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入门(第17集)刘克雄教授主讲

admin 汉字入门评论2阅读模式
摘要教授:苗,这个字从草、田会意,很容易看出它这个字的字意。后面常用词提到的「揠苗助长」,我相信同学们都很熟悉。

 

备注:《说文》:「乐竟为一章。从音十。十,数之终也。」段注:「歌所止曰章。」

典籍所见:(1)文体名。古代臣子上奏国君的文书。蔡邕《独断》:「凡群臣尚书于天子者有四名:一曰章,二曰奏,三曰表,四曰驳议。」(2)条理、次序。韩愈《送孟东野序》:「其为言也,乱杂而无章。」(3)法规、条例。《史记.高祖本纪》:「与父老约法三章。」(4)表扬、显扬。《礼记.缁衣》:「有国者章善恶,以示民厚,则民情不贰。」

常用词:奖章,约法三章,顺理成章。

教授:看到金文的章跟小篆的章有什麽不同?金文的章,那个「十」字写成一竖,正如同甲文「十」也是写成一竖。我说过从这一竖慢慢怎麽演变?对,当中加一点,再演变为小横,再演变成为我们现在写的「十」字。所以金文这裡的「章」,上面那一竖也就是十的意思。看下一个字,「史」:

学生读诵:史ㄕˇ。(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史指史官。合「又」、「中」会意,「又」是手,「中」表示公正;史官执笔记事必须公正。

备注:《说文》:「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段注:「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按:古文字学者有以为,甲文「史」,「中」像笔,像人手持笔,记事之形。(引备一说)

典籍所见:(1)官名。《史记》:「太史公曰。」(2)文辞繁杂。《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常用词:历史,史册。

教授:同学们看黑板:

板书:

甲文「中」写成这样,小篆就是一个中。根据小篆,《说文》说是「从又持中。中,正也。」甲骨文,有些古文字学者认为,这个「史」上面这一部分,像是用来书写的笔。因为史官是用来记事,「左史记事,右史记言」,既是用来记事,所以史官一定是要秉持中正,不能遇见不好的事,把它写成好的,他要如实的记载。帝王左史、右史,一个记言,一个记事。所以这个国君他也不敢乱说话。他如果说君子终日干干,史官就把它写下来,他把「终日乾乾」说成干干,特别标音,所以他也不敢乱说。他行为也不敢乱动,有一个史官,你如果做什麽事,他今天如实给你记载下来。所以要秉持中正。

儒家的学术思想仁德、忠恕是怎麽来的?你一定说孔子说的,曾参解释的。道家的学术思想,无为,顺乎自然,它这种中心思想是怎麽来的?你说老子说的。没错。我要追问老子这种学术思想是凭空他自己想出来的吗?还是一个大石壁蹦出来一个无为自然的思想。「道家者流」,根据《汉书.艺文志》记载,「盖出于史官」;「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

板书:司徒,史

一个是史官,一个是司徒之官。徒者,土也。什麽是司徒之官?他的官职在做些什麽事?以现在的话说,管理土地、民政的事情,天天是与人打交道的。所以司徒之官,他们记载的档桉资料都是记载这些事情。到孔子,之所以他的思想以人与人相处应该如何,从他们的档桉资料吸取经验,知道人与人相处如何能维持恆久的和平,那就是要忠恕。

史官,道家之流,盖出自于史官。古代学术不发达,受很多限制,书籍本身就是一个困难。史官古代它是世袭的,父子相传,他们这家人才有机会看到记载的这堆历史档桉。他们从这些历史档桉裡面也吸取一些历史的教训,所以才有这种如何处事无为、不与人争的思想,是从史官出来。

古代书籍非常不容易,一般人根本没有机会看到书,因为古代书籍主要是以简册为主。你说,你告诉我,谁学富五车?你赶快拍胸脯,我。没错,你早就学富五车。五牛车、五马车的竹简是几本书?没有几本书,你早就超过了。所以你说我、我、我,学富五车。这说明古代书籍不容易,能看到这些书的只有这些世袭的官属。

根据《汉书.艺文志》说,史官是道家的源流,司徒之官是儒家的源流。同学们就更清楚一点,这些学术思想它是有根源的。那你问,西方他们有这种学术思想吗?很高兴你能清楚,西方,它以前没有史官,它不会有道家思想;它以前没有司徒之官,它也没有孔孟的儒家思想。高兴吗?我们很高兴,我们祖先留给我们这麽多财富。好,接下来看下一个字,「取」:

学生读诵:取ㄑㄩˇ。(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取指获取。合「又」、「耳」会意,指割下敌军阵亡者的左耳,以记战功。

备注:《说文》:「捕取也。从又从耳。《周礼》:『获者取左耳。』司马法曰:『载献聝。』聝者,耳也。」

典籍所见:(1)接受。《孟子.离娄下》:「可以取,可以无取,取伤廉。」(2)捕捉。《诗经.豳风.七月》:「取彼狐狸,为公子裘。」(3)求、寻求。张衡《西京赋》:「列爵十四,竞媚取荣。」(4)迎娶。通「娶」。《诗经.豳风.伐柯》:「取妻如何?匪媒不得。」

常用词:选取,就地取材,捨生取义。

板书:

教授:大家看甲文,这耳朵画得很像,这边手,这边是耳朵。《说文》说「捕取也,从又从耳」,这个说解现在看到了吧?从某从某,从又从耳。「获者取左耳」,这是古代战争,战胜回来要报你的战功,你杀了几个敌人,就把敌人,已经牺牲的敌人,把他耳朵割下,装在口袋,带回来献给将军,你看一个、二个、三个、四个。那你说,我把敌人两个耳朵都割下来,可以吗?不准。将军一看,这是右边的不算。耳,取左耳。

今天我们讲到这,其他的留到下一节课。好,下课。

 

汉字入门  刘克雄教授主讲  (第十七集)  2015/8/13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56-181-0017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5年12月15日10:22:36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7426.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