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研习报告—论语 锺茂森博士主讲 (第五十五集) 2010/7/13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57-007-0055
尊敬的诸位仁者,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论语》,请看「述而第七篇」,第十七章。
【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这章我们上次还没有讲完,继续来讲。这是孔子在读『诗』,诗是《诗经》,读『书』,书是《尚书》,这都是上古时代留下来的,还有『执礼』,就是行礼的时候,用的是『雅言』。雅言,根据先儒的说法,就是发音要正,音要正的言语,因为音正才能够义全,那个意思根据读音就明瞭了。也有说雅言是正式的官话,我们讲的正式用语,这个都可以说得通。
我们再看《雪公讲要》裡面他有一段讲到,「言语有地方之殊,有时代之异,《诗》《书》等五经皆先王典法,读音解义不能随时随地变迁,故读诗书,宣礼仪,皆以雅言,不用土音,务须正言其本音,音正然后义全,纵遇君亲师长之名,亦不可讳」,这个不可忌讳。这段雪公就讲得很明白,中国的言语(方言)很多,因为地点不同、时代不同,语言有差异,但是要读古书,《诗》《书》以及执礼,必须要用原本的发音。《诗》《书》是五经裡面的,五经是《诗》、《书》、《礼》、《易》、《春秋》。这些先王的典法,就是典籍,不能够随时随地改变,应该读它本来的读音。这个读音正了,意思就不会偏,所以这裡教我们要以雅言,用雅言,就是正式的发音,不能用土音、不能用方言,这个是很重要的提醒。现在我们的话语跟过去的语言确实不一样,虽然语言不同,读起经来还应该读回原本发音。在读经典的时候,有时候遇到君、亲、师长的名字,这是忌讳;中国人都厚道,所以不会直呼父母、国君、师长的名字,这是对于他们的礼敬。常常在读书的时候,读到名字,我们就会用另外一个字代替,或者读谐音,一个其他的音。但是,当我们读到古圣先贤典籍的时候,也不要有这个忌讳,还是该读回原本的音。
下面又说,「民族之统一,文化之保存发扬,皆赖乎是」,赖是依赖,依赖语言文字,所谓文以载道。「居今之世,论雅言者,必学文言」,现在我们要读懂古圣先贤的典籍,必须要有文言文的基础,经典都是用文言写的。文言真正是祖宗的一个智慧发明,因为语言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产生差异,我们现在讲的话语的发音,跟二千五百年前孔子那时候的发音肯定是不一样,所以,假如孔子现在用他的话来跟我们讲话,我们听不懂,语言会不断的产生变化。上了年纪的人都会有这种感受,譬如说远离家乡几十年,当你回到家乡的时候,你发现现在那些年轻人讲的口音跟你讲的都不一样。你看,几十年这个发音就有变化,更何况几千年?
老祖宗有智慧,发明了文言文,把语言跟文言分开。语言的发音可以不断的变,但是文言是不变的,文言是显示它的文字意思。自古至今我们都学文言,因此几千年前老祖宗的意思、他的经典的意思,我们看了都能够明白,没有障碍,这是中国文字特有的。你看其他西方国家的文,他们的文字是根据语音来组合而成的文字,语音在变,它的文字也就跟着变了。所以一千年以后的学者都不能够明白一千年前的文字,甚至是考古学的专家、专门学古文字的专家,让他们看那些古希伯来文,他们也未必看得懂,这是什么?它的语文系统裡头,语言和文言没有分开,造成了文化传承的障碍。我们中国人的老祖宗真正是有智慧、有慈悲,发明这套文言的系统,帮助文化传承,所以你看,几千年传承都没有任何障碍。
可是到今天,我们年轻一辈没有认真学习文言的话,这些古圣先贤的典籍就看不懂了,就产生障碍。现代我们都用白话文,白话文是根据我们语言发明的文字,这就有问题。所以还是应该去学文言,把文言学懂了,阅读古圣先贤的典籍就一点障碍没有,这是一把钥匙,打开传统文化的宝库。所以我们恩师提倡,我们要学儒释道这些传统文化,要扎两个根,一个是德行的根、第二个就是文言文,这两个根都扎好了,你入圣贤教育没有障碍,成就很快。我们学文言,恩师告诉我们,应该熟读一百篇古文。他老人家提到可以用《古文观止》,或者是台湾出的《古今文选》,从那裡头选一百篇;又提到,也可以用儒释道祖师大德的文章,来做为我们学习文言的材料。我们现在读《论语》,《论语》总共是二十篇,将近五百章,我们在学《论语》的过程中,又是扎德行,又是学文言。《论语》本身的原文和我们现在所採用的注解,都是用文言写的,所以这两个根在学《论语》的当中可以同时扎。
雪公又讲,「使无文言,则无雅言矣」,这裡是说明学文言的重要性。文言的能力强,读懂圣贤的意思就不难。然后我们还要在学通文言之后,要考据这个经典原本的发音和意义,就是文字训诂,这方面要下些功夫。当然,我们现在有很多的资料,自己没有时间去用功考据,很多先儒已经给我们考据了,像我们现在用的注解,它裡头就有很多文字训诂,我们读他们的着作,自己省力气了。
蕅益大师对这章也有一个解释,「果然不俗,今人不知诗书礼,所以开口便俗」。这裡讲雅言,蕅益大师把雅言跟俗话相对,也就是将雅言解释成正式的、优雅的言语。学了诗、学了礼、学了书,自然人就脱俗,我们讲这个人受过教育,他有教养,说话雅,他不俗,这是学习圣贤经典的好处。所以读经效果就在变化气质,我们读《论语》,在学的过程中,能够气质改变了,变得更加儒雅,有了温良恭俭让的气质,这样学就成功,学得有效果,所以要常常来反观自己。「今人不知诗书礼」,就「开口便俗」,讲的话都是俗言,不是雅言,为什么?他没读过诗、书、礼。换句话讲,没有受过传统文化的教育和薰陶,这个人就俗,有市井气,所以经书不可不读。这是蕅益大师勉励我们,要认真的学习圣贤典籍,学文、力行要双管齐下。下面我们来看第十八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