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孩子一生的贵人 蔡礼旭老师主讲 (第二十二集) 2013/11/2 马来西亚中华文化教育中心 档名:55-083-0022
尊敬的诸位长辈、诸位学长,大家下午好!我们课程从《群书治要》当中看,历代皇帝没有不尊师的,「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尊重老师,进而尊重道德学问,每一个人就有智慧、就有德行,天下才能够安定。所以这几节课我们谈的主题是「做孩子一生的贵人」,上节课谈到是第七个重点「自我教育的重要性」当中第四个要点:「敦伦尽分,闲邪存诚」。
在「敦伦尽分,闲邪存诚」中,我们又分为三项跟大家做深入的交流、探讨。尽自己的本分,在为师的角色上,要「作之君,作之亲,作之师」。延伸开来,扮演任何一个角色,要扮演得圆满,要让人家接受、信服,这个「君亲师」的精神都要能够到位。「君」,以身作则;「亲」,爱护,不弃不舍;「师」,循循善诱,机会教育。
而为师者,他也为人臣子,他也为人弟子。尤其我们这个时代,纵使在学校从事教育工作,我们所接触到的师范学院的培训也是只有四年的时间。像我自身在学校服务之前,我是读师资班,等于是大学毕业之后再读一年的教育学分,读了一年,人家就叫我们老师了。看着我们老祖宗的经典,被人家叫「老师」,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为什么?德不配位,名不符实。「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传什么道?授什么业?解什么惑?甚至于自己人生还有很多疑惑不能解决,自己都不能度,怎么去度别人?自己都不能觉,怎么去觉悟他人?所以从事教育工作要名符其实,自己在经典当中要下大的功夫、不断的深入才行。而且首先要具备一个做弟子的态度,假如我们今天在学校教学,觉得自己已经可以是老师了,这个就已经我们自身没有自知之明了。自己都不明,怎么去启发别人的智慧?所以人贵自知,自己的程度到哪里,自己心里有数。
我们在这个时代,二、三代人忽略了圣贤教育,我们都是补习的状况,更要从根本扎根做起。所以这个「敦伦尽分」当中,为人弟子的本分要做到。我们跟大家分享到,要主动发问,有不懂的地方要询问。其实这个是《弟子规》当中对追求学问的一个基本态度,「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我们听到这句话,大家都点头、都认同。请问上个礼拜七天过去了,我们面对那么多人事物,有没有不了解的地方?针对不了解的地方,有没有请问经典、有没有请教他人?假如没有,这句话还是知识。
为什么我们不去主动的请教他人?因为我们觉得还有明天,「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所以这种主动学习的态度不足。再来,利益他人的心不切。学圣教,「慈悲为本」,要利益人的心很切,今天我早一天明白,我早一天可以利益孩子、利益他人。总是要在遇到的事情当中,清楚自己的心不足在哪里,这个毛病出在哪里,为什么会有这个行为,心需要在哪方面去修正、去提升。孟子说到:「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真正的真心,应该念念要利益他人,就要主动提升自己、主动突破自己,这个是爱人的表现。不只是为人学生、为人弟子(我们是圣贤弟子),还有为人臣,在学校里面我们面对校长,我们也是为人臣。其实我们想一想,我们到底要教给我们的学生什么学问?我们要教给他,首先我们要明白这些学问,进而要去做到这些学问。假如我们自己没有用心去做,知行不合一,学生要信任我们也不容易。
而学什么?「人无伦外之人,学无伦外之学」,伦常不外乎五个关系,在家有三个伦常关系,出外延伸出君臣(领导跟被领导),还有朋友关系,家里面就有夫妇、父子、兄弟这个五伦,学问没有超过五伦关系的。假如我们在学校里面跟领导都处不好,我们教出来的学生懂得怎么「君仁臣忠」吗?所以这一些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今天假如一个老师,他在家里的伦常关系都处不好,他每天甚至还要带着情绪到学校去,可能学生还要受池鱼之殃。大家求学过程当中有没有经验,某某老师今天走进来,学生说:「小心一点,今天好像有点暴风雨的前兆。」我们在讲台当中就表不了法了。「学问深时意气平」,我们在讲台上常常让学生感觉带着情绪,甚至于言语当中还会针对五伦关系批评、发脾气,那已经没有办法给孩子学到怎么人与人和睦相处了。
夫子有一个精神,是我们从事教育工作一定要时时能够这样去期勉自己:「闻善必躬亲行之,然后道之」。闻到好的教诲,必然自己,这个「躬亲」就是亲自去落实了、做到了,然后去引导学生做到。这是以身教来做示范。这个态度对于我们接下来谈的第三个部分,就是一个为师者要有正确的思想观念,他怎么去对人、怎么对事、怎么对物?他对人的态度,可以是随时随地都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什么时候是教育?可能有人会觉得上讲台才是教育,当父母的人觉得把孩子叫到面前来,就是开始教育他。其实,一举一动潜移默化都在影响;甚至于没有见到孩子,光是思想波都会影响。之前有跟大家讲到一个例子,有一个母亲本来学习传统文化挺认真,有一阵子看韩剧(不看韩剧好像还要有一点定力才行),结果就迷了,看到三更半夜。突然发现她的女儿在学校不认真学习,都在偷看小说。她在那里看韩剧也没让她女儿看到,但是她这个不认真的念头就影响到她的女儿。所以父母跟子女是连心,确实如此。
我们上一次跟大家就「对人」谈到,第一,知恩报恩、饮水思源,这个是做人的大根大本。第二是爱敬存心。不管任何时候,哪怕是跟人有摩擦、冲突,「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有没有尊重对方?有没有爱护、为他设想?这个爱敬之心「不可须臾离也」,要时时能提得起来,不然学圣教会学成应付。你对某些人尊重、某些人不尊重,这不学成不平等、学成大小眼、学成傲慢了?瞧得起的就尊重,瞧不起的就不尊重,这样学是学偏了。不只对人平等恭敬,任何时刻也要平等恭敬。老师看我们的时候我们要恭敬,老师不看我们的时候我们还是要恭敬;在众人面前要恭敬,自己独处的时候也要恭敬;上班的时候要恭敬领导,下班的时候还是要恭敬领导。不然就学成做样子,应付给人家看。
第三,我们提到互相尊重,互相敬爱、互相关怀、互相照顾,互助合作。其实这些对人的态度,说难,不难做到;说简单,也不容易。关键在哪?能不能放下自我,念念为别人着想,这样就不难做到。不然以自我为中心,容易放纵自己的念头跟言行。第四点,我们提到要离爱憎、离好恶,要平等恭敬、平等慈悲。第五点,有一句跟大家共勉,「别人错的,也是对的;我对的,也是错的。」这样的存心,他懂得宽恕,懂得时时观自己的心有没有偏颇、有没有高下、有没有傲慢。其实,我们的心偏了,又有什么资格去讲他人、去论对错?所以必然我们自己先做好了,自自然然感化他人,叫「正己化人」,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处事态度。
比方我们可能在跟人谈话当中会谈到,「那个人买那个名车,要几十万。」我们可能接话,「有什么了不起,我才不稀罕那些东西,我安贫乐道,我不追求那些虚荣的东西。」别人在贪物质,其实我们讲这些话的时候,自己有没有在贪?还要标榜自己挺高尚的,不追求那些东西,可能我们当下也在贪这个高尚之名。所以看别人贪的时候在批评别人贪,可能当下我们也在贪。所以苏东坡先生那个公案很好,「心中有佛,见人是佛;心中有粪,见人是粪。」心里面没有贪瞋痴慢,遇到人家贪瞋痴慢,他不会起现行,他遇到这个缘不会起现行。比方说一个人跟你讲话很傲慢,你可能他一离开,说:「有什么了不起,就是硕士毕业而已,有什么了不起。」其实我们在讲这个话的时候傲慢心也起来了。比方说,「你不要生气好不好?你讲话小声一点!」我们在讲别人的时候,我们自己不也是没有做示范吗?我们也动气了。所以圣贤学问用功处在「善观己心」,时时能洞察心念是觉还是迷、是正还是邪、是清净还是染着。
第六,跟大家谈到处事不猜疑。当然,我们在跟大家探讨这些处事的态度,我们当下在吸收,心态也要对。比方,我们说知恩报恩,那是自己做知恩报恩。不然我们懂了这个理,又去看别人的过,他没有知恩报恩、他没有爱敬存心。所以学圣教的人求之于己,不要求别人,「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我们不猜疑别人,但是遇到别人猜疑我,「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别人猜疑我了,反求诸己。
「君子耻不修」,这句话在《群书治要》当中也有,「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耻不信,不耻不见信;耻不能,不耻不见用」。君子羞耻自己没有真实的修养,不羞耻别人误会他、侮辱他。别人误会、侮辱我们就动心了,哪来的修养?「受侮不答,闻谤不辩」,才是功夫。我们要重实质的东西,而且对于什么该羞耻、什么不该羞耻要搞清楚,人会觉得说被别人瞧不起很羞耻,不是的,做不到圣贤的教诲才是真正要羞耻的。「耻不信」,羞耻自己没有做出让人家相信的事情、言行出来,不羞耻自己做到了但别人还是不信任我,我们已经心安理得,不去强求,日久见人心。我们不能人家一个不信任,我们就跳起来了,那是变成什么?强求别人、要求别人要相信我们。任何事情要让它水到渠成,不是强求来的。「耻不能,不耻不见用」,羞耻自己没有能力把这个事情、把这个位置扮演好,不羞耻别人不给我这个机会。所以在每一个当下都是要要求自己,不要求别人。
比方在一个活动当中,没有被派到重要的工作任务,你很伤心,「这个工作一定要给我做,你不给我做,我就不干了,我就不学了。」那是很在乎表现,这个心态都不对。有机会,别人可以做的,让给别人,没有问题。你今天没有表现的机会就说不干了,那叫威胁领导。我们刚刚说这个心念止在哪,自己清楚不清楚?这种心态在情绪用事,所以主管不用我们是正确的。你要成就一件事情,要为大局着想,不能常常动气。所以当自己不被理解,或者不被重用的时候,反而应该回过头来反思自己有哪里不足,这样会更上一层楼,不会在那里闹情绪。
我们上一次谈的第六点,不猜疑,但不要求别人要信任我。而为什么不猜疑?因为学圣教的人相信「人之初,性本善」,他相信每个人都有本善,所以对人不会有成见。纵使在发生事情的时候,因为对人没有成见,不会妄下判断。我们看到一个动作、一个情况,「他一定怎样怎样」,那个都已经内心对人有成见,太武断。要充分了解情况,然后不要造成误会。真正充分了解情况,对方真的有错,那也没有成见,为什么?「苟不教,性乃迁」,那是他后来染上的习气,不是他的本性。所以相信人有本性,对每一个人,他始终保持信任。跟对方有缘,更要进一步尽自己的道义,因为他本性迷失了,他现在贪心做主、瞋恨做主,所以这个时候是做《弟子规》,「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
昨天有朋友跟我交流到说,「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我说,这个「不见世间过」,是心上没有他的过,把他的过放在心上,那变成成见了,但是不是不清楚是非对错。你今天看着孩子在那里发脾气,然后你说,「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你看你的孩子以后会怎么样?「我老子都不敢管我了。」那还得了?所以我们依文解义,不能依这个文字的相去解,要依它的义理去理解。心上没有成见,始终相信「人之初,性本善」,但是很清楚判断,这不叫分别,这叫「了别」是非善恶,了了分明,清清楚楚自己的职责在哪,有几分缘分,就尽几分力量。所以法是圆融的,「不见世间过」跟「善相劝」是相融的。
我们接着跟大家谈第七点,处事要懂得包容。今天是印度教的印度同胞过年,我们应应时节,以我们印度教的教诲来谈这个包容,当然颇具意义。为什么?因为这个大时代比较纷乱,可谓空前的乱世,这个一点都不夸张。你看现在家庭的矛盾,以前没有这么严重过;现在翻开报纸多少地方发生战争;还有天灾的现象比较严重。所以我们在这个大时代都有责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是读老祖宗圣贤书应该有的心量,没有这个心量,我们的书就白读了。《大学》告诉我们,「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是以这样的心来学这一部《大学》,「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我们不诚意正心,这个心怎么去包容别人?怎么达到真的诚意正心?格物致知。没有把自私自利放下,怎么去包容别人?没有把是非对错放下,怎么可能不跟人对立?
师长跟我们前首相敦马哈迪先生曾经交流过,两位长者都是胸怀天下的仁者,他们见面一开始谈的就是世界和平的问题。这一段话大家都听过?跟我们有什么关系?「国家与国家和睦相处、平等对待;种族与种族和睦相处、平等对待」,这个在我们马来西亚应该很有感受,好几个种族、好几个宗教生活在一起,「政党与政党和睦相处、平等对待;宗教与宗教和睦相处、平等对待」。而现在宗教徒占全人类人口的一半以上,所以师长说从宗教徒先开始带头,这个世界是慢慢可以走向和平、安定的。
跟我们当前处事待人接物很有关系,我们要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包容。他们这些种族、宗教当中好的教诲,我们也认真学习,在谈话的时候彼此赞叹,大家就很欢喜。因为你很尊重他们的经典、他们的圣贤。「敬其父,则子悦;敬其兄,则弟悦;敬其君,则臣悦」;敬耶稣则基督教徒悦;敬阿拉则伊斯兰教徒悦;敬这些宗教的经典,他们的宗教徒都欢喜。刚好这里有一句印度教的教诲,这个也是包容,叫:「高贵的心灵是把自己奉献给促进他人平静快乐」,人心灵高贵在哪?「奉献给促进他人平静快乐」,他们体会这个是生命的意义,所以助人为快乐之本,这人生的意义,「即使这些人曾伤害他。」
人与人的相处,要真心对待,这个不是交易,不是说对方对我好,我才对他好,这是我们做人应该如此,要爱敬对待别人,不会因为任何的情况而改变。假如我们改变了,我们就变心了,就不是用真心了。清朝有一个神医叫喜来乐,他有说到,「今天有一条狗受伤了,我是当医生的,救死扶伤是我的本分,我把那条狗给治好了。有一天牠心情不好咬了我一口,结果没多久牠又病了,我治不治牠?」这个就是每个人回到自己内心深处,爱敬对人是我做人的根本,怎么会因为他的态度而改变?那我是利害心,不是道义的心,我学圣教学了这么多年,不是白学了,义跟利我都分不清楚,「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还有一句伊斯兰教的,「在憎恨与喜悦的日子说公道话;接济与我断交的人;照顾与我绝情的人;原谅对我行不义的人。」您看那个包容心有多大。我念这一段话的时候,感觉想到《了凡四训》说的,行仁爱大道要「先难」,要从最难的地方下功夫,这句话不容易。人要在憎恨,你对他有怨恨,可是你讲话还要公道;你很喜欢他,你很高兴的时刻,你也要讲公道话。那个心要时时保持公平、平等,这是功夫。
你要接济跟你断交的人,其实也对,他都跟你断交了,冤家宜解不宜结,刚好遇到他有大难的时候,你去帮助他,不都化掉了吗?「照顾与我绝情的人」,实实在在讲,人没有爱哪有绝情?你会不会去面对路边的一个人说,「我要跟你绝情」?他会觉得你脑子有问题。但是回过头来再想想,孔子有说,「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你喜爱他的时候,他什么都好,什么都帮他想;发生了一件事以后怎么看他怎么不顺眼,甚至于还诅咒他。他有没有问题暂且不论,我们的心也变得太厉害了。所以回头想想,这个绝情还是因为我们有爱憎,他的行为我们很不高兴,这个爱就起化学变化了。
孟子那句话,我们时时观照,「求其放心」,迷失的真心,把它找回来。我们因为境界而改变了处事的态度,这个都是真心迷失掉了,所以要「照顾与我绝情的人」。他与我绝情,我不与他绝情;他不跟我和,我跟他和;他跟我断交,我不跟他断交,保持自己的真心,「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因为实在讲,他生气、怨恨,那也是一直在变化,也不是真的。只要你坚持对他好,慢慢的他就知道,原来你是对事不对人;假如他生气了,你也看他不顺眼,这个梁子就愈结愈严重了。
「原谅对我行不义的人」。这些道理好像都是相通,「别人错的,也是对的」,他对我不义,因为他没有学,「人不学,不知义」。怎么没学我们都不原谅他,我们不学成苛刻了吗?可能我们又说了,「他有学,学了十年了!」他学十年都学成这样,不是比没学更可怜?你看这念头一转不就天下太平。为什么转不了?因为我们执着,因为我们对立。因为我们一对立,就没有设身处地,没有想到他的家庭背景,没有想到他整个人生的过程,没有想到他未来的凄惨可怜。你从过去看、从未来看,你对任何人不会对立、不会怨恨的。
最后,举一个兴都教,兴都教说「宽恕必能制怒」,这都是包容;基督教说「不要以恶报恶」,这是基督教讲的。大家有没有想起来,我们《群书360》在讲「度量」的时候有一句话,也是我们老子的教诲。大家不要翻课本,好像我也翻了。我先不翻。我们一起想一想,「以德报怨」,这样才能化解冲突。所以大家有没有看,我刚刚就是一个很错误的行动,我看到别人翻书,没看到自己先翻,讲别人都比较容易。这是各个宗教当中都有,英雄所见相同的见解,都是包容来处事。
第八点,善解人意。比方说,有一个人过来跟你说,「某某人说你怎样怎样。」我们接着说,「那是他误会了,我们相处得很好,他以前怎样怎样对我,挺好的。」对方就讲不下去了。这样的话再传到那个批评我们的人的耳里,那一个巴掌拍不响,他还不好意思,就不再批评了。因为你都记他的好,他的良心就被这个态度给唤醒。
比方某人做错了一些事情、不妥当的地方,别人来告诉我们,我们可能跟他讲,「他可能最近太忙了,他是不是家里发生了什么事,可能心里的负担很大就忘了、漏了。」这个都是善解人意。有可能真是这样,假如不是这样,对方一听很感动,然后也会生惭愧,人家都这么包容、体恤我,我得更谨慎、更周到才好。常常说:「他不是有意的,他只是一时刚好激动,你不要往心里去,你不要对他有什么误会了。」这个都是善解人意。其实,这个是护念自己的善心,也是护念身边人的善心。不然身边的人已经情绪起来了,我们还添油加醋,那没事都变有事,小事都变成大事了,这是善解人意。
当然还有很多,包含我们《群书治要》当中讲的「孝悌」,这个也是处事。而且这个孝悌不只是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要延伸开来,孝敬一切人的父母、一切人的兄弟姐妹,「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凡是人,皆须爱」。包含我们时时念着恩义、情义、道义、仁义,仁义存心,这个在我们《群书》里面也有,要诚信待人、谦卑待人,这个部分就跟大家交流到这里。其实这个是其深无底,其广无边,所有的学问其实都离不开处事待人接物。
接着我们看对事情,做事情有哪一些正确的思想观念?首先我们做事的目的要很清楚,不是为了做事而做事。很多人做事陷在事情里面,愈做自己愈强势、脾气愈来愈大,跟着他的人也学不到真正做人做事的德行。一个人强势,最后身边的人都被他影响,讲话都很大声、都不体恤人情,自己堕落了,身边的人也堕落了。这是真正做事的目的吗?可不能这件事情做完了,所有的人都堕落了。要怎么样?这件事情虽然没有做成功,每个人的灵性都提升了、智慧都提升了。
灵性、智慧都提升了,怎么事情没有做成?「岂能尽如人意」,很多事情是众缘和合。他条件没有具足,可是每一个人都是尽心尽力去做,他的心量都不断扩宽,虽然事情没有成就,那是表面没有成就,所以看事不能看表面,「莫以成败论英雄」。我们最熟悉的孔老夫子,周游列国十四年,从事相当中,他并没有能在一个国家当官,把这个国家治理成春秋时代的示范国。不是夫子没有能力,是什么?是众生福报不够,是当时的君王私心太重,他不相信有大公无私的人,他就害怕孔子会不会把他的权位给拿走了、会不会抢了他的威信?有这个疑惑,怎么可能可以重用得了孔子?所以因缘不具足。但是夫子已经尽心尽力,他就圆满了,他的精神长存,「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其实,二千五百多年之后,我们也应该再效法孔子的精神。而且,这二千五百多年来,哪一个圣贤弟子不是在效法孔子的精神?哪有每一个读书人都遇到盛世的?不很多都遇到乱世吗?明朝的史可法,宋朝的文天祥,但他们尽忠报国也是万古长存,怎么可以以成败论英雄?我们一说到忠臣就想到孔明,他最后也没有复兴汉室,但是他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圆满的。
所以我们做事,真正的目的要搞清楚,《大学》开篇就讲,人生的价值在哪里?「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一个人如何明明德、如何亲民、如何止于至善?就在他依教奉行,就在他生活所遇到的每一个人事物当中、每件事情当中,他在历事炼心。舜王遇到了他的父母,最后成就了他的德行、他的至孝,最后他的福报也现前,成为天子。他的明德恢复了,就在他的父子关系当中历炼,恢复自己的真心。所以做事的目的是要自利利他。自利,恢复明德,不是去搞自私自利,那个是刀头舐蜜,那个是祸,不是真实的利益,真实的利益是恢复无量的智慧、德能、福报。我们执行长常说的「无我,内求」,就是在每件事情当中,最后把自私自利完全放下,这是做事的目的。「我怎么做这件事情脾气都控制不住?贪求、攀缘很严重。」就藉这个事放下自己的习气。「在亲民」,「亲民」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利益苍生,所谓见义勇为,这是亲民。
我们很清楚做事的目的了,就不会陷在事相里面,就能够保持理智,就能够善观己心,做事的时候看清楚自己的心。再来,处处体恤别人的心。所谓「做事须替别人想,论人先将自己想」,您看这个做事态度不是在自利利他吗?论人为什么要先将自己想?比方我们在谈论这个人有什么习气,假如我们真的反省,很可能我们讲别人的地方,我们自己都还有,改掉都来不及,不先去看别人了。
我们做事情有哪些原则?首先,「务本」。做任何事情,要从根本去下功夫,「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假如我们做事都是枝末,解决不了问题,会本末倒置。成就一件大事,根本从哪里下手?从心下手,从孝道下手,从修身下手,这些都是务本的态度。从智慧下手,因为没有智慧怎么去做事,不是帮倒忙?所以「青年十二守则」有讲到「学问为济世之本」,济世,要利益这个世间,真实学问重要。而且这个学问不是知识,是智能,所谓「好学近乎智」,这个学习的目标是智能,不是知识的积累。孔子在《论语》当中有讲,「诵诗三百」,《诗经》三百首他都倒背如流,学了很长的时间,「授之以政」,让他去办政治,「不达」,遇到事情还是不能通达应对;「使于四方」,派他出去做使者,「不能专对」,他跟人家没有办法外交的应对,把事给搞砸了。「虽多,亦奚以为?」虽然他已经熟悉了《诗经》三百,但他是知识,不是真实的学问。
我们现在学习传统文化也要冷静一点,我们学习的时间很久,但是真正去办事,反而经典当中的义理没有办法用出来。比方我们都知道做事要冷静、要镇定,要以静制动、以沉制浮、以宽制褊、以缓制急,这个理我们都知道,可是一遇到紧急的事情,就开始手忙脚乱,鞋子也穿错了。所以「理有顿悟,事要渐修」,还要更多的历练、锻炼,慢慢的解行相应,因为在历练过程当中知不足,那个体会会愈来愈深。而且要悲智双运,你有慈悲利人的心,要用智慧去做,不然好心办坏事,所以智慧很重要。有一句话叫「慈母多败子」,她爱她的孩子,怎么最后毁了她的孩子?「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她没有用智慧去教。
再来,办事的原则有「名正言顺」。每个人在一个团体,或者在一个职务当中,你要给他名正言顺,他才好做事,他才好领众、发号施令。不然他自己心里也虚、也没底,然后别人可能还对他有讥嫌。用一个重要的干部,都要设身处地为他着想,还要尊重他,尤其这个名正言顺重要。再来,做事的原则,本分、职责要清楚。大家都很清楚,做事就不乱;假如职责不清楚,到时候三个部门在那里探讨,这事是谁的?有时候做了以后,另一个部门又觉得你抢了他的事,那不是横生误会?所以本分、职责要清楚。「君子思不出其位」,我们思考的、尽力的,在自己的职责之内,不要自己的职责没做好,都去担心、去罣碍别人负责的事情,那就没有那个必要。当然自己职责完成了,其他部门真的有需要,我们也能适时的去体恤、去支持,所谓「分工不分家」,这都是很重要的做事原理。
再来,做事要合情、合理、合法。这情、理、法要掌握得圆融。我们常常在掌握情、理、法的时候,会觉得比较有难度。像有一次我们办进修班,有一个学员他没有报名,就坐飞机飞来了,要上课。诸位学长,假如你遇到了怎么处理?飞机票挺贵的,你顾虑这个情,以后会有更多的人坐飞机飞过来,没有报名他就要上课了。所以还是要遵守一个团体的规矩,但是情理还要说得过去,你要体恤他的心情。所以多留他几天,然后安排好他的生活、学习,我们善尽地主之谊,然后之前讲过的课程,又刻录给他带回去。所以这个情方面做到尽心,让他感觉尽力了,但是在这个规矩上还是不能破掉。那也是再一次提醒他,您这次来最重要的一个学习,就是到哪还是要遵守哪里的规矩,不能太冲动。你假如能记住这一点,这一点对你一生都有很大的利益,你听了以后有什么不了解,我们再联系。
真正你是执事的人,你会遇到很多情况,比方说你会遇到走后门的人来找你,怎么办?你一答应他,你以后的事就愈来愈复杂。你说:「我也没得什么好处,我只是念他那一份情而已。」但是你坏了规矩也不行。所以这个都要有应对的方式、方法。其实,走后门本身对当事人一点好处都没有。为什么?这个机会不是他自己争取来的,是他老爸给他争取的、是他老妈给他争取的,真的对他的孩子有利益吗?他不会珍惜的。所以你要跟他的爸爸妈妈分析,你这么做不是帮他,是害他。「我知道你这一份心,你是真正为孩子想,你们当父母的心情我了解。」他一听,嗯,你很理解他。先要顾及人情,最后才给他发明事理,要疏通这个人情,然后再把理跟他讲。因为他觉得你理解他,你的话他比较能接受。你这么一个分析,实在讲,你没有为自己,你是为他考虑,一般都还是能够接受。最后他还是很执着、不接受,你就笑着跟他说,「还是不行。」
所以主事的人掌握原则还是很重要。他生你气呢?他说他生气,过两天他就好了,你也别罣碍。为什么?一个巴掌拍不响,他一直给你生气,你又不生他气,然后日子久了,他的气就消了。再来,除了那一件事情你坚持原则以外,你该买白咖啡给他喝,你还是买,你该泡普洱茶给他喝,还是泡给他喝,我就不相信他能气三年。我看气三年,命也快没了,没人这么傻。他就明白你的态度,可能一个月、两个月过去了,你的坚持反而给了他很好的教育。
这个合情、理、法,有一个公案非常好。唐朝有一个读书人叫张镇周,他是舒州人,他从寿春迁到舒州当都督。回自己家乡当都督不容易,因为家乡里有多少的父老乡亲、多少的长辈、朋友。他就回到自己的故宅(老家),买了很多的好酒好菜,把他的亲戚、老朋友全部都召集来,痛痛快快又吃又喝十天。而且日子算得很准,因为第十一天他要上任了,就喝到上任前一天。喝了十天,还把金银、绸缎、好的布料送给这些亲戚朋友。最后一天要送他们走了,「今天还能够跟你们这样欢欢喜喜的喝酒,明天我要当舒州都督,要治理百姓,官员跟百姓在礼节上、礼数上是有所区隔的。所以我明天上任以后,就不能常常跟你们这样在一起喝酒、在一起聚会了,什么事情我得秉公处理了。所谓太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就要公平、公正来治理人民,不能再跟你们这样聚会了。」然后说着说着,痛哭流涕送他们走。隔天他上任,就没有再跟这些亲戚朋友交往,结果整个舒州内治理得非常好。因为这个事情传开来了,所有的人民都觉得他很公正,人民心里就服,佩服他,就遵守他的管理。
以舒州人当舒州都督,这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可是假如只是守法,都没人情可以讲,就伤了情了;徇着情就违法了,违法了就不符合礼了。不好做就在这里,伤了情也不合礼了。所以张镇周他能够在自己的老屋里宴请亲朋好友十天,然后还赠给他们金银绸缎,临别的时候又非常恭敬,痛哭流涕把这个道理告诉他们,这个情用得很深,法律也彰显了,礼数也做到位了。所以处处都要做到合情、理、法,尽心尽力,又不违背公平、公正,掌握这个度,应该就不会偏差太多。
做事还有一句格言:「见事贵乎理明,处事贵乎心公」。这些都是面对事情的原理原则。我们遇到一个因缘、遇到一个事情,得清楚问题在哪,得清楚做事重要的道理。比方我们学《群书治要》,「为政」当中很重要的,「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所以用人用对人,这个都是做事的关键。包含在很多做事的细节当中,比方要注重组织的伦理,不可以越权去管事情,这样当中的干部会觉得不被尊重、不被信任。这种感受,人与人就有隔阂、就有情绪、就不能团结。都要在很多做事的细节当中尊重、体恤到他人的感受。
像比方我们中心跟同仁有午餐的沟通会,同仁在修学上或者在工作上,他会提出一些情况,这些情况有时候会牵扯到一些部门做事的情形。这个时候我不能马上响应,我得跟这个部门主管沟通清楚,之后再由他们去做处理。这个我不可以越权,不能在这里拍胸脯,结果他们难做人。因为有时候同仁的反应是有道理,但毕竟他是一个角度,可能主事的人他必须考虑三、四个角度,我们假如马上响应了,我们又没有考虑其他角度,这样就处理得不妥当了。不尊重主事者,同时也太早承诺这个反应情况的同仁,到最后会里外不是人,进退就失当了。「处事贵乎心公」,这个又是很重要。做事情要公平、公正,不以私废公,不以人情做公家的事情。这一点假如没有做到,人心一不平,是组织最大的障碍。人心都不平,怎么可能能够团结一致?
还有一段格言讲到,这个是跟「见事贵乎理明」相应:「公生明,诚生明,从容生明」。我们在面对事情的时候,都能处公心,用真诚去对应,然后能够从容的去对应。我们公心,就不会被自己的私欲所障碍;真诚,就不会被自己应付虚伪所夹杂;从容就不会因为心烦意乱,反而事情没有看清楚、搞清楚。上一次有跟大家提到,我们落实家文化,其实这个「公」很重要。假如三、四百口人住在一起,每个人都为自己、为自己的小孩,这三、四百口人可以分成几派?所以我们老祖先有高度的智慧,知道人性私欲很容易起来,所以从孝道下手,让他父子有亲的天性终身保持,他就念念为父母想,他的私欲就不起了。所以家文化是无我才能够贯彻家文化,没有自私。
再来,治家没有秘密,要坦诚,还有要平等。这个「公」其实也是平等。在明朝的「天下第一家」,郑濂他两颗梨子的故事,他把两颗梨子砸碎在两个水缸里面,每个人一杯,这是平等,人心也跟着平了。当然治家要守「六和敬」,「见和同解」,见解要相同,家规大家要认同,家学大家要认同,要孝顺,要勤俭,要谨慎,这些都是治家的重点,包含家丑不可外扬,这些大家都要认知到位。
那天我们遇到一位总经理,当时我们有分析到,整个从身心、家庭、社会、世界的种种乱象,非常的纷杂。身体现在文明病那么多,心理疾病,很多以前都没听过的现在都有;五伦的冲突,包含犯罪率、诈欺种种;堕胎,一年世界堕胎是五千万人,比任何的世界大战还要惨烈,而且是伤害自己的亲生骨肉。这么复杂的问题,从根本上是非常单纯,只有一个问题,就是人心的问题。《尚书》讲「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所有这些乱象,全因为人心不善,问题找到了。找到根本,就能对症下药。从小教他孝道,怎么会这样?问题就解决了。「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是真的,不是假的。你用孝道,天下就太平了,因为从根本上看,一点都不复杂。因为人心都去追求利欲了,追求利,伤害别人;贪欲望,身体搞坏了、精神都搞坏了。
那个总经理,他在分享自己母亲给他的教育,我听了非常触动,我说这个总经理分享的两件事情,就可以解决现在世界种种问题。他是广东人,他说他妈妈教他们:「吃饭的时候要看菜吃饭。」诸位学长,你们吃饭的时候有没有看菜吃饭?就是菜比较少的少夹,让给爷爷奶奶、让给爸爸、让给长辈,他们辛苦。一个人从小看到眼前的佳肴都是先想着父母、想着爷爷奶奶,他的私利、私欲不就下来了吗?甚至他不会增长。大家不要小看一个生活教育,它长善,它救失。他又说他妈妈跟他讲,「买衣服,打折的时候再去买。」节俭。现在很多问题都是纵欲、挥霍、不节俭,才造成这些种种的乱象,所以这些细微的生活教育非常重要。这个节俭,我们还会讲到对物当然要珍惜、要节俭。
「见和同解」,再来,「利和同均」,六和敬,不要分谁的钱,「利和同均」,这个是家业。以前几百口人住在一起,女子纺织全部放在一起,不分彼此。甚至于明朝的一户人家,张闰,他们的妇女不分彼此到什么程度?哪个孩子哭了,谁先听到谁就哺乳,所以小孩子一、二岁的时候有点搞不清楚谁是他妈妈,这个方法就不分别。一个人有几十个妈妈,他们几百口人住在一起不分彼此。这「利和同均」。
「戒和同修」,家是有戒律的,是有规矩的,是有家规的。又有亲情,又有人情味,又很严格,这都是不要太过,不要不及,要适中,要宽猛相济。「身和同住」,在一起多给别人方便,不要只求自己方便。「口和无诤」,要能忍让、礼让,不要争口舌。「意和同悦」,有福同享,有什么好事,大家一起分享、一起同乐。这个「利和同均」应该就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刚刚跟大家提到也是做事的原则,不要太过也不要不及。就像佛门进山门,首先看到四大天王,东方持国天王,持国、持家的原理原则是一样,他手上拿一个琵琶,太松跟太紧都不行,就是做事不要太过,也不要不及,要适中,不偏不倚。好,这节课先跟大家交流到这里。谢谢大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