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马同新春,五洲一家亲——二〇一七年一月jingkong老教授吉隆坡弘法之旅
【前言】
中国与马来西亚之间友好务实的关系坚实而强大;这种友好关系来自于地缘性、历史性和两国人民的实际利益等多重性的塑造。多年来,中马两国树立了平等、互利、共赢的合作典范。
除中国大陆、港澳台地区以外,马来西亚是唯一拥有小学、中学、大专完整华文教育体系的国家。截止二〇一六年,马来西亚共有华文小学一千多所,华文独立中学六十所,华文大专院校三所:其普及之广可见一斑。这些院校的设立和办学资金主要由华社华商资助,很多华人、华商为此默默地倾注了毕生精力。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工作者肩负的不仅是普通的教书育人的工作,同时还肩负著传承中华文化命脉的使命。
▲「家和万事兴」是人类社会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生命原动力。这一谚语,始见于元·无名氏《杀狗记》;后晚清谴责小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亦有引用:「大凡一家人家,过日子,总得要和和气气,从来说:『家和万事兴。』」《论语·学而》言:「礼之用,和为贵。」大凡国际社会的公约、国家法律制度、道德规范、民族习俗的应用,其目的都是「和谐为贵」。华人常以此为佳节祝语;又古代中国人「以天下为家」;故丁酉年之际,祝愿国与国、族群与族群、政党与政党、宗教与宗教、人与人之间都能以和为贵,兴旺发展。
第一站、吉隆坡
一、教学为先实现永久和平:会见马来西亚宗教界友好人士
二〇一七年一月二十三日,农历鸡年新春前夕,jingkong老教授一行抵达气候温暖、植被茂盛、常年绿意盎然的马来西亚。前往机场迎接的主要人员有:马来西亚交通部长政治秘书简民发先生、马来西亚汉学院董事黄秋云女士、拿督黄景裕先生等。
马来西亚是拥有不同种族、文化和宗教信仰的国家。回教(伊斯兰教)是官方宗教;此外还有五大宗教:佛教、基督教、兴都教、锡克教、道教。多元宗教的教育为当地社会秩序提供了伦理、道德的基础,同时也为国家的政治管理提供了价值的支持。
抵达当晚,jingkong老教授在下榻的酒店与马来西亚当地佛教、回教、道教界的宗教友好人士共进晚餐,并进行交流。出席交流活动的有(详见下图):马来西亚马拉•维哈拉佛寺住持达玛拉塔纳法师(Ven Datuk K Sri Dhammaratana 〈Chief Priest of Maravihara〉〈右三〉)、马来西亚道教组织联合总会陈和章会长(Daozhang Tan Hoe Chioew 〈Malaysian Taoist Assoc〉〈右二〉) 、马来西亚回教非政府组织协调委员会代表贾玛路丁•萨伊德•卡玛鲁丁先生 Mr Jamalludin Zaid Kamaruddin ( ACCIN, Muslim〈右一〉)、马来西亚多元信仰精神联谊会主席阿米尔•法瑞德•伊萨克博士 (Dr Amir Faridlshak,Chairman of Interfaith Spiritual Fellowship Malaysia〈INSAF〉〈后排左二〉) 、马来西亚佛教弘法会会长罗佩玲女士(Loh Pai Ling,President of Buddhist Missionary Society Malaysia〈前排左二〉)、Thai Ming Yeow先生(后排左一)、拿督黄景裕先生(前排左一)。
其中,「多元信仰精神联谊会」的宗旨和《使命誓言》非常值得分享与学习。其宗旨是:「发现所有宗教所共同宣扬的价值观,并予以弘扬和落实在生活中,以及明了尊重自己宗教的圣哲的同时,还要尊重其他宗教的圣哲。」其《使命宣言》是:「为了建立互相欣赏、彼此理解的平台以实现宗教和谐,为了通过宗教和谐而造福全国,多元信仰精神联谊会致力于为不同信仰的人们建立平台、提供渠道,以便携手弘扬所有宗教所共有的普世原则,并由此加强宗教团结,实现和而不同的理想。」jingkong老教授在会谈后看了上面的文字介绍,非常欢喜;并赞叹马来西亚的宗教团结十分难得。
(编者按:从这份宗旨和《使命宣言》的内容,我们能够看到马来西亚对于宗教团结、宗教回归教育、宗教互相学习的重视与落实。古人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如果我们时常忽视与我们自身无关的个人、家庭、团体、族群和其他宗教的利益,最后,当我们自身的权益受到侵害时,无人可以出声相救……世界的和平,需要每一个宗教团体的领袖和信徒共同觉悟、觉醒,伸出慈悲、正义的双手,团结整个地球的人类。)
席间,就如何化解国际社会普遍存在的危机与问题,jingkong老教授谈到如下内容——
近半年来,(在)我们居住的这个小小的地球上,(世界)各地发生了许多变化、社会动乱,这是中外都史无前例的事情。我们该怎么办?前几年,马来西亚的领导人曾经问过我这个问题。我说,是有办法,就看我们如何来做。中国古圣先贤告诉我们,无论大事小事,都是以「教学为先」。谁来教呢?宗教来教——宗教教育。英国汤恩比博士说,「人类历史上,先有宗教,然后才有文明;文明是从宗教衍生出来的。没有宗教做基础的文明,存在的时间不会超过三百年」。现在地球上的宗教出了问题,而且是严重的问题!如果我们方向走错了,可能地球上就不再有宗教,那将是很可怕的事情——人类主要的教育没有了!
有什么办法呢?拯救的方法,就是宗教必须回归教育。那将带给个人幸福、家庭美满、事业顺利、社会安定、国家富强、世界太平。宗教经典里面有伦理教育和道德教育——这两种教育是基础。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也有,浓缩就只有十二个字:「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在中国过去的时候里,人人从小都受过这种教育。虽然很多人没有读过这方面的书,但是看到过宗教人士做出榜样,处事待人接物有规有矩、有模有样。所以个人幸福、家庭美满、事业顺利、社会安定、国家富强、天下太平——教育做出很大的贡献!
(编者按:儒家按照道德智慧境界的不同,将品德高尚、智慧超凡的人分别称为「圣、贤、君子」;佛陀教育按照证得自性境界的不同,将觉悟的人分别称为佛、菩萨和阿罗汉。无论儒释道,还是其他宗教的教育,其经典背后都是人类几千年来圣哲思想的结晶;这种智慧和现代的流行思想截然不同。流行思想通常是投机的、善变的;甚至会挑起斗争、引发战争。宗教圣哲的思想是坚实的、永恒的;带来的是永续的和平与安宁。现代社会讲究思想权威,真正的权威思想其基础必定是千万年的真实智慧;而人类持续的自由和发展,也是以这种千万年真实的智慧为基础才能获得的——这就是汤恩比先生为什么说「人类的文明是以宗教为基础」的原因。古代的中国,是圣贤君子的智慧化民成俗;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精英启发大众」。离开了宗教圣哲的经典教育,人类失去了核心价值观,这种能够启发、启蒙大众的真实、权威的思想也就不复存在;可想而知,各种缺乏智慧的流行思想泛滥如潮,沉淀到岩石下面,再浮上来时必定是泡沫。)
中国古代教育并不是天天教学。因为中国是以农立国,干农活占去了很多时间,能利用的时间是冬季三个月。每家寺院庵堂都教学,因为这时候大家有时间。住在距离寺院近的晚上就回家住,距离远的就住在寺院。这些宗教人士、读书人做出好榜样,让大家都看到了。
像我这个年龄——一九二七年出生——当时中国是军阀割据的时代,接着是日本侵华战争。所以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没有机会学习,但是我看到了:宗教的传教士、私塾的老先生,那时仍然是社会的好榜样。当时的社会文盲多,很多人不认识字,但是看到了榜样,自己也能落实。到人家家里去,《弟子规》的落实还在,可以看到。抗战期间还有,抗战之后就没有了。过去的老先生真有学问、真有德行,这些人一批批走了……让我们看到传统文化的危机!
地球上仅存的这个古文化能否延续下去呢?前年我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参加国际和平会议,会后访问英国。在那次访问当中,我认识了威尔士大学的(休斯)校长,他们有四个校区,有两万多名学生。我跟他谈中文的问题:中国好东西都在古文,在《四库全书》,不在白话文。我送了几套《四库全书》给英国的大学,像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我还分赠给全世界的大学图书馆、国家图书馆收藏。即使世界上有灾难,总会有几套保存下来。但是如果没有人会读,那怎么办?所以就谈到要办汉学院。校长比我热心,我受到他感动。
我们要培养三十到五十名学生,作为第一批种子老师。毕业之后得到教授职位,在汉学院教书。现在能教传统文化的老先生都已经七八十岁,而且为数不多,很难找到十位。如果他们走了,那怎么办?前年八月,校长带大学董事会主席和管学术的副校长到香港住了五天。正好遇到我们办中元祭祖,我们邀请校长一行去参加。校长参加之后流泪,很受感动!问我能否到英国去办祭祖?我答应了。去年六七月间,我们在英国伦敦办了两场祭祖,在威尔士办了一场,总共三场。办得很成功,影响力很大,大家都很欢喜!在学校办祭祖当作一堂课「祭祖课」来上。(编者按:本报在2016年7月22日的版面上,曾对伦敦和威尔士地区的祭祖大典做过特别报导。)
英国汉学院办学的宗旨很简单,就是希望培养一些年轻人能读文言文、能读《四库全书》,使中国传统文化不至于断送掉。如果真有三十到五十名学生毕业。这批人出来之后,我想,本科三年、硕士班一年、博士班三年,总共七年。七年后希望大家住在一起、生活在一起、学习在一起、传播传统文化在一起。学校就是家。除了教学之外,还有一件大事:唐太宗的《群书治要》是好书,内容是帮助人得到一生快乐,所谓「孔颜之乐」。孔子和颜回无论在何时何地,都充满快乐,没有忧虑。这种快乐哪来的?就跟佛家讲的「法喜充满」是一样的,这是佛菩萨之乐。能修身,就能齐家;能齐家,就能治国;能治国,就能平天下。这个「平」是指外交,国家与国家平等对待、和睦相处。「平」是公平,不是用军事、武力。可是《群书治要》只收集到晋朝而已,其后的隋、唐、宋、元、明、清六朝有很多好东西,要挖掘出来,编辑《群书治要》续篇,也是五十万字。正续篇合起来一百万字,这是《四库全书》的精华;读这部就等于读《四库全书》。这是中国人老祖宗对全世界最伟大的贡献。
现代科技发达,传播很快。以后汉学院老师和学生多了,要建立卫星电视台,每天讲一两个小时,全世界都可以收看。而且要以各国的语言教学,排定课程,成为「空中学校」。
将来世界大同可以实现,是以唐太宗编的《群书治要》来实现。所以要把这件事当作一生最大的事业来做!然后要讲清楚、讲明白、讲透彻,翻译成白话文,再翻译成其他各国的文字,对全世界流通。
大家有共同的理念、想法、看法,希望地球上永远没有战争、竞争、斗争。每个人把爱心发挥出来,把上帝的爱、真主的爱、佛菩萨的大慈大悲发扬光大。宗教对人类有最大、最重要的贡献,不会把宗教看成是迷信。
英国人也在推行宗教团结。去年威尔士大学校长参加教科文组织的三天活动,非常认真,没有一堂缺席,很难得!他也是希望考察我们在教科文组织做什么,回去大学报告。
(编者按:法国文豪雨果曾说过:「世界上最宽阔的东西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灵。」愿每一位地球公民、宗教信徒都能拓开心量,将全球人类的幸福融入心田,携手努力,共同实现地球人类美好的未来。)
二、国运在教育,天国心中求:与马来西亚政界侨界领袖会谈
一月二十四日(农历腊月二十七),距离丙申年除夕还有三天,jingkong老教授与马来西亚政界、侨界的领袖聚餐会谈。按照老北京传统的习俗,这一天要「洗疚(jiù, ㄐㄧㄨˋ)疾、洗旧泥」,寓意是洗除一年的疾病晦气(意念决定人的命运)。古人有「洗心涤虑」的说法,意思是抛弃一切不好的想法,改过迁善。因此,在腊月二十七这一天,为转变世道人心,为马来西亚国运昌隆而进行的会谈,恰好符合传统年味「洗心涤虑」的深刻寓意。
参加当日会谈午宴的各界贵宾有(详见下图),前排:马来西亚交通部部长拿督斯里廖中莱(右三)、华总总会长主席丹斯里拿督斯里方天兴(右二)、华总名誉顾问丹斯里拿督斯里林华龙局绅(左二)、多美集团创办人丹斯里吴德芳(左一)、富贵集团创办人丹斯里邝汉光(右一);后排:环球集团有限公司(The Store)集团总裁丹斯里陈炎顺(中)、首相署政治秘书拿督王乃志(左一)、富丽华大饭店老板黄伟杰(右二)、交通部长政治秘书简民发(右一)、《星洲日报》首席执行员许春。与会人士就如何发挥宗教团结的作用、转变国运、化解冲突等问题请教了jingkong老教授。
大家对jingkong老教授出国以后是否还继续讲经很感兴趣。老教授告诉大家,只要有摄影棚的地方,就会保持讲经不辍。首相政治秘书王乃志先生谈道,「二月四日在吉隆坡,联合国主持的世界宗教和谐会议,首相(也)会参加。(该会议)每年都举办,马来西亚也是主办国之一」。jingkong老教授赞叹道,「好!这世界不能有战争,核武战争(更)是同归于尽」。拿督王乃志也介绍了,「在马来西亚国内有国民团结局,下属于首相府,是马来特有的。其中有五大宗教理事会,少了伊斯兰教。首相也非常重视(宗教团结)。要营造好的社会气氛不容易」。jingkong老教授建议,「宗教团结十分必要。真生效果,(就)要回归教育,互相学习。最好每个地方都有宗教活动中心,办活动都在一起,让大家都看到——可以化解矛盾,帮助社会和谐。宗教如果本身不合,就不能帮助社会」。
拿督王乃志说,自己曾经参加过两次马来西亚汉学院开设的《论语》讲座。jingkong老教授感叹道,「汉学传了五千年,希望全世界都来学习。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文化统一是在夏商周;政治统一是从秦汉开始。古人的真实智慧、理念、方法、成效都在《四库全书》。每个人要不要个人健康、家庭美满、事业顺利、社会安定、国家富强、世界和平?能否做到?能!《群书治要》能帮你做到,现在有八种语言的翻译本。」拿督王乃志很认同jingkong老教授的观点,他表示,「现在国内新生代,中文教育都是白话文;应该推广文言文,否则无法读《群书治要》」。
老教授继续说道,「英国汉学院推广文言文,还计划编纂《群书治要》续篇,对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有很大的作用」。
富贵集团创办人邝汉光先生请教老教授:「现在世界文化差异很大,会否带来世界战争?」jingkong老教授说:「《易经》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古人说恶贯满盈,这很可怕!所以我跟马来西亚的领导人说,『要发救世大心。抛弃个人的名闻利养,为国家的福祉努力』。这么多年,在国外,很多华侨问我:『世界乱,哪里安全?』我说『中国安全』。哪个国家老祖宗积功累德?只有在中国!中国近代只是武器不如人。今年我在联合国,打算把这个跟大家报告。把养军队的钱省下来,做三样事:第一、读书免费,父母不用拼命赚钱来供小孩念书了,不再有这个顾虑。那么人就不用贪污了。学校管吃管住;对于所学的东西,老师要先做到。教育是根本,教学为先。第二、医疗属于国家,进医院不花钱,管吃管住。第三、养老。人不能不老,老了怎办?我在外国,会看老人院和青少年犯罪。老人照顾好。青少年犯罪率低的地方我才住。不能叫老人院,要叫 『老人乐园』, 天天有表演,琴棋书画,中国各地戏剧,培养大量演艺人员。也到外国『老人乐园』表演,让他们看看中国老人过的生活。中国人的思想,中国人做的事情——随着《群书治要》,我们慢慢铺垫;我已经做了四年,送给各国大使,还托他们带给领导人,每人都欢喜」。
丹斯里邝汉光先生继续问道,「中国古人有智慧,士农工商,商人在底下。什么原因现在产生转变?」jingkong老教授解释道,「因为把伦理、道德、因果、宗教教育丢掉了。宗教就是教育。中国『宗教』两个字的意思好,『宗』有三个意思:主要的、重要的、尊崇的;『教』也有三个意思:教育、教学、教化。『宗』『教』连起来:主要的教育、重要的教学、尊崇的教化;再加两个字:宗教是人类主要的教育、重要的教学、尊崇的教化。汤恩比英国人对它尊重!他说,『人类自有历史以来,是先有宗教后有文明』。一直到民国成立,当时的人以为孔子把人教坏了,就提倡全盘西化。中国的思想跟西方不同:中国最后谈到世界大同,西方最后谈到世界末日。中国人开口闭口谈天下。郑和七次下西洋,没有欺负其他国家的人 。」
《星洲日报》首席执行员许春请教说:「(老教授您曾)说马来西亚是福地。但现在(这里)不安,到底出了什么问题?」jingkong老教授说,「关键在于教育。中国自古以来非常重视家庭教育。大同理想是周朝人提出的,两千年没有实现。中国(过去)是大家庭,五代同堂。一般的三百多人,兴旺的有一千多人。家是社会组织,赚的钱除自己用,都归家有。个人有难,家庭帮忙你;老了,回老家养老。所以家学:四合院,一重是一代,前面大门口有两栋建筑,是学校,家庭子弟学校。一边男众,一边女众。男女五岁就分开,管得紧,所以古代社会风气好。四岁半五岁读书,都是堂兄弟,表兄弟也可以。政府只是考试,县考秀才,省考举人,有兴趣读书,进国家学堂,太学。家庭对子弟教育非常重视、费尽心思。请好老师,懂得教育。出生到三岁,母亲教;三岁以上老师教」。
(编者按:家庭是社会最基本、最重要的细胞。家风是一个家庭德风素养的体现;同时也是民风的根基、社会和谐的基础。家风直接表现在一个家族的家规、家训中。家训是家庭的核心价值观,家规是家庭的基本守则。家风是家族子孙代代恪守家训、家规而形成的具有鲜明家族特征的家庭文化。良好的家庭教育决定了家风;只有回归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中,才能「正」家风,形成健康的家庭文化。家庭文化健康向上,整个社会和国家自然会朝着稳定、健康、可持续方向发展。)
jingkong老教授在会谈中还提到,「最近牛津找我四次,剑桥两次,(谈)合作。我说可以,办讲堂——道德讲堂、明伦讲堂。希望发心来救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不失。我们唯一事情是学习、教学。不为个人,为五千年文化(的传承努力、奉献)」。
交通部长政治秘书简民发问道:「(您)提倡(阿弥陀佛)四字佛号修行方式,是否跟其他法门效果一样?(只是念阿弥陀佛)四字就能平定心情、增福慧吗?」jingkong老教授回答:「(跟其他法门效果)一样。法门平等,无高下。有人怕麻烦,就用四字。中国古人讲『读书千遍、其义自见』。戒是规矩,千遍是修定。真得定,智慧就开了」。老教授还补充说,「(威尔士大学的休斯)校长都相信」。
许春先生问道:「世界变得很快,目前缺什么?」jingkong老教授回答,「缺人——教学的教授和学生。本来看注解看不懂,读经两三千遍之后,读懂了。像样的人做出成果来(才行),否则外国人不信。如何考试?读三千遍,讲一遍给我听;我点头,通过。真通了。」
简民发先生十分关心国家的未来,向老教授请教:「马来西亚未来的国运(如何)?」jingkong老教授语重心长地回答,「要人民跟政府合作。执政者要谦虚,向各行各业请教。大家圆桌会议讨论。教育比什么都重要。道德讲堂很好,(短时间内)把恶人变善人。日本也在做。要做到!道德讲堂的课程内容就是伦理、道德、因果、圣贤的教育。领导人能信因果,修善积德,国家之福」。
三、圣贤教育、开启智慧、走向永续和平:接受马来西亚当地报业媒体的采访
一月二十四日下午,jingkong老教授在下榻的酒店内接受了马来西亚《星洲日报》《南洋商报》《中国报》,三家报业记者的访问。现摘录部分精华内容以飨读者。
记者问:若有强势的宗教势力,对弱势的宗教施行压迫(怎么办)?
老教授:我到新加坡三年,团结了新加坡的九大宗教,也带过马来西亚的六大宗教到中国访问,很成功。每个(宗教的)创教者都是了不起的社会教育工作者,若宗教把教育丢掉,宗教就会变成迷信。
「宗」的意思有三,即主要的、重要的、尊崇的;「教」的意思亦有三:即教育、教学、教化;合起来即是:主要的教育、重要的教学、尊崇的教化。没有往教育发展,宗教会被扭曲,失去伦理、道德、因果和圣贤的教育。对和平天下有大帮助的是宗教,但是宗教一定要回归到教育。
记者问:如何使宗教回归到教育?
老教授:要天天讲经教学,向释迦牟尼佛学习。世尊讲经教学四十九年没有中断,应该恢复这种教学的精神。
记者问:现在社会和经济不稳定,人心浮躁,有什么方法能够使人心安?
老教授:人性本善。怎么教? 从教育做起。今天,教育主流是「功利」的教育,「急功近利」,把伦理丢掉,没有教导人与人的关系,尊重师长,孝敬父母。若没有孝敬,连孔子再世也无法教得好。须知:孝亲尊师越深,人就容易教。六十年前已经有「老师不像老师,学生不像学生」的现象,但是没有人纠正。现在要靠虔诚的宗教徒来做好这件事。
记者问:应该如何做呢,是不是需要忏悔?
老教授:是的。人做错的事太多了,要悔改!中国历史有长治久安的盛世,有很好的教法,人民很好教。民国时中国开始向西方人学。我很敬佩孙中山(先生)写的《三民主义》,(孙先生)说道,「西洋人只有机械比我们强,除此之外中国没有比西洋人弱的地方;跟外国人学机器制造就好,其他的不用学」。
中国人五千年走过的路,如果后人看不懂文言文,看不懂古籍,古籍所记载的真实智慧就会消失。要知道,古人的智慧现在管用,以后还是管用!我们要找学生来学文言文,汉学院就是要教能看文言文,能把文言文讲透的学生。
记者问:有些人利用行善(的名义)做不善之事,(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老教授:这种「善」只有在「善里面有恶」才会发生的现象。我从来不怨恨任何人,我也没有对不起人。别人说我,我一笑置之;没有报复的心。落实孔颜之乐,与地位和财富没有关系。释迦牟尼佛没有财富和地位,可是他活得比任何人都快乐。这条路走对了,世界就变大同,这是中国人的理想,(这与)会演变成竞争、斗争和战争的思想不一样。今年我们在联合国办的(活动)主题就是「为和平做出贡献」。
【结语】
吉隆坡站的报导截稿时,正值农历丁酉年正月初七。传说,女娲创造苍生,按顺序造出了鸡、狗、猪、羊、牛、马等动物;在第七天造出人来,故俗称初七为「人的生日」。正月初七这一日代表「天人合一」,就是说,人与自然要和谐共处。
「人」字的结构是相互支持:人与人应该成为彼此的护卫,而不是拼死的竞争对手,正所谓「大爱无疆」。隋朝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王通在《中说•礼乐篇》中有言:「以势交者,势倾则绝;以利交者,利穷则散。」大意是:为了钻营势力而结交的朋友,在没有势力的时候朋友之间就会绝交;为了钻营财利而结交的朋友,在没有财利时朋友就会分崩离析。不论做人还是做事业,学会用真诚心,朋友和事业才能长远。
借此吉祥的日子,祝福中马两国友谊长存,祝福世界永续和平!
《欧洲商报》英国版(第165期)
2017-02-1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