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三十集) 1984/12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1-003-0030
请看《阿弥陀经疏钞演义会本》,第三十七页:
序【盖繇念空真念。生入无生。念佛即是念心。】
昨天我们讲了这三句,今天再继续看底下这段一文:
序【生彼不离生此。心佛众生一体。中流两岸不居。故谓自性弥陀。唯心净土。】
这一段总结含义非常的深广,我们应当要特别注意,无论是解与行,都有很大的帮助。
演【生彼生此者,既到无生田地,则其净土已无彼此。】
这两句话是从理上讲的,确实是如此。无生忍,前面说过,一心才能够证得,一心里面没有分别、没有执着、没有妄想,既然离开一切分别执着妄想,哪里还有彼此?如果有彼此,那就是有分别,那就是有执着,那就不是一心,也不是净土,这个道理我们一定要懂。换句话说,我们自己念佛功夫有没有进步,念的得力不得力,都要从这些地方来勘验。就是我们在一切境缘之中,分别心有没有淡几分,执着妄想有没有比过去轻一些,这里才能见到功夫。
可是事有没有娑婆?有没有极乐?有的。理不碍事,事不碍理,理事无碍。念到一心,西方是净土,此地也是净土,因为你在一切境界里头都不染着,所以无有一处不是净土。也许同修要问:既然全是净土,那我何必要到西方极乐世界?如果你起这一念,那就证明你没有证得净土,为什么?你还有彼此之分,你这个妄想分别执着并没有打掉。
演【游神亿剎,实生乎自己心中。】
『剎』是讲诸佛的剎土,事上确实有。只要你证得一心,就有无量无边的神通,可以在一弹指之间分身无量无边的剎土,因为无量无边的剎土没有离开自己的心,「唯心所现,唯识所变」。
演【孕质九莲,匪逃乎剎那际内。】
这是讲生西方极乐世界,那一边是莲花化生。『九莲』是讲莲分九品,这是各人功夫程度上显出的差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一剎那之间的事情,所以才说:
演【彼即是此,此即是彼,彼此无分,云生彼不离生此。】
这一句意思很深。十方世界确实是无二无别,一味清净,这种境界初得理一心就见到了,也就是圆教初住菩萨的境界。可是从初住往果地,还有一段相当的距离,在这种情形之下,西方世界修学特别的方便,容易成就。因此,十方世界的菩萨没有不选择极乐世界的,道理就在此地。这个是说,一切境界在你心中固然是一味平等,可是增上缘不相同,西方世界有特别殊胜的增上缘,能够帮助你既快速又稳当的成就。在这个境界里面,决定没有此土彼土之分,如果还有这个念头在,那就不是理一心不乱,不是实报庄严土。
演【心佛众生一体者。】
『心、佛、众生』,这三样合起来就是整个法界,就是尽虚空遍法界,尽虚空遍法界就是自己,它是一不是二。心是讲能变的理体,佛与众生都是心变的。
演【佛者果德之称,众生秽恶之号,心者灵明之体。】
『灵明之体』,在觉悟的时候就叫『佛』,在迷惑颠倒的时候就叫『众生』。「佛」是说的心,觉心,「众生」是讲的迷心,迷悟都是它。我们现在是在迷,不是在悟,现前最要紧的是如何破迷开悟,返妄归真。
演【念佛未至一心,心不是佛,佛不是生,判然不一。】
我们今天讲的十法界,四圣不是六凡,六凡不是四圣,这是我们现前的境界。如果我们念佛念到一心不乱,那就进入一个真实的境界。
演【今既念佛即是念心。】
这才是一心。
演【则返本还源。】
『本』是本心、本性。『源』是本觉。『反本还源』的时候,他心是一心,一心里面没有二念。
演【不见生佛假名。】
『生、佛』是二法,二法就不是佛法,为什么不是佛法?佛法是觉法,二就不觉,就迷!所以说二法不是佛法。觉一定是一,因为觉里面没有分别执着,离一切分别执着才是觉;执着这一切分别,这是迷。『不见』就是不执着了,再没有这个错误的见解。
演【惟一妙明,周遍法界。】
妙明真心是一心,这个心非常的广大,尽虚空遍法界就是你妙明真心所现之物,所以说『周遍法界』。
演【以即佛之生,念即心之佛,无二相也。】
这就是所谓「念而无念,无念而念」。念不念?念,天天念佛,二六时中这一句佛号从来没有间断过。为什么说无念?『无二相』。不执着能念之心,也不执着所念之佛,不但不执着,连分别的心都没有,这时候才叫做「都摄六根,净念相继」。都摄六根是六归了一,一即是六,六即是一,《华严》所谓「一多不二」,这是真正的实相,宇宙人生的真相。下面是教给我们用功重要的原则:
演【中流两岸不居。】
两边都不执着,这才是一心的境界。
演【苦域是此岸,乐邦是彼岸。】
『此』是指娑婆世界,『彼』是指极乐世界。这两个地方要是以我们凡夫来观察,那真是苦乐悬殊,完全不相同。在一心不乱的人,这是讲到理一心,他们的看法当然是不一样,这两岸是平等的,那不是我们的境界。
演【非苦非乐是中流。】
两岸我们要放下,中流也要放下。『中流』是代表中道,正是所谓「两边不立,中道不存」。因为你落在中道里面,你还是有住,你的心还是有执着,心里面还有东西,还是不清净。《般若经》里面所说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你还住在中流,怎么行?你还住在中道、还住在第一义谛,那还是不行,应无所住。这种境界,虽然比凡夫高明,比二乘人高明,但是他不见性,他不能开悟,他还是有障碍。
演【念佛未至一心。】
功夫没到一心。
演【中流两岸,截然不同。】
这个界限清清楚楚,它有界限的。界限从哪里生?从分别执着里面生的。这个境界从什么地方现前?是从念头上现前的。《起信论》说过:一切法都是以念为体。从我们心念而生的。
演【今既生彼不离生此。】
知见圆融了,所谓圆融就是当中没有界限,离一切分别执着妄想,这才叫知见圆满、知见圆融。这个时候:
演【则不见彼岸,不见此岸,并不见非彼非此之中流。】
『彼岸、此岸、中流』,事相决定是有。不能说这个事相没有,事相决定是有,而是你心里面再不会在这里划界限了,换句话说,极乐世界你没有乐受,你心清净的,纵然在阿鼻地狱,你没有苦受。我们要问:地狱、天堂有没有?有,这个境界确实有,可是你在这个境界里头一味感受,你的感受是相同的,也就是苦乐忧喜舍你都不受,你这个心多清净!不是没有境界,境界是有的,娑婆、极乐是有的,你在娑婆世界没有苦受,在极乐世界也没有乐受,甚至于不苦不乐的受你也没有,这真正是自在,这叫做正受,就是念佛三昧,就是一心不乱。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