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讲述菁华 (第六十九集) 1998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档名:12-045-0069
请掀开经本,我们从三十八面倒数第二行看起,「复有无量鸠槃茶王,所谓增长鸠槃茶王、龙主鸠槃茶王、善庄严幢鸠槃茶王、普饶益行鸠槃茶王、甚可怖畏鸠槃茶王」,上一次讲到这个地方。今天接着我们看第六尊:
【美目端严鸠槃茶王。】
这一段是代表第七迴向,第七迴向是「等随顺一切众生」,等是平等。都是菩萨为我们做出示范,为我们做出榜样,如何对社会大众来服务。前面两大段,十住、十行偏重在自利,自利有成就就要贡献社会、服务众生,所以十迴向这一段教给我们服务大众的心态,佛也说了十条,这一条是平等随顺一切众生。鸠槃茶王这是鬼王,属于南方天王所统辖,也有十位上首名号当中来表法,教我们怎样做平等随顺。第六尊『美目端严鸠槃茶王』,「美目」,目是看。并不是说这位鸠槃茶王法相非常庄严,也可以这麽说法,但是他是表法的。正如同布袋和尚表法的意义相彷彿,布袋和尚是弥勒菩萨的化身,他所示现的形象是一团欢喜;换句话说,教给我们对人、对物、对事要常生欢喜心。这个教学的义趣非常重要、非常深广,所以在佛门都把他放在天王殿的正当中,让大家一进门就看到他。美目端严也表这个意思,我们从名号上能够领会到,菩萨是教我们看一切众生美好的这一面。
不但佛菩萨这样教我们,世间善人也是这样教导我们,教我们要隐恶扬善。看到人家不好的那一面不要放在心上,不要放在口上,心裡面不去想,口裡也不可以说。看到人家好的地方,我们要记在心上,要常常宣扬,对自己有好处,什麽好处?断恶修善。断恶修善要从这裡做起,你不从这个地方做起,你的恶断不掉。天天想着别人的恶,天天看到别人的恶,你的恶怎麽能断得掉?这是断恶修善最好的方法。你再能够宣扬别人的好处,劝导社会大众都向他学习,以他做榜样,这叫扬善。我们诚心诚意这样去做就是积功累德,积累你的善心。一个人心地纯善无恶,自然就端严。为什麽?善心变现出来的容貌一定是善美,这是一定的道理。人人都存这个心,人人都如是修行,社会也就善美端严,你说这个功德多大。我们要想淨化人心,要想造福社会,多看别人的好处,多看别人的善处。一切众生都有他善的一面,也都有恶的一面,六道众生总是善恶溷杂,找一个纯善无恶找不到,找一个纯恶无善也找不到,只不过或是善多、或是恶多。恶多的人也必定有他善的一面,我们只要记取善的一面,学习善的一面。实在讲恶的一面我们见到了,自己警惕反省,看到别人的恶,想想看自己有没有,如果有,赶紧要改过;如果没有,要勉励自己不可以犯这个过错。这样一来,一切众生善恶两面,对我们修学都有真实的利益,这才叫美目。这是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要知道学习的。再看下面第七尊:
【高峰慧鸠槃茶王。】
德号裡面表法的意思非常显明。『高峰』是比喻,「峰」是山峰,最高的处所,表智慧,我们今天讲高度的智慧。确实,没有高度的智慧,不能帮助众生,不能帮助社会。佛教是教育、是教学,对象是九法界一切众生。诸佛菩萨如果要从今天社会上种种行业来观察,他是属于哪一行?我想诸位都很清楚,我们称佛为本师,称他为老师,老师是哪一行?当然是教学,他是属于教学这个行业,我们要搞清楚。教学行业,现在分科分得很细,是属于哪个科目的教学?佛法是属于义务的社会教学,因为它没有固定学校的形式,一切时、一切处、一切人,他特别注重机会教育,所以对于一切众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帮助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如果你要问,佛教教学的内容是什麽?内容是智慧,帮助人开智慧。所以佛教是智慧的教育,是智慧的教学,这个教学不拘形式。而且佛教教育不求报酬,它是义务的,诸佛菩萨,我们用今天社会来给他定位,他是义务社会教育的工作者。我们做佛的学生,我们在社会上也是这个位子,也是如此定位,你在社会上干什麽?义务教学,我们做这个工作。然后才晓得这不是搞迷信,不是消极、不是落伍,是非常积极在做社教的工作,这个工作的宗旨、工作的重点是破除迷信,开启智慧,而且是高度的智慧。
《无量寿经》上一开端给我们讲了三个真实,第一个是「开化显示真实之际」。开就是开示、开导,诸佛菩萨讲经说法这叫开;示是指示,更深入一层,证示,也包括示现,示现是做出样子来给你看,不仅是给你说,做出样子来给你看。内容是什麽?真实之际。什麽叫真实之际?换句话说,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这个话说起来还是不太容易体会到,我们再把这个圈子缩小,讲宇宙人生的真相是讲到究竟圆满;如果把范围缩小,生活的真相,这大家好懂。你看看菩萨过的生活,生活的真相,真实!我们每天工作,工作的真实,处事待人接物有处事待人接物的真实相;推展出去,尽虚空遍法界一一相都是真实相,开化显示真实之际,没有一样不真实。这就是禅宗裡面所说的大彻大悟之后他见到了,见到什麽?头头是道,左右逢源。这两句话说得很好,但是我们听了也不能完全懂得裡面的意思;我给你讲生活的真相、工作的真相,我们应酬的真相,一切事事物物的真相,诸位就好懂,这就叫头头是道、左右逢源,这是高度智慧的生活,高度智慧的落实。
所以佛又跟我们讲「住真实慧」,他的身心、生活安住在真实智慧之中,这就是此地讲的「高峰慧」。这才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才是人生真实的享受,这是自利,自己获得。自己得到之后,也要把这个利益贡献给社会,贡献给众生。实在说,这桩事情一切众生个个本具,哪裡是佛给我们的?我们每个人统统具足。非常可惜我们迷了,迷了这才生烦恼,自生烦恼,才过这种痛苦的日子,一旦觉悟就跟佛菩萨没有两样。鸠槃茶是鬼王,我们中国人叫冬瓜鬼,他身体形状像个冬瓜一样,不怎麽好看;冬瓜鬼要是觉悟了,他也是佛菩萨。佛在经上以这种方式表法,就我们现前的形状、现前的身分,悟了之后众生就作佛。所以说生佛不二,迷了的时候是众生、是凡夫,悟了的时候众生就作佛,凡夫就成圣,就在这一念觉迷之间,这一点我们应当要清楚、要明白。
我们如何帮助别人?经上讲「惠以真实之利」,真实之利是帮助他觉悟。他真正觉悟了,那种殊胜微妙的享受他就恍然大悟,原来是自家本具的。智慧开了之后,跟我们以前在迷的时候完全不一样,在迷的时候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没有一法不迷,法法皆迷,这是指我们六道众生;悟了之后恰恰相反,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无有一法不觉,朗然大觉,高峰慧!迷的时候一切皆是烦恼,生活在烦恼之中;悟了的时候,烦恼变成智慧,生活在圆满智慧之中,这就不一样。
怎样开智慧,怎样觉悟,这是我们现前最重要的课题。佛教导我们,总纲领是戒定慧三学,因戒得定,因定开慧。戒是什麽?戒是佛的教诫、佛的教诲。我们把世尊四十九年所说一切教诲把它归纳起来,找到它的总纲领,就是一个布施。布施是什麽意思?放下。布施是捨,捨什麽?捨妄想分别执着,这个叫持戒。我们不必斤斤在戒条上,一条条去分别执着,太麻烦了,学禅的人说那叫寻枝摘叶,太琐碎、太麻烦了,聪明人不干这个事情。聪明人修行抓总纲领,一把抓,这是聪明。总纲领就是三学,所以能够遵守佛这个教诲,教我们放下,放下之后你的心自然就定了。我们今天心不定,不定是你放不下,牵肠挂肚的事情太多。这些牵肠挂肚的事情没有一桩是真的,全是假的,你仔细冷静去想想,你每天所牵挂、所忧虑、所担心的,你仔细去想想,哪一样是真的?真的,永恆的存在、永恆的不变,那是真的。以这个标准来观察,没有一样是真的,不但世间一切法不是真的,佛所说一切法也不是真的。这是佛给我们说得很明白,他讲佛法也是因缘所生法,所以嘱咐我们,佛法也不能执着,暂时可以用它,不能够执着它,执着就叫法执,错了。佛是叫我们破执着,不是叫我们换执着的对象,这一点一定要搞清楚;我们把世间法放弃,不执着了,执着佛法错了,佛法也不能执着,你的心定了,定了之后就开智慧。诸位要晓得,定心就是真心,为什麽?定心裡头没有妄想、没有妄念,这个心是真心;妄心就是指念头、指妄念。愈是高的智慧,愈是深的禅定;愈是深的禅定,愈是深的放下,深广的放下,你不放下怎麽行?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