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大经科注(第四回) (第三八九集) 2016/10/26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41-0389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回)》第三八九集经文
第八九四页 第1 珠网等等妙相 至 第八九四页 第4 皆是自然根本之所现
珠网等等妙相,只是一色所显。又如佛相具好,好中放光,光复现佛,皆极显参回之意。至于「施作佛事」与摄取十方念佛众生,正是「最胜」也。又参照上引经文中,可见极乐种种依正庄严,皆是自然根本之所现。
净土大经科注(第四回) (第三八九集) 2016/10/26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41-0389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宝: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请看《大经科注》第八百九十四页第一行,从末后一句看起:
「珠网等等妙相,只是一色所显」。念老在此地给我们总结前面的意思,前面所说,「深显光明色相微妙难思」,经上讲的「光色参回」,这句话深妙到极处,就像佛经上常说不可思议,你无法想像,你也没有办法说出来。无法想像,无法能说,释迦牟尼佛为我们说出来了,谁懂?真正懂得佛所说这个意思,只有菩萨,菩萨是佛陀入室弟子。
像孔老夫子三千弟子,里面有七十二贤,夫子说话亦如是,留下来的并不多,通过学生整理修订,就是留下这部《论语》。《论语》是孔老夫子的嘉言录,里面所说也不可思议,我相信七十二贤他们能懂。其他的人应该比我们强,他们懂,不能完全懂,总有一些疑惑。我们就更不懂,我们甚至于把夫子的意思都错会了,把《论语》讲错了。真的不在少数,里面还包括大学的校长、教授,我们谈到这些,他把它解释错误了,我们也不能纠正他,那面子不好看。所以只有听。听了,明白了,知道现在这个世间乱世。乱世为什么会这么乱?梵蒂冈驻教科文组织的大使说得好,那天我们在一起圆桌会议,他跟我坐在一块,我对他所说的非常赞叹。他说,动乱根本的原因只有一个,是什么?无知。说得好!现在的教育很多确实是强不知以为知,我们看到很悲哀,无话可说。
中国传统的文化,四书五经、十三经,没人学了,像我这个年龄,一生的遭遇,我是民国十六年出生,一九二七年,等到我们上小学的时候,社会动乱。我记得我十一岁,卢沟桥事变,日本发动侵略中国。当时日本人的用心,认为三个月中国会投降,他就能占据了。没有想到这个战争打了八年,最后胜利不是日本,日本投降了。八年战争我们没办法念书,等于说是小时候培养读书的根基这段时间浪费了。虽然没有读书,那时候风气还不错,抗战时候,也就是说,五千年文化还有一点样子,在家庭可以看到,在社会可以看到,方方面面,人都很老实,没有欺骗人的,言行举止还有一点规矩。我们小时候受这一点薰陶,懂得一点做人的道理,这个也帮助我们一生处事待人接物。
但是古书这个机缘遇不到了。一直到台湾,那个时候李老师办一个台中莲社,台中莲社有很多传统文化的活动,譬如国文补习班、经学班。经学班专门对学习讲经教学,培养这种人才;国文补习班里面讲古文,一个星期讲一次,三个小时,讲一篇。我在台中住十年,听了一部《古文观止》,一个星期讲一篇,十年,等于说上补习班。我们不是专攻,台中徐醒民居士他在古文上下的功夫比我深,基础很好。我跟李老师是学佛经。因为出家身分,章嘉大师教我,劝我出家,劝我学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一生干的是什么?经典里头有记载,教学。我年轻的时候跟方东美先生学哲学,方老师为我讲一部哲学概论,最后一个单元佛经哲学,我学佛从这进门。老师告诉我,我们那时候怀疑,佛教是宗教,宗教是迷信,所以对宗教毫无兴趣。方老师告诉我,「释迦牟尼佛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我们从来没听说过,这是他介绍给我的;「大乘经典是全世界哲学的最高峰」,「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没人说过,我这样入门。
入门,果然没错,老师没说错,释迦牟尼佛确确实实是一生办学,搞教育。他十九岁出家,放弃王位的继承权。这个举动让我们后人去想,他是王子,他要不出家继承王位,世间人求之不得;他是得到了不要,放弃了,出家做苦行僧,做为一个知识分子的表法。知识分子好学,印度在那个时候是宗教之国、哲学之国,哲学思想很发达。这些学派,那些宗教,他统统都去学过,学了十二年,发现它不能解决问题,于是把参学放弃了,十二年。他到恒河的附近,在毕钵罗树下入定,开悟了。大乘经上讲得很多。特别是中国唐朝惠能大师,不认识字,没念过书,他开悟了。他开悟的境界,跟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完全平等。所以东方的学术不是求知识,西方求知识,西方文化建筑在知识的基础上。中国跟印度一样,中国跟印度的文化是建筑在自性的基础上,就是智慧的基础上,它不是知识,是智慧。智慧从哪里来的?智慧是自性里头本有的,不是从外来的。从外面来的是知识,知识解决问题有侷限性,就是它的范围不大,而且有后遗症,智慧没有。智慧一开的时候,没有一样你不知道,他全知道,全明白了。
所以,中国、古印度都是讲开悟,小悟、大悟、大彻大悟,他讲求这些。大彻大悟就叫佛陀,大悟叫菩萨,小悟叫阿罗汉。所以佛陀、菩萨、阿罗汉是佛教里面学位的名称,好像现在大学里头博士、硕士、学士,学位名称。所以佛家常说「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一切众生都应当成佛。佛不是神、不是上帝,佛是一个明心见性的人,大彻大悟,明心见性,是这么个意思。释迦牟尼佛开悟之后,他就开始教学,最初到鹿野苑,在鹿野苑里面住了十二年,讲阿含,小乘,就好像是办小学。办学要按照学生的程度,慢慢把他向上提升,我们中国人讲的一条龙的学校,释迦牟尼佛就是办一条龙的学校。小学十二年,根扎得稳,我们现在小学六年,不行。
中国古时候童蒙养正,你看家里的私塾,小孩差不多是三岁半、四岁上学,到十五岁完成扎根教育,那叫小学。十五岁这个年龄,除了童蒙养正十几种教材之外,那就是四书五经一定要读,天分好一点念十三经,四书、十三经,再加上《史记》、《汉书》,再有一些就文学,诗词歌赋,那是点缀的,根都扎下去。重要的典籍十五岁以前全都背熟了。十五岁进太学,那就是大学,大学里面老师跟同学在一起研究讨论。为什么?这些书你都背会了,你都念熟了,读书千遍,其义自见,里头的大意你全明白了,老师好教。书同文,车同轨。古时候的书一面十行,每一行二十个字,没有标点符号,没有段落,所以无论什么地方印的书都要守这个规矩,这个真的太好了,全国的图书统一。你譬如念《论语》,告诉你第几页、第几行、第几个字,完全相同,不管你什么地方印的书它都一样。这也是科学,能说中国人不懂吗?一点都不会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