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研习报告—论语 钟茂森博士(第66集 视频 文字)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四书研习报告—论语  锺茂森博士主讲  (第六十六集)  2010/7/22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57-007-0066

 

尊敬的诸位仁者,大家好!请坐。我们继续来学习《论语》,请看「泰伯第八」,第十三章。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这章孔子教我们如何学道。孔子讲『笃信好学』,笃信是有坚定的信心。信什麽?孔子在这裡没有详说,但是我们从其他地方学习到,孔子的教学,确实他也是重在这个「信」字。如果归纳一下这个信,首先我们讲要信自,第二要信他。这个信自,我们一般讲自信心。圣贤之学跟宗教不一样,宗教也讲信,可是这个信是信神、信上帝,它没有先信自己。圣贤的学问,首先信自己,信自己什麽?信自己本来是圣贤。就像《三字经》开端就说到,「人之初,性本善」,我们得信这个。能相信自己本性本善,才愿意恢复自己的本善,回归自己的本性。如果不相信自己本善,说老实话,他也就不会想到要去修善,他不会有这个信心,更不会坚持。

 

所以,信自己本善,就要恢复。现在虽然把本善迷失掉了,但是相信可以恢复,而且应该恢复,这是自爱。本善是自己本来的面目,现在即使有不善,不是本来面目。《三字经》裡讲的「性相近,习相远」,这句话是《论语》裡面孔子讲的,本性大家都一样,但是习性有不一样。在习性上讲有善、有恶,本性上无善无恶,大家平等。无善无恶,这个叫本善,就是纯善,不是跟恶相对的善。我们的自性本来是清淨无染的,如果有善、有恶,都是污染,只要有一物,那就是污染。所以,把这些污染都去除掉了,本善就现前,要信这个本善,这是信自。圣人是已经恢复了本性本善的,我们凡人还没有恢复,虽然没有恢复,可是跟圣人无二无别,没有两样。尧、舜、禹是大圣人,文、武、周公也是大圣人,他们恢复了本善。我呢?也能恢复,孟子讲得好,「人皆可以为尧舜」,就是人人可以做圣贤。这个理论就是相信自己本来跟圣贤不二,没有区别,这是信自,这是最重要的。

 

先信自,然后再讲到信他。信他,是信已经成就了圣人的这些人,尧、舜、禹、汤、文王、武王、孔子、孟子,这些都是已成的圣人,他们是过来人。他们的教诲,我们认真的学习,我们相信他们的教诲真实无虚,只要能够依教奉行,老实、听话、真干,我们总有一天也能跟他们一样,真正成就大圣。现在没成就之前,先听他们的,信他们讲的话。他们的境界我们虽然还没有达到,还不甚了解,但是凭着信心,相信他们不会骗我们,他们骗我们图什麽?他们既不求名,又不求利,所以他们是真实仁爱之心,给我们遗留下来的教诲,我们应该相信。能相信、能照做,也能够成圣成贤,这是信他。

 

这两个「信」非常重要,缺一不可。有了这样的信心,我们要努力的求学,好学就是成就圣贤学问的基本条件,不好学不能得到。好学的基础是笃信,你不能够有坚定的信心,不能信自己、不能信圣人的教诲,你也不可能有好学。在圣贤求学的过程中,有四个阶段,所谓信、解、行、证,这是清凉大师注解《华严经》,《华严经疏钞》裡面讲的这四阶段,我们用在这裡讲。信,你得先信这个理、这个方法;然后你要理解,理解首先要学;解了还不够,还得去行、去落实,把圣贤的道理落实在自己日常生活、待人处事接物上,这是行门,好学包括解门和行门,解行并重;然后你才能证得,证得是你入圣贤境界了。信、解、行、证,证是证明了圣贤所说的道理是真的,在自身上证明,这是信解行证。

 

『守死善道』,这个善道的善字是动词,不是形容词,它跟那个守字都同样是动词。「守死」,就是守着这个道至死不变;「善道」,善是羡慕、仰慕、喜爱的意思。我们所羡慕的、所仰慕的、所喜爱的是道,不是世间的名闻利养、五欲六尘的享受,那些可以放下。你能够善道,你才能够守着这个道,一生不改。正如曾子在前面《论语》裡面讲到的,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这是讲到我们求道两条重要的原则,真正用这两条原则坚持一生不改,你一定能得道、证道。

 

下面『危邦不入,乱邦不居』,这是讲到修学的环境,这个需要选择。我们想要好学,想要守道、善道、证道,要有安定的修学环境。环境清淨,利于养道;在纷乱、複杂的环境裡面,很难成就道业,为什麽?道业是要通过修清淨心才能成就的。你看《大学》裡面讲到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是我们学道的境界在不断提升。这个次第,首先知止,止是心中有了志向,于是你能够把万缘放下,专精到你所修的道上,这是知止,你的心才能定得下来;定久了,心就安静,念头可以止住,不会心猿意马,不会打妄想,念头可以止住了;止住了,静之后,再静久了心就安,安住在你所修的道上,你功夫得力了;安久了,定功深了,忽然有一天就开悟了,这叫安而后能虑,虑就是智慧,因定开慧,智慧开了;虑而后能得,得什麽?得成圣贤。所以你看,修道的过程,重在养自己的戒定慧,养自己的清淨心。如果环境不清淨,我们想要养道就不容易,所以对于初学者而言,必须要有选择环境。

 

这裡讲到「危邦不入」,危是讲在政治上有危机的国家,它动乱,人民是民不聊生,这样的国家我们不可以进入。「乱邦」是已经发生溷乱,社会动乱,起冲突了,或者为了争权导致流血冲突。在春秋时期就有不少诸侯国,杀父弑君,争夺君位,这些国家不可以在那裡居住,赶紧离开。《弟子规》上也讲,「斗闹场,绝勿近」,斗闹场就是发生争斗、已经动乱的地区,那些场合我们都不要去进入,免得影响自己清淨心,妨碍修道;甚至有可能还会引起杀身之祸,被捲进去了,这是是非非说不清楚,就很麻烦。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6月24日17:00:45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fjt.com/13488.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