信心。我們的方向目標很明確,抓住一句佛號,信願持名,此生一定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自身的收穫是,反省到有時候私心起來時,一想到大家,慢慢就放下了,幫助我提起那分責任心,要護持大家。有這個機會跟大家在一起,讓我能學到很多,時時對照自己,哪些地方做錯了,要反省總結,及時的改正調整,把本分的事要做好,要不斷提升才行,才能對得起佛菩薩,才能真正的做一名佛弟子。
以上是慚愧學生開熏粗淺的學習報告,錯誤之處請求尊敬的師父上人,諸位法師、諸位大德同修慈悲批評指正,學生樂意接受,至誠頂禮感恩,阿彌陀佛!恭祝尊敬的師父上人:法體安康,六時吉祥,久住世間,光壽無量。慚愧學生開熏頂禮敬呈。
老法師:開熏師的報告,人如其名,開了之後就要薰習,薰習是我們前途向著哪個方向。佛法宗派很多,有顯有密、有宗門有教下,你接受哪一種薰習,這個不能不選擇。為什麼?我們壽命太短了,只有在幾十年當中,如果方向錯了、目標錯了,又要等來世。來世能不能遇到佛法是個未知數,所以最聰明的人、有智慧的人抓住現前,不可以等待未來,要把今天抓住,這就對了。如果寄託在未來,那是決定不可靠的。而且現在的社會,一年比一年嚴重、複雜,幾個人能夠不受干擾?真正能不受干擾的那是聖人,那不是凡夫,凡夫不可能不受干擾。這個干擾幾乎都是負面的,正面的太難得了。聞佛法,要練功,在哪裡練?生活上。練什麼?練不受干擾、不受染污、不受欺騙,好好扎住腳根,堅固信願,一向念佛,這才能成功。善緣、惡緣都是增上緣,善人、惡人都是善知識。有這樣一個概念,好!我們這一生真正可以做到身心清淨安穩,能不受人事的干擾、物質環境的干擾就容易遠離了。最難的是人事,善人,他的長處我們向他學習;惡人,他的缺點,我們認真反省自己有沒有,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所以統統都是善知識,都是善友,這一點學佛的人不可以不知道。好,我們看下面還有一位。
學生:《科註》學習班心得報告。尊敬的師父上人,尊敬的諸位法師,尊敬的諸位大德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慚愧學生開蓮今天向大家恭敬匯報的主題是:「時時銘記方向和目標」。
古人有一句話說:「有志者事竟成」。凡是立定志向,一生朝著這個方向目標去努力,都會有所成就。我們說立志,在佛法裡講就是發願。《無量壽經》最精華之處即是彌陀如來所發的四十八弘願,這四十八大願成就了莊嚴美好的極樂世界,成為三界六道眾生的皈依處。這一成果來自於法藏比丘在因地時的發心,要幫助十法界一切苦難眾生離究竟苦,得究竟樂。在世間自在王佛的指導下,遍參十方剎土,取人之長,捨人之短,從始至終貫穿著這顆愛眾生的大願悲心,經過五劫的精勤努力,終於建成了殊勝美妙的極樂世界。正是因為法藏比丘的發心和努力,才有了眾生的福祉,讓學生對「佛法興亡,我有責任」有了更深的感受。自己的發心直接關乎眾生的幸福,佛法的弘揚,所謂「一人有福,連帶一屋」,這一觀念幫助學生提起了責任心。之前雖在努力,但並沒有覺得自己每日進步的點點滴滴是多麼的有意義、有價值,因此常常懈怠懶散,要想學習法藏比丘的精神,唯有在生活中去落實。
善知識常講要善用其心,經過慢慢的深入學習,愈來愈體會到自己什麼也不會,什麼也不懂,需要學習的地方還有很多很多,離善知識的標準還差很遠很遠。在善知識的面前自己唯有回歸到一張白紙的狀態,修行才能受益,一切從零開始才能將善知識的精華吸收過來。所以善用其心就是完完全全將自己的心換成老師的心,老師用什麼樣的發心去做,自己也要用同樣的心去做。在做的過程中能夠看出自己學到多少、理解多少,做的事情可能不一樣,但是做的每一件事都要用善知識的發心做為自己努力的方向,就是在當下的工作處事待人接物中去練習。久而久之,自自然然將正知正見在自己的心中扎下根基,在以後做事的過程中就會與善知識的發心相應。
剛開始的時候只是為了做事而做事,並不知道修心,所以沒有很深的感觸,做完就完了。後來才反省到,世間人與學佛之人不同之處就在於用心,如同師父上人常講的沒有學佛之前一切為自己,辛辛苦苦勞碌一生,總離不開六道輪迴之苦。學佛之後一切為幫助眾生離苦得樂,幫助自己成就道業,方向目標不同,結果當然也不同。沒有聞到佛法之前經歷的三苦八難,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因為沒有覺照的智慧,只能在其中受苦;學佛之後,這些苦難是修行路上看破放下的動力,激發自己生勇猛之心,出離六道輪迴。在遭受侮辱冤枉時,修自己的忍辱;在看到眾生遭遇苦難時,修自己的慈悲;在服務眾生時,擴大自己的心量。在做的過程中還要學會放下,不能執著。所以會修行的人每天都在積功累德,增福增慧,不會修的人,則是在空過時日。
自古以來,這樣的例子太多太多,同樣跟一位老師學習,受益程度則不同,關鍵也在自己的用心。天資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就是用心,所以時時要記住自己的方向和目標,時時明白自己要做些什麼,為什麼要做。就像世間自在王如來對法藏比丘說的一樣,「譬如大海一人斗量,經歷劫數,尚可窮底。人有至心求道,精進不止,會當剋果,何願不得。」只要明確方向,一直向前走,總有開花結果的一天。
以上是慚愧學生開蓮粗淺的心得報告,錯誤之處請求尊敬的師父上人,諸位法師、諸位大德同修慈悲批評指正,學生樂意接受,至誠頂禮感恩,阿彌陀佛!恭祝尊敬的師父上人:法體安康,六時吉祥,久住世間,光壽無量。慚愧學生開蓮頂禮敬呈。
老法師:開蓮的報告也寫得很好,一個人在這個世間,方向、目標很重要,如果稍稍有偏差,後果就不堪設想,而且要堅持方向、目標。我從聽到佛法,方東美先生給我介紹,我聽了之後很感動,這麼好的東西沒有人學習,我發心來學習,沒有人弘揚,我發心來弘揚。我的能力很有限,福報沒有,這個人一生當中沒有福報,沒有福報做事就受很多限制。學佛到今年六十四年,六十四年大家看得清清楚楚,我是一個人,連同參道友都沒有。為什麼?我們的志向,就是方向、目標,不相同,所以一生孤立。非常難得,早年時候遇到一位同參道友,黃念祖老居士,確實我們是同一個方向、同一個目標。但是我們命運不一樣,他住在北京,我住在海外,一年我們見面二、三次,不能常在一起,這就是沒有福報,一生沒有道場、沒有信徒。
大家在談到英國去辦個漢學院,為什麼要辦?都是時勢在逼著我。我有沒有能力辦?沒有能力,一切看緣分。為什麼要辦?很簡單的一個理由,《四庫全書》、《四庫薈要》,大家知道,我買了很多,我向商務印書館買了一百一十二套《四庫全書》;《四庫薈要》,我向世界書局買了二百七十多套。為什麼?我把它分送給世界著名的大學圖書館、國家圖書館去收藏,我相信這部書不會失傳了。這是我心裡想到,這個國寶要永遠傳下去,世間災難很多,什麼方法保存得住?就是分送給各個地方去收藏,無論什麼災難,都不可能全部毀掉,總會有幾套留下來的,目的在此地。書是買了,都送出去了,可是誰會讀?這是用漢字寫的,是文言文,如果沒有認識漢字文言文的人,這書等於廢紙,不起作用。所以辦漢學院,就一個單純的目標,培養能夠閱讀《四庫全書》的人才,希望這些人才將來都是國學的老師,好的所謂國學大師,這是我們所盼望的。他將來有能力講這部書,把這部書講清楚、講明白、講透徹。不是講全書,講全書裡頭的一種、二種,古人說,「一經通一切經通」。所以希望將來慢慢形成一個漢學院,漢學院專門培養是能夠解讀《四庫全書》的老師,他們將來在全世界各個大學中文系裡面教漢學,我們的方向目標在此地。
我一生方向沒有變,目標沒有變,我學釋迦牟尼佛,章嘉大師教給我的,他老人家勸我出家,勸我學釋迦牟尼佛,我接受了。釋迦牟尼佛一生沒有道場,我一直到晚年才知道釋迦牟尼佛的意思,為什麼不建道場,明白了。建道場,你要管人管事,要管錢,什麼都要管,你要分心,你的心不能專,你的心不得清淨。我早年有個同學,傅樂成,在台灣大學做教授,是個讀書人,是個好教授,一生教書。台南成功大學成立了,學校請他去做文學院院長,他做了一個學期,辭職不幹了,回到台北來跟我說,簡直不是人幹的事情。我笑著對他說,你現在才知道。你想想看讀書人,一生讀書,你叫他搞行政,他怎麼能受得了?好教員一心專搞一樣,你怎麼去搞行政去了?我跟傅教授一樣,我們命運相同,目標方向也相同,他不能幹還去幹過一次,我一次也沒幹過。為什麼?我們一生沒有在這上操過心,一生得到清淨就是三不管:不管人、不管事、不管錢,我能給你出主意,能給你當參謀,我不能給你辦事。所以我一生孤家寡人一個,沒有助手,辦事助手都是臨時來的,常常更換,不是固定的。好不好?好,一點都不操心,有也行,沒有也行。我的正業,每天至少兩個小時講經,這是我的正業,幹別的就不務正業,那就錯了。
所以我理想當中的佛教大學,我贊成,我支持,請我去做校長我不幹,那害死我了。我說我做顧問可以,我不能做校長,也不能做教務長,咱什麼行政事情我都不能幹。你請我去,我可以給你講一堂課,專講《無量壽經》,這是我的本行,是我的正業,講其他的那就不務正業,何況是佛法以外的。我傳播,我在推動《群書治要》,《群書治要》我看過沒有?沒有看過。裡面缺少了三篇,早年我讀《春秋左傳》,《左傳》上中下三卷,它缺了上卷,我把上卷補出來,出版界裡頭他也認可了,把我補的一卷列進去了,我都不知道。到這個年齡,九十歲了,還搞這些事情嗎?不可能。我要搞應該在四、五十歲,怎麼可能到九十歲才幹這個事情?哪有這種糊塗人!身體雖然還可以,但是體力不如以前,今年跟去年比,不如去年,一年一年的老化。所以一年一年,念佛要緊,其他的都放下了。
這一次跟諸位第四次講這部經,我跟前面講的不一樣,這一次講經等於帶著大家同學一起來學習,如何將這部經裡面所講的理論變成自己的思想,方法變成自己的行為。我們要落實這部經,這部經活在我整個身心上,這叫表法。這個身表《無量壽經》的法,重點在這個地方,所以進度很慢。學習,大家很歡喜,這好事情。所以方向、目標要把握住。「佛法興亡,我有責任」,這句話重要!我真幹,佛法就興;我不真幹,佛法就亡,這是不能不知道的。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