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第1280卷/视频/文字)jingkong法师主讲

amtb 大方广佛华严经评论阅读模式

视频A


视频B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一二八0卷)  2004/7/24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12-017-1280

  諸位同學,請看「光明覺品」,第八段光照一億界,偈頌第九首看起:

  【一切眾生有生滅。色與非色想非想。所有名字悉了知。此住難思方便力。】

  這首偈清涼大師給我們講「難思方便」,宇宙之間的理事、性相、因果都不可思議。「不可思議」,這句話絕對不是含糊籠統搪塞的一個名詞,它是真實的事相,也就是佛經裡面講的諸法實相,真實相。這句話裡面,它的義理深廣無盡,縱然是我們今天看到佛教裡面有這麼多的經論,世法裡面這幾千年來累積了無數的典籍,這一切的一切對於宇宙之間的事理能解釋多少?真正是古人所形容的,滄海之一滴,九牛之一毛,這個形容詞有過之而無不及,這是真實話。所以難思,難思就是不可思議。不可思議,佛也給我們介紹了不少,這就是很難得的了。

  佛給我們介紹的,這叫方便。由此可知,一切諸佛言說也好、示相也好,總的來講無非方便。真實呢?真實不可思議,真實法不可思議。所以,能說得出來,能顯示出來的,全是方便。方便有大利益,佛是希望眾生(九法界眾生)因方便而悟入真實。真實法是要你悟入的,為什麼?說不出來,也顯示不出來,能說、能顯示的全是方便。義理太深了,只有已經悟入真實的人他們才明瞭,這是宗門裡面講的「明心見性」,教下說的「大開圓解」,他們是從方便悟入真實,知道宇宙之間這些真實狀況。

  在前一首偈講到時間跟空間,講到宇宙的緣起,這個世界的始終成壞,我們舉近代科學家的研究成果。科學家研究的這個成果,是不是佛經上所說的宇宙真相?給諸位說,不是的。科學家的推測,宇宙是一個原點爆發的,這原點從哪來的?原點何以能爆發?在佛法裡不行,講不通。科學家利用先進的科學儀器來探測宇宙,發現宇宙不斷在膨脹,這個膨脹在佛法講是相續相。真相是什麼?真相是剎那生滅,這個雖然他也曉得。既然是剎那生滅,這個相續相也不是真相,「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佛經上給我們說的,這真實。真實是什麼?所有一切相不生不滅,這才能見到真相;有生有滅,那是妄想。究竟這個相是不是有生滅?給諸位說,確實沒有生滅。

  你看到宇宙的相是個膨脹的相,你有沒有觀察到,我們一個人,人是不是膨脹的相?你看看他在受胎的時候,這個現在科學相當清楚。胎胚,一個星期的時候是什麼樣子,兩個星期是什麼樣子,三個星期是什麼樣子,他不也在膨脹嗎?到十個月生下來,嬰兒。嬰兒慢慢長,長到兩、三歲他會走路了,比他出生下來又膨脹多少,這不是膨脹相嗎?跟這個宇宙膨脹,諸位想想,有什麼兩樣?所以,科學家的觀察,就像我們觀察嬰兒從坐胎慢慢膨脹是一個現象,他不過是看到大宇宙也是這樣的。整個宇宙萬物,你想想看哪樣東西不是這樣的?我們看到一棵大樹,一棵大樹最初是什麼?最初是一個很小的種子,落在地面上,或者是人工把它種植,埋在土地裡頭。它慢慢膨脹,種子裂開,膨脹就生根,根以後就發芽,芽以後慢慢它就長成大樹,這不也是一個膨脹的現象嗎?你細心觀察宇宙,哪一法不是這樣的?所以,這種膨脹的說法是宇宙的一個法則,自然的法則。但是這個法則不能說明宇宙真相,宇宙真相沒有生滅。

  所以,還是像我舉的這個,用電影的銀幕,銀幕上的現象,這是跟佛法講的非常相似。為什麼?宇宙的形成是頓現,沒有先後。幻燈片打到銀幕裡面去,整個現象是同時現出來的,沒有說哪個先現、哪個次現、哪個後現,沒有。頓現,也是頓滅,鏡頭一關,全部滅掉了,絕對不會說哪一個先滅、哪一個後滅,沒有先後,頓現、頓滅。《楞嚴經》上說得很好,講這個現象,「當處出生,隨處滅盡」,這兩句話把宇宙真相說出來了。當處出生,就在現前,不是別的地方,就在現前。這一出生怎麼樣?隨處就滅盡。那個生滅的速度,前面跟諸位做出報告,億萬分之一秒;億萬分之一秒簡直就是生滅同時,所以大乘經教裡頭常講這一樁叫不生不滅。

  這是哪個事情?是宇宙、是人生、是自己,是我們眼前一切事物,包括虛空世界,這是什麼?這是自性,自性現相。自性無,它不是物質,它能現相,這個相是無中生有,無中生有就是性現識變。性是無,相是有,《心經》裡面講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就是有,空就是性,色就是相。相從哪裡來的?相是性變現出來的。性雖然變現出相,剎那就沒有了,時間很短。你所看到的,看到的第二個相、第三個相、第四個相,它永遠在相續,所以我們觀察到的相是相續相。

  你以為真的有成住壞空?沒有,成住壞空是佛的方便說,是一切眾生觀察宇宙,體會到這宇宙萬物有成住壞空。佛經上常說(這隨眾生說),動物有生老病死,植物有生住異滅,礦物、山河大地有成住壞空,這是佛隨順眾生知見說,不是他的境界;他觀察的境界,那就是「當處出生,隨處滅盡」。宇宙之間一切法,不生不滅,不來不去,不常不斷,不垢不淨,《中觀論》上講「八不」。那是什麼?那是佛知佛見,那是覺悟的人看到宇宙的真相。這個真相,今天科學家沒法子證實,科學家所講的依舊是凡夫知見,不過這個發現也很了不起。

  這種發現能不能讓我們對於佛菩薩神聖教誨產生信心?還是很難。為什麼?疑情沒斷。雖然科學不斷在進步,依舊不能解決問題。我們要問,為什麼科學不能解決問題?如果是稍稍契入大乘,我相信這個答案對他不是問題,可是中下根性的人,這個疑就不能斷了。大乘教裡面,佛教導我們的原則是離心意識。八萬四千法門,連淨土法門也不例外,這是修學的總綱領、總原則,離心意識。禪宗裡面參禪,離心意識參;教下也是,離心意識你才能悟入;淨土宗,離心意識你才能得理一心不亂,你才了解宇宙的真相。心意識是什麼?心就是起心動念,離心就是不起心、不動念;意(末那)是執著,離意就是不執著;識是分別,第六意識,離識就是不分別。離心意識,換句話說,就是不分別、不執著、不起心、不動念。這是什麼境界?這是禪定。是什麼定?大乘教裡面佛常說的「自性本定」,你的自心本來是這樣的。

  六根接觸外面境界,確實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沒有起心、沒有動念,這個人是什麼人?這個人是佛,這個人是法身菩薩。他對於宇宙萬有,真的是清清楚楚、明明瞭瞭,一絲毫錯誤都沒有。我們想科學、哲學為什麼不能解決問題?他沒有離心意識!他們觀察、研究,你想想看他有沒有離開起心動念?有沒有離開分別?有沒有離開執著?沒有。一個是離心意識的境界,一個是沒離心意識;沒離心意識是凡夫知見,離心意識那才是真實的境界。科學、哲學不能了解宇宙真相,關鍵在此地。

  離心意識,諸位想想還需要科學工具嗎?不需要,再先進的這些科學的工具都沒用處。你看看現在的天文望遠鏡、無線電的望遠鏡探測宇宙,近距離的,現在看火星、看水星、看木星、看天王星、看海王星,更遠的,是看我們銀河系以外的,銀河系外面的銀河系,也像銀河系這麼大的星系,藉這個科學工具來觀察。離心意識的人要不要這些工具?不要。佛經上說的,你果然把執著放下,一切都不再執著,天眼就出來了。凡夫有肉眼,沒有天眼,只要你放下見思煩惱,就是放下執著,天眼恢復了。天眼,你要去看日月行星,看銀河系外面的星系,不要用工具,你看得很清楚、很明白,那科學工具望遠鏡遠遠比不上你的天眼。

  《金剛經》上說如來有五眼,天眼再上去,有慧眼,證得阿羅漢,慧眼現前。再往上去,菩薩,菩薩法眼現前了,天眼的能力愈來愈大。阿羅漢的天眼能看一個大千世界,菩薩的天眼能夠看一百個大千世界、一千個大千世界、一億個大千世界。菩薩有等級,十住菩薩、十行菩薩、十迴向菩薩、十地菩薩,地位愈高,他的天眼能力愈大。到如來果地叫佛眼,佛眼就是天眼的究竟圓滿,一絲毫障礙都沒有,遍法界虛空界,不要用任何工具你看得清楚。我們坐在這兒,經上講華藏世界毘盧遮那佛,華藏世界我們看得很清楚,極樂世界看得很清楚,這都是現在我們的科學工具達不到的。不需要,不需要依賴任何造作,你自己的本能!

  耳朵是收音機,能夠收聽到遍法界虛空界一切的音波,我們這個身體是最好的機器。人怎麼去想、怎麼去造,總造不出像人這樣圓滿的這麼一個機器,它跟大宇宙是一絲毫隔礙都沒有。這一個人身就是整個宇宙的濃縮,跟宇宙一點都沒有兩樣。眼能夠見到整個宇宙,不但見到現前,還見到過去,還見到未來,神通廣大!過去無始,未來無終,你統統看得清楚,清清楚楚、明明瞭瞭。耳朵裡收音機亦復如是,能聽到過去的,能聽到未來的,能聽到他方世界,不需要工具。哪裡要科學家搞的那麼一大堆機器?大的機器還要專門的房子來設施,移動很不方便。這才能見真相。

  我們今天這個機器不靈了,也不能說不靈光,還能見,還能聽,但是能見的範圍小了,能聽的範圍小了。這什麼原因?佛在《華嚴經》上告訴我們,這些東西都是「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我們這個機器的能力廣大沒有邊際,現在變成這麼一個形象,就是因為你有妄想、你有分別、你有執著,把你這個機器本有的功能障礙住了,原因在此地。所以佛菩薩示現到這個世間幫助我們,幫助什麼?沒有別的,就是幫助你覺悟。你自己能把你的妄想分別執著放下,你就成功了。佛有什麼東西教人?什麼也沒有。智慧是你自性裡頭本有的,德能也是本有的,相好也是本有的。你能夠見到遍法界虛空界,是你本能,你能夠見到過去、未來,還是你本能,佛沒有絲毫東西給你。佛知道一切眾生自性的本能,在迷的時候沒有失掉,覺悟之後也沒有增加。只是現前起作用,作用是迷悟的關係,你迷得愈深,你作用的能力就愈小,你迷得淺,作用的能力就擴大。

  阿羅漢,這佛說的,能見一個大千世界,這就是他天眼的極限,這個障礙去掉,他能夠見三千大千世界,他能夠見五百世,過去五百世,未來五百世。能夠見過去、未來,但是過去未來也有限,五百世,五百世再往前去,他的能力達不到。為什麼?他還有障礙。他再要把對於一切法的分別也放下,他的能力大了,他就能夠見到一百個大千世界、一千個大千世界、一億個大千世界,他能知道過去一百劫的事情、一千劫的事情、一萬劫的事情,知道未來亦復如是。所以,你要不斷的放,把你那些障礙除掉,你的染污去掉、障礙去掉,你能力恢復。佛說這種能力是一切眾生各個具足,哪怕是現在變成蚊蟲、變成螞蟻,牠也具足。《華嚴經》上說得更好,「情與無情,同圓種智」。這就是說明什麼?所有一切物質現象都是圓滿具足的,動物具足,植物具足,礦物也具足,真的法法圓融。

  可是,你要是不悟入,縱然讀一些經典、語錄,你也學著會講,這個沒用處。為什麼?這不是你自己境界。不是自己境界,你看別人所講的,往往自己想錯了。那怎麼辦?唯一一條正確的道路,決定有利而沒有弊,念佛求生淨土,老老實實的念佛。宗門跟教下,你一定要懂得什麼是宗、什麼是教,你要辨別清楚。學教不要摻雜禪宗,學宗不要摻雜教下,這是什麼?初學的時候;圓融,那就自在了。初學的時候一定要按照規矩,所謂是「不依規矩,不成方圓」。學習,特別中下根性的人,最怕的是躐等,好高騖遠。這個好高騖遠的病,根就是名聞利養,還是自私自利、名聞利養放不下,所以你修學不老實。果然放下,你一定隨順佛陀教誨,隨順祖師大德的教誨,循規蹈矩,假以時日,你確實可能開悟,可能悟入。有一點點私心,有一點點好名好利的心,大障礙,嚴重障礙!這個障礙是什麼?是把你誤導到邪知邪見,這就糟了,這個邪知邪見造罪業,罪業果報三途。

  三途是自己罪業變現出來的,你要問有沒有?沒有,不但三途沒有,六道也沒有。我們今天墮落在人道,怎麼回事情?什麼原因?業力變現的,你造的是六道裡頭人道的業,現在要受人道的果報。安分守己去受果報,消業!一定是業盡情空,性德就現前。情執沒有放下,沒有空,業報沒了,你出不了六道輪迴,這是我們現前事實真相。為什麼不老實?為什麼不聽佛的教誨?佛的教誨太多了,你一定要知道你自己根性,要不知道自己根性,你學錯了法門,也毀了你一生。修學法門就跟病人吃藥一樣,可不能吃錯藥,這個常識我們有。我們生病吃藥,小心謹慎,藥吃錯了,不但病不能好,病會加重,甚至於死亡。修學法門亦復如是。法門要是契機,我們的成就很快,確實能夠斷惡修善、破迷開悟。如果修學法門錯了,不契機,就像吃錯藥一樣,把我們的法身慧命在這一生障礙住,損失太大了。這一生得人身遇佛法,這個機緣很不容易。

  佛陀在世的時候,人福報大,你遇到釋迦牟尼佛,向他老人家請教,他教你的法門決定不錯。為什麼?他知道你過去生中,生生世世無量劫來一切造作,因此他教給你的法門契你的機,你容易成就。佛滅度之後,到現在將近三千年,現在佛不在世,善知識、真正依教修行證果的人也沒有了,這時候我們怎麼辦?佛很慈悲,知道我們現在眾生的狀況,所以他老人家在《大集經》裡頭說過,末法時期,末法就是佛滅度兩千年以後。佛滅度第一個一千年是正法,第二個一千年是像法,第三個一千年往後(佛的法運一共是一萬二千年)是末法一萬年。佛滅度後三千年了,末法一萬年,第一個一千年過去了,現在是第二個一千年,從我們現在算起是應該還有九千年,這末法。

  「末法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億億人修行,罕一就是難得有一個人能成就,不容易!唯有修念佛法門帶業往生能成就,這就是佛陀給末法眾生一個明確的指示。你生在末法,你依照淨土帶業往生這個法門,你決定成就。修這個法門,我常講萬緣放下,就用這個法門先求得清淨心。老實念佛,把執著念掉,把分別念掉,只要能於一切法不再執著、不再分別,你的心清淨,你的心平等,你的智慧逐漸逐漸開了。要不要學法門?這看緣分,如果有這個機緣,有這個必要。機緣,無非是法緣好,尊重你的人很多,信賴你的人很多,你可以幫助他們。他們尊重你,他相信你,你說的話他聽,這時候可以觀機,學一點經教幫助眾生破迷開悟,行!你可不能忘記,不能因為法緣殊勝,又墮落在情執裡面,你就壞了。墮在名聞利養裡面去,貪圖五欲六塵的享受,那你這一生往生的機會也都靠不住,這個損失太大了。

  不能往生,那就繼續搞六道輪迴,不知道哪一生、哪一劫,你再會遇到這樣的機會。這個機會非常難得,不是生生世世容易遇到的,這個一定要曉得。因此,我們遇到之後,決定不敢錯過,決定還是以念佛為主,還是以求生極樂世界為主。一定要怎麼樣?一定要我真正往生極樂世界,見到阿彌陀佛,得到阿彌陀佛本願威神的加持,我再回來現身說法度眾生不遲,這個穩當,可靠!為什麼?絕對不會退轉,絕對不會迷失。所以,現在自己(別人不知道,自己清楚),自己想一想在這個世間,善緣惡緣、順境逆境、名聞利養、財色名食睡,還動不動心?還會動心,不行,我是凡夫,我不是再來人。

  果然是再來人,你從西方極樂世界再來的,這個現象就很清楚,你決定沒有自私自利,你決定沒有名聞利養,決定不會貪圖這個世間五欲六塵,六根接觸外面六塵境界,你不會起心動念。起心動念尚且沒有,你怎麼會有分別?你怎麼會有執著?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你得大自在。這個大自在是隨時可以去。這個世界眾生需要我幫助,我再多住幾十年、多住幾百年,一點關係都沒有,你真有能力做得到。想想我們有沒有這個能力?這叫生死自在。沒有這個能力,老實念佛,一門深入,長時薰修。這個人,那是有大智慧、大善根、大福德,一門深入。讀一部經,只要讀,不要求解。為什麼?智慧不開,你怎麼會解?你所解的全是錯的。你所想的、你說出來的似是而非,不是真的,這是我們末法眾生不能不知道的。

  末法眾生最好的老師,最真實的大善知識,給諸位講,就是淨宗十三祖印光老法師。他雖然不在了,《文鈔》在。現在他老人家的《全集》,這些年來出版了。我學佛的那個時候,在台灣只能看到《文鈔》正編、續編,正編兩冊,續編兩冊。很難得,最近差不多二十年來,《全集》出來,精裝七冊,分量並不很多。我的老師李炳南老居士教我,這一生當中務必要跟印光大師學習。怎麼跟他學習?讀《文鈔》,天天讀《文鈔》。經典我也只取兩種,《無量壽經》、《阿彌陀經》,我就依照這兩種。《阿彌陀經》,我依照蕅益大師的《要解》、蓮池大師的《疏鈔》。《無量壽經》,我採取夏蓮居老居士的會集本,依靠黃念祖老居士的註解。

  我自己講經是我自己學習的心得,把我所學習的心得,我所得到的,我所體會到的,說出來給同學們參考,給同學們分享,我們大家一起來勉勵,一起來學習。除此之外,我有什麼能力?我還是個凡夫,我的警覺性比較高。警覺性之所以高,天天讀經。讀《文鈔》就是天天聽印祖的教誨,不敢胡作妄為,老老實實的修行,希望在這一生當中真正成就,這個真正成就是決定往生淨土。現前這個世間的世緣要放下,徹底放下,一絲毫都不能夠沾惹。你沾惹,沾惹這一生去不成了,這個損失太大太大了。

  今天我們讀這首句子,真正是不可思議,佛也以方便法為我們說出,真的是難。『一切眾生有生滅』,清涼大師在註解上說,「初句了生滅,剎那一期,皆悉了知」。這個我們在講席當中常常提示出來。「剎那」,這個剎那是形容詞,不是講的一剎那,因為一剎那時間太長。一彈指的六十分之一,叫一剎那,太長了。所以這個剎那是形容詞,形容那個時間太短,短到我常常用一個數字來比喻,「億萬分之一秒」,佛經上常講的是「生滅同時」,《楞嚴》上講的是「當處出生,隨處滅盡」,這個生滅幾乎是同時,所以說「不生不滅」。如果沒有生滅,說個不生不滅,這廢話!說不生不滅是真的有生滅,但是生滅你已經沒有辦法覺察到。不要說我們人,現在用最精密的儀器也沒有辦法測試出來,生滅同時,這是「一期」。第二個呢?第二個也是這個現象,因為它太快了,就是一秒鐘當中它已經有億萬生滅了。我們看到這一秒鐘,是億萬生滅的相續相。一期是一個相,一期不是講相續相。「皆悉了知」,什麼人?佛經上講八地菩薩。七地菩薩都覺察不到,八地菩薩才看到阿賴耶識裡面那個動態,阿賴耶識的種子動態。現在時間到了。

  諸位同學,我們接著看第九首偈頌:

  【一切眾生有生滅。色與非色想非想。所有名字悉了知。此住難思方便力。】

  『一切眾生』,「一切」是廣義的,不僅僅是娑婆世界,三界九地、十法界都包括在裡面。「眾生」這個名詞,我們學佛的同學一定要把它搞清楚、搞明白。一般人看到這個名詞,都是以為好像有眾多的眾生,這是錯誤,這個解釋錯誤。眾生不能當作很多人、很多事物來講,它的意思是說,「生」,任何一物,有情也好、無情也好,它怎麼生起來的?佛給我們說是「眾緣和合而生」,所以稱之為眾生。「眾生」這個名詞是從它體上講的,清涼大師註解裡頭也有說,它後面「十一字了相,即眾生體」,是從眾生體上講的,眾緣和合而生。這個話用現代話來講,就是許許多多條件,這個現象發生了。這個現象,或者是動物,或者是植物,或者是礦物,或者是虛空,或者是我們講的時間,過去、現在、未來,這都是現象。宇宙之間所有一切現象,全都是眾緣和合而生的,眾緣和合而生就是它沒有自體,沒有自體就當體即空。所以,沒有自體的體是法性,法性不是物質,法性就是真心,心能現,能現相。

  現在科學說,這個「有」,有就是物質,物質是無中生有,這個說法跟佛法裡講的非常接近。物質確實是無中而生的,但是它生立刻就滅,生滅時間之短促,我們沒法子知道。不但我們不知道,阿羅漢也不知道,權教菩薩也不知道。明心見性的菩薩知不知道?或許知道一些,不透徹。真正了解,真正清楚明白,八地以上。八地叫不動地,也就是說,對一切法真正做到不起心、不動念。不起心、不動念,從圓教初住菩薩就開始修,於一切法裡頭去練,練這個功,練不起心、不動念的功。要練多久?三個阿僧祇劫,才真正不動心。這是《華嚴經》上告訴我們的。第一個阿僧祇劫,你能夠修到三賢位次,十住、十行、十迴向,三十個位次。這三十個位次統統是從不動心上說的,就是不起心、不動念上講的;不起心、不動念,功夫有淺深不同,愈往上面去功夫愈深,這是一個阿僧祇劫。第二個阿僧祇劫從初地到七地,第三個阿僧祇劫是八地、九地、十地這三地,愈往上面去愈難、愈微細。

  八地菩薩,諸位想想,七地是兩個阿僧祇劫修滿,八地是進入第三個阿僧祇劫,第三個阿僧祇劫才真正是不動。這時候怎麼樣?這時候就見到阿賴耶識微細的境界,這個微細的境界大概就是講無中生有,心現識變這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七地菩薩還做不到。八地、九地、十地,這是三大阿僧祇劫修滿,什麼地位?法雲地菩薩。再向上就證得等覺,等覺要多久才能夠證得妙覺位?佛在經上沒講,佛只講從圓教初住修滿法雲地的菩薩是三個阿僧祇劫,愈往上愈艱難,愈往上時間愈長。第一個阿僧祇劫三十個位次,第二個阿僧祇劫七個位次,第三個阿僧祇劫三個位次,你從這樣來推想,大概等覺菩薩這個位次要證到妙覺,我看至少是一個阿僧祇劫。妙覺是究竟圓滿的佛果,天台家講的六即佛,「究竟即佛」。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天台家判教的時候,「分證即佛」,分證不是究竟,究竟圓滿是最後這一個位次。

  在這個時候,對這樁事情真的明瞭、真的清楚了,「一切眾生有生滅」。這一句不就是前面講的嗎?「世界始終成壞相」,怎麼成,怎麼壞。我們凡夫講成住壞空,講的是相續相,不是講的事實真相。事實真相裡面,動物生老病死,植物生住異滅,礦物成住壞空,都了不可得。這些相是從什麼地方來的?是從相續相上來的。你懂得這個道理,你就知道今天科學家發現宇宙膨脹的現象,是從相續相上觀察到的,相續相。它生滅的真相呢?真相沒見到。現在看到這個真相也知道,有從無生,生出來之後很快它又滅了,看到這種生滅相。這個生滅相,用我們這個經上講的是「剎那一期」,行,可以能夠說得過。剎那一期,這是見到了。見到是心不夠細,如果心要很細的話,把這個做為一個研究專題,你就曉得有沒有膨脹?沒有。正是像電影,我們從電影裡面看到這個現象。電影在銀幕上畫面,一個一個畫面打出來,每個畫面的底片不一樣,不是一個畫面,正是佛經上講的,這種剎那生滅「各各不相知」。

  佛經上講的這些道理,真的是很難理解。為什麼?不是我們的經驗,不是我們的常識,但是它是宇宙的真相,宇宙萬有的真相,《般若經》上講的「諸法實相」。科學家有的時候偶爾發現,粗心大意疏忽了,沒有認真把它當作一個主要的命題來研究。可是用「研究」,真的是很難。研究是什麼?用心意識。用心意識,總沒有辦法了解它的真相;真正了解真相,離心意識。佛法講離心意識參,你才能了解真相。為什麼?離心意識是真心,真心才知道真相,妄心怎麼知道真相?因為性相是一不是二,所以妄心不能明瞭真心,真心能明瞭妄心,妄心不能明瞭真心。性了解識,識緣不到性,識是妄心,識能變,心能現。這是說「一切眾生」。

  我們以身體來說,我們這個身體就是一切眾生。這身是怎麼成就的?現在大家知道,精神的現象現在科學不能解釋,精神到底從哪裡來的?可是這個肉體,物質的現象,現在科學了解得相當清楚,許許多多器官。這些器官都是由細胞組成的,細胞再要詳細分析、觀察,變成分子,分子再分就變成原子、電子、粒子,物質現象。這裡面所有的眾生,這是許許多多眾緣和合而生的,這些眾生存在的時間並不長,現在科學家講新陳代謝。你在器官裡面細心去觀察,細胞會死,死了之後消失,新的細胞又產生來代替它。科學家告訴我們,人身體,整個身體所有一切細胞統統都換新,多少時間?七年。七年是個週期,你身上一個舊的細胞都沒有了,全部都換新。這個發現很有意義,人在七年是一個週期;換句話說,八歲的時候,他從母體上生下來的細胞是一個都沒有了。二七是一十四,十四歲,到十五歲的時候,你十四歲以前的細胞也統統都換成新的,一個舊的都沒有了。

  這裡面我們會聯想到一個問題,七年換一次,正是好像我們現在用的這些機械,現在人最通常用的交通工具,用汽車。你買了一輛汽車,用了幾年你就換一個新的,這個車不要了,買個新的,買個新的就等於說是全部都換新的。還可以使用的時候,假如說七年可以使用,使用的時候,有時候零件壞了,換一部分零件。常常修理,每年都去修理,修理換零件,到七年的時候完全不能使用了,全部換新的;換一個新的,每七年換一個新的。現在問題來了,為什麼不愈換愈好?為什麼換舊零件?為什麼換衰老的零件?

  我明白這個道理之後,佛在經上告訴我們,天人沒有衰老的相,天人永遠是年輕,一直到死亡的時候才現衰相。死亡的時候是什麼時候?最後的七天;他壽命到了,五衰相現前,最後的七天。在這個以前,天人不生病,天人不衰老,這什麼道理?他比我們聰明,他每七年換的時候全換新的,愈換愈好,永遠保持著他的相好光明。我們凡夫就糟糕,愈換愈差!你們想想看,第二個七年比不上第一個七年,第三個七年比不上第二個七年,十個七年就是七十歲,第十個七年比不上第九個七年,愈換愈差。這是什麼原因?一般人籠統的說,衰相。佛法裡面籠統的說,業障、業報。沒錯,是能講得通。這個換不是隨自己的欲望,我想怎麼換就怎麼換,不是隨妄想。

  但是,如果你隨順真心、隨順性德,你就愈換愈好。天人為什麼好?天人隨順性德。人為什麼愈換愈不好?人隨順煩惱。於是我們就發現,人在一生過程當中,第一個七年,生下來一歲到七歲,煩惱少,天真爛漫,他什麼都不知道,所以他的身體膚色可愛。第二個七年還不錯,少年,雖有煩惱,很輕,不嚴重,少年時代,還沒有成人。第三個七年二十一歲,麻煩了,成年了,他有七情五欲了。這個東西起來之後,怎麼能夠換好的零件?愈是年齡愈大,煩惱愈多,分別愈重,計較愈嚴重,所以煩惱習氣造作之業隨著年齡增長,愈換愈糟糕,就這麼個道理。如果永遠保持著清淨心,那你每七年的新陳代謝豈不跟天人一樣嗎?

  我們也能看到年歲很大的人,他體能保持得很好。你去細心觀察,你去向他請教,沒有別的,肯定是煩惱輕、妄念少、欲望少,這才能保持;欲望多了不行。學佛,如果貪圖佛法,還是欲望。所以,佛在《金剛經》上才給我們說,「法尚應捨,何況非法」,很有道理,佛法也不能夠有貪瞋痴慢;不僅是世法,佛法也不可以有。要真正契入佛的境界,佛的境界是清淨、平等、覺。佛法的成就,是我們的心一年比一年清淨,一年比一年平等,一年比一年覺悟,那你的新陳代謝一定非常好;就是講你所換的零件是新的,不是舊的,換來的都是好的,不是有病態的,就是這麼個道理。

  這個道理諸位要細細去思惟,你要想通了,你就懂得養生之道。我們這個世間,要吃飲食,或者是運動,或者是用什麼樣的方法來保養,有沒有效果?效果有,很少。真正的因素,健康長壽的因素是心,心要清淨、要慈悲,行為要清淨、要善良。心行清淨、善良、慈悲,哪有不好的道理!學佛學懂這一點的時候,你就有受用,真得利益了。我們常說中年以上什麼是福報?健康是福報。你有地位,你有財富,你有能力,但是你身體不健康,這是遺憾;要能得到健康的身體,那是真正的福報。有健康的身體,世出世間的事業,出世間事業是修行,你才有本錢修行。

  自古以來,開悟的、證果的,都是年輕人,世法裡頭,英雄豪傑也都是年輕人,所謂是「自古英雄出少年」,二、三十歲的時候成就了。在我們佛門裡頭,你去看看史傳裡面所記載的,歷代的這些高僧大德、在家修行的居士,開悟的、證果的,年歲都不大。老年成就的,實際上他開悟的時候也是在年輕的時候。為什麼?年輕的時候修行有體力。打個「般舟三昧」,我們知道般舟三昧一期是九十天,三個月,三個月不睡、不坐,所以般舟三昧叫「佛立三昧」。可以走動,可以站在那裡,不可以坐下來,不能躺下來,專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比打佛七還嚴格,佛七是七天,這個一期是三個月(九十天)。

  我們在《華嚴經》上看到善財童子參訪德雲比丘,這是五十三參第一參。德雲比丘就是修般舟三昧,念佛求生淨土的,善財童子頭一個參訪他,這個用意很深,我們世間人常講「先入為主」,善財童子主修的法門是念阿彌陀佛往生淨土,主修法門。五十三參到最後,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他修行成功、圓滿了,實報莊嚴土上上品往生,一生成就,這是做出榜樣來給我們看的。《華嚴》裡面講無量無邊法門,「離世間品」舉例子就講了兩千個法門,你看看最後導歸極樂,這是什麼意思,我們要懂、要明瞭。既然所有法門都導歸極樂,我乾脆選擇念佛法門就好了,何必要拐彎抹角?要受那麼多辛苦?所以,一部經,學古來祖師大德。許許多多祖師大德一生就是一部《彌陀經》,一句六字洪名,死心塌地一生不改,他成就了。世出世間一切法,他統統放下了,心地清淨慈悲。就是這麼樣簡單的一個法門,自行化他;自己這樣做,也這樣教化別人,真的是自他兩利。

  註解裡面講,『色與非色想非想,所有名字』,這總共有十一個字,清涼大師註解裡面說「次十一字,了相」,這兩個字是總說,了是明瞭,相是現象,「即眾生體」。說到體,體有兩種,一種叫性體,一種叫質體。我們現在一般人講體,多半講的是質體,質體還不是真的,真正的體是性體。但是性體太微細,我們講一般人是九法界眾生,何況六道,不知道。四聖法界裡面,聲聞、緣覺、菩薩,雖然常常聽到佛菩薩講經說法、教誨,知道有性體,像我們現在,我們現在知道心現識變,這是我們聽經上講的,佛說的,聽佛說的,我們自己有沒有見到?沒見到。雖沒有見到,這個事實真的我們一時一刻都沒有離開,但是我們就不知道這些事實真相,這叫迷。迷了之後,隨順妄想,「我想怎樣怎樣」、「我以為怎樣怎樣」、「我聽別人說怎樣怎樣」,都不是自己的,自己沒有親證。什麼人能親證?大乘教裡面講,圓教初住菩薩、別教初地菩薩,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這一分法身就是眾生體。這個證得是性體證得了,質體當然明瞭了,那還有什麼問題?

  清涼在這裡給我們說得很好,「不出三界九地」。三界,先說三界,三界是欲界、色界、無色界。九地怎麼說法?欲界算一地;色界四禪,初禪、二禪、三禪、四禪,這算四地(初禪是二地,二禪是三地,三禪是四地,四禪是五地);再往上去,無色界這有四空天,四空天也算四地,合起來九地。所以,三界就是九地,九地就是三界。三界九地就是一尊佛的教化區,就是三千大千世界;三千是由小千、中千、大千組成的。要是用黃念祖老居士講的話,我們這一個銀河系是一個單位世界,單位世界的天頂是初禪,小千世界的天頂是二禪,中千世界的天頂是三禪,大千世界的天頂是四禪。所以一佛土,四禪天只有一個,三禪天有一千個,到欲界天頂,初禪天有十億個。我們通常講的忉利天、四王天,忉利天中國人講玉皇大帝,在我們六道裡頭玉皇大帝有多少個?多少位玉皇大帝?十億個。

  我們要拜玉皇大帝,皈依玉皇大帝,這十億個玉皇大帝,你找哪一個?這個道理要搞清楚,不能含糊籠統。這種狀況就像一個國家政治組織一樣,我們現在居住這個城市,中國人稱縣市,有縣市長,就好比是初禪天。省長就好比是二禪天;還有比省更高的行政區,那就是三禪天;最上面的,國家有總統,在從前有皇帝,那就是四禪天,一個國家有一個四禪天。在中國過去,有很多個總督,一個總督管兩個省,這是行政單位次一級的,第三級是省,第四級是縣市,叫縣長。我們對這縣長很尊敬,縣長太多了,中國有一千多個縣,你到底是找哪一個縣長?當然是我們所居住在這個土地的縣長,這個縣市的縣長,不是另外縣市的。所以這個一定要清楚,忉利天就像縣市長一樣,太多太多了。不出三界九地。

  「下二界是色」,下二是講的「色與非色」,色是色界,無色界是非色。「二界八地,皆名為想」,就是色界跟無色界總共八地,前面這是欲界,欲界算一地,這都是想,《楞嚴經》上講得清楚。《楞嚴經》講一個「情」、講一個「想」,情多就往下墜落,想多就往上超升,情執很可怕!「無想天為非想」,這個無想天包括無色界天。「有頂,非想非非想」,這是三界最高的,無色界天最高的,最高的一層叫「非想非非想天」。從欲界到色界到無色界,三界九地。

  『悉了知』,這句話了不起!這句話我們看到了,生起無限的羨慕。今天在這個世間,真正做學問的人,科學家、哲學家、宗教家,都在探討宇宙人生的真相,什麼時候他能對這個悉了知?悉了知是所有做學問、求智慧知識的總目標,都希望能搞清楚、搞明白。為什麼?千萬年當中,多少人在這個地方探索,一直到現在都還沒有搞清楚,現在藉著高水平的科學技術,依舊沒有辦法探測到。什麼原因?前面跟諸位說過,用錯了心。這個事情用真心才能信,才能了知,用妄心不行。世間所有一切機械,這些科學的工具,都是從妄心裡頭變現出來的,不是從真心變現的;真心變現出來的,不需要用這些機器。真心是用什麼?真心裡頭沒有妄想、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我們常講的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這是真心,用真心能了知。悉是圓圓滿滿的了知,徹底究竟的了知。這是真正值得我們反省,值得我們思惟。

  我們今天求究竟圓滿的智慧,要用什麼方法?千經萬論,無量法門,給我們指示一個總方向,禪定!所以,八萬四千法門是八萬四千種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手段,修的什麼?統統修的是禪定,離開禪定就不是佛法,佛法是離不開禪定的。它的方向、它的目標是一個,方式、方法無量無邊,「法門無量誓願學」,無量無邊。所以佛才說「法門平等,無有高下」。為什麼?同一個方向,同一個目標;這一個方向就是破迷開悟,同一個目標就是明心見性。念佛法門也不例外,我們往生到極樂世界去幹什麼?到那個地方去明心見性、去破迷開悟。此地環境不好,我們業障太重,我們想破迷開悟做不到,想明心見性也做不到。換個環境到極樂世界去,極樂世界修學環境好,老師好,同學好,在這個環境裡面肯定成就,就是這麼個道理。

  現在修學,環境真的是愈來愈差,我這個年齡,實在講還相當幸運。中日戰爭的時候,我們正是在學生時代,小學、初中,少年學生時代。因為戰爭,許多地方日軍佔領,我們這些人逃難,流離失所,國家收容。本來國家只是辦大學的,所以國家辦中學,辦初中、辦高中,我們就念國立的中學。國立中學完全是免費的,吃住、衣服,生活所需的,國家統統供給,就跟當兵差不多。所以在那個時候,人家稱當兵的稱「丘八」,稱我們這些學生叫「丘九」,叫流亡學生,國家來收容。住在學校裡面,沒有家,我們住在學校裡。有些同學,家比較近一點的,過年過節回家去;像我們是跟家人很遠,過年過節也沒辦法回家,都在學校裡。

  學校老師不但是要盡老師的責任,還要盡父母的責任,因為我們這種年齡沒有成年,他要教、要照顧,所以我們跟老師的感情很厚。老師是父母,同學是兄弟姊妹,患難當中長成的。這有什麼好處?社會上許許多多的染污,我們沒有沾上。過團體生活,住在學校裡,受老師的監督。小學六年,中學至少初中、高中都嚴格管理,在那當時,你有十幾年的時間不受社會染污,這是很殊勝的緣分。比一般,我們像一般在家庭上學校,總是還是有染污。住在學校裡,受學校來管理,好!這是我們自己得到這個經驗。唯有不受染污,你心地才清淨,你才能夠培養德行。真正能聽話,能夠尊敬老師,服從老師的指導,肯定有成就。如果對老師有著恭敬心,這是印祖所說的,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你對老師有十分誠敬,你一定得十分利益,這是我們在年輕的時候生活經驗當中體會到的。以後看《印光大師文鈔》,我們的體會就很深,所以有感恩的心。

  『此住難思方便力』,清涼大師說得很好,「悉了知者,能了,兼了其性,即是無生」,我們在這一段統統都說到了。「此是無邊之境」,無盡之境,所以你沒有方法去思惟,不可思議。「上二偈但了差別,即是方便」,第八、第九首偈子都從差別相上講,從相上教你體會到性體,這就是方便。特別是宗門,教下也不例外,從相你要能夠悟入體性,知道性相是一不是二,這個時候你才真正得受用。這個受用就是妄想、分別、執著你真的能放下,真放得下。現在時間到了。


这是多元文化讲堂整理发布(2017-05-26 09:20:49)

 
amtb
  • 本文由 amtb 发表于 2017年5月26日09:20:48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fjt.com/28521.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