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A
视频B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一五六六卷) 2006/6/8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12-017-1566
諸位法師,諸位同修,請坐。請看「淨行品第十一」,偈頌第七大段,第十九首偈看起。
【若飯食時。當願眾生。禪悅為食。法喜充滿。】
這是托缽回來之後用齋的時候,也就是中國習俗裡面的過堂,大家在一起吃飯。托缽也是這樣的,托回來之後要在一起吃,並不是托來之後隨便在什麼地方就可以吃,這就失去了威儀。佛弟子言行舉止無非都是給社會大眾做一個好榜樣,也就是我們一般講的有規有矩,教導社會大眾一定要守法、要守規矩。規矩裡面在我們一般來講,國家的法令規章、社會的風俗習慣,都要遵守,中國諺語常說「家有家規,國有國法」。《禮記》裡面教人,「入門而問諱」,到一個人家去,首先要請教他家裡有什麼忌諱,這是每個家裡都不一樣的,所以話不能說錯,這是古時候的規矩。現在這些規矩都沒有了,禮也沒有了,規矩也沒有了,所以稱之為亂世。
很多同學們感嘆子女不好教,什麼原因?沒有規矩,怎麼個教法?學校老師說學生不好教,學校也沒有規矩,雖然定了一些規矩,大家都不遵守。佛門現在也不例外,佛門規矩實在講是非常嚴格的,現在也沒有人遵守了,世間亂,佛門裡面也亂,這種現象我們必須要知道。那怎麼辦?他亂我不亂,他不守規矩我要守規矩,守規矩心才安,諺語所謂是「心安理得」,道理明白了,心安了,自己做自己的。最重要的,人在世這一生的目標,要提升自己。
昨天我們內部同修的共修,我們引用世法、佛法,這些真正有智慧的人、有見識的人、有道行的人都告訴我們,人沒有生死,這是真的不是假的。人不過是借著這個肉體在這一段時空裡面,這個時空都很短暫,度過這一生而已。至於為什麼要來?佛說得好,到這個世間來有兩種原因,一種原因是六道眾生業力感召來的。業力來受生,你過去生中造的善業,你來享福,你這一生過得會很快樂;如果說過去生中惡業造得多,那你這一生來受苦的。所以同樣是人,在這一生當中遭遇不一樣,富貴貧賤、吉凶禍福不相同,這是業力。
第二種是眾生有感,他應化來的,這是佛菩薩。他來幹什麼?他來幫助苦難眾生,他不是業力,他也捨身受身,住世間長短也不一樣,那是什麼?緣。換句話說,眾生感這個力量,感的力量強他來了,感的力量微弱的時候他就走了,他不是業力,他是願力。你看每個修行人從初發心到如來地,天天在發願,「眾生無邊誓願度」,天天在發願,所以眾生有感,他當然要來。除這兩種原因之外,沒有第三種,這個我們要知道。所以在六道裡面捨身受身。
身有生死,靈性沒有生死,這個要懂,靈性才是真正的自己。所以佛給我們講一切眾生,即使在六道、在三途,都是不生不滅,所以不生不滅是講靈性,生滅是講肉身、講色身,這個一定要懂得。所以色身不值得留戀,眾生造業為什麼?都是為色身造的,生生世世沒有不造業的。對一個修行人來講,生生世世都在修行,在哪裡修?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之處,無時無處不在修行。你看這一百四十一願,這是吃飯的時候。祖師大德們常常說:吃飯端起碗來,你會吃嗎?你說哪個不會吃?意思不在此地,會吃,吃飯也是修行,吃飯也在用功,功夫沒有間斷,這叫會吃;不會吃的,吃飯裡面起貪瞋痴慢,動七情五欲,這造業!輪迴心肯定就造輪迴業,如果說菩提心那決定是修行。可見得事沒有兩樣,這叫事事無礙,問題就是你會不會。
吃飯怎麼個修行法?佛門裡面你看過堂的時候,維那師在念「食存五觀」,吃飯的時候至少有五個問題你要想想,第一個「計功多少,量彼來處」,計是你想一想,你有多少功德,想想自己有多少功德,想想這一餐飯的來處。前面我們也都說過,托缽的時候也提到過,托缽是你托的這一缽飯,這一缽飯來處不易,多少人辛辛苦苦的供養,我們這一餐才能享受這一缽飯,吃飯的時候有沒有想想?常常這樣想,就知道報眾生恩。報恩一定要知恩,不知恩這報恩的心怎麼會生得起來?要能常作如是觀,你對於所有一切眾生一定有尊敬,一定有愛心,一切眾生需要幫助的時候,你一定全心全力伸出援手,為什麼?彼此有恩。
這一缽飯從近的來說,煮飯的人有恩。如果是在寺院庵堂,我們共修的人眾多,煮飯廚房不止一個人,有切菜的、有炒菜的,在從前這個爐灶要燒火,有專門燒火的,不是一個人。沒有這些人通力合作,這飯菜從哪來?這是廚房裡面這些幹活的,統統都是恩德!再往遠處想,米從哪來的?菜從哪來的?油從哪來的?鹽從哪來的?愈推愈廣。種田的農夫、割稻的農夫、舂米的農夫、種菜的農夫,你去想想,還有運輸的,你就知道多少人替你服務,怎麼會沒有恩德?少一個環節這個飯菜就得不到。然後你就想到人生活在世間,確確實實如佛法所說的依眾靠眾,我們每天生存飲食起居要依賴廣大的群眾,人人為我,我有什麼為人人?有沒有想到這個問題?你想到這些就知恩,然後你才知道:我在自己這個崗位上,應該把自己崗位工作做好,報答他們,這叫報恩。
佛弟子出家了,不從事於生產事業,在這個社會上不直接從事生產的行業也有很多,這些行業社會上不能缺少的。佛弟子的行業是什麼你要搞清楚、要搞明白,是教學。學佛,佛是釋迦牟尼,你要想想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他一生幹什麼?教學,求學、教學。十九歲拋棄了家庭,放棄一切,求學,三十歲成道,我們講畢業,十九歲到三十歲,我們中國算連頭帶尾十二年,他這十二年是尋師訪道,道業成就了。成就之後,這一生從三十歲起到七十九歲,他老人家是七十九歲圓寂的,四十九年從事於教學工作,教育工作。教育重不重要?重要!
所以老師沒有從事生產事業,老師的生活學生要照顧,決定是有義務要照顧的。這是佛在經上告訴我們,我們的肉身得自於父母,對父母要孝順,父母養育我們,父母老的時候我們要照顧父母,要回饋。除了身命之外,我們還有個慧命,我們的智慧、我們的常識、我們的能力從哪來的?從老師那裡得來的,所以對老師要孝順,對老師要照顧。老師照顧我們一家,我們一家都要照顧老師,為什麼?彼此有恩德。所以在沒有成就之前認真學習,這就對了,學成之後教化眾生,這是頭一個要想到的。
第二樁要想想自己的德行,我有多大的德行能接受供養?能想到這個地方,謙虛恭敬的心自然就生起來。世尊給我們做最好的榜樣,世尊真是大德大能,可是他每天接受在家信徒的供養一缽飯而已,沒有多接受。我們今天除了接受信徒四事供養,飲食、衣服、臥具、醫藥,現在還有房舍、還有財物,這是佛決定不許可的,我們要曉得。佛不許可的我們怎麼辦?我們接受了把它用做佛事就正確,可不能自己去享受,自己享受那就有過失,你對不起釋迦牟尼佛,對不起歷代祖師大德,對不起佛教,也對不起眾生。
佛事是什麼?今天的佛事總不外乎兩樁事情,一個是弘法利生,一個是培養繼起的弘法人才。這兩樁事是大事!佛常講的大事因緣。這兩樁事情的基礎是最重要的一樁事情,那是什麼?自己在這一生當中確實有能力脫離六道輪迴。我們修淨宗的是比較殊勝一點,障礙比較少一點,帶業往生,蕅益大師講得非常好,能下下品往生就對得起釋迦牟尼佛,對得起父母、對得起祖宗、對得起齋主。齋主來供養是修福的,你真正往生了,這個福報迴向給他,他就真能得到。
試問我們自己這一生有沒有把握往生?這個問題我們在講席裡面講得多,什麼人有把握往生?身心世界一切放下,對這個世間沒有一樣東西留戀,一心向佛,就決定得生。《無量壽經》上教給我們的,要讀誦、要理解、要依教奉行。自己有這個把握,然後你再做弘法利生的事情,再做培養人才的事情,那是應該做的,自度而後要度他。自己沒有得度,那就是什麼?講經說法是練習。練習,過去我們老師教我們只准在家裡,不能出去,在家練習。我的老師是在家居士,在家人,有兩個道場,一個是慈光圖書館,一個是台中蓮社;我當時是住在慈光圖書館。不准出去講經,不可以。
學得也差不多也可以出去講了,老師限制,沒有超過四十歲不行,年歲太輕了,外面的誘惑力量太大,怕你禁不起誘惑,一接觸外面境界你就退了心,這種情形自古以來就有,所以我們要曉得,以前是什麼環境,現在是什麼環境。我跟老師學習是五十年前,五十年後現在的社會比我們那時候社會的誘惑力量至少要增長十倍,現在四十歲的人出去行不行?很容易迷惑,那怎麼辦?再往上提升,五十歲,是這個樣子的。
我們想想唐朝悟達國師,悟達國師幾歲出來講經?傳記上有記載,他出來講經的時候十四歲,沙彌,沙彌講經比丘聽,聰明絕頂,這是一代國師,這就是我們佛法講的天才兒童。也真有福報,你看惠能大師二十四歲開悟,還要到獵人隊裡面去躲避,躲了十五年才出來。所以惠能大師出來講經的時候四十歲,那是已經大徹大悟明心見性的人,你看他們給我們做的這些示現,我們不能不知道。我們不要說是古代,一百年前的社會比我們現在淳樸多了,我常常感嘆,我們這老同修們都熟悉,三十年前我第一次到香港來,香港人比現在厚道得多,淳樸得多。
所以我們想一想過去,再細心觀察現在,自己心裡要明瞭,裡面貪瞋痴的習氣很嚴重,外面誘惑力量這樣強,自己要約束自己,我禁不起誘惑不出去,這是對的。六根在六塵境界如如不動,行,那就應當要做弘法利生的工作,哪個地方請都可以到那裡去,給人做最好的榜樣,這個最好的榜樣是什麼?決定沒有名聞利養。講經說法對人總是要尊重、要恭敬,一般不收皈依、不接受供養,信徒要求傳授三皈,請道場的住持、方丈,請他來主持三皈,我們講經的法師不做這個事情。
所有供養都要供養常住,一分錢不拿,常住頂多供養法師往返路費,這個往返路費通常我們都不接受錢財,坐車你買往返車票,坐船你買往返船票,就行了。你這才能給別人做好樣子,你的法緣就很殊勝,每個地方都很樂意請你。如果你到處接受皈依,到處接受供養,請你的那些道場下次不敢再請你了,為什麼?請了你,我的信徒被你拉跑了,供養被你帶走了,不請你了。道理要懂。處處要做好樣子,想想釋迦牟尼佛怎麼做的,我學得要跟他一樣。
世尊當年在世也是到處有人請他講經,足跡遍五印度,因為佛那個時候交通都是走路,所以接受的供養就是飲食、衣服、臥具、生病時候的醫藥,除這個之外,一概都沒有。我們一定要清楚、要明瞭,要學釋迦牟尼佛,依教奉行。在今天雖然是接受供養多了,一定要常常想到我們有沒有這個德行,能不能當得起?「施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還」,總要記住。
第三是「防心離過,貪等為宗」,乞食的時候,我們現在不乞食了,每天接受供養,吃飯的時候,不可以增長貪心,喜歡吃這個、喜歡吃那個,不可以。現在我們吃飯也要做什麼?要做托缽想,每天三餐飯都要做托缽想,托缽是人家給什麼吃什麼,沒有選擇,在這裡頭生清淨心、生平等心、生感恩的心就對了。
第四個,這就是說你應該要接受,為什麼?這是正事,這是良藥,我們自己修學要這個身體,我們要辦佛事。佛事,諸位要記住,佛經裡面常常講佛事,不是搞經懺、不是做法會。現在一講佛事,就是經懺、就是法會。佛陀當年在世,佛事是講經、是教學,他沒有別的事情。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從來沒有做過經懺超度,沒有,為什麼?餓鬼道需要超度,佛現餓鬼身到他那一道去教化,應以什麼身得度他就現什麼身。人道裡現人身,是度人的,不能用人身去度鬼;要度畜生,一定現畜生身,跟畜生在一起。諸佛菩薩統統是這樣的,人也不會去度畜生,現人身決定是度人,這不能不搞清楚的。所以佛事是自己學習,這是佛事,自己學習是自覺,教學是覺他。
實實在在講,佛教跟現在學校教育完全相同,世尊一生四十九年所做的是教學,講經三百餘會,我們現在講辦活動,辦教學的活動,那個會就是辦活動。一生當中三百多次,四十九年裡面辦三百多次,每年辦很多次。這個活動規模有大有小,時間有長有短,不一定,我們今天在《大藏經》裡面看到,大的活動時間就很長。也不一定在一個地方,你看像《華嚴經》,《華嚴經》是七處九會,處所不一樣,在七個地方,換七個地方,辦了九次,連起來,這就是這一個大的單元。一個大的單元分這麼多小段,這是三十九品,再小的說,每一品就是一會。
像《大寶積經》,諸位知道,《大寶積經》裡面一共有四十九部經,你就曉得它那一個單元裡面至少是四十九次講座,也不是在一個地方,也不是在同時。《大集經》裡面有十七部經,你就曉得那是十七會,十七次,時間地點也不同,這叫大單元。小單元像《阿含》裡面,有一會,就是辦一次的,一天,或者是更小的,半天,這個我們要知道。佛辦班教學因人、因事、因時而定,並沒有固定的。像我們現在從外地來的一些同修,有些問題不能解決,我們特別給他辦個班,給他講兩個小時上這一課,替他解決問題,為什麼?因為他的問題有共通性,還有許多人也有類似的問題。這是為什麼要辦班,原因你就曉得了。佛陀慈悲,有教無類,無論什麼疑難問題你去請教他,他都會給你講解,而且講解都是公開的,都很多人聽,因為這個世間,你有這個問題,別人也有。
所以我們為這個正事,為自己求學、為自己將來教化眾生,這一缽飯應該要接受,你沒有身體,你自行化他就不能成就,我們為要成就自己道業、要教化眾生,所以這個供養是應該要接受的,這是吃飯的時候要想到。我們從這首偈引申出來,在現在一定要懂,凡是接受供養都要能夠想到:我應不應該接受這個供養?我具不具足條件來接受這個供養?一定要想到。這個供養是很難消化的,我們講消受,很難消受的,真正為了成就自己道業,為正法久住、為弘法利生,沒有問題,這個一定要接受。
成就道業這句話要記住,道業裡面沒有自私自利、沒有名聞利養、沒有五欲六塵、沒有貪瞋痴慢,這是道。夾雜這些東西、這些觀念,在佛法裡面講,這是輪迴心,凡是輪迴心做主,無論做什麼事業全叫輪迴業。我每天讀經、每天念佛、每天教化眾生,為人演說,可是我的目的是自私自利,是求名聞利養,我貪瞋痴慢沒有斷,這個還是輪迴心。做的是佛教事業,教化眾生,不錯,很好,也是自行化他,裡面還真有接受教化的人,他真得度了,可是自己沒有得度,自己業障習氣很重,自己依舊造的是輪迴業,能不能出離六道?不能,能不能往生?也不能,那我造的這些業果報在哪裡?果報是來生福報。
所以這個世間,你在中國佛教史裡面看,你看《高僧傳》、看《居士傳》,看一些山志裡面的記載,很多帝王、達官貴人前世都是修行人,他怎麼沒有離開六道?怎麼沒有往生?前世所修的修得很好,還在六道輪迴,在六道裡面享福。我們看這個世間達官貴人,社會地位很高,具有很大的財富,哪裡修的?都是前世在佛門修的。可是現在一般修行人真有,他修行的目的確實並不是想脫離六道輪迴,也不是真的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他就是想來生做大官、發大財。能不能得到?能得到,但是這個得到的利益太小太小了。
你做到高官發了大財,能不能繼續再修?如果不能夠繼續修,你的福報享完就沒有了。試問問你做官發財造不造業?想到這邊就可怕,福報享盡了,業力又現前,第三世呢?第三世就墮三途了。這個佛在經上講得很清楚,佛門裡叫三世怨,你這一生出家修行修得很好,煩惱習氣沒斷,就是自私自利沒斷,還羨慕名聞利養,希望來生可以得到,來生得到了,這一世的修行,來生富貴。
富貴人造業比貧窮人容易,你看《了凡四訓》,袁了凡先生做寶坻知縣,這做官,寶坻是大縣,作善造惡都容易。他是造的善,他有權,減免全縣農民的田租,他說田租太高了,就是國家收稅收得太多,他把稅收減輕,你看全縣農民統統都得福,他容易這麼做,一樁事情這叫萬民受惠,容易。他如果造作罪業也很容易,他說這個稅收太輕了,加重一點,加重一點這千萬農民增加負擔,作善造惡都容易。所以從前章嘉大師告訴我,他說你要是做官,一個政策錯誤害多少人,增加多少人的負擔,這個因果要背,這個不能不知道。所以福享完了業報現前,到第三世就一定墮三途,人身得不到,所以叫三世怨,第一生修福,第二生享福,第三世墮落,這個錯誤了。
菩薩在飯食的時候,你看他發的願,『禪悅為食,法喜充滿』,換句話說,他托這個缽的時候,他沒有想到這個飯是美味還是不美、是柔軟還是粗澀,他沒有這個念頭,吃的時候沒有這個念頭,吃的時候只知道充飢,只知道我吸收這個養分使這個身體能夠健康,好好的來辦道,他只想到這個,所以念頭一轉,像真正得道的人一樣。真正得道,這飲食不要了,到什麼時候?色界,欲界有飲食,欲界有六層天,愈往上面去愈淡薄,色界天沒有飲食了,五欲六塵斷掉了,色界不需要飲食、不需要睡眠,財色名食睡都沒有了。現在時間到了,我們休息幾分鐘。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接著再看下一首偈:
【若受味時。當願眾生。得佛上味。甘露滿足。】
我們是凡夫,妄想分別執著沒斷,菩薩雖然妄想分別執著都斷了,習氣還沒斷,所以偶爾時候還有味這種覺知,這是習氣。正如同江本博士那個實驗一樣,我們知道水是礦物,決定沒有妄想分別執著,決定沒有,為什麼人的善惡意念它會起反應?我們從這個地方就漸漸能體會到『受味時』。它的反應就是見聞覺知,這個見聞覺知跟我們的見聞覺知完全不一樣,我們是粗重煩惱,它是習氣。如果它要是沒有習氣的話,怎麼可能有這個反應?
從這個地方我們才真正體會到《華嚴經》上所說的「情與無情,同圓種智」,情是有情眾生,動物,無情是植物跟礦物,同圓種智,為什麼?共同一法身,同一個法性。而見聞覺知、智慧、德相是法性本來具足的,沒有生滅,沒有來去,沒有一異,《中觀》裡面講的八不就是形容它的。只要是有色相的,就同一法性;既然就是性,決定具有性德,見聞覺知、色聲香味是性德,沒有感它不會起現行,有感它就會起作用,感應道交,就這麼回事情。連這些礦物我們起心動念都有感,諸佛菩薩、法身大士哪有不感應的道理?這個道理要懂。
我們以清淨心、真誠心,就起感應,反過來,就跟水實驗一樣,我們以不善的心行,那個反應很醜陋。醜陋是什麼?醜陋是魔境界,美好是佛境界,所以善心善願感的是佛,惡念感的是魔,魔肯定要折磨你,這個不能不知道。折磨你是什麼?生煩惱,貪瞋痴慢,像六祖大師在《壇經》裡面所說的,一切不善的念頭、邪迷的念頭、傷害眾生的念頭、貢高我慢的念頭,這都生起來了。《壇經》舉的例子很多。真的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你看別人,回頭再看看自己,自己有沒有?有,真有。
凡是有這些念頭起來,你就一定要警覺到,這些念頭是什麼?這些念頭是輪迴心,在輪迴裡面搞什麼?這個我們修學佛法這麼多年很清楚、很明白,在輪迴裡面所搞的就是報恩報怨、討債還債。我們就想想,我們這一生當中對待一切眾生,是恩多還是怨多?是償還的多還是索取的多?索取多要還債,怨恨多你要接受人家要討命,許許多多陷害障礙,讓你在一生當中事事不如意,障緣眾多,他遭這個果報,你就想到這個多痛苦。了解事實真相,要從自己內心去反省,去改過自新。
《俞淨意公遇灶神記》現在拍成連續劇,不長,好像只有八個小時,希望大家認真的去看看。那是個讀書人,習氣很深很重,自己不知道,還以為自己很正直,光明磊落,沒有做虧心事,灶神一樣一樣的把它說破,他才真正覺悟到,原來起心動念、言語造作,真像《地藏經》上講的無不是罪、無不是業,所以一生潦倒,家破人亡。他還有一點點善心,還知道羞恥,所以才感到善神,灶神是善神,來點化他,教他要真正的反省,真正改過自新,因為他這種遭遇是業報,不能怨天尤人。
他接受灶神的勸告,天天反省,天天改過,他這個改過的心行超過袁了凡,他所得到的果報也超過了凡先生。了凡先生的《四訓》流傳下來了,他也有寫,但是沒傳下來,現在傳下來這一篇文章是他的同鄉羅先生記錄的,就等於傳記一樣,給他寫了一篇改過自新的經過,也寫得很好。他跟了凡先生同時代,了凡先生小他十歲,可是了凡先生也延壽,他是七十四歲走的,了凡先生走的時候俞淨意還在世間,俞淨意走的時候八十八歲,所以壽命的延長他超過了凡先生,真的是行善有善報,作惡有惡報,因果報應絲毫不爽。這都是屬於因果教育,不能不知道,不能不認真的學習。
所以在受味的時候,還有這個習氣受味,引發菩薩的弘願,『得佛上味,甘露滿足』。佛的味到究竟圓滿的時候,我們要問什麼叫「上味」?「甘露」是比喻,甘露是什麼?人間沒有,我說一句話大家好懂一點,天人最好的飲料,天上的,凡間沒有,類似極樂世界的八功德水。可是西方極樂世界的八功德水超過甘露,我們可以說極樂世界七寶池裡八功德水是佛的上味。這個地方的佛,我們理解,是分證即佛,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以上的。但是在西方世界殊勝,為什麼?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就得佛上味,要是修其他法門一定要到什麼程度?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才得佛上味,甘露滿足,在《華嚴經》上稱法身菩薩,不在十法界,十法界裡頭沒有,一真法界,所以這個上味只有極樂世界、只有華藏世界有。
所以這首偈的境界比前面高,前面只是「禪悅為食,法喜充滿」。都是給我們做參考的,做參考我們就要想到,想到就生慚愧心,因為佛在經上講財色名食睡,這叫五欲,五種欲望。佛法裡面也有五蓋,蓋是什麼意思?把我們的性德蓋住了,性德不能現前。這五樣東西不出六道輪迴就能夠捨掉,出六道的人當然沒有了,這個不是真的,是假的,色界天就沒有了,換句話說,你得到初禪,你修禪定得到初禪,這個就沒有了,不要飲食,也不需要睡覺了。
睡覺是昏沉,所以諸位要曉得,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規定出家人睡覺是四個小時,中夜是睡覺的時間,中夜是什麼時候?十點鐘到二點鐘,這是中夜。六點鐘到十點鐘是初夜分,十點到二點是中夜分,二點到早晨六點是後夜分。佛教人要用功辦道,要愛惜光陰,所以佛教人睡眠是十點鐘,二點鐘要起床。現在末法時期,眾生的體力是大大不如古人,這是真的,為什麼?現在這個世界染污非常嚴重,對身體造成很大的傷害,體力不如古人,所以祖師大德教導我們,睡眠時間就延長了。
寺廟裡面一般睡眠的時間大概是九點半,早晨三點鐘起床,這是五十年前。我那時候剛剛出家,我們寺廟裡面的作息時間,晚上九點半鐘就睡了,三點鐘起床盥洗,三點半鐘就早課。早課大概是一個半小時,早課下來就是早餐,早餐完了之後就打掃環境,清潔環境。我們想想我們現在的生活日常起居,五十年前跟五十年後環境產生很大的變化,一般講物質文明進步。是進步了,湯恩比博士說的話,物質文明每進步一次,我們人類就要付出一次慘痛的代價,真的一點不錯。世間有學問、有智慧的人看得很清楚。
所以今天真正講修行、講成就,為什麼古時候祖師大德們建道場一定要建阿蘭若?阿蘭若是梵語,它的意思是清淨的地方,建道場,清淨就是跟社會隔離,不受社會的染污。所以從前寺廟都建在深山,沒有交通工具,從山下到寺院裡面走路,就是近距離的也要走一天,走七、八個小時才到達,所以說「無事不登三寶殿」,誰願意吃這個辛苦!何況山下距離都市或者是村鎮一定還有一段距離。為什麼要建在那些地方?人跡罕至,一般人不會來,你才清淨。
可是現在麻煩,現在山路開上公路,汽車可以上下,這個麻煩就大了,遊客就多了,每天接待遊客,哪有時間修行?你的心情決定受這些遊客擾亂,清淨心得不到了。清淨心是禪,清淨心裡面生喜悅叫禪悅,所以得禪定的人才真正叫法喜充滿,他不要飲食,什麼東西養身體?法喜,這個才得佛上味,甘露滿足,這兩句是接近,我們佛法的術語叫相似即。真正得佛上味,甘露滿足,要超越六道輪迴,誰能得到?阿羅漢、辟支佛、菩薩,他們得到了。諸位想想看,初禪已經不要飲食了,阿羅漢還要嗎?阿那含還要嗎?阿那含是三果,他住在哪裡?住在四禪天,四禪五不還天,當然不要了。
為什麼在人間的阿羅漢需要飲食?他有身,他有這個肉身,諸位要曉得,天人不是肉身,就是欲界的天人,他的肉身跟我們也不一樣。你看我們這個肉身太粗,不能變化,天人的肉身能變化,這個諸位在經教上讀得很多,道家的經典上也講得很多,欲界天人,從四王天以上,有五通。鬼有五通,所以鬼的身跟我們也不一樣,他能變化。五通裡頭有神足通,神足通就是變化,他能變,像《西遊記》孫悟空七十二變,實在講七十二變要跟欲界天比,比不上!欲界天人不止七十二變,那是小說家寫的,所以他們的身跟我們不一樣。
這個變化,要用現在科學眼光來說,就是能與質的轉變。欲界天人就知道怎樣轉變法,他可以把身體變成能量,身就沒有了,也可以把能量恢復成這個身體,能還原為物質,這個身體就出現,這個物質把它解放成能量的時候這個身體就不見了。而且他能夠變,也就是變不同的身相,我們這個人身體沒法子變,怎麼變變不出第二個相,四王天以上就能變。所以這個理我們懂得。那個變,我們從佛經上看到這種訊息,那個變還是屬於禪定,欲界天人雖然沒有得初禪,但是他有修行的功夫,我們遠遠不如他,他心清淨。
由此可知,修行裡頭最重要的是什麼?是清淨心,最重要的,所以《金剛般若》裡頭講「信心清淨,則生實相」。實相我們知道是從大定裡面生的,信心清淨就是大定。實相般若是自性的本體、理體,它起作用就是慈悲,所謂大慈大悲。從這些地方我們就體會,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應該怎麼學?學清淨、學真誠、學慈悲、學平等,你把佛法修學的綱目真的掌握到了。在日常生活處事待人接物要知道放下,菩薩六波羅蜜第一個是布施,布施就是放下。
凡夫修行功夫不得力,什麼原因?不肯放下,真正的原因就在此地。為什麼它是這麼重要的一個因素?自性裡頭什麼都沒有,惠能大師講得很透徹,「本來無一物」,所以你要不放下,障礙自性,你的性德不能現前。性德裡面有無量智慧,智慧不能現前,有無量德能,德能不能現前、有無量相好,相好不能現前,原因是什麼?放不下。能大師給我們講「本來無一物」,《金剛經》上給我們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你想想看跟「本來無一物」相不相應?《大般若經》的總結告訴我們,「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一切法包括我們的身體,所以執著身體是錯誤。我們想想六道眾生哪個不執著身體?最嚴重的執著就是身體,所以這個執著造成輪迴的基因。
你為什麼輪迴?就是因為你執著這個身是自己,叫我執,我執破掉之後輪迴就沒有了。我們為什麼對這個身體有這麼嚴重的執著?不了解事實真相,以為這是真有,以為我們這個生活當中一切環境是真有,不知道它是假的。永嘉大師講得好,那是夢境!我們不知道這是在作夢,就像作夢一樣,不知道是作夢,把夢境當作真實。六道凡夫亦復如是,把眼前的境界都以為是真實的,產生堅固執著,這個錯誤的見解就造成長劫輪迴。這個時間不是用年月日計算,用劫數計算,過去無量劫,未來無量劫,你什麼時候能超越輪迴?你必須把這個事實真相看破,看破就是真的明白了解,真看破了。
要怎樣才能夠真正理解?看破就是理解,這個要智慧,智慧沒有開的時候需要常識,常識從哪裡來?唯一的來源,讀聖賢書,從聖賢書裡頭吸取豐富的常識、知識,吸取知識、吸取教訓,依教修行,就能得智慧。依教修行,總而言之不外放下,念佛堂的堂主常常教人「放下身心世界,提起正念」,正念就是念佛,只要能把身心世界一切放下,你就得清淨心,清淨心就是禪定。禪定現前,自性本具的智慧、德相就往外透,隨著你定功的淺深,小定透得少,深定透得多,這個透出來之後,法喜充滿!所以法喜是性德,上味是性德,自性裡頭本來具足的。這個裡面要記住,沒有分別執著妄想,決定沒有這個東西。
妄想是無明,無明是迷,把自性迷失了,你看把自己的真性這一迷,佛就把它取了一個名字,換個名字,叫阿賴耶。阿賴耶就是在迷的狀況的自性,換句話說,阿賴耶在覺悟的狀況就叫做法性、就叫做佛性。法相家常給我們說,阿賴耶是真妄和合,覺了它是真,迷了它是妄,所以覺了不叫阿賴耶,法相宗叫四智菩提,智慧的智。相宗的修行,轉八識成四智,這是法相宗的修行。轉這裡頭有因果,要從因上轉,果上沒法子轉,六七是因,五八是果,所以轉在哪裡轉?在第七識跟第六識,第七識執著,第六識分別。
怎麼轉?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不再執著了,什麼我也不執著了,連身體也不執著了,轉末那識為平等性智,不執著就平等,執著不平等。再轉第六識,第六識是分別,一切都不再分別了,不分別就轉第六識為妙觀察智。什麼叫妙觀察?見性見色性,妙觀察,聞性聞聲性,嗅性嗅香性,不是六識對六塵,而是六根的根性對外面六塵的塵性,這叫什麼?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這兩個識一轉,阿賴耶自自然然就轉成大圓鏡智,轉成什麼?轉成佛性,就是自性裡頭本來具足的智慧,這個智慧不可思議!
轉前五識,就是眼耳鼻舌身,為成所作智,成所作智是度化眾生的,眾生有感,他就用應身,應身一定有眼耳鼻舌身,那是前五識,成就度眾生的事業。所以釋迦牟尼佛那個身,在法相上來講,他的眼耳鼻舌身是成所作智。轉八識成四智,他真轉得過來,相宗教導我們,我們怎樣練?在一切境界裡面,我們現在不分別做不到,不執著也做不到,怎麼辦?分別執著盡量減輕,盡量把它淡化,就有進步。所以放下,這從前章嘉大師教我,年年要放,月月要放,天天要放,放下分別執著,這是總的來說;要是分開來講,放下自私自利、放下名聞利養、放下五欲六塵、放下貪瞋痴慢。
世法、佛法樣樣放下,你就成就了。佛法為什麼要放下?《金剛經》上說得很好,「法尚應捨,何況非法」,諸位要曉得,沒有佛法,本來沒有佛法,佛法是假設的,因為你迷了,幫助你破迷開悟,所以建立佛法,當你開悟了,佛法就沒有了。佛法什麼時候沒有了,你才真正開悟。這就是什麼?法是治病的,病好了,藥就不要了,病好了還要吃藥,你的病又病了,你沒好,這就是「法尚應捨,何況非法」。我們在病的時候,迷的時候不能不要佛法,佛法是法寶,哪一天覺悟了,大徹大悟了,再要抓住佛法又糟糕了,這又病了。到什麼時候佛法捨棄?大徹大悟,宗門常講豁然大悟,那個一悟的時候佛法也捨了。
捨,給諸位說,心裡捨了,事相上有沒有捨?沒捨,為什麼?事相上要做給許許多多沒覺悟的人看,這是法寶、佛寶、僧寶,三寶具足,度六道眾生,這叫大慈大悲!心裡面痕跡都不著,所謂是相有性無,事有理無,那是開悟的人。這個相有、事有是眾生有感,菩薩有應,這個時候的身就不是業報身,是應化身。諸位想想,沒有開悟的時候是業報,開悟的時候就是應化,我們一般講乘願再來身,要不要到極樂世界、到華藏世界、到諸佛剎土那裡去再回來應化?不要。跟他方世界佛國土裡面的佛菩薩來應化是一樣的,他要到這個地方來要找一個身,你現在已經覺悟了,你現這個身還在,就用這個身,不要再換。所以一轉變,就是從業力轉變成願力,業報身轉變成應化身,你就得大自在了。
這時候這個應化身,形式上跟大家是一樣,實際上不一樣,實際上禪悅為食,法喜充滿,他還要不要飲食?要,做給別人看的。如果他要不吃飯,人家說這個人是聖人,這個人是神,我們沒有辦法跟他學,學不到,所以釋迦牟尼佛每天也去托缽。明顯的告訴大家,佛是人修行成就的,他能行、能成就,我也能成就,你看增長大眾的信心,啟發大眾的願心,這就接引很多根熟的眾生,接引根熟。善根成熟的人,一生當中遇到佛菩薩的示現必定得度,拿我們淨宗來講,必生淨土,生淨土就成圓滿的佛果。現在時間到了,這首偈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这是多元文化讲堂整理发布(2017-05-26 15:53:5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