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般若经纲要 (第6集 视频)jingkong法师 讲于台湾台北华藏讲堂

admin 大般若经纲要评论阅读模式
摘要大般若经纲要 (第六集) 台湾台北华藏讲堂 档名:09-028-0005

大般若经纲要 (第六集) 台湾台北华藏讲堂 档名:09-028-0005

play-sharp-fill

  请掀开经本第七十九面,看经本下面的阿拉伯字七十九面,从倒数第四行最后二个字看起:

  【有菩萨虽住六波罗蜜多。而以一波罗蜜多常为上首。具足修习。劝诸有情。亦令修习。】

  上一次讲到此地,因为时间的关系,没有能够细讲。这一段经文非常重要,佛在此地为我们举一个例子,一个例子能够明了,其余的就可以以此类推。无论是贤首的判教,或者是天台的判教,天台将世尊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分判为藏、通、别、圆四教,而贤首将它判为小、始、终、顿、圆五教。这种判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原来是没有一定的。所以古来判教的人很多,唯独这两家流传到现代,这是大家公认他判得很好、判得如法。四教都有菩萨,而每一个阶层的菩萨都修六波罗蜜,所以六波罗蜜通大小乘。诸位要知道,大乘有菩萨,小乘也有菩萨,不是小乘没有菩萨,藏教就是小乘,他们也修六波罗蜜。科目相同,名称相同,可是里面境界不相同,浅深广狭不相同,这个是我们一定要知道的。

  经上给我们说了一个原则,虽然六度万行全修,他怎么个修法?往往他只采取一个法门,叫一门深入。一门修成了,给诸位说,门门都修成了,大乘圆教如是,小乘藏教也如是。这个道理与事理我们都要清楚、都要明了。譬如布施,这个是最普遍的,我想凡是学佛的同修,无论是在国内或者是在国外,没有不知道修布施的,修布施、修供养,都懂得。可是这些布施供养,能不能称为波罗蜜?那就很难说了。波罗蜜是梵语,它的意思就是圆满的意思。你所修的布施圆不圆满?如果有缺陷就不圆满,有缺陷就不能叫『具足修习』,「具足」就是圆满的意思,毫无缺陷。

  我们在经论里面,也常常看到世尊为我们开示,菩萨行里面,六波罗蜜前面五条是事,后面一条是理,理是般若。如果理与事相应,这才叫波罗蜜多;理与事不相应,那是修福,我们常讲人天福报,修的是这个,不是菩萨的六波罗蜜。所以六波罗蜜每一条都离不开般若波罗蜜。说到这个地方,诸位同修都看到佛教的教旗。佛教的教旗一共是六条,五种颜色,每一种颜色是一条。这五种(五条)就是代表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后面那一条是般若,般若这条里面五种颜色统统都有。这个旗帜是世界上佛教所公用的,所以这个旗是代表六波罗蜜。由此可知,任何一桩事都不能离开般若智慧。般若智慧简单的讲,就是圆满的智慧。因此,修布施就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了。布施的理论你要懂得,为什么要修布施波罗蜜?难道修菩萨道,我不修布施波罗蜜就不行吗?道理在哪里你得要搞清楚,理论搞清楚了,用什么方法来修学,修学当中的境界如何。

  实在讲,讲到方法与境界是千变万化,样样都要明了、都要通达,这桩事情才能做得圆满。理复杂,事也复杂,这才劳累世尊四十九年为我们说了这么多的经论。你要问,这么多经论说什么?要用这个地方纲领来讲,就是跟我们讲了一条布施波罗蜜;如果你要是学持戒波罗蜜,也可以说四十九年所说的全是持戒波罗蜜。我们在华严会上,从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这四十位法身大士,他们所修学的纲领就是「以一波罗蜜多常为上首,具足修习」。初住修布施,二住修持戒,三住修忍辱,一直到十行、十回向、十地,初地修布施,二地修持戒,《华严》是讲十波罗蜜。从这四十位交互来看,那个意思就深广了,就知道任何一个法门,含摄其他所有的法门,正是《华严经》上所讲的,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不二。我们要能体会到这一层深义,然后在日常生活当中,晓得怎样学菩萨行、怎么修菩萨道。

  以布施来讲,它最重要的理论,就是教我们放下,布施是舍、是放下。为什么要放下?因为六道、十法界就是放不下才变现出来的;放下了,哪有六道,哪有十法界。所以布施结归到最后,怎么成为具足修习圆满波罗蜜?就是要把妄想分别执著放下,把它布施掉。从哪里下手?从身外之物下手,好放下,容易放下。这是教给你由浅而深、由易而难,容易舍的先干,难舍的慢慢再来。我们在《华严》会上看到,初住菩萨修布施,初行菩萨也修布施,初回向菩萨也修布施,初地菩萨也修布施。你就晓得愈往上面去是难舍能舍,愈往上就是愈难舍,这个要懂得。先舍身外之物,身外之物舍了之后,连这个身也能舍。大经第六回向章里面给我们讲布施讲了七、八十种,内财、外财、头目脑髓没有一样不能舍。不但世法要舍,佛法也要舍,为什么?因为世法、佛法皆是因缘生法,真如本性里头没有,没有这些东西。

  学佛最终的目的就是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成佛就是恢复自性,自性里面本具的无量智慧、无量德能全都恢复了。所以成佛不过如是而已,恢复本性的德能。佛跟我们讲,本性的德能为什么失掉(这个失是比喻,不是真的失掉)?是因为有障碍障住了,它的作用不能现前,智慧不能现前,德能不能现前。这个障碍当然非常非常之多,而佛把它归纳为两大类,烦恼障跟所知障。烦恼障跟所知障展开来就是六种障碍,或者十种障碍。六度就是度这六种障碍、破这六种障碍的,布施破悭贪,持戒破恶业,忍辱破瞋恚,精进破懈怠,禅定破散乱,般若破愚痴,归纳起来就这几类。所以你因为有这个病,佛才给你下这付药;你这个病没有了,药也没有了。药是佛法,所以你病好了之后,佛法也没有了,这是《金刚经》上所谓「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我们现在有病,必须要用这个方法,但是你要知道,病好了之后,这个方法就不要了。所以你不要太爱护这个方法、太重视这个方法,那你就错了,到后来病好了,这个药舍不掉,病好了再吃药,又吃成病出来。这个道理要懂。

  什么时候我们的布施波罗蜜圆满?如果就狭义的说,悭贪的念头没有了,你的布施波罗蜜就圆满,这是狭义的说法。但是在此地不是这个意思,此地是一即一切,换句话说,你修一个布施波罗蜜,必须把六种障碍都断掉,你这个布施波罗蜜就圆满了。这个意思深广无尽,这是大乘的真实义,无论修学哪一个法门,都能破除一切障碍。净宗的同修,我们使用的方法比较特殊,我们用念佛,这一句阿弥陀佛。我们这一句阿弥陀佛念了不少年,念了没效果、不见效,原因在哪里?是不是佛号不灵?不是的,你用这个方法没有用得力,换句话说,你用得不如法。这个不如法,简单的说,你念佛是有口无心,所以你就不如法。口念弥陀,嘴巴里念着我要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而这个世间一切人事物一样都放不下。你总不能把你家亲眷属、所有财产都带到极乐世界去,没有这个道理,所以这个就不如法。

  怎么如法?你念这一句阿弥陀佛,心心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对于这个世间一切人事物毫无留恋,那就是布施波罗蜜圆满。你看你的一句阿弥陀佛里面就有圆满的布施波罗蜜,你念这一句阿弥陀佛念得非常相应,相应就是如法。一心求生西方净土,还没有去之前我们的身体在这个世间一切随缘,决定没有攀缘,那你是样样都如法,如法就是持戒波罗蜜。你对人对事对物没有一样不如法的,你看你这一句名号里面具足持戒波罗蜜;一句佛号念到底,绝不改变,勇猛精进,绝不退转,你看你这个念佛里头具足了忍辱波罗蜜。不但念佛的心精进,行也精进,从哪里表现?在生活上、在工作当中、在处事待人接物里面所表现出来的进步,天天有进步,年年有进步,精进波罗蜜就在其中。虽然如是,心里面有主宰,不会为外面境界所动摇,一句佛号念到底,一心求生西方净土。就像善财童子一样,虽然经历五十三参,各种不一样、不同的法门,这个法门里面包括世出世间一切法,他也看、他也听、他也接触,他并没有回避,虽然接触,心地清净,毫不沾染,这是禅定波罗蜜。他不会三心二意,真的一门深入。所以善财一生成就圆满菩提,而般若波罗蜜是样样通达明了。我们是时间的关系,把这一段举一个例子,简单跟诸位做个报告。希望诸位同修要能够举一反三、闻一知十,一条如是,条条都如是,才知道任何一个法门都融摄一切法门,这个是大乘佛法。这样修学才能够成就,这个就是具足修习,具足就是圆融含摄一切法门在一个法门里。

  菩萨自己这样修,也劝别人这样修,『劝诸有情,亦令修习』,他也劝别人这个修法。这个修法无比的殊胜,不麻烦、不囉嗦,能够增进我们生活的幸福,能够增进我们生活的美满,学了就得受用。所以佛法,特别是大乘佛法,要用现代的话来讲,真真实实是现代生活的艺术,那不是普通的艺术,登峰造极的艺术尖峰,我们要能够认识它,要能够体会、理解它,我们才能得受用。无论我们现前是什么样的一个环境、生活的方式,都能达到菩萨的境界,换句话说,过菩萨的生活。富贵人过富贵的菩萨生活,贫贱人过贫贱的菩萨生活,都是菩萨生活,都是快乐无比。要达到这个境界,实在讲只有大乘佛法,离开大乘佛法很难做到。我们再看底下这一段经文:

  【有菩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

  这是六波罗蜜里面,特别提出般若波罗蜜,这是高度圆满的智慧。

  【方便善巧。化身如佛。遍入地狱傍生鬼界。若人若天。随其类音。为说正法。令获殊胜利益安乐。】

  我们看这一段。诸位要晓得,般若是理,如果没有事,这个理是显不出来的,一定要有事。事就是前面五度,前面五度你修任何一度,一定是圆满具足其他的五度,六度就在一度当中修,这叫『方便善巧』。「方便」都是指事,「善巧」是指智慧。你有高度的智慧,你起心动念、所作所为都能做到恰到好处,做得很圆满,真正的是自利利他。自利利他,这四个字很难懂,不要听到自利,我自己得好处;利他,别人得好处。不是这个意思,你这样体会太粗心、太大意了,乍听起来,你讲的也没错,细细去观察,你距离它这个意思差得很远很远。

  什么叫自利,什么叫利他,我眼前得到财富是不是自利?我眼前得到功名富贵是不是自利?佛都摇头,都不是。究竟什么叫自利?在佛法里面讲,烦恼断了,智慧开了,这是自利,小利,这不是大利。比这个更殊胜的利益?脱离三界轮回,证得声闻、缘觉的果位,这是中等的利益,不是最殊胜的自利。最殊胜的自利,给诸位说,是圆满成佛。成佛,成就究竟圆满的智慧,世出世间一切法,过去、未来没有一样不通达,这才叫自利。利他呢?利他是帮助别人也达到这个境界,才叫利他。由此可知,自利利他不是得到世间的名闻利养,不是讲这个。这个东西昙花一现,不实在。不但身外之物是假的,连这个身体都是假的,都不是真的,这有什么利益?

  大家都知道学佛,佛有三身。三身是讲的法身、报身、化身。法身是什么?就是现在哲学里面所讲的宇宙万有的本体,那是法身,佛家里面讲叫法身。法身是每一个人都具足,一切众生是共同的,问题是我们自己迷失了自己的法身,不知道尽虚空遍法界是一个自己,迷失了法身变成凡夫。而佛法修学最可贵的则是报身。报身是什么?报身智慧身,报身是修得的,有始无终。这是真正的自利。而利他则是化身,千百亿化身,化身是帮助一切众生觉悟。所以你做的这些事,无论是布施也好、持戒也好、忍辱也好,在你日常生活当中起心动念、一举一动,如果都是帮助众生觉悟的,让人家听了觉悟、看到觉悟、接触到觉悟,这叫利他。没有开悟,那叫什么利益?这个道理要懂,不懂,在这个年头很容易就被人骗了。

  今天我到这个地方来,我们柜台服务的同修告诉我,今天晚上有不少同修要求授三皈戒,这是好事情。可是你们为什么想到要受三皈戒?你的动机何在、目的何在?自己有没有好好的去想想。对于三皈戒的大意有没有搞清楚?如果没有搞清楚来受三皈五戒就是糊里糊涂来受,将来还是做一个糊里糊涂三皈五戒的佛弟子,你说你冤不冤枉?一定要搞清楚、搞明白,然后传授三皈,你才真正得到。这个东西是没有形相的,不是像这本书我给你,你真的得到了,这有形相;这个三皈戒没有形相,你从心地里面真正感受得到了,这个叫戒体。三皈也是戒,最基本的戒条。你要认识清楚就不会被人欺骗,你要搞不清楚,你就被人骗。现在在台湾的情形,也许比外国还好一点。外国现在听说传授三皈、授五戒、灌顶,都要收费的。听说价钱愈高,人还愈多,认为就很灵了;价钱少了,大概不灵。由此可知,他的动机、目的何在?无非是为名闻利养。受了三皈,佛菩萨保佑他升官发财,哪一天不发财就骂佛菩萨不灵,这个都是错误。

  所以佛法的修学重点在智慧,一定要令自己觉悟、令别人觉悟,那才是真实的功德。我们要做这个事情,要学佛菩萨,他怎么过日子,他怎么生活、怎么工作、怎么样处事待人接物?这些都记载在经典当中,我们留意这些去体会、去理解,然后在生活上把它做到,那你就是佛菩萨。你既然是佛菩萨,当然得诸佛菩萨的护念,这一定的道理。这个护念也是无形的,是不是真的?给诸位说,真的,要用现代科学来讲,就是磁场相同。你的心行跟佛菩萨心行一样,彼此磁场就相同,自然就能够融摄成一体,在佛法里面讲加持,可以用科学来证实。如果我们起心动念都是自私自利、损人利己,这个磁场是决定不相同,换句话说,决定得不到佛菩萨的加持。

  这句话的意思很深,要用简单的言语来诠述的话,就是有菩萨,他在日常生活当中、在工作当中,以究竟圆满的智慧、很适当的方法,现这个身相跟诸佛如来没有两样,他能够『遍入地狱、傍生、鬼界』,这是讲三恶道。我问,你能不能?你一看到:不行,这个地狱、饿鬼、畜生,我没有办法去。可是我再说一说,你想想看,你也能。这个「地狱、傍生、鬼界」,不是十法界里面的那三个法界,而是每一个法界里面都具足十法界。我们这是人,人法界,人中有佛、人中有菩萨、人中有地狱、人中有饿鬼,你能不能度那些人中的地狱、傍生、饿鬼?哪些是人中的三恶道?瞋恚心重的、嫉妒心重的就是地狱。现在他没有堕地狱,他这两个业障要重,将来就是堕地狱的业因。愚痴就是畜生,傍生是畜生。愚痴是什么?是非黑白搞不清楚,颠倒了。不但真妄、邪正他搞不清楚,甚至于连利害他都不懂,把害当作利,把利当作害,利害都颠倒了,这是人中的畜生。饿鬼是悭贪,贪心很重的人,这是饿鬼道的业因。三恶道就是贪、瞋、痴,如果这个众生贪、瞋、痴很重,他就是三恶道的众生。你要像佛一样关怀他、爱护他、帮助他,把他这个恶习气改过来,你就是度他。由此可知,每一界里头都具足十法界,天台大师所谓的百界千如。每一界里头有十如是,从如是性、如是相,一直到如是本末究竟,《法华经》上讲的「百界千如」。你明白这个道理,这经上讲的我们可以做,不是做不到的。

  下面说,『若人、若天』,这是善道,前面讲的是恶道。换句话说,前面所说的是恶人,这边所讲的是善人。人能守五戒、能守道德,在佛法里面讲是五戒,在我们中国儒家讲的五常,五常是讲仁、义、礼、智、信,跟五戒的内容是相同的。《左传》里头有一句话说得好,「人弃常则妖兴」,常是什么?就是五常。人如果说把仁义礼智信都舍弃掉,不讲了,就变成妖魔鬼怪。人跟妖魔鬼怪差别在哪里?人守礼,人能够遵守五种常道,这不能失掉的,失掉了,人道的资格就失掉。为什么佛在经上说,人死了以后来生很不容易得人身?得人身的条件,五戒要具足,你这一生都遵守。自己冷静跟自己打打分数,如果你这五条戒能够打个八十分以上,就保证你来生不失人身,你来生还能得人身;如果你这个五戒只能打五十分,来生得人身是非常渺茫。如果你贪瞋痴这个念头要重,那你就三恶道去了。

  六道谁在主宰?不是上帝,也不是阎罗王,自己主宰!不但六道是自己作主,十法界也是自己作主。如果你要想成佛,不难!什么方法?念佛就成佛。你是念佛的心,你的心变成佛,心变成佛,哪有不成佛的道理?《华严经》上说得好,「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你是佛心,你就作佛;你是菩萨心,你就作菩萨;你是鬼心,你当然就作鬼。鬼心是什么?贪心。贪心是鬼心,瞋恚是地狱心,愚痴是畜生心,你是什么样的心,就变什么样的法界。所以你将来前途到哪里去,是你自己主宰的,除你自己之外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主宰你。这是佛给我们说的。我们要靠自己,不能靠别人。佛是我们的老师,只能提供意见给我们参考,佛也帮不上忙。所以说佛不度众生,众生谁度?自悟自度。你闻了佛法,自己觉悟,自己度自己。这是真的,这个不是假的。

  所以我们一心一意念佛求生净土,世出世间法统统放下,为什么?全是假的。佛在《金刚般若》里头讲得很好,三心不可得,「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这是跟你讲,能得的心没有,而你所得的呢?所得的是诸法。这佛讲得更多、讲得更清楚。诸法缘生,缘生无性,无性就是没有自体,当体皆空,了不可得。这是告诉我们,能得、所得只是一个幻想而已,不是事实,所以你要放下。眼前的境界不过是缘聚缘散而已,缘聚的时候,你要觉悟了,你就可以利用这个幻缘成就你的功德;如果你不明了事实真相,随着你烦恼、习气、妄想,你就在幻缘当中又造了幻业。造幻业,你就有幻的现象出现、境界出现,这个境界就是六道跟十法界。一般讲,六道不好,六道统苦;四圣法界里面虽然好一点,依然没有见性,并不是很圆满,总不如念佛求生西方净土,生到西方净土就得大圆满。所以净宗法门是一切诸佛赞叹,这不是没有道理。

  这个地方佛教给我们,我们要效法菩萨、要学诸佛菩萨为一切众生,『为说正法,令获殊胜利益安乐』,殊胜利益安乐怎么样叫他得到?这一点我们一定要很清楚、很明了。我们结缘书里头有倓虚法师的《念佛论》,过去我们印了很多。《念佛论》是倓虚老法师讲的,他的学生大光记的。大光的文字不错,写得很好,我跟他也都很熟悉。他后面举了三个例子,念佛往生的例子,念佛行菩萨道的例子,就是这个地方「为说正法,令获殊胜利益安乐」,可以做这句经文的注解。出家人,倓老举了一个修无法师。这个事情是出现在黑龙江哈尔滨市,老法师在那边建了一个道场,叫极乐寺,哈尔滨极乐寺。最近到我们这里来的妙境法师是老法师的学生,我们也都很熟,都是老朋友。

  修无法师没有念过书,从前在大陆上生活很苦的时候出家的,出家之前他是做泥水匠的,是个工人,生活很苦;出家之后就在寺庙里面做苦工,什么也不会,就念一句阿弥陀佛。人诚实、老实、勤奋,肯替人服务,这是他的长处。倓虚老法师建这个道场,建成之后,传一次戒来纪念开山,当时请他的老师谛闲老和尚做得戒和尚,这是民国初年的事情。传戒期间道场需要人帮忙。所以有发心来帮忙的,无论出家、在家都很欢迎。修无师他就到这个寺庙里面来发心帮忙。那个时候倓老是住持,当家师是定西法师,以后都在香港圆寂。

  两位老法师看到他人很老实,就问他:你能做什么事情?他说:他愿意在戒期当中照顾生病的人。这个工作也很重要,伤风感冒是免不了的,需要人照顾,他就发心来做这个事情。可是住了没几天,他就向老和尚告假,他说他要走了。倓老很有修养,也就无所谓,一切随缘,你要走,你就走吧。定西法师就没那么好的修养,就责备他几句:你这个人没耐心,这个戒期(大陆上传戒是五十三天)两个月,连两个月的耐心都没有,既然发心来了,怎么没几天要走?结果他就说:我不是到别的地方去,我要到极乐世界去。他们两位老法师说:这个不是简单事,这是大事!他们就问他:你哪一天走?他说:不出十天,求老法师给他准备后事。后事就是火化,火化的时候要准备柴火。就遇到这么桩事。

  到第二天,修无法师又去找他,他说:老法师,我今天就要走了。所以大家赶紧匆匆忙忙给他预备,在后花园临时搭个舖,找几个人就给他助念。这一切东西都准备好了,他到那个地方去念佛,不到十五分钟,他就走了。走的时候,助念的人还跟他要求:法师,你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从前人往生都要留几首诗,留几首偈给我们作纪念,你也应该给我们留。他说:我很苦恼,不认识字,没念过书,什么也不会。不过他留了一句话,就是劝大家老实修行。那个话的意思我也记不清楚,大致上好像是「能说不能行,不是真智慧」,说了这么一句话,这话说得也很踏实,极乐寺往生的。传戒期间当中,他这么一表演,你看没有生病,预知时至,念不到十五分钟他就走了,这个就是为说正法。表演这个样子就是正法,那个时候戒期当中无论是受戒的,还是到那里参加这个戒期法会的,看到这个情形没有一个不感动,没有一个不老实念佛求生净土。真的,不是假的,表演给你看。

  谛老法师赞叹,另外还有一个居士文章写得很好的,替他写了一篇传记。谛老法师赞叹,这才是出家人的好榜样,一生一句阿弥陀佛。他的生活虽然非常苦,他苦得很自在、苦得很快乐。为什么?他心地清净,没有丝毫的要求,他就安乐。这就是他的利益,身心自在,预知时至,往生佛国,殊胜利益安乐。走的时候是殊胜利益,那不必说了;他没走之前,他在世就是殊胜利益安乐。我们一般人看不出来,看他很苦,苦恼的出家人,他的乐我们怎么晓得?所以不要说是环境不好、处境不顺,你就没有安乐,不然。安乐在你自己心里头,你能够一切不在意,一切若无其事,你就得大安乐。

  第二个,他是举一个在家的男居士,郑锡宾居士。原来是个作生意的人,他的环境比较顺,生活能过得去。虽不是很富有,那也是小康之家。跟倓虚老法师皈依之后,学了佛,知道佛法好。他学会讲《弥陀经》,到处去跟人讲经,生意也不做了,家也不要了,他以后也是在讲经当中往生的。经讲完了之后,有几个老朋友,他就跟老朋友说:你们替我租个房子,我要走了。这些人奇怪,你要走了,何必租房子?他说:我不是到别的地方,我是要往生极乐世界,怕死在人家家里不方便,找人租房子。同修们都高兴,你真能往生,到我家来,我们没有忌讳。他就到朋友家里去,也是念佛十五分钟往生。朋友也是要他留个纪念。他说:不必了,看我这个样子,就是很好的纪念。那么样潇洒、那么自在,就是很好的纪念!这些都是为说正法,令获殊胜利益安乐。当初他学佛,把生意放下到处去讲经,家里的人不原谅他,认为他迷了。到最后看到他这样往生,一家都受感动,一家都学佛了,三年之后,他弟弟也预知时至往生。这个都在《念佛论》上写得很清楚。

  第三位是一位张氏,姓张的一个女居士。这个人生活很苦,是青岛湛山寺的信徒,她的先生是拉黄包车的。诸位晓得,从前拉黄包车很辛苦,苦力。一家四口,一天不到码头上拉车,一天就没生活,过这么苦的生活,可是这一位女居士还是常常到湛山寺去参加共修。她走的时候也非常潇洒,也是预知时至坐着走的,没人助念。她那种身分、地位,谁瞧得起她?所以在道场也没人瞧得起她。她走的那一天,她有两个小孩,大小孩大概十来岁,小小孩不到十岁,只顾著玩耍,也不懂事。她就嘱咐两个小孩,她说她要走了,要好好听他爸爸教诲。小孩也不懂事,就出去玩去了。到中午回来要吃饭了,找他妈妈,她妈妈已经在床上打坐往生了,这个时候才发现。湛山寺的这些道友们,知道这个消息了,才对她赞叹,才来帮助她。虽然那样的穷困,过那么样艰难的生活,诸位要晓得,她也是获得殊胜利益安乐。

  由此可知,殊胜利益安乐,不在乎富贵贫贱,不在乎这些,在乎你的境界、观念转过来。你已经彻底觉悟了,一切得失都不关心,二六时中就一句佛号,一心向往阿弥陀佛,一心求生极乐世界,至于生活不管什么样的方式都快乐、都自在,这就是高度的、圆满的智慧生活,佛菩萨的生活。所以佛菩萨示现在六道里面,示现各种不同的身分,以种种方式来教化一切众生。所以这样的经文不能随便念过,随便念过,你学不到东西。我们现在好像有很多同修生活环境不太好,看到这个只是羡慕,你不晓得你那个观念转一转,你就得到了,你就很自在、很快乐,你比哪个都圆满,你觉悟了。迷了就苦,悟了就乐。由此可知,佛法所求的,没有别的,就是智慧。你有智慧,你就自在,你就安乐;你没有智慧,你在这个世间有再多的财富、再高的地位,你还是苦不堪言,你没有乐。不但现在你的生活苦、你的境遇苦,将来更苦。为什么?你造作那些业,那个业要牵着你去受果报,更苦,他哪来的利益安乐。利益安乐只有觉悟的人才有,迷惑的人没有。这个里面还有一句话,在第三行,我们把它念一念。第三行的第二句看起:

  【为诸有情宣说正法。于诸佛所。听闻正法。严净佛土。周览十方。最胜佛土。微妙净相。而便自起最极庄严清净佛土。于中安处一生所系诸大菩萨。令速证得所求无上正等菩提。】

  我们就看到这一段。这一段里面最重要的是前面四句,非常非常要紧。我们如何能够满菩提愿,如何能够具足菩萨行,闻法非常重要,所谓『于诸佛所,听闻正法』。现在佛不住世,说法的人少了,所谓是善知识难遇。现在是末法时期,正如同佛在楞严会上所宣说的,「邪师说法,如恒河沙」,《楞严经》上说的这个就是我们现在这个时代。这个话说在第四卷《清净明诲章》,这一段经文我们单独讲过一次,好像有录音带流通。《楞严经》在早年我们曾经讲过几遍,那个时候科技还不发达,还没有留录音带。

  邪正怎么样辨别?这是学佛同修不能不知道的。邪正辨别最简单的一个方法,就是佛在四依法里面教给我们,「依法不依人」。这个人所说的法与佛的经典相应不相应,这个最重要。如果他讲的与经相应、与祖师大德所讲的相应,这个法就是正法;他所讲的佛经上没有这个说法,祖师大德也没有这个说法,那就不相应,我们就要小心、要慎重,这样才能够辨别哪是正法、哪是邪法。这个四依法好,四个原则。

  第二个,佛教给我们的「依义不依语」,要依靠佛所讲的意思,不要执著在言语上。言语可以多说、可以少说,可以浅说、可以深说,不要执著在这上面,意思对了就行。佛在这个四依(就是四个原则)为什么提出这一条?我们现在明白了,末法时期对于经典争论太多。我们净土宗的,夏莲居这个本子出来,就有很多人反对。为什么反对?他是居士会集的。佛这个标准给我们,我们这个问题解决了,「依义不依语」,它意思对,意思完全符合五种原译本,没有一句是五种原译本以外的,那我们就可以接受,我们根据释迦牟尼佛这个原则。

  另外还有一桩事情,这是过去几年发生的,有一些人兴风作浪,说念佛带业不能往生,要消业才能往生,因为查遍《大藏经》没有带业这两个字。闹得不只满城风雨,闹得全世界念佛人人心惶惶。这些问题在哪里?都是依文不依义,都是在字里面找麻烦。文字上虽然没有这个意思,可是佛讲的义理上有,我们如果能懂得依义不依语,这个问题就没有了。意思上在哪里有?经上有没有讲四土三辈九品?这个有!四土三辈九品从哪里来的?还不是带业多少不同来的吗?那意思不就到了吗?如果大家都不带业,哪里会有四土三辈九品?讲不通。所以佛的这些话,特别正是对我们末法时期,这些妄想分别执著习气很深重的人,为我们解决问题。

  第三叫「依了义不依不了义」,这更重要了。什么是了义?这部经典能够帮助我们这一生了生死出三界、成佛作祖,这是了义。如果这部经典再好,但是不能帮助我们断烦恼,不能帮助我们超越六道轮回,对我们来讲就是不了义。查查一切经里头,哪个经能帮助我们一生成佛?《阿弥陀经》。这一句佛号,确确实实帮助我们带业往生,不退成佛,那净土宗就是最了义的。这是教我们选择法门,要「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你要求人天福报,错了。你这一生当中要了生死出三界,这个机会太难得!

  最后一条教给我们「依智不依识」。智是什么?理智;识是感情。学佛不可以感情用事,要有智慧,要依理智,不可以依感情。人情佛事必定会拖你下水,一定要摆脱人情佛事,这样才能成就。所以要能够辨别邪正,要能够听闻正法,这非常重要,常常受正法的薰修。如果正法不容易遇到,读古人的注解。古人的注解能够流传下来都是纯正的;如果不是正法,不可能流传下来。像净土宗莲池大师的《疏钞》、蕅益大师的《要解》,这个决定是正法,我们依靠决定得成就。尤其要记住前面所讲的一门深入。今天时间快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底下我们还有一个节目,就是有一些同修要求授三皈五戒。因为人多,我们仪式就从简,最重要的是要发真诚的心。三皈五戒的内容,我们有一个录音带,还有一个小册子,必须要多看,知道三皈真正的意思,那你就是佛的真实弟子。皈是回头,依是依靠,我们从迷邪染回过头来,依觉正净,觉就是佛,正知正见就是法,清净无染就是僧宝。所以佛法僧三宝,过去禅宗六祖在《坛经》里面,跟我们说的觉正净,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好像我们后头结缘的,最近印的有《六祖坛经》曹溪的原本,这本子很好,过去我们曾经讲过,用的这个本子,诸位可以看看。录音带跟三皈小册子要熟读,知道我们从哪里回头,我们到底依靠什么来修学。三皈是正式学佛的入门,把学佛的总纲领、总方向,介绍给你,传授给你,这叫传授三皈戒。这个仪式简单隆重。

  这个地方有两个问题。这一位同修问:我是家庭主妇,在家修,经常在家听佛经,如果修不好的话,仅能到极乐世界边地,再等五百年才能花开见佛。这五百年,有的法师讲是人间五百年,有的法师讲是极乐世界五百年,时间说法差异很大,请法师再说一下。

  答:这个五百年是人间五百年,极乐世界没有年月日。你去看经上讲的,极乐世界没有年月日时,这是人间五百年。所以在极乐世界并不长,这个放心,不要把它摆在心上。我相信你不至于生在边地,你放心、放心。

  这一位是:请问法师,如果没有吃长斋可否诵读经典?吃长斋者可否吃大蒜,听别人说,法师吃大蒜,护法神便离开了。

  答:不错。念佛人能吃长斋最好,不吃长斋的时候,经上没有这个说法,没有说不吃长斋不可以读经、不可以念佛,这个经文上查不到,我们依法不依人。吃长斋有什么好处?卫生,现在肉食里头带着疾病、病菌非常多,很容易感染很多的病毒。所以你为了身体健康,吃长斋是决定有好处,这是这么个道理,同时跟一切众生不结怨仇。吃长斋的时候,可不可以吃大蒜?这是个问题。《楞严经》上说得很清楚,大蒜是属于五荤菜。荤,荤不是吃肉,肉叫腥,荤腥。荤是植物,你看草字头,这是植物。为什么不吃这五种?《楞严经》上给我们讲得很清楚,这个东西生吃,它对于生理上有刺激,刺激你的生理,引起肝火。肝火旺容易发脾气,容易动瞋恚心,所以不许你生吃。熟吃呢?熟吃也产生生理上的反应,容易引起性冲动。所以是因为这个原因,佛才禁止。

  酒,酒是五戒之一,酒的开缘更多。我初学佛的时候年轻,有一位老和尚,我也很尊敬他,我常常到寺庙去做义工,有的时候还留我吃饭,和老和尚很熟了,也就不介意。我常常看到老和尚吃饭,他有一杯酒,那个时候我们年轻,也不敢说他,就感到很奇怪,怎么每天他都喝一杯酒?以后到台中亲近李老师,讲《礼记》的时候谈到这个问题,我就想到这桩事情,向老师报告,请他老人家解释我们的疑惑。他才讲,七十岁以上身体衰弱,每一餐喝一杯酒,对于血液循环有帮助,它是药用。我们才了解,它是药用。年岁大了,帮助他血液循环可以。所以佛是通情达理的人,是讲道理、讲人情的,不是什么都不讲,合情合理。所以你明白这个道理,你自己就晓得应该怎么做法,一定要身心健康。你的身体不健康,比如你持戒,你身体又不好,又要执著在这上面,你身体病了,还要许多人来侍候你,你不叫找人家麻烦吗?你慈悲在哪里?所以保护自己身体健康非常重要,一切不要麻烦别人,这个叫大慈大悲。

  这个是常住问我的:皈依大家有供养,供养可不可以用在公益?

  答:都可以。大家供养我的,我从来不晓得用在哪里,你们愿意用在哪里就用在哪里,都好,只要常住需要都很好。

  好!我们就到这里结束,现在给诸位做个仪式。三皈的同修就站起来,其余的都坐在自己的位子上,都不要动,我们向佛像行三问讯礼就好,皈依证拿着,跟着我念誓词。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7年2月1日11:25:41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fjt.com/17270.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