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经 (第二十三集) 1985/10 美国达拉斯 档名:14-009-0023
请掀开经本,卷中一百一十八页。经文:
【说是语时。会中有一鬼王。名曰主命。白佛言。世尊。我本业缘。主阎浮人命。生时死时。我皆主之。】
从这个地方看起。这一段是主命鬼王,他也有一些问题,在大会当中提出来向佛请教。他的这些问题与我们有非常密切的关系,绝不可以把它当作神话小说来看。经上所说,如来五语所宣,决定是真实不虚。所谓『主命』,就是他主管阎浮提众生的生死。在这个地方我们特别要留意的,他并没有权要我们长寿、要我们短命,他没有这个权。他这个权责就好像美国的移民局一样,你进来、出去的时候,他管这个东西。像我们在台湾户政事务所,他管这个,小孩出生了要去报户口,他是管这个,鬼里面也有管这个事情的。下面他就说:
【在我本愿。甚欲利益。自是众生。不会我意。致令生死。俱不得安。】
这个生死不得安,这是真的,绝大多数生死都不得安。在现在由于科学发达,卫生、医药都比以往要进步,所以这生死比较过去是要好一点。生比从前是好得太多,可是死恐怕不如以往,不如从前。可是这些鬼,他们的本意是希望生与死都能够得到平平安安,都能这样得到。可惜的就是众生不能懂得这些鬼王的好意,于是乎自己造许许多多违法、违理的造作,这样才能够叫『生死俱不得安』。下面这就举出事实来说:
【何以故。是阎浮提人。初生之时。不问男女。或欲生时。但作善事。增益舍宅。自令土地。无量欢喜。拥护子母。得大安乐。利益眷属。】
这就是教给我们,人就是当在小孩出生的时候,不管是生男生女,这生的时候应当要给他修福,要给他做善事。你修福,鬼王很想保护你,因为你自己本身有福,换句话就增长他的力量。好像办事情,一切都如法,很顺利通过,一点为难都没有。如果你不懂这个道理,造作许多罪业,这事情麻烦,他很想保护你,可是你那罪业摆在那个地方,他也无可奈何。这就是劝我们在什么时候应当修福。鬼王来保护,这土地神也是福德鬼之一,管辖一个地区,当然这个地区都不很大,犹如我们人间的邻长、里长一样,管一个小区域,这也是善神。所以只要你修善,这些善神都欢喜,都能够『拥护子母』,使他能够得到安稳。下面又说:
【或已生下。慎勿杀害。取诸鲜味。供给产母。及广聚眷属。饮酒食肉。歌乐絃管。能令子母。不得安乐。】
这段经文这个注解里面注得很详细,诸位自己可以细细的去看。小孩生下来的时候,大多数,这是在我们中国过去的旧社会,大多数都是像经上所讲的,这绝不是给产母小孩培福,而是给他造罪业。你家里生了一个小孩,欢喜,好事,那些众生也是母子,怎么可以杀害别人来庆祝自己?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所以你这里欢喜,家里生小孩欢喜,那个地方跟一切众生结下冤仇,这都是麻烦事情,所以绝对不会得到安乐。如果这小孩福报大,折福;福报要不大,那就是多灾多病,这些冤业找上门来,就会发生这些事情。这个注也注得非常之好,诸位自己去看。为什么?这底下说出这个原因:
【何以故。是产难时。有无数恶鬼。及魍魉精魅。欲食腥血。】
这是饿鬼道里有这些鬼,专门受用小孩胎胞。在生产的时候有许许多多这些恶鬼,如果这时候没有善神、没有土地来保护,那这事情就非常的严重。这些土地善神来保护,自己要能够修福,增长土地善神的威德,那个恶鬼就远离了。如果不知道修福,这一些恶鬼是决定避免不了的。
【是我早令舍宅土地灵祇。荷护子母。使令安乐。而得利益。】
这是鬼王等于说派的这些土地、这些善神来保护这母子。
【如是之人。见安乐故。便合设福。答诸土地。翻为杀害。聚集眷属。】
这就是众生的过失。人生在世,一定要知道,凡是我们在顺境里面种种的享受,与天地鬼神都有密切的关系。在过去,我们中国人对佛教的信仰很深,佛教传到中国将近有一千九百年的历史,将近两千年。我在大陆江南一带走过许多的地方,一般人家供祖先牌位都供的是「天地君亲师」,江南都是这个供法,人人都晓得答谢天地灵祇。有这一些善神保佑自己的一家,保佑这个地方,这是应当要修福,答谢土地善神。不但不晓得感激,反而来杀生,聚集这些眷属来作乐,这个做法叫鬼神都不安。
【以是之故。犯殃自受。子母俱损。】
因为这样的缘故,这就是不知道感恩,不知道修福,『俱损』这就是损害,刚才说过,福德大的折福,如果说福薄的,就有些灾难、横事常常会惹上身。
【又阎浮提。临命终人。不问善恶。我欲令是命终之人。不落恶道。何况自修善根。增我力故。】
前面是讲生,这个地方讲死。主命鬼王就是管阎浮提众生的生死。所以晓得人生的时候要知道修福。在临命终时,可见得这个鬼王是一个善神,他不问这个人生前是作善还是作恶,他都不希望这个人堕在恶道,总是想尽方法使他能够生到善道。可是他自己有没有这个权力?他又没有这个权力,一个人生善道或者生恶道,还是凭自己业力牵引,他不过是主其事而已。所以下面说,『何况自修善根』,自己要在生前能够修学一切善根,那就是增长他的力量,他很快帮助你到三善道去受生。
【是阎浮提。行善之人。临命终时。亦有百千恶道鬼神。或变作父母。乃至诸眷属。引接亡人。令落恶道。何况本造恶者。】
这是讲一个人在世的时候,一生行善。这种事情我想我们许许多多同修都曾经见到过,看到有这个或者是亲戚朋友老人临过去的时候,在病院将走的时候他会说,他看到什么人来了、什么人来了,所说的都是已经死了的人,都是熟人。看到他爸爸妈妈、祖父祖母、伯伯叔叔这些亲戚,看到这些人来了。这种事情我见过太多太多,凡是一说看到这些人来,事情就麻烦了,他的病就不容易好。是不是真的这些人来?给诸位说,不是的,是假的,是冤家债主。他要现个冤家债主现身你会害怕,你不愿意跟他走。他会变,这些恶鬼会变,变作你的家亲眷属来诱惑你、来骗你,你上当了,跟他走了。走了之后他把你抓去,他要报复你。前面讲生的时候,真的这种情形我们不晓得,刚生的小孩也不会讲话,什么情形我们不知道;人将死的时候他还会说话,这情形我们知道。你要没见过,你可以到医院去打听打听,那个医院里面的医生护士他们见多了,这种情形见得太多太多。你看佛在三千年前讲这个《地藏经》就给我们说得这么清楚。
为什么一个人行善,还会有这么多恶鬼恶神来找他麻烦?诸位要晓得,这些恶鬼恶神是无量劫以来的冤家债主,那个仇恨深的生生世世追着你。你们看到《三昧水忏》,佛门里头有个忏悔的《慈悲三昧水忏》,那个因缘就是由悟达国师兴起的。悟达国师是唐朝人,他是有一个冤鬼,一个仇人,追他十世,他十世都是出家修行的高僧,他总是跟着。但是真正修行人有很多护法神,他没有办法,他不能接近。到这一生他是国师,皇帝的老师,这个皇帝送他一张沉香的宝座,我们中国从前讲「太师椅」,沉香雕的。那沉香价值就高,在台湾一斤沉香恐怕要卖到十万块钱,你说那一张太师椅,那真是名贵。他接受过来之后,心里就起了贡高我慢,我是皇帝的老师,坐的是沉香宝座。这贡高我慢的心一生起来,护法神走了。护法神一离开,他这冤家找来了,找来以后膝盖上长了一个人面疮,几乎送了命。这是得迦诺迦尊者,这是个阿罗汉,给他两个人调解。这个冤家临走的时候,就说出这一段因缘。十世高僧,一念贡高我慢之心生起来,恶鬼恶神就找上门。人不可不修德,一念之间丧失了德行,麻烦事情就来了。
所以这『百千恶道鬼神』,这是真的不是假的。我们一生当中,不要说别的,没有学佛之前我们吃的这些动物,杀害的这些动物,牠甘心吗?我们杀鸡来吃,虽然说那个鸡,或者是前生我是鸡、他是人,他吃了我,今生我要吃回头,冤冤相报。但是牠不甘心,牠迷惑颠倒,牠不觉悟。如果那个鸡觉悟的话,「好,欢欢喜喜,我们两个债到此就算了,就完了」,那就没事。你把那个鸡抓来杀的时候,那个鸡也不会飞、也不会蹦、也不会跳,甘心情愿伸出脖子来给你杀,命债一次就还清,以后我们再不要结冤仇。牠不是这么想,牠还是乱飞乱跑,还得要讨命,可见得牠不甘心。不甘心怎么样?那牠就来要命债。
现在在台北有一位广化法师,也是个很好的法师,很难得的法师。他在没有出家之前是个军人,军队里面他做军需官,所以这钱来得方便,军中几年他一天吃一只鸡。以后出了家,出家之后好像没有多久,常常感觉到有很多鸡围绕着他。他在洗澡间洗澡的时候,摔了一跤,腿骨头跌断变成残废。他说那个时候,跌倒的时候,他感觉到手上有好几只鸡,在手上。所以现在他知道这是重罪轻报,到现在要拄两根枴杖。杀业太重,他自己清清楚楚。可是以前,没有学佛以前,不晓得。像这种现世的果报也非常非常之多,我们不能不谨慎。末后一句,『何况本造恶者』,这个主命鬼王想帮助他也帮不上忙。
【世尊。如是阎浮提男子女人。临命终时。神识惛昧。不辨善恶。乃至眼耳。更无见闻。是诸眷属。当须设大供养。转读尊经。念佛菩萨名号。如是善缘。能令亡者。离诸恶道。诸魔鬼神。悉皆退散。】
这是教给我们的修法。我们明白这个道理了,凡是自己有喜庆之事,或者是家亲眷属过世这个时候,一定要晓得修福。我们看到有很多人,中国人喜欢做寿,寿做了没几天,他就害病,一切不如意的事情都来了。做寿免不了要杀生,免不了要聚集亲朋好友来庆祝。你庆祝你长寿,你叫许许多多众生短命、横死,你的寿大概也就差不多要到了。不但是在家同修容易造罪业,出家的,我们也看到很多法师、大德、居士寿一做,好像以后真的就一年不如一年。这我们在台湾亲眼见到,好多。
佛在大乘经典里面常常告诉我们,一切供养当中,法供养最。法供养比财供养更要殊胜。这个『大供养』,像我们现在发起的印经这是「大供养」,请法师来讲经是大供养。尤其是印经。请法师来讲经,听的人不太多,如果能有几百人、几千人来听经,这福报大;听经的人少,福报就少。印经,现在没人看,将来还有人看,这个经书至少能够流传几百年。现在我们印的书我相信流传二、三百年不成问题。二、三百年当中,多少人看!如果有人看到这个经,能够依教奉行,修行证果,那这个功德不可思议,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像现在流通录音带、录影带,也是无量的功德,这是大供养。『转读尊经』,这是我们自己在这一天读经,来修福;『念佛菩萨名号』,这是念佛,读经、念佛来修这个供养。『如是善缘,能令亡者离诸恶道』,这就是家亲眷属一定要懂得佛法,要明白这个事实真相,能够如理如法的来给他修。纵然他有罪业也能够远离恶道,那这些妖魔鬼怪也不能够害他,不能伤害他。
【世尊。一切众生临命终时。若得闻一佛名。一菩萨名。或大乘经典。一句一偈。我观如是辈人。除五无间杀害之罪。小小恶业。合堕恶趣者。寻即解脱。】
这一段要注意到,那就是临终闻佛菩萨名号,或者是大乘经典,有不可思议的功德。此地经文上是『除五无间杀害之罪』,「除」这个字在此地的确是个双关语。从一方面说,五无间杀害之罪都能够除灭,这是一个讲法;另外一个讲法,除去五无间杀害之罪,其余的罪都能够免。免是暂免,不是永久的免。所以这个字在此地有两个讲法,这两个讲法都能讲得通,妙就妙在此地。为什么都能讲得通?那就关于前面那个闻,问题在这个地方。如果说临终他闻佛菩萨名号,他一闻他就相信,一闻他就回头,那的确像闻阿弥陀佛名求生西方净土,真的五无间罪都行。你看《十六观经》里面讲,五逆十恶临终的时候十念往生凡圣同居土下品下生,这是真的不是假的。在这个《净土圣贤录》、《往生传》里面有例子,所以西方世界真正不可思议。也许有人问,一生造罪业,临终闻得一佛名,就能够免一切恶报,好像有一点太不公平。这是以我们凡夫心来测度这一桩事情。其实不然,临终他那个心纯真,这个时候他是真正彻底的悔过自新,这难得,再重的罪过,你能够悔改,就是善。所以临终这一念,他真的彻底悔改,彻底回头,所以他能往生,这里头绝不是侥幸。连五无间罪都能除,何况『小小恶业』?像堕饿鬼、畜生的当然能够解脱。这个解脱就是他能够离三恶道,脱离三恶道,到人天道来受生。佛菩萨名号功德就有这么大。所以这种因缘实实在在不容易。
可是诸位在这一段经里面还要注意一个关键的意义,那就是临命终时这个人一定很清醒。如果像前面所讲的就不行,前面讲昏昧,临终的时候连家亲眷属都不认得,你给他念佛,念佛他也听不进去,他也听不见,这个事情就麻烦,那个业就相当相当之重。凡是临终清清楚楚的,诸位要晓得,这个人纵然有罪业,罪业轻,他是有福报的人。临终糊里糊涂,甚至临终之前好几天都是昏迷状态,人事不省,这罪业重,这就是念佛都帮不上忙。念佛他听不进去,我们只有说念比不念好,只是尽我们的心而已,他能不能得受用?很难。如果他非常清醒的话,他得受用。所以我们一个人要修福、享福,福要到什么时候享?临命终时清清楚楚,《弥陀经》里面讲,「一心不乱,心不颠倒」,这个时候享福这是真正的享福,来生绝不堕恶道。临终要清醒,明明白白,换句话说,十法界由你选择;临终糊里糊涂,那自己没有能力选择,随着业力去流转。所以,一生修福就希望临终清楚。临终最后一念,念的是阿弥陀佛,他决定生净土。再看底下一段经文:
【佛告主命鬼王。汝大慈故。能发如是大愿。于生死中。护诸众生。若未来世中。有男子女人。至生死时。汝莫退是愿。总令解脱。永得安乐。】
这一段是释迦牟尼佛勉励鬼王,劝他要不退初心,永远保护阎浮提这些男女生时、死时。佛这一番话也是嘉勉他。
【鬼王白佛言。愿不有虑。我毕是形。念念拥护阎浮众生。生时死时。俱得安乐。】
鬼王听到佛的嘉勉、嘱咐,他立刻就承当。他发的这个愿也是尽形寿。我们看到这个也许会怀疑,这个经三千年前释迦牟尼佛讲的,现在这个主命鬼王还在吗?三千年了,他还在吗?还是他吗?给诸位说,还在,还是他。为什么?鬼道的寿命长,我们人间三千年,在鬼道里面时间不算太长。你们晓得,我们人间一个月是鬼道的一天,所以饿鬼道的十二天就是我们人间一年。所以算算鬼道没几年,人间三千年,饿鬼道没几年,必定还是他,没换人。从天道、从饿鬼道要来看佛法,可以说是特别的亲切,释迦牟尼佛灭度才不久,那忉利天人看释迦牟尼佛灭度,以他们那看法,我们人间三千年,他那里才一个月,才三十天,佛灭度才三十天,没多久。
【但愿诸众生。于生死时。信受我语。无不解脱。获大利益。】
这是鬼王说出他自己的愿望,希望一切众生在生的时候、死的时候,能够相信他的话,依照他的意思去做。生死时候都要晓得修福,修福特别是在佛门。
【尔时佛告地藏菩萨。是大鬼王主命者。已曾经百千生。作大鬼王。于生死中。拥护众生。是大士慈悲愿故。现大鬼身。实非鬼也。】
这是释迦牟尼佛把他的根本揭穿来告诉我们。他真的是鬼吗?不是,他是菩萨。『大士』,这两个字不是普通人称的,在佛门里面一般称「大士」是地上菩萨称大士。这是菩萨发大慈悲心,在鬼道里面度众生。正是像《普门品》里面所讲的,应以什么身得度,他就现什么样的身分。而且这个愿非常的深重,跟地藏菩萨差不多,他也是久远劫就在饿鬼道,做主命鬼王,所以他并不是真正的鬼。
【却后过一百七十劫。当得成佛。号曰无相如来。劫名安乐。世界名净住。其佛寿命。不可计劫。】
这是佛与主命鬼王授记。他说,往后『一百七十劫』,主命鬼王他成佛了,成佛的时候,这个佛的号叫『无相如来』,『劫名安乐』。像我们现在释迦牟尼佛这个时代这个劫叫贤劫,就是在这个一个大劫里面,有一千尊佛出世,贤人特别多,称之为贤劫,释迦牟尼佛这个世界叫娑婆世界。这一尊佛他的世界名叫做净住世界,佛的寿命长,也是无量寿,『不可计劫』。寿命长,就说明他福报之大。他的福报从哪里修的?生生世世以鬼王的身分救护一切众生。这样看起来,前面所说的这些开示我们更要尊重,那不是真正鬼王说的,菩萨说的,佛给他印证。佛给他印证,就等于佛说的,我们能不信受奉行吗?
讲到福报,诸位同修一定要知道,身心清净就是福报,身心无事是福报,真正是大福。不一定说世间有钱、有地位,那些是福报,那是假的。真正是身心清净,身体健康,这是福报。如果再能以这健康的身体,每一天能够念佛拜佛,那这福报就更大了。佛在经论里面常常说,「礼佛一拜,灭罪恒沙」。有几个人有这么大的福报天天能拜佛?天天能拜佛,天天能念佛,这是世间最大福报之人。凡夫不晓得,凡夫只认为这人有钱就有福报,有地位就有福报。那个钱财地位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往往被这个世间名闻利养所害,这一世得一点点五欲六尘小小的享受,来世就三途去了,非常非常的可怕。所以要晓得什么是真正的福,什么是假福。衣食足了,生活能过得去,要把全副的精神、体力来修福,这人是真正有福。
像上一次我跟诸位讲的王龙舒居士,王龙舒,宋朝时候的进士,他是王日休,称为龙舒,这是对他的敬称。龙舒就是现在的舒城,安徽舒城。我们说起来都是小同乡,他那个县跟我是邻县,距离大概只有五十华里,二十五公里的样子,很近,他是那个地方人。他临走的时候是站着往生的,站着走的,无疾而终,念著佛站着走的。所以「龙舒净土文」上面画的这个相是立相,那是往生的相。他一生他不做官,一生就是念佛、拜佛,劝别人学佛,临终有那么好的瑞相,这是真正懂得享福、懂得修福。再看末后这一段:
【地藏。是大鬼王。其事如是。不可思议。所度人天。亦不可限量。】
这是世尊叫着地藏菩萨,叫着地藏菩萨实际上就是给我们讲的,地藏菩萨哪有不知道鬼王的本迹因缘之理?他当然晓得。『不可思议,所度人天亦不可限量』。这个地方,后头一句,我们又会怀疑,他是鬼王,应当只度鬼道,或者是我们人道,生时死时他主之,怎么还有天?有。为什么?人做了善事,生天也从他那里通过,也从他那里,他把你送到天上去。所以与人生天、生三善道、堕三恶道统统都有关系,确实是「所度人天不可限量」。好,再看下面一品:
【称佛名号品第九】
这也是讲修行的方法。可见得本经里面也特别着重在念佛,在修行法门里头特别着重念佛。
【尔时地藏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我今为未来众生。演利益事。于生死中。得大利益。唯愿世尊。听我说之。】
菩萨要想利益大众,给大众说一说修行的纲要,在这个地方当然先要得到佛的同意,这是礼节,先要得到佛的同意。说到这个地方,我有一点感想。佛法在今天衰,可以说衰到了极处,国内外道场没有几家是一个兴旺的气象。原因在什么地方?就是不尊重老师。此地佛是老师,在一个寺院里面它有个住持,大家对他不尊重,每一个人自己管这个职务,都来独断专行,那这个团体怎么会兴旺?所以佛法在最初,它的制度好。所以现在我说佛教里头没有道场,至少我自从学佛以来,走过许许多多地方,我没有看到一个道场。从前的道场是什么?它基本的条件就是人人要遵守「六和敬」,这是基本的条件。
六和敬里面第一个是「见同解」。一个道场大家见解一定是一致的。见解就是我们修行的目标,我们修行的方法,这绝对是一致。念佛道场,它的见解统统是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不会有第二个见解。参禅的,他们大家必定是在参禅。有不同的见解他决定排斥,这就所谓门户之见。这个门户之见是好的,不是坏的。因为什么?他要成就。譬如说你每一个学校,它有它的校风,它有它的学风。这个学校专门是个工业学校,来学工的,如果你外头请一个医生来,给他讲医学,他不会接受的,为什么?这个东西我学了没用处,来浪费我的时间。不是说医学不好,他是工科大学,那一边有医科大学,他各人学各人的,所谓是「道不同而不相谋」。但是「道不同而不相背」,并不违背。所以佛法有八万四千法门,门门都叫你证无上道,但是你不能走两条路,两条路是决定不能成就的,所以说一门深入。博学多闻,还得一门深入。这非常非常重要,这都属于见同解里头的。「戒同修」,戒是生活规律,团体生活一定有个团体生活的公约,人人都要遵守。「身同住,口无诤,意同悦,利同均」,这是基本条件,这才是一个僧团。
除这个基本条件,还有一个基本条件,它为什么能和合?一定靠羯摩,这是和合的根本。如果不做羯摩,谈不上和合。羯摩是什么?开会。所以诸位要晓得,羯摩是梵语,拿现在的话就是开会。佛教在三千年前,民主是佛教提出来的,因为佛教是会议制度。寺院里住持他不过就是会议里面的主席而已。而且他的任期只有一年,到第二年,寺院里的规矩,腊月三十总辞,总辞职,正月初一的时候,新的职事,总辞的时候当时就推选,第二天初一的时候就上任,也是连选得连任。所以人人身分地位是平等的,住持跟烧饭、烧火的,甚至于菜园里种菜、挑粪的,地位统统平等,没有高下之分,只有职务上有分,地位上绝对是平等的。大小事情,不能说哪一个做主说了就算,这不可以,大小事情统统要开会。
不过它的开会,有许多地方开会是很方便的,除非这很隆重的大事,那要集合大众,所以讲「白四羯摩」,那是大事。什么大事?受戒是大事,出家是大事。你要到我们这个地方来出家,这是大事,我们要正式集合全体,看看大家赞不赞成?受戒是大事,要白四羯摩,就是四读通过。他通过表示这意见就是默认。譬如主事的法师把这个事情向大众宣布,宣布一次大家没有意见,听了之后不表示任何意见,这就通过。如果你有意见的话你就提出来,没有意见不要说话。因为佛法自始至终它是求心地清净,所以不说话就通过。再做第二次宣布,第三次宣布,第四次宣布,好,大家都没有意见,都没有说话,就通过。小事情白一羯摩,那是小事情,譬如我们日常生活当中的事情。假如我们这里有一个僧团,僧团人至少要有四个人,四个人以上守六和敬、做羯摩,这才叫一个僧团,这才叫僧团。
我们今天在一切道场里面没有看到这个情形。我是很想做,所以我在杭州南路,我这个佛陀教育基金会,我就是这种做法。我虽然名义是董事长,我不敢做主,大小事情我统统是用会议。小事情什么时候开会?早晨吃早饭的时候。吃早饭的时候,大家都在一起,在桌上,今天哪一个人有什么事情,提出来向大家报告一下。没有意见了,就通过。大的事情要请全体董事,由董事会来决定。个人决定不能够独断专行。假如我在那里要独断专行,我们简丰文也独断专行,那我们这个基金会要不了几年,弊病丛生。所以我们一开头就建立一个好的制度,我们自己要忍耐一下,凡是事情让大家来决定,大家来通过,每个人心里都欢喜。所以这个道场有一种朝气,兴旺之气,无论什么人在我那个地方,他都感觉到很荣誉,「我有权利」,他有说话的权,他有表决权,他也有选举权,也有被选举权,个个人都一样,应该是如此。一个佛教团体必须要遵守六和敬跟羯摩制度。在此地里面看到地藏菩萨对于世尊的尊重。
【佛告地藏菩萨。汝今欲兴慈悲。救拔一切罪苦六道众生。演不思议事。今正是时。唯当速说。吾即涅槃。使汝早毕是愿。吾亦无忧现在未来一切众生。】
在这个注解里面,一百三十四面第二行的当中,你看那文的下面,这一段是青莲法师他引用念佛专修净土,引用这一段文。在我们中国,净土宗的建立起源于慧远大师,这个地方讲「倡始于远公」,提倡、开始是东晋时候的远公大师,慧远大师。慧远跟道安、鸠摩罗什是同时代的人,他跟鸠摩罗什大师有问答流传给后世,远公提的有十几个问题,都是修行上重要问题,罗什大师解答。这个本子在台湾也流通得很广。「西京大盛于善导」,西京是长安,这讲唐朝,净土宗第二代的祖师善导大师,也是一生专门提倡净土。善导大师念佛的功夫,在传记里面所记载的,他老人家念一声佛号,口里面有一道光,光中有一尊佛,声声佛号都是这样的。这位法师传说是西方阿弥陀佛化身再来的。我们现在弥陀圣诞快要到了,你们晓得十一月十七,正好是美国感恩节,同一天。阿弥陀佛又没有到这个世界来,他的生日哪一天谁晓得?就是善导大师的生日。所以我们是以善导大师的生日做弥陀圣诞,阿弥陀佛再来的。
「吾祖疏观经」,这个「吾祖」,吾是这注解的人,这个注解的人是青莲法师,他的祖师疏观经,你只看这一句就晓得,他是天台宗的。天台宗智者大师注《十六观经》,就是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十六观经妙宗钞》,那就是智者大师作的。所以这次葛居士请显明法师来讲经,我今天给他写一封信,因为他是天台的,我就请他来给我们讲《十六观经》。能讲全经,很好;不能讲全经,请他讲《十六观经》的大意,我是信上给他这么写的。如果他不愿意讲这个,我就请他讲《普门品》,因为他现在正在讲《法华经》。《普门品》是我们必修的课程,我们是学习西方三圣,《弥陀经》是阿弥陀佛的经,《普门品》是观世音菩萨的经,还有《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圆通章》是大势至菩萨的经,我们供的是三圣,所以这个三经我们需要。
他讲其他的我们不太欢迎,因为什么?那不是我们所需要的。我们所需要,天台宗里面我们要《观经》、我们要《普门品》。以后我们请法师讲经,要我们指定经典。不能够他说「我来跟你们讲个什么」,这不可以。像我们学校请老师一样,我们预先排好了课程,请老师来给我们上这课程。不能说老师,「我到你学校,我替你搞一门课程」,那就糟了,一个老师来要开一门课,你这个学校就完了,这学校就乱七八糟了。所以说我们自己有我们自己的课程,我们请别人来讲这课程,这可以。
但是这个实在讲相当不容易。为什么?自古以来,无论世出世间法,要讲成就,一定要师承,这非常重要。就是同样这一部经,一个人讲是一个样子。如果自己,那时候李老师跟我们讲,学佛最低限度要得法眼净。这是佛学上一个名词,什么叫法眼净?你有能力辨别邪正是非,你有这个能力,才可以听许多人讲经。没有这个能力,像我们那个时候在台中跟他求学十年当中,我们做他的学生,他说得很清楚,只可以听他一个人讲,十年当中不准听第二个人讲。他给我们的限定非常之严格。如果我们听别人去讲经了,虽然也听他的,他已经把你剔除,你不是他的学生,你是一般听众。一般听众不受约束,不受任何约束;是他的学生一定要受他约束,这是师承的关系。你真正有这个能力,不会受人家影响了,那你什么都可以去听,这时候叫参学。所以参学是得法眼净之后的事情,换句话,你在你的本师,你根本的老师,这里毕了业,毕了业可以参学,这参学对你有利益。
所以老师也并不是真正专制,不是跋扈,他看你现在没有能力,还不能辨别是非得失,怕的是听多了你会受影响,对你的道业、对你的学业统统都受影响。道业,你不能得一心;学业,你会起疑惑。这个老师这么说的,他又那么说的,你就起了疑惑,疑惑是障碍。所以那是大慈大悲。学只能跟一个老师学。我这些年在台湾学佛得力就是这一点,我是指导我的始终就是一个老师。最初指导我是章嘉大师,我跟他三年,他圆寂了,如果他要不圆寂我一直是跟着他的。他圆寂之后,又过了一年我才认识李老师。认识李老师之后,我就跟他十年,整整跟他十年,我是四十七年跟他,五十七年离开,整整跟他十年。这是讲到师承的重要。我们的课程标准,不能随便让人来上课。所以台中绝对不随便请一个法师、居士到那里讲经说法。他好不容易辛辛苦苦在那里耕耘、培养,另外几个法师这么一说,大家心又乱了,知见又分了,又不晓得哪去了,他没定,所以怕这个。如果大家心都定了,智慧都开了,那就没有关系。
所以到后来台湾许多佛学院请我教书我都不去。我觉得什么?浪费时间。还有很多大专讲座请我去,我也不愿意去。我说去了没有意义,到那里去大家干什么?讲演比赛大会,学生当听众,我们老师、居士在讲演比赛,没有意义,学生得不到利益。听了之后,几天讲座听了之后,莫知所云,不知道讲些什么?这个老师指这个路好,那个老师那个路好,不晓得哪条路好,算了,还是不学了。所以收不到效果。你看自古以来,佛门里成就这么多人,它是一个寺庙就一宗一派,见和同解,他一个知见,他能成就。你看那个老和尚,每个诸山长老在一块,彼此都恭敬,没有一个不恭敬,没有一个不赞叹,没有说他那个不如我,没有。一个人走一条路,这一条路决定能达到目的地。每条路都好,不能说不好,条条大路都通达同一个目标,决定不能错、不能乱,一错一乱就麻烦。
这个意思我们自己一定要懂得。我们自己修学有一条路好走,将来我们自己教人不吃力。所以像台中有很多学生他们要参加大专讲座,来问我,因为现在台湾办大专讲座的很多,我都告诉他们要到台中去。台中讲座的特色在哪里?它虽然有六门功课,有五个老师,可是他那些老师都是李老师的学生。换句话说,一个思想、一个路线,不管是哪个老师去教,同一个思想、同一个路线,不会错的。所以我到台中去教没有问题,因为我那里出来的是一条路,我们走的是一条路。所以这个地方,我极力的要台中徐醒民、周家麟到这边来,为什么?他们跟我讲的,纵然话讲的是不一样,思想、路线决定相同,决定是相同的。这就是我们中国古人所讲的师承。别的法师来讲决定不相同。同样一部经也不是一个思想,也不是一个路子,这一定要知道。《弥陀经》自古以来注解得太多太多,《金刚经》有一、二百种注解,连《楞严经》都有将近一百种注解,不一样,每个人所说的都不相同。
自己学成了之后,就是智慧开了之后,听多有好处,后得智。可是前面有根本智,根本智就是你的本师帮助你成就根本智,也就是讲的法眼净。根本智得到之后,后得智从哪里学?广学多闻。你看善财童子,他的根本智是文殊菩萨,所以他的师承,文殊菩萨是他的老师。后得智从哪里学?五十三参,五十三参是求后得智,圆满的智慧。根本智一定是一个老师。可是诸位要晓得,没有根本智决定没有后得智,没有根本智,那个后得智就叫妄想,无量无边的知见、妄想,相当的麻烦。所以今天学佛困难,难在哪里?难在没有师承,最大最大的困难。尤其是贡高我慢,看到这个人根本就瞧不起他,不愿意去拜他做老师,这怎么办?所以这个慢是自己障道的大障碍,傲慢、怀疑,贪瞋痴慢疑,才晓得为什么佛把这两样东西列在根本烦恼里面,有道理!你不服。所以一定要戒除傲慢、要断疑心,亲近善知识,这样自己才能有成就。
我对现代的年轻人,我讲,他们不服气,这些大法师好像都没有瞧在眼里。那我只好劝他们,我说现在这个世间你没有佩服的人,找不到老师,你找古人。找古人行,做古人的私淑弟子,这未尝不可。譬如说孟夫子就是私淑孔子的,孔老夫子那时候过世了,他非常敬仰孔子,孔子的著作留在人间,他就拿着孔子的著作当作老师,这样的学,他学得很像,学成功了。所以我中国自古以来,私淑古人的人很多,孟子是第一个,从他开始。那我们才晓得,譬如司马迁,这是大文学家,汉朝的,作《史记》的,他就是私淑左丘明。左丘明那时候不在了,但是《左传》留在人间,他就专门学《左传》,也学得很像,他写的那个《史记》很像《左传》。韩愈学司马迁,韩愈是专门学《史记》,成为一代的大文学家。在佛门里面众所周知的蕅益大师私淑莲池。蕅益大师学佛的时候,莲池大师已经过世了,他是专门以莲池大师的著作,他不学第二个人的,就读一个人的书,念个十年、二十年打基础。以一个人做老师,念一个人的著作,都能成功。你要是把十年、二十年,读十几个人的、二十几个人的,你一事无成,你懂的东西很多、很杂、很乱,没有系统、没有体系,不能成为学问。所以一定要念一个人的东西,要学一家之言,自己才会有成就,这一点非常非常的重要。
我们再看这注子,讲到天台,「吾祖疏观经,而论十疑」。天台智者大师还有一本小册子,叫《净土十疑论》,现在收在《净土十要》里头。这个东西也很好,天台智者大师作的。「四明钞妙宗」,钞妙宗就是智者大师《观经》的疏的注解,叫做钞。现在这《妙宗钞》,疏是智者大师作的,钞是四明尊者作的。四明尊者是智者大师的徒孙,他们是一家人。「而修大悲」。「永明万善同归」。「永明」是延寿大师,这是净土宗第六代的祖师,他有《宗镜录》流传到后世。相传他也是阿弥陀佛化身再来的。禅宗里面大彻大悟之后,回过头来专修净土法门,所谓是「有禅有净土,犹如带角虎」,就是永明大师所说的。「慈云二门要行」,这个慈云忏主,他一生也是提倡专修净土。「展转沿习,代不乏人。至明万历间,云栖和尚出,德业充符,声名洋益。纯提净土,户晓家传。盖由此法门,能横截恶道,直造本源。是故西天东土,咸称异妙方便,功德不可思议,诚非余行可及。然须谛信不疑」。底下这个几句就很重要了,「精勤无间,行住坐卧之中,春夏秋冬之内,秽心涤荡,净念联绵。有不脱苦超升者,佛祖皆为诳语矣」。引用这一段来说明地藏菩萨讲救度众生的妙法都在念佛,这是「称佛名号品」里头最重要一点意思。
我们看经文,这经文上说,地藏菩萨启请,那佛太高兴了,真正是助佛弘化,帮助佛度众生。所以佛给他说,现在正是时候,你赶快说!不但如此,佛告诉他,『吾即涅槃』,他的化缘将尽。所以佛是讲完《地藏经》,从忉利天下来之后,就是二月十四,二月十四从忉利天下来,下来之后就讲最后一部经,就《大涅槃经》,《大涅槃经》是一日一夜讲完,二月十五他就入灭。可见得这个《地藏经》也是属于遗教经一类的,佛最后讲的。佛要灭度,『使汝早毕是愿』,这是嘱咐地藏菩萨,希望你发的这个大愿能够早一天圆满,我也不担心现在以及末法未来的这一切众生了。下面这是佛的名号,当然都有特别的意义在。
【地藏菩萨白佛言。世尊。过去无量阿僧祇劫。有佛出世。号无边身如来。】
这一尊佛号的名义是表三身,这诸位要把它记住。『无边身』,不但法身无量无边,报身、应化身也是如此。这个注子里面也都有这个意思,诸位自己细看。
【若有男子女人。闻是佛名。暂生恭敬。即得超越四十劫生死重罪。何况塑画形像。供养赞叹。其人获福。无量无边。】
文义都容易明了,都不难懂。这是久远劫之前的一尊佛,菩萨劝我们,听到这尊佛的名号,哪怕是暂时的生恭敬心,就能得这样殊胜的果报。刚才说过,这个佛是代表自性三身。再看第二尊:
【又于过去恒河沙劫。】
这个时间比前面又要长,又要远一些。
【有佛出世。号宝性如来。】
『宝性』就是自性,「宝」是尊贵的意思,世出世间一切法里面,唯有自性才是最尊最贵的。所以六祖开悟的时候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世出世间一切法都从自性而生,所以自性才是真正之宝。
【若有男子女人。闻是佛名。一弹指顷。发心归依。是人于无上道。永不退转。】
这个『归依』,诸位一定要晓得,「归依」就是自性三宝。我们今天讲佛门里面皈依,要以这个为我们的目标,一定要懂这个意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统统是皈依自性三宝。这个三皈依是出自《华严经.净行品》,「自皈依佛」,那个自就是自性,不是皈依自性之外的三宝。如果皈依自性之外的三宝,那叫外道,心外求法。所以一定要懂得皈依自性三宝。当然一个人能发心皈依自性三宝,他于无上道当然是永不退转,这是毫无疑问的。凡是会退转都不是皈依自性三宝的。佛名、名号都是表法的,要懂这个意思。这一尊佛叫你皈依自性三宝的。前面一尊佛是讲无边身如来,是讲这个自性无量无边,也讲三身。
【又于过去。有佛出世。号波头摩胜如来。若有男子女人。闻是佛名。历于耳根。是人当得千返生于六欲天中。何况志心称念。】
这个『波头摩胜』翻作中国意思是红色的莲花,这个注解里头也有,红莲花。莲花是表不染的意思,表不染。莲花有四色,世俗人最喜欢的是红莲。尤其是阎浮提众生,喜欢红色的比例占的比较上多,佛法也不离世间法。莲花表清净无染,所以你在此地听了这个佛的名字,就要想到这个意思。念这个佛的名称,口念,心里面要有观想,观想就是转自己的境界,自己要像莲花一样出污泥而不染。一个人能够对于世出世间法不染,恐怕还不止一千次的往返六欲天,他清净不染。这里面讲的功德都是真的,都不是假的,可是你一定要懂得佛号的意义,依照这个佛号来修行。
【又于过去不可说不可说阿僧祇劫。】
这个佛是后面都比前面要远,第一尊佛距离的时间最近,一尊一尊往远去。
【有佛出世。号师子吼如来。若有男子女人。闻是佛名。一念归依。是人得遇无量诸佛摩顶授记。】
『师子吼』是表说法,这个地方总意思就是取闻法。闻佛法是大因缘,闻佛法是大善根、大福德;换句话说,善根福德因缘不具足的,不容易闻到正法。所以开经偈里面说的话也是实话,不是过分,「百千万劫难遭遇」,那是真的。虽然今天这个佛教在我们这个时代相当兴盛,佛菩萨像、经典到处流通,随时随地都能见得到,那算不算见闻?不算!见闻要信,要能够信、解、行、证,至少要做到前面信、解、行,这是闻的意思,闻了以后能信,能理解,能够依教奉行,这才是大善根、大福德、大因缘。第五尊:
【又于过去。有佛出世。号拘留孙佛。若有男子女人。闻是佛名。志心瞻礼。或复赞叹。是人于贤劫千佛会中。为大梵王。得授上记。】
『拘留孙』是梵语,翻成中国意思是「应断」,这个地方注解里讲「所应断」。这就是讲的断德,断什么?烦恼,要断见思烦恼,要断尘沙烦恼,要断无明烦恼。所以这个佛的名号的含义一定要清楚,念这尊佛的名号,提醒自己要断烦恼。所以他的果报也是非常之殊胜。再看下面第六尊佛:
【又于过去。有佛出世。号毘婆尸。若有男子女人。闻是佛名。永不堕恶道。常生人天。受胜妙乐。】
这一尊佛,佛号也是梵语,印度话翻译过来的,中国意思叫观。前面讲断德,这个地方一定是讲「智德」。断德是解脱,智德是般若,般若智慧现前。一个真正有般若智慧的人,他怎么会堕恶道?堕恶道都是迷惑颠倒堕落的,绝不是一个有智慧的人会去堕恶道。注解里面有讲到这三不退,这三不退的意思此地解释得非常浅显、明白,诸位可以做参考。它末后有几句话,注子里有几句话,在一百四十二面最后的一行,这是《大庄严论》上佛有一首偈子,我念一遍,希望诸位好好把它记住。「无病第一利」,利是利益,人身体健康没有病,这是第一利益,「知足第一富,善友第一亲,涅槃第一乐」。涅槃是梵语,翻成中国意思是寂净,很清净,一个人居住在非常清净的环境,第一乐。
现在很少人能够懂得这个意思,现在人认为什么?如果一天到晚孤孤独独的一个人,这好寂寞,好难过。这就错了,是第一乐。什么人没有人来干扰你,一天到晚自己,像我现在做的,我白天你们一个人都不来,我在这个地方念佛、拜佛、看经,第一乐。你们一来了,我没有法子,不能不应付。你们不来我是第一乐。所以修道的人要能够耐寂寞,寂寞里头有非常的乐趣。世间大家聚会,那是红尘里头的乐,热闹,闹就不清净。热是什么?热是烦恼,热代表烦恼;闹是乱,不清净。要知道清净才是第一乐。这个四句话很有味道。再看下面一尊佛,底下三尊佛就代表三身:
【又于过去无量无数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号宝胜如来。若有男子女人。闻是佛名。毕竟不堕恶道。常在天上。受胜妙乐。】
『宝胜』代表法身,「宝」是比喻,珍宝,「胜」是殊胜。换句话说,一切宝物里面没有比它更殊胜的,在佛法里表法当然是自性法身。这其余的都不必讲了。再看下面一尊。
【又于过去。有佛出世。号宝相如来。若有男子女人。闻是佛名。生恭敬心。是人不久得阿罗汉果。】
这功德太大,『阿罗汉果』不简单。『宝相』是报身的意思,前面讲法身,这是报身。这个报身佛,「佛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我们在《华严经》里面看到的最多,也最详细。经上说,『闻是佛名,生恭敬心』,「闻」的意思非常的广泛,闻不仅仅是指听。譬如像我们念佛有四种,有四种念佛,四种念佛我们现在所采取的叫「持名念佛」。除持名念佛之外,有「观想念佛」,那不要口念,就是想,心里想着,《十六观经》就是心里想,天天想,就是念佛,不是用口念。第三种叫「观像念佛」,他也不要想,看,那个也是很大的福报,塑的佛像,像塑得很庄严,一天到晚看着佛像。所以这个地方的闻就当作「看」讲,就是四种念佛里面观像念佛。
观像念佛,在现在是比从前方便,现在是很庄严的彩画就方便了。如果这个佛堂,佛堂四面都是佛像,你在这个房子里面经行的时候,无论走到哪里,眼睛都看到佛像,不离开佛像,这很有福报。你上班去就不行,你一出门就不行了。所以这个都是很有福报的人,一个人清修,谁作伴?诸佛作伴。而且佛像是同一个像,如果两尊、三尊像,这个像跟那个像不同,那就不行,你会分心,你不容易得到一心。得到一心,只准看一个佛像,才能得一心,心无二用,这是观像念佛。观成了,见思烦恼断了,断了见思烦恼就叫得阿罗汉果,阿罗汉是断见思烦恼。换句话说,也就是念佛三昧里面的事一心不乱,事一心不乱就叫做念佛三昧,理一心也是念佛三昧,这个功德不可思议。我们把下面这一尊也念下来,因为它是一个整段:
【又于过去无量阿僧祇劫。有佛出世。号袈裟幢如来。若有男子女人。闻是佛名者。超一百大劫生死之罪。】
这个『袈裟』是代表化身,就是应化身佛。你看这末后是讲的三身。所以我们念佛绝对不可以死在文句之下,佛教给我们「依义不依语、依了义不依不了义」,文字言说是不了义,要懂得它的意思,真正意思之所在。这个真正意思是讲三身,法身、报身、应化身,这才叫真正念佛。化身佛、应化身佛,像释迦牟尼佛就是应化身佛,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我们今天所造的这个佛像,所画的佛像,统统是应化身,为什么?报身佛画不出来,造不出来,太细了,身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做不出来。能够做出三十二相就算不错,就相当不容易了。所以现在我们所造的佛像、画的佛像,都是以三十二相为标准。这是应化身佛,此地这一尊是代表应化身。所以闻名、礼敬、供养都得无量福,灭罪生福。
好,我们今天就讲到此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