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教育杂志|第556期|专栏: 我们的使命|2020年12月15日

admin 佛陀教育杂志评论2阅读模式

因果教育:太上感應篇講記(21)

正己化人。

註解云:「正者,確不可易;化者,自然而然。」「所謂其身正,不令而行也。正己有許多功夫,化人有許多妙用。人能正己,未有不能正物者也。」一個人的心正、言正、行正,自然能得到大眾的尊重,鬼神也會尊重和擁護,更能得到諸佛護念。

「正己」是完成自己的德行,「化人」是幫助一切眾生。自己的智慧德行沒有成就,就不能教化眾生。四弘誓願中的「眾生無邊誓願度」,要想落實這一願,一定要先斷煩惱。斷煩惱是完成自己的德行,學法門是成就自己的智慧。唯有德行智慧兼具,然後方能化人。是故,教化眾生先要成就自己。古往今來,祖師大德乃至於十方諸佛,亦無例外。

我們身為佛弟子,無論是在家、出家都有度化眾生的使命,而度化眾生一定要先正己之心行,正所謂「學為人師,行為世範」。「師」是表率,「範」是楷模。我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要為世人做好榜樣,一定要遵守倫理道德,遵守聖賢的教誨。

《無量壽經》云:「咸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普賢大士之德,關鍵在於拓展心量,普賢菩薩的心量是「心包太虛,量周沙界」。因此,要想成就自己的德行,就得放下自私自利;而要想放下私心,則必須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明白了真相,看破了,自然就容易放下。因此,首先要建立正確的宇宙人生觀,對人生、對自己的生活環境,有正確的認識。這是智慧。有了智慧,還要有功夫,功夫是指克服自己的煩惱習氣。煩惱習氣是無始劫來養成的,就是儒家所講的「習性」。習慣成自然,很不容易斷掉。但若不斷習性,即使理解佛法也沒有用處,還是要搞六道輪迴,還是要墮三惡道。佛教導我們要做一個轉變,轉惡為善。從哪裡轉起?念頭。以往念念為自己,今後要念念為別人、為社會、為一切眾生。

尤其學習講經的人,德行比技能更重要。德行佔百分之九十,技能至多佔百分之十。講台技巧易學,但是在講台上攝受大眾的力量,要靠自己的修持功夫。若無真實修持功夫,就不能攝化大眾。換言之,心行不相符,言行不相符,大眾聽了是一笑了之,起不到攝化之功用。若自己不正,教人端正,無有是處!

「正」是堅定的信心、願心,我們的信願是在求道。道如何求得?先要斷煩惱,斷煩惱從何下手?從「不妄語始」。《無量壽經》教導我們:「善護口業,不譏他過」,古大德教我們從「不妄語始」,此與經訓相應。

自己要行得正,最重要的是心正。要在日常生活中去鍊清淨心、清淨行。清淨心、清淨行無他,放下而已。「人神好清」,心本來是清淨的,但是卻被欲望所污染,變得不清不淨。心不清不淨就是凡夫;以清淨心處事待人接物,就是佛菩薩。

所以,學佛人一定要以佛為榜樣,以祖師大德為楷模。處事待人接物要慈悲,要寬宏大量,要顧大局、識大體,絕不隨順自己的情欲。若隨順自己的情欲,就是隨順煩惱,就會做錯事,就是造業。

日常初步功夫,要把人我是非淡化。尤其是遭到別人毀謗或者讚歎,都不動心,心慢慢就會清淨。「知事多時煩惱多,識人多處是非多」。煩惱多、是非多,心如何能清淨?心不清淨,淨業就不能成就。

>>續載中

華藏講記組恭敬整理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20年12月17日10:30:30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63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