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讲述菁华(第918集/视频/文字)jingkong法师

admin 华严经讲述菁华评论阅读模式

这个道理,古圣先贤说的,千百年历史可以给我们作证。虽然这是为从政人说的,实际上,这个社会上任何一个行业都不例外。我们这个地方,这是一个佛陀教育协会,会长、董事会的这些领导人,对于这个学会里面的信徒、会员、义工,是不是常常亲自去访问?亲自去接触?如果常常接触,常常访问,常常在一起聚会,什么问题都没有,自自然然成就六和敬。六和敬是怎么样得来的?就是这么得来的,怎么样劝他?怎么样讲?怎么样教?很少接触,六和敬只是一个口号而已,不能落实。落实,务必常常往来,常常接触,特别是现前这个社会。我们佛门,同是佛门道场,许多道场不相往来。不往来的时间长了,就起了误会,就有了隔膜,甚至于对立,这是佛门的不幸,这是破坏佛教形象。怎么样化解问题?常常访问,常常往来。尤其道场里面都有一些法师,这些法师尽可能的抽出时间参与,不就化解了吗?非常重要。不亲自参与,许许多多的问题化解不了。

 

更重要的,宗教与宗教之间。我对于宗教与宗教之间的访问,我很重视。宗教与宗教之间的活动,最好是参与。前年,二OOO年的元旦跟圣诞节的平安夜,我在新加坡,我带我们全体的出家人,我们穿袍搭衣参加天主教大主教的弥撒,非常庄严,我们去了大概有五十个人的样子。他们的法事我们参加,我们的活动也请他们参加,宗教与宗教之间的隔阂就化解了。误会没有了,冲突没有了,确确实实像兄弟姊妹一样,欢聚一堂,无话不谈。我们对别的宗教能做到,为什么对自己家里做不到?表兄弟能够相处得这么好,亲兄弟为什么处不好?没有诚意去做。至诚感通,只要有诚意,要有智慧,有善巧方便,得佛光加持,遍法界虚空界,畅通无阻。关键还是在自己本身。

 

《吕氏春秋.先己篇》里面有几句话说得非常好,「凡事之本,必先治身」,跟儒家所说的一样,「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它的方法,也就是我们佛家讲最初方便,现在人讲的是从哪里下手,从格物。跟佛法讲的完全一样,佛法讲从断烦恼,格物是烦恼。物格而后知至,格物致知。致知是什么?佛法讲的学法门。你看看四弘誓愿,头一个「烦恼无尽誓愿断」,烦恼断了之后,「法门无量誓愿学」。学法门就是儒家的致知,断烦恼是儒家的格物。世出世间的圣贤,中外的圣贤,没有见过面,没有通过信,他们所见所为的完全相同。儒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佛也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仔细去观察、去体会,我们相信孔子也是诸佛如来的化身,在中国这个社会里面,用这样一个身分出现,就是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他们的理念方式,竟然是不谋而合。

 

格物致知之后,才能诚意,才能够正心。诚意正心就是佛法讲的菩提心,发菩提心。《观无量寿经》讲菩提心的体是至诚心,诚意就是至诚心。正心是心起作用,正而不邪,跟我们三皈依里面,皈依三宝的皈依法,法是正而不邪,一样的事情。所以都要从克服自己的烦恼习气入门。由此可知,烦恼习气要不能够降伏,《金刚经》上讲的「云何降伏其心」,那个心就是烦恼习气。妄想分别执着,你怎么样把它降伏,才有门可入。烦恼习气不能降伏,没门可入,找不到门,八万四千法门,一个门都找不到。果然把烦恼习气降伏住、控制住,八万四千法门,门门的门路你都找到了,不是难事。

 

由此可知,「佛放大光明,法界悉周遍」,我们妄想分别执着、烦恼习气要不放下,我们还是见不到。这个见不到,古人有个比喻,像白天阳光之下,不是太阳不照你,你偏偏打一把伞遮住,不让它照,这就没有法子。那一把伞就是你的妄想分别执着,三把伞。佛光照你,可惜你不接受,你有遮盖,你不让它照,那有什么法子?不是佛菩萨不接触你,你不愿意跟他往来,你喜欢跟魔往来。魔是什么?杀盗淫妄、贪瞋痴慢,你喜欢这些东西。性德,自然的法则,跟这个恰恰相反,你没有办法回头,没有办法转过来。如果你要是不知道回头,不知道回转,那佛在经上说的老实话,你的前途是黑暗的,你的未来还是三途六道。几时回头,真的就几时得度。一般宗教里面讲,你几时得救。你不肯回头,谁都帮不上忙,佛菩萨帮不上忙,神仙也帮不上忙。一定要自己回头,自己肯接受佛菩萨的智慧光明德能相好的加持。这一段我们就讲到此地。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7年9月29日11:38:09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fjt.com/35364.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