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每天拿着念珠数著名号,句句都是迷而不觉,这个不叫持名,不叫作念佛。佛是觉的意思,念佛就是念觉,念念觉而不迷,这叫念佛。你是念念迷而不觉,那哪里能叫念佛?这就说明这四个字不容易,无怪乎现在人所谓: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他那个念佛是念名字佛,不是念观行佛,念观行佛就有办法了。只念名字,连名字什么意思都不晓得,迷惑颠倒,这种念佛怎么能成功?念观行佛,就是念念自己提高警觉。我们在境界里面才起一念分别执着,那就叫迷,那就叫做无明,无明继续不断往下发展,那就变成见思烦恼,那就得造业受报。所以这一句佛号,是把你从迷里面给拉回来。「南无」就是皈依,从迷里面回过头来,回归!依觉悟、依觉心,觉心是清净的、觉心是平等的、觉心是广大的,这样才能成功。真正觉悟的人一定晓得人生苦短,何必去造业!几十年光阴一弹指就过了,广造罪业实在不值得,真正是愚痴迷惑颠倒。更应当觉悟,古人常讲:黄泉路上无老少。不要以为我现在还年轻,来日方长,你有没有跟阎罗王订下合同?看看许多寺庙骨灰塔里,多少年轻人!这是我们要特别提高警觉的。
觉心之体,就是真如本性的本体,经上常常以「湛寂虚灵」来形容它,六祖大师说「本来无一物」,这都是讲本体、性体,它的相是清净、平等,它的作用是大慈大悲。所以我们要依这四个字,把自己真性的体相用给念出来。真性体相用就是自家本人,禅宗所讲的「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大经里面所讲的「本有家珍」、「如如之佛」,《华严》、《圆觉》讲的「本来成佛」,就是这个意思。这是此地所讲的,由名召体。
演【体外无名,体具众德,则名亦兼众德。故一称名,即称佛众德也。】
这个『佛』的意思是双关的,自佛、他佛。他佛是赞叹西方教主阿弥陀佛,自佛就是自己的清净心,就是自己的佛性,这是一定要明了的。
『专乎持也,统百行以无遗』,这一句是说:
演【以一心持名,万缘自舍,即布施行。一心持名,三业自净,即持戒行等。】
这个地方六波罗蜜只举两条,其余的省略。这一句阿弥陀佛,六度万行圆圆满满包摄在其中,所以讲专持名号,「百行」就是我们常讲六度万行,全都统摄在其中。可是诸位要特别注意「专」字与「持」字。专就是专一,就是一心持名;持就是念念不忘,就是不能间断,这就叫功夫。真正决心想往生,把这个身心世界要放下,要放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念念就想生西方。西方世界比此地好得太多了,这是诸位都晓得的。你只要有一丝毫贪恋,你就不专。虽然是持名,不是一心,不是一心持名,那么你的成就就有了问题。功夫成片接近一心,功夫成片是什么阶段?经上说得很清楚,烦恼虽然没断,这一句佛号确确实实把它伏住,伏烦恼。《金刚经》所谓「云何降伏其心」,这个妄想心真的被这一句佛号降伏住,有这样的能力,才叫做功夫成片,带业往生。如果我们念佛的功夫,连这个烦恼都降伏不住,这个不会往生的。
其实在座诸位同修,你们都是无量劫之前生生世世都在念阿弥陀佛,没能生得了,原因在哪里?生生世世都没有做到功夫成片,就是你这一句佛号没有把烦恼压住。念佛的力量太薄弱,烦恼的力量太强,压不住,所以你没能去得成!为什么压不住?你没有舍心,没有真正把这个烦恼舍掉,这是个大原因。第二个,你念佛的功夫不能够相续,而成断断续续的这种现象,这个功夫不得力。要想功夫得力,这个名号要念念相续,不能叫它间断;一断了,烦恼就起来,贪瞋痴慢就起来了。功夫不断,心心念念就是一句阿弥陀佛,这样才能够把烦恼习气压住,不让它起现行。压久了,佛号就有力量,这才能带业往生。
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经上讲的「心不颠倒」。念佛人最怕在临命终时业障现前,这是什么?有病苦,一有病苦就危险,这个事情是很麻烦的事情。临命终时求什么?就是求一个好死。我们中国古人讲五福,福报有五种,五福里面有「寿考终」,这是讲死的时候没有病苦,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是大福报,五福里面最大的福报就是这个。临终的时候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点痛苦都没有,他即使不学佛,他绝不堕三恶道,因为他清楚。凡是堕恶道,都是迷惑颠倒!他要是清清楚楚,他怎么会看中畜生道?怎么会爱上饿鬼道?那是不可能的事情,明眼人他会有好的选择。所以在人天两道当中,他也是来享福的。假如是个学佛的人,决定往生,他决定选西方极乐世界。所以你要是判断一个人,他是不是确确实实往生,你看他临命终时清不清楚,就可以判断个八九不离十。临命终时这一痛苦,那不得了!
我过去初出家不久,圆山临济寺念佛会,他们的副会长林居士往生,那个相就很不好。他平常带领别人念佛,到临终疼痛到极点的时候,不但自己不能念佛,别人念佛给他听他还骂人。在那个时候一切佛号统统拒绝,不听了,你说有什么法子!业障太重了。我们看到那种现象才晓得,往生不容易!自古以来,祖师大德教我们修福,修福报不要享福,留到临终福报现前,心不颠倒,就可以选择极乐世界安安稳稳往生了。现在在这个世间咬紧牙根吃点苦头,算不了什么,生生世世都是这些因素误了自家的大事,这一生觉悟了,应该要回头!所以要认真的修福,不要享福。要把自己的心量拓开,要把一切众缘放下,万缘自舍,除非你不一心,一心当然就舍掉了。心里有牵挂,就不是一心持名。一心持名里头决定没有一个妄念,没有一丝毫牵挂,你这个布施波罗蜜就圆满,就是修布施心。一心持名,三业自然清净,那就是持戒波罗蜜。一心持名,你决定不会与人家相争,「于人无争,于世无求」,那就是忍辱波罗蜜。念念相续,就是精进波罗蜜。
念佛法门真正简约、要约,名副其实,一点都没错,人人能修,人人能成就,就看你自己肯不肯。换句话说,无上菩提个个人都有分。不要以为我很愚痴、很贫贱,没有一个人没分的,三根普被,利钝全收。说个老实话,贫穷下贱之人成功反而容易,为什么?他容易丢,烦恼没有!愈是豪贵,修这个法门愈难,他牵挂愈多,他放不下。所以要舍,要尽舍,舍什么?舍往生的障碍,就是这个东西,你不舍,统统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障碍,那个事情麻烦就大了,所以觉悟就是觉悟这桩事情。
疏【即前大本观经,较而论之。】
即前就是指前面他这段序文,大本是《无量寿经》,《观经》是《十六观经》,就净土三经合起来看,比较比较来说。
疏【知持名尤为要约也。】
这样才真正发现持名尤其是简单,尤其是要紧、简约。
疏【广大者,以四十八愿,帡包幽显,统括圣凡,广大恢宏,茫无畔岸,入之必有繇渐,故贵知先。】
这几句话是说《无量寿经》,是讲大经。大经里面,我们能够看出阿弥陀佛的伟大,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所不能比,这个道理非常的显然。我们在一切经论里面读得很多,所谓成佛,无论从事上讲、从理上讲,无非是破尽二执,我执断尽,法执也断尽,见思、尘沙、无明统统断尽,三德圆证,这就叫无上正等正觉。八万四千法门是修证的手段而已,无论用哪种方法都能成无上道。六波罗蜜,随便用一条都可以!譬如用布施,舍,我把我执舍尽、法执舍尽,见思、尘沙、无明统统舍掉,就成佛了。哪个法门都行!法门平等,殊途同归。成佛之后是佛佛道同,智慧德相并没有两样。
可是,一切诸佛在因地发心各个不相同。我们现在发这个心太小了,不但不能说是菩提心,我们发的是功利心。我们为什么学佛?希望离苦得乐,离苦得乐是功利心。我现在太苦了,我希望日子过得舒服一点,希望学佛能够发财,希望学佛能够长寿,希望学佛我的家人都能够平平安安,为这个。换句话说,从来没有发过了生死出三界的心,没有!口是心非,口里说我要出三界,心里才不想出三界。口里想往生,我们这里打个佛七,七天就往生,一个也不会来!这还得了,七天就要死了,我的命还长得很!不会有人来的,口是心非!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