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度论大意(第7集/文字/MP3)jingkong法师主讲

admin 大智度论大意评论1阅读模式

大智度论大意  (第七集)  1980/1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9-011-0007

MP3下载

请看《大智度论》第七卷,一开端是解释初品中佛世界愿。

 

经【愿受无量诸佛世界。】

 

在注解里面一开端就说明:

 

【诸菩萨见诸佛世界无量严净。发种种愿。】

 

下面就是详细的来解释,诸位可以看论文,我们只在纲领这一句将大意指出来。『诸佛世界』无量无边,清净庄严也是无量无边,而菩萨志在学佛,所以庄严诸佛的国土。「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国土」,这句回向偈里面所讲的佛国土就是诸佛世界。要怎样才能够庄严诸佛国土?必须要发无量的愿。愿是行之先导,而行便是福德,因此菩萨修无量的福德不可以没有大愿,这是这段里面的大主意。

 

今天晚上在讲经之前,大概是六点钟左右,中视打了个电话给我,他们也很厉害,连我的电话号码都晓得。我也不知道他是什么人,来问我。最近大概他们有个节目,节目里面有文殊、普贤两位菩萨,打电话来请教,这两位菩萨出在哪一部经里面,代表什么意思,我告诉他了。过去也有电视台问过两次,这是第三次。这一问,文殊菩萨手上拿的如意、普贤菩萨拿的莲花是什么意思?都有表法的,可见得他们现在也相当的细心来问这些问题。文殊、普贤都是出在《华严经》,文殊是代表智慧,唯有智慧才能事事如意,如意就是代表事事如意,没有智慧就样样都不如意,所以文殊是表智慧。普贤就是表愿行,所以行是以莲花来做代表,莲花表什么样的行?表清净行,出污泥而不染,这是代表普贤行。行里面就是福,所以学佛的人就是有福德之人,除非你是把佛学走了样子,学成了外道,就另当别论。如果是如法的修学,那是大福德之行。可是诸位要记住,愿为先导,我们要是没有愿,我们的行就不能成就。所以佛门里对于发愿是特别的重视,这句里面也就是强调愿是福德的先导。尤其是说明佛教的行,行就是修福,果报就是享福。所以行是果报之因,这是我们必须要晓得的,在这段注解里面将这个意思说得相当清楚。第四页第四行:

 

【故福德须愿。】

 

『须』是必须,不是普通说需要,用上这个「须」是必须,没有一定不行,所以我们一定要发愿。

 

【是名愿受无量诸佛世界。】

 

诸佛的世界有净有染、有纯有杂,因此我们愿受无量世界是平等的受持,这是要记住的。绝不是说诸佛的清净世界我们愿受,染污的世界我们就不愿受,天堂我们愿受,地狱我们不愿受,这不行,你的愿有欠缺,十法界依正庄严都是诸佛的世界。换句话说,样样都要愿受,这个受,所谓菩萨行里面要有平等正受,这一点就是不同于凡小二乘。下面一句:

 

经【念无量佛土。诸佛三昧常现在前。】

 

从这句经文我们很显然的体会到,这是教我们念佛法门,唯有念佛,佛才现前。

 

【无量佛土。名十方诸佛土。】

 

这是经里常常用的,我们常常看到『十方诸佛土』,在此地引用的『无量佛土』。

 

【念佛三昧。名十方三世诸佛。常以心眼见。如现在前。】

 

由此可知,『念佛三昧』是一切行门里面最重要的一个纲领,这个意思不但是历代祖师特别的弘扬这个法门、提倡这个法门,十方诸佛亦复如是。我们千万不要把念佛法门看得太容易,更不应该把念佛法门忽略了。我们看看诸大菩萨,就是以《华严经》根本法轮来说,虽然讲修行方法有二千多种,《华严经》里面所讲,但是他是以念佛为主,其余的为辅助。无论从解门、行门,或者是善财童子所表现的真如法界,都是这个意思,尤其是五十三参这个意思显示得更明白。善财童子第一位参访的善知识是德云比丘,就是教他念佛法门,而最后第五十三位善知识是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你要注意就是一个开始、一个最后,开始教你念佛,最后是领导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个法门就是五十三参里面主修的法门,其余的五十一位善知识所开导的都是帮助主修的法门,这是应该要体会到的,我们读《华严经》才会有真正的受用。哪一个法门善财童子都学,但是以念佛为主。为什么以念佛为主,还要修一切法门?如果那些法门要是不修,念佛三昧不能成就。念佛三昧在《弥陀经》里面来讲就是一心不乱,那是讲理一心不乱,这是我们应当要记住的。可见得修一心不乱要在境界里面修,而不是说关着门我念佛一心不乱,对一些人与事我这个心又乱了,那不是真正的一心不乱。一心不乱,什么样的境界都没有妨碍,不但没有妨碍,境界成就你一心不乱,所以读五十三参应当体会到这个意思。这段的注解也注得相当详细,显示出念佛有无量的功德,是我们应当要注重、要修学的。下面一段可以说给我们一种非常好的开示,在第六页:

 

经【能请无量诸佛。】

 

经的意思是接着的,前面是「念无量佛土,诸佛三昧常现在前」。『能请无量诸佛』,这句的意思就是《华严经》里面的请佛转轮。

 

【请有二种。一者。佛初成道。菩萨夜三昼三六时礼请。偏袒右肩合掌言。十方佛土无量诸佛初成道时未转法轮。我某甲请一切诸佛。为众生转法轮度脱一切。】

 

【二者。诸佛欲舍无量寿命入般涅槃时。菩萨亦夜三时昼三时。偏袒右肩合掌言。十方佛土无量诸佛。我某甲请令久住世间。无央数劫度脱一切。利益众生。是名能请无量诸佛。】

 

这两节里面,一个是佛初成道,一个是在佛要入涅槃,说一个初成道,说一个入涅槃。佛住世一生当中,给诸位说,天天都是昼三夜三六时启请,而绝不是说只能两个时候,除这两个时候以外佛不请,那就搞错了。无时无刻不在请佛住世,这是大慈大悲。在这段里面,就是请转法轮里面,前面这几句是礼请的仪式,就是仪规。『偏袒右肩合掌』,这是请法的仪式。当中说的几句话,从『十方佛土』到『度脱一切』,这是请词,这是言语。像这些仪式以及言词,我们在《四十华严》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可以说每一参访里面我们都看到,言词有详有略,但是意思是一样的。我们读这些经都应当学习,这是学请法,我们如果要请的时候,我们怎么请法?

 

在礼请请转法轮这个阶段,现在佛不住世,诸位要晓得,有出家在家这些大德,他发心弘法利生,我们都应该礼请,像请佛转轮一样,没有两样。也许说,他讲得不好呢?讲得不好我们也请他,只要他不讲错。诸位要晓得,哪一个上台来讲经,不是一下就讲好的,没有这个道理。讲台上要讲得得心应手、左右逢源,给诸位说,要天天在讲台上磨鍊,得要磨鍊个十年才能办得到。古今中外没有说一上讲台就能够讲好的,没有这个道理,所以这是要锻鍊的。聪明伶俐一点的也要十年,他肯用功;天资稍微差一点,总得要十五年、二十年、三十年,才能够得心应手。因此讲台是愈早上愈好。我不是鼓励诸位在外面弘法,而是在讲台上学习。在过去所谓讲小座,过去寺院里面老和尚讲经,那时候无所谓佛学院,凡是跟老和尚学教的都要讲小座。小座就是复讲,把老和尚所讲的抽一个时间重复讲一遍,几个同修在一块学,轮流复讲。

 

有一年演培法师从南洋回来,我们一同到乌来去玩,那天我们整整玩了一天,聊了不少。他就谈到他过去修学的经过,他的成就是在观宗寺讲小座打的根基。他这因缘也非常殊胜,他亲近过谛闲老和尚,去观宗寺讲小座,以后才跟太虚大师,他的基础还是谛闲法师手上培养的。所以我们就谈到目前佛学院这个状况,也是感慨万千。我是劝他回到台湾来,他说台湾障碍太多,他要住到新加坡去,就是在台湾有一股力量在排斥他,我是诚心诚意去劝请。排斥,他不骂你,你自己总有道场、总有听众,每次讲下去就是了。所以人事,诸位总要记住,人的嫉妒心、障碍心是除不了的,不但在现在,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提婆达多还处处找麻烦,破坏佛的道场,甚至想去暗杀,来暗算释迦牟尼佛。这个我们在史传里都读到了,也是诸佛菩萨示现那个榜样给我们看,不在乎,不必去计较这些,计较这些事情,那我们在佛法上真正受了障碍。所以我那时候是劝演培法师不要把这些事情看作一回事情,根本不要理会,我行我素。他有许多力量在阻扰他,我这地方也有很多力量在阻扰我,我向来不管,自有佛菩萨护持。所以请转法轮,刚刚发心学的,我们要请他练讲,到他成就了,所谓成就,初步的成就就是得心应手,也得在讲台上锻鍊个好几年才行。不在讲台上锻鍊,只在讲台下面听,听一辈子都上不了讲台。

 

我过去曾经遇到过的,有些老居士他们在佛法上通达了,你说一句,底下想说什么他都晓得。他在大陆上亲近过许多大善知识,他就是不能讲,一上讲台浑身发抖,连舌头都不听话,真的不是假的。原因在没有经过这一番磨鍊,所以我们要利用机会来磨鍊。你已经会讲了,请你去讲经的人有,有地方请,海内外都有。你在练习讲经的时候,谁请你?请你到我这个讲堂来练习,这个没有人请。但是有一种菩萨可以请,请你到我家里来讲,一样要去练习讲。这是在家菩萨爱护出家菩萨,栽培出家菩萨要用这个方法。一个星期订一次,请你到我家里来讲,听众五个人、十个人、二十个人都是一样的。

 

我最初到台中去的时候,李老师都是在同修家里面讲经,还有跟他学经的那些常随众,大概有三十个人左右,人家一个客厅挤得满满的,一个礼拜二、三次。他那时候是订时间,星期一在张三家里讲,星期二在李四家里讲,一个礼拜一次,在人家家里讲一部经,一部经大概也讲个十次、八次。我到台中去确实有很多的启示,这个办法实在太好了。寺庙里不请,我们真正懂得佛法的同修就是我家里请,这就是练讲。由此可知,请佛转轮是非常重要,而且请佛转轮是无量的功德。所以我勉励我们自己同修,诸位出家或者是在家,弘法利生是一样的,不分在家出家,而希望真正懂得这个道理,我们要请出家在家的同修出来讲经。

 

请词后面有很长的这段是讲请法的意思,所以在这里面有礼请的仪式、有礼请的言词、有礼请的意思,意思就是发心。这段文很长但是不难懂,诸位一看就能够了解。第七面:

 

【今是释迦文尼佛。得道后五十七日寂不说法。自言:我法甚深。难解难知。一切众生缚着世法。无能解者。】

 

这句是什么意思?这句是释迦牟尼佛讲的,很明白的交代我们,佛法难解难知,难在哪里?是难在执着世法。换句话说,如果我们不执着世法,佛法并不难解难知。可见得缠缚执着这是悟入佛法重大的障碍,我们应当要明了。

 

【复次。佛法等视众生。无贵无贱。无轻无重。有人请者。为其请故便为说法。虽众生不见佛。佛常见其心。】

 

这句就是告诉我们,等应一切众生之类,有请必定有应,而且是平等的应。请是不平等,有富贵人家请、有贫贱人家请,总不能说富贵人家请,我们去为他说法,贫贱人家请我们就不理会他,这是错误的。佛菩萨对待众生是一律平等,在小乘经里面有五处不转法轮,大乘佛法里面没有。小乘佛法里有许多是禁止的,就是小乘的力量薄弱,分别心重。大乘菩萨心行平等,所以他没有拣别,他是等念众生、等应一切,众生有感,菩萨就有应。第九页倒数第三行,这地方讲菩萨日夜所行三事,很重要: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7年6月14日14:41:36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fjt.com/31839.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