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立修学的正知正见(第15集)成德fashi主讲

如何建立修學的正知正見      成德法師 2019/5/29 檔名:16-003-0015    来源:成德法师分享平台

MP3下载

諸位家人,大家早上吉祥。阿彌陀佛!

我們談到學習,之前有講到學習的次第是信解行證,這個信是排在最前面,「信為道元功德母」。而信的另一面是疑,師長老人家也說,懷疑是愚痴的核心,所以一懷疑,愚痴現前,鐵定會有煩惱。所以有時候我們在探尋我們所產生的煩惱,可能在根源上都跟信有關,不信自己、不信佛菩薩、不信事、不信理、不信因、不信果,你才會產生這個煩惱。尤其佛菩薩所講的境界,有時候不是我們的思惟所能夠到達。所以在這個時代,我們能夠信聖言量,聖人不會騙我們,我們相信。

因為有學長都有提到,面對一些人事會恐懼,尤其可能會感應到其他空間的眾生這樣的情況。在佛經上,《無量壽經》裡有提到,眾生「若有急難恐怖,但自歸命觀世音菩薩,無不得解脫」。所以不管往後遇到什麼恐怖的境界,最重要能至誠念觀音聖號,這個尋聲救苦,一定會有感應。尤其現在社會風氣不是很好,我們也不知道過去生結了哪些惡緣,可能會有這些境界現前,這個時候可不能夠慌張,一慌張,聖號提不起來,佛菩薩要救度、要加持就加持不上。尤其是女眾,當然女眾也自己要自愛,妳不能很晚還在外面,這些都有可能。這現在的風氣,我們擔心會有一些情況出現。

所以這個觀音聖號時時能提得起來,化解這些危機、災難是非常重要。當然,佛在《十往生經》裡面也有提到,至誠念阿彌陀佛,二十五菩薩隨護其人,會保護這個念佛人,魔不能侵犯,但是要真念,這個聖號要保持,要懇切的持誦佛號。我們有這個信心,自然對當前、對未來就不會有恐怖。

另外還有一種情況是想求感應,這個就不好,求感應、求神通就很容易招感這些不好的緣。就有一個女眾,她就因為一直想見觀世音菩薩,她就一直求這個事,結果後來她就看到很多東西,整個屋子裡面都是眾生,最後她也睡不了覺,身心都快崩潰了。大家有沒有幾天睡不好覺的經驗?沒有。那是很痛苦的、很痛苦的,肝火都上來了,情緒都控制不住。她已經是很長一段時間都睡不好。後來她就去找黃念祖老居士,她還告訴黃念老說,有人勸她念大悲咒。大家覺得好不好?當然,更重要的是她念這個的目的是什麼?對付他,是吧?這個心念是有點要打他的那個。所以一切還是要回到什麼?念頭上。妳跟他有這種要跟他對立、要對抗,這個可能一時好像解決問題了,但是還是不能解決根本問題。

所以黃念老就不建議她這麼做,黃老也沒有直接告訴她答案,黃老說,我給妳講個故事。就說從前有一個出家人,他到了一個山上修行,結果那個山位置特別好,可能是這個磁場特別有利於修行。人想在那裡修,其他眾生也想在那裡修。他去了以後,就有很多的出家在家人都跟著他,都待在那裡了。其他眾生就覺得他們也想在這裡,所以就現了很多異相,很多人都被嚇壞了,後來就都走了。本來那個出家人還在,就少數人留下來了。後來就有一個人請教這位出家人,這位老者,說:「這裡的鬼這麼厲害,您怎麼都不受影響?」這個出家人就講了一句話,說到:「野鬼伎倆千般有盡」,他的伎倆再多,千般,總有什麼?耍完的一天,千般有盡。他說「老僧不聞不睹無窮」,反正我就不看、我也不聽,他就障礙不了我,所以他最後伎倆都弄完了,他就走了。

這位女士聽完就說:「你把最後那兩句抄給我一下。」好像那時候黃念老就叫他孩子抄,結果就在抄的時候,她說東西都不見了,就是那些眾生就不見了。主要還是她的心念,她不聞不睹了,就障礙不了她了。所以境界能不能障礙我們?在理上講,在這個故事上是障礙不了的,他再多這些,我們只要怎麼樣?專注持佛號,你的整個意念都不要再有其他的想法,就專注佛號,應該一段時間就過去了。這是第二個角度。

第三,好像師父還講到,在美國好像有一個同修住到了鬼屋裡面,好像在凌晨哪個時間段他就會出現,而且很臭,長得很恐怖。所以他每一次出現,她就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一直念。然後她只要一停下來,那個鬼就又接近她,然後她就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然後每一次都跟他大戰數十回合,這個是我說的,數十回合是我說的。反正就是僵持很久,可能都快天亮了吧,後來他就走了,每天都這樣。好像後來人家建議說讓她搬家,她說:「我不搬了,為什麼?就是他出現了,讓我精進念佛。」這個人也不簡單,她把什麼擺第一位?精進念佛擺第一位。她覺得這個比什麼?可能比她的命還重要,她能念佛最重要。這是第三個例子。

所以講這些僅供大家參考,大家覺得哪一個方法你最受用。因為我們說四依法,叫依了義不依不了義,這個「了義」老人家有再延伸,說依什麼?你用了能得力的就是了義,對你有效果。不然講的很多方法,你又用不上,這樣就不對機了。

講到這個對機,比方說昨天有學長問到,以後怎麼修行?每個人的因緣不同,尤其是我們的定位、本分,這個要很清楚。比方說妳已經走入家庭,妳是家庭主婦,那就是家庭主婦的定位,跟不結婚,一生弘揚文化,它整個修學的因緣跟安排一不一樣?就不一樣了。所以妳先把這個定位定出來。假如妳是要輔助妳的另一半,然後把下一代教好,妳在這一塊都是妳的本分,妳就要花多一點時間去付出。那當然一定都是照五心: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還有五行:三福、六和、三學、六度、普賢十願,去下功夫。

而我們之前也有講到當生成就的四法,大家記得吧?第一個,接受諸佛護念,這個是正修,所以念佛重要。我們跟大家講過,黃念老說這個佛號用數學的符號叫什麼?無限大。所以不管你以前造了多少業,「往者已矣,來者可追」。以前造的業是有數量的,遇到這個無限大會怎麼樣?把它消減掉。所以只怕不好好念佛,不要擔憂以前造了什麼業。師父講經的時候也強調,好像是曇鸞大師有講,任何方法都懺不掉的罪業,還有哪個方法可以懺?一句佛號可以懺。這個在佛經裡面都是這麼強調,佛經有兩個比喻,比方說千年的暗室,一燈照了,千年暗室就明了,那個佛號就代表這個光明射進來了;另外還有一個比喻,就是整個樹林都是臭樹,味道很不好,可是這整個樹林裡面只要有一棵旃檀樹,就全部都變香的了,這是在經裡面的比喻。整個樹林代表我們過去造的業,那棵旃檀樹是什麼?佛號,萬德洪名,就轉過來了。所以接受諸佛護念,很重要。

接著第二個是助修,「植眾德本,積功累德」。我們跟《弟子規》、《太上感應篇》、《十善業道經》相應的所有的心行都是功德。最重要的是什麼?不要著相,不要求果報。一有求果報的心就不是功德了,是什麼?福德。善用心才能成就殊勝功德。所以師長老人家在講《太上感應篇》,看起來是世間法,大家聽《太上感應篇》感覺像在講什麼?像不像講《華嚴經》,是吧?所以叫「圓人說法,無法不圓」。而且老人家講《太上感應篇》,都不是只是在這些行為當中開解,更在哪裡開解?心念。所以像昨天師長老人家講的,要做出犧牲奉獻,更重要的要連犧牲的念頭都不能有。你還有犧牲的念頭,那還有委屈在裡面,還有委曲求全,這是君子,這還不能入聖賢的境界。所以這樣的開解讓我們對念頭觀照得更徹底。念頭不徹底,要打破自欺一關也不容易。這個是真道人,要打破自欺;你說你是行善的人,那要求沒那麼高。

我們之前有說蓮池大師有一段真道人,「造業者百,而為善者一二;為善者百,而向道者一二」,這個才是向道的人;「向道者百,而堅久者一二;堅久者百,而堅之又堅、久之又久,直至菩提心不退轉者一二」。到了這樣的程度,名什麼?真道人,這樣才是真正修道的人。我們要不要當真道人?不當要幹嘛?所以擺在我們面前只有一條血路,要殺出去,是吧?就像趙子龍救阿斗,沒有其他的念頭,只有殺出去而已。阿斗是誰?阿斗是我們的法身慧命,你要把它護出去。你不能把賊軍都殺掉,殺得完嗎?殺不完。你只能帶業往生,趕快出去,讓阿彌陀佛把你接走。無始劫的業力,我們不可能說這一生全部都把它調伏掉,所以叫帶業往生。

所以我們剛剛講的「植眾德本」,這個就是積功累德,是助修。我們時時以六度、十願來觀照自己,這個很重要。佛門說「生則決定生」,假如我們當下存心都跟六度、十願相應,可不可以往生?這叫「生則決定生」。所以當家庭主婦的時候,煮飯的時候那個心態是什麼?我煮給諸佛如來吃的;然後妳端一杯水給妳先生喝的時候,這個是給諸佛如來喝的,這叫禮敬諸佛。看到孩子有優點,妳就肯定、隨喜讚歎他,這稱讚如來。那妳做什麼事都是盡心盡力,這個廣修供養。所以你們家就是普賢菩薩的法界,這個把頻率就接上去了。我們看電視也要體會道理,你看它一按就到那個頻道上,因為它對準了。我們現在對準哪個頻道?「咸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這個就要對準上去。

你看師長老人家開解的,「生活是念佛,工作是念佛,應酬是念佛,處事待人接物沒有一樣不是念佛」。這一段話有沒有印象?有。師父後面還加了一句:「幾個人懂?」你聽到這裡,有什麼感悟沒有?別人懂不懂那是別人的因緣,最重要誰要懂?我們要懂,不然師父這句話不是白講了嗎?不能讓他老人家白講。所以老人家這一生能成就的人格特質,其中最重要的是什麼?知恩報恩。我們就要學他老人家最可貴的人格特質。

第三,成就四法第三是「入正定聚」。所以我們修學很重要時時提醒自己:一個方向,西方極樂世界;一個目標,見阿彌陀佛,不可以留戀這個世間。不容易修,「即相離相」,要用般若。即相,你現在在照顧你兒子;離相,你不可以跟他產生情執,所以這個都要很真實的功夫。那還有一句很重要的,就是四十八願裡面的十八願,四十八願的核心是十八願,十八願講到:「所有善根,心心回向。」對,所以所有一切善都不會求果報,都是什麼?迴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個是「入正定聚」。

最後,「發救一切眾生之心」,這個心要發出來。我們說信願行,往生與否在信願之有無,而這個信在《涅槃經》裡面強調,自他一體,無差別相,同體的一種胸懷、心境。因為三輩往生都有一個條件,叫「發菩提心,一向專念」,自他一體的這種胸懷就是跟菩提心、跟慈悲心相應。

這個是我們剛剛講到,在修行上,每一個人的因緣、身分都不同,所以這個沒有定法,都是要契自己的機,你給人家建議也要契別人的機。講到這個契機,他說法沒有定法。今天師長老人家又講到,二十歲以前可以講,二十歲到四十歲要暗示,四十歲以上不能講了。有人一聽到這一段,情緒有沒有什麼波動?啊,我超過四十歲了。我們講四依法裡面有一句什麼?依義不依語。師長老人家說,哎呀,我們很幸運,承蒙他老人家愛護,那時候我才三十多歲,所以老人家都直接講、直接教。我們這個時代,幾歲就不能講了?現在可能七八歲就不能講了,講了他嘴巴就翹得很高,在那生悶氣。所以這個法沒有定法,有些人七八歲就不能講了。重要的還是要調整自己的心態,要有「謙則受教有地,取善無窮」,謙卦六爻皆吉。

李老師上這個「禮」的課,「禮」是以誠敬為體,威儀為用,中正為則,還有謙讓為主。所以謙很重要,沒有謙,護不了自己的道業。《了凡四訓》為什麼最後還要有一則是什麼?謙德之效,這個太重要了。這個只能要求自己,不能要求別人,「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師長剛剛有講,人家四十歲以上,你還講人家,那是什麼?無知,就是說沒讀書,不懂人情世故。請問大家,你們以前勸四十歲的人,成功的多不多?不多。有沒有成功的?有,那不簡單。周學長你分享一下。

周學長:法師您好!

成德法師:阿彌陀佛。

周學長:之前曾勸過自己母親說話要慢一些,語速要慢一些。因為母親以前做律師,說話非常快,往往有一些道理,在她勸別人的時候,因為語速太快,所以不能很好的入到那個人的心裡。所以我也是跟母親說,您看老法師講經的時候就特別慢,所以就特別能攝受我的心。所以母親也覺得有道理,然後她也慢慢慢慢的就把這個語速給放慢下來了。

成德法師:謝謝周學長。四十歲以上能把習慣改掉,這個都是很有善根,也不簡單,都要下滿大的功夫。當然,因為是兒子勸,也不一樣。兒子勸媽媽,女兒勸父親,這個過去生緣好,好勸,而且對方會覺得什麼?他為我好。所以這個也是人情事理。為什麼說「朋友數,斯疏矣」,朋友跟父子關係還是緣上有點不同,這個都要拿捏好。尤其最近的人,要勸對方不容易,因為我們才剛開口,對方會有一個心理產生:你也沒有好到哪裡去,你五十步還笑我百步。

師長老人家他一般在台上他會把道理講清楚,下了講台幾乎很少講人。當然特殊因緣,講了對方很受用、感他恩德的這個才講,這個情況比較少。因為畢竟老人家面對的都是成人,成人有時候他還不至於說會怨恨老人家,但是有時候面子還沒放下,假如老人家講他兩次、三次,他沒改,最後不好意思來見老人家,那個緣又怎麼樣?又沒了。見過老人家的請舉手,好,請放下。見到老人家的時候跟一般的磁場一不一樣?不一樣吧?見到的時候沒啥妄念吧?對,那個加持力很強。所以老人家會護念好跟一切眾生的緣,不要到時候他不敢來見他就很可惜,所以一般下來不講人。

所以這些運用之妙,存乎一心。你自己的自受用跟他受用,自己要護念好。我剛剛講的,二十歲以前可以講,二十歲到四十歲要用暗示的,四十歲以後不能講。老人家曾經跟成德也是這麼教導,說你自己要去做一個好榜樣,讓人家去看,然後不要把別人的悟門給堵住了。成德那時候聽是感覺,老人家這麼提醒,應該也是看出成德還是見人過,看別人,向外了,產生不了什麼好結果,還是要把精神用在自己的身上。而且我們再冷靜想一想,道理我們明不明白?我們聽經聽了那麼多年,道理明不明白?轉了沒有?所以其實我們聽道理聽得多不多?滿多的了。可是我們現在信心沒有喪失,其中有一個原因是我們看到師長老人家做到了,這個信心最起碼不會喪失掉。可是我們再冷靜想想,我們身邊的家人跟同仁誰做到了?就不容易了。所以這個時候先做到最重要,「君子有諸己而後求諸人,無諸己而後非諸人」,這些經句應該通達人情事理。所以我們現在還急於,不管是對另外一半還是對親人、同事,一直想用言語好像來說服對方,大家可以去感受看看,效果如何?

成德覺得,聽這段開示不知道聽了多少遍,很有印象,都會背,都可以複講了,可是反而冷靜下來,面對這十幾年走過的路,再來聽這一段說,啊,都是自己的問題,因為自己還是沒有放下這個好為人師的習氣,還是耗了很大的精力都在講別人、勸別人,沒有在自己身上下功夫。這個感悟就覺得,不能再走老路子了。

剛好有個學長也問到說,請問:如何分辨和藹待人和浮言嬉笑?何時需起警惕心?

這個是一個問題。請問大家什麼時候要起警惕心?anytime,anywhere。「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是道則進,非道則退」。這個道講到極處的話就是性德,跟性德相應了,該講要講;跟性德不相應,馬上要閉嘴。這裡提到說和藹待人,這個是真心相待,這個你觀照得到,這是真誠慈悲相應。浮言嬉笑,浮言那是輕浮的話,這個不夠恭敬;這個嬉笑,我們在這個時代成長,對嬉笑還是挺相應的,放鬆一下,活著挺辛苦的,是吧?幽默一下,這個在西方叫humor,是吧?幽默一下,氣氛轉換一下挺好。但是你要更能感受到,你這個幽默對自己跟對別人是產生什麼效果,這個就要就事論事了。比方說我們這個嬉笑,大家一笑,可能我們這句話裡面有輕視的味道在裡面,甚至是批評公眾人物或者批評政治人物,這樣好不好?那縱使大家哈哈笑,可能我們落得也是一種不尊重這些講到的人,這樣也不好。所以幽默,反而你那個幽默可以讓人家產生善根,不分別、不執著,這種幽默好。

請問大家,師長老人家幽不幽默?你們聽他老人家講經就知道,跟他老人家相處談笑風生,很幽默,但是那個幽默裡面是智慧、是慈悲。比方他老人家,人家跟他握手,「請問您是哪裡人?」老人家說:「我是地球人,我跟你同鄉。」幽不幽默?可是你看這幽默裡面有什麼?它有智慧。他在每一個機緣裡面把人的分別、執著提醒了,就有受用。同鄉,不要去分別你是那裡人、我是這裡人,我們現在處在這個地球上,休戚與共。所以老人家說我們最低的標準,現在起心動念要為什麼想?地球想。不然這個地球現在危機這麼大。

你看,包含師長老人家看到這個「六尺巷」,大家看完這個片子了,你看這個例子有沒有修身?有沒有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再來治國?治的什麼時候的國?那個清朝,現在有沒有影響?有,我們當時候曾經親自去,去走那條巷子,去了還是不一樣,親身感受。結果走的時候,只要對面有摩托車來了,他只要看到有人走,他就停下來,一定等你走過了他才騎,就是那個讓的風氣在那個地方都還保持著。所以你看他的德行、風範影響了幾百年之後的人,這個可是了不起。這個是治國。來平天下,師長老人家在二O一七年,聯合國的會議的主題是什麼?選擇惡性競爭、鬥爭、戰爭,人類有受不完的苦難;放棄惡性競爭、鬥爭、戰爭,人類有享不完的福報。這句話有沒有點出整個世界災難的根源?有,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而家危矣。所以老人家把「六尺巷」搬到哪裡了?聯合國上把這個公案向全世界的大使宣講了。所以老人家是胸懷天下的,看到一個戲劇,他可以想到什麼?怎麼樣協助天下安定。

「慕賢當慕其心」,老人家都在表演給我們看。所以大家有幽默感的,就要效法師父,在每個幽默當中點出重點。

有沒有跟大家講過,師長老人家又聽人家說「人本主義」,他聽到一個詞叫人本主義。我們學過教育學的都知道,有一個人本主義學派。師父一聽到,因為他老人家不看電視、不看報紙,所以這些西方的理論他也沒有接觸,結果一聽,老人家馬上反應,不是人本主義,孝本主義。孝本就告訴人,人的根本是什麼?孝。哇,他這麼一認知,孝心開他百善都開了。可是我們一聽人本主義,哪個人?誰?自己。請問大家,你拿到一張合照的時候,你先看誰?說不定有一個人突然看一張照片,一回光返照就開悟了。有沒有可能?有,他突然一回光,把這個我執就破掉了,他就開悟了,那叫會修。

這個公案有沒有?有。唐朝的元曉法師,他是淨土宗在韓國很有名的祖師。他有一次跟一個同伴剛好要到我們東土來,要到神州大地來求法,結果在路上又飢又渴,幾乎都快昏死過去了。到夜裡什麼都看不到了,兩個人癱在那裡,突然發現有水,摸到有水,兩個人趕緊喝,實在是太好喝了。因為整個都是漆黑的,就睡過去了。隔天兩個人一醒過來,躺在哪裡?墳地裡面。一看昨天喝的那個水井裡面還有一個人頭在那裡,那個屍水流下來。眼看就惡心要吐了,就在那個剎那,元曉法師一反觀自心就開悟了。所以神州大地也沒來,就回去弘法了。他當下悟了什麼?「一切唯心造」,「境緣無好醜,好醜起於心」,他在那個瞬間把他的愛憎、好醜打掉,他障礙就去掉,自性光明就透出來了。老人家是有智慧,在每一個點上去提醒我們往內觀,放下妄想、分別、執著。

所以我們在思惟這些問題,就是我們自受用跟他受用,就是我們用的是不是真心?這個言行出去了,對方是不是真得利益,這就是我們常常要去觀照、思惟的。對方沒有得利益,哪怕我們用的是好心,我們也要調整我們的方式,叫善巧方便。

「如果不為討好對方、獲取利益等私心,喜歡就誇一下,會長對方的傲慢嗎?折損其福報,使其喪失警惕嗎?」

喜歡就誇一下,高興就誇一下,這個可能沒有觀照到對方的狀況。所以你誇人也是一門藝術,你稱讚他很誠懇,進一步還要期許他,是吧?你這個做得不錯,怎樣更好,還有一分期許給他。你一高興、一喜歡,「哎呀,真了不得,這個太稀有了」,就一讚歎又讚歎得很高。我們跟成德這一批出來的講課的人,「古來征戰幾人回」,我們也倒了差不多了,你們也沒看出來,我已經倒了很多次,現在是硬撐在台上,這是真的,不是假的。我們當時候一開始,廬江還沒開始我們就在講課了,那時候的讚歎,一講完課下來,那些大學生、大眾,一讚歎開口就是:「真的是孔子再世。」都是讚歎到這個程度的。我們一開始聽的時候都嚇得半死,聽了三五次之後,慢慢就有點習慣了,最後就完蛋了。

所以現在的人根基不是很禁得起讚歎。當然,你那個讚歎要跟什麼相應?性德,你不要讚歎他的外在的東西太多。你一讚歎他的才華,他會慢慢覺得我比人家厲害,他就容易起高下見,你稱讚他的性德比較沒有這種問題。所以鼓勵是需要的,讚歎是需要的,但是要拿捏好,增長他的性德善根,不要增長他的傲慢,這個是稱讚者的角度。大家不要聽完之後都不會說話了,你用的是真心,都不會離太遠,「如保赤子,心誠求之」,你是用真心,不是用你的喜歡不喜歡去做就對了。

再來,換另外一個角度,我們假如聽到別人稱讚,那個就要自我護念。好像蕅益大師有一段法語,成德不是記得很清楚,但他的意思就是,你面對人事環境、物質環境的逆境,你要當作真實受用處;你面對順境、面對別人的讚歎,這些恭維你要當作毒箭看待,讚歎一來了,箭射過來,毒箭,一中毒會怎麼樣?會散開來,這樣你面對順境比較有警覺性。當然我講完,你不要聽到人家讚歎你說,「你別給我射毒箭」。這個依義不依語。

你看一個法語,從你自己的角度是一個角度,從對方又是什麼?一個角度。所以為什麼說法沒有定法,這個大家要善於去體悟。我們面對人家的讚歎的時候,我們要保持一個警覺,我不能生傲慢,不然我就被自己給毒死了。可是你要感恩別人對你的鼓勵,那個心態是什麼?戰戰兢兢。

所以孔子說:「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巽與之言,能無說乎?繹之為貴。說而不繹,從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上次有跟大家講說,一聽到「吾末如之何」這句話就要高度警覺,因為這句話翻成現在的白話就是,這樣的人我也拿他沒辦法,就是連聖人都拿他沒辦法,那橫批叫「沒救了」。所以這些話都是很重要的。意思就是別人義正辭嚴的提醒我們、勸諫我們,這叫法語之言,我們應該感恩他的護念,「能無從乎?」「謝謝、謝謝!」但是不能是嘴上說謝謝,行為上表現接受勸了,更重要是什麼?「改之為貴」。假如我們沒有改,代表是嘴巴講謝謝,內心沒有真正感激別人的護念,那就做成什麼?表面的。這個就不是菩提心,邪、正、真,偽了,就是「內濁外清,始勤終怠」,這個就跟道是看起來表象上好像是菩提心,事實上是偽的,不是真的。

「巽與之言」,就是比較肯定的言語、讚歎的言語,「能無說乎?」受到鼓勵了,振奮、高興。「繹之為貴」,這個「繹」就是要冷靜下來,我沒人家講的這麼好,要更戰戰兢兢。為什麼?娑婆界退緣多,進一步就有退九步的危險在那裡,我一起得意的心,可能就都前功盡棄了,用這樣的一個警覺性來護念自己。

我們再回到我們講了十四點是掌握綱領。第十五我們是引了一段「勸發菩提心文」的教導。大家有沒有覺得,讀「勸發菩提心文」覺得我們省庵大師慈悲到了極點、細心到了極處,我們可能面對的種種境界他都講到了。你看他老人家講的,「惟願大眾,愍我愚誠,憐我苦志」,真的是掏出心來就求我們成就,「同立此願,同發是心。未發者今發,已發者增長;已增長者,今令相續。勿畏難而退怯」。這一點我們剛剛講的,煩惱起來,可能都是因為信心受了影響。所以淨土法門強調信願行,這個信當中首先第一個信誰?信自己有如來智慧德相,不能不相信自己。

師長老人家說,傲慢感地震,貪心感水災,瞋恨感火災,愚痴感風災,傲慢是感地震,懷疑呢?山崩地陷。其實人疑心一起來,整個人就垮下去了,有沒有那種感覺?一沒有信心,一直相續,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可是重點還是因為自己沒信心,才會感來這種心理狀態,甚至是外在的境界,好像又覺得禍不單行了。「依報隨著正報轉」,「自救者天救,自助者天助,自棄者天棄」,這句話跟感應的道理完全相應。自助、自救這是善根,感召來什麼?佛菩薩善緣的護持。我們一自我放棄,感來的鐵定不好的因緣。為什麼?魔都等著要破壞修行人的道業,我們這個不好的念頭一來,就感召來這些惡緣。

所以「勿畏難而退怯,勿視易而輕浮」,這個要慎重,不能把修道,尤其是念佛法門是易行道,這個「易」不是指它容易,這個易是什麼?比其他法門容易,不是說它很輕易就成就了,是比其他法門容易。因為其他法門要靠自己,這個法門可以靠佛菩薩的加持,尤其是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的願力。但是這個法門要成就,最重要的關鍵是什麼?信願具足。可是我們那天引了黃念老講的,喜歡是留戀娑婆,討厭也是留戀娑婆,心上有放不下的事,都是留戀娑婆,信願就不具足了。

師長老人家今天講的,有一個很關鍵的一段,大家記住沒有?他老人家已經說了,「我隨時隨地可以往生」。那時候老人家幾歲?七十左右,七十三,差不多七十三歲。那天不是跟大家探討一個重點嗎?人這一生要遇到一個明白人容不容易?不容易。老人家在七十三歲已經宣布了,他隨時可以走了,現在又過了多少年?那老人家已經是大修行人,七十三歲已經說他隨時可以走,現在又修了二十年。所以老人家現在給我們的教誨要如貧得寶,這個是很稀有的因緣。

所以老人家在今天的講話當中也道出天機,為什麼他老人家說我隨時可以走?對,他沒有留戀了,世出世間一切法都放下了,連佛法他也不貪求了。這個只有我們自己自我勘驗,還有哪些放不下的事,甚至於我們自己都能夠在每一個境緣當中看到自己有執著的點,趕緊下功夫。

「勿欲速而不久長」,欲速不達,什麼事都要讓它水到渠成、瓜熟蒂落。「勿懈怠而無勇猛」,我們講到的要有恆心、毅力、耐性。「勿委靡而不振起」。其實老人家一些經教都是對治這些的,老人家特別強調,沒有一天不讀經、不聽經、不講經。古人是說「三日不讀書,面目可憎」,那是古人的話,我們現在一天不做早課就不一樣了,這個是我們現在的程度。所以為什麼會委靡?鐵定沒有堅持做功課,沒有堅持十念法。老人家很善巧,知道我們這個時代生活步調很忙碌,用十念法,每一次念十聲,一天幾次?九次。睡醒了,還有睡覺前,三餐,就五次了;早上要工作了,念十聲;中午要吃飯、工作停了,念十聲;下午要上班了,念十聲;要下班前,念十聲,九次貫穿。當然,我們自己要感覺到我的心煩惱伏不伏得住。假如你每天做九次,妄想紛飛,那要不要調整?就念佛的時間、次數要調整,盡量多。慢慢能調得住,不然我們就很難得力。

「勿因循而更期待」,所以不能因循。了凡先生說,「天下聰明俊秀不少」,就是根性都不錯的,「所以德不加修,業不加廣者,只為因循二字,耽擱一生」。這個時候就要請出我們復聖顏回夫子為榜樣,他老人家給我們表的一個法,「不貳過」,我們就要用這個精神才能破除因循的習氣。「勿因愚鈍而一向無心,勿以根淺而自鄙無分」,你看都跟信心有關。「譬諸種樹,種久則根淺而日深;又如磨刀,磨久則刀鈍而成利。豈可因淺勿種,任其自枯?因鈍弗磨,置之無用?」這個我們都要警惕、都要突破。我們根性比較鈍,難不難過?根性鈍好不好?當王呆頭好不好?根性鈍有根性鈍的表法,是吧?連他都可以了,我們就很有信心了。所以「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

我感覺現在可以讓廣大的人有信心的,就是你本來不怎麼樣,最後你很怎麼樣。比方說我們前期有馬來西亞的學長,他們那個中文那不可能跟我們海峽兩岸的人比吧?他們的環境就比較弱了,學起來很吃力,結果後來他們很用功,進步很大,讓我們都汗顏。像我們第一期的有馬來西亞的,還有在紐西蘭、在澳洲長大的,從小都沒怎麼學中文的,後來寫的論文我都寫不出來,看到他們就覺得生慚愧心。所以你看,他們從小沒有很好學中文的環境,好不好?你看他們一轉,刺激到我們海峽兩岸的中國人。所以都沒有不好,我們用真心,自他都得最大的利益。所以我們的程度不好,請佛住世,請自己勇猛精進。配合得這麼好,東西掉下去就key point(關鍵點)。剛剛講的這個是重點,大家共同發心,不要妄自菲薄。

第十六,也其實就貫穿在我們整個課程裡面,就是我們修學應有的警覺性。我本來這一條還想是用蕅益大師的「淨社銘」,「淨社銘」有四條:淨土為歸,觀心為要,善友為依,持戒為本。當然,這兩個也不是衝突的。請問大家,淨土為歸,要不要有警覺性?要,你時時要想著我是要去哪裡,你不能跟這個目標相反,「隨忙隨閒,不離彌陀名號;順境逆境,不忘往生西方」。再來,觀心為要,隨時要觀照到念頭,這個也是體現人的警覺性。修行過程當中要面對的境界非常多,我們這個課程裡面最常講的,一個念頭就是一個種子。也曾經引了徹悟禪師的法語,我們再複習一下,就是「世之最可珍重者,莫過精神;世之最可愛惜者,莫過光陰。一念淨,即佛界緣起」,我們念這一句清淨的佛號,就種了一個佛的種子;「一念染」,染著的心,「即九界生因」,其實尤其是什麼?三惡道就生因了。所以「凡動一念」,就是十法界的種子,怎麼可以不珍重呢?「是日已過,命亦隨減,一寸時光,即一寸命光,可不愛惜乎?」所以知道「精神之可珍重,則不浪用」,不亂浪費精神,「則念念執持佛名;光陰不虛度,則刻刻薰修淨業」。

而且我們對念頭要知道,「菩提心貫注在整個生命中」有一句很重要的話,師長老人家說,輪迴心修什麼樣的法都不能往生,輪迴心是造輪迴業。《三時繫念》又有一句很重要的提醒,「須臾背念佛之心,剎那即結業之所」,只要不念佛,打妄想,可能又是造業了。所以這個佛號一定要提起來,要伏得住煩惱。而且師長老人家常常說,我們下一輩子去哪裡不用問別人,問誰?自己,就是觀照自己一天什麼念頭最多。其實這一段話就是彰顯佛門說的「強者先牽」,什麼念頭最放不下,比方說我們脾氣控制不住,現在身體這麼好,脾氣都壓不下來,臨終呢?那鐵定隨它去了。所以老人家講的那個公案,安世高大師的同學,明經好施,可是脾氣大,去托缽,一餐飯不好他生氣了,這一念業因就帶他到畜生道去做龍王。所以這些公案對我們都是高度警覺。

這個警覺性當中,還有面對無常也要有警覺性,「世間無常,國土危脆」。「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這是《法華經》當中講的。我們其實在這個世間,財色名利這些東西很多,容易失去一種無常的警覺。佛在經上就是比喻,已經失火了,我們現在住在那個房子裡面,我們還在那裡玩,因為我們不知道那個火很厲害,會燒過來的。所以我們晚課的時候都有念一段普賢菩薩的勸勉,「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當勤精進,如救頭燃」,你頭已經著火了,你會做什麼?不可能再做其他事吧,趕緊撲滅這個火。「但念無常」,我們現在救自己的慧命就像撲火一樣,沒有其他的念頭,趕緊念佛,趕緊積功累德。所以面對無常,要謹防業力發動,要能是善根發動。

印光祖師有一段話對我們面對無常是很好的法藥,就是「學道之人,念念不忘此字」,哪個字?死,「則道業自成」。我們要跟人家吵架了,突然想隨時會死,這個死字就在額頭上,那還有什麼,可能下一秒就面對無常了,還有什麼好爭的,還有什麼好吵的,就容易把這個貪瞋痴放下。

包含我們面對學習也要有警覺性,還沒有證阿羅漢以前,不要輕易相信自己的意思,因為這個我見也很厲害,四大煩惱常相隨,都要觀照自己的心念。還有蕅益大師那一段話,「學問愈多,我慢愈熾,習氣愈長,去道愈遠」。這個也是提醒我們不能增長我見、我慢,「為道日損」,愈學是內學,不斷調伏內在的習氣。

再來,面對工作也要有警覺性。所以為什麼說善觀己心?因為我們從自身再觀察到有緣的同修們,會發現在講台上不好修,然後在當領導的位置上不好修,還有積累了一些經驗之後也不好修。比方當了領導會把我們這個習氣帶起來,那種傲慢或者擅自做主,這些容易起來。所以能夠在這些境界當中修行都不簡單,叫即相離相,不然我們在這個境界當中就會把自己給賣掉,自己不知道。

你看今天師長老人家講的,他老人家說他不管人、不管事、不管錢,還提到說末法時期誰當道?修羅、羅剎。修羅的特質是什麼?脾氣很大,很傲慢。這修羅一般他假如在領導位置上,他那個習氣就增長得很快。請問大家,師長有沒有遇到修羅?有沒有遇到羅剎?有。是不是障礙?不是。所以重點是我們會不會修。所以他老人家說,人家要的我統統給他,結果他愈施愈多。不是有講到公案嗎?要離開台灣的時候,大家都埋怨,大家都有那個爭的心。老人家全部放下,一絲毫的埋怨都沒有。老人家心中時時就是,老師怎麼教的,佛陀怎麼教的,他不隨順煩惱習氣,都是隨順聖賢佛菩薩教誨,這是我們的學處。老人家說的,我前二十年連道場都沒有,是吧?後面還好不容易有一個景美圖書館,結果現在人家兒子不護持了,老人家說放就放。

所以走這一條路,我們再複習一下,師父說走這一條路首先過最低的生活要求,因為佛陀給我們表演什麼?托缽。但是大家不要聽到這裡說,修苦行,每天就吃幾粒芝麻。那不是,重點依義不依語,就是不要去追求生活上的享受。所以那個苦行,大家可不要著在相上苦行,真正的苦行是什麼?你能夠遇到逆境不起瞋恨,遇到侮辱你能夠忍得住,那是真功夫,那個忍辱才是真正苦行的境界,別人受不了你都能包容、都能接受,這是苦行。所以我們看《金剛經》裡面講什麼最多?布施跟忍辱。就是在一切境界的考驗當中,發現我們的無始劫的煩惱習氣,然後把它打掉,這個是真正修苦行的功夫。

我們看弘一大師就是好榜樣,他老人家是富貴子弟,生活從小就是很富有。結果你看他一修行就怎麼樣?持戒,過最低的生活,馬上把他整個生活狀態給調過來,這個是真功夫。還有他年輕的時候,人家遲到一分鐘,他門就關起來,就把他罵走。你看他修行完以後,人家煮飯好像是煮鹹了,「大師,對不起,煮鹹了」,他說「鹹的好」;哪天煮淡了,「大師,對不起,煮淡了」,「淡的好」,什麼都好。本來脾氣那麼大,很挑的,你看什麼都好,他就是把習氣都轉過來。所以我們昨天講「重實質不重形式」,弘一大師就是好榜樣。夏蓮居老居士說的,「以調伏習氣為精進」。

我們這個警覺性裡面,就是時時提醒自己,不求有功,但求無過。這個初心時時要保持,我可不是來弄權的,我可不是來造業的,不管我是弘法還是護法,時時提醒自己,是來成就自己跟成就他人,不能隨順習氣,這樣不管是做領導還是講學,就能護好自己跟因緣。當然師父的法很重要,他老人家說他講學的態度,只有他自己是學生,其他的都是什麼?監學。這個也跟我們強調的「只有自己是學生」這個學習的心態相應。

再來,連經驗都不能夠執著。夏蓮居老居士有一段話很好,「昨日之非不可留」,過去錯的不要再放在心上,趕緊重實質。什麼是實質?後不再造,這是真懺悔。所以昨日之非不可留,今日之是,是非的是,「今日之是不可執」,我們不能因為自己有經驗,自己曾經做什麼成了,就覺得我的經驗是絕對正確的。當然不是否定自己,而是不要因為自己有了什麼成就,好像放在心上,甚至於會炫耀。「不彰人短,不炫己長」,炫己長那就已經今日之是又執了。

這個成德也是犯得很嚴重,也是供養大家,就是我們在跟人談話,人家有事跟我們討論,不要一下就把道理給壓過去,先了解客觀狀況。其實實在講這個問題都是勉為其難回答的,不然都還要再問一下當事人。比方他問一個問題,我現在的願望跟父母的願望相左,甚至相反,該怎麼辦?請問大家,這樣的問題好不好回答?不好回答吧。這裡面牽扯得多不多?對。第一個,我們講話有沒有主觀性在?有。你們有沒有遇過人家夫妻吵架了,然後都是你的好朋友,你聽聽這個太太講的,她先生太不是人了;你再來聽聽她先生講的,這太太太不是人了。那到底是啥情況?所以人要客觀也不容易,對。

再來,他覺得父母跟他相左,可能是他的看法,很可能你破了這個相往深處去看,父母可能跟你是相同的。就像我跟大家溝通過,比方說你父母一定要你結婚,那是一個相,他真正關心的重點在哪?你幸不幸福,你晚年有沒有人照顧。但是你假如沒有看到這個點,那可能變成跟父母什麼?對立了。

再來這裡面還考慮到一個重點,我們學了以後的表現。這個都是客觀的一些因素,這些情況蒐集不完全,怎麼有的放矢?所以回答問題好不好回答?不好回答。所以都要比較了解,就好像把脈,你得要把個……我們最近遇到一個醫生,他一把脈要二十分鐘,然後把完脈說:你這裡塞住了、你這裡塞住了、你這裡塞住了、你這裡塞住了。他一講完,我看我去年的報告都相應,他把得可準了,但是他要花時間。你看現在那個中醫師一排一百號,一天竟然看一百個,好,開始,好了嗎?好了。他就摸一下就回來了,能摸得準嗎?不見得能摸得準。

所以有時候問問題不如什麼?自己靜下來分析客觀狀況,自己找到問題的答案。不然實在講,一件事情它裡面的因素這麼多,講課的人只能講一些原理原則,甚至於人情事理都在裡面。對於你的晚輩叫教化,平輩叫勸化,長輩呢?感化。這裡面有沒有人情事理?有。人情事理不通,學了再多會壞事,因為你感受不到。所以你看師父在這一二集提的高度是什麼?人情事理懂的是君子,人情事理完全通達是什麼?聖人。

所以剛剛延伸到這裡就是講,今天你的一個經驗就不能執著,你要客觀了解對方,你才能夠契理契機的一個建議給他。我們這個警覺性就跟大家交流到這裡。

最後,「淨土為歸,觀心為要,善友為依,持戒為本」。這個持戒就是我們講的三根,每一條這個教誨,其實都護念我們很關鍵的做人做事的態度。我們還有三節課,我們明天就進入《太上感應篇》的經文。我們前面講這個觀念、心態,做個比喻就是先打通任督二脈,心念調整了,觀念態度調整好了,這樣講一句就吸收一句,講一句就吸收一句;你這個經絡沒有打通,吃很多東西進去就排掉了,吸收不了。相不相信我們三節課可以把它吸收完?「信為道元功德母」,大家相信,我們這三節課就能把它講完。

好,今天就跟大家交流到這裡。謝謝大家!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22年3月18日15:35:15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65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