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立修学的正知正见(第10集)成德fashi主讲

如何建立修學的正知正見     成德法師 2019/5/21 檔名:16-003-0010

MP3下载

諸位家人,大家早上吉祥,阿彌陀佛!

我們昨天談到,在真幹當中我們還要懂得自我勘驗,我下的功夫方向對不對?效果如何?要勘驗。黃念祖老居士在《淨修捷要報恩談》,這個算是他老人家晚年離往生時間比較近的一段很寶貴的開示,就《淨修捷要》,將他一生修學的這些心得、領悟,可以說是和盤托出,所以師長老人家特別推崇《淨修捷要報恩談》。尤其《淨修捷要》對我們現代人很契機。現在人謀生不易,包含不只是工作上,生活上、家庭中都有很多的責任要去承擔、要去善了,所以很可能讀經、聽經這些時間都相對少。雖然這三十二拜經文不多,但是卻是大乘、小乘、顯、密、淨、律、教這些精華都在裡面。

曾經也跟大家交流過一個重點,就是這些大成就的人,當生就有成就的人,他的時間是非常寶貴的,所以他在晚年所做的每件事,都是為了後世的眾生、有緣人著想,不然夏老不會編這個《淨修捷要》,黃念老也不會把它這麼深入去講解。大家要知道,夏老那不是普通的境界。記得成德剛學佛的時候,好像聽師父講經,說在美國人家拿夏老的照片,「這個人是透明的」,是吧?所以夏老一定是洞察到我們未來社會的生活形態確實修學不易,透過這個短短三十二拜,掌握佛陀四十九年所說一切經的精華所在。而且又是依天親菩薩的五念法門,這個都是大乘修學的核心,禮拜、讚歎、發願、觀察、迴向,這些精髓都在這三十二拜當中了。講了那麼長,還是讓我們能知緣惜緣、知福惜福,來受持這個《淨修捷要》。

在黃念老的講解當中他有說到,要謹防業力發動。最重要一定要自己時時是善根在增長、善根在發動,不要是業力發動。什麼是業力發動的狀況?就是一般世間人說:「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這句話說出來有沒有無奈?這有點味道了。還有一句可能更有感受了:「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好像遇到的這些橫逆,自己都招架不住。我們很怕這樣的境界吧?可是事實上,這樣的境界,其實我們很可能已經有很長一段隨順習氣,才會走到這樣的地步來,沒有很長時間不會造成這麼嚴重的狀況。我們世間人講,什麼事情都有徵兆,「福有福始,禍有禍先」,都有徵兆。所以懂得時時反思觀照的人,他就會發覺自己錯了方向,修學不得力了,趕緊要調整自己的心態,調整修學的方式,去檢討,這個很重要。不能事情幹完了,稀裡糊塗的,也不知道哪邊不足、哪邊錯誤,那下次再做依然還會再犯這些問題。所以《群書治要》裡面有一個精神,也是做事的重要態度,「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在夏蓮老他的「六信四願三幸一行齋自警錄」當中有一段話,對我們勘驗自己挺好的。他說到:「天賜之福」,上天要賜福澤給這個人,「先開其慧」,先開他的智慧;「天降之罰」,上天要降災禍之前,不是馬上就降災禍,「先奪其魄」,先把他的魂魄奪掉,先奪其魄。什麼是「開其慧」?夏老說到:「慚愧」,慚愧不是沮喪,你一慚愧了三天爬不起來,這不叫慚愧,這叫消極、沮喪;慚愧,「奮發」,真慚愧起作用了,他會效法顏回夫子不貳過,「這太丟臉了,我下次不能再犯」;奮發,「改過」,下勇猛心去對治習氣;慚愧、奮發、改過,「皆天開其慧者也」,我們的心態時時保持,這個是善根發動。什麼是「天奪其魄」?「悠忽」,每天恍恍惚惚,稀裡糊塗的就過了一天;悠忽,「昏惰」,昏昏沉沉,然後很散漫,「惰」,這個人很懶惰;昏惰,「自欺」,就是不承認自己的問題;自欺,「飾非」,有過錯還在掩飾,掩過飾非。悠忽、昏惰、自欺、飾非,「皆天奪其魄者也」。這一段開示對我們勘驗自己修學的狀況,是非常好的教導。

還有一點也是可以勘驗,就是作夢。作夢能不能勘驗?因為俗話講的,「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所以代表我們白天常常動的念頭,可能夜晚在作夢的時候會出現。古人也深明此理,有一位好像是明朝的尚書叫楊翥,他作夢夢到自己到李子園裡面摘了人家兩顆李子。他就反省自己,一定是我白天對這個義跟利都沒有很好的分辨然後用功,所以在夢中還會起這個貪、偷人家東西的行為出來,所以就罰自己幾天不吃飯。你看他在夢中還在勘驗自己的功夫不到位,這個行誼是非常可貴。

好像有學長有問到作夢的問題。這個同學問到:試問人在夢中,這個前六識是否起用如白晝?這是第一個問題。第二個問題:夢中所造的身口意業是否與白晝所造的諸業相同?第三:夢中所現的外境,他人之所造諸業,與夢中自己所造諸業有何不同嗎?是何因果道理?接下來又談到,忽然想:倘於夢中離世,雖有信願,卻未有準備,請問可以往生西方否?所以細想極恐(很恐懼),應如何著手下功夫?

所以這個學長他也很警覺。夢中是不是修行?也是修行,也是可以勘驗到我們的功夫的狀況。人在熟睡的時候就沒夢了,所以熟睡的狀況只有第七識還會起作用,第六意識它就沒有起作用了。你看在夢中,你還會分別這個人挺醜的、那個人挺漂亮的,那個就是分別執著,所以一般熟睡的話是第七意識。做個比喻,比方說兩個人睡覺蓋一個被子,假如你還清醒,對方給你被子拉過去了,你說:「算了,讓給他蓋」;可是你假如在熟睡當中,你啥也沒想,他拉了被子,你也會把它扯過來,因為你下意識我要蓋被子。所以人的我執是很深的,你完全熟睡的時候還是會拉被子。所以要靠修行,要到第九次第定才能把這個我執給降伏,是吧?要到阿羅漢的境界,所以這個不容易的。所以夢中第六意識是會起作用的。那像我們平常,你平常在跟人相處的時候,你的眼耳鼻舌身意統統在作用,就是你前六識都在作用。可是你在夢中的時候,你的眼睛沒有起作用,耳朵有時候也沒有起作用,但是也有可能旁邊有聲音出來了,然後那個你也聽,還影響你夢裡的狀況。所以有可能是你在作夢的時候,五識還有一些境界來,你還在其中;有時候是五識都沒有,只有第六意識在起作用,這個都有差別在。

夢中所造的身口意業與白天造的不相同,它比較微弱。因為它比較微弱,所以造的業是比較輕的。再來,它沒有具體的言行,是吧?你清醒的時候,你還有言語、還有行為,還跟那個人結惡緣了。有沒有哪一個人作夢之後跟哪個人結惡緣了?有一個人跑來說:「你在夢中打我一下,我今天非揍你一頓不可。」除非他已經有他心通,可以看到你的夢了,但是他有這個修養,他不會跟你計較。所以一般夢中的業是比較輕的、比較微弱的。

再來,你剛剛問到說,他人所造的諸業,其實夢中別人又沒有參與你的夢,他有什麼業,是吧?所以他人誰變的?自己的心變的,所以全部是自己的業。其實這個夢還是跟日有所思有關係,因為你白天這些念頭很強,所以在晚上還不休息,它還會繼續現前,就會作夢。

忽然又想到說,我夢中假如死了,離世了,雖有信願,卻未有準備,請問可以往生西方嗎?請問大家,可不可以往生?這句話有矛盾,是吧?雖有信願,卻未有準備,那要準備什麼?還要準備收拾包袱嗎?是吧?而且我們修學要很清楚,無常迅速。印光祖師說,修行人都被無常吞,無常來都沒有心理準備,一下子命就被奪走了。所以我們真正具足信願,我們常說:往生與否在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在持名之深淺。所以修念佛法門最重要的往生的關鍵是信願具足,不是說你念佛要念到一定要怎樣的功夫,只要你有信願跟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交感,哪怕你還沒念到功夫成片,佛來接你的時候他會放光照你,你就會一心不亂;那個一心不亂是佛放光照你的,不是你的功夫。所以信願才能感召阿彌陀佛來接引。

重點是,只要對世間還有留戀,那就信願不具足。所以師父常說往生不難,難在哪?放不下。你世間都放得下,又想去西方,那「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你想佛菩薩跟佛菩薩想你相應了,那就不分開了,「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所以得要看破世間,看得破了,什麼事你不留戀你就會放得下,心上不會有這些塵勞,那阿彌陀佛什麼時候來你就跟他走了,就不用準備了。尤其海賢老法師講的,「成佛是大事,其他的都是假的」。但是問題是下面這一句就是真看破了,你要看破什麼都是假的,都帶不走。當下就要練習,一定要看淡,然後要慢慢放得下。

所以那天跟大家交流了一段,黃念祖老居士開示的,喜歡是留戀娑婆,討厭也是留戀娑婆。所以我們對人事物還有喜歡放不下,還有討厭的念頭放不下,都是情見,都是情執,都是留戀娑婆。所以信願要具足,這些教誨對我們是很重要的,不然我們勘驗自己的功夫,都會覺得自我感覺良好,我很想去。但是事實上每一天接觸那麼多人事物,我們的內心裡起伏很大,我們很多事情一直都掛在心上,這個都是留戀娑婆。所以祖師大德的開示很重要,我們聽了之後才能明白我們自己的功夫到底是什麼狀況。經典也是一樣,祖師大德開示也是一樣,他們都是智慧的代表。

還有,《楞嚴經》裡面還講到什麼是信具足。我們今天說信願之有無,那什麼是信具足?「自他一體,無差別相」,叫信具足。假如「自他一體,無差別相」不信,那你持戒再好,你聽經多聞再多,依然是信不具足。那這一段開示也很重要。什麼是「自他一體,無差別相」?他相信眾生跟我是什麼?一體不可分的。那假如我們遇到境界的時候,你看他那個人我的對立、分別非常強,那有沒有自他一體的一種心境?那就沒有了。

那我們再回到《無量壽經》,三輩往生,上輩、中輩、下輩都有哪個條件?「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那自他彼我對立很嚴重,就不在菩提心當中了。「若知自性是眾生,故願度脫;自性是佛道,故願成就。不見一法離心別有。以虛空之心,發虛空之願,行虛空之行,證虛空之果,亦無虛空之相可得。如是發心,名之為圓。」我們看省庵大師《勸發菩提心文》,老人家也是用心良苦,他把什麼是邪、什麼是正、什麼是真、什麼是偽、什麼是大、什麼是小、什麼是偏、什麼是圓,給我們講得這麼清楚,那我們這個心才能用對,我們那個發菩提心的方向就是完全正確了,不然我們都會覺得我有發菩提心,但是一勘驗,那確實不相應。所以是不是真的發菩提心,《勸發菩提心文》就是很好的一個勘驗的經典。

這個是就黃念老講的,我們來勘驗我們信願有沒有具足。那我們就先講到這裡,勘驗的部分。

那你比方說,我們這一部經《太上感應篇》講的是深信因果,那我們要勘驗,我們這一部經有沒有真正深入,真正把因果了解透徹,那怎麼勘驗?我們遇到人事物還有沒有情緒、還有沒有埋怨,這個就勘驗出來了。人有埋怨的時候,那我們不信因果,「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你看達摩祖師遇到一隻鳥被射下來了,老人家也藉這個緣給牠說法,是吧?但是你看他馬上告訴牠:「你被箭所射也是因果循環所致,你不要有埋怨,我為你授三皈依,日後做人好修行。」那這一幕跟我們有沒有關係?你說那是射鳥,跟我沒關係。我們也是眾生,我們也是要在一切境界當中深信因果,這樣才能隨緣消舊業,報掉了,不再造新殃。我們遇到了,我們起對立、起控制、起瞋恨了,那又造一個新殃了,這樣就冤冤相報,沒完沒了。所以剛剛聽師父講經,「受辱不怨」,你必須連那個報復的念頭都不能起來,不然它會是什麼?一個種子,這一生沒有報,有可能來生又會報。

再來,我們談第三點,聖教是內學。早上有同仁、有學長提到,容易見人家的過。事實上這個問題應該是所有的修行人都必須要過這一關,這一關其實挺不容易的。比方我們從經典來看,《朱子治家格言》有說,「因事相爭,焉知非我之不是,須平心暗想」。我們人跟人衝突,一個巴掌拍不響。所以,等於是說能衝突起來,因為兩個人都發怒了。這句話也告訴我們,假如人跟人要摩擦起來的時候,只要有一個人覺得我可能也有錯,他的瞋恨就會怎麼樣?就會比較降下來,不會一直盯著對方的錯。

好,我們現在用師父的法來解決這些問題,「別人錯的也是對的,我對的也是錯的」。當然,這個從文字上我們是依義不依語。別人錯的為什麼是對的?那個對是什麼意思?也是因果相續,不是偶然的。比方說,現代人很自私,現在人脾氣大,他會不會突然變成一個自私跟脾氣大的人,不會吧?他也是因果相續而來。所以為什麼說可惡之人必有可憐之處,你看,我們在分析東西都不離深信因果。所以為什麼《無量壽經》說「先人不善,不識道德,無有語者,殊無怪也」?每一個人從一個角度看都是受害者,尤其我們是炎黃子孫,居然沒有學到五千年的智慧,可不可憐?所以所有的人都是可憐人,我們還跟誰對立?所以別人錯的也是對的,那個對的就是正常的。

可能有人又會說了,那我跟他勸過好多次了,他還是不聽。可能我們家裡的人,他又不是不懂,他又不是不學,我勸他那麼多次了,他還是不聽。我們勸人家勸不動的時候,那行有不得怎麼樣?反求諸己。為什麼愈近的人愈難勸?因為他也覺得我們沒做好,所以又有一句話叫五十步笑百步,人家心裡不服。所以這個「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它真的是講到徹底了。他不服是結果,有沒有原因?有,因為他覺得你也沒有做得很好,這是一個角度。所以人家覺得我們沒有做得很好,人家不接受那也是對的,哪有錯?也是人之常情。再來還有,很可能他現在的行為完全是情緒化,可是問題是,他那個情緒化是不是因為長期對我們行為一點一滴積累的,今天這件事只是導火線而已。

有時候我們會覺得家裡的人說,這麼芝麻蒜皮的事情,搞那麼大,發那麼大脾氣幹什麼?大家有沒有這個經驗?可是我們也著相,著在他小題大做。事實上,可能我們家裡的人已經怎麼樣?「我忍你很久了。」但是這個時候你可不能補他一句話,「真心像鏡子,你落那麼多印象幹什麼?」你又用道理又要壓過去了。所以所有的境界都在練自己的心,你得要往內觀;只要一往外,一看他不對了,又要跟人家講道理了,那愈打愈火熱,止不住了。

所以我們有商量過傳統文化的XY軸,是吧?「嚴以律己,寬以待人」。所以師父這句話其實也是在註解這個「嚴以律己,寬以待人」的修學態度。比方,他那些印象都是我們以前做錯落下的,所以也是我們錯。當然講起來很簡單,在境界當中就不是那麼簡單了。比方說落印象是自己造成的,可能我們下一個念頭是,「那我也改很多了,不然你要怎麼樣?」你看,這要伏住妄念、伏住貪瞋痴可不是那麼容易的。時時都是向內調伏自己的心,這個是真功夫。

剛剛講的師父這一句法語,別人錯的也是對的,你都一直在往內了;我對的也是錯的。修行是修這一顆心,心是分別執著就錯了,心是真心才是對的。當我們產生我對你錯,分別產生了,傲慢產生了,高下見產生了,我們用的都不是真心,還在那裡跟人家爭什麼對錯,一點意義都沒有,繼續爭下去只是互相造更多的業而已。所以這一句法可以解決。

還有另一句法也可以解決,因為也是有人去問師父,我實在很難不見別人的過。師父說:「那你真想改嗎?」他說:「我真想改。」師父說:「你從今天開始,看到一切人的過失,你就告訴自己,是因為我做得不夠好,所以不能感動他。他不孝,你就不要在那裡氣得半死,你就把孝演給他看;你看到人家無禮,你就把禮演給他看。那變成別人的錯,這個緣變成鞭策你更好的提升自己,他是你的逆增上緣。」其實這個也很有道理,因為「人之初,性本善」,他假如出現一個完全做到的人,他還有善根,他雖然不能馬上改,但是他會覺得淨空老法師做得對。他還有良知,他自己做不到,他還有良知覺得誰是對的,我要效法他。所以真的你完全做到了,那就像我們舜王這樣的教化力量,「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其實我們很多團隊都是老法師庇蔭的,像成德我們自己做領導了,做得不好,底下的人還沒走,為什麼?因為他看在老法師做到了,他這個信心還沒有動搖。對,所以我們現在真的都是在老法師的庇蔭之下,不然我們怎麼攝受人心、怎麼帶團隊?當然,也要期許自己,一切有緣的人對聖教的信心是因為我們做到,讓他信心不動搖。我們要珍惜,現在是師父罩著我們,我們有這個機緣歷事練心,要好好提升自己。這是第二個方法。

第三,我們想到儒家有一段開示很好,這也是個大儒,唐荊川先生他說到:「須要刻刻檢點自家病痛」,就是我們時時刻刻檢點自己的毛病,因為「所惡於人許多病痛處」,就是我們好像看別人,這個人怎麼這麼虛偽,這個人怎麼這麼攀緣,就是我們在看別人過的時候要能反思到,「蓋所惡於人」,我們覺得別人做得很不好的,「惡於人許多病痛處,若真知反己」,就是比方說他脾氣大,我一反回來看自己,「若真知反己,則色色有之也」,我們身上也都有。這個話說得非常有道理。

比方說,一個完全沒有脾氣的人,看人家發脾氣是什麼心境?他已經沒有脾氣了,他已經嘗到不發脾氣的好處了,那他再看到別人發脾氣是什麼感覺?覺得太可憐了。就好像佛菩薩分別執著都放下了,他過上佛菩薩的日子了,看我們眾生還隨順貪瞋痴,他那個憐憫心就起來了,他怎麼可能去看眾生的過,然後還跟他可以對立起來,然後去批評他的惡,不可能。所以我們之所以能見人家的過,還能夠產生這種對錯跟對立的狀態,事實上我們的內心還有這些習氣,那是藉這個緣我們這個習氣起現行了。

所以蘇東坡先生那個公案說,「心中有佛,見人是佛;心中有糞,見人是糞」。大家要了解,佛法講徹底的話,一切境界是我們的心變的,我們這個心還看到某一個人脾氣很大,那個相是他還是我?是我的心變的。所以真正反己,就有受用處。比方說這個人可能脾氣百分之九十,我們還會因他而生氣,可能我們還有百分之十;我們沒有的話,不會因為他的行為生氣。這樣一反省,他不也是我們的增上緣嗎?若真知反己,那我們都有學處,就趕緊在我們心地當中下功夫。

所以事實上,我們可以去思惟一個問題,就是大家可能有最討厭的人。那你討厭他一定是他哪一個行為,是吧?那我們可以靜下來思考看看,你最討厭這個人的那個行為我還有沒有,這個值得大家去反觀看看。假如還有,那還有什麼好對他生氣的?感恩他都來不及了,因為他提醒我們,我們還有這個,那我們不是很生氣嗎?

所以接下來我們再講到一個,儒家很重要處事的恕道。要做個轉變,怎麼轉變?這個是范仲淹先生的兒子范純仁,范忠宣公純仁,他有一段話說到,他是勸誡他的孩子說,「人雖至愚」,他的先天比較愚鈍一點,「人雖至愚,責人則明」,要看別人過,他會變得好像很清楚。成德以前教小學的時候,一些比較調皮的孩子,比方這次不是他犯錯,別人犯錯了,你一問,他都可以講出來別人錯在哪裡,他平常最常犯錯的,可是他一講別人可厲害了。那事實上,當我看到這樣的學生的時候,我心裡起什麼念頭?你看你,你看你,都在看別人。事實上,他都在看別人,我呢?我也在看他,我也在看他的過。所以修行容不容易?不容易。

你看「達摩祖師」那個鏡頭,他在那打瞌睡,明明他就打瞌睡,打到點得太大醒過來了,是吧?醒過來了他也沒有覺得自己在那打瞌睡,他馬上向外看,「你看,都在打瞌睡」。他明明自己在打瞌睡,他看別人錯。結果風一吹,「油燈滅了」;第二個,「你怎麼說話了?」第三個,「我們不能說話」;第四個,「嘿嘿,只有我沒說話」。所以聖教是內學,很不容易,那個要有高度的內觀、內省,才有辦法走上修行的路。

所以唐荊川先生講的,刻刻檢點,然後能真知反己,其實我們身上也都有。子貢很聰明,口才也一流,你看孔子對他的教導。道理也明白很多,這個都會出現我們修學的誤區了。「子貢方人」,方人就是批評人。孔子說,子曰:「賜也賢乎哉?」端木賜,你很賢德了嗎?接著孔子說:「夫我則不暇」,不暇就是沒有那個時間跟工夫去批評人。其實夫子講這句話是非常有道理,而且也是他老人家自己修行的心得,就是說真下功夫的人,時間、精力都不夠用,哪還有時間去看別人跟論別人。同樣的這種心境,在夏蓮老修學當中也完全點出這一點,夏老說:「真學道之人,無剪爪之暇」,就是他用功到連剪指甲的時間都沒有,「安有功夫說閒話」,哪還有什麼時間、精力去講別人的是是非非。

因為克己復禮,我們都知道克己不容易。有一位也是儒家的大儒,他說「二十年治一怒字」,這個都是很有涵養,甚至都有胎教的人,都是大儒,「二十年治一怒字,尚未消磨的盡」,就是他的瞋恨心還沒有完全降伏,「以是知克己最難」,就是要調伏一個習氣,調伏這個瞋恨他花了二十年工夫還沒有完全消磨掉。那等於我們這一生要伏住這些煩惱時間都不夠用,假如我們還看別人過、還要去批評,那我們根本就不可能能功夫得力。所以今天學長們提出來說習氣很難調伏,尤其這個見人過,只要這個過沒有調伏,我們這一生也不可能是修道人。這不是成德講的,六祖大師告訴我們,「若真修道人」,真正的修道人,「不見世間過」。那我們見了,我們就不是真正修道的狀態,只能跟佛法、聖教結一個緣,但是這一生要成就不大可能。

所以范純仁先生講的,「人雖至愚,責人則明;雖有聰明,恕己則昏」,就給自己找藉口寬恕自己,就會昏暗,就會用妄心。我們想起昨天,我們談到真幹,這個幹字是什麼?一毫懈怠,一毫自恕,這裡講的就是自恕,「恕己則昏」。接著范純仁先生說,「人但常以」,他這一段話就做個轉變,「人但常以責人之心責己」,我們很容易看別人、指責別人、批評別人,以責人之心怎麼樣?責己,「以恕己之心」,我們每天不對的念頭挺多的,我們都很容易包容自己,別人才說錯一句話,就三年都跟他過不去,這個不行,要做個轉變,「以恕己之心恕人」。能這樣去處事,「不患不到聖賢地位」。所以我們見人過這個習慣,也可以用這一段法語來對治,以責人之心責己,以恕己之心來寬恕他人。這是跟大家講到這個是內學、內功。

接著我們看第四個,修行要主動。之前我們講孔子的一段法語,「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當然這種主動,比方說「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這是《論語》的話嗎?是。你看,見到自己的惡念、惡行如什麼?就像摸到那個滾燙的水,趕快要制止;「見善如不及」,就是我們看到師父的榜樣、聖賢人的榜樣,馬上下決心要去效法,這個都是主動的態度。當然,我們很願意去下功夫,可是也不要用力過猛,矯枉過正。你下了很大的決心,最後變成壓力很大、很沮喪,這樣也不妥。我們剛剛說的慚愧,接著是什麼?奮發。你的慚愧變成沮喪,那個不對,要循中道,用功不能太緊,把自己壓得喘不過氣來。小家庭一分享,到你的時候一分享,整個家都是低氣壓,然後大家心臟都有點喘不過氣來,你那種痛苦、那種消極一下子感染了所有的人。當然,我們被感染也是我們定功不夠,也不能怪他。所以四大天王都是表法,東方持國天王拿什麼?琵琶,所以他護國不能太緊,也不能太鬆。那護國再拉回來護什麼?護身、護心、護自己的修行,也要寬猛相濟,不能用力過猛,不能壓力太大,緊了會斷;也不能太散漫,鬆了就彈不出來,就修不成了。

再來,這個主動也有對治的這種意義在。其實六度都是對治,布施對治慳貪,持戒對治惡業,忍辱對治瞋恨,精進對治懈怠,禪定對治散亂,般若對治愚痴。我們自己的習氣自己要清楚,然後要用什麼法來對治,這個要自己下功夫。師父領進門,修行靠個人。請問我們一天會遇到多少境界?萬境交集,哪有你一天的境界,比方只有一個貪心,有沒有瞋?有沒有慢?都有。所以你在一切境界當中,你都要正念提起來,來對治邪念跟習氣。所以《勸發菩提心文》裡面有一句話叫「以無量善法對治煩惱」,你要以契機的法去對治我們這個煩惱。比方說,很急躁的人要治之以緩,等於是脾氣很暴的人要治之以和,粗線條的人要治之以細,就是要用細心來對治。我們性格有偏頗的地方,都要用法來對治,這個對治就要歷事練心,要練出功夫來;要練出功夫,也要練出耐性來,也不要著急,打敗仗是正常的。所以夏蓮老提醒說不計成敗,是吧?不要又被境界轉了,又氣餒了,又兵敗如山倒。

我們看第五個,我們修學要有耐性、要有恆心、要有毅力。比方談到這個耐性,用功也要很有耐性。比方說定課每天都要做,不要斷;比方說聽經,每天要聽。師父說他沒有一天離開佛菩薩的經教,這個也是很重要的教誨,我們一天不讀經、不聽經,煩惱就愈來愈多,所以這個都要很有恆心、很有耐性。修行只有兩件事,這兩件事事實上再深入只有一件事,就是「生處令熟,熟處令生」。我們什麼很熟?分別執著很熟;什麼很陌生?真心很陌生,佛號很陌生。所以修行就是這個分別執著很熟,慢慢用佛號取代,慢慢用正念來取代,他熟處就令生了;那你時時佛號都慢慢提起來了,生處就變熟了,所以事實上佛號熟的時候分別執著就生了,所以也是一件事。但是這個修行都有過程,要時時安住當下就好。印祖講的,「聖狂之分,在乎一念」,不要把它想得太複雜,多少敗仗那個也是因緣聚散,當體皆空,最重要的是當下這一念要對,在當下用功夫。

這個恆心,我們用一段也是夏老的話來講,這個也是《華嚴經》裡面提到的,我們修行就像鑽木取火一樣,你鑽木取火,你一定要鑽到火出來,你不能停。其實這個火出來,表的就是你要修到智慧現前,不然你一停下來不鑽了就涼了,是吧?「火勢隨止滅」,這個就是不能懈怠,要有恆心。就用這個鑽木取火來比喻我們不能懈怠,一定要堅持不間斷的用功,智慧才可以現前。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經驗,很沮喪,然後幾天都不肯聽經、不肯念佛。成德自己的感覺是,也曾經好幾個月都很沮喪,之後那個沮喪會成為一種習慣,拉都拉不回來。所以用功一停下來,不只不能進步,可能會什麼?前功盡棄。所以這個恆心,有恆為成功之本,對我們的提醒也是很重要。

這個耐性裡面,就是我們要謹防急於求成、謹防浮躁。古德有講:「為學第一功夫,要降得浮躁之氣定。」浮躁我們心就很散亂,然後也定不下心。什麼事情我們還是要道法自然。永明延壽大師,他的教誨裡面有一段話說到「萬物盡從成熟得」,又說「熟果不搖翻自落」,就是這個果實熟了,你不用搖它它自己掉下來,這個叫水到渠成。就是說有耐性的話你就不著急,你會不管是自己的修學,還是他人的因緣,或者是利益眾生的因緣,你就會懂得什麼?水到渠成,不要操之過急,因為欲速則不達,你一著急了適得其反。所以「熟果不搖翻自落,生禽誰喚卻驚飛」,這個就是反效果了,這些動物反而被你嚇跑了。好像師長老人家今天講經也說,佛菩薩去利益眾生都是什麼?被動的。可是有一件事是主動的,提升自己,那是主動的。正己是主動的,化人什麼?隨緣,不去攀求。你看師父出家,他也是被動的,人家請他九次,那代表他的德行成熟,人家一定要請他出家、一定要請他講經,這個就是緣成熟。

包含我們講到學習的次第,「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假如我們今天身還沒修,就急於要齊家;或者我們家還沒齊,急於要什麼?利益社會,這個就攀緣了,就變成學習是躐等了,沒有循著這個次第了。所以去利益他人,那是緣成熟,佛菩薩、觀世音菩薩自然會去安排。所以我們應該是先盡到我們的本,本分在哪。比方說,我們自己跟父母都還不能真誠、不能交心,那我們怎麼去利益眾生?你跟父母能交心,你的真誠才能現前,跟父母都有這些隔閡,那你真誠怎麼現前?可是有一些人他可能小時候父母沒有學,那根本就沒有好好照顧他,甚至還拋棄他,有沒有可能遇到這個情況?有可能,所以現在被拋棄的孤兒有。所以有時候,我們一開始說一定要從父子有親去恢復,那他們一聽難不難受?那有可能這個法契不契他的機?不一定。所以這個現象以前很少見,幾乎沒有,現在比較多。這個也是社會都是功利主義,人愈來愈自私,才會造成這樣的行為。可是縱使是這樣的人,他一定有遇到對他無私奉獻的人,不然他不會活到現在長大了,是不是?所以,他也有一分那種很自然知恩報恩的這種性德可以透出來,所以我們說述祖德,那也是我們李老師他們設計這些課程,也都是順著人的性德在引導。這個時候可能對他來講,那個幼兒園的園長,他一想他的眼淚就流下來了,他一想才慢慢知道我恩德那麼多,他那個親愛他就可以延伸出來。

所以佛菩薩都會看,你身還沒修,那他不可能給你派任務;你硬是要去攀這個緣,最後你自己也很累,把事也給搞得亂七八糟都有可能。所以應該還是要從孝順父母開始做起,「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當你真的跟父母完全沒有隔閡,那就是你的身修有個基礎了、家齊有個基礎了,自然而然會有利益眾生的緣分。胡小林老師也說,一個人要落實經教、要練功夫,哪裡最可以練?家裡面,家裡面的人特別了解你,家裡面的人也特別能包容你。

再來我們看下一點,第六點,不畫地自限。之前有舉到冉求跟夫子的一段話,冉求說他「非不說子之道,力不足也」。孔子馬上點醒他,什麼是力不足?「力不足者,中道而廢」,是走到一半力量不夠了,你現在還沒開始走,所以你這個是「今女畫」,這個是變成畫地自限。但是人要不畫地自限,最重要的也是要相信自己,「信為道元功德母」,也要相信自己有如來智慧德相,也要相信我們印光大師的一句話:「人皆可以為堯舜,人皆可以作佛」,這是印祖的,顏回夫子的是說,「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我們有這樣的信心,就不會畫地自限。

第七(成德現在講的這些,都只是自己很粗淺可以想到的點,大家有想到其他很重要的觀念跟心態,也請大家要反饋給成德,成德有機會的時候,一定幫大家去做供養),只有自己是學生。這一點,我們從兩個角度來看。第一個就是,所聽的一切經教都是講給自己聽的,自己是當機者。師長有一次講經有提到說,跟他十幾年的這些弟子,在聽他老人家講經的時候,念頭是這個是老法師講給初學的,這個是老法師講給誰聽的,就不是講給他聽的,這樣的心態,他就不得受用了。應該是說,老法師講的每一句都是講給我聽的,我就是當機者,我當下就要去受持。其實這個心態也不容易。我們在台上跟大眾分享,成德是感覺我們七十幾個學長善根不一般。成德有時候在講課的時候很常發現,幾乎每一堂課都有這種現象,就是底下聽的人,聽、聽、聽,他就會出現這樣的眼神,這樣。那個眼神,成德的理解就是,他看台上那個人講的,「那個人有沒有在聽,那個就是說他的,他有沒有聽清楚?」就是他關注的是這樣,晃過去。

當時候成德在海口的時候,有一次就是邊講就看到那個先生那個眼神就開始變化了,然後就轉頭。他的兒子還坐在中間,他轉過頭,然後把手伸過去拍拍他太太,然後看著她,拍拍他太太,都沒有講話。我的解讀,那個先生說:「老師在講妳,老師在講妳。」然後那個太太也轉過頭來,瞪了她先生一眼,也沒說話,瞪了一眼。那個瞪是什麼意思?「你也沒好到哪裡去,還講我。」那個孩子呢?所以三個人誰最認真?那個小孩認真在那聽,他還沒有見人家過,他都很老實在聽。當然了,這些心念之後會不會影響到小孩?鐵定會。所以要當個當機者也不容易。

其實我們真的冷靜下來,老人家剛剛講的,哪一句我完全做到了?那也還沒有。一句完全做到了,性德的智慧就透出來了。每一句經教都是調伏什麼?習氣的。調伏得徹底了,這個性德之光就透一點出來。所以每一句我們還沒做徹底,注意力都還放在別人身上,那就不可能得力了。

第二個是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的精神,就只有自己是學生,其他的都是老師。其實孔子也是這麼教我們的,「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我們的心念都是放在聖賢、師父、佛陀,他們的優點我還有什麼沒有效法,我還有什麼過沒有改,每天都在這下功夫,一定可以德日進,過日少。我們假如覺得進步不明顯,應該我們的心念還是沒有回到這個「只有自己是學生」的態度。所以不得力一定有不得力的這個我們心念用錯的地方。印光祖師他那一段話講的,「看一切人都是菩薩,唯我一人實是凡夫」,也是「只有自己是學生」很好的一個註解。

再來第八,用心如鏡。因為我們修道就是恢復真心,真心像鏡子,所以我們在修學的態度就是用心如鏡。《莊子》有一段話,讓我們去體會用心如鏡,他說到,「至人之用心若鏡」,就像鏡子一樣,「不將不迎,應而不藏」。「不將不迎」其實就是未來勿將迎,「不藏」就是不落印象,過去的事情不放在心上,過去勿留滯,這個其實也是夏老講的。這些都是讓我們怎麼心保持清朗、清淨,不要落在心上產生這些煩惱。其實也就是說,我們不要有過去煩惱、現在煩惱、未來煩惱,真心一法不立,我們隨時都有這些過去、現在、未來的煩惱,那就不能像鏡子一樣了。

好,那大家去感受一下,假如我們心裡有事,你要去做好一件事容不容易?有時候人家在跟你交代事,「唉,唉……」,你魂已經飄出去了,又拉回來,心不在焉,不在當下。因為心裡有事,你就很難去應當前的很多緣。有一位大儒叫劉念台先生,他就講到,「學者遇事不能應」,就是我們遇到事情不能應對得好。就是師父講的,你面對境界要清楚。像成德這一點就做得很不理想,常常腦子裡還有很多念頭,所以有時候在境界裡就慌張,或者不知道怎麼對應。這一點要跟李老師學習,她在境界當中很清楚,還可以當場機會教育,因為她很清楚,她就看到大家情況出在哪裡。「學者遇事不能應,總是此心受病處。」比方說,小家庭分享叫你講你講不出來,你就不能應了。那你不能說是他逼我講的,「總是此心受病處」,還是在這個境界當中,自己的心可能有罣礙、可能散亂,可能突然啥念頭都沒有了。啥念頭都沒有叫無明,有念頭叫妄想。

所以接著他說,「只有練心法,更無練事法」,只有練心法,沒有練事法。練心之法怎麼練?「大要只是胸中無一事而已」,心上不要放事情,胸中無一事而已。好像有一句俗話說,「無一事,乃能事事」,意思就是你心中無一事的時候,什麼事來你就很自然的應。就像我們看師父,他隨時都很清淨,人家什麼境界來都不影響他,問他什麼問題馬上就答,他無一事,乃能事事。「無一事,乃能事事,此是主靜功夫得力處」,就是他「主靜」,安靜的靜,就是他的心常常能夠清淨、安靜下來,不會受境界的影響,主靜功夫得力處。所以這個用心如鏡,這我們平常要觀照自己這些心念。

過去的煩惱,我們深信因果,那應該就不會罣礙了。因為你印在心上很深,就是你還是有不甘心、怨。這個過去煩惱可以消除。包含你轉煩惱為菩提,化悲憤為力量,也可以把過去煩惱轉掉。甚至於「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把過去的事都轉成一個積極面。「過去之非不可留」,過去的錯誤留在心上,就變成心裡的障礙。現在的妄想,就考慮現在的事,猶豫,不知如何是好,這個時候就要懂得萬法是因緣生,靜下心來,把客觀環境分析清楚,不要慌。「度德量力,審勢擇人」,你應對事情看緣分,都有這個應對的準繩,你就不容易煩惱、妄想。而且這個現在的思惟裡面,也是要務本,也是要敦倫盡分,也是深信因果可以對治現在煩惱。你不要擔心,為什麼?欲知將來結果,只問什麼?現在功夫。所以這一句話就對治你現在不要亂打妄想,未來也不要亂打妄想。

再來,未來妄想。其實深信因果,要怎麼收穫(未來是收穫)就要怎麼耕耘,就對了。再來我們對未來還有一種擔憂,很怕事情做不了,毀了,擔不擔心?所以最後,印祖有一段話講的,其實還是不離因緣果,所以什麼都離不開因果。印祖講,「天下事皆有因緣」,都是因緣,「其事之成與否」,這件事能成還是敗,「皆其因緣所使」,都是因緣造成的,因緣果造成的。「雖有令成令壞之人,其實際之權力,乃在我之前因,而不在彼之現緣也。」這個事能敗主要是誰的原因?操之在我,不在他,他現在再怎麼惡劣也破壞不了,那有什麼好擔心未來的?最重要是自己,「縱使身止諸苦中,如是願心永不退」。

我們再拉回來,老法師有沒有遇到很多不好的緣?可是你看他的果怎麼樣?殊勝得不得了。人家把他的道場拿走了,沒道場了,「都是他害我的」,那完了,敗了;可是「我的願心不退」,最後聯合國給他一個道場,那已經是最高的道場了吧。所以你看,「乃在我之前因,而不在彼之現緣也」。「明乎此」,把這個道理搞明白了,「則樂天知命,不怨不尤」,你不怨天不尤人。「素位而行」,守著你的本分,安住當下的因緣去做,素位而行,「無入而不自得矣」。「君子無入而不自得」,明理的人,理得心安,這個未來煩惱就可以藉這些法來調伏。

好,今天就跟大家交流到這裡,謝謝大家!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22年3月18日15:27:31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65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