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立修学的正知正见(第2集)成德fashi主讲

如何建立修學的正知正見       成德法師 2019/5/10 檔名:16-003-0002

MP3下载

諸位家人,大家早上吉祥,阿彌陀佛!

剛剛注意到,成德上台的時候還有音樂伴奏。昨天有吧?昨天也是這個音樂嗎?你看這個覺照力很差,為什麼今天有聽到音樂昨天沒聽到?可能昨天第一堂課比較緊張,人煩惱做主的時候,觀照力就弱了,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都被這個執著卡住了;今天上來是第二天,稍微放鬆一點,恢復一點覺照,才知道人家用心良苦,放這麼好的音樂加持我。以前沒放的時候,我都會想說,怎麼李老師上台有音樂?你看,成德這個無始劫的習氣,遇境逢緣它就起現行了,就有點攀比心上來了。

但是我們修學傳統文化有一個很重要的心法,當然這個師父都給我們點出來了。我們確實福報大,我們說知福、惜福、造福,知緣、惜緣、造緣,知恩、感恩、報恩。這個我們都很熟,但是我們要深入去理解這些話,知福、惜福,還要再造福;可是假如不知福,他就不會惜福,那這樣福報再大會怎麼樣?那就花掉了。福報就像錢一樣,你沒把它好好去用在積功累德,你把它揮霍了,那他福報就花掉了。

所以師長老人家他給我們講法,我們福報大不大?我們剛聽的時候特別專注,聽的時候常常聽到觸動處,一把眼淚一把鼻涕,有時候更控制不住了,得要頂禮三拜,「老人家是太偉大了,老人家太慈悲了」,有沒有?這是第一年的狀況。再聽個三年、五年,開始:「師父怎麼又講這個了。」我告訴大家,成德學佛差不多十年左右,可能還沒有,那時候是二OO六年,學佛差不多七八年那時候,剛好到聯合國,當時候是湯池的一些經驗供養給這些大使。結果師父做總結發言,成德心裡想說,這麼好時機,面對底下都是大使。結果師父講什麼時間最多呢?三個老師。我在那急得不行,你知道嗎?這個時候趕快把一些道理開解,怎麼講三個老師?當時候在下面還著急。所以你看看不懂,看不懂師父在做什麼,還覺得自己看法對。其實很多年以後才突然有一點體會,傳統文化是師道,它的大根大本。假如人對根沒有深刻的體會,你把很多花果告訴他,他不一定有受用,甚至於會著在這些花果上面。

比方說,那一天我們看師長老人家,他現在的法緣到聯合國去了。那個花果多麼的壯麗,我們看了佩不佩服?這個佩服裡面有沒有羨慕?有沒有善惡夾雜?哎呀,你看站在聯合國,揮揮手。可能一開始的發心很純,但是走著走著,很多的讚歎、掌聲,會不會把我們無始劫的習氣給調出來?這個別人看不到。所以昨天說「賢護等十六正士」,這個賢護最重要要護誰?要護好自己才行。

所以《了凡四訓》那一句話很重要,「惟從心源隱微處,默默洗滌」。沒有下這個功夫,我們第一關絕對打不破。第一關打不破,就是這一輩子學了幾十年,連門都沒進。所以師長老人家常常講,他出家受具足戒,回去看老師,給老師謝恩,這個公案我們都很清楚。到慈光圖書館,老人家一看到師父,遠遠的說什麼?「你要信佛!你要信佛!」這個我們聽了幾次了?很多次了吧?我們信佛了沒有?所以為什麼師父要重複?因為那個是最關鍵的,假如我們在這個最關鍵當中沒有真實入心,這個根就沒有了。

我們走這一條路的名聞利養會輸給世間嗎?成德個人覺得超過世間,是吧?你今天有權了,人家一直讚歎你、一直恭維你;你一離開了,人家還是這個態度嗎?是吧?可是你發心走這一條路,很多人他是真正讚歎你,而且很信任你,那種名聞的力量有時候不比世間小。所以我們走這一條路,師長老人家說,這也是劉素雲老師給我們請法的,我們這些年輕人還不懂得請法。劉老師問師長老人家說:「他們這一輩年輕人,走師父你這條弘法利生的路,難度跟你比怎麼樣?」師父說:「難度百倍都不止。」

所以就讓成德想到夏蓮居老居士有一段法語,也在昨天跟大家介紹的,都是他老人家走過的修學的深刻體悟,就是這個「六信四願三幸一行齋」。有沒有人昨天去翻了這一篇?沒有翻很正常,因為你們沒有手機,可能手上也沒有這個書。裡面就提到,我們在末法時期,內障外魔。內心的煩惱障我們比師父多多少?我們保守估計十倍就好了,這已經很客氣了,這個時候會用到我們曾經學過的數學。內障十倍,外魔、外在境界的誘惑也十倍好了。十乘以十,怎麼樣?一百,十的平方就是一百倍。「無人不具」,每個人都會遇到。有沒有人聽到這裡:「算了吧,別走了吧。你看師長老人家那時候說:『講經下錯一個字轉語,墮五百世野狐身』,別講了吧。」那我請問大家,別講了要幹嘛?「哇,好難啊,別走了吧。」別走了要幹嘛?幹嘛?只有一件事,搞輪迴。不要說墮三途,這個講得也太實在了。但是對大眾的時候,這個也要敏感。這個是緣不同,應對也不同,這個可不是狡猾,這個是什麼?你要會觀機,要隨眾生心,應所知量。

所以很多人性格很直,這個優點太難得了。對修行來講,直心是道場;彎彎曲曲的人,就是很會耍小聰明的人修行很難。直心的人要修行比較相應,但直心的人必要過的關就是容易得罪人,還要調柔。所以修行不容易,這個深要深到心性相應,不然每一個優點都還有得磨。所以修行要有耐性,我們昨天,包含到今天的修學重點,跟大家一起探討,修學正確的心態,這個恆心就是一個很重要的關鍵。

所以《論語》裡面說,「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仁好不好?特質裡面有仁慈心,挺好的。但是你沒透過學習,這個仁心沒有到見性、沒有到圓滿,它有不足。所以仁慈的人,《晚晴集》裡面包含弘一大師選出了大乘經跟祖師教誨的精華一百句。這一百句好不好選?我們有時候要自己會有一種思惟想像,不是亂想。你一聽到《晚晴集》是弘一大師選一百句,你就要想像《大藏經》擺在你面前,祖師教誨也擺在你面前,來,選吧,好不好選?一體會這個情境,就會知緣、惜緣、造緣。這一本《晚晴集》拿在手上,會不會不珍惜?不會。《群書治要》容不容易選出來?一萬四千多冊,你來選選看,選出六十幾冊,還要是精華。所以有一句話叫人在福中,這句話講誰?講我們自己。

《格言別錄》裡面講:「精明者,不使人無所容。」精明好不好?就是做事比較精細,比較考慮得到。可是不要因為自己太精明,旁邊跟你共事的人覺得壓力很大。是吧?對呀。所以《了凡四訓》說:「吾輩處末世」,我們現在在末法時期,「勿以己之長而蓋人,勿以己之善而形人,勿以己之多能而困人」,這都是優點。但是你沒有真正學得更加的調柔跟圓融,優點有時候你傷到人自己不知道。傷到人有沒有造業?有。這一生要成就,要隨緣消舊業,不再造新殃。那我們稜稜角角不磨,每天「我要往生」,這邊刺一個,那邊刺一個,你都結惡緣,那你怎麼往生?所以這些句子都是我們最熟悉的,我們要深入思惟,就會給自己很重要的修學指導。不能常聽的句子都聽得太熟了,老人家念上句我們能接下句,自己有沒有受用?所以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這個做下去才能深、才能有廣度。

《太上感應篇》還沒開始講,所以人生最難的不是奮鬥,而是抉擇,就是在因緣當中要取捨。好像要把一個理講透是需要時間的,大家有沒有這個感受?是吧?可是你每一個理都要講透,成德覺得可能最後一堂課的時候,成德會說:「來,我們翻開《太上感應篇》,太上是什麼意思?」這個也是太誇張、太執著了。剛剛又收到兩張大家提的問題,你看假如「來,我們先討論一下這個問題」,可能這個問題還沒討論到,好,時間到了,我們下一節課再說。那這個問題跟大家商量一下,問題是要探討,但可不可以在成德講課當中順便帶出來,回答大家的問題,大家一起探討一下。甚至於大家要了解一點,昨天李老師說:「師父常說:『你會麼?』」這個是禪宗的話。那我們用老法師的法語來詮釋會不會,這個我們比較親切。不然一句「你會嗎?」「我又不是修禪宗。」大家要知道,禪是什麼?佛心。所以禪的精神對修行重不重要?當然重要了,全性起修,全修在什麼?在恢復我們的性德,所以禪宗的精神很重要。

你看夏蓮居老居士編《淨修捷要》,不是破我們,禪、教、密、律是一還是四?對,一才入得了門。所以佛門叫什麼?不二法門,全部都是指導我們回歸這個真心。所以師父又有一句法語很精彩,「生活是念佛,工作是念佛,應酬是念佛,處事待人接物,沒有一樣不是念佛」。你說這個有沒有禪宗的味道?師父後面還補一句:「幾個人懂啊!」我們懂了,師父拿起一個杯子,我們就笑了,叫拈花微笑,以心傳心,這個法就傳給我們了。

所以師長一直在講「會嗎?」要會修行。其實師父講的頻率最高,就是詮釋這一句。我們修行就是六根接觸六塵,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這句話講得夠清楚吧?有沒有指導我們怎麼修行?有,六根接觸六塵,而且師父還很慈悲,他說起心動念放下我們現在還做不到,先從六根接觸六塵放下什麼?執著。執著是什麼?見思煩惱。再分開來,見惑、思惑。思惑我們最熟悉的,貪、瞋、痴、慢、疑。六根接觸六塵,就在這個境緣當中,我們有「我貪」起來了,趕緊打掉;「我瞋」起來了,趕緊打掉。今天我們在面對他人,這個「我瞋」一起來,打下去的時候,心裡馬上調柔,就不會跟他對立衝突了,劇情就不是照業力演了。這個時候我們就慢慢體證到什麼?依報隨著正報轉,「哎呀,我這幾十年來那個舊的劇情開始改編了」,但是它的關鍵就在這個會不會。

其實我們《無量壽經》持誦了這麼久,有沒有同樣這一句教誨?有。所以經典就是生活,不然我們持了老半天都沒用上,那經典還是經典、生活還是生活,又沒有入不二法門了。所以有一個人,師父說:「你先念三千遍」。然後那個人也挺老實,就念了三千遍。三千遍之後跑來見師父:「師父,我已經念了三千遍,接下來怎麼辦?」師父說:「再念三千遍。」

佛門有一個學習的重點,「依義不依語」。不然我們也可能是那個念完三千遍又來,那接下來怎麼辦?再念三千遍。你要依那個義理,不要著在文字相上。師父讓我們念三千遍的用意在哪裡?那可能不是一個用意而已,是吧?那每個人你只要有一個領悟了,你就好好照著做,你那個領悟你就自己可以體證到了,修定,還是讓我們熟悉之後在生活上能反觀。結果他念了三千遍,變成例行公事,這些悟處都沒出來,要再念三千遍。所以我們陳學長這個悟性很好,因為昨天成德遇到他,剛好吃飯時間,我說:「你不吃飯?」他說:「我不吃,你說要增胖三公斤,對我來講,我要瘦三公斤。」你看這個大乘根性,不著言說相。

《大乘起信論》,我們是不是修大乘的,是吧?那這句就重要了,大乘起信,得要守這個大乘修學的心法,要不著言說相。語言文字都是言說相,所以你不能執著這句經就是什麼意思,這個經有無量的意思,是吧?你這句經文,他們兩個成長背景不一樣,歲數也不一樣,遭遇也不一樣,你跟他開解這一句全部一樣,那不是我們鸚鵡學舌嗎?你一定跟他分享要利益他,要契理,還要契機。那你契機能不考慮他現在的心態還有他的過去嗎?你一開解這句,馬上跟他過去的哪一件事情一連接起來,他眼睛就瞪得特別大了,耳朵就豎起來了;你一講都是別人的,就有點聽不下去,還要勉強聽一下,因為你那麼用心。

所以陳學長他聽出來了,胖三公斤的意思就是要健康,這樣你回去父母看了就高興,是吧?這個就把意思聽到了。

「離言說相,離名字相」,名字相就是名詞術語。我們走學術路線,以後要小心這一點,那是學術,他就研究這句是怎麼講的。很多人一聽師父講「孝」字或者哪一個字,結果他學《說文解字》了,然後就卡住了:「《說文解字》不是像師父老人家這麼講的」。他這麼一卡住,執著開始發酵了。發酵成什麼?再聽師父講經,那個信心跟那種恭敬退了。所以這個心態它是不知不覺會起變化的。

我記得我剛回到大陸,還沒開始跟大眾交流《弟子規》,先去拜孔子。結果到了北京,後來要到山東,剛好遇到一個出家人,像彌勒佛一樣,影像還很深刻。他特別有意思,我們一起去的人,有人吃素,有人沒吃素,我們圍在一起吃飯,有人就吃肉。這個法師,因為出家人有時候年齡看不出來,我也不知道他幾歲。然後他就在那吃的,然後在那笑得很開心,說:「人家吃肉滿口香,我吃青菜往西方」。我當時候聽了特別感動,你看他的恆順眾生功夫很好,人家不會去盯著別人的問題,他說「人家吃肉滿口香,我吃青菜往西方」。你看念這句的時候,那些吃肉的人不就種一個,他也沒嫌棄他,種一個什麼?吃青菜往哪裡?往西方極樂世界,跟人家結個緣。

結果接著他樂呵呵的又跟我們講:「我有一些徒弟,他們去上了佛學院,還沒去以前,遇到我叫我師父師父,叫得可親了;去上了三年回來,連師父都不叫我了。」他是帶著笑意講的,所以我印象特別深刻。但是就會覺得很深刻就是,學了一點知識,佛學院就是學很多經教,心態不見了。

所以人可貴可貴在哪裡?那個心都不變。比方說這個人對你有恩,你那種感恩心一直沒有變;突然有一天他做你的下屬,你還是沒變,這個就不簡單了。所以我們常常說,「這個人對我變心了」,那個人氣得要死。其實我們是不是一個變心的人?我們自己都是變心的人,我們還去批評別人變心,那人家服不服氣?他當然不服氣。所以除非我們做到了,不然我們不能去挑他這個缺點,而我們也有,我們沒有資格挑他。這不是我講的,《大學》講的,「君子有諸己而後求諸人,無諸己而後非諸人」,這個話通達人情。「無諸己而後非諸人」,我們要提醒他的缺點,結果我們身上有的時候,他服不服氣?所以聖人通達人性就是這樣。他心裡會很自然的不服氣,你五十步還笑我百步。那我們又很執著一定要跟他講,他那個情緒就愈頂又一直頂在那,又沒效果,所以自他都沒有益處。然後我們又花太多時間看別人、說別人,自己又沒用功,他就愈看我們又愈不順眼,這叫惡性循環。所以怎麼跳出惡性循環?修行心態裡面第一個重點,隨順聖賢佛菩薩教誨,不隨順自己煩惱習氣。這一句話師父講的頻率也很高。所以師父常說:「最重要的要重複。」佛陀是這樣,老法師也是這樣。可是我們現在重點在重複得我們聽得太熟了,就沒把它放心上。所以我們變成要互相提醒,不然修到最後會變老油條,我們不願意走這條路。

所以剛剛講到,《無量壽經》裡面講的,「不起貪瞋痴欲諸想,不著色聲香味觸法」,那這個不就是師父講的六根接觸六塵境界,是吧?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所以《無量壽經》有沒有教我們?有。我們讀了它幾千遍,都還沒用它。《無量壽經》裡面又有一句話講,「亦無希求不希求想,亦無彼我違怨之想」,「捨離一切執著,成就無量功德」。其實我們前面做到了,生活是功德,工作是功德,應酬是功德,哪怕你一個微笑、一個眼神,統統是功德。有沒有人可以用一個眼神讓人家充滿信心?有吧。有沒有人可以用一個微笑把人家的初心給喚醒?師長老人家就有這個功力。

成德有一次也是很沮喪,都憋著,也不敢講,個性比較內向。你們有看出來嗎?所以要看懂一個人是不容易的,我個性還是比較內向。我有一個結拜大哥就說了,說成德是上了台就變另外一種人。他用一個比喻,我們台灣有很多廟,廟裡面不都會降乩嗎?降乩你們聽懂不懂?有那個鸞生,叫降乩生,「我是呂洞賓來了,還是三太子來了」,這樣,三太子來就會像小孩一樣。他說,你上了台就好像乩童(ki-tâng)。閩南人就聽得懂了,就好像被附身一樣。其實他誤會了,成德是相信老法師的一句話,也是李炳南老師教導師父的,哪一句話?至誠感通。自己習氣很重,根本沒有資格跟人家講法,可是又有機緣,求佛菩薩加持,所以一上來了,什麼念頭都沒有了;你還有其他什麼念頭,你怎麼講,是吧?你說今天在講課的時候還能打小差嗎?打不了了。

所以師父那時候有講,人家說我是愛講經的和尚,師父講這個的時候還在笑,他說人家還說我是愛講經的和尚。其實那個是批評的話,然後師父聽了也很樂,師父說其實我是透過講經伏住我的煩惱。其實這一句不又是一個修行的重點?什麼方式可以讓我們的煩惱伏住,那個就是對我們很好的方法,你舉一要反三。你聽完這句,「師父都有這麼好可以調伏習氣的方法,我又沒有機會講經」。那你看,那每一個法你有執著了,不受用還生煩惱。

所以昨天欠大家一個故事,剛好順著講。文殊菩薩說:「遍大地,什麼是藥,採過來。」善財童子是文殊菩薩的學生,他思惟了一下:「遍地皆是藥」,他來回應文殊菩薩,這個叫「父母呼,應勿緩」,他回應了。接著文殊菩薩又說:「什麼是藥,採將來。」又重複一次。這個時候你看人家善財童子,老師又講一句了,他可不能又回「全部是藥」,那就不對了。他就採了,抓了其中一個草藥就遞過來。文殊菩薩接過來:「此是藥,能救人也能殺人。」是吧?每一句法是藥,所以叫法藥。草藥治我們的身體,法藥治我們的法身慧命。可是當我們的心態不對的時候,有夾雜,不夠老實、聽話、真幹,都夾雜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分別執著,那這個法都變毒藥。

為什麼成德推薦大家多聽幾遍「菩提心貫注在整個生命中」?因為師長老人家講得太透了,心的根本、行的根本都講透了,真是稱性之極談。他其中不是剛好有人問問題嗎?遞來的這個問題單,師父講講講突然說,愈學愈分別、愈學愈執著,還覺得自己是佛弟子,統統學錯了。那我們聽這句話,我們聽的時候,「愈學愈分別、愈學愈執著」,完了,那這句話是不是藥?不是法藥。是什麼?這個話又增長我們的執著了。所以修行不容易就在善觀己心,能時時洞察我們這個念頭是覺正淨還是迷邪染。所以說我們受三皈,最重要的六祖提醒我們:「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

章嘉大師是幫師父扎基礎的,章嘉大師的話重要。所以章嘉大師說,三皈依就像車票,上了車拿了車票,到達目的地下車了,請問這個過程當中車票在哪?沒有一刻離開身體。不能離開,一離開,查票的人一查:「請下車,不能再走了」。「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

那當然,成德講到這裡,可能大家另外一個煩惱又出來了,我現在正思惟,我思惟得對不對,總要有善知識給我印證吧?我也不願意都是隨順我自己的煩惱習氣,那我怎麼知道我的思惟對,是吧?剛剛有沒有人起了這個煩惱?所以我們分享課程的人,也很怕講完之後讓人家一堆煩惱,這個就造很多罪業。

所以這裡就更顯得蕅益大師講的「淨社銘」。「淨社銘」就是淨土宗的淨,社團的社,座右銘的銘。就是團體的修行,這四個是綱領。其中一個就是「善友為依」。大家都是同一個師門的,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我們這一個思惟,我們是當局者,可是他們是旁觀者,他們可以護持我們。我們講出來,大家看一看都沒有問題,這樣就可以做;假如我們所有的人都覺得還是有疑惑,好像角度不同,不能達成共識,這個時候可以向上請教。師長老人家是很慈悲的,最後只要是他的弟子們的問題不能解決,哪有可能他老人家不指導的?可是我們可不能每一個問題都直接逼到他老人家那裡去,那他老人家每天不忙死了,是吧?除非我們解決不了的。

剛好講到這,就拉回來跟大家回應一下,就是我們講到一個修學,甚至於你接受所有經教,非常重要的一個心境。其實師長老人家也幫我們選出來了,老人家說學傳統文化第一堂課,這個都是師父布置的,不是我們的智慧能達到的,當時候師長老人家知道我們在分享傳統文化,就讓我們講一個主題,叫「如何做一個如理如法的好人」,你要如理如法修行。用什麼來講?用白鹿洞書院的那一段教誨,「四千五百年前,中國的老祖宗是怎麼教導他的後裔的」。所以點出來整個學習的目標、學習的內容。內容是什麼?五倫。學習的方法: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篤行之後還分出來三個大的綱,哪三個?立身、處事、接物。接物當中又從五千年的文化挑了兩句,哪兩句?「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大家相不相信,《四庫全書》這麼一大部書,就是這兩句話的註解。

佛陀四十九年所說的經,就是「看破放下」這四個字的註解。不管哪一個,《華嚴經》什麼經,每一句都可以歸在看破放下。一切法門都歸到兩個字:「止觀」。看破,觀;放下,止。所以佛陀是最會歸納,一下子讓我們掌握綱領。又一即一切,又從理又到一切事相。所以會修的人,時時能抓到根本,又能用到每一個事相當中。所以這個叫「依體起用」,依這個真心起用,「攝用歸體」,又每天的處事待人接物的領悟,又回歸到自性,回歸到煩惱輕、智慧增長。

佛法不是要學得很多,你學到最後不是深刻去解行的時候,我們走的就是一條非常習慣的路,慣性,學知識的慣性就上路了。我們現在要念佛不容易吧?「哎呀,我怎麼沒念佛」,趕快提醒自己。可是請問大家,我們有哪一次打妄想要提醒自己?「我來打一下妄想」,沒有吧?太熟了。所以修行就一件事,聽起來是兩件事,事實上是一件,「生處令熟,熟處令生」。但是一個人假如「生處令熟」了,這個佛號熟了,那個妄想自自然然就愈來愈少了,所以還是一件事。

所以我們修學很強調悟性,不是強調知識。師父在開解的時候,我們走的是開悟的路,不是走知識的路。到英國漢學院去是和光同塵,你不是跟著英國人走。孫中山先生是國父,就已經講出來了,我們要跟外國人學的就是機器,其他的都要跟中國學。當時候成德看台中蓮社的這些刊物,就看到師公在六幾年、五幾年就大聲疾呼,不要認外國人當爸爸。你看台灣有沒有大智慧的人?有。所以福報重要,沒有福報,大智慧的人不能發揮。

所以你看當時候唐朝有福報,魏徵大人就可以發揮了。現在習主席出來了,我們魏校長應該也可以發揮了,因為現在走的是大唐盛世的契機。可是問題是大家要認清楚,現在不是大唐盛世,現在是剛開始,那個芽已經冒出來了,還不是結果。我們認清現在是發芽,所以就不會想著我要吃蘋果,想著要幹嘛?灌溉、施肥是我們的責任。現在可不能在那裡皺著眉頭:「我要吃蘋果,我要吃蘋果。」那叫不識時務,看不清楚時局。

所以很多道理,真的,老祖宗,包含這些前人,都給我們講得很清楚。所以我們受的難一句話就講透了,「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一個家要興,就是要回到他老祖宗的教誨;一個團體要興,就是要回到當初創立他們團體,最重要的其實也是祖先,用我們大陸的話叫開創者,叫老革命,是吧?你回到那個精神,它就興了;你忘了本,忘了本哪有樹可以長得好的道理?所以這些道理都是相通的,你可以舉一反三,《華嚴經》說「一即一切」,這個都是用悟性。

所以老人家用四千五百年前這個教誨,讓我們可以抓住五千年來教誨的綱領,在立身、處事、接物能夠這樣來觀照。接物當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主要對誰?對他人;「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對誰?自己。自受用、他受用。那我們想一想,「行有不得,反求諸己」,我們聽到這一句的時候,吞不吞得下去?大家吞下去沒有?藥要吃下去才會有作用。我們欣賞這個藥,欣賞了三四年,「行有不得,反求諸己」,那還是不能治病,得吞下去才行。這個就是佛門說的受持,你得受持才行。吞不下去正常的,但是《了凡四訓》勉勵我們,「始而勉強,終則泰然」。

很勉強,吞不下去。那不吞要幹什麼?諸位學長,不吞要幹什麼?輪迴。以後我們家人之間有人被卡住了,「我實在受不了了」,受不了要幹什麼?你就不要再講了。受不了要幹什麼?點到為止。你跟他講要輪迴,「我要輪迴,關你事」。所以講話過了,點到為止,人家還覺得你護念得很好;過了之後,「關你什麼事?」因為你沒給他留面子。沒有,我剛剛什麼都沒講。我剛剛有講嗎?你們要配合一下,不過我這個不是賴你們。所以佛陀說,若說我有說法者,即是謗佛,不能解我所說義。大家讀《金剛經》讀到這一段會不會:這是啥意思?明明說了四十九年,說他沒說。所以這個就是說,萬法怎麼生的?因緣所生,「當體即空」,它那個緣聚就什麼?緣散了。所以你下一次要用這一句的時候,要是緣分怎麼樣?剛好恰當的時候用這一句。你緣分用不恰當了,這一句話出去,人家就恨你二三年。所以出言要順人心,他的接受度你要能掌握,「知其心,然後能救其失也」,《禮記.學記》裡面的話。

所以對自己要嚴格,對別人要「寬以待人」。所以別人對我發脾氣我寬容,但我不能對別人發脾氣。為什麼?「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真的這一句心法下去了,當前所有煩惱全部治掉,除非你不吃藥。你相不相信,這一句法解我們當前所有煩惱。假如你有哪一個煩惱這一句解不了,請寫上來,然後成德要向你懺悔,因為我講錯話了。是吧?講錯話了要負責任,不然我就墮野狐身。那大家不能讓我墮野狐身,有遇到哪個不能解的,一定要給我寫上來,OK?

為什麼有根本智,還要有後得智?因為人種類有多少?很複雜。你在福建長大,那江西人的思惟模式你了解嗎?你在安徽長大,那你去了陝西,陝西人他的性格你了解嗎?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是吧?對呀。所以你看師父他在點我們問題的時候,他都不會說你怎麼樣、你怎麼樣,他都說什麼?我們都是煩惱非常重的凡夫。大家聽師父講經的時候,有沒有把他的心法透過這一句聽到了?所以會聽的人,那一集裡面不知道學多少東西。

所以修學態度當中,有一個態度很重要,「慕賢當慕其心」,這也是禪宗的精神。你要學到他的什麼?不是學到他的言說。假如我們學到老人家的存心,應該我們的弟子學完之後出來都跟他老人家處事相應。可是好像還有一段距離,我們好像「我跟師父哪裡像?」大家有沒有經驗?你出去工作,跟人相處,人家不知道你學佛,突然有一天說:「你是不是淨空老法師的學生?」假如人家這麼跟你講,你是師父的真弟子,因為人家從你身上可以感覺到老人家講的教誨,或者他的行誼你有展現出來。

你可不能一見到人就拍胸脯,「我可是淨空老法師的學生。」你犯了兵家大忌。這是對外犯了兵家大忌,對內呢?把自己給賣了。為什麼?講這句話的時候,有夾雜什麼沒有?有沒有要藉由師父的光怎麼樣?給自己抬一抬身分,那不是把自己給賣了嗎?然後你講這句話,為什麼犯兵家大忌?以後人家就說:「淨空老法師的學生,你師父說什麼,你師父說什麼,你怎麼都沒照做?」那你就在那邊氣得要死:「我也還在修行,我又不是一步登天。」可是你要知道,人家為什麼會這樣對你?是你自己造成的,你不先露餡,人家怎麼會這樣要求你?所以講到最後,怎樣也想不通的事,最後這一句「行有不得,反求諸己」還真能救我們。「他怎麼可以這樣對我?」有可能我們會講,「那就一件小事而已,他這麼較真幹什麼?都要出人命了。」萬法因緣生,那件小事叫導火線。

美國跟英國要打仗,是不是因為就是那個船頭發生那件事,是不是?就是那船頭的事,就一件小事就打起來了。不對,那叫什麼?導火線。真正原因在哪?真正原因可能都積累了一百年還多久了,最後終於藉一件事爆發了。同樣的,我們在反思事情的時候,就一件小事,幹嘛那麼小題大做?你看我們就轉不過去。其實要了解,三年、五年、十年、二十年,多少事落在心上。好,重點來了,要求自己要不落心上;對待別人,落心上很正常。「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行有不得,反求諸己。」我們再講一句我們最熟悉的話,「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其實這一句何嘗不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行有不得,反求諸己」的註解?甚至於《論語》裡面多少句都在講這個,「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得到什麼果報?人家不怨我們,「遠怨矣」;那躬自薄而厚責於人,必然結很多怨。

所以剛剛跟大家講的,我們去領會師長老人家這個言語背後的存心,甚至言外之意你都可以去領悟,你的收穫就大了。所以學人情事理,大家不能一聽,「師父都有李炳南老師可以跟,跟著什麼都明白,人情事理,我又沒得跟。」所以有沒有人聽完課之後,回去把棉被蓋上在那裡哭,「我都沒有像李老這樣的老師」。我們有二祖對達摩祖師那個恭敬心,其實我們聽一片老人家的光碟,都不知道學多少了。然後把領悟學到的去落實,那個悟性就一直上來了。所以佛陀也有一句話提醒我們,不要太執著,「神光,不要太執著」。

佛在《遺教經》,等於是他滅度以前講的,裡面有一句很重要的精神,但原話我不記得了,佛的意思就是說,佛子離我數千里,受持吾戒,終必得道,就是他的弟子離他那麼遠,只要受持他的教誡,一定可以證果;在吾身邊,就是這個弟子在他的身邊,不受持他的教誨,也不可能成就。所以有一句話很重要,時空是真的嗎?我們都聽過,時空是人的什麼?錯覺。要不要繼續用錯覺?不要,把錯覺打掉。當下如面佛天,如面師長老人家給我講經,那個聽起來絕對不一樣,我們不受用就是感受裡面有夾雜分別執著。

所以為什麼師長老人家說他有弟子在哪裡?在那個螢光幕前,他沒見過。這不是也點出來了嗎?真正傳人不在他身邊,甚至他沒見過,可是是他的傳人,這是真的不是假的。你看劉素雲老師見老人家第一面的時候,她還沒見以前,她就已經是什麼?傳人了,她已經轉境了,她也跟我們證明了。可是你看她見了以後,又是表法。沒見,不執著;見了,藉由緣表法。她修學很好,老人家還讚歎,「她念佛超過我」。師父也在給我們表演普賢行,你不要聽師父在讚歎劉老師,聽了怪怪的,不是很舒服。一聽經會有不舒服,馬上釐清,什麼念頭?內學,馬上反觀,我不舒服的源頭在哪裡?就可以看到分別執著,趕緊把它放下,就有受用了。所以你看劉素雲老師她修學這麼好,都是師父這麼肯定的,人家一段時間就去當面匯報學習心得,就給我們演出一個學生的態度。

據成德了解,我們同學當中,有親近過劉老師很多次的人,這個都是福報。這一生要見到這些高僧大德不容易,要很珍惜。有時候有機會親近一段時間,我們的珍惜會怎麼樣?會有減退。所以你看師父老人家,章嘉大師過世之後,他在幫章嘉大師守靈,那麼多天在做什麼?這麼多年來大師教我什麼?這惜緣。後來師父有沒有造緣?有,這是他的老師最歡喜的事情。「愛敬眾人,即是愛敬聖賢」,眾人得法益了,章嘉大師最高興,李炳老、方東美教授最高興,他造緣,我們都是他造緣當中受益的弟子。

我們談來談去一個多小時了,其實不也是談怎麼不分別、不執著,安住當下。所以今天大家也聽《太上感應篇》的故事,好不好聽?很好聽,那個聲音真好,講得也好。今天有沒有講到「三心不可得」?還沒有嗎?有一個天什麼禪師,他不是講了什麼過去的事,還在那裡懊惱,這叫過去煩惱;你現在這事情該做不做,猶豫不決,這叫現在煩惱;想著未來,孩子是不是要怎樣,要不要買房子,這個叫未來煩惱。這過去、現在、未來煩惱念念相續,就是分別執著。所以修行有一句很重要的話,叫安住當下。講到這裡,那不想過去、不想現在、不想未來,那我要怎麼想?想阿彌陀佛。有人來跟我講話了呢?真誠對待。這是真心都保持了,那就不是用三心了。

所以夏蓮居老居士就講,念佛跟處事要用第一念,不要用第二念。第二念就是分別執著,第一念就是真心。那怎麼用?我們之後的課程再跟大家交流。今天再講這段話,這一節課又game over(結束)了,我們今天一定要把修學的心態跟大家討論一下。事實上剛剛這一個多小時有沒有講修學心態?就沒有一句不是。你們要給我一個回饋,這樣我比較講得下去,不然變成我好像硬強迫自己,是這樣吧、是這樣吧,硬是強迫大家要接受,這個是不行的,這叫控制的念頭,這個不對的。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所以講話這個人情事理,你會聽經的人就學到,你真的有機會看到師父的時候,你就要好好去觀察。所以漢學院的學生也很有福報,師父老人家特別關心,一年去漢學院的時間也都算比較多,有時候還超過一個月都有。那會觀察的人,就會在師父舉手投足當中去學習。所以大家早課都「一心觀禮」,不要只在三十二拜會觀察,要從三十二拜到什麼?一切處,就變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了。誰是善財?「善財,《華嚴經》末後去參學的那個善財。」完了,表法,著相了,著語言文字相了。

你讀《地藏經》,地藏地藏,汝之威德不可思議,佛陀摩地藏菩薩頂,誰是地藏?念《地藏經》的時候,念到這一段有沒有頭頂熱熱的?菩薩表修德,我們是修行人,那菩薩表修德,所以四大菩薩是誰?那不是我們,我們就沒修了。菩薩就表修德,我不學地藏菩薩,我不學普賢菩薩,那不就沒有修行。因為四大菩薩是代表,一切的修行,這四大菩薩就圓滿了。所以大家可不能讀普賢行願,那是普賢菩薩的境界,那是地藏菩薩的境界,那是觀世音菩薩的境界,那叫愈念愈分別、愈念愈執著。人的道心隨時都有加減乘除,所以要護好。因果有加減乘除,道心也有加減乘除,隨時都在變化的。

講到人情事理,因為昨天成德講到楊震先生,楊寶的後代。你們在聽故事就知道,楊震是楊寶的子孫。楊寶又救了王母娘娘的使者,後來給他四個玉環,然後四個孩子,四代三公。所以師父說,慈心不殺落實在哪?《太上感應篇》。所以這個不殺的功德很大,這個楊家的後代體會就深了。因為我昨天念了三位學長,然後我就覺得好像還有,但是不記得了。後來一下來說,我們楊學長沒有講到,我就提醒我自己,明天一定要講一下,這叫人情事理。

因為我曾經有一次,在馬來西亞剛好有課程。在馬來西亞那個好像有七八千人,場地比較大,一開始你要:尊敬的什麼法師,尊敬的丹斯里先生,就是要稱呼。結果那次我就這樣稱呼稱呼,稱呼完就要開始講。結果一看左邊,丹斯里先生的太太坐在那裡,我就很難過了,因為我們剛剛沒有注意到。你就講丹斯里先生賢伉儷,是吧?人家就很歡喜了,人家這麼大力支持。結果落了這一句,害我挺難過的。可是不能繼續難過,因為還在講課,所以你得趕快調整一下心態,趕快講,但是這個印象就很深。就是處事的時候,人情事理要方方面面顧得到,不然有時候你花了很大的精力,最後漏掉一些很重要的部分,最後還搞得人際關係當中產生一些誤會,就不好。所以,阿彌陀佛,藉由這件事也供養大家,以後大家處事待人接物,處處留心皆學問,人情練達皆文章。

我們這個學習,當然首先要立志。其實我們這幾天的課聽下來,大家立志沒有?都立了。比方師長老人家說:「學佛就要學釋迦牟尼佛,學儒就要學孔子,學道就要學老子」,那目標很明確了。接下來我們學習的內容是什麼?要不要抽一下籤?知道的請回答一下。沒有標準答案,大家不要害怕。比方說學習的內容是什麼?鴻超學長。我稱你一下鴻超學長,可能我們底下的學長就想起來,「行超普賢登彼岸」。

葉學長:謝謝法師的鼓勵!鴻超剛才想到的就是師長提的三福、六和、三學、六度、普賢十願這些內容。謝謝。

成德法師:這是佛門的。儒家的呢?五倫、五常、四維、八德,這個綱就很明確了。謝謝您的廣修供養,阿彌陀佛。他是受持普賢行,這個超字就是普賢行。那我們再歸納,就是師父常講的,就是倫理教育、道德教育、因果教育、聖賢教育。這個都是名相方便讓我們理解,那這個四是四嗎?請問你講倫理的時候,有沒有道德?有沒有因果?有沒有聖賢?所以這個是方便讓我們很有系統的,你一想到聖賢教育,兩綱八目:明明德、親民,格物、致知、誠意、正心,這是明明德;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親民。你就好掌握,也便於你觀照思惟。而你在倫理裡面,就是落實道德。你一個父子有親裡面,有沒有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那當然有。這個是我們學習的內容。尤其古人有講:「人無倫外之人,學無倫外之學。」那我們就知道,真實的道德學問就是落實五倫大道,不是在這五倫之外還有什麼道可以修。

我們要落實這個五倫,為什麼李老師特別強調七個及時?那也一定是她個人,甚至於她帶團隊過程當中,觀察大家修學的狀況,很希望大家能得力,觀察到大家可能那個下手處還不夠具體。大家現在來上課了,李老師講七個及時好像也是順理成章。其實李老師講七個及時醞釀多久了?近的十幾年,從她遇到傳統文化,有沒有開始醞釀?她沒有那些體悟,七個及時就不是她講了,家文化也不是她講了,別人講。所以大家也要很體會李老師良苦用心,把這些十幾年的深刻體悟供養給大家。所以這個下手處就更明確了,七個及時,其實在五倫裡面都能落實。

再來,修學的次第、次序。這我們想得起來的,當然,「眾生無邊誓願度」,接著「煩惱無盡誓願斷」,這是次第。包含兩綱八目也是次第,要從格物、致知、誠意、正心,接著才能身修而後家齊。這個就是提醒我們學不躐等。佛陀也講,「不先學小乘」,這個是在《佛藏經》說的,「不先學小乘,後學大乘,非佛弟子」。我們所有中國的門派都是大乘,小乘已經中唐以後就沒落掉了。所以這句話對我們也重要,我們得學小乘。所以我們學《太上感應篇》,就是要扎好大乘的根基。因為我們愈了解為什麼學,我們就學得很認真。我們不知道為什麼學,沒辦法我就報這個名了。漢學院就說得來上這個實修班,那就很憋了。要了解為什麼要學。

《華嚴經》講的也是次第,信、解、行、證。講這麼多,事實上它也是相通的。你說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不就是信、解,解是什麼?博學、審問、慎思、明辨;行,篤行;證,什麼時候證?解行一相應就證。可是證有深有淺,哎呀,體會很深,有證,那當然不是大徹大悟的證,但是積小證、積小悟可以成大悟。這個是次第。

包含《論語》講的,「可與共學,未可與適道;可與適道,未可與立;可與立,未可與權」,這是不是次第?你要先認真學,然後要提醒自己屹立不搖,然後還要在屹立不搖當中懂得什麼?變通。學、道、立、權。

再來,學習的方法,有一句話叫「廣學原為深入」。請問我們一個多禮拜的課程,學了不少東西,那有沒有遵守「一門深入,長時薰修」,有沒有?有。講得再多,都是什麼?孝親尊師;講得再多,都是真心。那會學的人都消歸性德,所以會學的人學什麼都是一門深入;不會學的人,你讓他只讀一個東西,他就在那個東西當中生執著。這個都要就事而論,這個沒有一定的。

而且老人家又說,你選一部經以前,要先把根基扎牢。我說:「師父,假如沒有把三根扎牢,然後他一直讀《無量壽經》,可不可以?」師父說:「可以,可是他的時間會比較久。」那這個久又是個重點,多久?那總不能讀到最後,久到斷氣了還沒受益。所以有時候師父領進門,修行靠個人。因為這個時候就有一個重點,修學的心態要記住,佛陀有教四依法,「依法不依人」,這是不是一個學習的重要態度?很多人卡死在這裡。我這麼尊敬的老師、這麼崇敬的老師,怎麼他修學也是這樣?怎麼他的行為可以做出這樣的事?難過了幾年跳不出來,甚至還想自殺。我是真實遇過,那個衝擊太大了,他最尊敬的人怎麼是這樣?可是那個衝擊為什麼能那麼大?師生之間是求道,怎麼會產生這麼大的衝擊?情感,是情感產生作用了,「依法不依人」是理智。可是我們剛剛又講到重點,我們不能做一個變心的人。那你不跟他學就叫變心,那也太著相了吧;不跟他學心不變,這才是會修行。為什麼?當初那一顆心沒變。你崇敬老師,希不希望他成就?他有恩於你,他教你東西;可是他還沒成佛,他也在修行,會不會遇到境界?會。遇到了,你勸他他也不聽,怎麼辦?怎麼辦?遇到不聽,他愈來愈嚴重,那你不救他嗎?你不護念他嗎?這才是真心。

為什麼那個衝擊這麼大?情感;還有什麼?要求。要求的念頭很細微,「他怎麼可以這樣?我不能接受,他都學多久了?」學得再久,也會有關卡。我們又不是這一世才學的,過去世都不知道學多少次了。釋迦牟尼佛都來八千次了,那我們跟他老人家不知道學多少次了,不都會出現關卡?那佛菩薩有著急嗎?還是很有耐心。所以念念都是為了他,這才是真正的念這個恩。所以很多忠臣為什麼離開?「我懶得理他。」這是忠臣嗎?離開也是要提醒他。

所以學聖賢,「慕賢當慕其心」。有些忠臣,比方說清朝開國,范仲淹有一個後代叫范文程,他輔佐清兵,請問大家,他是不是不忠?他是看到時局,明朝已經沒辦法起來了。你看他這麼一歸順之後,少殺多少眾生,全部是他建議的,皇太極聽他的。你看可進可退,他已經達學、道、立、權。所以我們會卡住,一定都有卡住的那個執著點出現。所以佛這些話很好用,「依法不依人」。但是你不能聽我這麼一講,回去,「領導,我不幹了,我要離開你了」。

時間已經到了。所以你看,有時候你開了一個話題,你沒把它講完,到時候又出事了,「我聽你講的」。所以這個就是要判斷緣,除非你的領導已經到完全勸不動了。紂王,武王要伐紂,也要紂王到那個程度了才可以伐紂。你不能看個不順眼,「我要效法武王」,那就完蛋了,那就造嚴重的罪業。

好,「依法不依人」。「依智不依識」,依智慧,不依分別執著,這個就是識。「依義不依語」,剛剛舉的例子就是胖三公斤,然後陳學長說他是瘦三公斤,這叫「依義不依語」。

再來,「依了義不依不了義」。我感覺老人家這個開解非常有智慧,一般講「依了義不依不了義」就是,你要依當生可以成就的叫了義,當生不能了脫生死的叫不了義,這是一般的解法,可是師長老人家一解,那我們隨時可以用,師父說:「你真的修持之後,你受益的、你得力的叫了義」。開解得好不好?我們抱著那個了義,怎麼修都不得力,煩惱愈來愈多,「這是了義、這是了義」,一直抱著它。每個人的情況、善根福德都不一樣,你得不得力只有自己知道。所以這個能得力了,就是對你來講是了義,對你有益處。

所以剛剛說,講經妄念少,有些人是念佛妄念少,有些人是讀經妄念少。有些人一讀經有利益了,「你一定要讀經,你一定每天還要讀多少,你不這樣你就修學不得力。」這個就是他一得力,又產生執著,那麻煩了。你看得力的人小心,進一退九,一個人進一步,退九步的危險同時產生。只要我們又把這個「對」執著,他就開始退了,他就不會觀機了。所以叫「今日之是不可執」,這也是夏老的話,今天自己覺得對的事不能執著。「昨日之非不可留」,昨天已經過去了,「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不要放心上,會障礙自己的清淨心,你沒有辦法修學了,一直在那裡一直懊悔,「今日之是不可執」。這些法確實伴隨我們走這條路很重要。這個是四依法。

好,今天時間到了。抱歉,過了十分鐘,就先跟大家交流到這裡。謝謝大家!阿彌陀佛!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22年3月18日11:37:51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651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