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ngkong法师:华严经讲述菁华(第32集)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admin 华严经讲述菁华评论1阅读模式

 

佛所现的身相,随着业感众生的不同,佛现的相不一样。在这个世间示现人身,因为他的目标,大多数古印度修行人都是出家人,婆罗门、瑜伽、数论、六师外道都是出家人,所以佛也示现一个出家人的模样,出家人好度出家人。示现在家人的身分,因为这些出家人没有真实智慧,依旧有分别执着,一看你是在家,在家比出家好像就矮了一大截,再有智慧、再有德能,出家人也不相信;你是一个出家身分在他面前,他没有话说。这个障缘、这个习气,一直到今天还存在,譬如上台讲经说法,出家人讲得实在不好,大家听了都鼓掌很恭敬;在家人在台上讲得很好,恭敬心生不起来,在家人,跟我一样,在他心裡面没有分量。所以在家人要得到在家人的景仰,你的表演要比出家人好很多倍,他对你才会起恭敬心;你跟出家人一样,他瞧不起你;你比出家人好,好不了很多,他也瞧不起你。这是我们都能够理解的,我们都常常见到的。

 

佛调伏众生,确实是无量的善巧方便,示现身相,应以什麽身得度,就现什麽样的身分;随机说法,应当说什麽法门,佛就说什麽法门。佛如果一个人来做这桩事情,他的障碍一定非常之多。这个障碍不是在佛那边,在众生这边,众生好疑,疑心病很重,不肯相信。要用什麽方法断一切众生的疑惑?一定要感得千佛拥护。这些诸佛如来,又示现出家、在家的弟子,佛的弟子,一个个都是聪明智慧,高出人天,一个个的德行、容貌、体相,人天所不能比。这麽一大群的人,都跟释迦牟尼佛学,都跟佛学,都做佛的弟子,让这个世间众生一看,看他弟子这样,那老师一定了不起,对老师才能产生信心。所以他们『皆随化往』,帮助佛教化众生,他们的任务是帮助一切众生对佛生起清淨的信心,他们做这个工作。干破坏的也有,也是示现。提婆达多专门说佛的坏话,说佛的坏话最后引起公愤,他无可奈何,知难而退,这是从反面让那些对佛有疑惑的,最后能够改过自新。所以都是诸佛如来大权示现,都是佛菩萨教化一切众生的功臣。就跟唱戏一样,这台戏表演得很好,戏台上角色有唱正派的、有唱反派的。他们都是来唱戏,不是真的,都是演员,都是来表演的,表演得非常逼真,让我们芸芸众生看戏看得觉悟了。

 

我们明白这个道理,我们在末法时期皈依三宝,作佛的弟子,我们要明白,我们这一生也是在演戏,也是演给社会大众看的,要演得很逼真,要演得很如法。我们的剧本是什麽?释迦牟尼佛的《大藏经》就是我们的剧本,依照剧本演戏。有缘多演几天,没有缘就收场,时间的长短看缘,缘是看观众,看听戏的人,他有没有兴趣。诸佛菩萨在十法界六道裡面捨身受身不为自己,为众生。如果我们明白这个道理,我们也能契入这个境界,像这些菩萨一样,捨身受身也是表演的,也是做给众生看的,这个身相与自己毫不相关,对自己来讲完全没有相。这个话很不好说,明明是有相。有相跟无相是一个相,如果说没有相,没有相身相就没有了,这个可思议;有相就是无相,无相就是有相,这就不可思议。《心经》裡面所说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是相,有相,空是无相,空跟有是一不是二,这就不可思议。

 

所以一切诸佛菩萨在这个世间示现这个身相是即有即无、非有非无,它是一不是二,这才入得了境界。如果你把有无分作两桩事情,你永远入不了境界。入不了境界的人是六道凡夫,契入境界的人才是佛菩萨。我们学佛,真正的成就是入佛境界,《法华经》上讲的入佛知见,入佛知见就是入佛境界;也就是说入空有不二,《维摩经》上讲入不二法门。不二法门就是佛知佛见,就是如来境界,不二就是一,也叫做一真法界。这才是真实的功夫、真实的受用,我们学佛真正有所获,真正有所得。得到什麽?得到无所有,得到不可得,得到的是空有不二。愣严会上说得很有味道,「圆满菩提,归无所得」,你得的是无所得。得跟无所得是一不是二,所以称之为不思议解脱境界。这个理很深很深、很广很广,诸位同修要很冷静的去想想,这才是我们修学佛法所求的,所希望得到的,这是经上所讲的真实不虚。末后这一句︰

 

【一切如来所住之处。常勤守护。】

 

最后这一句把护法的意愿说出来了。护法谈何容易!『一切如来所住之处』,这个地方我们要特别注意这个「住」字。你看经典一开端都说,一时佛在什麽地方,从来没有看到说佛住在哪裡。这个住的意思就很深,住怎麽讲法?佛法住持的所在处。这些执金刚神,他们就有责任要在这裡护持,『常勤守护』。世尊弘法利生是应机的,机缘尽了他就示现入般涅槃。佛虽不在世间,佛法在这个世间还要住一段时期。释迦牟尼佛示现的是八十岁入灭,一生说法四十九年,讲经三百馀会,八十岁圆寂。圆寂之后,他老人家的影响力,我们今天用这个名词诸位容易懂,他的智大、德大、能大,所以影响力很深很远,他的影响力是一万二千年。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这一万二千年叫做住。佛虽然不在世,这一万二千年佛陀发愿影响的范围之内,护法神要常勤守护。所以他不说在,要说在就不是这个意思,他说住。现在我们去释迦牟尼佛入灭已经三千年,只要我们的知见、我们的修学与经论相应,就是如来所住之处。正是与《无量寿经》上所讲的「佛所行处」意思完全相同,佛所行处就是佛陀教育推行之处所,都是说佛不在世的这个时代。并不是说佛在世有护法神守护,佛不在世,护法神也就不来了,不是。佛法影响的地区、影响的时代,这些护法神发愿永远,「常」是永远、不间断,不但守护,「勤守护」,很勤奋的,没有懈怠,在这裡守护道场。在这个地方,我们特别要着重的就是与法相应,清凉大师在注解裡面,这一句跟我说的意思完全相同,「护法住处」,他这个解释很简单,只有四个字。不是护佛在处,是护佛法的住处。执金刚神这一段就介绍到此地。请看下面第二个社团,第二个社团叫「身众神」。请看经文︰

 

【复有佛世界微尘数身众神。】

 

出现人数之多,实实在在是不可思议,显示这个法会庄严伟大到极处。每个团体裡面出席的人数,真的都是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我们在此地所看到的是一百七十多个团体,每一个团体的人数都是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我们要问,是不是真的只有一百七十个团体?给诸位说不止,是略说,细说说不尽,太多太多了。

 

我们这个本子,《华严经》的经本,龙树菩萨在龙宫裡面所见到的,他老人家告诉我们,这个本子是下本《华严》。上本经,就是《华严经》的原本,释迦牟尼佛所说的原本,分量有多少?有「十个三千大千世界微尘偈」,偈是四句叫一偈,有十个三千大千世界微尘偈,要算句数的话,一句一句的讲,四十个三千大千世界那麽多句;「一四天下微尘品」。这是世尊在定中,二七日中所说的。这个经要搬到我们地球来容纳不下,这真是不可思议。所以龙树菩萨一看到这个经本,望洋兴叹,没有能力接受,太多了。中国古籍裡面最大的丛书是《四库全书》,《四库全书》的分量,现在是把它缩小,缩成精装本,像我们现在缩本的《大藏经》差不多大,十六开精装一本有这麽厚,一千五百册。我那个时候派人去买这套书,商务印书馆的经理出来接见,告诉他,假如一个人生下来就会看书,看《四库全书》,他可以活到一百二十岁,从生下来就看,看到他死,书还没看完。《四库全书》要跟《华严》比,那是小巫见大巫,太小太小了。所以龙树菩萨再看中本,看看中本的分量还是太大,阎浮提众生来讲,我们这个世界众生没有能力接受。再看下本,下本是什麽?下本实在讲是目录提要。纪晓岚当年编辑《四库全书》,编辑一部提要,目录提要,每部书,书的年代、着作人、书的内容做一个简单的介绍,每部书写一篇,这一篇像我们现在的页数半页,这部《四库全书》目录提要多少?精装本这麽厚,五册。我们今天读的《华严经》是什麽?《华严经》的目录提要,下本《华严》,是《华严经》的目录提要。由此可知,出席当时法会的团体无量无边,在目录提要把它归纳,归纳成一百七十几类。每一类裡面,代表团不晓得有多少,所以人数才讲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

 

这个团体叫『身众神』。什麽叫身众神?如果要用类似的话来说,就是我们一般讲的侍者,身众神就是侍者,在佛身边照顾佛的生活起居,随侍承事,这一类叫身众神。可是佛经裡面有一个说法,旧经四十五卷(旧经是《六十华严》,晋译的),经上说每一个人,任何一个人,自从有生以来就有两个神随侍你,做你的侍者,永远不离开,生生世世都不离开。这两个神的名字,一个叫同生,与你同生;另外一位叫同名,跟你名字相同。一个同生,一个同名,这两位天神常常随侍在你的左右,你生天他也生天,你到人道他也到人道,无论你在哪一道受生,他始终不离开你,一定是与你同时生,与你同一个名字。在《药师经》裡面也有这个说法,但是他的名字不是叫同生、同名,他叫俱生神。实在讲名字虽然不一样,意思相同,也就是与生俱来。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1月1日11:05:26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8141.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