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道法师 地藏菩萨本愿经(第4集/视频/文字)2016年6月15日

admin 地藏菩萨本愿经评论阅读模式

地藏菩萨本愿经  悟道法师主讲  (第四集)  2016/6/15  英国伦敦英国华藏净宗学会  档名:WD14-007-0004

 

src="http://bd.amtbvod.com:88/vod2/mp4/WD14/WD14-007/WD14-007-0004.mp4

 

请大家合掌跟我念开经偈,我念一句大家跟着我念一句,我念完之后大家再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请放掌。

 

《地藏菩萨本愿经》。诸位同修,请大家翻开经本第二页,页码行数可能我的经本跟大家页码不一样,我念经文大家对一对地方。昨天我们学习到:「是时,如来含笑,放百千万亿大光明云,所谓大圆满光明云、大慈悲光明云、大智慧光明云、大般若光明云、大三昧光明云、大吉祥光明云、大福德光明云、大功德光明云」,昨天我们学习到这一段。昨天跟大家学习大福德光明云、大功德光明云,这个福德、功德,福是福报,功德是定慧,加上一个大就是无量无边,自性的福德、功德是无量无边的。所以这个大,它不是只有一个数字,大小的对待,是无量无边的意思。讲到福德、功德,这个大福德、大功德,我们自性本来就圆圆满满的具足,这个不用修的,自性的福德、功德它本来就具足的。所以六祖惠能大师开悟的时候讲了五句话,其中一句他说「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就是什么都有、都不欠缺,圆圆满满,这是我们自性里面的无尽宝藏什么都有。这是大的意思。

 

经典给我们举出几个例子来做一个代表,实际上是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的。我们明心见性,我们自性的大福德、大功德就现前。但是我们现在还是凡夫,不要说还没有明心见性,就是断见思惑证阿罗汉我们也没有。甚至我们在人天道里面,在六道里面跟有大福德的人也不能相比,我们六道里面的福德,这个不是讲自性的,有福报,功德就是有定功的,比如说天人的福报比我们人就大。我们人间的人,同样是人,不要说其他的星球,就说我们这个地球上的人类,那个福报也不一样。福报不一样,第一个从正报的身体,相貌不一样,身体的体质不一样。相貌好相,有福相,庄严,这个是福德之相。比较没有福报的,贫穷困苦,这个相就不是福相,是贫贱相。这个也是有不同,同样是人差别也是非常的多,有的人有大福报,有的人有福报,有的福报小一点,有的没有福报。

 

在我们六道里面,我们还没有恢复自性之前,这个福就需要去修,要修福。这个在《妙法莲华经》佛给我们做一个比喻,这个比喻就是比喻大长者子,大长者子他家里是非常富有,家财万贯,非常富有,什么都有。但是这大长者的儿子他不知道,不知道自己家里那么富有,什么都有,在外面流浪。流浪,去打工,赚一点生活费,过很苦的日子。他不知道家里很有钱,在外面流浪,没有去打工,没有赚一点钱,他生活费就没有着落;如果事业做得比较好,赚的钱比较多,生活就过得好一点,物质生活过得好一点;如果赚的再更多,那就更好。在外面做事业、打工,当然非常的辛苦,佛把这个比喻,比喻我们六道里面生死轮回的众生,你没有修福,你就没有福报。而且修的福报都是有漏福报,不是无漏的,就是不能永远都保持的,也就是说福报好像用钱一样,会用得完的。如果你没有继续修福,那用完就没有了,这个叫有漏福报。跟自性的福报就不一样,自性的福德它是无穷无尽、无量无边的,永远不会缺乏的。佛用这个比喻,众生在六道里面生死轮回,就像大长者子,不知道他自己家里那么富贵,不知道回家,在外面流浪打工。如果找不到工作,还要去向人家讨饭,这个比喻在六道里面修得不好,堕到三恶道去;修得好一点,生到人天善道;如果他回家,这些问题全部解决了。佛用这个比喻告诉我们众生,你只要回归自性,你什么都圆满,不是修来的,你本来就具足的。

 

所以此地讲大福德、大功德,都是我们自性的事情,这里所讲的全部是我们自性,都有。但是我们现在还没有明心见性,这些福德、功德你不修就没有,要修才有。因此就好像不知道家里很有钱,现在还没回家,还在外面,还在路上,还是要去赚一点这些生活费,不然生活就出问题了,可能三餐就不继,所以还是要修。佛用这个比喻告诉我们六道里面的众生,你还没有明心见性之前必须修福的。修福,《了凡四训》这是非常好的一个例子,这个例子就是改造命运,在我们六道里面把不好的命改为好的,改造命运。所以《了凡四训》,这很值得我们大家来学习。

 

我们出家修行也是要有福报,你要修功德之前还要先修福德,就是福慧双修,在我们修行过程修福还在修慧的前面。如果没有福报,我们想要修行,也都是很多障碍,不是我们想像中那么容易。过去我们净老和尚常讲,他一出家,他就想去闭关,去给李老师报告。李老师跟他讲,你明心见性了吗?他说还没有,现在还是凡夫。凡夫怎么有资格闭关?所以李老师跟他讲,古时候闭关是什么条件?有两种人,一种是明心见性、大彻大悟,但是他没有法缘,没有法缘就是没有人听他讲经说法,人家也不认识他。明心见性的高僧大德,当然不会像凡夫一样自己去宣传自己。这个不要说明心见性的圣人,就是我们世间的圣贤君子都不会这么做的,他不会去推销自己的,跟现在人不一样。在这种情况之下,没有人认识他,他自己也不会去宣传自己,没有法缘,他就宣布闭关,住茅蓬。所以古时候要去参访善知识,就去打听,看看哪个山有高僧在那边住茅蓬(肯定他是大彻大悟,他才会去住茅蓬),你有什么问题去请教他,他绝对可以为你解答,帮助你解决这些问题。所以古时候闭关,也就是宣布他大事已了,明心见性,你们有什么问题可以来问。如果你去问他的问题他答不出来,那他还没有明心见性,就要请他打开关门,一块去参学,还要再去学习。这是古时候闭关的一种人。第二种人,就是修行人,出家在家,他的事务非常繁忙,忙得自己都没时间修行,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为了要给自己找一点时间来自修,他只好宣布闭关。闭关三个月、半年,一年、三年,一般三年,只好宣布闭关,不然找他的人太多了,他真的自己都没时间修行用功。所以只有这两种人可以宣布闭关。

 

如果自己不是明心见性,也不是那么忙,那就不可以随便宣布去闭关。闭关也是要修行的,一般闭关也要安排自己的功课,你闭关要修什么。所以古大德,像莲池大师、蕅益大师都是大彻大悟的祖师,他们都闭过关。像蕅益祖师,我们净宗九祖,他闭关阅藏,看《大藏经》。《大藏经》一百多册,从头看到尾,看个三年。所以蕅益祖师有一本小册子叫《阅藏知津》,他阅读《大藏经》,知道《大藏经》的津梁、精要,他知道。有的闭关他是参禅,有的闭关念佛,有的闭关持咒,各种修行的方法都有。过去我们老和尚早年在讲席当中常常讲,他刚出家没多久,看到有出家法师宣布闭关,每餐都要人家送饭到关房给他吃。闭关里面干什么?又有电话,又有报纸,外面发生什么事情他统统知道。后来我们老和尚知道,他说这个何必闭关,就在外面就好,这样闭关就没有意义了。闭关是为了摒除外缘,让自己心静下来,来用功。所以闭关也不是容易的事情,你纵然要闭个短期的,也是要忏除业障。修福就是可以除障,福能除障,可以排除障碍。我们去闭关修行,譬如闭个短期关,最短的一天到七天,像打佛七一样,七天的,有三个月的,也有四十九天的,不等,看各人的时间。但是要闭关修行,也都是要有因缘的,不然会有业障现前,障碍你不能修行,不能念佛。

 

所以昨天跟大家分享我的大师兄,他就是一个例子。事情太多,做烦了,真的,我们是什么事都要干的。他去闭关念佛,闭生死关。闭了之后,同修给他护持,三餐煮饭给他吃,衣服也帮他洗,他的工作就是念佛。之前在图书馆,真的事情很多、很忙。修行一个月他就下山,下山又回到图书馆来,他来找我。我说:师兄,你去闭生死关,是不是生死已经了了?如果了了,换你回来看图书馆,换我上山去闭生死关。他说:没有,我想来买一个蜡烛台。我心里在想,都要了生死去西方,买那个干什么?肯定是念了,念到一个月的时间,念到枯燥无味,想来逛逛街。后来买了东西又上山,后来一个星期又下来了。下来,刚好我们师父跟韩馆长回来碰到了,我们师父跟韩馆长都叫他回来,不要再去闭关了。回来,他还是不死心,他还是关在那个仓库里面,也不吃饭。我们老和尚讲:吃中饭了,你师兄呢?我说:师兄在仓库念佛。师父说:干什么?打佛七?我说:师兄没有了生死,他就不出来。老和尚也没有讲什么,我们就吃饭。那天晚上凌晨,因为我跟师兄睡在同一个房间,睡到凌晨二、三点,听到有人在开抽屉的声音,我以为小偷进来,结果醒过来看到师兄开抽屉找东西,我说师兄你这么晚不休息,找什么?他说:找感冒药。我心里就明白了,念佛还没有念到一心不乱,先念到感冒,找感冒药。因为我师兄他一打坐,他昏沉盖比较重,他一打坐就睡着了,睡着没盖被着凉了,感冒了。

 

他的业障是昏沉盖,他一坐就睡;我的业障是掉举。这五种业障发相,第一种是昏沉业障发相,你念经、念佛,或者听经,眼睛就睁不开,这个是昏沉业障发相。以前我刚出家,跟日常法师一个徒弟叫如道法师,他那个徒弟也是昏沉盖很重,一坐下来听经,他又喜欢打坐,坐下来听没有三分钟,他就在那边打瞌睡。有一次他前面放一个茶杯,那个头去碰到那个茶杯,掉在地上,日常法师叫他去浴室里面冲冷水。所以我师兄也是昏沉盖很重的,他坐下来就想睡觉,念经也想睡觉,念佛也睡觉,包括做维那都睡觉。有一次他当维那,一个莹空师敲地钟,敲了半个小时还不煞板,他看一下,结果看到他老人家已经睡着了,她敲得手都酸得不得了。我的业障是掉举,心七上八下的,妄念非常多,妄念纷飞,叫我睡觉,可没那么容易,吃安眠药都睡不着。掉举,身心坐在那边,全身不对劲,很想冲出去外面跑一跑。我的业障发相是掉举,属于第二类;我师兄是昏沉,第一类。这是第二种。

 

第三种叫恐怖业障发相。恐怖业障发相就是你念佛修定、修止观,不管你修什么法门,心一定下来就看到恐怖的境界,或者看到自己从高高的地方,悬崖,掉到深谷里面,或者看到被人追,或者看到没头没脚的,种种让你心生恐惧的业障发相,让你身心不得安宁,产生非常大的恐怖,这是恐怖业障发相。第四种就是病事障,你不修行不生病,你修行就生病。过去有一个同修,在三十年前,在景美华藏图书馆,那个时候我们老和尚讲《弥陀经疏钞》,这个同修听了之后,他也就很认真念佛,念了半年。有一天来问我,他说悟道法师,我听我们净老和尚讲《弥陀经疏钞》,讲念佛的功德,我回去就很认真的念,念了半年,他说我以前连个感冒都没有,身体非常好,现在认真念佛念了半年,念得全身是病。这个问题把我问倒了。如果他以前还没有念佛的时候全身是病,现在念佛把病都念好了,这个是正常的,这样才对。念佛是把有病念到没有病,没有病愈念就愈健康,这才对。怎么原来很健康,念到变成一身是病,怎么得到这种反效果?我也百思不解。后来看到我们净老和尚在美国节录的《净土集》,《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疏钞菁华》,清朝灌顶大师的注解,他讲出念佛人有这五种业障发相。还有善根发相的,善根发相念佛就很多感应、很多瑞相。业障重的,念佛、修行会有业障发相。后来我才明白,原来这位同修他是业障发相,这是业障发相的第四类,第四种,病事障,生病。

 

第五种叫事务牵缠业障发相,事务牵缠就是你没有想要修行念佛、打佛七就没事,一想要修行,他就有事务牵缠。一九九一年之后,到二OOO年,每年我们都会去美国达拉斯打一次佛七,每次都有同修要参加,跟我去打佛七。我记得有一次,有一个同修她是下定决心,她说悟道法师,每次要跟你去美国打佛七,都是有事情去不成,这次我非去不可。她第一个报名,第一个交钱,到了要去的前一天,她是第一个说不能去的,她就来:悟道法师,对不起,还是走不了。她婆婆要开刀,你说她怎么去打佛七?早不开刀,晚不开刀,她要去打佛七的前一天要开刀。还有同修是她的媳妇,她参加佛七报名了,然后要去之前说:她媳妇快要生了,不能走了。所以你要参加个佛七,都有事务牵缠的业障,让你没办法去,这一类都属于业障。

 

业障怎么办?要忏除业障。怎么忏除?修福修慧,福慧双修,多修福。当我们业障现前的时候,没有办法静下心来修行,你就修福。那修福怎么修?我刚出家,我们老和尚叫我跟日常法师学戒律。日常法师的徒弟如道师他业障很重,不是昏沉就是掉举。他在家的时候也学得很杂,他什么都学,看相、算命、名字学,什么显宗、密教,大乘小乘,他没有一样不知道的,心里妄念非常多。他的师父日常法师就叫他拜八十八佛,他拜拜拜,拜不下去了;叫他念经,也念不下去。有一天他就来寮房找我,他说师兄,我快发狂了,要崩溃了,问我怎么办?他说我师父给我规定的功课,我实在做不下去,拜也拜不下去,经也念不下去。他说再这样下去,我恐怕要溜了、要跑了,问我怎么办?我说:你现在拜佛也不行,念经也不行,你现在什么行?他说:现在你找一些工作给我做就可以了。我说:这样可以,佛陀教育基金会以前都有出会讯,信封以前都是用邮寄的,有很多工作要义工来做,那你发心去做那个。他就很高兴去帮忙做那些事情。像这类的,他有一些工作,他就不会昏沉,他也不会掉举,妄想也会减少,因为他把注意力放在工作上。他是昏沉、掉举两种都有,我师兄是昏沉,我是掉举。我师兄,你叫他修水管,他工作,他的精神比谁都好。所以后来师父把他派到美国达拉斯去当开山祖师,去那边工作,他工作精神就特别好。像这样倒是可以来做义工、做工作,来修福。这个也是修福,修到福报够了,业障忏除了,再修行,也就没有障碍。

 

所以大福德光明云、大功德光明云,这个都是讲我们自性的,我们还没有明心见性之前必须要修,修到明心见性,这都是现成的,本来都具足。我们接下来再看下面,「大归依光明云」。讲到皈依,我们很多佛门的弟子都知道,入佛门要先受三皈依。但是皈依的人很多,明白皈依意义的人不多。现在我们看这个世界上佛教徒,根据估计大概五亿多人,五亿多。五亿多的佛教徒,当然大家都会去皈依,不管大乘小乘,大家都知道入佛门就要先受三皈依。但是皈依的人很多,懂得皈依意义的人不多。往往我们听到有佛弟子讲,我皈依好几个师父,皈依十几个,而且他举出来的,某某大师、大法师,有名的大法师都是他的皈依师父。这个就是对于皈依的意义完全他不明了,以为皈依哪个师父,而且有人还在比赛谁皈依的师父多,这个都是错了,这是不明了皈依的意义。

 

皈是回归,依是依靠,从哪里回归,回归依靠什么?我们在六道里面生死轮回,就像佛在经上讲的苦海,在这个苦海里面头出头没,头一下伸出来,伸出海面吸个空气,没有多久又掉下去、又沉沦下去,不知道要多久才会再浮上来,在这个苦海里面。我们为什么会有六道生死轮回这个现象?这个原因就是迷惑颠倒。迷惑,造业,受报,惑业苦。所以皈就是回归,从迷惑颠倒回归觉悟。皈依,我们净老和尚在讲席当中常常引用《六祖坛经》,六祖惠能大师给人皈依的话。我们一般皈依大家都知道,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这是皈依三宝,佛宝、法宝、僧宝,三皈依。六祖大师他给人皈依说皈依觉、皈依正、皈依净,后面再解释佛者觉也,法者正也,僧者净也。这个应该是唐朝六祖大师那个时候,就有很多人把皈依的意义误会了,不明了皈依的意义,以为皈依佛,我们就依靠外面的佛像;皈依法,就念经典,念给佛菩萨听;皈依僧,看到出家人就皈依他。像现在很多人,我皈依哪个师父、哪个师父,这完全搞错了。

 

皈依,在六祖大师《坛经》里面,从迷回归自性觉,这是皈依佛的意思;从邪知邪见回归自性正,这是皈依法的意思;从污染回归自性清净心,这叫皈依僧的意思。所以他讲皈依觉、皈依正、皈依净,从这个意思来讲,这样大家就不会误会。皈依三宝,六祖大师讲的这个境界高。我们一般的意思讲,三宝有住持三宝、一体三宝,佛陀在世的时候叫化相三宝,佛在世的时候。释迦牟尼佛夜睹明星,大彻大悟,我们这个地球佛宝出现了。到鹿野苑度五比丘(僧团,佛教里面四个人以上在一起共修就构成一个僧团),僧宝出现了。为五比丘说四谛法,讲经说法,法宝出现了。所以佛陀那个时代,在我们地球上,佛在世的时候,那个时候三宝叫做化相三宝。佛应化到人间来,我们人间地球上有了三宝。

 

佛灭度之后,佛的弟子也相继的灭度。佛灭度之后,佛留下来就是佛像、舍利,佛像有泥塑木雕的、有彩绘的、有铜铁去铸成的,这是住持佛宝。佛不在世,也不再讲经说法,在世的时候所讲的经教,佛弟子把他整理、结集流传到后代;佛教传到中国,把梵文经典翻译成中文经典,我们现在看到《大藏经》,这是住持法宝,里面任何一部经都是住持法宝。我们今天学习的《地藏经》也是住持法宝。佛弟子,一代传一代,出家人这个形象,不管大乘小乘、男众女众,只要看到出家人这个形象,就是住持僧宝。

 

我们皈依三宝,不是叫我们去皈依外面的住持三宝。外面的住持三宝它是什么作用?外面的住持三宝是启发我们回归自性三宝,看到佛像,就知道我自己也有佛性。佛在《华严经》讲,「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我们人人都有佛性,每个人都有。所以佛出现在世间,就是告诉我们,大家都有佛性,跟他是一样,平等的,他能成佛,每个人都能成佛。所以佛他不是神,是大彻大悟的人就叫佛,男女老少、在家出家、各行各业,你只要明心见性、大彻大悟,你就是佛。像《华严经》五十三参,都是明心见性的菩萨,男女老少、各行各业、在家出家,还有外道,其他宗教的,只要他明心见性都是佛,都是平等的。看到佛像,就要知道我们也要作佛,作佛是我们本分的事情,因为我们本来是佛。本来是佛,作佛是应该的,不可以说不敢当。所以看到佛像,启发我们自性的佛宝,自性觉,就是皈依自性佛宝,外面的住持僧宝,启发我们回归自性佛宝。经典是佛开示的经教,做为我们修行的标准,修正我们错误的思想、言语、行为。所以经不是念给佛菩萨听的,念给我们自己听的,我们依照这个经来修行,修正我们错误的言行,这是住持法宝启发我们回归自性法宝。

 

看到出家人这个形象,这个形象它的表法是清净的意思,清净。看到这个出家人,不管他是大乘小乘、男众女众,这个出家人他修得好不好,持戒还是破戒,那是他的事情,这个我们不管。我们皈依三宝的弟子看到这个形象,就要提醒自己,我要皈依自性清净心。因为我的自性本来就清净的,现在很不清净,很多烦恼、妄想,污染我们的清净心。看到这个形象,提醒自己我要回归自性清净心,自性它本来是清净的,我们迷了,变成不清净。这是这个形象他表法的意思,不是叫我们去皈依外面的这个三宝。出家人,俗话讲「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他自己都保不住自己了,怎么能够让你皈依?他这个形象它是表法的。

 

所以有一年我在澳大利亚图文巴净宗学院,有一次我去那边住了一段时间。净宗学院在当地慢慢大家也都知道了,有一次,有个高中的学校,他们的老师带了两部大巴车的学生,男学生、女学生两部车子,说要来参访净宗学院,要找一个资格比较老的给他们讲佛法。那个时候我们老和尚也不在澳洲,后来我们那些师弟,他们说现在师父不在,他要找一个最老的,师兄,现在你最老,只有你来讲。我说我也不会讲英语,我讲的他听不懂,他讲的我听不懂,怎么讲?我们的师弟说没关系,你讲我来给你翻译。我说这样好吧,我就上台了。看到老师带这些洋学生来,你跟他讲什么高深佛法肯定他们听不懂,所以我讲比较浅显的。第一个讲不杀生,我们佛教不杀生。我说你们今天来,我们招待你们吃中饭,都是吃素的,我简单讲佛教慈悲不杀生的精神。后来的时间,我就知道这些学生肯定他很多问题,我说给你们问问题,你们提问题来问。这些男同学、女同学问题很多,我说问问题就问题很多。有一个女生问我说,我能不能结婚?我说中国和尚不能结婚,日本和尚可以。又有一个女生说,为什么你要剃光头?她看到外国人也有剃光头,大概洗头比较方便,不用那么麻烦。我跟她讲,剃光头是代表清净的意思,心地清净,一尘不染。又有个男同学问说你们是佛教,为什么会用我们这种教堂?我说我老和尚提倡是教育,不是宗教,跟任何宗教都没有牴触的,都可以互相学习的。还有一个学生问,鸡蛋能不能吃?也问到这些问题。问了很多问题。所以就是给他们讲一些表法的意思。所以很多人看到出家人这个形象,他难免心里会有一些疑问,他是一个表法。

 

有一年我到美国去打佛七,打完佛七,同修大家就去游览,租一个大巴车,从达拉斯开到圣安东尼,开八个小时。我到圣安东尼,去一个百货公司,一个洋小姐(美国小姐),看到我穿出家人衣服,又穿僧鞋,问我这个衣服哪里买的,她想要买一套。她说这个她那边没看过,问我哪里买的。在旅游的地方,很多洋人看到我穿这个衣服跟一般人不一样,都很好奇,要来照照相,这个也是跟他们结结缘。所以这个形象也是给众生结缘的。如果穿得跟一般世俗社会上的人都一样,他不会特别去注意你的,因为跟我一样。我们穿得不一样,他觉得这个人穿得不一样,他就会看一看。所以我们在这里,我坐在楼下吃饭,本来是在二楼吃的,庄严说要拿到上面来比较麻烦,干脆就在一楼吃。一楼吃就看外面,外面行人很多,所以我吃饭也很多洋人很好奇往里面看,怎么一个穿的衣服跟我们不一样的人坐在那里吃饭,有的甚至还进来问。这个也好,就是跟他们结结缘,希望以后他有因缘进一步来接触佛法。

 

再来就是一体三宝,一体就是佛宝当中有法宝、有僧宝;法宝当中有佛宝、有僧宝;僧宝当中有佛宝、有法宝,这个叫一体三宝,一即三,三即一。

 

皈依,我们都知道是佛门入门一个最重要的,要先受三皈依。皈是回归,依是依靠。回归、依靠要去落实才有意义,如果不能落实,皈依就落空了。我们不要讲六祖大师那个高层次的皈依,就是浅的皈依,恐怕很多皈依的人都还不能去落实,做不到。为什么做不到?原因还是对皈依的意义,没有真正搞懂,没有搞清楚。所以二OO八年十月我从庐江到山东金山寺继续去做百七系念法会,每天我在做法会,上午都讲一个小时的课,下午做三时系念。有一次山东大学几个老教授退休了,要来受皈依。我看到这些都是知识分子,都是教授退休的,要来皈依。我看很多皈依的人,听我们净老和尚讲六祖大师的三皈依,大家听了都点头,似乎大家都懂了。实际上是不懂,为什么不懂?你遇到事情的时候,既没有皈,也没有依。不要说皈依自性三宝,就是皈依住持三宝也都做不到。所以我在那个地方讲这个皈依,我就讲得比较浅。所以这些教授要来皈依,我就先跟他们交流,我说你们都是教授,也都退休了,要来皈依当然很好。我说你皈依,要皈依一个形式的,还是皈依实质的?他们就问,什么叫形式,什么叫实质?我说如果皈依一个形式,我带你们念皈依的誓词,你就跟我念,念完之后,就把皈依证发给你,你对于皈依的意义是不了解,这样的皈依叫做形式上的皈依。实质,实质是什么?我说实质的,就比较严肃一点。我也不讲得太深,讲六祖大师的皈依觉、皈依正、皈依净,听了好像懂,实际上是不懂,我就讲浅一点的。我说我举一个例子,你现在皈依佛,佛是谁?释迦牟尼佛,我们这个时期的教主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在经上给我们介绍的十方诸佛,都是佛,一尊佛就代表一切诸佛,一尊佛讲的就是代表一切诸佛讲的。你现在皈依佛,我们以释迦牟尼佛为代表,皈是回归,依是依靠,依靠释迦牟尼佛。怎么皈依?我说你们是不是都相信科学?是,我们相信科学。那科学家讲的话跟释迦牟尼佛讲的话如果不一样的时候,你要依科学家,还是依释迦牟尼佛?他们还体会不到,还听不懂。我就再举一个更明白的例子。我说比如(举一个例子)释迦牟尼佛说杀生是有罪的,科学家讲杀生是没有罪的、没关系的,那你依释迦牟尼佛讲的,还是依科学家讲的?他们在考虑了。我说你考虑好了再来。

 

皈依法,我说法就是经典、经论,三藏经典,经律论三藏。我说现在你皈依三宝,皈依法,法就是依经论,佛讲的经论为标准。我就问这些教授,你们是不是从小就学唯物论?是,我们从小就开始读唯物论。我说现在你发愿,在佛前皈依三宝,那么佛讲的不是唯物论,佛讲的叫唯识论,差一个字,你要依哪一个?他们又在考虑了。我说你考虑好了再来。我说差一个字,你们念的是唯物论,佛是讲唯识论,差一个字,你要依哪一个论?你现在皈依三宝就要依唯识论,你就不能依唯物论,你要依哪一个?他们就在考虑了,到底唯物论还是唯识论?我说你考虑好了再来。所以把唐大圆居士唯识论的注解,一本这么厚,一个人发一本,你们都是教授,回去读,读通了,想通了,再来。

 

皈依僧,僧是什么人?现在我们老和尚讲经说法,代佛说法,他老人家讲的代表僧团讲的。像海贤老和尚,《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赞僧》那本书,这是讲的正法,你们听了依不依?能不能接受?我就讲得比较浅显。后来经过我这么一分析,他们就在考虑,我说你们这个书带回去先看看,看明白、想通了,再来皈依。我说你们都是教授,如果我跟一些不认识字的阿公阿婆说皈依个形式,那情有可原,反正他们不识字,你们都学问这么大,也是受个形式的三皈依,那可能会给人家看笑话。

 

现在有很多皈依佛门的很多问题。什么问题?早年在台北景美华藏佛教图书馆,我们老和尚都讲很多净土经典,《阿弥陀经疏钞》、《阿弥陀经要解》,很多同修当然都发心来念佛,修净土。很多来念佛都是老菩萨,而且都是女众比较多,男众比较少。有些老菩萨,像现在我们台北很多老菩萨,我回去打佛七、做法会,也都是老菩萨来参加,女众的老菩萨多。女众老菩萨,有一些她脚不好,譬如说坐在拜垫盘腿打坐她没办法的。就有一个老菩萨,人家跟她讲,说妳不能盘腿,妳念佛不能往生。她很着急,那怎么办?她盘腿又盘不起来,她的脚没办法盘腿。现在不能盘腿,念佛不能往生,那怎么办?就请问我们老和尚。我们老和尚就问她,他说净土三经,释迦牟尼佛有没有讲不能盘腿,念佛就不能往生?问她有没有?她说没有。他说没有,那就都可以,你能盘腿、不能盘腿,你只要信愿念佛,统统能往生。

 

还有很多同修,在台湾、在大陆我都遇到过,甚至在东南亚也遇到过,问我一个问题。他说听说有人说,在家人不能在自己家里读《地藏经》;还有人问一个问题说,晚上不能读《地藏经》,在家里也不能读《地藏经》。我就问他,我说你现在讲的是《地藏经》,《地藏经》释迦牟尼佛有没有规定在家人不能读诵?没有;有没有规定在家里不能读诵?也没有;也没有规定哪个时间才能读,哪个时间不能读,《地藏经》有没有这么讲?也没有。所以我问他有没有?他说没有。我说没有,你怎么会有这个疑问?听到某某人讲的。我就问他,你皈依三宝了没有?皈依了,早就皈依了。我说你皈依了,那你现在是皈依三宝,还是皈依那个人?你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还是皈依那个人?他说某某人讲的。我说你现在皈依了,你不依三宝,你依那个人讲的,那你就没有皈依,既没有皈,也没有依。还有人问问题说,没有吃全素不能念佛,这个问题也去问老和尚。老和尚说:净土三经有没有规定没有吃全素就不能念佛?也没有。那表示你吃荤、吃素都可以念佛,没有规定你不能念。

 

这个就是皈依法,你讲哪部经,那部经是佛讲的,佛有没有这个说法,依这个为标准,我们修学就不会有错误、偏差。所以现在的人三皈依连基本一个概念也都没有,遇到某某人怎么讲,他就说某某人怎么讲。人家怎么讲,讲了之后,你是三宝弟子,你先回归到三宝。佛现在不在了,以法宝为中心,法宝就是经典。人家怎么讲,讲哪部经,你就拿那部经来看,他讲的这部经典里面有没有这么讲?佛有没有这么讲?如果没有,我们就可以不采纳;如果有,跟经典一样的,我们就可以接受。这是皈依法,皈依三宝一个标准,这点我们必须明白。因为这个讲到皈依,很多佛门弟子都知道要皈依。此地讲的,「大归依光明云」,回归自性就是大皈依。

 

下面讲,「大赞叹光明云」,在十大愿王讲称赞如来。大赞叹,赞叹什么?赞叹自性的圆满功德,不是赞叹别的。下面讲,「放如是等不可说光明云已」。举出几个例子,放如是等不可说光明云,关键在不可说。不可说是什么意思?说不尽的,说不出来的。我们看到经典讲不可思议,议就是言语的议论,说不出来。真如自性,你要去悟,你不能去想,也不能去说,说说不出来,想想不到,只能用参的。所以禅门叫参究,不叫研究。研究是用意识心去研究,参究离心意识参,这样才能开悟。上根利智的看到佛放这些光,他一看就大彻大悟,都不用讲,也不用说。眼根利的人一看,他就明白了;看还不明白,那就要说。毕竟上根利智的是少数,大多数是中下根器。所以下面就说,下面说就有音声,「放如是等不可说光明云已」,放光之后,接着:

 

【又出种种微妙之音。所谓檀波罗蜜音。尸波罗蜜音。羼提波罗蜜音。毗离耶波罗蜜音。禅波罗蜜音。般若波罗蜜音。慈悲音。喜舍音。解脱音。无漏音。智慧音。大智慧音。师子吼音。大师子吼音。云雷音。大云雷音。出如是等不可说不可说音已。】

 

到这里是一段。这一段是『出种种微妙之音』。我们娑婆世界众生耳根最利,这六根当中耳根最利,看,看不明白,听就明白了。所以佛在世的时候,以音声为教体,音声就是讲经说法,众生闻经悟道,听闻佛讲经说法。这在《楞严经》里面,佛给我们讲得很详细,娑婆世界众生耳根最利。在《楞严经》二十五圆通,就是二十五位菩萨各个代表一个圆通法门,六根、六尘、六识、七大加起来一共二十五,二十五圆通,每个法门都能达到圆通,通到自性。释迦牟尼佛请文殊菩萨拣选圆通,说娑婆世界的众生修哪个圆通最适合这个世界的众生?文殊菩萨选择《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耳根圆通,就是说明我们这个世界众生耳根最利修容易得圆通。

 

观世音菩萨应该照顺序排,眼耳鼻舌身意,眼根、耳根应该是排在第二位,但是二十五,他排在第二十五位,排在最后。排在最后,我们中国人演戏都把最精彩的戏摆在最后面,叫压轴好戏,最好的、最殊胜放在最后面。原来他是第二个,变成最后一个,这个有它的用意,因为文殊菩萨拣选圆通,这个大家都知道。但是《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一般人就比较不会注意,因为大势至排在观音菩萨前面第二十四个,原来第二十四应该是弥勒菩萨,大势至应该是排在第二十三位,现在二十三、二十四,大势至跟弥勒菩萨对调了一下,这个我们一般就比较不会去注意。大家会注意《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知道这个特别法门,所以没有按照顺序。但是古大德给我们点出来了,说《楞严经》二十五圆通是有两个代表特别法门,一个《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一个《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观音菩萨在二十五位菩萨,他原来顺序摆他是第二个,突然把他调到第二十五个,这个大家就比较明显看到,知道这个不寻常,所以才会这么排列。大势至,二十三、二十四,就是前后位置对调一下,大家比较没有注意。实际上是两个特别法门,一个念佛圆通、一个耳根圆通,而且念佛圆通跟耳根圆通它是相关的。特别我们现在用持名念佛,念出声音,耳根听进去,这个是念佛圆通跟耳根圆通同步在修的。所以印光大师教人念佛,他强调注重在听。听佛号,你用心听,听久了,转凡成圣。所以它是有两个特别法门。

 

「又出种种微妙之音」,这个音声,我们天天都听到声音,音声也是无量无边的,很多种声音,这么多种声音都是微妙之音。实际上你会听,这个声音你一听就开悟,大彻大悟,这个音就叫微妙;如果我们愈听愈迷惑颠倒,那就不妙。一听我们就觉悟,那这个就妙,微妙。会听的人,他不管听什么声音,他都觉悟,觉而不迷。为什么?他会用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的修行方法,「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他听到那个声音,不是跟着外面的声尘跑,不去攀缘外面的声尘,他听到那个声,他反过来反闻,闻里面的自性。我们凡夫一听就是往外面去攀缘外面的声尘。观音菩萨修行的方法,他不攀缘外面的声尘,他反过来闻你能够闻的闻性。外面的声有生灭,声音出来,一下没有了,有生有灭,但是我们能够闻那个性它不生不灭。六根的自性都是不生不灭,本来就存在的。所以你明白自性,你就知道人没有死。为什么?在你身体里面有一个不生不灭的东西在,你自己不知道。

 

所以波斯匿王六十二岁,头发也白了,脸皮也皱了,常常听佛讲经,说有个不生不灭的。有一天他就问释迦牟尼佛,不生不灭在哪里?佛就跟他讲,在你身体里面,你每天都没有跟它离开。在哪里?你六根的根性,在眼叫见性,在耳叫闻性,在鼻叫嗅性,在舌叫尝性,在身叫觉性,在意叫知性,这个六根里面的根性。《楞严经》最直接的修行方法就是舍识用根,你会用了,你马上就明心见性。根性利的人,他能够用这个功夫;但是我们根器钝的、业障重的,想修修不来。修不来,现在有个方便法,我们耳根圆通不会修,修不来,修念佛圆通。但是对于自性,自己有个概念、有个认识,这个也是有需要的。像波斯匿王问佛不生不灭在哪里?佛就说在你六根里面,但是他还是不明白。他说你这个身体有变化,你从小生出来,从婴儿到现在老了,你这个身体有变化,但是你身体里面那个根性它没有变化。波斯匿王他还听不是很明白,佛再给他讲,佛就问他,你几岁的时候看到恒河?印度那一条恒河,很有名的,印度出名就是那条恒河。英国出名大概是这条泰晤士河,讲到泰晤士河大家知道。印度,讲到恒河大家都知道,佛在经上常用恒河沙来比喻。你几岁看到那条恒河?他说三岁。他母亲带他去恒河祈祷,拜耆婆天,他三岁就见了。他说你三岁能够见的那个见,跟现在六十二岁见有没有两样?波斯匿王想一想,没有,三岁能见,现在还是能见。波斯匿王听明白了,非常开心,真的不生不灭,在身体里面六根的根性不生不灭。佛叫我们回归就是回归我们自性里面六根的根性,回归到不生不灭的自性你就成佛了,明心见性,见性成佛。

 

波斯匿王听明白了,其他的佛弟子还有听不明白的,一个弟子又问佛,他听了还是不懂,他说见,你眼睛好好可以见,那瞎子见什么?因为瞎子什么都看不到。佛就请他去找个瞎子来,然后问那个瞎子,说你现在见到什么?瞎子说,我现在见到眼前一片黑暗。佛就告诉弟子,他说瞎子也有见性,因为他见到黑暗,表示他的见性存在的,他的眼睛坏掉,所以他只能见到一片黑暗。佛弟子听到这个还是不懂。见到黑暗,但是我没有见到黑暗,我见到很多都看得很清楚,很多万物。佛就继续再分析,他说你现在凭什么可以见到这些?你眼睛好的,如果没有太阳光,没有月亮的光,没有星星的光,没有这些灯光,把你送到山洞、坑道里面,这些光都没有,请问你眼前看到是什么?这个佛弟子明白了,看到一片漆黑,跟那个瞎子一样。那就说明你见性有,你这个工具恢复,他就能见。如果没有那个性,你什么都不能见、不能闻。所以这个性它是永远不生不灭的。佛教我们回归自性,就证得自性这个东西,认识自己。

 

讲微妙,真的要讲也讲不完,有时候我觉得就是讲少一点,但是分享多一点,可能大家会多了解一点。这个微妙之音,我们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先学习到这里。希望我们今天学到这一段,你能够用耳根圆通,听到什么声音,你能够反闻闻自性。如果我们不会做这个功夫没关系,我们听到什么声音,你就用念佛。念佛这个声音,念佛是因,成佛是果。所以念佛的这个音,就是无上甚深微妙之音。我们用这个方法,用念佛圆通也可以。念佛圆通你念通了,当然六根全通了。「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脱」,六根当中有一根回来,六根统统解脱了。好,今天我们学习到此地,向下的经文我们明天晚上再继续来学习,祝大家法喜充满。我们来念回向偈:「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阿弥陀佛。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8月23日16:54:16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fjt.com/15272.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