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入门(第18集)刘克雄教授主讲

admin 汉字入门评论1阅读模式
摘要教授:同学们看到甲文,这贝特别的形象。《说文》说:「从攴贝」。攴是小击的意思,同学们一定有个疑问,从攴贝,何来败的意思?

 

学生读诵:宗ㄗㄨㄥ。(甲文)(金文)(小篆)。宗指祖庙。合「宀」、「示」会意,「宀」指房子,「示」是神事,宗就是用来祭祀祖先的宗庙。

备注:《说文》:「尊祖庙也。从宀示。」按:古文字学者有以为,示是神主(即祖先的牌位),供奉神主的地方,就是宗庙。

典籍所见:(1)祖庙。《左传.成公三年》:「首其请于寡君而以戮于宗。」(2)家族。《左传.僖公五年》:「晋吾宗也,岂害我哉?」(3)根本、主旨。《国语.晋语四》:「礼宾矜穷,礼之宗也。」(4)尊崇、效法。《论语.学而》:「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5)宗师。锺嵘《诗品.评陶诗》:「『欢言酌春酒』,『日暮天无云』,风华清靡,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也。」

常用词:祖宗,宗门,宗教,光宗耀祖。

板书:

教授:宗,会「宀」、「示」会意。「示」,《说文》说:「天垂象」。这三垂段注说是:

学生:日、月、星。

教授:真好,这是示字。上面这一部分,看看:

学生:上。

教授:上下的上。上天垂示日月星显示的现象。所以「示」在《说文》是这样说。

板书:

在甲文裡面有这样写的,它的「示」不是三垂,所以它跟《说文》裡面的「示」不一样,古文字学者他们认为,这是神主牌位,祖先的牌位。这个大房子裡面放的祖先的牌位,是用来什麽?祭祀祖先的宗庙。本义有祭祀先祖的宗庙的意思,所以《说文》说「尊祖庙也,从宀示。」

在典籍裡面我们引的第五,锺嵘的《诗品》,《诗品》是一部文学批评的作品,文学批评除了《诗品》,还有重要的《文心凋龙》。季纲先生曾经在北大,他也喜欢讲《文心凋龙》,这都是有关文学批评的一类的书。锺嵘作的《诗品》,他把诗人的作品分成三等,上品、中品、下品。锺嵘是六朝时候的人,那时候崇尚什麽?唯美文学。所以词句、诗,他也把诗句美的放在上品,认为最好,用这个标准他分上、中、下。陶渊明它放在哪一品?我们读,稍微留意一下中国文学史,你就会了解,陶渊明的诗,永远是天上一颗最明亮、闪烁的巨星,不是后世的这些诗人所能比拟。那你想,锺嵘应该把它放到哪一品?

学生:上品。

教授:上品。可是他不,锺嵘偏偏把它放在中品。以锺嵘的标准,认为它不够美。所以,他对陶渊明的诗有一段评论,他说:「世叹其质直」。

板书:世叹其质直

一般大家都惋叹他的诗太过于质朴无纹,「世叹其质直」。接下来,他说:「至如」,像我们这裡引的两句「欢言酌春酒」、「日暮天无云」,风华清靡,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也。我们课本上引的有。「世叹其质直,至如『欢言酌春酒』、『日暮天无云』,风华清靡,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也。」是致以最高的讚歎,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也。有同学喜欢读陶诗的吗?最好你备一本陶诗,放在你的桉头,随时翻。你读他的诗,好像你又回到田园,你又回到乡野,那样的舒适,那样的自在。「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我喜欢读他的诗。还有他当时也没有电视好看,他只有一样东西,他喜欢喝酒。别的东西,那时也没有香烟,所以他找到一样乐趣,读《山海经》。《山海经》是我们中国最古的、最早的一本志怪小说,写些神怪的事。所以他的诗集裡面有「读山海经」几首。有一首一开始:「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板书: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这一开始,初夏的时候,时光显得长了,可以有时间读这些閒书《山海经》。「孟夏草木长」,孟夏是什麽时候?记得孟是什麽?孟、仲、叔、季,排行。你说那不是「伯、仲、叔、季」吗?怎麽是「孟、仲、叔、季」呢?老大叫伯,老二称仲,排行是伯、仲、叔、季。那「孟、仲、叔、季」又怎麽说?「伯、仲、叔、季」是嫡夫人生的孩子,这样排行:伯、仲、叔、季。如果是庶夫人生的孩子,老大就称「孟」,孟、仲、叔、季。这裡「孟夏」,一年分四季,四季一季有多少个月?三个月。夏天一开始这个月叫孟夏,然后仲夏,然后季夏。孟夏草木,是长(ㄔㄤˊ)还是长(ㄓㄤˇ)?这问题。你看它是孟夏,草木春天就应该怎麽样?长(ㄓㄤˇ)了,到孟夏就应该长(ㄔㄤˊ)了。「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很茂密了。「众鸟欣有托」,树长得茂密了,这些鸟来的时候,小小黄禽,那个美丽小鸟,「众鸟欣」,牠们好高兴,有地方可以住了,「欣有托」。树长得茂密,鸟有地方住了,他很高兴。他说,吾亦爱吾这个茅草庐,虽然是茅草庐,「吾亦爱吾庐」。「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同学们可以下载他的「归园田居」。这个是「读山海经」。现在手机很方便,你可以下载下来,抄下来。以前我有机会在新华书店,买到一本《陶渊明诗》。你说那不是到处有吗?我的版本特殊。我的版本有多特殊?看这裡,只有这一块,只有这麽大,还真是《陶渊明全集》,诗、文都在裡面,可以放在口袋裡,随时带着走,有空随时拿出来看看。一口气买了二十几本,他书架上所有的我统统买了。送朋友,我现在只剩一本,再不能送了。以后再买到,你们要我再送你们。红色的皮,好小的一本,比火柴盒还小。好,看下一个字,「位」:

学生读诵:位ㄨㄟˋ。(小篆)。位指位置。合「人」、「立」会意,古时朝会,君臣都站着,引申凡人所站的地方叫做位。

备注:《说文》:「列中庭之左右谓之位。从人立。」

典籍所见:(1)官职。《论语.泰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2)处、在。《列子.天瑞》:「教化者不能违所宜,宜定者不出所位。」(3)等级。《周礼.天官.大宰》:「四曰禄位,以驭其士。」

常用词:位置,各就各位。

教授:这个字很容易理解,朝会群臣都站在那裡,所以引申人站的位子叫位。《说文》它说:「列中庭之左右谓之位。从人立。」下一个字,「伐」:

学生读诵:伐ㄈㄚˊ。(甲文)(金文)(小篆)。伐指攻击,征伐。合「人」、「戈」会意,表示人拿着武器攻击。

备注:《说文》:「击也。从人持戈。」段注:「戈为句兵。亦曰击兵。」

教授:等一下。「戈为句」这个「句」当「勾」的意思,「勾兵」,弯曲的兵。好,接下来:

学生读诵:按:古文字学者有以为,甲文像戈刃加于人颈的部位,来表示击的意思。(引备一说)

典籍所见:(1)功绩、功劳。《左传.庄公二十八年》:「则可以威民而惧戎,且旌君伐。」(2)砍。《左传.僖公二十八年》:「遂伐其木,以益其兵。」(3)征讨、攻打。《左传.庄公十年》:「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4)自夸。《论语.公治长》:「愿无伐善,无施劳。」

常用词:伐木,弔民伐罪,南征北伐。

教授:《说文》,「击也。从人持戈。」会「人」与「戈」会意。在甲文裡有这种写法,戈的兵刃加于人的头颈部位,表示攻击。看下一个字,「须」:

学生读诵:须ㄒㄩ。(甲文)(金文)(小篆)。须指鬍鬚。合「彡」、「页」会意,「页」为头,「彡」指毛,就是指面颊上的鬍鬚。备注:《说文》:「颐下毛也。从页彡。」

典籍所见:(1)指鬍鬚。《汉书.高帝纪上》:「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2)片刻。《荀子.王制》:「贤能不待次而举,罢不能不待须而废。」(3)等待。《后汉书.班超传》:「长史亦于此西归,可须夜鼓声而发。」(4)需要、需求。杜甫《客从诗》:「缄之箧笥久,以俟公家须。」(5)迟缓。《左传.成公二年》:「师败矣,子不少须,众惧尽。」

常用词:必须,鬍鬚,须要。

教授:看甲文:

板书:

底下是个人,上面凸显出人的颜面头,这裡几根什麽?鬍鬚。你说,好像有点少。杜甫作诗,他说:「语不惊人死不休」,他作的诗句一定要出语惊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你每读他的诗都觉得好,好到你在章法上无法去随便动它一个字,千锤百鍊。他作诗态度,「语不惊人死不休」。他又说:「吟成七个字,捻断几根鬚。」如果黑板上这个是杜甫:

板书:吟成七个字

七言诗一句七个字,他说,「吟成七个字」,要「捻断几根鬚」。慢慢苦苦思索,慢慢锤鍊,把他几根鬚捻断。如果这个人是杜甫,他到最后也无鬚可捻,只有两根;恐怕以后他也就不好作诗了,他无鬚可捻。看下一个字,「黑」:

学生读诵:黑ㄏㄟ。(金文)(小篆)。黑指烟火燻黑。合「」、「炎」会意,「」是古文「囱」,指烟囱,火焰在烟囱上留下黑的颜色。

备注:《说文》:「火所熏之色也。从炎,上出,,古囱字。」

典籍所见:(1)昏暗无光。李频《夏日题盩(ㄓㄡ)厔(ㄓˋ)友人书斋诗》:「黑处巢幽鸟,阴来叫候虫。」

常用词:黑色,黑白分明。

教授:看这个「黑」,小篆是由「」跟「炎」会意。现在如果同学们没看过这个字,我要你创造一个黑这个字,你想想要怎麽创造?有点麻烦是吧。所以它就是会「炎」跟「」。火从烟囱冒出来,烟囱裡面留的颜色,黑色的,这是会意字。

板书:你在汉来我在宋,苦苦追杀为哪般?拿人家的钱,吃人家的饭,人家要咱怎麽干,咱就怎麽干。

这是什麽东西?同学们看看黑板。你们清过烟囱吗?没有。我住在北京郊外,我需要烧锅炉,锅炉有时候不通,那就需要去把它清一清,结果就搞得一脸都是黑。除了我脸黑之外,古人有哪一位是脸黑的?

学生:包公。

教授:包公。还有一个:

学生:张飞。

教授:张飞。有一位将军他办喜事,就请来戏班子来演戏。戏班的老闆就请教他:「将军,你点哪齣戏?」这位将军想了想,他最佩服的两个人,一个岳飞,一个张飞。他说那你就给我演「岳飞大战张飞」。这个老闆只好唯唯诺诺:「是,是,是」;赶快去叫两个武生,演「岳飞大战张飞」。那两个武生这怎麽演?他说:「不管怎麽样,你一定要演好!演不好炒鱿鱼,捲起铺盖走路。」为难这两位武生。好了,时间到了,锣鼓哐啷哐啷锵锵,哐啷锵锵很热闹,这两个武生出来了,背上插着那个旗,拿着刀拿着枪。这个扮岳飞的就说:「你在汉来我在宋,苦苦追杀为哪般?」那个张飞拿着长枪:「拿人家的钱,吃人家的饭,人家要咱怎麽干,咱们就怎麽干,小心!」咣咣咣咣,岳飞大战张飞。我去清锅炉就想起,古代还有两个重要黑脸的人。会唱这齣戏吗?很容易唱。接下来,看下一个字,「沙」:

学生读诵:沙ㄕㄚ。(金文)(小篆)。沙指细沙。合「水」、「少」会意,水少则沙见。

备注:《说文》:「水散石也。从水从少。水少沙见。」段注:「石散碎谓之沙。」

典籍所见:(1)水边的土地。《诗经.大雅.凫(ㄈㄨˊ)鷖(ㄧ)》:「凫鷖在沙,公尸来燕来宜。」(2)声音嘶哑。《周礼.天官.内饔(ㄩㄥ)》:「鸟皫(ㄆㄧㄠˇ)色而沙鸣。」

常用词:沙滩,豆沙。

教授:这个字也很容易理解。《说文》说:「水散石也。从水从少。」它还解释「水少则沙见。」複习一下,「小」是怎麽写?三个小点。「少」呢?四个小点,这个很容易记得。你看金文的沙,一边是水,一边是四个小点,中间那个稍微长一点,后来渐渐演变为小篆「少」。接下来,看下一个字,「冰」:

学生读诵:冰ㄅㄧㄥ。(小篆)。冰指凝结成的冰块。合「水」、「仌」会意,指水凝结成坚硬的冰。

备注:《说文》:「水坚也。从仌水。」段注:「以冰代仌,乃别製凝字。经典凡凝字皆冰之变也」。按:冰本是「凝结」的「凝」字,后被借为冰冻、冰块之义,便另造「凝」字代表本义。

典籍所见:(1)冰块。晋陆机《苦寒行》:「凝冰结重涧,积雪被长峦。」(2)清高。王昌龄《送辛渐诗》:「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常用词:冰清玉洁,涣然冰释,如履薄冰。

板书:

教授:这个才学过的,是吗?然后再加水:

板书:

换回来原来这个「仌」,当怎麽解释?是水初凝成冰的样子。再加「水」,这个冰就指初凝以后慢慢结成硬的冰块。这是这两个字的分别。所以《说文》说「水坚也」,坚就是坚硬。段注,用这个冰,代初凝的仌。所以后人看到加水的这个冰,只知道它是已经变冰,硬的冰块的冰。所以如果要再说到水初凝,所以另製「凝」字。这是了解到初凝这个仌。在经典裡面,凡凝字都是冰之变也。后面我们按语说冰,从水的冰,本是凝结的凝字,后被借为冰冻、冰块,所以另造「凝」,凝固这个凝字。所以加水这个冰,它本是凝结。下一个字,「武」。这个我们讲过,再读一遍:

学生读诵:武ㄨˇ。(甲文)(金文)(小篆)。武指手持兵器征伐示威,捍卫疆土。合「止」、「戈」会意,止本义指人的脚,含有行走之义,行终有所止,故亦有停止的意思;戈是兵器。武本义指人手拿兵器,走上前线,保家卫国。

备注:《说文》:「楚庄王曰:『夫武,定功戢兵。故止戈为武。』」按:《说文》所说为引申义,是说「武」是能够禁止强暴,安顿人民,和睦万邦,可见我国自古崇尚和平。

典籍所见:(1)与战争有关的事。《孙子.行军》:「故令之以文,齐之以武。」(2)足迹。《诗经.大雅.生民》:「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

常用词:勇武,威武不屈,文武双全。

教授:甲文,「止」写在底下,「戈」写在上面。到金文就渐渐成小篆的样子。

板书:

「止」,脚丫,脚板,脚丫子,是脚印。我们说过,止有什麽?行走之义。人拿着兵器,戈是兵器,去征伐,保家卫国,本义是如此。后来到了春秋时候,许慎引的楚庄王曰:「止戈为武」,就把这个「止」引申为停止的意思。能够阻止停下兵戈,维护和平,这是真正所谓的「武」。由此可见,这个「武」字,造字本义是人拿着兵器,上前线去打仗,本义是如此。可是造字本义,到了我们春秋时候,我们的文明愈来愈发达,春秋时候楚庄王就说「止戈为武」。从此我们也可以看出,从武这个字看出我们中华民族春秋以后,自古就是一个爱好和平,止戈为武,不是拿着兵器去征伐别人的国家,是爱好和平,是不使世界发生这种征伐。所以许慎在《说文》裡面就引「楚庄王曰:止戈为武。」告诉我,楚庄王是什麽时代?

学生:春秋。

教授:春秋,就已经把它引申为停止干戈,才是真正勇武。譬如两个小孩,这样捲起袖子准备打架,大声,准备吵。忽然一个大汉过来,「给我滚蛋」。他两个吓得要死,跑掉了,再也不打了,这就停止干戈,止戈为武。

 

汉字入门  刘克雄教授主讲  (第十八集)  2015/8/14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56-181-0018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5年12月20日21:34:37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7620.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