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集/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第2次宣讲)悟道法师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第二次宣讲)  悟道法师主讲  (第四十三集)  2014/5/5  台湾华藏净宗学会  档名:WD15-005-0050

play-sharp-fill

视频下载MP3下载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诸位同修,及网络前的同修,大家晚上好,阿弥陀佛。我们请翻开经本第二十七页,我们还是从第五行最下面一句看起:

 

【空观心是。】

 

『空观心』,我们引用《金刚经讲义》,江味农老居士批注,还有地藏三经《占察善恶业报经》蕅益大师的一段批注,来补充说明这句经文。这个方式就是古今大德注经,以经注经的一种方式,就引用其他的经典批注来解释这部经的这段经文,让我们更进一步的知道这句经文它的内容,以及修行的方法。昨天我们学习到《占察善恶业报经》,这个影印给大家的这一份,一百八十四页。因为这里讲了两种观道,我们就简单的跟大家介绍。昨天我们学习到一百八十四页倒数第五行,这个经文。

 

「习信毘婆舍那观心者,想见内外色,随心生,随心灭。乃至习想见佛色身,亦复如是,随心生,随心灭,如幻如化,如水中月,如镜中像。非心不离心,非来非不来,非去非不去,非生非不生,非作非不作。」这是习信毘婆舍那观心,这是教我们怎么样学习毘婆舍那观心。我们常常看到佛经上佛给我们讲的,「一切法从心想生」,这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这是我们在其他大乘经也常看到的。这个有生灭的它是虚妄的,不是真的。我们凡夫执着,落印象,阿赖耶落印象,第七识执着,第六识分别,有落了印象,再执着分别,就有六道十法界的因果。诸佛菩萨他们不造这个业,不造这个业就不需要受六道生死轮回这种果报。他怎么不造业?他见一切色相,随心生、随心灭。我们看这段,你看这里讲如水中月,如镜中像,我们想见佛色身,想见内外色,你想见什么,是随心生、随心灭,如幻如化。要怎么修?要修像水中月、镜中像这样。

 

我们凡夫见这些色相,不是像水中月、镜中像,我们现在像照相机,照相机你照一张就有一张底片,照两张,两张底片,落这个印象落在阿赖耶识,落了这个印象,起分别执着,就有果报。我们现在问题就出在这里,这是我们现在凡夫的心是照相机。诸佛菩萨的心它像镜子,如镜中像。你看我们这个照相机照下去,它就落印象,这就是业习种子下去了,这有善、有恶,善就有善报,恶就有恶报,这善恶的种子下去,善、恶、无记。这是我们凡夫,我们凡夫是照相机,用照相机我们就比较容易体会,我们现在是照相机,我们看到善的、恶的,喜欢的、不喜欢的,我们总是落在阿赖耶识落这印象,我们现在是照相机。那佛菩萨他像水中月、镜中像,他看善恶一切境界他不落痕迹。你看那个镜子当中的相,照它照得很清楚,但是它不落印象,它没有痕迹,相去,它也就干干净净了。那我们凡夫相去了,我们还留有底片在,这就是业习种子。佛菩萨没有,他没有这些。但是他也是现这个相,现这个相他不落印象,不分别、不执着,没有这些业习种子。所以佛菩萨在我们这世间得大自在,显大神通。

 

我们昨天念到祖师引用小乘经的八背舍、八胜处、十一切处,这些佛菩萨、圣贤他们用心跟我们凡夫用心不一样,我们现在学习就要学习佛菩萨用这个心。如果我们学会了,就是毘婆舍那观心,我们现在看外面的境界相,我们看得很清楚,看得很明白,但是不落痕迹,这个观心我们就会观了。落了痕迹,就落印象,落了印象才会有后续的发展,分别执着这样出现。如果痕迹都不落,那分别执着也没有着力点,这也是我们修学的,我们可以在生活当中这样来练习,这样来修。你现在不管看到什么相,它都是随心生、随心灭,这个相来就好像我们这个镜子,它照外面的境相照得很清楚,好像我们看到眼前这一切,就像镜子一样照得很清楚,不落印象。我们要不落印象当然有困难,所以才要依照这个奢摩他、毘婆舍那两种来修。如果像上上根的人他直接就可以不落印象,像六祖惠能大师那样。那中下根器的必须要这种方便,我们才能有一个下手处。这批注比较长,因为我们时间的关系,大家可以自己看,这一份大家需要可以带回去,可以看。

 

我们再翻到第一百八十六页,我们从第四行这里看起,「善男子,若能习信此二观心者,速得趣会一乘之道。」能够修这两种观心,这个非常殊胜,速就是很快,很快的你能够趣会一乘之道,这非常非常殊胜。因为佛法有大乘、小乘、一乘,一乘就是讲一生作佛的。在中国佛教两部经典佛教界公认是一乘经典,一部《华严》、一部《法华》,另外一部是《梵网经》别教一乘,《法华》跟《华严》是圆教一乘。一乘就是教你一生就作佛的,这是一乘之道,可见得修这两种观心它的殊胜。

 

我们再看下面「结观功能」,「当知如是唯心识观,名为最上智慧之门,所谓能令其心猛利,长信解力,疾入空义,得发无上大菩提心故。」我们看蕅益祖师的批注,「了知心外无法,而修一心圆顿止观,从五品位增长信解而登六根净位,则得疾入第一义空,不堕凡夫及二乘地,任运三心圆发,入圆初住,名为无上大菩提心也。初释唯心识观竟。」我们能够修唯心识观,这一生可以达到入圆教初住位的菩萨,这就名为无上大菩提心也,就到这个境界,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这在天台宗叫分证即佛,分证位的佛,是真佛。这修唯心识观。

 

下面讲「真如实观」,我们看科判,「(壬)二释真如实观三,初正示观门,二观成胜进,三结观功能。(癸)初中三,初明观法,二明所超,三明观成。(子)今初」。我们请看经文,「若学习真如实观者,思惟心性无生无灭,不住见闻觉知,永离一切分别之想。」这是学真如实观,这个经后面也会提到,下次有因缘我们再详细跟大家报告。《占察经》讲如果根器比较钝的,要修唯心识观;根性比较利的人,可以修真如实观。我们看批注,「前依他性止门,已知一切法唯心想生,唯心生灭,无暂时住,今即因此而入真实性中观门,故云思惟心性无生无灭也。何者?不了法界,似有心生,生时觅之了不可得,则性即无生。既无有生,云何有灭,灭则无心,而心性非无,故无灭也。」这一段给我们讲前依他性止门,已知一切法唯心想生,唯心生灭,无暂时住,这依他起就依他而起的。前面是讲依他起性,修止这个法门,修止就已经知道一切法唯心想生,一切万法都是心想所生的,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所以唯心生灭,无暂时住,这一切法它的生灭非常快速,它没有暂时停住在那里,是剎那生灭,非常快速。

 

现在我们净老这一、二天讲《大经科注》,他不断引用《菩萨处胎经》,释迦牟尼佛问弥勒菩萨,我们一弹指有几个念头?弥勒菩萨回答一弹指有三十二亿百千念。现在有人说一秒钟可以弹七次,三十二亿百千念乘起来就是三百二十兆,再乘以七就变成二千一百兆次的生灭,那种快速可以说生即无生,你看到那个生等于没生,太快了。我们是感觉不到的,我们只能用我们现在比较粗浅的去观,我们能够感受,慢慢深入。照经上讲那要八地菩萨他才见到,那个最初一念他才见到。我们现在根据经典批注这样的一些开示,我们在生活当中去观察,我们也可以体会一些彷佛的,体会一些。这个心生灭无暂时住,我们现在用我们一般的常识也能够去理解,的确我们这个心念头,一个念头起、一个念头灭,的确没有停止的时候。这是讲生灭,心想它有生有灭。

 

今即因此而入真实性中观门,真实性它是无生无灭,心性它没有生灭。为什么?不了法界,就不了解这个法界的真相,好像似乎有心生。那生你也找不到,觅之了不可得,则性即无生,实在讲这个自性它没有生,没有生就是它本来就存在的,它本来就有的。本来就有的就是叫没生,没有生。本来没有,现在有了,那叫生,生,有生它就有灭。既然无有生,它就没有灭,这个道理在此地。所以既无有生,云何有灭?既然没有生那怎么会有灭?那当然也没有。这个灭是由于有生才会有灭,没有生当然它就没有灭。所以大乘经上讲无生无灭,就是在讲这个道理。现在我们虽然没有证到那个境界,但是从我们现在思惟想象也可以体会到这层意思。心既然没有生灭,而心性非无,故无灭。没有生并不代表说这个性没有,它有,所以不生不灭从这里讲,它本来就有,密宗讲阿字本不生,本不生就是本来就存在的,本来就有的,就是没有生也没灭,这是自性的真相。

 

「次入真实性中止门,故云不住见闻觉知,何者?心性虽无生灭,本非色声香味触法,如何可得见闻觉知。设有可见可闻可觉可知,便非心性,以心不自知心,心不自见心故。又复不得别认不可见闻觉知境界以为心性,故云永离一切分别之想。何者?心性虽复不可见闻觉知,而见闻觉知,体即是心,不可别唤不见不闻不觉不知境界以为心也。」我们简单讲就是心性不好懂,我们在大乘经常常看到有四个字,叫不可思议,就是这个意思。你思想达不到,议论达不到,因为心性这个东西它不是精神,也不是物质,所以你怎么想都想不到。第六意识心它能缘的范围很广,它可以缘到阿赖耶识,就是缘不到心性。因为心性它不是精神、不是物质,你想象不到,你也接触不到,所以你怎么想?另外想一个来代替这个,那都不对,你只要一落入思议,你就无法去证入实相。

 

所以禅宗它用的方法是直接的,教下它用止观,有一个前方便。禅宗它不给你讲那么多的,它是很直接的,所谓单刀直入,直指人心,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就是不可思、不可议。所以禅门他们用的手段方法就是不让你落思议,你要去想不让你想,你不想也不行,这个逼你开悟的,他用这种方法逼你开悟。所以有一些参禅的去参那个禅师,问他问题,回答,香板打下去,怎么回答都是被打,干脆不要回答,也是打。打到最后,回答也不是,不回答也不是,那个妙处就在那个地方。江味农老居士在《金刚经讲义》也讲到这一点,就是叫你观,观到这样也不是,那样也不是,那就提起个疑情,他开悟的关键就在那个疑情。

 

如果能够这样修,下面的经文讲,「所超」,超越,「渐渐能过空处,识处,无少处,非想非非想处等定境界相,得相似空三昧。」我们看批注,「观行位中习此真如实观,直观心性,永离分别,则虽不学次第禅门,自渐能超四空定境。以彼四空定境,皆不能离分别想故,且如入空处定者,必先厌患色笼,修观破色。缘无边空而入于定,定心与彼空处相应,住此觉知,是分别想,非无分别也。次入识处定者,必先厌患虚空,舍空缘识而入于定,定心与彼识处相应,住此觉知,亦是分别,非无分别也。次入无少处定者,亦名无所有处,必先厌患于识,舍识缘无所有而入于定,定心与彼无所有处相应,住此觉知,亦是分别,非无分别也。次入非想非非想处定者,必先厌患无所有处,舍无所有想,缘非想非非想而入于定,定心与彼非想非非想处相应。住此微细觉知,犹复是分别想,非无分别,所以报尽还堕,不证真常也。今修真如实观,永离一切分别之想。所以观行位中,即已善超三有,而得相似空三昧门。」

 

修真如实观修得如法就超越四禅八定四空天,这些世间禅定的定境界相他都超越了,他不会去分别执着这个世间禅定。印度外道他们最高修到非想非非想处,得到这个定,报尽生到非想非非想处天,定功可以支持八万四千大劫。但是那个时间到了定功会丧失掉,又再堕下来。这些修四禅八定四空定,他们有分别,他自己以为没有分别。这个一层一层的剖析,这个大家如果有时间、有兴趣可以自己看。这些都是分别,所以它这里教我们观这个真如实观,就是都不能分别,这样才能超越。修真如实观修成就了,就得到相似空三昧。

 

我们再看下面经文,一百八十八页,从第七行,科判,「(子)三明观成」,接着看经文,「得相似空三昧时,识想受行粗分别相不现在前。从此修学,为善知识大慈悲者守护长养,是故离诸障碍,勤修不废,辗转能入心寂三昧。」我们看批注,「既登观行一品,即能圆伏五住烦恼,故心心数粗分别相不现在前,十方诸佛菩萨真善知识,同皆守护,令得长养,乃至能入心寂三昧,由观心性无生无灭而入三昧,故名心寂,心寂则色亦寂矣。初正示观门竟。」再提升就能入心寂三昧,一层一层的提升。

 

好,我们再看下面的经文,「(癸)二观成胜进又二,初证入,二离过。(子)今初」。我们看经文,「得是三昧已,即复能入一行三昧。入是一行三昧已,见佛无数,发深广行心,住坚信位,所谓于奢摩他、毘婆舍那二种观道,决定信解,能决定向。」我们看批注,「心寂色寂,是五品之终,一行三昧,是十信之始,观行位极,相似解发,故云即复能入也。言一行者,圆信圆解,一行即一切行,一切行即一行,所谓系缘法界,一念法界,法界无外,更无余行,以即空故,名圆圣行,以即假故,名圆梵行及婴病行,以即中故,名圆天行,又事即理故,一心圆具圣梵天行,体即用故,一心圆兴婴儿病行。又入一行三昧,即前所明信奢摩他观心,见佛无数发深广行心,即前所明信毘婆舍那观心。由此一心圆顿止观,住六根净坚信位中,此但名为决定信解,决定能向一乘大菩提心,登圆住也。圆住以上,乃名真实奢摩他毘婆舍那道故。」蕅益祖师引用天台这些圆信圆解来解释这段经文,这些圆圣行、圆兴婴儿病行,这都是《华严经》华严宗里面菩萨的修行行门。修这两种观道可以证入圆教初住位菩萨,就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这是这两种观道。唯心识观就是根器比较钝的。

 

下面离过,我们也念一念,「(子)二离过」,「随所修学世间诸禅三昧之业,无所乐着。乃至遍修一切善根菩提分法,于生死中无所怯畏,不乐二乘。」修这两种观道可以说不会堕在世间的禅定,也不会堕在二乘声闻、缘觉这个小乘,直接入大乘,入一乘。可见得圆教坚信位直修顿观,大家看蕅益祖师这个批注,「一者直修顿观,中中流入」,直接修圆顿的观法。「二者或修渐及不定两观,双照二边,虽照二边,恒契中道,故学世间禅三昧时,不同凡夫之着有,修出世间菩提分时,不同二乘之乐空也。二观成胜进竟。」

 

我们再看下面,「(癸)三觉观功能」,「以依能习向二观心最妙巧便,众智所依,行根本故。」看批注,「明此真如实观,乃是能向奢摩他毘婆舍那二观心之最妙巧便,依此得成一心三智,故是众智所依,从此发生五行万行,故是行之根本也。二别释二观竟。」有圆解这个理论方法,虽然修世间禅定,或者二乘禅定,他不会去执着在世间禅定,不会变成外道,也不会变成二乘,所以他直接入一乘,这是最方便、最巧妙。这个两种观道我们大家看了大概有个概念。

 

下面经文也简单的我们来念一下,念一遍,「(辛)三料简」,「复次,修学如上信解者,人有二种,何等为二:一者利根,二者钝根。其利根者,先已能知一切外诸境界,唯心所作,虚诳不实,如梦如幻等,决定无有疑虑,阴盖轻微,散乱心少,如是等人,即应学习真如实观。其钝根者,先未能知一切外诸境界,悉唯是心,虚诳不实故,染着情厚,盖障数起,心难调伏,应当先学唯心识观。」这一段经文批注大家自己可以看,自己可以找时间来看。我们这个经文简单消文释义。料简就是简别。修以上信解有两种人,哪两种?一种是利根的,一种是钝根的。利根他先已能知一切外诸境界,唯心所作,虚诳不实,如梦如幻等,决定无有疑虑,这样的人就是利根。利根的人他知道这一切外面的境界都是自己心所作的,虚诳不实,不是真实的,如梦如幻,就像《金刚经》讲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对于这个境界他决定没有疑虑,知道这一切是虚妄不实,他的阴盖就轻微,散乱心就少,因为他不会往外去攀缘、去执着。阴盖就是指烦恼,烦恼都轻了,散乱的心也少了。如果是这样的,如是等人,就这样的人,即应学习真如实观,他学真如实观,他有条件可以学真如实观。这是利根的。

 

我们是不是利根的?就是这段经文我们自己可以对照一下,我们是不是知道一切外诸境界唯心所作,虚诳不实,如梦如幻,决定无有疑虑,就没有怀疑,他真正明白了。这个我们自己可以对照一下,自己对照。这个不是说我们会说就是利根,不是这样的。这个说是一回事,你真正能够深入的知道这个事实真相又是一回事情。用什么来对照?就是阴盖是不是轻了?阴盖就是我们的烦恼,贪瞋痴慢这些烦恼是不是很轻微?这个心,散乱心,是不是很少?阴盖轻微,散乱心少,你自己会感觉得很清楚。这也实在讲你有这个境界,你比谁都清楚,也不要去问人。因为你问的人他阴盖就很重,散乱心很多,你问他,那怎么会准?他都比你更严重,那你去问他,他怎么知道你的情况?像《了凡四训.改过之法》里面,我们忏悔改过,求佛力加持,会有一个现象,起码你这个心得轻安。

 

《占察经》实在讲要从头完整的讲到,前面就是教忏除业障,后面才是教你修观道的。你业障没有排除,你这观怎么修也修不成。这个批注我只有讲过一遍,大概十年前在马来西亚古晋报恩念佛堂,那个时候我们办了一个佛学讲座七天的,我七天一天讲六个小时,四十二个小时把这一部讲完,讲得是比较快。当时日本有一个同修去参加,同修没有几个,但是他们的确也大概听了一遍,就是完整的。这个要讲,实在讲时间四十二个小时是太短,可能最少要两百个小时以上,两百个小时比较能够详细大家来学习。

 

其钝根者,先未能知一切外诸境界,钝根就是不知道外面的境界悉唯是心,也不知道是虚诳不实。我们现在听了这个经,似乎我们也知道了,我们也会给人家讲假的!那是不是知道?未必真知道,这是听说,但是未必自己真正知道。那用什么来对照是不是真正知道?如果你还染着情厚,盖障数起,心难调伏,那你是不知道,不知道外面是假的。你知道是假的你怎么会有这种染着?染就是受到污染,着是执着,情是情执非常深厚。盖障数起,烦恼业障常常起来,心难调伏。这大概不要修观,我们念佛的时候坐下来你就知道了,真的心难调伏。这样应当先学唯心识观。

 

这个批注把它念一念,「虽依一实境界以修信解,并属圆教名字位人,而此圆人,仍有利钝。若久熏圆解,知境唯心,五浊习轻者,则阴盖轻微,散乱亦少,所以即可体达识心本寂,了知三千宛然即空假中,名为学习真如实观也。若初获圆闻,染情尚厚,五浊习重者,则盖障数起,心难调伏,所以必须照于起心变造十界,知其无不即空假中,名为先学唯心识观也。然钝根之人,不可即修真如实观,而利根之人,不妨亦修唯心识观,但以理摄事,则名真如实观,从事入理,则名唯心识观耳。设欲舍事观理,则既非唯心识观,又非真如实观,所以大乘止观,深诫初心之人,不可越前二性,径依第三性修,但可念念之中三番并学,资成第三番也。准此,则名字位中,止可先习唯心识观,以其未能不起九界心故,观行初品,便可随意修此二观,若起九界心时,则观唯识,若不起九界心时,则观真如,观唯识,则色寂而心亦寂,观真如,则心寂而色亦寂也。初正明二观竟。」祖师给我们讲钝根、利根,真如实观、唯心识观,可以有弹性的来修学。但是修唯心识观以事摄理,从事入理,也不能跳开这个事,直接去观第三性。这是大乘止观,深诫初心之人,初心就是初学的人,你不可以这样修,这个大家有时间多去看看。

 

下面一段我们念一下就好,因为我们不是讲这个经,也不能讲《大悲心陀罗尼经》变成讲《占察经》去了,所以念到这一段,大家知道修观的一个情况,因为这跟空观心相关的。「庚二」,看这个科判,「(庚)二曲为障缘三,初现离障缘,二求生净土,三结叹方便。(辛)初中三,初明障缘,二示方便,三明得离。(壬)今初」。经文把它念完,因为我们刚好印到这一页。「若人虽学如是信解,而善根业薄,未能进趣,诸恶烦恼,不得渐伏,其心疑怯,畏堕三恶道,生八难处,畏不常值佛菩萨等,不得供养听受正法,畏菩提行难可成就,有如此疑怖及种种障碍等者。」经文我们就念到这一段。这就是修上面讲的两种观道,但是善根很薄,修不进去,未能进去,诸恶烦恼还是伏不住,控制不住。烦恼控制不住,这个心总是常常有疑惑,怕将来死了堕三恶道,或者生到八难处;或者将来死了之后,不能常常遇到佛菩萨,也就不能再继续修行,也不能供养,也不能听受正法;又想到菩提行难可成就,好难!有如此疑怖及种种障碍等者,这个现象在我们末法时期也是非常的普遍。

 

后面有讲到修净土,所以修净土也是我们末法时期唯一可以选择的一个法门,所以这个经后面附带的讲到修净土。有这种现象我们怎么来修,来排除这些障碍,这些参考数据我觉得也非常值得我们参考。将来有时间,大家如果有兴趣,蕅益祖师这个批注也非常好,但是我觉得时间要够,因为我们时间都是很短暂性的。最好一个密集性的,大家来学习分享,这样会比较有效果。这些经有一些,或者是一些局部性的一个段落,我们真能深入,也是不用那么多。像《金刚经》讲的,一首偈你会了,那成佛就有余了,这也是真的。我们念佛人一句佛号你念熟了,什么法门也都有了。关键现在我们念佛要得力有一个障碍,就是放不下。为什么放不下?刚才我们念的这个经文,染着情厚,你污染,污染就放不下。放不下我们就舍不得这世间,对这世间必定有贪恋、有留恋,你舍不得离开,有情执在,放不下,放不下你往生净土也是有障碍。我们现在念佛人这么多,几个人真放下?实在想一想,我们先不要去想别人,想自己,先想自己我放下了没有?

 

所以《无量寿经》夏老这个会集本的确非常好,因为这个经它事理因果都讲得非常详细。所以读这个经,我个人读这个经,每读一遍都有一遍的感受。但是没有读又会忘记,每读一遍都有深刻的一个体会,对我们看破放下的确是有很大很大的帮助。特别现在净老讲《大经解》,也是对我们看破放下很大的帮助。但是我们有很多同修听了之后还是不能放下,这就有必要再做一点补充。还是放不下,放不下我们还是要找一个根源去下手,我们为什么放不下?总是我们会执着现实生活、现实环境。所以,我们先看别人,然后回头看自己,看一看我们跟别人也差不多。所以我常常问同修,现在事业正在做,做得如火如荼,我说现在叫你往生极乐世界?不行,现在事业正在做怎么往生?我这就死了,怎么能去,这事情还没有完成?那就放不下。

 

所以今天我们社团的同修,秀凤、秀兰她母亲往生告别式在上品莲,忽然看到墙壁有六行偈,「少忙理化数学,拼来奖状一迭;壮忙理想事业,拼来病历一迭;临终奄奄一息,不念弥陀其谁?」最后是一句南无阿弥陀佛。这个写的一看,也讲得不错!少忙理化数学,理就是理科,化学、数学、物理,少忙理化数学,拼来奖状一迭,因为考试的成绩好就有奖状。壮年的时候,少年的时候是读书,壮年的时候忙于理想事业,拼来是病历一迭,拼得一身都是病。最后就临终就奄奄一息,那你不念佛那怎么办?这吊在那边,我们学佛的人看了就深有体会,深有感触。但是有几个人从这当中去觉悟过来?虽然知道,但是总是还是放不下,总是放不下现实的世界,所以念佛还是不能往生。因为放不下,放不下你这个信愿就生不起来,总是会贪恋这个世间,舍不得离开这个世间,那你放不下,怎么去极乐世界?当然是去不了,还是在六道里面生死轮回。

 

所以能不能往生关键在信愿之有无,其实你要生起真信切愿,就是要看破放下。所以蕅益祖师在《弥陀要解》给我们批注,「信愿是慧行」,你真信不怀疑,发愿放下这个身心世界,一心求愿往生极乐世界,那你这个人是有智慧,慧行。念佛是行行,是行门当中的行门,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念佛就可以了。你有真信发愿,念这句佛号就够了,也不需要再其他的,信愿行具足,一句佛号就可以往生净土。这个信愿不具足,光念佛这就不行,信愿不具足就是没看破、没放下,还不愿意去,这就有必要慧行来帮助,慧行就是这里讲的空观心是,像《金刚经》,这里讲的《占察经》。

 

我自己也是搞了很多年都看不破、放不下。所以想到经典上讲的般若,再看看江味农老居士的《金刚经讲义》,他讲得不无道理,真能老实念佛必定放下万缘,他才能老实。如果这个世间万缘放不下,说他老实是假的,不是真的。我们对这个世间放不下,这个空观心就有必要来帮助我们看破放下,这是有需要。如果你真放下那不需要,提起一句佛号就好了,不需要那么麻烦。另外也是印光大师一生提倡的《了凡四训》,如果这部书能深入,也帮助我们看破放下。而且这部书对一般社会大众来讲更切实际,因为大部分世间人,这个不学佛的人我们不提,就是学佛的人,他也是会关心他现前的企业,关心他的事业、关心他的家庭,你说他不关心不可能。《了凡四训》就是教我们怎么改造命运,改善你的家庭,让你的家庭更幸福,让你的事业更圆满。

 

我们现在一般人能求到的这种,现前的功德利益得到了,那往后提升,修行证果往生作佛,他就有信心,在这基础上提升就很踏实。所以《了凡四训》也是帮助我们看破放下的。印光祖师一生提倡三本书,第一本就是《了凡四训》,第二本是《太上感应篇》,第三本就是《安士全书》,这三本书是讲因果教育,也是普世的教育,救世的教育。我们学这个也是有空观心来帮助,我们学戒律、学因果,包括学《弟子规》伦理道德,都有帮助。因为这些都是事,有事就有理,这个理帮助事,事帮助理。

 

所以这里观音菩萨讲大悲心陀罗尼第五种心是「空观心是」。我们要知道什么叫空观心?最具体讲的就是《金刚经》。《金刚经》这部《讲义》,你如果有一首偈你真通,这个空观心就现前。《金刚经》也有这个好处,江味农老居士讲,任何一句你通了那贯通全经了。我是建议我们没有看破放下,我们这个空观心要学,《金刚经讲义》是我们很好的一个补助教材。我们接着看下面第六种心:

 

【恭敬心是。】

 

这是大悲心陀罗尼形貌相状的第六种心,就『恭敬心是』。「恭敬」是性德,不管这个世出世法,能不能成就关键在恭敬心。特别是学习圣贤之道,学习佛菩萨之道,能不能有所成就,恭敬心是一个关键。所以印光祖师给我们开示,说要得到佛法真实的利益,人家问他有没有什么秘诀?他老人家讲有,至诚恭敬。他说一分恭敬你就得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就是得十分利益,毫无恭敬心那就一点利益也得不到。所以学佛能不能得利益,关键在恭敬心有几分。所以印祖讲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看恭敬心有几分,如果一点恭敬心都没有就得不到利益。对老师师长的恭敬也是一样,你对师长的恭敬,一分得一分利益,十分得十分利益,如果一点恭敬心都没有,一分利益也得不到。所以过去我们净老和尚在讲席当中也常讲,老师跟学生,标准也没有绝对一定的,就看师生彼此之间的缘分,有缘的,这个学生对老师他有恭敬心,这老师的道德学问差一点,那学生也会有很高的成就。这也就是我们俗话常讲的,有状元学生,没有状元老师,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就是什么?老师他的道德学问并不怎么样,一般,但是学生对老师有十分的恭敬心,他的成就超过老师。所以印光祖师讲,学佛也是一样的,就是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

 

我们持诵大悲咒,特别要学恭敬心,你看以前苑里,现在在铜锣,现在又有一个地方三义,那个无名比丘尼听说她是持大悲咒的,她那个水都是帮人家治病的。我是三十几年前,李芬芬居士约我去苑里,那个时候在苑里火车站旁边,去取那个水回来喝,说可以治疑难杂症。那我就去了。去了之后,那时候我还是在家居士,去买个桶然后去装水,吃一碗面就回来。坐火车,那个时候只有坐火车。她都不太讲话,都用手比的,我们如果跟她讲我师父是某某人,她说你师父是这一只,她是这一只,就最小的。那人就很谦卑,就下面讲:

 

【卑下心是。】

 

就很谦卑,很恭敬、很谦卑,我们要持大悲咒要持得有效,你这十种心要学,恭敬心、卑下心,人要谦卑,不要傲慢。如果傲慢,那自己就会产生障碍。所以恭敬心,接下来就是『卑下心』,有「卑下心」他必定有恭敬心,有恭敬心必定是卑下心。不可能说我对人很恭敬,但是都没有卑下心,那不可能,这是相关的。这个不但佛法,儒家也是讲「傲不可长」,儒没有讲断烦恼,断贪瞋痴慢,傲慢这个烦恼,但是它也要求不可以增长,要控制。所以儒家用礼、用谦让这样来修学,对人,对一切人,总要谦让,谦卑之心。《了凡四训》你看「谦德之效」,最后一篇,考生要去考能不能考中,看他有没有谦卑之心,如果这个人没有谦卑之心,考不上。傲慢瞧不起人,那这样的人没有什么前途,在世间的事业、学业都不能成就,何况出世间的道业、净业?我们再看下面这个心:

 

【无杂乱心是。】

 

『无杂乱心』,就是我们《弥陀经》讲的「一心不乱」,一心不乱就没有『杂乱心』。这个心不夹杂,心定不乱,所以「无杂乱」就是禅定,他这个心得三昧了,禅定。大悲咒它就是没有杂乱心,这是大悲心陀罗尼相貌。

 

【无见取心是。】

 

见取心都是执着,从粗到细,这个也是层次上也不一样的,但是到了『无见取心』,是最高层次,这是第九种心。第十种是:

 

【无上菩提心是。】

 

『无上菩提心』就是我们一般讲无上正等正觉,在经典我们常常念到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们刚才学习《占察经》,入圆初住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这个时候心才是「无上菩提心」,他向无上菩提心提升,跟无上菩提心相应。所以持诵《大悲心陀罗尼经》,念大悲咒,跟这个心相应。我们再看下面经文:

 

【当知如是等心。即是陀罗尼相貌。汝当依此而修行之。】

 

这以上举了十种心,观音菩萨给我们讲『当知如是等心』,「等」就是举出这十个例子、十个代表。其实要讲就不止这十种,要讲是很多了。这个等就是包括其他的,没有讲出来的,没有讲出来我们要从这十种心去以此类推,举一反三。这个经文给我们交代,等就是包括其他没有讲到的,都涵盖在十种心里面。『即是陀罗尼相貌』,这就是陀罗尼的相貌。『汝当依此而修行之』,劝我们应当依这个来修行。可见得我们持大悲咒是要修这十种心。这十种心我们可以先从一门深入,一个心来修,修了,一个心修成了,其他的心你也就贯通。这个原理原则我们一定要知道,我们净老和尚常讲,一门深入,长时熏修,这样我们修学也就很轻松,而且效果又比较好。现在老和尚他提倡就一门深入,长时熏修,他现在是用这个修戒定慧的,不管你采取哪一部经,或者世间哪部圣贤的书,都可以,你只要用这个方法,原理原则去修,修到心定,得三昧,智慧开了,你就全部贯通。

 

不用像现在的学校,那个书包背得一堆,就累死了。现在学生功课压力很大,学到最后头脑非常复杂,心不清净,学了烦恼障、所知障不断增长。所以现在做学生是很辛苦的,非常辛苦,因为用的方法不一样,采用西洋的方法。在东方古老的圣贤,印度,古老的印度,佛菩萨的修学方法都教你放下,先叫你放下。放到你心定了,心清净,智慧开,你再去看,你去看就一触即通,都不用思考,你一接触马上就明了,那就很自在了。现在学了半天,也未必知道多少,而且还有限。而且你学这一行就不知道那一行,学那一行不知道这一行,所谓隔行如隔山。你学得完吗?所以现在人讲博士,那是一个不是真实的,他只是在一个专业、一个行业里面,他比一般人的知识广博,那不是真正的博士。那佛经上也讲佛是博士,佛真的是博士,什么都知道,他不用学都知道,这是叫博士是真的,一点不假。

 

我们世间人学一样知一样,怎么学也不会博,光一个行业你就博不了,何况那么多?你学得完吗?不可能。所以世间讲博士是一个比较恭维的话,不是真的。那佛他讲博士是一点不假,你看佛经那么多,佛他谁教他讲的?《华严经》、《法华经》经典讲那么多,他从自性流露出来的,他也没学过,他也没有老师教他,他怎么知道?你不要看大乘经,看小乘经,光讲那个人在胎狱里面那个情况,那个科学家都没有讲得佛经清楚。三千年前没有科技,他怎么讲得那么清楚,他怎么会知道?他怎么看得到?就是自性的般若智慧,真是博士。我们修学这个总是要懂得一个善巧方便,就是一门深入,长时熏修。佛是教我们先放下,放下你心得定,智慧开了,你再去广学多闻,那就不一样了。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就是广学多闻,各行各业都去参。所以佛法参学是有条件的,你要开悟才能去参;没开悟没资格参,还要继续跟老师学一门深入。这个十种心要详细讲,每种心都可以讲得非常非常多。我们下面这段经文把它念完:

 

【大梵王言。我等大众今始识此陀罗尼相貌。从今受持。不敢忘失。】

 

大梵天王向观音菩萨报告,观音菩萨讲出这十种心,大梵天王讲,『我等大众』今天才开始认识这『陀罗尼相貌』,「相貌」就是说它的内容,大悲咒的内容就是这十种心,大悲咒就是从这十种心出来的。这个十种心,十是代表圆满,实在讲一展开它就是无量无边的,我们一定要知道。浓缩起来可以讲这十种,十种还可以浓缩成为一种,一即是多,多即是一。我们要善于去体会这个道理,不能呆呆板板的看十就是十条,一就是一条。佛法讲这个十它不是数字,它是表法的,《华严经》就是以十代表圆满,《弥陀经》以七,密宗用十六,来表圆满,它不是代表数字,是代表圆满的意思。大梵天知道了这个相貌,『从今受持,不敢忘失』,这是非常重要的,听完这十种心,「从今」就是现在开始,「受」就是要接受,「持」是保持,不敢忘记,让它失去,「忘失」就是忘记了,没有了。这个十种心实在讲不管修任何法门,念什么经、念什么咒、念哪一尊佛、念哪一尊菩萨,实在讲这是通一切法门的,我们要这样来体会。我们也知道了,那念佛人也是要修这十种心。这十种心,实在讲一句佛号圆圆满满都包含在里面,圆圆满满。关键我们要会念佛,那就一句佛号都具足了,不会念就没有这个功德。

 

今天时间很快又到了,我们先讲到这一段。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6月19日09:08:36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fjt.com/12504.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