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佛足润身
供稿人:开忠法师
末学多生多劫有幸,多次在千佛寺和来佛寺亲近过上海下贤 老和尚。贤公以身表法,末学曾是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着实从 中受益甚大。
千佛寺在文革期间曾遭受严重毁坏,房子后来被学校使用 了,直到二 ○○ 六年才全部归还寺院。末学的老家离寺院仅有一 里多的路程,所以当年的小学和中学生活都是在千佛寺度过的, 那里是我名副其实的母校。二 ○○ 八年到二 ○○ 九年,贤公在千 佛寺住过一年多,末学每次去寺院,看到师父总是在干活,刨地 拔草,种粮种菜,整理院子,捡粪捡柴,里里外外忙个不停。看 着老人家硬朗的身体,熟练的动作,专注的精神,细密的活计, 令人不由地从心底生出无量欢喜。
贤公在千佛寺住的小房间门前是以前学生走的路,上面铺的 碎砖和礓石,非常坚硬。老人家说现在不走人了,地閒置在那 儿太可惜,于是自己一镐一锹把路面上的砖石往起刨挖。真的是「锲而不捨,金石可镂」,经过多日的不懈劳动,坚硬异常的路 面硬是被贤公给整理得既鬆散又平整了。老人家又亲手剥出一颗 颗的花生种,然后均匀地播进地里。从整地到播种,从始至终都 是亲力亲为。果然是天道酬勤,当年秋天就喜获丰收了。
寺院大殿后面有一片很窄的空地,贤公也把它深翻细捡,然 后栽上了一些红薯,同样是收穫喜人。
贤公这种克俭惜福、真修实干,「以苦为师,以戒为师」的 完美示现,这种超乎常人的勤劳和耐心,每想起来就令我惭愧不 已、感动不已。
二○一一年春天,末学一行五人去来佛寺拜见师父。我们都 知道师父平时很少说话,这次师父特为我们开示了二十多分钟,劝我们一定要听上淨下空老和尚讲的法,可别错过了今生成佛的 机会,不要贪恋凡尘的钱财和迷情,过了这个村儿就没有这个店 儿了,世间是一场空,不要在娑婆世界继续再过这苦日子了,极 乐世界那么好,好好念佛就能去,为什么不好好念佛呢?老法师 讲经就是来接我们的,还往哪儿能找到这样的好事儿呢?心里好 好念佛,事该做的还是要做,不能不做,只要心里清淨,只有阿 弥陀佛,不装别的事,不会耽误成佛。
贤公讲完,对我们几人说:「今儿中午别走,吃香椿捞麵条 儿。」说着就顺手拿起一把镰刀往腰间一插,把梯子往香椿树 上一靠就爬上去了,不大会儿功夫就掰下一大把的香椿芽。我们 在下边赶忙接着,扶稳梯子请师父下来,劝师父千万要保重身体,不要再天天这样干了。师父笑着说:「心里有佛,咋干都不 累。」
(因缘生按)南无阿弥陀佛!开忠法师早在二○○ 七年就曾 经建议末学早日整理贤公传记,如今想来,实在悔愧无地!
忠师俗家姓杨,名玉生。未出家前在部队曾是团级干部,二○○○年,捨弃家业,举家上山。是协助齐素萍老菩萨开创东 天目山的一位元老级大德,大家都习惯称呼他杨主任。二 ○○ 五 年,杨主任筹善资建起千佛寺仁爱慈善小学,原来被学校佔用的 庙产才得以全部归还。家乡学佛风气之盛,此君功莫大焉! —— 然在此处道出,却非彰其功德,只为影响大众,为使大家能坚固 道心而发。
忠师与末学一直是亲密无间的忘年师友。二○○ 九年秋,我 去庆云看望他,他问及贤公老和尚的身体情况,我说:「老和尚 还是极其康健,除了听力不如年轻人之外,其馀的不比年轻人 差。」他说:「我怎么一直感觉老和尚不见得是真聋呢?」我当 时激动地一拍大腿,告诉他:「几年前我就察觉这个问题啦!」
唐伯虎有一首名为《警世》的诗,附加于此,用以缅怀贤公 的同时,也可供我们用以自勉:
世事如舟挂短篷,或移西岸或移东。
几回缺月还圆月,数阵南风又北风。
岁久人无千日好,春深花有几时红。
是非入耳君须忍,半作痴呆半作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