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A
视频B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一三五0卷) 2005/1/9 澳洲淨宗學院 檔名:12-017-1350
諸位同學,請看「菩薩問明品」,第二大段「教化甚深」,我們把經文念一段: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問財首菩薩言:佛子,一切眾生非眾生,云何如來隨其時,隨其命,隨其身,隨其行,隨其解,隨其言論,隨其心樂,隨其方便,隨其思惟,隨其觀察,於如是諸眾生中,為現其身教化調伏。】
到這裡是一段,這是文殊菩薩所問的。前面跟諸位介紹到『云何如來隨其時』,清涼大師在註解裡面告訴我們,這個「隨其時」是「隨根生熟時,如是時中,堪如是化,又此句為總」,這一句是總說。所以時節因緣,諸佛如來、諸大菩薩掌握到恰到好處,這是我們要學習的。這一句意思包括得非常的深廣,清涼大師給我們提示「根生熟」,這一句說得好。用現在的話來說,這裡頭包括了他的程度、他的興趣,他能不能接受,他能接受多少,得要用什麼樣的方式他才能歡喜接受,都在這一條裡頭。
特別是在這個時代,社會大多數眾生對佛法有很深的誤會。前面跟諸位說過,這些誤會不能怪他,要怪我們自己,我們沒有學得好,沒有做好,也沒有機緣向別人好好的介紹,所以積非成是,才有這樣嚴重的誤會。這個損失不是佛法,這個損失是眾生,一切眾生聞不到佛法,就是沒有覺悟的機會。佛法是幫助人覺悟,幫助人明瞭宇宙人生真相,唯有明瞭,你才能控制,你才能掌握,你才能在任何環境當中,無論是物質環境,是人事環境,你都能過最幸福美滿的生活。你能夠不斷提升你自己的靈性,你的智慧,你的德行,用世間話來說,包括你的功,包括你的事業,你的功德、事業。這麼好的教學,往往在我們面前當面錯過,這是令人感到非常的遺憾。
那麼我這一生,這少數人,算是相當幸運。這個經教裡面常講,這一生當中能遇到佛法,關鍵是善知識,遇不到真善知識,當面錯過。我記得我是在二十六歲的時候遇到方東美先生,跟他學哲學,他跟我講哲學概論,最後一個單元居然是佛經哲學。我從這裡入門,才知道佛教經典裡面有世間最高深、最圓滿的哲學。方老師告訴我,學佛才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聽了非常歡喜,從此以後對佛法才生尊重之心。到寺廟裡面,不知道拜佛,會對佛像行三鞠躬禮,在寺廟裡頭找經書看,從這地方再入門。緣分實在是希有難逢,我接觸大概一個多月,時間不長,一個多月,就有一位朋友給我介紹認識章嘉大師。方先生是學哲學的,章嘉大師那是佛門的大德,這是專修專弘的,有這麼一個人指導,很不容易。
我跟大師三年,佛學修學的基礎就在這三年當中奠定了。而且老師也給我選擇這個行業,我從小就懂得尊師重道,對老師信任,一點懷疑都沒有,老師教我做的,我一定依教奉行。這麼多年來,二十六歲到今年,五十四年了,我感謝這兩位老師,他們說的話是真的,不是假的,人生最高的享受!你要問我,這人生最高的享受是什麼?我可以用《論語.學而》第一句話答覆你,「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生最高的享受。夫子這兩句話我親證了,這一生當中親身證得,他這兩句話的意思我完全明瞭。這就是佛門裡常講,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應當說什麼法就跟他說什麼法。諸佛菩薩沒有一定的身相,隨類化身,沒有一定的法門,應機施教,活的,活活潑潑,這是佛法。
今天我們再看第二句,『隨其命』,清涼大師給我們在註解裡面講,「隨其壽命修短而化」。文字剛才打的是「隨何壽命時等,下九為別」,這是科判的交代,我們要看下面,他說「各有二義,謂隨其壽命修短而化」。這個修是長,一切眾生壽命不相同,有人長壽,有人短命,這個教化眾生要懂得。我過去在李老師會下,這是時間最長的,我跟他老人家十年,那個時候我只有三十一、二歲,李老師七十歲了。他對身邊的學生觀察得很清楚,有些同學命相很薄,這就是我們一般人講短命相,命相很薄,人很善良。老師勸這些人發心學講經,當時我也是其中之一,老師看得很清楚。老師告訴我,有沒有告訴別人我不知道,他告訴我:講經,消業障、增福慧最有效果,你命裡沒有福,不但貧窮下賤,而且短命。老師說這些話我能接受,我自己對自己很清楚,年輕的時候很多人給我算命,確實是貧窮下賤而且又短命。
過去生中沒修福,以後學了佛這才知道,富貴是果報,因是什麼?因是修福,經上講得很清楚,施財,歡喜以財物布施供養別人,得財富的果報;以法布施一切眾生,得聰明智慧的果報;施無畏者得長壽,施無畏是幫助別人離開災難,得到身心安穩,這一類的布施得健康長壽。過去生中沒人教,沒修。這些道理明白、清楚了,真叫是心安理得,再不會怨天尤人,再不會看到別人富貴生羨慕、嫉妒,沒有這個心了。知道什麼?他發大財,做大官,前世修的,我今天不如他,我前世沒修。明白這個因果,前世雖沒有修,我這一世修來得及,來世享受;如果很積極,很認真努力的去修,這一生晚年也能享受到。
所以以後我念《了凡四訓》,非常得利益,把這個事情真的搞清楚、搞明白了,懂得修因。貧窮沒有財力,但是一塊錢、兩塊錢可以,多了沒有,可是一、兩塊錢對我來說,已經就相當多了。能捨,自己在生活上盡量的節儉,省一點錢布施。從這個開始,真的以後就愈施愈多,愈多愈施,養成布施的一個習慣,章嘉大師教的。施財、施法、施無畏,施無畏怎麼個施法?第一個,素食。諸位要知道,素食是修無畏,不吃眾生肉,不殺害眾生,這是消極的無畏布施。積極的無畏布施是放生,放生是救命。當然我們自己沒有這麼大的能力,沒有這麼個財力放生,別人放生我們隨喜。一般寺廟做法會的時候都有放生,我們就隨喜,有個幾塊錢就統統拿出來,歡歡喜喜的做放生。
無畏布施裡面還有施藥,這都是我初學佛的時候常幹的,兩、三個月省一點錢省下來,到醫院裡面去布施醫藥。這個錢給那些生病貧窮沒有醫藥費的,幫助他們,雖然很少,可是醫院它收很多人布施,也就能夠幫助他們。所以,我的經常收入就幹這個三樁事情,印經、放生、布施醫藥。我也沒有求財富,也沒有求聰明智慧,也沒有求健康長壽,可是這三樣果報真的得到了,而且得到的非常顯著。常常跟我在一起的同修們你們都看到,佛門裡面沒有妄語,「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所說的全是事實真相,相信的人就有福了,相信的人依教奉行,真得福報。
所以,從前老師對於壽命短命的人,一看這個學生很單薄,就勸他學講經。我這講經是李老師勸的,當時不敢接受,認為講經太難了,我到台中是來聽經的,不是來學講經的。結果老師帶我去參觀他的經學班,我一看了之後,信心生起來了,為什麼?裡面同學至少有一半年齡比我大,有一半學歷不如我。諸位要知道,我初中畢業,那就是說裡面一半學講經的是小學畢業。年齡最大的六十歲,我那個時候才三十一、二歲,得到很大的鼓勵。我看看他們這些人都在那裡很認真努力學習,我也可以試試看,就參加了經學班。
所以這就是說,老師看學生,這個學生短命,有短命的修法,那個學生有福、長壽,老師有另外方法教他。用什麼方法?勸導他護法,修積無量功德,他有財富,他有能力來護持。就好像辦學校一樣,有福報的人勸他出來辦學校,當董事長、當校長;命很薄的人,勸他到學校來當學生,來求學,學好了之後當教員。我們從這個比喻當中,諸位就能體會到了,隨其壽命長短。我們接觸的人多了,有很多人到老年,六、七十歲了,才遇到佛法。這時候教他什麼?念佛求生淨土。年歲不大,三、四十歲聞到佛法,可以多多聽經。
在這半個世紀,我們也走了許許多多地方,細心觀察,佛法在全世界弘揚,不能叫人滿意。呈現的是個衰相,沒有看到興旺的氣象,也就是說無論在家、出家,學佛功夫不得力,這是一個很嚴肅的問題。我們下的功夫很深,用的時間很多,得不到效果,那我們得找,毛病到底發生在哪裡?佛法的修學,每個人都知道,世尊教學的內容就是戒定慧三學。你看一部《大藏經》,就依這個分成三大類,律藏、經藏、論藏;律藏是戒學,經藏是定學,論藏是慧學。因戒得定,因定開慧,戒律沒有了,佛就沒有了;禮沒有,儒就沒有了。我們今天細心觀察,學儒的,幾個人守禮?學佛的,幾個人持戒?在家同修十善做不到,出家同修三皈五戒、沙彌律儀做不到,其他的都不必說了。這怎麼救法?我們就要想到,從前的人為什麼能做到,現在為什麼做不到?我們要冷靜的去思惟,細心去觀察,毛病到底出在哪裡?出在我們從小沒有學過聖賢教誨,而中國五千年來,識字不識字是另外一個問題,古聖先賢的教誨沒有中斷,這個民族還能夠存在這個世間,道理在此地。
古聖先賢教我們什麼?簡單講,就是道德!人只要受過道德的教育,不認識字沒有關係,受過道德教育,守禮、持戒很容易。為什麼?應該這麼做法,這有什麼希奇?從小他就有這個認知,他就養成習慣,所以學儒、學佛都有成就。什麼是道?五倫是道;什麼是德?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這是德。中國自古以來,無論是貧富貴賤,哪一家不教小孩?從小教,教孝,孝親尊師。不認識字也知道孝親,也知道尊師,所以守禮、持戒不難,很平常。我們從小沒受過這個教育,脫節了,養成不良的習慣,所以對於守禮、持戒感覺得非常困難,跟我們日常生活完全相牴觸。現在提倡的是民主自由開放,要提到禮,提到持戒,「這過去了,專制時代的,現在是什麼時代,怎麼還講這些東西?」這是現代人的看法。所以聖教眼看著毀滅,走向末日,這就是我們學儒、學佛,為什麼功夫不得力,原因在這裡。
現在我們要救,救要從根本救,從根救起,這個根就是道德,就是儒家所提倡的五倫、十義、五常、八德,要細講,要落實。所以,最近這些年,我們對這樁事情特別強調,從哪裡下手?從《弟子規》下手,從《弟子規》、從《三字經》;佛法裡面,從「淨業三福」,從《十善業道》,從《阿難問事佛吉凶經》,從三皈、五戒、《沙彌律儀》,不多!如果認真努力的學,兩年可以把這個根紮得很穩,兩年這個根就活了。現在這個根快要死了,我們用這幾門功課把這個根救活,然後無論學佛也好,學儒也好,學道也好,肯定有大成就。為什麼?你有根了,這就是有些同學問我,為什麼這麼樣重視這個課程?這是根,救根。
根之根就是《弟子規》,如果真的有《弟子規》的根,淨業三福、三皈五戒、《十善業道》、《沙彌律儀》,很容易做到,你修學一點都不困難,你的成就決定可以趕得上過去的祖師大德。你要不在這上紮根,難!你一生所做的,從前李老師所講的,佛學,不是學佛。佛學可以在世間拿到名利,現在所謂拿幾十個佛學博士,與了生死毫不相干!那是知識,不是學問,不是德行,這點我們不能不認識清楚。
那麼在日常生活當中,特別無論是在家、出家,你要是發心弘揚佛法,發心要利益眾生,你一定要懂得時節因緣。你跟人家往來,他的年齡是老年,是中年,還是少年,你要看,應機說法。這個裡面還有他正是在走運的時候,非常得意的時候,你怎麼樣教他;他這個時候在失敗,失意的時候,非常消沈,非常痛苦,你又用什麼方法幫他。活的,方法沒有一定,總而言之,要幫助別人破迷開悟,離苦得樂。我們的心要清淨、要平等,即使這個人過去曾經對我不好,甚至於還傷害過我,他今天遇到苦難,要不要幫助他?要!不能說過去這個人害我,現在他好運走完了,那正是幸災樂禍了,那你不是個佛弟子,不但不是佛,儒你也做不到,儒有惻隱之心,我們今天講有同情心。遇到這個人在困難的時候,當然他過去有些對不起我的地方,他不好意思開口求我幫助他,我們要明瞭,他有困難我們要主動去幫助他,還要人來開口說嗎?人家開口說,那我們就錯了。除非是不知道,知道的時候一定要主動去幫助人。經教裡頭佛常說,不念舊惡,不憎惡人,要記住成就自己的德行,提升自己的靈性。他是個惡人今天遭難,我們不要考慮他是善是惡,他有災難立刻就要救他,救難要緊。
下面有個更深的意思,「又以無命者法而教化之」,這一條重要。前面所說的種種幫助,是一時的,是現前的,這一條則是永久的。那用什麼方法最好?《華嚴經》到最後,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這個給我們示現得太好了!我們要觀機,他能不能接受?能接受,一定要把這個方法介紹給他,這才是永久的離苦得樂,不再搞六道輪迴了。「教化甚深」這個十句,每一句都有這兩個意思,一個就是現前,一個是永恆的,著重在永恆。
所以,一定要給一切眾生做最好的示現。眾生羨慕果報,所以佛教化眾生,先把果報示現給你看。然後再跟你講這個果報是什麼因修的,你就相信了,你就會起而效法,幫助眾生的目的就能達到,一定要讓他覺悟,起而效之。譬如財富,我們要展示出來給你看,真有!佛氏門中,有求必應,同時這是做很好的示現。我在年輕的時候,四十歲之前,物質生活非常艱難,在最艱難的時候遇到韓館長,我住在她家裡,不是短時間,住了十七年。住了十七年我才有個小道場「華藏圖書館」,那是大家供養的,才有這麼個小地方,很小!大樓裡面的一層,一層大概十分之一的樣子。我們最初買的這個地方,台灣這是講五十坪,五十坪多少?要用現在一般講的話,兩百個平方米,四個平方米是一坪,兩百個平方米,就這麼大的一個地方,我們做「華藏佛教圖書館」。圖書館剛剛成立,美國有個同修送給我們一個攝影機錄相,這是那個時候他想請我到美國去講經,沒有辦法去。他說:法師,那你講經的錄相帶可不可以給我們?我說:這個可以,但是我沒有設備。他就送了一套設備給我。所以,我們的圖書館就加上個「視聽」,圖書館不大,是「華藏佛教視聽圖書館」。
生活很艱難,很苦!可是布施,無論是財施、法施、無畏施,這個我懂得、明白,我從二十六歲學佛就很認真的幹,我也不求任何果報,應該要這麼做。四十歲的時候有這麼一個場地,不止,四十多了,四十多才有這個場地,小地方。我記得我有這個圖書館那一年,正好是我講經弘法二十周年,這個能算得出來,我是三十三歲出來講經,五十三,有圖書館是五十三,四十歲的那年就住在韓館長家裡。到哪裡去講經?這個我就非常感謝她了,她替我借地方、租地方,替我找聽眾,她的這些朋友邀集來聽。聽眾不多,十幾個人、二十幾個人,沒有一定的場所,今天在這裡,明天在那裡,像打游擊一樣。五十三歲的時候才有圖書館。
以後慢慢的,就是諺語所說的時來運轉,這個果報,三種布施的果報,慢慢都現前了。四十五歲那年壽命到了,我沒有求壽命,那年靈源老和尚邀請我在夏安居當中講《楞嚴經》。我記得我講到第三卷,生病了,得到重感冒,心裡面一想壽命到了,所以我也不看病,也不吃藥。為什麼?醫生只能醫病,不能醫命。心也很定,韓館長每天給我做三餐稀飯,吃點鹹菜,念佛求生淨土,這樣過了一個月之後病好了,好了繼續講經。我記得在那個時候,台大跟師大有四個同學,在我生病那段時間,大概差不多兩個月的時間,他們常常來找我。
所以,我們對於隨其命這個裡頭,特別要注意無命者法,怎麼樣能夠超越壽命。大乘佛法裡頭有,這個《華嚴經》裡面講得非常透徹。你真正契入,才曉得身有生滅,性沒有生滅,靈性是自己,身不是自己。現在科學裡面講能量,能量是自己,不生不滅,這個身有壞的時候,我們的能量沒有壞。世尊在《楞嚴經》裡面,對波斯匿王那一番談話說得很明白。佛舉「見性」,我們眼能見這個能量,說明身有生滅,見性不生不滅,聞性不生不滅;六根的根性是真的,不生不滅是真的,生滅是假的。波斯匿王聽懂了,非常歡喜!那個時候波斯匿王六十二歲,有這麼大的壽命,應該要教他了生死超三界的修行方法,這才真正對得起他。所以,生滅跟不生滅要講清楚,要叫他真正能體會到生滅不必重視,不生滅的我們要特別重視。
能量、德行,這個佛家常講帶得去的,這個世間榮華富貴帶不去,無論有多少財富,走的時候一樣帶不去。所以佛講,帶得去的要重視,帶不去的,隨緣就好,有也好,沒有也好,不要去計較這個,要計較帶得去的。記住,佛法常講「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至少你要懂得帶善業,當然最好的是淨業,佛菩薩教我們的,我們要修淨業、修善業,決定不能修惡業,惡業就錯了。現在時間到了。
諸位同學,我們再接著看第三句:
【隨其身。】
清涼大師在註解裡面說,「身二義者,謂隨其所受何等類身而受化故」,這是第一種意思,這都是說現前。我們知道佛菩薩度化眾生那個範圍太大了,遍法界虛空界,通常大乘教裡面把它歸納為十法界。十法界身分不一樣,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譬如我們得的是人身,佛要度我們,得現人身;天人的身跟我們不一樣,佛要度天人,得要現天人身;佛要度畜生,要現畜生身;佛要度餓鬼,要現餓鬼身,『隨其身』!大的說。
小的說,這一段所講的,隨其所受身,這個前面跟諸位講過,六道眾生到哪一道去投胎,這個業叫引業,引導你到哪一道。我們今天都到人道來,我們的引業相同。雖然得人身,我們的種族不一樣,中國這是黃皮膚黃種人,西方是白種人,非洲有黑種人,有紅種人,種類不齊。所以在我們現前,我們常常講的,種族不一樣,文化不一樣,生活方式不一樣,信仰不一樣,這個就差別很多。那麼,是哪一種身,你就要用什麼方法來教化他,這個意思很深。總的來說,處處要為他著想,你才能教化眾生,不能以自己為本位,要以他為主。度眾生,度就是幫助的意思,你要幫助他,不是叫他幫助我。所以,我要隨順他,不能要求他隨順我;要求他隨順我就難了,我隨順他就容易,這是最高的原則,不能不知道。
特別是在文化方面、在信仰方面、在生活方式方面,我們不能改變別人習慣,佛教在這點做得很圓滿,使我們不能不佩服,它不堅持自己。你看佛教傳到中國,明顯的隨順中國人的習俗。中國人居住的房舍,貴族住的是宮殿,佛教傳來是帝王派特使迎請過來的,現在講是國賓的身分。所以,以後長時間住在中國,中國人接待他,也建造宮殿給他住,這是對他尊重,而不是印度式的教堂。從印度到中國來的高僧,接受中國的飲食,也接受中國的穿著,而不是用印度的方式。中國人歡喜,很容易融入中國社會,很容易跟中國文化打成一片,隨其身。
所以,為什麼佛教傳到中國,在中國就生根、茁壯、開花、結果,其他宗教就比較困難,這不無道理;融入社會,我跟你打成一片。我們明白這個道理,所以早年我住在台灣,有些出家的同學移民到國外去,到我這裡來辭行。我就勸他,你們到國外,要記住兩千年前印度這些高僧到中國,他們那套的作風值得我們學習,就是融入當地的文化,你才真正能夠做到弘法利生。像道場的建築,你在哪個國家,最好用哪個國家那些宗教道場的形式,不要用中國宮殿式的這種建築。這種建築你在外國,人家一看,當地人說你們外國文化,他自自然然就有一道界限,很不容易把這個界限化掉,有隔閡。也要像當地人一樣生活方式,可以的,但是我們採取素食,而告訴他素食的好處。要懂得這些道理,人情事故一切隨緣,跟當地人打成一片。
以後我們也到美國,我們在達拉斯建的道場,在聖荷西建的道場,很多同學都去過,是當地現代化的建築,當地人看到歡喜。到澳洲來的時候,更是這樣的,我們在此地買下基督教的教堂,保持原來的樣子,一絲毫不改變。只是教堂裡面十字架換成阿彌陀佛,除此之外都沒有改變,所以當地人對我們非常好,我們尊重他們的傳統,尊重他們的文化。但是我們在此地講的是佛經,教堂改成念佛堂,我們在這個裡面念阿彌陀佛。我們的生活方式用自助餐,完全跟他們相同。所以,時間雖然不長,已經跟當地社會融入了,我們尊重他們,他們也很愛護我們,彼此像一家人一樣。時間久了,你看當地的這些市民,漸漸到我們念佛堂來念佛,聽說現在聽經的也不少。佛教導我們的!
《華嚴經》不是釋迦牟尼佛說的,清涼大師在註解裡頭講得很清楚,誰說的?古佛說的,佛佛相傳。所以,釋迦牟尼佛他說他沒有說法,他所說的全是古佛說的,就跟孔老夫子的態度完全相同。夫子一生教學述而不作,都是講的古聖先賢的,釋迦牟尼佛給我們講的,統統是古佛所說的,謙虛!這是我們應當要學習的。對古聖先賢、對祖師大德、對過去諸佛菩薩,尊敬、仰慕、稱讚,向他學習,這就對了。釋迦牟尼佛現身說法,以身作則,他做到了,他教我們。這就是隨他現什麼樣的身,我們要隨其身。
後面又說,「又宜以觀身空寂等而得度者,以彼化故」,後面他是有省略,說「餘準此知」,這個我們就不管它了。這個很重要,佛法有事、有理,前面「隨其所受何等類身而受化故」是從事相上講的,後面是教他「觀身空寂而得度」,這是從理體上說的,這個深,前面意思淺,後面意思教化甚深,從這裡看出來。這個大乘教裡面講得太多了,緣起甚深裡頭就講了不少,告訴我們事實真相,這個不能不知道,這個要不講的話,對不起眾生。眼前我離苦得樂,我很感激,來生後世呢?還要搞六道輪迴,這個並不究竟,你幫助我幫得不徹底。所以佛幫助人,幫助他到什麼時候?幫助他圓成佛道,證到究竟圓滿的佛果。他已經到十地菩薩,到等覺菩薩,幫助還不能終止,證到究竟圓滿佛果,佛氏門中不捨一人,意思在此地,一定要發這個心,「眾生無邊誓願度」。
那麼也許有人要問,我幫助這個人,這個人心地不善,劣根性很重。他接受我的幫助,到最後還要叛逆,還要陷害,不知道報恩,這種人還要幫助嗎?你說要不要?你不敢說話。那我在問的時候,你想想看,佛菩薩要是回答我們,要不要?要!儒、佛教人,先決的條件是肯定人性本善,「一切眾生皆有佛性」,這是我們要肯定,諸佛如來肯定。他叛逆,那是什麼?那是他煩惱習氣太重,他的本性是佛性,他的本性跟諸佛如來無二無別。要幫助要幫到底,生生世世幫助他,生生世世反過來害我,還是要幫助他。為什麼?業障消盡他就回頭了。
他做種種惡事,他這個業障惡劣的習氣沒有消盡,這種事情佛菩薩看得清楚,世間人沒有這個智慧,看不出來。我們以善心幫助他,他以惡心來相向,不要介意,不當作一回事,很正常,過去無始劫中的業習,業習煩惱。他造作這些惡業,佛菩薩、祖師大德以這樣善心、善行幫助他,他還要來叛逆,就像釋迦牟尼佛給我們示現的,六群比丘、提婆達多。他要不要受果報?要,肯定要受果報。受果報是什麼?是消他的業障!業障消掉之後,他又會到人間來,與佛的緣很深,一定又遇到佛。遇到佛,可能還會害佛,你說為什麼?業障消了之後還有餘習,不是一次就解決了,總要好幾次,但是一次比一次輕,這是肯定的。到最後,這個業障惡業習氣盡了,善根就發現了;善根發現,他才懂得孝親尊師,變成純善無惡。佛菩薩教化眾生不容易!
所以,首先我們要肯定世間沒有惡人,只有什麼?一時迷惑顛倒。對於這些人、惡劣的這些境界,一定要想到世尊在《無量壽經》上講的幾句話,「先人無知,不識道德,無有語者,殊無怪也」。你要細心去觀察,不要去責怪他,縱然對我有極重的傷害,也沒有關係。實在是不是真的傷害?沒有!你看看《金剛經》大家念得多,忍辱仙人被歌利王割截身體,那是最嚴重的傷害,忍辱仙人是不是被他害了?沒有,忍辱仙人成佛了。不但沒有傷害,對忍辱仙人來講,他幫了個大忙。他要沒有這種惡劣的行為對待忍辱仙人,忍辱仙人修忍辱波羅蜜還要修好幾世,他功德才能圓滿;他這種惡劣手段一對到,讓忍辱仙人在剎那之間忍辱波羅蜜究竟圓滿,這行菩薩道。確實沒有一念絲毫的瞋恚心,沒有,沒有一點點報復的心,我常講有感恩的心。為什麼?他幫助我提升,我怎麼能對他有瞋恚?我怎麼可以有報復的念頭?如果起這個念頭,那不是修行人,那是凡夫,墮落了。為什麼?冤冤相報,沒完沒了,這個很痛苦。
所以,我們受人家極大的傷害,就像歌利王割截身體這樣的傷害,要記住,這是提升自己功德最好的機會。只要你沒有瞋恚心,業障消了,業障消了的時候,你的功德就圓滿。如果我們從這個地方想,我們怨恨心不會起來,感恩的心會生起來,我會很感激他。等於說是我是做個學生,這是我的老師來考試我的,出了好多難題,我都通過了,都很容易通過了;我要起一念怨恨心,這個題目沒通過,這個題目做不出來。就是來考你,你是不是還有瞋恚心,你是不是還有報復的念頭,你能忍不能忍?來考驗你忍辱波羅蜜,來考驗你般若波羅蜜,來考驗你禪定波羅蜜,好老師!出這樣的難題。你六波羅蜜統統通過,不就成佛了嗎?縱然你不能證究竟圓滿的佛果,法身菩薩果位是肯定得到,你說你多歡喜!證得法身就是成佛,宗門裡面講得好,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這個煩惱習氣斷掉,就見性了。
所以學佛,同學們要切記,十法界裡頭沒有惡人,三途六道裡頭沒有惡人。我說這個話,誰舉手贊成?善財童子,所以善財童子一生圓成佛道,他懂得!學生我自己一個,除我之外,一切人都是我的善知識,都是我的老師,善人是我的老師,我要跟他學善;惡人是我的老師,他的惡行,我看到、聽到、接觸了,我要反省我有沒有,有則改之,無則嘉勉,是他來提醒我。善人讚歎我、獎勵我,不生歡喜心,不生傲慢心,不要以為我做得不錯,值得驕傲,那就錯了,驕傲是煩惱,貪瞋痴慢。要怎樣?學著不起心、不動念,毀譽不動心。毀謗我們,不起心、不動念;讚歎我們,也不起心,也不動念,永遠保持自己心是清淨平等覺,這就對了。
所以,沒有一個人不是老師,沒有一樁事情不是老師,沒有一樣東西不是老師,一切人事物全是善知識,學生只有自己一個。你要用這樣的心態去學佛、去修行,你一生就成就了,不要三大阿僧祇劫,不要無量劫,一生就成功了。為什麼佛經上常講學佛要無量劫,要阿僧祇劫,為什麼這樣說?是因為你不會學。稱讚你,你生歡喜心;毀謗你,你生瞋恚心、生報復心,那就得要無量劫,道理在此地。所以,宗門大德常常問人「你會麼」?一定要知道。
這裡講觀身空寂,身空寂,一切法無一不空寂,我們的心境都平了。尤其經上給我們講得好,這是現在科學證明到的,就是剎那生滅。佛在這個經前面講的,「一切諸相」,所有的現相,「並皆速滅」,很快速的就滅了,起來就滅了,所以真的是不可得,《金剛經》上講的「三心不可得」。心尚不可得,一切現相是心生的,能生的不可得,所生的哪裡能得到?所以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你為什麼那麼認真?你認真,錯了,你就迷了。凡事都不要認真,你就生活得很自在,你就會過得很愉快;你要認真,就冤枉了,是你自己迷了,是你自己錯了。所以,一定要懂得觀身空寂,了不可得。
前面「緣起甚深」到最後的時候講到八識不可得,這個是說的真的是有深度。我們今天講整個宇宙,虛空、法界、一切眾生,從哪裡來的?阿賴耶變現的。精神的世界是阿賴耶的見分,物質的世界是阿賴耶的相分,阿賴耶是空寂的,所以「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永嘉大師講「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你要真正了解這個事實真相,你還有什麼計較?你還有什麼放不下?你還有什麼執著?你還有什麼分別?這個才叫究竟得度,真得度!這樣的人,念佛往生淨土生實報莊嚴土。
既是一切都空寂,何必還要念佛往生?這你要懂得空有不二,雖然空寂,不礙念佛往生;念佛往生不礙體性空寂,這是《華嚴經》在在說明事實真相,你在這個裡面得大自在。決定沒有妄想分別執著,一切現相法爾如是,你不會在這上面起心動念,哪有分別執著?那麼這個境界就是一真法界,這個境界就是如來果地上的境界,在《華嚴經》裡面講,這是華藏世界,在哪裡?就在現前,問題就是你會不會!學了《華嚴經》最重要的,就是要能夠契入這個境界,境界甚深,契入一分得一分受用,契入兩分得兩分受用。我們天天讀天天學,漸漸深入,這真解決問題!在這個境界裡頭,什麼災難都沒有了,確實如《心經》所說,「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五蘊有沒有?有,五蘊的體性不可得,五蘊的現相不可得,相剎那生滅,體性當體即空,不是分析空,了不可得,這才是究竟得度。我們再看下面第四句。
【隨其行。】
清涼大師從這以後就簡單,註解就簡單,你要懂這個意思。「行謂三業善惡」,各有二義,《疏》裡面雖然這麼簡單的說,祖師還是慈悲,為什麼?怕我們沒有辦法理解,《鈔》裡面就又做了註解,《鈔》是註解的註解,《鈔》裡頭有。你看《鈔》裡頭說,「行二義者,一隨修何行時,二以何行化之」。他後面還講得很多,諸位同學你們自己去看就好了。總的來說三業善惡,三業善惡的標準有淺深不同。著相的,淺,離相的,深;希求果報的,淺,三輪體空的,深,這個意思要懂。善惡的意思也有淺深不同,佛法的入門,斷惡修善,入門!換句話說,學佛的條件,特別是大乘,你看大乘經裡面佛常常講的善男子、善女人,你是不是善男子、善女人?淨業三福是標準。
三福三條,第一條是人天善的標準,你在人身或者你在天身,人天的標準;從人到天,只到六道裡頭的二十八層天。第一福四句話,你要能做到,你要能落實,「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淨業三福,我們在《觀無量壽佛經》裡面講過,全經講過。而淨業三福這一段經文,我們也單獨用專題講過,好像都有錄相帶,是錄相、錄音我記不清楚了,留著有資料,講了很長的時間。所以,人天的基礎是孝親尊師,你懂不懂孝道?你懂不懂師道?孝道跟師道就在《弟子規》裡頭。所以我常講,你不能把《弟子規》落實,這兩句話你就不懂。孝養父母,奉事師長這八個字你不懂,後面你當然做不到,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你決定做不到。你要想把前面這八個字搞清楚、搞明白,要怎樣才做到?落實《弟子規》。《弟子規》不是講你會念,你會講,你會背誦,沒用處,完全做到了,這八個字你就懂了。然後下面這八個字,你就很容易做到,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不需要人教。如果像是章嘉大師教我的那種原則,「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是看破;「慈心不殺,修十善業」是放下。你真的看破,你決定不造十惡業,你決定不會有惡念,不會有惡心,所以慈心不殺,修十善業立刻就成就,哪裡要費功夫?
第二句是小乘的標準,小乘善,小乘裡面的善男子、善女人要具足這個條件,三句話,「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第三句是菩薩,是大乘,大乘的善有四句,「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這四句是大乘經裡面的善男子、善女人,所以我們在經典裡面看善男子、善女人,你就曉得他的標準。大乘經裡面的善男子、善女人,這個淨業三福統統做到,統統都落實了,那展開經本,善男子、善女人有你一份,佛真的是叫著你;你要做不到,沒有你的份。所以,小乘經是要做到前面兩條,一共七句。人天法裡面,還沒有進入到佛法,就是說你有資格學佛,你要具足人天善,人天善比小乘還要次一點,這個總得要懂。人天善裡面歸納到最後,一個總的綱領,就是孝親尊師。
我常常講,講了四十多年,今年0五年,二00五年,照曆法來算,我講經到今年四十七年了。這個時間不算短,我常常講,開始出來講經的時候就講,佛法是師道,師道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上,沒有孝道哪來的師道?師道是誰教的?父母教的,家教,父母教兒女尊師重道,老師教學生孝順父母。小孩從生下來,你看我們中國古人的童蒙教學,從小孩會說話、會走路,就要認真教導他。可不能疏忽,疏忽之後他養成習慣,你就沒法子教,不好教了。所以中國講「教兒嬰孩」,嬰孩的時候,它的標準就是會說話、會走路,嚴格的教導他,他慢慢就自然養成好習慣。大意不得!不要認為這麼小的小孩,你怎麼管得這麼嚴?那是什麼?那是根基,你要不從這裡嚴加管理,後來你就管不了,你沒法子管,已經養成壞習氣了,怎麼辦?所以從這個時候教是最好教的。
中國古人懂得,所以他非常重視就是教學的時機,你看看世尊在此地講觀機,第一個隨其時。最好教的,紮根的,一點都不難的,這個時節你可不能把它喪失掉。剛會講話,剛會走路,就要讓他有規有矩,有模有樣。於是我們就明瞭,現在小孩為什麼這麼難教?這個教學的時機失掉了,應該教導的時候忘了,沒去教。年輕的父母,看看你們有沒有福分,你有福分,你會聽明白,你聽懂了,你生兒育女的時候,把握著教導的機會。
現在最麻煩的是電視、電腦網路,這兩大魔王在你家裡,你怎麼對付?你家裡小孩天天接近,從小,剛才講了,眼睛張開,還不會說話,還不會走路,他就接受魔王的薰陶,你的麻煩就大了,你還能教他?所以最好的方式,今天你家裡不能沒有電視,不要放電視,找適合於讓小孩能夠接受好的錄相帶,教育的錄相帶,倫理道德的錄相帶,放這個東西給他聽,不收資訊。縱然自己每天看看新聞,也不要讓小孩看,好好的保護他,這真的是幫助他。
這是我們講三業的善惡,三業善惡一開頭,以十善為標準,不殺、不盜、不淫;你教小孩的時候,殺盜淫決定要避免,不能讓他聽,不能讓他看。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貪、不瞋、不痴,要好好的教。現在時間到了。
这是多元文化讲堂整理发布(2017-05-26 10:15:29)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