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般若经纲要 (第17集 视频)jingkong法师 讲于台湾台北华藏讲堂

admin 大般若经纲要评论阅读模式
摘要大般若经纲要 (第十六集) 台湾台北华藏讲堂 档名:09-028-0005

大般若经纲要  (第十七集)  1997/2  台湾台北华藏讲堂  档名:09-028-0017

play-sharp-fill

请掀开经本一百九十四面,第三行最后一个字看起,我们将经文念一段对对地方:

【四者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修治亲近善友业。善友恶友无二相故。】

这是初地菩萨修学的十个科目,很像现代学校裡面,譬如你选了某一个科系,你要修多少个学分,这个意思相同,初地菩萨要修十个学分。前面三个上一次讲过了,今天从第四个科目来讲起。十地菩萨所修学的,实在说也就是我们现前应当要练习的。虽然我们现在没有登地,可是我们要做预备工作,将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更容易也更殊胜。这个科目是讲『亲近善友业』,每个科目裡面都有个业字,「业」要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活动。你修学哪一些活动?教给我们要「亲近善友」。地上菩萨跟一般菩萨不相同的地方,这是我们必须要注意到的,就是『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你看十个科目都是以这个为基础,这才是真实的智慧。

我们必须要觉悟,世出世间法皆无所得,你要真正明瞭无所得的道理,了解无所得的事实,你的心多清淨。众生的烦恼,可以说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从得失上来的,所谓患得患失,没有得到的希望得到,得到之后又唯恐失掉。其实,你纵然是得到了,也是假的。你们想想看,人生在世间能有多久?到最后连这个身都没有了,你还得的些什麽?这都是事实,应当要觉悟,何况佛把这个事实真相跟我们说明白了。正如《金刚经》所说的,《金刚经》是六百卷《大般若》的精华,佛在经上明白的告诉我们,三心不可得。三心就是说的念头,我们的观念,我们的执著,是讲这个。过去已经过去了,过去一分钟过去了,过去一秒钟也过去了;未来的还没来,当然不可得;说现在,现在就变成过去,现在不住、不停。这一段话是给我们说明,你能得的心不可得,或者说你能得的执著、观念都不可得。我们要细细的思惟,佛所讲的意义,「愿解如来真实义」,那才是一个真正觉悟之人。

你所得的无非是名闻利养、财色名食睡,不都是说的这些东西吗?甚至于学佛了,学佛我要想证个阿罗汉果,我要证菩萨果,我要成佛,能不能得到?给诸位说,都得不到。为什麽?世出世间法都是缘生的,凡是缘生之法(缘是许许多多条件聚集就现的现象,这些条件散了之后,这个相就不存在了),缘聚则现,缘散就灭,这是个生灭法。其实哪来的生灭?没有生灭,只是缘聚缘散而已,你要找生灭也不可得。世出世法都不例外,这是说明你所得的不可得。你看能得、所得都不可得,你在这裡面念念要想得,要想保持不失去,岂不是妄想?所以菩萨聪明,跟我们不一样,我们不了解事实状况,以为这些东西真有,是实在的;菩萨晓得幻有,真的像经上所说「梦幻泡影」,梦裡头有,梦裡明明有六趣,那是梦中的境界,不是真的。我们现前的境界跟梦中的境界没有两样,看穿了,得失的念头就没有了。

我们要问,没有得失的念头,还有没有得失的事?有,得失的事决定是有。为什麽有?因缘生法。譬如佛在经上告诉我们,你过去生中喜欢财布施,这是过去的因,现在遇到缘会结成果报。果报是什麽?你会得很多的财富。说实在话,因果的法则就是这个样子,不是你求的。一切不可得,心地清淨,一切都放下,你命裡过去生中有这个因,这一生当中它自然结果。我们种瓜、种豆,种子种下去,好好的就培养它。那个瓜子是不是天天想著,我将来要结个大瓜,它有没有这个念头?没有。它没有这个念头,没有这个念头,它将来还是要结成瓜。这就是因果不空。所以事上有得失,你心裡不能有得失的念头,心裡面有得失的念头就错了,心一定要清淨、一定要无染。这就是地上菩萨他们用心跟我们不一样,心地清淨平等,充满了智慧。

在这个科目裡面,他修什麽?他修亲近善知识的活动。什麽叫善知识?我们世间人一定说,这个人有道德、有学问、做好事,这是个善知识。其实菩萨眼睛裡不是如此,菩萨眼睛裡所有一切众生都是善知识。佛菩萨是善知识、妖魔鬼怪也是善知识,为什麽?他没有分别,他没有执著,万法平等。善人那边,学他的善处、学他好的地方;恶人那个地方,你看到他的恶,不学他的恶处,他也是我们的善知识。诸位要明白这个道理了,在中国历史上,千百年来为大家所讚歎的岳飞,提到岳飞哪个不尊敬?尽忠报国。秦桧是个大坏蛋,害死了岳飞,没有一个人听到这个名字不恨他、不骂他的。两个都是善知识,你想想对不对?听到岳飞,想到我们也要效法他,尽忠报国;听到秦桧,决定不能做坏事,你看做坏事,千古骂名。换句话说,一个是从正面教给我们,一个是从反面教给我们,都是善知识。而且你在这裡面真正生起清淨心、平等心,成就自己的德行、学问、道业,是这麽来的。所以这一句后面讲,『善友恶友无二相故』,你明白这个道理,这一句话你才懂得它的意思。所以我们亲近善友,应当没有分别心。

善财童子在《华严经》上参访五十三位善友,那五十三位裡头有善人、有恶人。胜热婆罗门的愚痴,那不是善人,愚痴;甘露火王的凶狠、瞋恨,那个瞋恨、嫉妒到了极处;伐苏蜜多女是淫女,我们现在所讲的妓女。善财童子遇见他们,全是善知识,他们三个人代表贪瞋痴,三毒烦恼也是善知识。善恶不二,能走上不二,你才有成就。为什麽?证明你的分别执著没有了。在境界裡头起一念分别执著就二,二就不是佛菩萨。诸位要知道,二是凡夫。诸佛菩萨他所契入的,就是不二。你看《维摩经》上讲的,「入不二法门」,不二才是真的。所以不二法门在《华严经》上称它作「一真法界」,一真就是不二,不二就是一真,两个讲法,一个意思。

怎样才能够入一真?怎样才能入不二?淨宗的法门好!你看《弥陀经》上教我们,「一心不乱」、「心不颠倒」。一心能入、能证,不二、一真是所证。西方极乐世界是一真法界,西方极乐世界是不二法门,这个我们应当很清楚的理解。但是一般的凡夫实实在在说,很不容易做到。我们读经也读了不少年,念佛也念了很久,这个错误的观念,错误就是二,起心动念就落二三,就三心二意。落二三这个话不是随便说的,二是讲什麽?二意,三是三心,三心二意,法相宗讲的。佛法裡面讲真心、妄心,真心就是一,妄心才有二三。三心就是阿赖耶识、末那识、第六意识,这叫三心。二意是讲第六意识、第七识(第七识是末那叫意根),一个是意根,一个是意识。所以你才起心、才动念就落在意识裡面去了,也就是说落在妄心裡头,不是真心。真心是什麽样子?真心接触外面境界,决定不会起心动念。所以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真心起作用,不落二、三。真心起作用,清淨无染,决定不会有染污。诸佛菩萨他们的生活,他们与一切大众相处用的是真心。凡夫、二乘(二乘是讲声闻、缘觉)、权教菩萨还都是用三心二意,何况我们?我们明明晓得这个道理,实实在在做不到,日常生活当中依旧是落在三心二意裡头,我们要想成就就不容易,这一点要懂得。

所以,佛家的无量法门,许许多多的经论,裡面所讲的,都是要用真心你才能成就,你用妄心决定不能成就。这样说起来,咱们末法众生简直是没指望、没希望了。诸佛如来大慈大悲,看到我们这个状况,所以特别开一个带业往生的法门。诸位要记住,这个法门只有一个,八万四千法门没有带业的,带业只有念佛求生淨土,就是这一个法门。这个法门古人称它作「门馀大道」,门是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无量法门以外的一条修学证果的道路,所以称为门馀大道。我们如果不依这个法门修学,你自己一定要有能力做到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真正是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你看看,你有没有这个本事?有这个本事,行;没有这个本事,那是不能成就的,不如老实念佛。这些理跟事,我们都必须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无二相」,才是真实的;有二相,这是虚妄的。第五个科目:

【五者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修治求法业。诸所求法不可得故。】

『修』是修学;『治』是治理。我们一方面修学,一方面将所有所学的把它整理出来,作为一个系统的知识,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科学,科学就是统系的学问,这叫「治」。你就是真正成就,成绩拿出来了。用这种方法来求法。譬如古来的这些大德,他们研究经论,将经中的义趣领悟了之后,他把它做一个系统,整理出来,或者是作书,或者是作论。这个对于后来研究佛法的就有很大的贡献,他们提出丰富的参考资料。像我们现在《大藏经》裡面,实际上释迦牟尼佛所讲的经律论三藏,大概只佔《大藏经》的三分之一,分量并不多,三分之二都是历代祖师的著作,这些著作就是他们「修治求法」的成绩,提供我们后人做参考的。

虽然认真努力在佛门裡面做学问,『诸所求法不可得故』。这一点诸位看了之后,好像又很迷惑了,为什麽求佛法,佛法也不可得?如果你以为真的有佛法可得,佛法就变成世间的学术、世俗的学问,你在佛门裡面不会开悟,佛的真实义你体会不到。你看我们开经偈一展开,「愿解如来真实义」,如来真实义你是没有法子体会的,为什麽?做学问还是用的三心二意。如果真的修行证果了,像我们中国古时候许多祖师大德,不是凡人,佛菩萨再来的,他们还用三心二意吗?他们对我们说法,不用三心二意就没得说了,我们又如何能得益?所以,他要把他的智慧变成识,跟我们交流。这个意思就彷彿像我们现在,你看看用的这些电器,照明的也是电,录像的也是电,录音的亦是电,我们这个电好像现在都是用的一百一十瓦的电。其实真正的电是不是这样?不是的,要适合于我们的环境,必须把它变成一百一,就适合于我们的环境了。诸佛菩萨跟我们交流,也要把它变成我们能够接受的这样一个度数,跟我们交流就方便了,是他变现出来的。

今天科学家所讲的不同的时空,三度空间、四度空间、五度空间,我们现在知道时空确确实实是有许许多多不同的维次,我们没有能力突破。而佛菩萨是一切不同的时空他都能够突破,而且都能随意变现某一个维次,跟这一个空间、这一个地区众生,跟他们交流。这真的叫大自在!这种说法,现代科学家能听得进去,他们肯定有这种事实,但是不晓得怎麽证得。佛法裡面有,有理论、有方法。非常可惜,佛法没能够传到西方,西方虽然也有佛教,是宗教的佛教、迷信的佛教。依旧落在心意识裡面的佛教,解决不了问题,必须要离开心意识,你才能真正的解决问题。也就是说要离一切妄想、分别、执著。刚才讲,一定要做到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你就突破了。然后晓得,无限度的维次、时空,原来就是一真法界。学佛一定要以这个为目标,万万不可以在佛门裡面求福报,那你就错了。也许我们曾经听人说,「佛氏门中,有求必应」,这个话没错的。实在讲,不需要求,自然就有感应。有一个求的念头,就是分别、执著,那就错了。

所以,佛教给我们要发愿,要有愿,但是不能有心。像四弘誓愿:愿度众生、愿断烦恼、愿学法门、愿成佛道,可是你不能有分别执著,如果有分别执著,你这个愿永远达不到,为什麽达不到?因为分别执著是障碍。执著是烦恼障,分别是所知障,这是经论裡面常讲的二障。这两种障碍,障碍你不能明心见性。除这二障,心性就显现出来了。心性裡面本来具足无量智慧、无量德能、无量才艺,一切都是无量的,是你自己心性裡头本来具足的,一样都不缺。今天我们讲财富,无量的财富,性德的流露,在一真法界裡面,我们看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华严经》上讲的华藏世界,毘卢遮那佛的依正庄严,都是从自性裡头自自然然流露出来的。这个理跟事都很深、都非常微妙,我们只能够去体会,不能去思惟,不能去想像,一思惟想像就又落到分别执著去了。

什麽叫体会?体会是没有分别、没有执著,那是一种体会。这个用功夫,禅宗裡面叫观照,不能用研究,佛家用参究,而不用研究。研究是什麽?是用意识;参究是什麽?参究是不用心意识叫参。用心意识一般叫研究,研究是研究不出道理出来的,参究才能够悟入。所以,法要不要用功认真努力去做?要!虽然去做,心地依旧是清淨不染。为什麽?晓得法也不可得,法也是缘生的。既然是缘生之法,我自己明白就好了,我何必还要把它整理,还要把它写出来,现在你们大家做成录音带、做成VCD到外面去流通,何苦、何必呢?这是假的。为什麽还要这麽多人,大家认真、热心、努力在做?为度一切众生,不是为自己,自己没事了。因为许许多多的众生,对于这些事实真相还在迷惑、还在分别、还在执著,已经悟入的人,要做一个样子给他看,这种样子引导他悟入,这就是大慈大悲。所以古往今来,这些诸佛菩萨、祖师大德们,虽然知道这个是梦幻泡影、如露如电;虽然知道一切法不可得,他做得还挺起劲,绝不消极;做得比一般人更认真、更努力,那是教化众生,帮助社会大众悟入,道理在此地。第六句:

【六者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修治常乐出家业。所弃捨家不可得故。】

这一句它意思很深、很广,绝对不是劝大家统统去出家。今天我们看到这个经文『出家』,你就想到要找一个寺院剃头,去当比丘、比丘尼,你这种想法错了,这个不是大乘佛法的精神。你看《无量寿经》,《无量寿经》裡面所说的,上辈往生的一定是出家「而作沙门」,这是条件。所以有人就说,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上辈往生的是出家人,我们在家人没有分。可是事实上,你去看看《淨土圣贤录》,你去看看《往生传》,上三品往生的,在家人很多。那跟经上讲的不就矛盾了吗?经上讲的没错,你自己会错了意思。

佛告诉我们,家有四种家,出也有四种出。哪四种家?第一种就是现在大家观念当中「田宅之家」,我们今天讲的不动产,你家裡有土地、有房屋、有家亲眷属,这是世俗人所谓的家,佛经裡面讲田宅之家,这个家出不出不要紧、不碍事,没有什麽了不起。比这个更重要的,「三界是家」,三界就是六道轮迴,这个是家,你有本事出离六道轮迴,算是你出家了,这个与你有没有家庭没有关系,你要能出得了三界之家。第三种叫「烦恼是家」,你能把烦恼断掉,佛说你是真正出了家。第四种叫「生死是家」,生死有两种,一种叫分段生死,一种叫变易生死。六道凡夫两种生死都有,分段生死是我们寿命一个阶段、一个阶段;而变易就是我们身体的变化,一天比一天老化,青春不能永驻,天天在起变化,叫变易生死。超越三界之后,你证得阿罗汉、证得菩萨,成佛了,十法界裡面的佛,分段生死没有了,六道裡头的分段生死没有了,有变易生死;一直到等觉菩萨,他还有一品无明没断,还有一次的变易;到圆教如来的果位,两种生死都没有、都断尽了。所以佛讲的家,意思很深、很广。

出也是如此,也有四种。第一种,身出家了。像我们现在穿了出家人的衣服,剃除鬚髮,身出家,心裡面还是想名闻利养,还是患得患失;换句话说,你身出、心没出,你心跟在家人没有两样,这个没有用处,解决不了问题。第二种是心出、身不出。在家居士修行的,他身没有出家,他有家庭、有妻子儿女、有田宅财产,他有;心地对于这些五欲六尘,真正是一尘不染,真的放下,一心修道,他心出家,身没出、心出了,真正有成就。所以出,著重在心出,不著重在身出。第三种,身心俱出,身出家,心也出家,我们常讲佛门裡面的祖师大德,身心俱出。第四种是身心都不出,你们晓得是谁?你们在家居士,身没出,心也没出,身心都没出。所以出有四种,家也有四种,然后才晓得《无量寿经》上辈往生,出家而作沙门,不是讲的身出,重要讲的是心出。沙门两个字的意思,沙门是梵语,意思是「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这种人就叫做沙门。出家人如果这样做,出家人叫沙门;在家人这麽做,在家人也叫沙门。这个我们才真正明瞭,出家真正的意义。

所以,此地一定要明瞭,「修治常乐出家业」,乐是欢喜,喜欢修出家业。『所弃捨家不可得故』,你的心才真正清淨平等,出家不著出家相,修行不著修行相,这个高明,正是《般若经》经上所讲的三轮体空,所以他的成就是无比的殊胜。第七:

【七者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修治爱乐佛身业。诸相随好不可得故。】

第七个科目是要修学『佛身』,「佛身」是功德身,此地所说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我们的相貌不好,你看看这个地方是初地菩萨。对于自己的相好要注重,人家一看你的相不好就不愿意跟你学,学佛学得这个样子,算了,兴趣就起不来了;如果学佛的人相貌好,这个能够摄受人心。我们在《楞严经》上看到,阿难尊者为什麽发心学佛?看到释迦牟尼佛的相太好了。他心裡想,这个相不是父母所生的,是他修来的。阿难爱漂亮,喜欢相好,所以出家跟释迦牟尼佛修学,希望学得能像释迦牟尼佛一样的相好光明。

在一般讲,相随心转。换句话说,你修学佛法有没有功夫、有没有成绩,表现在哪裡?就表现在你容貌裡面,表现在你身体裡面。现在这个社会上,很时髦的一句话说,改变体质。学佛确确实实改变容貌、改变体质,这个道理实在讲并不难懂。世俗间算命、看相都会说相随心转,换句话说,你的心真诚,你表现的相真诚的相;心清淨,你的相貌一定清秀;心慈悲,你的相貌一定善良,这个一定的道理;心地清淨平等,你一定什麽毛病都没有。佛教给我们要顺自然,懂得随顺。经论裡面常讲随缘,缘就是自然。你能够懂得随顺自然,这就是最健康的。自然指的什麽?心,心本来是清淨的,你要能够随顺自然,你心地就清淨。心是平等的,法尔如是,本来就是这个样子。

你起心动念、人我是非、贪瞋痴慢,这都不是自然,你的心裡头本来没有这个东西。你看惠能大师讲得多好,「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本来无一物,就是自然的心。你现在心裡面东西太多了,不自然,违背自然的法则,于是乎毛病就出来了。你能够随顺自然,百病不生。所以体质能不能改变?能改变。你修清淨心,你的体质就改变;你生清淨慈悲心,你的容貌一定改变。所以,你学佛有没有成就,这个东西不能骗人,完全在你的身体表现出来了,你怎麽能够欺骗人?你只能骗糊涂人,只能骗外行人。明白人、内行人一看就晓得,你修行有没有功夫,你到达某一种境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身是以佛身最圆满。为什麽?佛心最清淨,佛心最平等,佛心最慈悲,所以表现出来是圆圆满满,经上常讲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佛有广长舌相,广长舌是怎麽修的?不妄语。佛在经上说,一个人三世不妄语,他的舌头伸出来可以舔到鼻尖。释迦牟尼佛舌头伸出来,可以把面孔盖住,给你做证明,生生世世不打妄语,不造口业。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江味农居士《金刚经讲义》裡面说得很详细。这个本子流通得很普遍,诸位很容易得到,可以细细去看看。他将每一个相好的因由都说出来了,修什麽样的因,得什麽样的果报,三十二相是果报。

末后这一句好,『诸相随好』,「相」是三十二相,「好」是八十随形好,『不可得故』,也是梦幻泡影,也是不可得。不可得,为什麽那样认真去修学?无非是劝导一切众生断恶修善,因为每一个众生都贪爱相好光明,都喜欢。告诉你,你希望得到,我教给你怎麽样修,你才能得到。念念都是为了度化众生,帮助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没有为自己。实在讲,利他才是真正的自利。如果起心动念,以为这是真的,这是利己,那就错了,你所得的利益就太小太小,微不足道。必须晓得,这个相好不止三十二,大乘经上常说的,像《华严》,这一类经典裡面称讚佛,「佛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说之不尽,这是圆满性德的表现。第八个科目:

【八者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修治开阐法教业。所分别法不可得故。】

这一条是说的教化众生。前面第五条裡面所说的「修治求法业」,这是求学。学成之后,一定要发心教学,才能真正做到续佛慧命、弘法利生,这是佛家的事业。佛家指谁?每一个学佛的同修,无论在家、出家。佛的事业是什麽?佛的事业与你们的生活,与现在各种行业不衝突。不但不衝突,决定有帮助,因为佛家的事业是戒定慧。菩萨的事业是六波罗密,无论是用在生活上、用在事业上,都有很大的帮助。可是你学会了之后,你一定要传给别人、要教导别人,这个科目就是教学,『修治开阐法教业』。你将自己所修学的,所领悟到的智慧、德能,无条件的去教导愿意学习的这些善友,你要去帮助他。如果有条件的去教导,那就变成世间的买卖行为,这就不是佛法。

你看诸佛如来教化一切众生,有没有跟人家谈条件?我传授一个法门给你,要多少代价,没有这个道理。你们去查《大藏经》,查遍《大藏经》,没有。现在在外国,灌顶都订出价格的,灌顶一次收多少钱。我在迈阿密讲经,那个时候曾宪炜居士来问我:法师,你在这裡收不收皈依?我说:可以。那价格多少?价格多少,哪有这种道理?查遍《大藏经》,释迦牟尼佛给人皈依,没有价钱的;给人灌顶,也没有收钱的,也没有订出条件的。诸佛如来对一切众生,真的是无条件,这个才是真正清淨平等觉。

而众生对于佛菩萨的供养,佛菩萨有没有接受?接受之后,立刻供养一切大众,从来没有说自己享受的,没有。自己要留一点享受,就变成凡夫了,为什麽?他又有所得了。明明事实真相是无所得,他怎麽会有所得?有所得是六道凡夫,无所得才是一真法界的法身大士。我们今天是这一关很难突破。如果我们真正懂得一切法不可得,把得失的念头捨掉,这一生当中超越六道轮迴就不难了。最大的难关就是这个观念没有办法破除,总是以为有所得。看看环境,周边的人,所有的人他们都有得,我怎麽会没有得?总是认为有得有失好像是真的,这是应该的;佛讲的「无所得」,没听说过,总是怀疑,总是觉得奇怪。你以这个怀疑的心,你怎麽能学佛?《无量寿经》上说过,疑是菩萨最大的障碍。

这是必须要修学的,就是弘法利生、续佛慧命。这桩事情,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随时随地去做。这就告诉我们随缘去做,与下面『所分别法不可得故』就相应了。随缘去做,随时随地去做,遇到人念一声南无阿弥陀佛,这也是传法。他听了很欢喜,这个法接受了;他听了不高兴,不高兴他也听进去了。不能说不高兴他就没听见,他还是一样听见了,听见就行了,「一历耳根,永为道种」,你把阿弥陀佛的种子种在他八识田裡去了。现在他虽然不知道好处,总有一天他会发现,这个种子有用处,这个种子有好处,总有一天会发现。由此可知,阐扬大法真是方便有多门,我们要懂得随缘去做、去修。

【九者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修治破憍慢业。诸兴盛法不可得故。】

这一条在初地菩萨,实在讲,这是大烦恼。在《百法明门论》裡面,二十六个烦恼叫大随烦恼,仅次于根本烦恼,根本烦恼是贪瞋痴慢疑。『憍慢』,「憍」是骄傲,「慢」是怠慢、傲慢,这种烦恼习气是我们修学世出世法最大的障碍。佛是要我们断烦恼,憍慢你要断。世间法裡面,孔老夫子教人,夫子教人没有教你超越六道轮迴;换句话说,儒家教人是在六道裡面,修养德行,希望能够得人天的福报,他们的目的在此地。因此对于这一条没有说断,但是他说了,「傲不可长」,不能增长。傲慢,这些圣贤人都知道,每一个人都有。六道裡的众生,每一个众生都有。你说这个众生没有傲慢,没有傲慢是圣人,决定不是凡夫,都有。不必要学的,贪瞋痴、嫉妒、傲慢,与生俱来的,谁去学这种东西?不需要学的。

烦恼的浅深,习气的轻重,与过去生的行业有密切的关系。所以这些烦恼是无始劫以来累积的习气。变成了今天我们学佛,乃至于我们求生淨土,这都是严重的障碍。我们要想在这一生当中成就,决定往生,这个习气不能不把它伏住。断,当然断不了,这是实实在在的。你要有理性把它克服住,让它怎麽样?让它不起作用。也就是说这个念头一起来,「阿弥陀佛」,把这个念头转成阿弥陀佛,这个念头就压下去了。时时刻刻警觉到,用一句阿弥陀佛把这些恶的念头换过来,你这样叫会念佛,而且知道『诸兴盛法不可得故』。你为什麽会嫉妒别人?为什麽自己觉得骄傲?嫉妒别人,别人兴盛,自己不如,这就生嫉妒;自己比别人强,就骄傲了。你看看麻烦不麻烦?古往今来,中国、外国,你仔细去观察,确实是这个样子,都是烦恼。这个烦恼习气一定要破除,所以「修治破憍慢业」。最后一句:

【十者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修治恒谛语业。一切语性不可得故。】

到这个地方是一个大段落,初地菩萨所修的十个科目。末后教我们『修治恒谛语业』,「恒」是永恒不变,「谛」是真实,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教我们一定要修学诚实语。处事待人接物要讲诚实话,从反面来讲,不妄语。不妄语裡面包括著不两舌,两舌是挑拨是非;不绮语,绮语是花言巧语,说得很好听,目的是欺骗人;不恶口,恶口是说话粗鲁,很难听。所以不妄语裡头包括这几条。初地菩萨末后一个科目,特别强调不妄语。处事待人接物坦诚,在在处处都是以真诚心对待一切人物,永远用真诚心,这个地方有个恒字。

初地菩萨尚且如此,我们今天在初学,如果在言语当中不谨慎,不能够克制,毛病习气常常犯,还是欺骗别人,还是挑拨是非、花言巧语,我们决定不能成就。如果大家细心观察,我们附近常常接触到的同修当中,有很认真、很努力修持的,每天读经多少遍的,念佛数万声的,一举一动符合戒律,但是他不能成就。细细想一想,原因在哪裡?不知不觉在口业裡头漏掉了,你所修积的功德漏掉了。从哪裡漏掉?嘴巴裡头漏掉了。一遇到人,张家长、李家短,这个人是、那个人非,所修积的功德全漏光了,你怎麽会有成就?所以佛在经教裡教给我们,「守口如瓶」,瓶口很小,要好好的守住;「约身如绳」,约束自己的身体要像绳索一样,绳索一鬆就散掉了;「防意如城」,意是念头,防意就像防守城池一样,要小心把守。《无量寿经》裡面一开端,也是叫我们修清淨的三业。这个地方是初地菩萨,法身大士;圆教更不必说了,别教初地等于圆教的初住,也是法身大士。由此可知,我们修行要注意哪些事情,要从哪些地方下手?这就很清楚、很明白了。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7年2月1日11:53:10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fjt.com/17293.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