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第1715卷/视频/文字)jingkong法师主讲

amtb 大方广佛华严经评论阅读模式

视频A


视频B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一七一五卷)  2007/2/19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12-017-1715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手出廣供三昧門」偈頌第九首:

  【又放光明華莊嚴。種種妙華集為帳。普散十方諸國土,供養一切大德尊。】

  在這以下我們看到七次稱『大德尊』,大德尊也是稱佛,如果廣義來講,一切眾生本來是佛,那麼大德尊也就是一切眾生。普賢法門裡面這個尊敬心是達到究竟圓滿,究竟圓滿的恭敬對遍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這就要修普賢行,這個人就叫普賢菩薩,什麼人修什麼人就是,這我們必須要知道的。這首頌講到『帳』,跟下面第十首是以妙香集為帳,這個地方是以「妙華集為帳」,帳講得很多。底下幾首,從九首(我們這頁是十四)一直到第十五首都是講帳。帳是什麼?帳是圍牆,是用布遮到的。像從前一般馬戲團都是用一個帳把場地圍起來。從這個形相我們就想到,那在佛門的是什麼?護法,就是圍成這個場地,內外有隔,這是護持場地,作用在這個地方。這是用花莊嚴。

  第一句『光明』,自性裡面的般若智慧。沒有智慧就沒有法子護持道場,護持道場不能用煩惱,用煩惱肯定是把道場毀滅。你想想看,道場裡面是什麼?是道,煩惱跟道是相違背的,智慧德行與道是相應的,相應它才能相成,相悖它就起反作用,相悖一定是互相排斥。這個道理並不難懂,現在一般人都懂這個道理,可是境界現前他不能辨別。最重要的,不是別人是自己,所以護法頭一個是護自己,護自己,我這一生才有成就。我這一生想脫離六道輪迴,想超越三界,希望求生淨土,親近彌陀,一生成就,那麼道就非常重要了。如果用煩惱,還是隨順煩惱,那就是這一生當中跟阿彌陀佛結個善緣,我們見到佛像,聽到佛法,也天天在念佛,可是起心動念是煩惱做主,不是智慧做主,這樣就不能往生。

  善導大師講淨土法門「萬修萬人去」,一個都不會漏的,那是講如法。如法就是講與德相應,這是如法的,萬修萬人去,一個都不漏的。如果煩惱做主,起心動念還是煩惱、七情五欲,這就沒有辦法了。所以我們看善導大師他老人家的開示可不能誤會,誤會到以後臨終你不能往生,你還毀謗祖師說他把話說錯了,為什麼我念了一生佛,我不能往生?這種情形很多。他不知道過失在自己,怨天尤人,佛不靈,經不靈,祖師不靈,這個罪重,謗佛、謗法、謗僧,果報在阿鼻地獄。什麼時候你才能翻身?難了,太難了!佛在經上跟我們講,無量劫又無量劫,造業的時候很容易,一念之間,墮落再回頭可不是那麼容易事情。

  所以古大德勸導我們,懺除業障要在一口氣沒斷的時候容易,這口氣斷掉之後想懺悔業障不容易,就是說你的機會失掉了。這也是我們常常說的,世出世間法的成功沒有別的,認識機會,抓住機會,這個人是有大福德的人,他沒有不成就的。機會在面前不認識,沒有抓住,那就錯過了,很可惜。如果這個機會遇到了,沒有抓住,還要借這個機會造罪業,那就太悽慘了。佛菩薩看到了怎麼樣?佛菩薩大慈大悲,但是佛菩薩沒有起心動念,佛菩薩起心動念就變成凡夫。他有真實智慧,看清楚了,自作自受。眾生造業受罪無量劫,佛菩薩眼睛看到怎麼樣?念劫不二,無量劫就是一念,一念就是無量劫,這是華嚴境界,這是不二法門。所以佛菩薩不起心不動念。

  你必須要受極大的苦難把你的罪業才消得了,罪業消掉之後,你才真正肯回頭;罪業沒有消掉,諸佛菩薩給你頂禮磕頭勸你回頭,你都不會回頭,那個業力就那麼大。所以說心佛眾生三無差別,這三股力量;心(就是念頭)的力量,佛的力量,眾生的力量,這三個力量是相等的,佛沒有辦法幫助你。佛保佑我們,佛幫助我們,是教誨,這千萬不要搞錯。現在很多人迷信,求佛菩薩保佑,認為佛菩薩有威神來加持,錯了;佛菩薩的威神是經典,道理、方法、業因果報統統都在經典裡頭。

  你把經典讀明白了,從經典裡面覺悟,這叫佛菩薩加持,這哪裡是迷信?你能夠有機會讀經,有機會接受佛陀的教誨,你就得到佛菩薩加持。你看密宗的灌頂,灌頂是加持,儀式不重要,實質重要。黃念祖老居士是密宗的金剛上師,你看他在《無量壽經》註解裡面給我們講的灌頂,這是個真善知識,不迷信!頂是什麼意思?頂是頭頂,最高的,代表什麼?代表佛法裡面最高的大法,無上大法,那叫頂。灌是什麼?灌是傳授給你。把佛門無上大法傳給你,你接受了,這叫灌頂,是這麼個意思。不是拿一點水在你頭上灑一灑,如果那個叫做灌頂,你看現在許多人沐浴的時候都是用沖涼,那沖涼不叫大灌頂嗎?比那幾滴水多得多了。一定要懂得意思。諸佛菩薩將無上法門傳給你,這叫灌頂。

  《華嚴經》是無上法門,《無量壽經》是無上法門,《彌陀經》是無上法門。什麼叫無上?無上是什麼意思?一生成就是無上,不要等第二生。你依照這個法門是一生成佛,轉凡成聖,不是小聖,是大聖,這不是大法嗎?由此可知,我過去講《無量壽經》,我跟大家說,《無量壽經》也好,《阿彌陀經》也好,你每念一遍就是十方諸佛跟阿彌陀佛給你灌頂一次,你一天念十遍,你一天就接受彌陀跟十方諸佛十次灌頂,這個意思。灌是灌了,有沒有灌進去?這是問題,灌了水都流出去,你一點都沒有吸收到。怎麼叫吸收到?理解了、明白了,依教奉行,就吸收了,哪有不成佛的道理!你具足了信解行證,證是契入,入佛境界。像我們從上面這一直念下來的,入華嚴三昧,入因陀羅網三昧;在這一節裡面,入手出廣供三昧,你讀哪一段經文你就契入了,這叫得真實的利益,真實的受用。

  這一小段裡面有十八首偈,每首偈教給我們一樁事,十八首是舉例而說,實際上代表無量無邊。所以光明是真實智慧,沒有真實智慧不行。真實智慧是你自己本有的,決定不是學來的,你自性裡面有真實智慧,有無量的德能,有不可思議的相好,你要懂得開發。佛跟我們說,我們這些自性裡面無盡的寶藏,被妄想分別執著障礙住了,只要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你所得到的是遍法界虛空界。這個得到就是明心見性,見性成佛,你得到的是整個宇宙。你今天想得到一點點,我要執著,我要權、我要利、我要名,我得到這一點點,你把你自性裡頭無量無邊的智慧德相全都失掉了,你要在六道三途裡頭受罪,這就是佛菩薩常講的可憐憫者,怎麼這麼可憐。無知!迷得太深,迷得太重。

  我們無始劫來就做這種可憐人,這一生當中很幸運遇到佛法,一天不讀經就怕又迷了,為什麼要天天讀?一天不講經就怕迷了,為什麼天天要講?讀是自利,講是自利利他。講沒有人聽,沒有人聽,有鬼神聽,不必要人。沒有人,一個人在房間可以講。往年我在美國,美國人的工作繁忙,沒有時間聽經,一個星期頂多只有兩天,他們工作五天,星期六、星期天不上班。星期五下班之後,頂多星期五晚上,星期六一天,星期天的上午、下午;晚上,他要準備上班,所以時間很短。我們的講經不就是要中斷了?沒有辦法天天講。可是我還是天天講,我在哪裡講?我把房門關起來,我在房間裡講。不知道是哪一個有天推開我的房門被他看見了。我用一個錄音機,打開來擺在我旁邊,我對錄音機講,講完之後我自己聽,不能中斷,這是生命。我在六道裡頭受盡苦頭,我不願意再到六道來了,我想在這一生出離六道,我知道這是救命的。除這個之外,你肯定起煩惱,你造業障。你想出六道,那是你心裡想,你所作所為是往地獄裡鑽,你對於諸法實相一無所知,自己認為做的都是對的,其實全都錯的。佛菩薩看到不會告訴你,為什麼?告訴你,你不接受,你認為你是對的,就是說你有你的妄想分別執著,認為那是對的,而佛菩薩所說的未必是正確的,你會這樣想法。你說佛菩薩所講未必是正確的,你有罪過,因為佛菩薩東西是心性流出來的。所以佛菩薩不在你面前示現,不告訴你,不要叫你造更重的罪業,因為跟你講,就是加深你的罪業。我們從這裡看到佛菩薩真的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難,你有大災難造作,他不給你加深、不給你加重,等到你真的回頭了,他來救你。

  這個地方講的是「華為帳」,你就曉得這個花是什麼?花上加個光明,智慧的善因,種種妙花它上頭有光明,光明是智慧。智慧上加著因,花是代表因,善因,智慧的善因是什麼?是斷煩惱、脫輪迴、了生死的真因。這個來做護法,帳就是護法,護你自己的法,不是護別人!護自己才是真正護眾生。如果不知道護自己,你說護佛的佛法、護眾生的法,假的,哪有這個道理!自己保自己都保不了,你還能保別人嗎?所以佛說「無有是處」,無有是處是沒有這個道理。這個意思,你就曉得很深!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這是因,這是在造因,一般凡人他沒有這麼高的警覺心,所以叫迷惑顛倒;菩薩心細,菩薩修行心細,起心動念他覺得、知道,這個因是善是惡,他知道;知道,他又不分別,人家高明就高明在此地。不用分別執著,業因果報清清楚楚、明明瞭瞭,像鏡子照外面境界一樣,四時的運作,春生、夏長、秋收、冬藏,鏡子照得清楚,沒有分別。

  如果我們一天不讀經,一天不講經,就非常容易迷惑。我們在這個大時代,芸芸眾生共同相處,真的是和光同塵,如何真正能做到清淨不染,那就得要護持,現在今天講環保。我們也常常講環保最重要的是精神的環保,是心理的環保,現在大家重視的是外面境界上物質世界的環保,那是末,心理的環保才是本,根本。心地清淨,外面全清淨了,心地不清淨,你外面怎麼搞都不清淨,為什麼?境隨心轉,所以心是本,環境是末。這個我們在講席當中也講過多次,我就很肯定的說,環保很難做成功,原因在哪裡?他沒有找到本。正如同這三十多年來,許多的人在想方法如何能化解衝突,促進世界的安定和平。我也是肯定說了一句話,難,太難了。什麼原因?衝突的根源沒找到,你就沒有法子化解。

  根源在哪裡?根源在內心的對立,這是我參加和平會議裡頭提出來的,他們從來沒想到。我還跟一些人對立,這個人是我的好朋友,那個人我很討厭他,衝突從這裡開始,你們想想對不對?今天這個世界這麼混亂,誰造的?我自己造的。世界上有這麼多災難,今年氣候顯著的反常,誰造的?我造的。我心裡面對一切人事物的矛盾、懷疑、對立,這樣造成的。你要不相信我的話,你到日本去問江本勝博士,你去問他我說的話對不對,他會告訴你正確的,為什麼?他做水實驗做了幾十萬次,人的起心動念影響環境,用科學實驗做出來的。我們要想世界恢復正常的秩序,四季氣候一切都恢復到正常,只要我們的心正常就行。

  正常的心是什麼?正常的心是倫理的心、是道德的心、是因果的心,這是正常的。說了這麼多,你也許聽了太煩,能不能給我們一個綱領我們抓到?有,綱領簡單,只有一個字,愛,父子有親,親愛。你能對一切眾生有一個愛心,真誠的愛心、清淨的愛心、平等的愛心,問題解決了,這個世界跟極樂世界、跟華藏世界一樣美好。可不能有怨恨,怨恨跟性德是相反的。父子有親,不是父子有怨、父子有恨,那個可不得了,那個世界就走向末日了。五倫裡頭告訴我們父子有親,要把這個親愛擴大,對一切人、對一切事、對一切物是我真誠最親愛的,這個人是什麼人?這個人就是佛,佛就是這個念頭,佛就是這個心。

  最親愛的人是佛,我們今天造這麼重的罪,受這麼大的苦難,佛為什麼不來救我們,那叫什麼親愛?他是真的親愛,他並沒有捨棄你。你造作這個業,你要受報,這個業不是無緣無故來的,是你自作自受,他看了沒有辦法。像你最親愛的父母,你犯罪了,國家的法律給你判刑,你要去坐幾年牢,你父母愛護你,有沒有辦法把你救出來?不行,你一定要受國法制裁,他在旁邊有耐心的等著,等到你幾年出獄了。在監獄裡面,常常掛念著,得便的時候,送一點吃的東西給你,安慰安慰你。

  我們聽說海口的監獄,監獄裡面的典獄長讓全體受刑人學《弟子規》,監獄變成倫理的學校,在那裡坐監獄的人都有福報了,他們因禍得福。犯了罪,結果進了倫理道德的學校,到那裡面去接受古聖先賢的教育,將來監獄出來都是聖賢人。我聽到這個報導非常欣慰。希望全世界的監獄都是倫理道德因果的教育學校。這就是佛法裡頭常講的,幫助人轉惡為善、轉迷為悟,根性好的真的可以轉凡成聖。所以不受教育怎麼行!

  我們尊敬釋迦牟尼佛,我們仰慕釋迦牟尼佛、感恩釋迦牟尼佛,為什麼?他教導我們,他用身教、用言教,念念不捨眾生,就像慈母一樣,兒子再不孝、再忤逆,母親都原諒他,母親永遠懷念他,兒子不知道;等到兒子哪天回頭了,知道父母是這樣的懷念他,他才知道感恩。今天世人違背性德,煩惱習氣做主宰,造成極度的痛苦,自作自受。佛菩薩的教化在世間,他有目無睹,有耳不聞,放在他面前不知道,還要加以排斥,還要毀謗,說這是迷信,這有什麼法子?我們自己年輕時候也是這樣的,誤以為宗教都是迷信,宗教都是社會上的寄生蟲。從來就沒有想到宗教傳了這麼久,在世界上有這麼多人的信仰,它要真正是迷信,真正是社會寄生蟲,應當早已被人消滅掉,怎麼能傳這麼久?難道這幾千年,世界上這麼多人,都沒有一個有智慧的人?沒有人看出來嗎?像這些,我們年輕人也沒有想到。我要是沒有遇到方東美先生,我永遠會排斥宗教,永遠不會去沾它的邊,這叫什麼?邪知邪見,自以為是。

  方先生是我們年輕時代最仰慕的哲學家,在那個時代,台灣稱為大哲學家。我們有緣能夠親近,能夠接受他的教誨,從他教誨當中,我們認識了宗教,改變了我們錯誤的觀念,尤其對佛法。他告訴我:你學哲學,釋迦牟尼佛是大哲(大哲學家)、是聖哲,佛經哲學是高等哲學,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從這個教誨回了頭。回頭,頭一個就是跟佛教接觸,友善的接觸,不排斥、不輕視他們了,友善的接觸。看佛經,佛經就困難,不容易看得懂,幸好方老師說佛經是高等哲學,高等哲學一定很深,不是容易看得懂,容易看得懂就不能叫高深了。所以他那個高等是對我們起了作用,看不懂對它也尊重,這個太高了,我現在還不行,找些淺的、找些初級的,慢慢再提升。

  剛開始的時候,跟我從前一樣,對於宗教、對於佛教誤會的人很多,有朋友、有同學、有長官:你年紀輕輕,你怎麼迷信這個?跟我同樣見解。你怎麼看這些東西?他不知道這是方老師介紹我看的。而方老師自己天天讀,這是我親自看到的,大乘經典裡面許多精彩的東西他都能背誦,真用功。差不多,他走的時候七十九歲,他遇到佛法,在我想像當中應該不到四十歲,他在峨嵋山養病的時候遇到這個機緣。抗戰時候,在峨嵋山沒有事情,看佛經,愈看愈有味道,從此之後沒有一天不讀經。所以在台灣教學,他講的幾個大的單元,魏晉佛學、隋唐佛學、大乘佛學,講這三個大單元,在博士班開課。台灣大學退休了,輔仁大學請去,在輔仁大學博士班講華嚴哲學,他最後所講的。他一生最愛好的是《華嚴》,對我介紹的時候《華嚴》分量是最重的。

  所以這裡頭懂得表法的義趣,你就能看出這個味道。記住,這首偈是以妙花為帳,就是以妙因為我們自己的護法。人一定要種好因,好因無量無邊,都是與性德相應,念念不悖性德。性德,諸位要記住,純淨純善,心純淨,行為純善,行為包括起心動念、言語造作,沒有絲毫不善,就像《十善業道經》上所說的。我初初讀《十善業道經》,被這句話震撼,佛告訴龍王說「菩薩有一法,能斷一切世間苦」。我看到這句,寒毛直豎,這是什麼法?一切世間,人天、三惡道,六道,還有四聖,就是六道十法界這裡頭所有一切眾生的苦難,菩薩有一法可以把它斷掉,這太不可思議!這一法是什麼?他接著講「常念思惟觀察善法」,常念是心善,思惟是思想善,觀察是行為善,最後落實就是十善業道。那你曉得菩薩是什麼?菩薩是十善心,十善的念頭、十善的行為,十善圓滿就成佛了。

  我認識章嘉大師之後,我請章嘉大師寫幾個字送給我,勉勵我。他老人家是用藏文寫的,寫了三個字,「唵啊吽」。五十多年了,這張字五十多年搬家不曉得搬了多少次,搬不見了。我不知道還在不在,因為那時候我住在韓館長家裡,這張字應該在她家裡。唵啊吽就是身口意,你看畫的佛像,畫佛像都畫個圓光,圓光頂上寫三個字,多半我們看到是用梵文寫的,有藏文,也有中文,就是「唵啊吽」三個字。唵啊吽是身口意,就是十善業。所以看到這個,十善業是從初發心就要開始學,學到究竟圓滿就成佛了。

  所以不殺生,決定沒有絲毫的意念,有那個心去害別人,甚至於叫別人生一點點煩惱,這錯誤。大乘教裡面教給我們「菩薩所在之處,令一切眾生生歡喜心」,沒有叫眾生生煩惱的。決定沒有一個念頭、一種意念是佔別人一點點便宜,這是盜心,絲毫都沒有!菩薩只有付出,手出無量的妙供,哪有佔別人一點便宜的念頭?這些就是我們此地講的「種種妙花集為帳」,我們有這個帳保護自己,使自己的性德漸漸圓滿能夠流露,像諸佛菩薩一樣不生煩惱。凡夫完全是煩惱流露出來的,性德沒有,偶爾曇花一現,那真是石火電光,非常短暫,不能保持。這是我們時時刻刻要警覺到的。現在時間到了,我們休息幾分鐘。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我們接著看第九首的後面兩句:

  【普散十方諸國土。供養一切大德尊。】

  前面稱「以此供養於諸佛」,這個地方說『供養一切大德尊』,跟前面所說的同而不同,不同而同,這個意思要懂得,教導我們對一切大眾要知道尊重,要知道供養。因為一切眾生本來是佛,這是必須先決肯定的,我們的禮敬才能生得起來。不知道一切眾生本來是佛,那個恭敬心生不出來,總是把自己看得很重,而輕視別人。尤其是自己很聰明、很有才華,看到別人都不如我,容易生起傲慢的心,殊不知道傲慢是很大的煩惱,是嚴重的障礙,不知道。有些人自己知道不如別人,無論在智慧、德能、福報都不如人,在大眾面前感到自卑感,這也是障礙。這就是說什麼?凡夫迷失了自性,總是被境界所轉。他受外面境界影響,他不能轉境界就被境界轉了。佛菩薩是境隨心轉,凡夫是心被境界所轉,顛倒了,哪有這種道理!

  所以要肯定本性本善,「人之初,性本善」。我們本來是善,我們本來是佛,一切眾生都是佛,山河大地,情與無情,同圓種智。什麼時候你能真正見到像因陀羅網的境界?這是什麼境界?不思議解脫境界。遍法界虛空界裡面,無量無邊的世界,無量無邊的微塵,一一塵中有世界,那個世界裡面又有微塵,微塵裡頭又有世界,這是我們在《華嚴經》前面讀過的,重重無盡。這無量無邊的世界裡面,奇妙的事情發生了,什麼奇妙?有我!這個世界上有我,有我們在此地學習《華嚴經》,那個微塵世界裡頭也有,就像一面鏡子一樣照到,也有;鏡子裡面還有鏡子,這就是因陀羅網,一生一切生,一滅一切滅。

  賢首國師請皇帝做個八角亭,八角亭是八面,每一面放個大鏡子,請皇上在亭子中心站一站,四面看一看,本來講因陀羅網他意思不懂,很難體會,這一站就懂了。你看八面鏡子互相對照,一個人走進亭子當中一站,有多少身?無量無邊身。每個鏡子裡有無量無邊身。那因陀羅網就不止八面鏡子,無量無邊的鏡子,每個鏡子都照得清清楚楚,鏡子跟鏡子互相照,重重無盡。法性法爾如是,入這個境界。入這個境界是普賢菩薩,然後才曉得整個宇宙跟我是一體,一切眾生跟我是一體。

  世界好像是,我們把整個宇宙遍法界虛空界比喻作一個身體;一個佛的世界就好像身體裡面一個器官,不同的器官,不同的世界。這個世界裡面,我們用地球,我們居住的,這是世界最小的單位,比喻作我們身體裡面一個部分,好比心臟一個部分,這是地球。地球上有許多國家,有許多族群,有許多宗教,就好像心臟的構造,有右心房,有左心房,有上靜脈,有下靜脈,有主動脈,構造很複雜,構造成一個心臟。譬如一個右心房,你再細心去觀察,許許多多分子構成的,分子是原子構成的,原子是電子、核子構成的,再分析就到粒子,到夸克。那個最小的就好像是我們一個人,我們這個小團體,跟地球一家,跟世界是一家,跟遍法界虛空界是一家,一個整體。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這就有味道了,這就是所謂的道德。

  大自然所現的這個境界沒有理由,沒有因,沒有緣,所以佛經上跟我們說法性法爾如是,你能不能夠了解其中的究竟?能,這個究竟不是言語能說得出的,也不是你心思能夠想得到的,所以佛跟我們講諸法實相,宇宙之真相。我們不要想大,想小的,我們這一個人,父母生下來這個小孩,五官四肢五臟俱全,誰造的?為什麼造得這麼巧妙?世間人沒有法子製造,認為這是神,佛告訴我們法性法爾如是。所以小身(這一個身體)跟大宇宙決定沒有兩樣。這是在幾十年前,我出來講經就告訴大家,人身體是小宇宙,外面是大宇宙,大小不二。

  真正能透徹明瞭,要怎麼才能做到?你想學、想研究、想思惟,永遠達不到,為什麼?你跟這個道理相違背了,你必須順著,你就明瞭。怎麼順法?心性裡頭沒有妄想,心性裡面沒有分別,心性裡頭沒有執著,只要你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你就徹底明白了。明白之後,就像經上所說的一句話: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好像我們一個人喝一杯水,人家問:這水燙不燙?不燙;這水涼不涼?不涼。你這樣說,他懂不懂?不懂,他只有一個模糊的概念。要怎樣才真正知道這個水熱不熱?你自己喝一口就明白。你喝這一口水,你也說不清楚,言語道斷,心行處滅,真相大白。所以佛法裡說只有見性跟見性的人講,他能懂,見性跟沒有見性的人講,他永遠不懂。譬如我們住在香港的人,跟香港人講香港事,大家很懂得。如果我們跟一個外國人,他從來沒有到過香港,我們跟他講香港事,怎麼講他都是模模糊糊,為什麼?沒有來過,就是這麼個道理。

  明心見性是什麼境界?親自見到了,諸法實相親自見到了。佛跟我們說放下妄想分別執著就見到了,你什麼時候放下,什麼時候成佛。你要問你修行到什麼時候才能成佛?不是問別人,問自己,你今天放下,恭喜你,今天成佛;明天放下,明天成佛。放下執著,於世出世間一切人事物都不要再執著了,阿羅漢;再放下分別,你是菩薩;放下起心動念,你本來是佛。這些聖人應化在世間,永遠是恆順眾生,隨喜功德。所以示現沒有定法,示現是隨著眾生的意念,自己永遠沒有。不是自己想現一個什麼樣的身,不是,要有這個念頭,他是凡夫,為什麼?他有妄想分別執著。所以示現是感,自然的應,眾生有感,自然就應。說法也是感應,教學依舊是感應,決沒有設定一個什麼科目來教人,沒這回事情。

  你看看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講經,這是後人說的,他教學的方式,我們講教儀,儀規的儀,就是我們現在講的教學的方式,沒有一定,全是眾生有感,自然的應。所以這一生教學當中,絕大多數都是學生啟請,請法,佛隨順機宜而說,只有極少數的是無問自說。《阿彌陀經》就是的,無問自說。無問自說就是沒有人請,但是緣成熟了,這是屬於冥感,佛顯應。有人啟請是顯感顯應,都明顯;無問自說是冥感,沒有啟請,但是眾生的緣成熟,這是感,佛也有應。還有一種,佛的應是冥應,你完全不能夠覺察,這就是我們講的佛力加持,那我們也可以說現在人所謂磁場、氣氛,磁場來加持你。這裡頭也不是一定,善惡不一定,顯隱不一定,可是怎麼樣?你要是這一類根機,在這裡頭你能感受到,機緣沒有成熟感受不到,機緣成熟感受到。但是顯應,雖然你看到他的形相、你聽到他說法的音聲,聽眾的接受能力也不相同,有人聽了開悟,有人聽了證果,有人聽到提升境界,有人聽到改惡向善,有人聽到依舊茫然不知,阿賴耶裡頭落個種子,不相同。

  由此可知,佛對遍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的供養從來沒有間斷過,我們凡夫一無所知。菩薩、阿羅漢,真正發菩提心的人,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這個意念遍法界虛空界,都在加持一切眾生。一切眾生覺察不到,那個原因是什麼?妄想分別執著的習氣太重,他沒有覺察到。如果是愈輕,慢慢就感受到,輕到有一定的程度,大概是執著放下了,雖沒有完全放下,應該放下個八九成,就很明顯,就能夠覺察到。

  但是諺語說得好,「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魔是什麼?魔是煩惱習氣。為什麼說魔的力量那麼大?佛的道只有一尺,魔的道有一丈,魔的道有十倍,這是在娑婆世界說,特別是在我們這個地球上說。真的是這樣的,一念不覺,迷失自性的人多,迷失自性的人把自性本有的般若智慧變成煩惱,變成無明煩惱,把自己的德能變成業障,把自己的相好變成報障,三德變成三障。在現在這個社會有三障的人多,那就是魔,折磨;道是清涼自在,可是折磨太大,圍繞著你。你有能力不受折磨,這是多大的智慧,多深的定功!你有大智、你有深定,行,不受外面環境干擾。如果你的智慧、定功不夠,你就沒有辦法不受干擾。別人當你面把你臭罵一頓,你什麼反應?你很不高興,馬上你也把他罵一頓,這就叫煩惱,這就叫魔障現前。別人恭維你,對你很好,你非常歡喜,魔障現前,心不清淨,心不自在,不是修行人。修行人就在這些境界裡頭修。

  所以你要是會用的話,魔也是佛,魔佛不二。佛幫助我們明瞭,魔幫助我們提升,統是增上緣。他把我臭罵一頓,無緣無故來找麻煩,臭罵一頓,我如如不動,心地清涼自在,合掌念佛供養他;罵的時間太長,沏一杯茶供養他,給他解解渴,讓他慢慢的罵,罵累了,不罵了。罵的時候,看到你一點也不生氣,過幾天想想:這個人比我強,我不如他。他能一回頭,你就度了他。你看,先度自己,後面就度別人,你沒有被他影響到,他就被你影響。他到底是佛是魔,看你自己的用心,你自己的用心善,他是佛;自己心不善,他是魔。所以佛與魔不在外頭,在你自己一念覺,一切眾生都是佛,一念迷,一切眾生全是魔。跟你講真的,無佛亦無魔,所以全是大德尊。所以你見到魔就不害怕了,見到魔不怕他障礙我了,障礙不了,就成就我,我的智慧德行大幅度的提升。你提升了,他也佩服,他也讚歎。

  學佛,我常講,我們用什麼功?在哪裡用功?頭一條,把內心深處對一切人事物對立化解掉。別人跟我對立可以,我不跟人對立,從這裡學起,你的德行、你的功夫才真會有成就。真誠心、清淨心、平等心、正覺心、慈悲心就是從這裡學起的,還跟別人有對立,都沒有,真誠清淨平等覺全沒有了,慈悲都沒有了,這要知道。所以修曉得從哪裡起點?跟一切眾生不對立了。對一切眾生沒有疑惑了,疑是菩薩最大的障礙,你自性裡頭沒有懷疑,為什麼對這個要疑、對那個要疑?這很糟糕。六個根本煩惱,貪瞋痴慢疑,根本煩惱,你要不斷,你的功夫怎麼能建立?你的惡怎麼能斷得了?你的善怎麼能修得成?所以這段經文裡面用帳來表法,護法要護自己,能護自己就是護持佛法,自己護自己護不了,不是佛法。佛法不在心外,佛法稱內學,佛法在自己心裡,外頭哪有?這我們要曉得。

  所以在日常生活當中警覺性一定要高,境界現前不隨著境界走,不管是順境、逆境,你只要不跟它走,順境裡面沒有貪戀,逆境裡頭沒有瞋恚,沒有貪戀、沒有瞋恚,愚痴就沒有了,這是什麼?這是修學,轉貪瞋痴為三菩提,這真修行!幾個人懂得真修?真修在日常生活當中,在你日常工作當中、在你處事待人接物當中;你接觸到人、接觸到事生歡喜心,你被境界轉,生厭惡心、討厭心,你被境界轉了。你那個也是修行,是修六道行,甚至於起貪瞋痴慢,你是修三途行。你天天修三途行,你怎麼會不到三途?果報當然就是三途。所以墮三途不能怪人,別人沒有害你,還是你自作自受!別人來害你,來惹你生氣,你笑嘻嘻的,你不生氣,他就沒有害你。換句話說,他要惹你生氣,你真的生氣,你上當了,還是你自己,怪自己不能怪別人,你怪別人是錯誤的。

  所以六祖大師講得好,「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所有一切過失都在自己這一邊,外面一切人事物確實沒有過,他講的是真話。你什麼時候能看到證明六祖大師這句話講得沒錯,是真的,一點不假,你就會用功,你的功夫也就得力了。如果見不到這一點,修行難了,起心動念、言語造作全是搞六道輪迴。而且六道裡還不是三善道,都是三惡道;自私自利、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貪瞋痴慢,三惡道。三善道是十善業,真的把弟子規做到、感應篇做到、十善業做到,三善道。

  所以我們在現在這個時代災難很多,環境不好,要常常想到將來到哪一道去,這是真的,這才叫真正覺悟,真正的警覺到了,將來到哪裡去。不要以為我念念在求生淨土,能去得了嗎?淨土,善人才能往生,善人的標準是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能夠把這個做好,念佛求生淨土,心想事成。天天念佛,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跟弟子規相反,跟十善業、感應篇相反,去不了,還是先到三途。你這一點善的種子在阿賴耶裡頭,將來遇現行接著再幹。再幹還是修這三樣東西,這是基礎的基礎,根本的根本。這三樣東西做不到,還是不能往生,什麼時候做到什麼時候往生,不能不知道。

  今天我們就明白了,用什麼來護持我們?十善業道是妙花,太上感應篇是妙花,弟子規是中國傳統祖宗教學裡面的妙花,這能保護我們。它是性德流露,所以普散十方諸國土。十方諸佛如來度化眾生都以這個為基礎,所以用這個來供養一切大德尊。再看下面一首,第十首:

  【又放光明香莊嚴。】

  這個意思你一定要清楚,『光明』是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香』是戒定真香,香是五分法身香。五分法身是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就是戒定慧三學再加上解脫、解脫知見,這五種就叫五分法身香,我們要修這個。諸位一定要知道,戒定慧的反面就是貪瞋痴,戒的反面是貪,定的反面是瞋恚,慧的反面是愚痴。戒定慧是自性本有的,解脫、解脫知見也是自性本有的,我們迷了自性,把戒定慧扭曲了,變成貪瞋痴慢疑,佛法教導我們,沒有別的,你想想看,無非是恢復我們自性而已。

  【種種妙香集為帳。】

  比前面的意思深一層,就是進一步提高了,這裡頭有定、有慧。前面妙花著重在因果,表法著重在善因善果,惡因惡報。斷惡修善是第一個帳,第一重,修定、修慧是第二重,底下一首偈講末香,末香是第三重。我們不在這上用功,把這個層次疏忽掉,讀誦大乘有什麼用?就像蓋房子一樣,我想蓋高樓,沒有地基能蓋得成嗎?所以很多同學問我,我們修行要怎樣才能成就?要建一個什麼樣的道場?你想想釋迦牟尼佛一生沒有道場,一生沒有講堂,只有在竹林精舍、祇樹給孤獨園,那是居士長者提供的臨時講經的場所。釋迦牟尼佛圓寂沒有在講堂裡面,沒有在精舍裡頭,依然是在曠野雙樹間,這就是給我們講得清楚明白!什麼是道場?你有道,你在哪裡,那個地方就是道場。你要沒有道,你到哪裡去找道場?先有道,後有道場。

  現在我們可以說,這個場可以解釋為磁場。你有道德,你坐在那個地方,那個地方磁場就特別好。真的,你居住在那個地方,山河大地都受到你的影響。就像江本博士水實驗一樣,你的心純淨,你的行為純善,這個地區統統都受感應。這個地區的人有沒有?人也都受這個感應,為什麼他感覺不到?他煩惱習氣太重,他沒有感受到,絕對不是這個磁場他那裡沒有,他有的。如果他心平氣和,他會感受到,這個道理要懂。

  學道,前面我們講到供養三寶,學道是什麼?是依教奉行。佛在經上怎麼講,我不懷疑,我真的聽懂、聽明白了,我照做,這叫供養佛;我做出來有心得,做出來法喜充滿,這叫供養法;我能夠與天地萬物一切眾生和睦相處,這叫供養僧,真供養。不能跟大眾相處,天天用七寶去供養佛都沒有用處,得不到佛的加持。佛的加持是經教的教誨,你沒有依教奉行,你得不到加持,依教奉行就得到加持,就這麼個意思。我每天讀經,天天誦經,天天念佛,沒有依教奉行,生活當中待人接物還是煩惱習氣,你什麼都沒得到,那就是寒山、拾得所說的話:喊破喉嚨也枉然。他上面一句話說「口念彌陀心散亂,喊破喉嚨也枉然」。這是真的不是假的。你搞的全是假的,所以你不得法喜,你天天生煩惱。生煩惱的事就太多,那就不必再舉例。你心不清淨,你心不平等,這不叫學佛。

  學佛的人功夫真正得力,沒有別的,心,我們不要說一天一天,一年比一年清淨,一月比一月清淨,功夫好!一年比一年平等,一月比一月平等,真功夫,他怎麼不法喜充滿?他怎麼會不快樂?離苦得樂,煩惱是苦,煩惱遠離了。冤親債主是很多,為什麼?無量劫來迷失自性結的怨,這一生當中修行遇到了,還有很多想報復的。一切隨他去,逆來順受,用般若智慧觀察,「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不在意,看破了,你身心安樂。對於這些人,只要你自己不計較,帳就結掉了,清了。歡歡喜喜以自己修學的功德迴向給他,不再結怨,化敵為友,化怨為親,法喜充滿,用這個來供養一切大德尊,普供養。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到此地。


这是多元文化讲堂整理发布(2017-05-26 18:08:00)

 
amtb
  • 本文由 amtb 发表于 2017年5月26日18:07:58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fjt.com/29416.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