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开启智慧宝藏的钥匙(第69集)蔡礼旭老师主讲

文言文—开启智慧宝藏的钥匙 蔡礼旭老师主讲 (第六十九集) 2011/5/7 马来西亚中华文化教育中心 档名:55-028-0069

play-sharp-fill

视频下载MP3下载

尊敬的诸位长辈,诸位学长,大家下午好!明天是母亲节,首先祝福全天下的母亲都能身体健康,幸福美满。我们接下来的德育故事,要讲的单元是「耻」的部分。我们读圣贤书首先要尽孝道,「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这一生要以自己的德行让父母感到光荣,这个才是有耻,这个才没有辜负父母的养育、教育之恩。我们先翻到一百五十九页,「耻篇」的绪余。耻是八德最后一个德目,但是非常重要。所以开头就讲到:

 

【夫耻。德之基也。】

 

成就德行重要的基石、重要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就成就不了德行。所以:

 

【说文。】

 

里面,《说文解字》讲到:

 

【耻。辱也。】

 

不能成就德行,觉得是耻辱;不能完美人格,觉得是耻辱。所以:

 

【从心。耳声。】

 

这个耻是人心理的作用,人本身性德里本有的羞耻心。耳朵听到自己的过失,不好意思;或者听人家赞叹自己,过誉了,自己很难为情。所以这个耻字它是:

 

【会意。】

 

就是我们看到这个字,能理解它的意思。

 

【取闻过】

 

『闻过』是用耳朵听。取他听到自己的过失、缺点:

 

【自愧之义。】

 

自己心生起惭愧、羞耻的一种心,这样就表耻的意思。所以耳闻过,心马上生羞愧感,这个就是耻表的意思。

 

【凡人心惭。则耳热而赤。】

 

心生惭愧了,耳朵会发热、发红,脸也会,『赤』就是整个脸红起来。

 

【是其验也。】

 

这是羞耻心呈现出来的效验。

 

【乃教人知羞免愧。归乎天良也。】

 

这是我们人很自然的反应。我们思考看看,现在人家讲我们的缺点,我们的耳朵热不热、脸红不红?这个脸红是不好意思,不是怒发冲冠那个红,不是恼羞成怒那个红。所以这个是自然现象,假如现在人家批评我们的不足,我们脸都红不起来,那就有点不正常。所以现在有一个说法,常说脸皮太厚了,厚得很难提起惭愧的心境。所以这个耻心让人知羞耻,然后懂得收敛自己、改正自己的错误,回归,叫『归乎天良』,回归天良本性。其实从小孩来看,小孩一做错事,他的神情就不一样。他第一次说谎,第一次犯哪个错误,父母很明显的就察觉,他整个身心的展现就很不一样,看他的脸色就知道一定做坏事。您看那是不是他的耻心在作用,做错事情浑身不自在。为什么要陪伴孩子成长?因为陪伴的时候,孩子只要一犯错,马上你就察觉,就可以修正他,让他记取教训,后不再犯。你陪他三年、五年,他整个德行的根就扎下去了。

 

现在家长麻烦了,都没有陪伴孩子成长,什么时候孩子有一个很严重的缺点,自己都没有察觉,等到很严重的时候,都比较难改了,积重难返。所以教育、陪伴孩子,这是父母的天职。父慈子孝,这个慈爱就在能重视孩子的教育,树立孩子健全的人格,因为这是他幸福一生的基础。而不是拼命赚钱,后来他奢侈浪费,你的钱都不够他花,这个就没有远见、没有智慧了。所以当父母的也要有轻重缓急来衡量,不能自己很忙就觉得很为孩子了,为孩子还是要教育摆在第一位。现在学校也常常找父母沟通学生的情况,尤其初中生状况会比较多。其实初中生的状况,应该什么时候就开始埋下病根?可能三岁、五岁那个时候就开始了。

 

有一位初中老师跟我们在沟通的时候,他就讲:有一个孩子,有一个女孩,她行为很不好,你们都说孩子的行为跟父母有关系,可是她的父母什么都很好,就只有忙一点而已。大家听有没有道理?什么都好,就只是忙一点而已。你看,「忙」变成了合理的借口。而一忙,请问,孩子谁陪她成长,谁纠正她的错误?父母一忙,谁教孩子?大部分保姆教。坦白讲,保姆给谁教?保姆把孩子给电视教、给电脑教。电视、电脑是魔王,里面多少污染的东西误导孩子。所以现在很多家庭,面对初中的孩子,一个头两个大。早知今日何必当初那么忙?这些问题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所以人不重视孩子的教育,等到发现问题了,他后半辈子就很麻烦,得要花更多倍的时间、精力,来导正孩子的行为、过失。

 

所以人的智慧在哪里展现?在人生的取舍,人生的轻重缓急,他能很明白。所以少赚一点钱,多陪孩子成长。那可能有人就要说:那我少赚的钱,蔡老师你要不要负责?告诉大家,你假如真懂道理了,你这一辈子该是你的福分跑也跑不掉;不是你的福,你纵使一天十六个小时,赚了之后也不见了。要不开车在高速公路当中爆胎了,修理汽车什么的,一大堆别人都没有的,都跑你身上来了。那个就是没有福,你钱是留不住的。包含奢侈,那更留不住钱。所以福田还是靠心来耕。而羞耻心对每一个人,对孩子的人格特别重要。《弟子规》里面讲到,「德有伤,贻亲羞」。一个人有孝心是他羞耻心的根,他怕以自己的行为羞辱自己的家庭、羞辱父母,他就有羞耻感。包含《弟子规》上讲的「过能改,归于无」,他自己有过失了,养成习惯,勇于认错、勇于改过,这个都是在扎他的羞耻心。接着文章讲到:

 

【盖人性本善。】

 

人之初,性本善。

 

【习而为恶。】

 

但因为习染而形成一些坏习惯,行为不善,所以「苟不教,性乃迁」。

 

【天能使人性有善而无恶。】

 

『天』,其实就是真理、就是真相。人性是可以到纯净纯善而没有恶的。孔夫子非常好学,不断提升自己的德行,「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你们没反应,这个月刚好是古文课满一周年,大家要配合一下,一周年要考试。「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您看,不踰矩,一言一行、起心动念都符合圣贤的教诲,符合自己的性德,那是回归到纯净纯善。《大学》开篇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我们学习古圣先贤的教诲,明德是本有的本善,这个明字就是让我们恢复、彰显明德。我们可以透过修学恢复到性本善,但是得要自己肯努力。假如自己随顺习气,沾染上很多坏习惯,那就很难不退步了。所以下一句提到,天也:

 

【不能使人有习而不为恶。】

 

天助自助者,天救自救者,天弃自弃者,自我放弃了,那老天爷帮不上忙。所以天地万物所有善的力量对我们都是一种辅助,帮助我们。但是要我们肯接受帮助、肯受教,这些力量才使得上来。比方从我们最近的,父母的话我们肯听,父母才帮得上忙;我们求学过程当中,老师的话我们记在心上依教奉行,我们就得很大的利益。我们今天打开《弟子规》、打开《论语》,至诚的心来受持这些教诲,就像孔夫子在我们面前,那夫子就帮得上我们的忙。可是人自甘堕落就很麻烦,不能使人有习染而不做恶事。所以「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要有很高度的警觉。而人的性德当中刚好就有这个耻心:

 

【故赋以羞恶之心。】

 

赋予人非常羞愧做恶事,不愿意做恶事。羞愧做恶事,人就会期许自己,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善心、善行,他就不会堕落。所以在《了凡四训》当中有讲到,改造人生的命运要改过迁善。人不改过,每天还在造孽,那要改变命运就不可能了。而改过当中要先发三个心,首先就是发耻心,羞耻心;再来,畏心,敬畏的心,举头三尺有神明。而且过能改,可以归于无;过不改,生命一结束,留臭名于世间,甚至亲人朋友都不敢提跟我们的关系。去世之后灵性堕落,都不知道要堕到哪里去!警觉到改过要趁还有这一口气的时候赶紧改。而这个羞恶的心愈强烈,人的勇气、决心就能够出得来,「圣与贤,可驯致」、「勿自暴,勿自弃」。「彼何以百世可师」,他们可以做整个民族世世代代的老师;「我何以一生瓦裂」,死了之后化为黄土也没有任何人记得。所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应该让自己的精神、德行,能够长存在自己的家族,在自己的民族里。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10月26日17:48:22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fjt.com/15755.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