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茂森博士(定弘法师)讲 无量寿经(第35集 视频+文字)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admin 无量寿经评论3阅读模式

 

钟茂森博士(定弘法师)讲 无量寿经(第35集 视频+文字)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所以《愣严经》上讲,若诸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生死轮迴怎麽来的?就是这个念头放不下。我们,说老实话,无量劫来都是修行人,也绝对不是这一生才遇到淨土法门,那真是经上讲的「已曾供养诸如来,则能欢喜信此事」,你才能够遇到这个法门,你才相信,才欢喜接受。以这样深厚的善根,说老实话,早就该成就了,为什麽一直没成就?佛跟我们讲,原来就是这个念头不能放下,所以佛告诉阿难,「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你要修三昧,我们念佛人希望得到念佛三昧,学《华严》的希望得华严三昧,学《法华》的希望得法华三昧,三昧就是定,定是开智慧的基础。我们想要这一生修得念佛三昧,要怎麽做?一定要把这个根本戒持好,如果淫心不除,尘不可出,尘就是六道轮迴,你出不去。「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淫,必落魔道」。世尊在这裡提醒我们,我们修三昧、我们学习经教,你能修定慧,当然也会有受用,你智慧增长了,你的禅定功夫得力了,甚至能够入定,功夫好的,一入定,十天半个月都可以不出定,这种禅定力真不错了。可是,如果不断淫念,这种功夫还是出不了三界,也往生不了,将来会到哪儿?落到魔道。魔道上品,你做魔王,那是禅定力很深、福报很大,也很有智慧的人,那种人都是在佛门裡面的修行人。但是他这个念头没放下,对于男女之心他还有,将来就到天上做魔王。魔王没有不造业的,造的业都是极重的罪业,譬如说毁坏佛法,他会跟别人讲,「你修行不需要断淫念,你也能修成功,你看我也能修成功」,这就本身在那裡毁坏佛法。

 

我们现在看到末法时期,真是魔子魔孙相当的多,在家出家都有,他们是什麽?不要断淫念。「你只要好好的修定、读经典,你将来就能够出三界,这些戒律,我们学大乘的,不用那麽讲求了」。这叫魔说法。更有甚者,自己都胡来,在家出家的,甚至是有一定功夫的、有一定威望的,还在这个问题上堕落,这修的都是魔业,不是佛菩萨。上品是魔王,中品是魔民,下品是魔女,这是《愣严经》上告诉我们的,这是福报等级有不同,都是因为这个念头不肯放下。所以佛告诉阿难说,「汝教世人修三摩地」,三摩地就是三昧,你教大家修三昧,像我们淨土教大家修念佛三昧。「先断心淫」,先把心裡头不清淨的这些念头要断掉,这是「如来先佛世尊第一决定清淨明诲」。所以佛提醒我们,真正修行人,真正这一生想要了生死出三界、生淨土的人,「必使淫机,身心俱断,断性亦无,于佛菩提,斯可希冀」。希冀就是希望,你想有指望这一生往生,必使淫机,身心俱断。淫机,这个机是极微细的念头。身心俱断,身不能造,心也不能想,要断掉。

 

有的同修说,这个很难!这男女之心确实很难放下,男孩子看到漂亮的女孩子,心就会动,女孩子看到师哥也会动,怎麽办?不断不行,不断你出不了三界,你往生都有问题。那怎麽办?要念佛,古人教我们,「不怕念起,只怕觉迟」。这个念头不动真的不可能,你只要是凡夫,肯定都会有这种习气,你要没这个习气,你已经证得离欲阿罗汉,你就不在三界内了。有这个念头,要立刻觉察,提起阿弥陀佛的佛号,把那个念头给压下去,不能让不清淨的念头相续不断,那就很危险。所以不可以对自己姑息纵容,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这是真的。要真干,要知道这一生遇到淨土法门,那是无量劫来稀有难逢,要是这一生错过了机缘,那真是太可惜了,你想来生再遇到,不知道是哪一劫的日子了。所以一定要珍惜这一次的机会,再重的烦恼,都要下决心、咬紧牙关断掉,你念佛功夫就得力了,你一心不乱才能够真正做得到,这就是真正得佛菩提了。

 

第四是『不妄言』,就是不妄语。妄是欺骗人,说欺骗人的话、不真实的话,这都是妄语。一种是有心欺骗,这个造罪就大了;另外一种属于道听涂说,自己没弄清楚,就在那裡乱传,讲那些谣言,这种也是属于妄语。妄语的结罪要看它的影响面有多大,影响的程度有多深。如果是影响面很大,危害到很多人,甚至伤害了人的法身慧命,这个业就重,就是堕地狱的罪业了。所以遇到这些大节、大是大非面前,自己可真得冷静,不可以随便乱说话,人云亦云,那就参与造作妄语。所以真正修行人,心是清淨的,跟自己不相关的事情不会去打听,根本都不会在意。那些爱打听的,对什麽事都要穷根问底,甚至跟自己没相关的,他也还很关心、很感兴趣,这种人心不清淨,他的控制欲、佔有欲很强。好奇心也不是好事,好奇心也是不清淨,没什麽可好奇的,一切法都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修行人往心内求,管这麽多的事干什麽?古人讲,知事多时烦恼多,认识人多是非多。所以修行人愈少事愈好,知道得愈少愈好,不要看电视、不要看报纸、不听广播,你心多清淨。我就是不看电视、不看报纸、不听广播。反正该知道的,佛菩萨会让我们知道;不该知道的,一点都不去关心,心就安住在学经教、念佛号。跟人的交往也是愈少愈好,不是对自己道业有帮助、有长进的,最好都不要去交往。

 

有的人特别好(去声)交往,人家不来找他,他还去找别人,又很爱关心别人的事情。这是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念佛三昧到何年何月才能得到?所以不妄言就是心要清淨,没有虚妄之心、没有谄曲之心,用正直的心来对待一切人事物,不见人的过失,不造口业,这样就好。儒家也提醒我们,要敏于事而慎于言,做事、修行,你要努力精进,要敏捷,言语要谨慎,「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这样就好。妄言裡面尤其特别要注意的,不能打大妄语。什麽叫大妄语?未证言证,未得谓得。就是你没证得的果位,你说你自己证得了。譬如说你没得到念佛三昧,你跟别人讲,「我得到念佛三昧了,我有把握往生了」,这叫大妄语。这种大妄语的罪在阿鼻地狱,很可怕。现在这个社会比起古代社会真的乱了很多,现在民主自由开放,人都有随便讲话的权力,你爱怎麽讲就怎麽讲。所以很多人欺骗信众,说自己是什麽菩萨再来的,菩萨还不够,说什麽佛再来的,说了他又不走,那肯定都是假的。古时候真的也有佛菩萨再来的,但是有一个规矩,身分暴露了,一定得往生,你得离开人世。说了还不走,肯定是假的,那叫妖言惑众。目的就很明显了,为了骗取信众的恭敬供养,不知道这种罪业在阿鼻地狱,永劫不能够出离。这是属于有意犯的。

 

当然,也有无意犯的,这是他不知道自己的境界,他以为自己达到了,然后跟别人讲。这种人不是有心的,他是无知,对修行的境界、道理、方法不甚明瞭,心浮气躁,就说自己好像证得了。这种人真的有,我们师父以前就遇到过,有一位年轻人,修行也很认真、很用功,有一天跑来问师父,请师父来给他印证,他已经得阿罗汉果了。师父告诉他说,「你没得阿罗汉果」。他听了之后很不服气,他说,「我得阿罗汉果了,某某活佛上师都给我印证了,你怎麽能说我没得阿罗汉果?」师父看他非常的老实,知道他上当受骗,他是错会了自己的境界,讲也没办法,讲不通。所以师父说,「我没得阿罗汉果,你跑来问我,让我给你印证,说明你肯定也没得阿罗汉果。你要得了阿罗汉,你肯定知道我也是阿罗汉,你才会跑来问我。我没得阿罗汉,那你认错人了,说明你也没得」。这很有智慧。要知道,得阿罗汉果的人是什麽人?六种神通现前了,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神足通、宿命通(过去未来都知道),还有漏尽通,没有烦恼了,怎麽听到一句批评话都还不服气?这是烦恼没尽,还很多。这就是误会,以为自己得到了,没真得到,这是学经教学得不够深入,另外,没有依止好的善知识。这种人如果不好好的回头,也是很危险,往往是落入了狂慧当中,谁的话都不听了,自以为是,最后也会堕落。

 

所以修行一定要依止善知识,没开悟之前都不能离开老师。离开老师了,往往不知不觉堕入邪途都不知道。现在这个社会妖魔鬼怪特别多,自己没有定慧力,很容易上当受骗、很容易误入邪途,所以要一心跟着老师,老师就有责任来帮助你、保护你。自己也要有谦虚、真诚、恭敬的心态,好学的心态,在老师身边你才能得受用。否则你就不是真正的学生,老师看到你没有真正好学的心,也不会真肯教你,为什麽?教你没用,你接受不了,不是个法器。法器是能装法、能接受法的。什麽人是法器?真诚、恭敬到极处,老实、听话、真干的人,这是法器,那老师肯定尽全力来教导他。所以不是老师不愿意教,得反省自己符不符合法器的标准。这是第四个。

 

第五是『不绮语』。绮语是讲花言巧语、不真实的话,欺骗众生。我们修行人说话一定要实在,要发自真诚心来讲话,讲真实语,不要受到市井气的影响。现在这个社会上风俗都是互相的欺骗,讲的话都不真实,明明心裡想这样,却说那样,讲成习惯了,大事小事都讲绮语。人见了面之后,说一些恭维谄曲的话,言不由衷讲出来。见了面,「你今天显得这麽漂亮,穿的那麽好的衣服,你这是发达了」,这些话全都叫无益语、废话,废话就叫绮语。为什麽不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所以话要少,该说的时候才说,不该说的时候就止住。也不要担心别人误会,好像你这些客套话不多讲讲,人家可能心裡会有想法,是不是你对他有什麽意见?现在因为整个社会风俗都是虚伪,所以有一个人真诚起来还觉得不习惯。这样我们还是要坚持,我们对人真诚,时间久了,人家自然感知,何必要造作,何必要去谄曲巴结?直心是道场。

 

第六,『不恶口』。恶口是说话粗鲁,譬如说骂人,譬如说粗言滥语,这些我们都要戒除,不可以有,口业要清淨。

 

第七,『不两舌』。两舌是挑拨是非,这个口业现代也是人犯得很多的,在佛门裡面都有这种问题。譬如说道场裡面,互相之间说是非,当面讲的,或者是背后讲的,破坏了道场的和睦,要知道这个罪就太重。我们往往是警觉心不够,两舌这个业造得习惯了,随口说就说人家的过失,就挑人家的毛病,随风讪笑,说的时候都没有刻意就讲出来了。造业造成习惯,无形中积累的罪业就不知道有多少。口业如山,最容易犯,所以我们要着力去断除口业。这四种,妄语、绮语、两舌、恶口,要着力去断除,口业要清淨。阿弥陀佛佛号不要停口,一停口就很容易开始造口业了。

 

第八是『不贪』,第九『不瞋』,第十『不痴』,这是三种意业。这个意,贪、瞋、痴,范围也是非常的广。贪是悭贪,我没有的,我很想去贪取,这叫贪;悭是我有的,我捨不得布施,这叫悭、吝啬,这都属于贪。贪的范围很广,世间五欲六尘我们往往会贪,财色名食睡,世间人哪个不贪?我们修行人要格除贪欲,对于财、色、名我们都要远离,那食、睡呢?没办法,这是五阴身,必须要吃饭、必须要睡觉,那尽量的减少、尽量的简单,不要求享受,把贪心断掉。要想往生极乐世界,如果你对这个世界还有一样东西贪,你就往生不了,所以什麽都要放下,知道这些统统都是假的,根本就得不到。瞋,瞋恚,就是有不顺心的时候,起了这些瞋恚的念头。凡是不顺自己的意思,起瞋心,虽然没发作,有了这种念头,都属于瞋。这个时候要念佛,用佛号压住自己的瞋心,然后化掉。痴是对一切人事物的真相不了解,看错了、想错了、理解错了,是非颠倒、善恶不分,这是愚痴,没有智慧。对治愚痴最好的方法就是学习经教,常常闻法就会有智慧。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5年12月24日21:16:34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7819.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