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立修学的正知正见(第16集)成德fashi主讲

如何建立修學的正知正見     成德法師 2019/5/30 檔名:16-003-0016    来源:成德法师分享平台

MP3下载

諸位家人,大家早上吉祥。阿彌陀佛!

我們昨天最後談的是「淨社銘」四個原理原則,「淨土為歸,持戒為本,觀心為要,善友為依」。這個時代依眾靠眾很重要。俗話又說「道不同不相為謀」,這句話其實不是批評人,這句話其實也是我們一直在強調萬法不離因緣,這個緣是條件,所以道不同就是見解不能一樣。我們說團體裡面修六和敬,六和敬的核心是什麼?見和同解。所以是見解相同、目標相同,大家有緣一起來幹同一件事情,這樣能把事情做成。假如見解不相同,硬拉在一起,很可能這個緣就攀緣,最後還互相不能原諒,互相抱怨,這樣就不好。

所以在這個時代,就像剛剛師長老人家講到的,比方談到是「恚怒師傅,抵觸父兄」,有形容到現在的社會狀況,這些現象也不是沒有。但是我們處在這個時代,我們自己要很冷靜,我們要走什麼路,我們絕不隨波逐流。

老人家也曾經講,這個時代民主自由開放,誰也不服誰。父子關係沒有了,現在剩什麼關係?朋友關係。這個話大家要會聽,現在只有朋友關係了,那我們對父母應該以什麼態度?我們當然不隨俗,我們還是依照亙古不變的倫常大道來做。所以老人家在講這些話,也是對於這個時代的感嘆。這個感嘆跟我們有沒有關?很有關係。為什麼?我們也是這個時代成長起來的,我們也是成年以後才學習的。我們身上有沒有功利主義?有沒有享樂主義?難免都有染污,這都有一個去除的過程。

所以整部《太上感應篇》其實就是教我們「息滅貪瞋痴」,幾乎每一句都是在對治貪瞋痴慢疑,不管是三毒還是五毒,每一句經文都是在調伏這個習氣的,「勤修戒定慧」。甚至於每一句經文都是讓我們回歸自性,「全修在性」,都為了把分別執著放下,恢復我們本來的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裡面好多句子,「虛誣詐偽」,這個就是不真誠。

再來,清淨不染污。你看多少的句子都是因為自私自利、求名求利、滿足欲望,才會造下這些惡行。所以清淨不染污。平等就不傲慢。好多句子也是因為傲慢起來的,「訕謗聖賢,侵凌道德」,「貶正排賢」,你看本質上是因為什麼?慢心做主,不平等恭敬了。

正覺,覺悟就是理智,不感情用事。《太上感應篇》裡面哪一些是感情用事?「偏憎偏愛」,「棄順效逆,背親向疏」,這個都很愚痴,沒有覺悟,包含「用妻妾語,違父母訓」。請問諸位女學長,看到這句的時候,心裡有沒有一點不舒服?這個馬上要反觀,這每一個句子有它的一個義理在裡面,「依義不依語」,不能因為聽到女,就好像有點不舒服。這個能傳那麼久,一定有它的考慮在裡面、提醒在裡面。還有一句是特別重要,對我們都很護念的,「男不忠良,女不柔順」。中國字那麼多,就挑兩個字來彰顯男眾最重要的特質、女眾最重要的涵養,好不好挑?不好挑,所以這個都是太上老君對我們的慈悲。男人沒有這兩句不像男人,女人沒有這兩個字,很難把本分、角色做好。所以這個都要很理智。

所以事實上,「用妻妾語,違父母訓」,最重要提醒誰?提醒男人要理智,不能感情用事。再來也是一個客觀的事實,女子她結婚了,幾歲?有時候十幾歲就結婚了。那父母幾歲?大一倍。所以從人生閱歷來講,他們比較老成練達,經驗、閱歷比較豐富,這從客觀來講。女子她年齡又比較輕,甚至於女子她一些人世間這些閱歷也比較少,她考慮的點沒有那麼多。所以這個是從客觀來講,要聽父母、長者、閱歷深的人的分析話語,不能只是聽你很親密的人的話,那你可能就誤事了。所以說哪一種風最厲害?枕邊風很厲害。但我們在歷史當中也看到很多女子她是很有德,也很理智的,甚至是男人情緒化了,這個女子有見識護念他,所謂助夫成道,這樣的女子也非常多。

所以這些句子拉回來都是提醒我們心性當中不能偏頗。同樣的,男人有男人的習染,女人有女人的宿世的習氣。我們今生在娑婆界相見是有緣分,而且是因為要弘揚正法相聚,代表我們過去生都有共同發過願,一起相見,這是可喜之事。同樣也是可悲之事,為什麼?為什麼我們不是在西方極樂世界相見?愛不重不生娑婆。所以我們男女身是業報,身體的特徵種種都是業報,不然我們就不像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這些都是修來的。這個也都是給我們提醒,高矮胖瘦種種這些都是修的。我們常說這個人有福相,福相是修來的,心廣體胖。他假如這個,繼續分析下去怕這個……你們知道就好了,最重要是反觀這些部分,因為一具體講太敏感。假如你真的非講不可,你就講自己就好了。像我這個吃不胖的,就是度量不夠,太苛刻了,所以這裡都胖不起來。雖然我的下巴挺大的,但是一直胖不起來,這個就是要在心地當中下功夫。所以打也腫不起來,拉也拉不長,要從根本修,從心地、從起心動念下功夫。

所以整部《太上感應篇》都是在恢復自性,而且我們可能一讀《太上感應篇》,有一些行為你邊讀邊皺眉頭,怎麼可以幹這樣的事情!幹了沒有?我曾經遇到一個企業家,他讀《太上感應篇》讀完,跟我說了一句話說:「沒有一句沒幹過的。」我看著他說:「哇,你還活著,太不簡單了。」這個是講真話,他說他這個惡的沒有一件沒幹的,他還活在世間,他祖上跟他過去生的福報有多大?幹一條二條就「大則奪紀,小則奪算」,他全幹了還活著,確實他的臉很大,福報相當大。但是很可貴的,他知道回頭了。

所以我們前面還聽師長講「知過不改,知善不為」,在這一句經文當中,《彙編》裡面有引文殊菩薩問佛陀:「少年造孽,老年修行,能不能成佛?」佛陀回了一句話,也是我們最常聽到的話:「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最重要是覺悟,最重要是回頭,一覺悟,什麼事都轉過來了。就像這一位朋友,他以前幹了那麼多壞事,他一回頭,浪子回頭金不換,以前認識他的親戚朋友,所有的有緣的人、同事,只要他整個人轉過來,大家都會說,這個人怎麼變一個人?大家會好奇去了解,就會跟什麼結緣?跟中華傳統文化就結緣了。

我們可能覺得這些行為太偏頗了。首先我們要了解到,這些什麼「虐下取功,諂上希旨」,「輕蔑天民,擾亂國政」,這都很嚴重吧?但這麼嚴重的行為起初都是什麼?一念偏差,貪心起了一點、瞋心起了一點、傲慢起了一點,然後沒有覺察,沒有護念好自己,差之毫釐,失之千里,最後騎虎難下,就一直墮落下去,心裡也覺得不對,但是回不了頭了,就一錯再錯。所以拉到最根本處,還是從很隱微的地方產生了惡念沒有察覺。所以《了凡四訓》有一句很重要的話,「惟從心源隱微處,默默洗滌」。

接下來《了凡四訓》這一段話重要,「純是濟世之心,則為端;苟有一毫媚世之心,即為曲」,一毫,一點點。「純是愛人之心,則為端;有一毫憤世之心,即為曲。純是敬人之心,則為端;有一毫玩世之心,即為曲。」這個護念自己不是小工程。

我們冷靜,在座有老革命、也有初發心菩薩,是吧?我們走了這麼多年,不管是在弘揚文化的事業或者是自己修學,有沒有人走這條路的時候,他有求個「我要有錢、我要有名」,有沒有?都沒有。大家想著「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將此深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佛恩」,這個初發心可貴。但祖師也提醒我們,初發心成佛有餘。《詩經》也說:「靡不有初,鮮克有終。」要能護好初發心,還不斷提升,這真不容易。因為無始劫的習氣它現前是很細微的,它會一直發展,我們一不覺察,它可能一開始是個蟻穴,最後潰堤都有可能。所以這個在經典裡面,謹慎方面的經句特別多。我們看《群書治要》裡面選出來,謹慎特別重要。

在戰國時代有一位魏公子牟,他剛好要往東行,這個穰侯來送他,結果穰侯就對他說:「你今天就要走了,先生有沒有什麼話要提醒我的?」接著這個魏公子牟就說:「我正好有話要跟你講」,他說:「官不與勢期,而勢自至矣」,就是這個官位跟勢力沒有約好,但是這個勢,權勢自自然然就來了。接著,「勢不與富期,而富自至矣;富不與貴期,而貴自至矣;貴不與驕期,而驕自至矣;驕不與罪期,而罪自至矣;罪不與死期,而死自至矣。」就是它事物發展都是在很細微處,不知不覺當中變化。歷史當中哪一個大貪官,甚至於是像嚴嵩這樣的人不少,他也是讀書很多,他為什麼最後會變成死得那麼悽慘。所以好像是老子說:「慎終如始,則無敗事。」初發心成佛有餘,但初發心要護念好。

我們回到剛剛了凡先生這一句,我們來都不求什麼,所以「純是」,很純的初發心,「濟世之心」,濟世就是利益這個世間、利益大眾,這是端正的。但有「一毫媚世」,媚世就是要表現,那希望表現,這個就是我們無始劫的一個習氣。希望好表現能夠得到別人的肯定,這好名了,都很細微的。這一毫一產生,我們雖然做的好事,只要好名了,慢慢就會有造作,它就不真實了。

比方說我們在學校教書,假如老師有一點想表現,請問,比方說體育的表現,或者是各種才藝表現,老師只要想表現一下,呈現的是不是最自然的?不是了,刻意的。甚至於還會什麼?逼學生。所以很多比賽後來這些學生都運動傷害,有沒有?所以當老師會不會「虐下取功」?會不會「諂上希旨」?所以這不是當官的問題。我們心態上偏頗,不管你是當官,還是當老師、當領導,甚至你在家裡當父母,這些問題都會出現。因為我們內在有這些習氣沒有去除掉,遇境逢緣,這個習氣就會起現行了。

其實再延伸出來,我們有媚世了,刻意要做出不自然的樣子,讓人家看,讓人家肯定;再慢慢嚴重,就作假了;作假了,內部的人一看到,喪失信心。請問我們作假可以假多久?假的真不了,真的假不了。所以這個到頭來被人識破,不就一文不值了。但這個其實都沒有惡意,只是沒有觀照到心偏頗的地方而已。

所以我們在講到修學的觀念心態當中,有強調一個「學不躐等」,他要有根基,不然很多境界來,沒有這個根基,就會搖晃了。像當時候成德在廬江,全國各地來上課的那三年差不多有三萬人,來參與的人那麼多,辦課程辦完大家都很讚歎,哇,辦得太好了!我們聽到這些讚歎,就「哎呀,多辦一點,眾生受益」,好不好?結果辦到最後,「幸福人生講座」,來上課的人都幸福了,我們家裡人都累垮了。所以大家聽到這些情況,就知道說成德以前做錯很多事情。做錯了有沒有因果?鐵定要負因果。所以讓同仁身體壞了是因,果是什麼?自己的身體也不可能好。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

所以這個次第是修身齊家,我們幹傳統文化都是利益社會,是什麼?屬於治國層面,齊家這個部分我們可能忽略掉了。但這有沒有惡意?不是惡意。可是你看,來上課的人都跪下來說:「哎呀,他本來要自殺的,現在想通了。」激不激動?要不要繼續辦?有時候一個月兩次,那個工作量相當大,他就沒有關照到身邊的人。這個就是沒有次第,次第沒有觀照到,甚至於是在讚歎聲中也有點本跟末沒有觀照到了。慢慢的不要把辦班變成一個行業,你專注的只是這個班有沒有辦好,自身修學跟團隊建設都忽略掉,這個有可能走著走著本末又分不清楚了。所以孔子說:「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我們一路上遇到那麼多境界,那麼多掌聲、肯定,還能保持腦子很冷靜,這個除非是什麼?時時是隨順經典、隨順聖賢教誨,有這樣的理智才有辦法。

所以師長老人家這一點讓我們很佩服,他在面對一些重要的因緣變動,大家都聽到,有一些幾十年積累下來的事業都要什麼?馬上放下。老人家說他一生三次,其實不止三次,成德知道的就不止三次。剛好昨天是台灣華藏淨宗學會舉辦老人家六十週年弘法,也剛好是淨宗學會三十週年,老人家有一段開示,講到他這一生有三次重要的「讓」。大家之後有機會可以回去學習一下。

成德親自看到老人家的一次,整個捨掉整個讓,還提醒我們所有的學生一句很重要的話:「此法本無爭」,這個此法就是指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教我們的一切法,「此法本無爭,爭則失道義」,爭就不在道中了,不在經教也不在性德當中,性德裡面沒有爭,讓。讓了吃不吃虧?所以師父說學佛首先學什麼?學吃虧,什麼都可以讓。師長老人家說,我們走這條路,第一個,過最低的物質需求的生活;第二,於人無爭;第三,於世無求。剛剛跟大家講了凡先生這句,「有一毫媚世之心,即為曲」,幾乎我們很難不犯,但是有警覺性的人,一點點他就趕緊提醒自己轉過來。

其實《太上感應篇》每一句都不容易。我們看別人,覺得這不應該做。比方說我們這個男學長,我們說「用妻妾語,違父母訓」,你假如看到別人這麼做了,會不會義正辭嚴勸他?會吧?我們這麼義正辭嚴,能保證我們遇到的時候不這麼幹嗎?有結婚的人都搖頭,所以代表這些境界講起來很簡單,真正遇到境界的時候,那都是真刀真槍。不是在內心裡面下過很深的功夫的人,在這些境界面前說要轉,一般都是後知後覺才醒過來的。在當下就能洞察,不被境轉,不簡單。心能轉境,心能轉物,則同如來,能轉境界那是很有定功、很有功夫。

《了凡四訓》第二句:「純是愛人之心,則為端;有一毫憤世之心,即為曲。」我們就是來付出奉獻的,不帶走一片雲彩,是吧?假如我們什麼都不求,我們走這條路會不會生氣?生氣從哪裡來?不如己意,那就是有求。求不到,豈有此理,或者「那小毛頭,我都幹了多少年了!」你看講這個話的時候,是不是真心?真心一法不立,叫真心。所以這些話中,我們不是作而無作,我們是真正有作,把我們所做的事都放在心上了。人把優點放在心上,把做過的功業、付出放在心上,就是染著,遇境逢緣就會起作用了。

我們有沒有曾經覺得委屈?委屈從哪裡來的?委屈也是瞋恨,情緒上來了。為什麼會委屈?有作了。所以真心是什麼?作而無作,心地還是清淨。所以有時候我們都要從這些隱微處,可能已經發完脾氣了,觀照一下,我剛剛為什麼發脾氣?我的這個心偏在哪?這樣才能經一事長一智。

王善人先生有講一句話:「不要道,不要情。」大家聽過嗎?這個話很有味道,「不要道」就是不要去要求別人要做好,不要要求別人要在道上。剛剛師長老人家有沒有講?真正覺悟的人怎麼樣?把改過自新當作最急迫的事,緊急的事情。還看別人的過失,還講別人的過失,這是最大的罪業。師父分析得很有道理吧?因為我們又去講別人的罪業,結果這個風氣一直發展,才會造成現在的社會這麼亂,都是講別人。

台灣有兩個領域影響特別大,第一個是媒體,第二個是政界的人。所以師長老人家說有兩種人可以救世界,這句話反面聽是什麼?兩種人可以把世界給毀了,因為他的影響力快。那我們一聽,兩種人跟我沒關。有沒有關?有,我們都一起,只是沒有按手指而已。當時候我們林學長發願的時候,你們有呼應了吧?你們怎麼一臉無辜的樣子?我說這個林學長發願了跟我們有沒有關係?

學生:有。

成德法師:主伴圓融。我們好好的幹,以後我們的團體企業他去拍,那不是又可以利益大眾了!對,應該有訂單了吧?這個東北大連要去了吧?

所以每一句經文我們都是當機者。你說我又不是媒體工作者,我又不是國家領導人,干我啥事?第一個,你的親戚裡面沒當官的?第二個,你認識的朋友有沒有幹媒體的?真的都沒有,那你今天迴向,趕快遇一個吧,重要!你怎麼知道過去生你沒有跟這些人結緣?你都明白道理了,真有這個緣我可以盡一分力的,請佛菩薩安排。佛菩薩是法界身,眾生有感他就有應。

師長老人家說,他跟章嘉大師學習,有一法很重要,就是章嘉大師教他,你學釋迦牟尼佛,你從今天開始不操心,你一切的人生、生活佛菩薩給你安排,自己不要操心。大家聽過沒有?聽過。我們還操不操心?這個法這麼好,這個藥這麼好,吃不吃?你不吃它就不產生藥效了,對。所以師父的妙法都傳了。成德覺得老人家講的每一堂課,「昇灌頂階,授菩提記」,把他的頂法都傳了,藥都開出來了,我們肯不肯吃那就不可少善根福德因緣。師父領進門,修行靠個人。其實這個道理想起來是很有味道的。

請問我們想一想,我們能看多深?我們能看多遠?諸位學長,明天我們看得到嗎?待會吃飯會吃啥你知道嗎?都不知道。那怎麼知道今生會遇到誰?都不知道。不知道還要照自己的意思,不是跟自己過不去嗎?佛菩薩清不清楚?他過去、現在、未來都突破,他沒有障礙。他不只看我們清楚,他看清楚我們現在七十幾個人的狀況,是吧?接下來有個重要的事,調兵遣將,名單拿來,這個可以、這個可以。這個我們勾不了,我們沒有他心通,沒有宿命通,他們有六神通,看得清楚。所以誰安排比較好?你看佛菩薩有智慧,讓他安排,我們還省事。這想了挺有道理的。雖然很有道理,慣性使然,這個操心都不用說,來,我先念十聲佛號再開始操心,不用,你都不用跟它打招呼,它就一個念頭接著一個念頭。所以生處轉熟,熟處轉生,三心不可得,不要瞎操心。

用這一法,佛菩薩安排,修行愈修愈簡單,簡單到只有安住當下。聖狂之分在一念之間,把這個念頭守好就好了,其他的,總司令是阿彌陀佛,前鋒是四大菩薩,普賢、文殊、觀音、勢至,由他們去,還有各個因緣的負責人,叫堯舜禹湯、文武周公。我們的後台老闆挺硬的,不要太操心。

再拉回來,愛人之心則為端,有一毫憤世之心則為曲。請問這每一句有沒有味道?很有味道吧?可是我們不從深去感悟,心源隱微處,好像這些經句跟我們沒有關係。最後一句說,「純是敬人之心,則為端;有一毫玩世之心」,玩世就是玩世不恭了。我們純是一種對一切人的恭敬,這是對的。我們會有這種玩世不恭的傲慢起來了,那還是因為內心裡面有覺得自己不錯,覺得自己有功勞,都有這些放在心上,遇緣才會起這個傲慢、玩世不恭的態度。

所以「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剛剛跟大家講不能要道,要道,老法師說最大的罪業,就是我們這個要道把世界給搞得亂七八糟的。請問這個世界跟我們有沒有關?有。依報隨著正報轉,這個世界那麼亂是我的心變的,我一調整,它會不會變?鐵定會。一個真念佛人,這個地方幾十里不遭難。我們看來佛寺附近,鐵定磁場很好。去過來佛寺的請舉手。不用放了,沒人。挺好的,大家不會因為聽到個什麼,趕緊要趕到那個地方去,大家都是安住當下。剛好有緣去看一下,去感受一下,我剛好出差到河南附近,可以去一下。不要道。

第二個是「不要情」,不要情就是世間人都會談情分,就是你吃人家的嘴軟,拿人家的手短,好像欠他個人情。對我們來講,我們一付出,不能「施恩不求報」,就會希望別人什麼?改天你要對我好,改天你要還我個人情。一有這個念頭,對方不如自己的意思,馬上就生氣,這個就要情了。

所以師長對我們修學常常提的一句話,我們真的要拿來受用,老人家說:「放下控制的念頭」。控制,要求就是控制的細微的念頭起來了,這個要求再發展就變控制。放下控制的念頭,於人於事都沒有要求。「放下佔有的念頭,放下對立的念頭。」師父這些法很關鍵,我們沒有照這些去調伏,功夫不可能得力,因為這些念頭太容易冒起來了。

我們還沒翻開《太上感應篇》的經文,講了沒有?剛剛這一段都在講,大家不要著相,都在講,怎麼樣受持這些經句。

再拉回來,我們剛剛一開始講,「道不同不相為謀」,其實這句話也是提醒我們不要攀緣,也是去領會,這個世間很多事情不能有一絲一毫的勉強,強求不得。比方說大家知見不是很相應,反正大家都是善心,拉在一起,結果最後很多重要的關鍵點不能見和同解,最後不歡而散。你真正能洞察見和同解最關鍵的人,他會不會結這個緣?他就不結了。

我們假如這個洞察因緣還沒有到這個火候,往往都是什麼?大家很激動、很熱情,但是一起配合二三個月,結果就「唉,這不行了」,又要調整了。而且這樣的情況還可能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現,這樣就會影響我們跟這些人的緣。有時候還有另外的角度,不要急著跟人家合作,先把自己做好。因為我們自己還不夠硬,又要跟人家合作,結果人家又看到我們有問題,最後沒有信心,這個就是緣就攀了。不如我們自己怎麼樣?好好提升,最後推都推不掉,自己也夠硬了,再跟他結這個緣。所以我們念佛人常說:「隨緣消舊業,不再造新殃。」跟人家結個緣,後來不歡而散,有沒有造新殃?所以這句也不容易,經一事長一智。

所以大家發心到英國漢學院去,要跟我們英國漢學的因緣結緣,我們也要彼此了解清楚。到了英國去也不輕鬆,去了可不是吃香的喝辣的。我去到英國漢學院遇到一個台灣的同修,他跟我說:「我們現在這裡的緯度跟蘇武牧羊的緯度差不多。」蘇武牧羊多少年?十九年。告訴大家,英國漢學院望眼過去隨時都可以看到羊,真的是牧羊,他們那裡是以牧羊為主。所以那邊的天氣很冷。

再來,到那邊去是團體生活,是有一些規矩的,跟一般大學不一樣。你看一般大學考進去了,University,由你玩四年,那不是這樣的因緣,大家冷靜想一想,考慮清楚。第一個,每天要上早課;再來,還要寫書法;然後手機要統一保管。老法師說:「現在民主時代,誰也不聽誰的,但是你們踏上了英國漢學院的校門,就得守漢學院的戒。」海賢老和尚說:「你不來我不怪,來了就要守我戒。」是吧?這個我們先講好,大家去了以後不要坐在地上哭,怎麼這不是我想像的?

再來,還要習勞,基本上跟這裡差不多,也要習勞,而且習勞的分量可能還不比這裡輕,是吧?因為這裡範圍小,英國漢學院那邊範圍比較大。而且我們這邊義工多,英國漢學院,牧羊的地方,義工多不多?很少。你到了倫敦還要再坐五個小時才到,這個對成德來講也是挑戰,我們以前不管是在國內還是在馬來西亞,哇,華人特別多;到那邊,看到個華人,眼淚都流下來,好不容易看到華人在蘭彼得出現了。因為人手、義工少,我們就要承擔。有一句話叫什麼早當家?

學生:吃苦的孩子早當家。

成德法師:那邊現在資源不可能跟國內比,這個大家要知道,你們不要童話故事看太多,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都要鍛鍊的,要習勞。但是這個都是培福報,很好,你換一個角度,都是好事情。

再來,出去要請假。尤其我們到海外,一舉一動代表誰?Chinese,代表,Chinese不是中國人的意思而已,Chinese是什麼?華人,是吧?你說英國的華人,人家看到了,他會說他什麼?Chinese。所以這個名字代表著,全球華人有幾億?十五億差不多,十四五億吧。做不好,這個怨跟誰結了?破壞十四五億人的清白。所以這個《太上感應篇》,我們學也要有這個敏感度,我們這個錯了會影響多少人,這個結業不同。「訕謗聖賢」,結業不是跟他結的,他不會跟我們計較。佛菩薩跟聖賢人,他跟我們計較他就不是佛菩薩跟聖賢了。但這個業跟誰結?假如我們毀謗他,大眾失去信心,是跟那些人結的業,「不論現行,而論流弊」。

所以為什麼出外要請假?有時候一些規定,你站在自己角度會有點不舒服,可是你站在主事者的角度就不一樣了。跑那麼遠,學校要為你負責,還要為你父母負責、為你家庭負責,那裡畢竟不是我們華人的地盤,人生地不熟。所以要出外,遠的地方都要請假才行。當然你說出去買個東西,這個沒問題,你要走遠一定要請假。再來,女眾最好都要攜伴一起去。

還有活動也要協助,人手不夠。溫馨晚宴,有時候還要輪流上台主持。所以叫你們要現在鍛鍊你們就不聽,到時候別說我沒事先跟你們預告,都要多鍛鍊。我們尤其像新年或者耶誕節,和光同塵,耶誕,我們好像有一期我們的同仁就是演西方有一個片子很有名,就是耶誕節的一個電影,我們把它濃縮,他們把它演出來,票房很好,贏得他們很大的歡喜,他們印象深刻,就讓他們很高興。還有猜謎活動。然後所有這些問題都是用《德育故事》裡面,很善巧,設計個問題,比方說「蔡順拾椹」,然後他都把很黑的跟不黑的分開來,然後就問他們,為什麼?然後就有四個答案他們去選。這個是把孝道去影響外國人,潤物細無聲,讓他們在很歡喜的氣氛之下就開始薰習了,是吧?

所以這個去了以後,除了讀書以外,還要弘揚中華文化,促進東西文化交流。大家要了解,英國漢學院的定位,就是要成為中西文化交流的使者,不然你們在那裡準備雅思準備半天幹什麼?辛不辛苦?有些人還考六次,還有人考十次有沒有?有。對。學了英文,目前為止,英文還是國際語言。把佛法介紹給外國人功德大不大?真的有一個學佛,功德無量,你就賺翻了。大家不要貪心。師父當時候對於人家要辦道場、辦念佛堂,師父也隨喜,然後跟他說:「你辦這個念佛堂,有一個成佛就值了!」值不值?值!一個成佛功德有多大?算不清楚,Computer也算不出來,因為他成佛他要度無量無邊眾生,值了。

所以辦英國漢學院,出一個范仲淹,賺翻了,就是很值得,當然多多益善,愈多愈好。東西文化交流使者,所以英文就必須要求。告訴大家,學英文可是個硬骨頭,你們不要覺得,雅思考過了,鬆了一口氣,更難的在後面。你可以考雅思六分,你真的要用英文寫論文,難度更高。所以醜話先講在前頭,就是英文的水平要不斷提升。當然,你們都是有志氣的人,你們都是定位在弘揚中華文化給西方人,所以寫論文這些都是小case,更重要的還在後面,所以你們不會計較這些挑戰,是吧?你們怎麼沒反應?大家要知道,走這一條路絕對是「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一定要磨鍊的,不磨鍊潛力怎麼出來?可是在磨鍊當中法喜充滿,這個就是會修了。這個要跟師父學,還是師父那句法,全部都是佛菩薩的安排,來考驗我的、來成就我的,都很高興。

我有跟你們講,我們現在漢學院廚房裡負責人姓蔡吧?跟你們講了吧?你看陳蔡絕糧,這個業結到三千年之後還得去還,以前讓孔老夫子餓著了,現在得要煮飯給承傳孔老夫子道統的這些莘莘學子吃才行。有捨有得,你看我們這個蔡居士他去,現在他的孩子搬過來住了,書法也學了,太極拳現在也學完了。以後你看他的孩子又寫書法,又承傳太極拳。他假如繼續開餐館,有沒有這樣的緣?沒有,有捨有得。在英國,小學生那種環境,要學到這些東西不容易。這些東西真正學進去了,他的身體健康,他的定力跟一般的孩子不一樣。所以師父講得對,有捨有得。

再來,那邊就醫的狀況條件比較沒那麼好。事實上也很好了,悟道法師交代他的學生,安排了一個中醫,每個禮拜都會來看病。其實已經算不錯了,但是它條件不可能跟倫敦一樣,你在那邊要買草藥買不到,要到倫敦才買得到中藥。不過你假如學通了,通了,「何期自性,本自清淨」。通了,你直接去哪裡採藥?通了,當地的草你一摸,入肝的,拔起來。

當時候神農嘗百草,他已經有這個感應的功夫了,我講的這不是笑話吧?有些人他心清淨,有些人當然不要去練氣功,有些人他練氣功,他要幫人家,一摸人家,你胃不好,為什麼?他一摸,自己胃就不舒服了,他是感通的。所以希望諸位同學練到這個程度,我們就可以在當地採草藥,就不用去倫敦買中藥,這是辦得到的,大家一起努力。「始本不離,直趨覺路」,這句佛號好好念,說不定念一二年就入了這個境界,到時候那個醫藥室就由你負責,給大家採藥。

還有一點,我們本來想說要「一門深入,長時薰修」,後來去了,只能做到一個時間學一科,不可能我們就學一本《無量壽經》,學完《無量壽經》了,然後做報告,做那個報告,你講學兩年,最後拿去給教育部長,教育部長批個博士學位給你,這個目前做不到。以後會不會做得到?你的道德學問真的,頒給你是有可能,現在還不是。現在這個時代,和光同塵不容易。所以我們也要了解,邁向我們的目標也不是一蹴可幾。

所以師長當時候,記得我們兩年多前剛到,了解這些情況,老人家說了一句話,「那就先拿學位。一門深入,長時薰修,走開悟的路,那我們讀博士再來」。博士的時間、空間就基本上是我們自己掌握了,但是你是本科跟碩士,它的課程都是規定的。本科一年五科,碩士一年六科,博士就沒有了,博士就是依據你博士定的那個題目,你就一直做就可以了,你就可以一直深入。

為什麼要拿學位?現在東西方學術界都重視這個,你好像沒有這個身分,你沒講話的地位,這是一個。尤其西方人特別重視這一點,他重視你有沒有學位,它就代表你是有學問的人。那你現在要去影響西方的人,你要恆順眾生。但重要的是恆順眾生,最後不要被眾生度走了,這個不容易。我們真的在西方這一套系統走的時候,自己那種求知欲、學習知識的慣性會不會出來?所以要很冷靜,我去是要幹什麼的?是和光同塵,是要影響他們,不能被他們給度了。他們走的是知識的路,我們走的是什麼?開悟的路。哪怕只有兩個月,我就專攻一門,我還是在實驗「教之道,貴以專」。目前已經影響學校了,學校也覺得這樣學效果好。我們盡心盡力,功德圓滿,能影響多大,隨緣就好。

大家聽過「鑒真東渡」嗎?看過那個卡通片沒有?國內也有拍。鑒真東渡幾次?六次。前五次也很困難,甚至都有人罹難了,是吧?鑒真大和尚為了什麼?把法傳到日本。所以祖師這個精神,為法忘軀,為法可以不惜生命,把法傳到日本。我們現在要去做東西文化交流,也是把法傳到英國。英國可以是歐洲文化最高的,所以這個點做好,自然影響歐洲。歐洲跟美國哪裡比較有文化?當然是歐洲,所以這個就會慢慢影響出去了。所以這個也不是我們操心的,佛菩薩安排的,這麼巧,剛好就是在英國辦。

鑒真東渡很不容易,我們現在再傳容不容易?不容易。大家要有鑒真東渡的豪情壯志,去了遇到什麼問題就想一想,反正又沒死,是吧?比鑒真大和尚東渡挑戰還輕。阿彌陀佛,我好像講得太嚴重了,大家有沒有嚇到的?嚇到,我就犯了殺戒。確實是不容易,但是很多不容易,也是師長老人家還有高層在扛比較多,我們其實去了也是個學生,安住在本分上,用功就好。真的能夠承擔一些,我們帶頭多承擔就對了。

尤其前一二屆這些學長們去了,條件特別不夠,所以漢學院辦到現在,這兩屆的學長付出,還有護念的因緣相當相當多。他們付出那麼多,也贏得學校還有當地的一個支持跟信任。當然,他們一開始去,條件種種也是最不具足。所以「前人種樹,後人乘涼」,大家現在去,難度沒有比那時候大。我是在回想走過的路,所以講的會比較嚴肅一點,不要把你們給嚇著了,但是該講的還是要講。

當然,我們也要常常問自己,為什麼要報考英國漢學院?這個是我們的初心。第二,我們能不能長時過團體的生活?我們走這一條路是團隊的一個文化弘揚,習不習慣團體的生活?第三,我們吃東西會不會揀擇?這一點應該還好,因為那邊確實也吃得不錯。第四,好的生活習慣能不能保持?現在實修班是這樣,去到那邊不可能管那麼多,管得沒有實修班嚴。實修班管得嚴不嚴?不嚴。那你們要更有警覺性了,去了之後那邊更不可能那麼嚴,人手那麼不夠,大家可不能變脫韁的野馬,去到那裡自律要很高才行。尤其那裡一個人一個房間,挑戰很大。其實共住比較好,是吧?自我的那種警覺約束就大。所以去了一個人一間房,慎獨的功夫不夠,不墮落很難。所以這個都事先跟大家強調一下。

今天先跟大家交流到這裡。謝謝大家,阿彌陀佛!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22年3月18日15:35:33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65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