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第1567卷/视频/文字)jingkong法师主讲

amtb 大方广佛华严经评论阅读模式

视频A


视频B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一五六七卷)  2006/6/10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12-017-1567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淨行品第十一」,偈頌第七段看起。第七段總有二十二首偈,今天我們看最後的兩首,從二十五首看起:

  【飯食已訖。當願眾生。所作皆辦。具諸佛法。】

  從第十五首到這一首都是托缽吃飯。吃飯現在寺院庵堂還有過堂,過堂吃飯首先維那會提醒大家食存五觀,也提醒我們受食的時候要知道三德六味。三德六味都是從飲食上說的,可以說把所有飲食全部都包括在其中。三德第一個就是你吃的東西柔軟,我們現在講容易消化,這是第一德,第二德是乾淨,現在說衛生,第三個就是如法。都按照佛所教導我們的規矩去做,沒有違背佛陀的教誨,這就如法。六味,我們中國人講五味,酸甜苦辣鹹,這五味,還有個是淡的,食品裡面沒有這些成分,所以合起來是六味。六味和合,美不勝收,所以調味是很大的學問。所以名廚廚師可貴在什麼地方?可貴在他調味的經驗非常豐富。廚房裡面這些佐料統統都有,中國人講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這統統都有,問題是你會不會調,調得不好就很難吃,如果調得好這味就非常美。

  我們知道飲食這一道,人之大欲,古今中外這些聖人也是這個說法。世間人的欲望,最大的欲望兩樁事情,頭一個就是吃,第二個就是色,男女之色,這是人之大欲。飲食這一道如果懂得講究,在佛法裡面接引眾生。我過去在澳洲,我們中國的外交官我非常佩服,真有智慧,使館裡面聘請名廚,我們在使館吃飯完全做素菜,讓你在那裡吃一次飯你一生都不會忘記,這就成功了,「某一家的菜做得好」,沒有不讚歎的。大使曾經告訴我,飲食的外交非常重要,他吃一次還想來,吃兩次還想來,常常來,這個朋友就交定了,辦什麼事情都好辦。

  佛門裡面接引大眾對於這個也很重視。當然世尊當年在世出家人是出去托缽,托缽是修行,無論給什麼,我們在念供養咒的時候還是「三德六味,供佛及僧,法界有情,普同供養」,這是每次吃飯都要念的;早晨一般都吃粥,「粥有十利,饒益行人」。這都是普賢的大願,念念不忘,吃飯也是修行。當然出家人修行不能夠貪著六味,不能貪著,但是這個東西你要懂得是接引眾生的一種方式,這是佛經上佛教導我們的,「先以欲勾牽,後令入佛智」,你先有方法,你叫他很歡喜進入佛門,然後慢慢再教他,再幫助他開悟,所以飲食是很好的方法。

  我初學佛的時候到寺廟裡面,台北市那幾個寺廟,有時候也到寺廟去吃飯,覺得他們的飲食很講究。以後出家之後對老和尚慢慢就親近,常常有機會跟老和尚們在一起吃飯,不是跟大眾。老和尚那個小齋堂裡面飲食非常的精美,有人告訴我廚房的大師傅都是名廚,待遇都很高,就像酒店裡面的待遇差不多。為什麼?到以後才曉得,接引上流社會的大眾。在這個社會上,上流社會是有地位、有身分、有財富的這些長者。要不要度他們?要不要幫助他們?當然要,但是他們的生活不是普通人的生活,到寺廟裡面來如果沒有很好的接待,他興趣就沒有了,所以這是一種善巧方便,普度眾生,而不是寺院老和尚貪圖這些享受,不是的。

  社會大眾,過去是從帝王到庶民,佛菩薩心目當中一律平等度化。平等度化是個原則、是心態,但是在事相上面有差別,那叫方便。所以「方便有多門,歸元無二路」,這個我們要懂得,你要不懂得你就沒有辦法護持一個道場,你也沒有辦法護持正法。所以護持正法的人非常重要,他懂得這些道理,上中下這三等人統統都得度,進入佛門沒有一個不歡喜。飲食是很大的一樁事情。

  接引眾生我們常常講形相非常重要,我們世間人願意接觸的,你看看所謂富貴人,他有個富貴相!相固然是天賦的,與他的宿命、與他的修養、與他的生活都有密切關係。相貌端莊、莊嚴,身體健康,這在佛法裡面是如法的,你看釋迦牟尼佛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形相就接引了許許多多的眾生。我們在《楞嚴經》裡面看到,阿難尊者為什麼出家?世尊曾經在楞嚴會上問他,你為什麼發心出家?他很坦白說出來,他看到釋迦牟尼佛的相好,他說這個相好絕對不是父母生下來就有這麼好的相,一定有修持才得到這樣的好相;換句話說,他是羨慕釋迦牟尼佛的相好而出家的。

  由此可知,相好能接引很多眾生,讓沒有接觸到佛法、初接觸到佛法的人看到你的相好,他生仰慕之心,生歡喜心,於是這就接引他入佛門。如果修行人一個個都是乾巴巴的、瘦瘦的,一點福相都沒有,人家看到就害怕,就跑掉了,「這個佛不能學,學佛會變成這個樣子」。所以你看看諸佛菩薩,我們現在看到畫的像、塑的像,都是福相。你再看看祖師大德,相貌都非常端莊,佛家講的莊嚴,讓人見到生歡喜心、生尊重心,這就能接引很多的大眾。佛在經上告訴我們,菩薩修行功德圓滿要應化到這個世間來教化眾生,特別用一段長時間,經上講是百劫,我們不要執著在這個百劫上,我們可以說是一段相當長的時間,專修相好,修福!沒有福不能度眾生,為什麼?眾生不願意接近你,你雖有慧,雖有能力,你沒有福報。所以福很重要,不修怎麼行?

  佛做這些示現是給我們六道凡夫看的,告訴六道凡夫學佛要福慧雙修。你看看把福放在前面,慧放在第二,這是什麼意思?佛法確實重視慧,並不重視福。重視慧不重視福,是你自己修行成就;重視福,把慧放在第二,這是菩薩接引眾生。你個人不接觸大眾,可以把福報放在一邊,不去理會它,專修定慧,如果你要是主持一個道場,弘法利生,這個道場裡面從住持、當家到下面所有工作人員,這在從前叢林裡面叫一百零八單,這是執事,工作人員個個都有福報,你這個道場決定興旺,肯定的。

  你要是懂這個道理,我也教過不少同修,他們從事於工商業,自己有公司,是老闆,有的時候常講員工不好帶,怎樣去選擇員工?我就教他一個方法,我說員工跟你見面你細細觀察,這個人有沒有福報從相上能看出來。你所用的人都是福相,你的事業肯定很順利,你用的人如果一點福報都沒有,你會很辛苦,縱然你自己有福報,你底下人沒有福。所以有一個時期台灣選舉,有些同學來問我,他說:法師,你看看我們應該投誰的票?我這個人很公平,絕不說哪個好、哪個不好,我就告訴他,這幾個候選人你細細觀察哪個有福報,你就投他。有福報的人選上,大家享他的福,沒有福報的人你們把他選上,大家要受他的罪。我只教他這個原則,你們自己去觀察,這樣就很好。

  世間法裡頭福擺在第一,可是世間要到領導階層的地位,福慧就要雙修,你沒有智慧你不能領導人,所以要有福、要有慧。修福不容易!沒有福報的人,有修福的機會他都不會修,這我們看得很多很多。所以我們常常也感慨,機緣在面前沒有福報不知道修福,懂得修福的人又愁沒有機會,只有在日常生活當中修一點小福,大福報沒有機會。所以今天想到我們佛門裡面吃飯,總共有六首偈,今天我們講飯吃完了,結齋,『飯食已訖,當願眾生,所作皆辦,具諸佛法』。

  世尊在經教裡面告訴我們,飲食一定要衛生、一定要簡單,所以佛門托缽,以後在中國佛教裡面也就是一個菜,許多菜煮在一起,叫大鍋菜,在佛門裡面叫羅漢齋,羅漢齋就是大鍋菜。大鍋菜有煮得很好的,真的是三德六味。早年香港有一家湛山寺,應該很多同學都知道,我每次到香港來一定要到他家裡去吃飯,實際上飯只吃一碗,菜至少要吃二、三碗。它是羅漢齋,那個羅漢齋做得真好,讓你一碗吃下去還想吃第二碗,第二碗吃了還想吃第三碗,你已經吃飽了,所以飯是吃一點點。湛山寺這些老和尚現在也都不在了。

  這是我們想到佛門的飲食起居,早餐多半是吃粥,佛給我們講粥有十利,都要會做。烹飪是大學問,佛門裡面四眾同修都是慕道而來的,但是身體健康還是最重要的一樁事情,佛家常講「法輪未轉食輪先」,弘法利生一定要有很好的身體,飲食是調養身體最重要的一個手段,所以飲食的調養在佛門裡面講是一個大功德,你先把他的色身養好,然後他才能辦道,沒有體力怎麼能修行?所以粥也有煮粥的方法。佛說它的利益,第一個是資助現在來講是我們的氣色,第二個是資助體力,第三個是健康長壽,第四個是安樂,第五個是清爽,無論從你的風度,佛法裡面講威儀,儀表清秀,而且還會帶給你辯才,容易消化,第八講它能除風,它能夠消除飢餓,能夠消化濁氣,就是我們身體裡面有濁氣粥幫助你化解,也能幫助你排除。所以粥有很多的好處。

  出家人生病怎麼治療?就是斷食,用斷食的方法來治療。我們現在看「山西小院」就懂得,生病的時候並不求病好,念念求往生,身心清淨,萬緣放下,一心念佛;飲食只吃一點流質,一餐、二餐、三餐都沒有關係。生病的時候,老和尚教給我們少吃多餐,不要吃太多,吃一點點,保持著不飢不飽,要懂得這個道理,這是真正健康之道,不能吃太飽。即使中午吃飯的時候,中午要吃得飽,也只能有個八分、七分最好,不要吃太飽,吃太飽你腸胃消化的能量損耗太大,也就是說加重它的工作能量,有時候它受不了就會生病,這都要想到。身體每個器官都不能叫它超過負擔,這是養生之道,所以飲食不能夠太飽,要保持著不飢不飽。佛法裡面常說,吃得太飽人昏沈,如果飢餓他就不穩定,佛法裡面的名詞叫掉舉,掉舉就是身心不安。這兩樣都是妨礙用功,無論修什麼法門它都產生妨礙,所以在飲食上應該要著重不飢不飽。善調飲食也就懂得養生,你就知道怎麼樣保養,對於自己的道業會有很大的幫助。

  我們明白這些道理之後,就曉得吃飯之後菩薩這個大願的意義,「當願眾生,所作皆辦」。這個所作有自利的、有利他的,自利總的原則一定要掌握到,總的原則一句話,一定要知道提升自己的靈性,天天要向上提升。一天不能提升,這樁事情就好比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你這一天沒有進步它就退步,這肯定的,所以佛教菩薩勇猛精進,道理在此地。提升靈性從哪裡做起?從煩惱輕智慧就長,實在講靈性就是智慧,智慧是真正的靈性。智慧是可以帶得走的,煩惱能帶得走,智慧能帶得走;智慧幫助你向上提升,煩惱幫助你往下墮落,十法界裡面的升沉,原理就是這個。

  我們要怎樣真正做到煩惱輕智慧長?這叫真正修行,真正的功夫。我們現在問:怎樣才能落實?章嘉大師教給我「放下」,你能懂得這個話嗎?宗門裡面那個話意味更深,「會麼?」意思深,會是什麼?會就是放下。真正體會到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也就是我們常常在講席裡講的,妄想分別執著是絕對要放下。修行人的生活,記住普賢菩薩教導我們的綱領,「恆順眾生,隨喜功德」,這就是我們一般講的隨緣而不攀緣。你心裡面不生煩惱就是不起分別執著,妄念是難,起心動念我們暫時不談它,先只是說分別執著,日常生活當中隨它去,只要看到沒有大的妨礙,你一切都應該放下,練!什麼都要放下。所以我說「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為什麼?這些人跟事幫助我們放下。

  我們的功夫在哪裡練?首先我們喜歡的,譬如衣服、飲食,我們喜歡讀書的人這書籍,你所愛好的,人家看到了把你拿走,在這裡就練功夫,這就是修行。你還會不會生煩惱?你生煩惱就警覺到功夫不夠,這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把這個事情掛在心上,錯了!什麼樣的嗜好都要捨棄,為什麼?那是輪迴的因,這個東西要不捨掉你就出不了六道輪迴。所以總是要把七情五欲放下,我們常講自私自利、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貪瞋痴慢,順境裡頭要練,逆境裡頭更要練,練到真的沒有分別執著,只要一切都不執著,什麼都好,都能夠隨順眾生,我們念佛往生就有把握;一定要這樣要那樣,這是執著,這個心態念佛往生沒有把握。

  大事是這一生當中要決定往生,不能往生我們知道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結個法緣,來生能不能得人身,能不能再遇到佛法,是個未知數。好事做得再多不一定能得人身,這諸位不能不知道,我們前面講安世高同學那個故事,那是我們的借鏡。出家人明經好施,在現在講是好法師,經教通達又喜歡布施,只是每天出去托缽托的飯菜不好吃,心裡有一點難過,就這麼一點點毛病,現在看起來這是微不足道,沒想到就障礙他開悟,障礙他修行,所以第二生,那是福報,明經好施是福報,墮到神道裡面做龍王去了。

  所以你曉得,有福報的,六道裡面享福有福報的,前生都是修行人,就是煩惱習氣沒有斷,把一生的修行換了來生的福報。享福就迷惑了,所以龍王一生造很多業,人家恭敬供養他,他就保佑他,不供養他,他就不高興,就整人家,所以他自己很清楚,龍王捨壽之後,死了以後墮地獄。安世高是個得道的高僧,救了他,讓他把財全部捐出來,捨財修福,建個道場,這樣他還是落在神道(天神),他生忉利天。這是一般沒有智慧,沒有定功、沒有智慧,完全憑修福。但是修福你要知道,建這個寺廟,這個寺廟真正提供出家、在家眾修行,真正有修行成就的,才是福報。如果你建這個道場,這個道場人都造孽沒有真正修行,那你的福就沒有修到,你幫助別人造業,不但沒有福,你還罪加一等,你墮落得就更苦。

  所以修福要細心觀察,就像種植一樣,這個地方土壤好不好,能種些什麼東西,你一定要先去研究它,如果這地方是沙土,不能種糧食,你的糧食種子種下去之後沒有收成。所以你要認識福田,什麼叫福田,你認錯了福田你就沒有種到福。所以我常常講,種福、修福的人本身他有福報,為什麼?他才真正找到福田。我初學佛的時候沒有這個智慧,什麼是真正福田不知道,所以老師教給我,決定是福田,大小不一樣,放生是福田,持齋、放生是福田,布施醫藥是福田,印送經書是福田,這裡面決定沒有過失。

  以後我們看到印光大師一生他所接受的供養,四眾弟子的供養,那個數量很多,自己沒有受用,全部拿來印送經書。他辦了一個弘化社,就是佛經流通處,所有一切供養做為弘化社的基金,印送經論善書。在那個時候是很好的一個手段,確實接引許多知識分子入佛門學佛,成就也相當可觀。過去台中李炳南老師就是其中的一個,他老人家是用文字度眾生。現在文字好,但是現在看文字的人愈來愈少,國文程度也大大不如從前,現在最重要是電視、講經光碟。

  經書現在人沒有法子讀,我們現在可以用電視方法,就是有聲書,有文字、有聲音,這是個好方法,這個方法幾乎可以等同印光大師他老人家在世的時候這個弘化社。我們把經念出來,經文用字幕打上去,你在電視畫面上看到文字跟著去讀,這樣他不費事,有不認識的字他也不要去查字典,他就很喜歡。如果是一家人,一家人可以在一起讀,你看這不是「所作皆辦,具諸佛法」嗎?我們自己這個經念得熟,口齒很清晰,字沒有念錯,沒有念漏,可以常常用這個方法。

  我也常常在想,什麼時候我們能夠有這麼一套《大藏經》,就是光碟的《大藏經》?現在有,這個《大藏經》是有,有光碟的,但是它裡頭沒有人念,沒有聲音,如果再有聲音這個價值就高了。如果很多人同心協力來做,一個人念一部經,小部頭念個二、三部經,把它集合起來,將來成立一個有聲三藏,有聲《大藏經》,這跟印祖弘化社就沒有兩樣,現代的弘化社,無量無邊的功德!有幾個同學能想到?能真正朝這個方向去做?不必講經,講經怕自己智慧不到講錯了,我念經,提倡讀誦。甚至於《四庫全書》,集合大眾就好辦了,做一套有聲的《四庫全書》,在電視上看到文字、聽到聲音。我相信往後肯定有這種人出來,利用現在這種科學技術做一套這樣的書。

  前天有人問我,說是有些行業不太妥當,造孽,應該搞個什麼行業?開這種書店也是很好的行業,有聲書店,專門經銷有聲書,無量功德!這裡頭沒有過失,你可以請人家來讀誦,讀一部書多少錢,你做這套光碟。如果你要是普度眾生,你就可以做「版權所有,歡迎流通」,這個功德無量。好辦法,這是這個時代裡頭新興行業,我們祝福有同修能夠想到,向這個目標上「所作皆辦,具諸佛法」。好,現在時間到了。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接著看這一段最後的一首,二十二首。

  【若說法時。當願眾生。得無盡辯。廣宣法要。】

  清涼大師在這首偈有個簡單的提示,「後一食訖說法,亦為報施主之恩也」,這一條很重要,我們要記住。現在在中國的社會已經不再托缽,但是我們把這首偈的精神要知道引申,那就是接受齋主一切的供養,都要誠誠懇懇給他說法祝願,一般宗教裡面講的祈禱,這是報恩。齋主以財施,佛弟子對齋主應當有法施,法施做為回報,這個就對了。所以在過去托缽,沒有說是接受供養就走的,沒有這個道理,一定有說法。我們在《楞嚴經》裡面看到,釋迦牟尼佛入舍衛大城乞食,接受齋主供養之後沒有說法,趕快就回去了,於是這些齋主就跟著佛一起去,佛沒有說法,一定要說法的,佛回去我們就跟他一起回去,聽他說法,《楞嚴經》的發起,從這些事情我們就了解。由此可知,引申的意思,凡是接受供養都要懂得說法,說法要懂得應機。

  我們在學經教的時候,老師教我們,佛法也必須要講求現代化,你要不懂現代化你就不能度現代的眾生。這是我一出家的時候,這些都是從李老師那裡學的,懂得本土化跟現代化。再一想佛法從印度傳到中國,當時這些高僧大德就懂得,所以我們看到摩騰、竺法蘭,這是最早接受中國漢朝明帝禮請到中國來。來到中國之後穿中國人的衣服,居住中國式的宮殿,習慣中國式的飲食起居,本土化,所以才受到中國人的愛戴歡迎。以後建道場、建精舍全是中國化,乃至到以後造像,造佛像、造菩薩像也都是中國人的面孔,正是符合《普門品》裡面所說的「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這個教誨我們要能體會。佛法不是一成不變的,原理原則決定不變,方法、手段千變萬化,你才能夠適應今時今地的眾生,他們才能歡迎你。

  所以講經就不能不懂得這個道理,你參考古人的註解,你懂得這個道理你才能開智慧,展開這個經本的註疏。同樣是一本經,你看看漢朝人的註解他怎麼講法,唐朝人的註解跟漢朝不一樣,如果一樣不要重新註,你就曉得漢時候適合於漢朝的社會,適合於那時候的人情世故。唐朝不一樣了,要重新講,宋朝又不一樣了,元明清每個朝代有每個朝代的講法,還是這部經。這些註疏都流傳到後世,我們細心參考去體會,然後從這裡頭推陳出新,我們就明白現代這個社會要怎樣一個講法,你就明白了。

  我在教學的時候常常做比喻,佛經好比是千年的老樹,樹齡有三千年,它還是活的,年年發新枝,年年開新花,年年開新果,還是一棵樹,今年跟去年不一樣。我們就想到,明年跟今年當然不相同,活的,不是死的。那個樹是根本,就好像是經教、經典,經典是永遠不變,怎麼講法、怎麼用法是可以變的;換句話說,原理原則不變,形式跟方法是可以變通的。正如同經教裡面佛菩薩告訴我們,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這就講形式是可以變的,應該用什麼形式就用什麼形式。

  古時候那個時候寺院庵堂的建築宮殿式的,跟皇宮一樣,現在這個時代已經到民主了,沒有皇宮,今天我們建道場就不要再建宮殿式那個樣子,那是什麼?你沒有變!從前那些寺院保留,那是古蹟,可以供給大眾觀光旅遊,去考古,這個行,它有歷史的價值在,所以應當要保存,應當要修復。修一定要照原來的樣子,像日本人在這方面就做得很好。日本寺院庵堂的建築多半是唐朝的建築,這我們能想像得到,唐朝時候日本、高麗派了很多的留學生到中國留學,回去之後完全仿造中國的建築,所以把中國的建築帶到日本。我們現在看日本的建築是漢唐的建築,跟明清的風格不一樣。他們懂得保存,原來是什麼樣子,再翻修還是那個樣子,原來用什麼材料,到今天還選擇這個材料,沒有改變。所以我們到日本寺院裡面去參訪,就等於回到漢唐時代一樣,甚至他們穿的服裝也沒有改變。但是在今天接引現代人就不用再做這種形式,用什麼樣形式?現代化建築學校這種方式來建築,不要用宮殿式的。在某一個地區一定是用當地的建築風格,當地人歡喜。

  甚至於佛像,我早年居住在美國的時候,我跟那邊的佛門同修常說佛教沒有到美國來。他們問為什麼?我們在這裡不是建了寺院嗎?我說你看看,寺院裡面供的佛像,哪個佛像面孔像美國人?這大家才恍然大悟。不是中國人就是日本人,在小乘就是泰國人,不是美國人的面孔,這個不行,當地人他不會進佛門來,他一看不是他的面孔、不是他的文化,建築的形式還用中國宮殿式的模式,讓人一看這是外國文化,這就是不懂得佛家所講的現代化與本土化。所以當年印度這些高僧大德他們懂得,到中國來馬上就中國化、就本土化,是當時那時候的現代化,非常得到中國人熱烈的歡迎,道理就在此地。

  『說法』,當然言辭表達的方式也要現代化。講演,現在一般講演多半是站著的,我們採取坐的方式可以,坐也顯得端莊。因為佛法的這個「說法」,我們綜合起來講總不外乎倫理、道德,因果、智慧,所以用端正莊嚴的這種方式來表現,現代人可以接受。用現代式的講堂,大家就更歡喜,破除社會對佛法迷信的這種誤會。講經的時候,我在過去還想了一種方法,在從前講過,講堂裡面不供佛像,乾乾淨淨,一塵不染,到講經的時候可以用投影機把佛像打在銀幕上。講台後面是大銀幕,就像大黑板一樣,講什麼樣的經,哪幾位佛菩薩這個像就打出來,講經完了,我們電源一關就沒有了,講經開始的時候佛菩薩就現前,現在我們做得到。

  在中國古道場多,造像非常莊嚴,做成幻燈片,現在還可以更進步的做成光碟。講《華嚴經》後面是華嚴三聖,毘盧遮那佛、文殊菩薩、普賢菩薩,這個像就現前。這堂經講完,像上課一樣,課完了電源一關,佛就沒有了,佛菩薩都沒有了。讓你在不是講經這種活動之下,這個地方你見不到佛菩薩。講《地藏經》,地藏菩薩出現了,講《彌陀經》,阿彌陀佛出現了,講觀世音菩薩經,觀世音菩薩出現了,講《般若經》,文殊菩薩出現了,這個有味道!所以講堂就會乾乾淨淨,一塵不染。這個事情將來有機緣我們還是要帶頭來做,這跟佛的表法相應。做得很活潑,做得讓人歡喜,也會給人很大的啟發。

  道場當然可以流通經書,可以流通光碟、有聲書、佛像,佛像全部都做成光碟,我們講全堂佛像。各個大道場,特別是有歷史性的,甚至於可以到全世界去蒐集,將來做為一個新的時代道場裡面的需求。道場要不要用塑畫的?都不需要,但是在一個佛教大的活動的時候,佛菩薩在這個講堂全都出現了。所以這就是跟著時代,適應時代,「恆順眾生,隨喜功德」。

  菩薩的大願,願一切眾生「得無礙辯才,廣宣法要」,這兩句實在講就是說法的目的,這就是法布施,法布施的目的一定是幫助眾生破迷開悟。迷是迷失自性,悟是覺悟自性。迷的時候生煩惱,迷的時候把一真法界扭曲變成六道三途,覺悟的時候六道三途又回復到一真法界。所以經論上也用這個做比喻,六道、十法界好比是夢中境界,你看《金剛經》上都說得很好,「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有為法是什麼?十法界、六道都是有為法。有為就是我們今天講的有生有滅,無為法是不生不滅,佛家稱為一真法界,沒有變樣子,一真。

  一真法界是怎麼來的?一心現的。所以總的來說,佛是一句話說破,「一切法從心想生」,你心裡面什麼都沒有的時候,這叫一真。所以佛法一真那個一不是數字,不是一二的一,是不得已說個一,一二的一是有分別、有執著,那是十法界裡面、六道裡面的。什麼才叫做一?一是什麼樣子?《華嚴經》上給我們講,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這時候叫做一,起心動念一就沒有了,一就變成二了。

  佛這個說法跟我們中國道家的講法很接近,你看道家講太極,那個太極很像佛法講的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這太極。才一動就變成陰陽,一動就變成二,所以太極生兩儀,迷了時候就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就愈來愈複雜。所以十法界依正莊嚴從心想生,心想斷了就是一真法界,這是不得已給它說一個名詞,實在講在那裡頭連名相都沒有,你沒有起心動念哪有名?哪有相?所以老子說「名可名,非常名,道可道,非常道」,這個意思他都說出來了。老子跟釋迦牟尼佛差不多是同時代的,一個在東方,一個在印度,沒有見過面,沒有通過訊息,對於宇宙人生的觀察、說法非常接近,中國古人所謂「英雄所見大略相同」,真正有智慧。

  所以一切眾生,我們就講六道,六道輪迴之苦從哪兒來的?從迷失自性來的。怎樣脫離這個苦難?唯有覺悟,一覺這就沒有了,因為它不是真的,幻相,佛家稱為妙有,「妙有非有,真空不空」。真空何以不空?真空能變成妙有,所以它就不空。妙有怎麼沒有?它相有性無,事有理無,確實就像夢中境界一樣。你想想看,夢境裡面的有就是佛法講的妙有,有而非有,當我們醒過來,夢中境界沒有了;雖沒有,你還會作夢,那就是真空不空。你從這些比喻裡面去思惟、去觀察,對於佛法裡面所講這些道理漸漸能體會少分。如果從少分鍥而不捨,認真努力,依教修行,這個少分就逐漸逐漸增長,所以是積小悟成大悟,積大悟成徹悟。到徹悟,不但超越輪迴,輪迴沒有了,六道沒有了,十法界也沒有了。所以,佛法的教學是真實智慧。真實智慧從哪裡來的?是一切眾生自性本有的,不是外來的;本有,你應該有信心恢復。迷惑而生起的煩惱,佛給我們講迷跟煩惱本來無,自性裡頭沒有這些東西,知道它沒有,自性裡頭沒有,我們就有信心這個東西能斷,真能斷得了。諸佛斷了,他成佛了,菩薩斷了所以他能成菩薩,我們只要能斷就行了,《華嚴》給我們無比的信心。

  我們這一品經快講完了,到底下一品「賢首品」諸位就看到,「賢首品」要把菩薩修行所得到的成就,佛法的名詞講果德,修因證果,果德在底下一品為我們說出來,十信菩薩。這一品經裡面所講的一百四十一願是講妙行,在《華嚴》上講圓行,圓滿的修行,舉出一百四十一個例子。就像現在我們提倡大家學習的弟子規一樣,《弟子規》裡面一共有一百一十三樁事情,這個地方給我們舉出來一百四十一樁事情,全都是日常生活,從早起到晚上睡覺,六根接觸外面六塵境界,沒有一樣不能啟發自己回歸自性。

  所以這個偈頌第一句是事相,都是在日常生活當中所接觸到,第二句是啟發,末後兩句回歸到性德。所以菩薩是怎麼明心見性的?原來用這個方法修的。這些事都是很平常的、很普通的,菩薩每天遇到,我們還不是天天都遇到。他遇到的時候他能把它回歸自性,我們遇到的時候回到什麼地方?回到煩惱,就錯在這裡。我們遇到順我們的意思就貪愛,起貪愛之心,從貪愛再就更嚴重的要想得到,所謂愛取有;不合自己意思就是排斥、拒絕,把它捨掉,生煩惱,我們六根接觸外面六塵境界生貪、瞋、痴、慢、疑、惡見,生這個東西,與性德完全相違背。起心動念煩惱當家作主,所以生生世世在六道裡頭輪迴,頭出頭沒。生到三善道好比頭伸出來,人掉在苦海裡頭,頭伸出來呼吸一口新鮮空氣,墮三途就好比又栽下去了,在苦海裡面。佛講得很清楚,我們能得人天身的機會很少,時間很短,決定是在下三道,餓鬼、地獄、畜生的時間長,苦難多!

  我們學佛這麼多年,細心去想想佛講這個真有道理,為什麼?這個事情的業因是善惡。我們想想,我們一天從早晨起來到晚上睡覺,認真反省我這一天起心動念是善念多還是惡念多?言語造作是善行多還是惡行多?只要自己想想,自己就明白。如果善行多,你來生還能得人天身,如果惡的念頭多、惡的行為多,肯定就三途去了。起心動念待人接物,貪心重是餓鬼道;瞋恚心重,不如自己意思心裡就難過、氣憤,地獄道;愚痴,沒有能力辨別真妄、沒有能力辨別邪正是非,常常搞顛倒,是非顛倒,邪正顛倒,畜生道。痴,我們一般講糊塗,糊塗就是愚痴,不是明白人。這個在日常生活當中是最重要的綱領,就是此地講的『法要』,佛法裡頭最重要的,時時刻刻提醒自己。我們是不是還幹這個事情?幹,照幹不誤,雖然天天念經,天天拜佛,天天念佛,可是起心動念還是貪瞋痴,沒有把貪瞋痴轉變成戒定慧,沒有。天天面對著「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沒做到,一條都沒做到;「看破、放下、自在、隨緣、念佛」,也沒做到。這十句我講過很多次,一句做到了十句都做到,正是《華嚴經》上所講的「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你說這裡頭我只一個做到,其他的沒有做到,那是假的,你那一個也沒做到。

  真正念佛人,你問他有沒有做到?他真做到了,所以他那個佛念的有感應,所謂是「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他口念彌陀,心不誠不敬,心不清淨,心不平等,心裡頭愚痴,沒有智慧,心不慈悲,那個念佛不相應。他沒有看破,沒有放下,他也沒有自在,他也不知道隨緣,所以只有那一個佛,其他的沒有,那不是念佛,有口無心!真正念佛,上面那九條一定是圓滿具足,他的佛號就有功夫、就有能量,就跟阿彌陀佛起感應道交,好像電報、電話打通了。如果少一個就不通,少兩個當然更不通,完全沒有他怎麼會通?這就是李老師早年常講的「一萬個念佛人,真正往生只有二、三個」,你就曉得道理在哪裡。不容易!煩惱習氣要不放下,決定是障礙。

  我初出家的時候住在臨濟寺,臨濟寺有個念佛會,成立很久了,我去出家的時候就有,它是每個星期天一次。多半都是福州人,這個寺廟裡頭出家人大半都是福州人,所以他們念佛的這些同鄉、道友,每個星期天在這個地方聚會,中午在寺廟裡面吃飯。上午念兩支香,下午也念兩支香。領導念佛的一個維那,法器敲得很好,林道棨居士,他那時候好像是在台灣哪家銀行做襄理,地位也很高,是個老修行。法會總是他當維那,因為念佛會都是在家人,法師不參加,只照顧他們,所以他們自己當維那。林道棨往生的時候業障就現前,病重的時候怕死,同修來幫他助念他拒絕,不肯念佛。

  那時候我有一個老同參,在家時候是老朋友,明演法師,他是福州人,他看到這個情形來告訴我,他說怎麼會有這種現象?念佛會的維那師帶這麼多年,居然臨終的時候不念佛,什麼人念佛他就罵他,業障現前!你再想想,我們這十句二十個字,他只有念佛,其他那九個都沒有。貪戀世間名聞利養、五欲六塵的享受,口裡說得很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真來的時候嚇得不得了,趕快跑。你由這裡可以能夠想得到,那個不能往生是什麼原因?多半都是這樣的人,他自己知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習氣!自己不知道是愚痴。到最後一口氣,那個時候還是迷惑顛倒,煩惱習氣現前、業障現前,很可惜。

  我們那時候看到這個情形,我跟明演,那時候法融都在,我們都在一起,法融不在我們這個道場,好像在宜蘭那邊的廟,我們也常常見面,同戒的戒兄弟。常常提出這樁事情警惕自己,然後想到章嘉大師給我們的開示,那真的叫法要,看破放下。這就是沒看破、沒放下。人貪生怕死,這是一切眾生在所不免,但是那時候我們對佛法知道的少,這些人學佛比我們久,我們雖然出家,他佛法比我懂得多。不知道諸法實相,所以你說這關係多大!

  而釋迦牟尼佛對一切眾生講經說法,終極的目標就是教人覺悟諸法實相。諸法實相不要講很深的,最淺顯的,就是告訴你一個事實,沒有生死,也沒有輪迴。這奇怪了,沒有輪迴是什麼事情?只是捨身受身,稱之為輪迴,你了解這個事實真相。輪迴是什麼樣子?就好比我們這一天,一天就好像這一世,到第二天那又是一世,你從這裡看你就把輪迴的真相體會到。早晨起來就好比我們出生,晚上睡著好比我們死去,所以我過去講經也說過,我們每天就是小死一次,第二天又出生了。實際上六道輪迴就是這個樣子,我們這個身體死了,身體有生滅,靈性沒有生滅。

  我把這個身體比喻穿衣服,你看早晨起來衣服穿上去,就好比又有一個身體,晚上睡覺衣服脫掉,身體不要了,死了,你從這裡體會。然後怎麼?你對於生死就不害怕,就沒有恐懼,不會貪生怕死。對於死亡沒有恐懼決定不墮三惡道,凡是貪生怕死的人一定墮三惡道,這是教人不墮惡道一個覺悟。這是對一切眾生,不論他信佛與不信佛,他只要相信因果都可以跟他說清楚。那麼你捨身來生要得一個好的身體,善業,心善、行善,如果心不善、行不善,你換的衣服愈換愈難看,愈換愈骯髒,所以斷惡修善多麼重要!好,今天時間到了,這一偈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这是多元文化讲堂整理发布(2017-05-26 15:53:57)

 
amtb
  • 本文由 amtb 发表于 2017年5月26日15:53:56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fjt.com/29116.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