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而自性寂,即是无量寿。自性照,即是无量光。寂照不二,即是光寿交融。则阿弥陀佛,岂不即是当人自性。】
这就是所谓「自性弥陀,唯心净土」。净土、弥陀都是自性变化出来的。既是自性变化出来的,当然不是别人,是自己。经、论(注解就是论)说得这么清楚明白,我们听到好像也听明白了,其实明白了没有?没有。没听明白,没听懂,为什么?如果真听明白、真听懂了,你就成了阿弥陀佛,你就入了境界。就像禅宗所谓「言下大悟」,你听了言下没悟。换句话说,我们听了似懂非懂,不是真正懂得,境界没转过来;真懂得,境界立刻就转过来。我们为什么转不过来?业障太重了,障碍住你自己的自性寂照。所以你自性本定不能现前,自性般若也不能现前,被自己业障给障住了。但是诸位要明了一桩事情,自性般若、自性本定是本有的,你现在这个业障、烦恼、无明是本来无的。本来无的就是假的,本来有的是真的。本来有的一定可以证得,可以恢复;本来无的,一定可以断掉,能断干净。最低的条件,我们要相信这一点,要在这个地方建立信心,你就有一个入处。底下第二段是配三大来说:
疏【又初句明无不照,即用大。】
初句是灵明洞彻,这是讲「用大」,无所不照。第二句是湛寂常恒:
疏【二句静无不含,即相大。】
真如本性是什么样子?清净寂灭相,它不动。经上常说,「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自性本定,你觉悟的时候它在定中,你迷的时候它还在定中。不是说你迷了它就乱了,它迷了它就乱了,那不叫做本性,不叫做本觉,迷了它也不乱!好像阴天,阴天太阳没有了,太阳还是一样放光,只是被云遮住而已。现在我们对这个知道得很清楚,乘飞机飞到云层上面,还是光天化日,并不是说今天太阳没有光了,不是的。这就跟自性本定、自性的般若一样,它还是照、还是寂,永远没有改变,而是我们自己生了无明,这个无明就像一片云彩,暂时好像是障碍了,其实并没障碍。好像云层遮住太阳,其实并没有遮住,太阳大得很,云层那一点点怎么能遮到太阳?而我们自性更大,经上常讲「心包太虚,量周沙界」,这一点无明烦恼怎么能障碍得住?不可能的事情。由此可知,「灵明洞彻」是它的作用;「湛寂常恒」就是它的样子。而三四句所讲的「无向无背」,正是讲它的本体,它的本体清浊向背统统说不上。
疏【三四句迥绝二边,即体大。】
『迥』是远远的,远远的断绝两边。清浊是两边,向背是两边,用今天的话说,超越相对,连绝对都不可得,绝对跟相对还是两边。这就是前面讲的不可思议的意思,不可思、不可议。这是显体。
疏【五句总赞,所谓即三即一,双泯双存,辞丧虑亡,不可思议。】
把体相用合起来看,这就是总赞。
疏【末句亦结归自性也。】
末句还是结归到自性,体相用说的是自己,自家的体相用。由此可知,这一部《弥陀经》、《弥陀经疏钞演义》讲什么?讲的是自己,就是自己的体相用三大,不是讲别的。《弥陀经》如是,《华严》、《法华》、《圆觉》无有一经不如是,整个佛法就是说的自己。所以佛法不是宗教也不是哲学,为什么?宗教里面讲的他,不是自己;哲学也是讲的他,也不是自己。而佛法彻始彻终就是讲的自己,没有讲到外人。唯识学说得很好,佛法里头分别一切法相,分别的是自己,真是「心外无法,法外无心」。不明白这个道理,就不懂得佛法,你也没办法入佛法,一定要明了。
演【又初句明无下,配三大也。】
三大就是体大、相大、用大。
演【用大者,谓众生心具有无边妙用。】
这是讲众生的心,你的心具足无边的妙用。
演【论云:三者用大,能生一切世间出世间善因果故。】
论是《大乘起信论》,马鸣菩萨排的顺序是一体大、二相大、三用大。此地讲『用大』,所以就引第三条来说明众生心具有无边的妙用,能生一切世间出世间的善因善果。出世间,声闻、缘觉、菩萨、佛,这个善因善果从哪来?是从你自己心里面生出来的。世间人天的善因善果,也是你自己心里面生出来的。诸位要知道,这是真心,真心决定生善因善果。三恶道、阿修罗道,从哪来的?妄心生的。真心上面带了一层无明,就生一切恶因恶果,还是这个心生的。心上带了无明,带了烦恼业障,就生恶因恶果。去掉无明、去掉业障,这个心所生的是善因善果,这岂不是《华严经》上所说的「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法界是指十法界,指一真法界。一真法界与十法界统统是唯心所造,这个造就是现的意思,「唯心所现,唯识所变」。为什么会现种种不一样?识在当中起变化,唯识所变。心是真心,唯识是带了一层无明的真心,我们称为「阿赖耶识」,称「妄心」。它能生,也正是六祖开悟时所说的「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何期是没想到,没想到我自性能变现出这一切万法。他一开悟,一见到这个真相,说出这么一句很感慨的话。
演【今此灵明无所不照。】
本性里面的般若光明,无所不照。
演【即是能生一切世出世善因果也。】
从这一句,我们非常明确的体会到,一切善因善果是从智慧里面生的。灵明觉照是本性的智慧,难怪佛法所标榜的是无上正等正觉。本性里面有体、有相、有用,无上正等正觉是讲作用,不是讲体。我们讲「佛」这个字是觉的意思、智的意思,还是讲的作用;如果讲体,应当讲寂,讲清净寂灭才对。所以讲「涅槃」是从体上讲,涅槃是寂静、寂灭的意思,讲「佛」是从用上讲,佛是智慧、是觉的意思。涅槃跟佛是一个意思,一个从体上说,一个从作用上说。用当然有体,体一定有用。这就了解,善因善果一定要有智慧,没有智慧不行。
演【相大者,谓众生心具有如来智慧德相。】
这句着重在德相上。释迦佛成佛的时候,才看到一切法的真实相,诸法实相,他老人家说出来了,「一切众生皆具有如来智慧德相,可惜你有分别执着而不能证得」,他老人家有这么一个很感慨的一句话。这句话也很明白的告诉我们,如果去掉分别、执着,我们的如来智慧德相就现前,就证得了。但是这个分别、执着你就是不肯舍掉,那没法子。谁肯把分别、执着舍掉,当下就成佛。这个东西难舍难断,无始劫来的习气。怎样舍?要定、要净。经上给我们讲:「净极光通达」。净就是定,定到了极处,本具如来智慧德相就现前,这光明就通达了。所以,智慧一定是从禅定当中生的。本经的一心不乱,就是自性本定,就是禅定,就是《楞严经》上所讲的「楞严大定」。下面再引《起信论》上第二句所讲的:
演【论云:二者相大,谓如来藏具足无量性功德故。】
『如来藏』是什么?就是众生心,众生心就是如来藏。如来智慧德相就是无量性功德,说法不一样,事情是一桩事情,『具足无量性功德』就是具有如来智慧德相。这两句话可以互为注解,一看这个意思就非常的明显了。
演【今此湛寂无所不含,即是具足无量性功德也。】
『湛』是清净,『寂』是寂灭不动。心清净,一点渣子都没有,六祖说「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一粒微尘都不染,这是湛寂,这是真心的样子。体太难讲,从作用、相状上来观察,容易体会,相用就是本体。自性本具的无量功德,你什么时候才能够见到?一定要到理一心不乱,就见到了。因为理一心那个样子就是湛寂常恒,用《金刚经》上两句话说就是「不取于相,如如不动」,这是理一心,这就是湛寂常恒,才能发现这个里面本来具足。
演【体大者,谓众生心是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
这个是不可思议了。『一法界』,《华严经》里面讲的一真法界,一真法界里面『大总相法门』的本体。换句话说,一真法界是依什么变现的?依『众生心』变现的,众生心现一真法界的相。一真法界里头有无量无边的别相,别相是所现,总相是能现,总相就是众生心的相。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