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百国兴隆寺的常慧法师,这一位老比丘尼今年六十五岁,没见过面,我听别人告诉我,看起来她也不过三十岁的样子。她念佛完全遵守吉祥云比丘念佛的方法,我们一般人叫「般舟三昧」,也叫「佛立三昧」。修学这个法门只可以站,只可以经行、走动,不能坐,不可以坐下来,不可以躺下来。那一边同修告诉我,她已经有四百多天没有睡觉,日夜二十四小时念佛不间断,四百多天,精神饱满。她打电话给我,那个音声是童子的音声,从这个地方看到修行功夫得力了。这东西不是假的,是真的!身心清净,一个杂念都没有,万缘放下,她什么都不需要。别人爱财,她再多的钱摆她面前理都不理、碰都不碰,这是修行的样子。
我们对人对事对物总要用清净心,清净心是不执著,有丝毫的执著,清净就没有了;平等心是不分别,有分别就不平等,有执著就不清净。无论对人对事对物,都要用清净平等心;换句话说,分别执著永远断掉,我们心是一片光明。心放光,身就放光,一般修定的人他能看到,真正练气功练得好的人能看到,看到你身上放光,每个人都有;不但每个人都有光,所有一切物质都有光。从光的大小、从光的颜色知道你起心动念,你的心善,你那个光也是很好看,像佛的光是金色的。金色的、黄色的、白色的都是善,蓝色的、青色的、黑色的那都不善,所以从颜色、从光的大小能看得出来。将来我们纵然有这个能力,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是慧;看了怎么样?决定没有分别执著,那是定。一律平等看待,一律平等的帮助,不能说这个善的我帮助他,恶的不帮助他,不是!
佛处事待人接物不是用这个标准,佛是用什么标准?缘。什么叫缘?他肯听、肯接受。恶人肯听、肯接受,佛要帮助他;善人不肯听、不肯接受,暂时放在一边,缘没成熟。「佛不度无缘之人」,这个缘就是他能信、他能解、他能行,这是缘成熟了;能信、能解,不能行,他有缘,缘没成熟。所以佛帮助众生,没有缘的跟他结缘,有缘的帮助他增长,已经增长的帮助他成熟,已经成熟的,帮助他这一生当中决定脱离六道轮回,都在一个缘字。善导大师在《观无量寿佛经》注解里面说得好,一切众生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四土九品「总在遇缘不同」,我们听了这个话很安慰;换句话说,如果我们的缘殊胜,我们有指望上上品往生。在遇缘不同,不是别的原因,我们遇到的缘殊胜,我们的成就就殊胜。在佛法里面的缘,老师是我们第一个缘分,道场、同修,这三种缘分都具足,大难大难,很不容易!三种缘具足,那要不成就,就是自己懈怠、自己懒散,或者是自己的善根不具足,不肯相信、不肯发愿、不肯认真修行;如果能信、发愿、认真修行,必定上上品。
这一位夜叉王菩萨,帮助一切众生,提升一切众生的「福德聚」,也不外乎这些理论方法。这里面我刚才说过,最重要的,六度是一个,这比什么都重要。决定不能把它分开成六个,分开成六个就不叫波罗蜜,那是世间有漏的善法;知道这一个就是六,六个就是一,一多不二,这是佛法,任何一法里头统统具足六波罗蜜。我们口渴了喝水,这是布施供养,我们一般人疏忽了,布施供养「我」这个众生。这一个人怎么叫众生?众缘和合而生起的现象,所以这是众生,这是布施供养众生。布施供养众生要如法,水要慢慢的喝,不能这一杯一下就倒下去,人也呛死了。如法就是持戒;慢慢的喝就是忍辱、耐心,不要着急;精进,这是求进步,都在这一个动作里头;禅定是心清净;般若是清清楚楚、了了分明。任何一桩事情都具足六波罗蜜,无论大事、小事,处事待人接物,念念事事物物统统具足六波罗蜜,这叫菩萨行。所以菩萨行是贯穿我们日常生活、工作、处事待人接物点点滴滴,这才叫修行,在这里面才成就自己的功德,成就自己的「福德聚」,自然就「恒受快乐」,离苦得乐。苦是什么?苦是迷。六波罗蜜的反面,那就是苦。布施供养的反面是悭贪,持戒守法的反面是恶作,忍辱的反面是瞋恚、嫉妒,精进的反面是懈怠,禅定的反面是散乱,智慧的反面是愚痴。我们芸芸众生过的是反面的生活,所以恒受苦难,我们受苦受难;反过来,恒受快乐。苦乐是果,佛教我们修因,才能够证果。六度是善因,反面是恶因;十善是善因,反面十恶是恶因。造恶因当然感恶报,修善因当然感善果。
世间灾难再多,不管怎么变化,我们真正学佛的人前途一片光明,我们知道来生好。所以想到来生,我们多么安慰,我们不怕死,死了之后享来生的大福报,怎么不欢喜?怎么不快乐?迷的人怕死,觉悟的人不怕死,觉悟的人知道没有死,换一个身体,换一个生活环境,愈换愈殊胜,愈换愈好;迷人可怜,迷人愈换愈差。佛要帮助众生,菩萨要救度众生,关键就在此地,告诉你事实真相,帮助你破迷开悟。所以苦乐是自己修得的,绝对不是佛菩萨、神圣赐予的,不是,自己修得的,佛教给我们修因知果,这才是真理,这才是事实真相。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