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大经科注(第四回) |第284集|视频MP3文字|jingkong老法师主讲

 

你看看,酒这条戒叫遮戒,喝酒本身没过失,喝醉了,犯前面杀盗淫妄。为什麽这样?他头脑清醒不会,酒醉干出来的,所以酒叫遮戒,预防的,不准你喝酒。酒的开缘最多,因为中国中药,很多药是要用酒来配这个药方,应酬裡头、祭祀裡面都有酒。但是酒什麽?酒不能过量,就没有过失。菜裡面可以有料酒,当佐料用的,统统不犯。为什麽?你吃这个菜不会醉,那个酒的量很少,只是一点气味而已。还有生病的时候,以酒为药的,那可以用。年岁大的,七十以上就有开缘,七十以上身体衰弱,血液循环不好,酒能帮助你血液循环,所以这个可以用,但是不能喝醉。所以我们年轻时候,在寺庙裡看到老和尚吃饭的时候,他有一杯酒,那个时候我们初学不敢问,以后在台中跟李老师学教,讲到这个问题,老师把它讲清楚,我们明白了。佛菩萨慈悲,需要用的时候给你用,不能强迫你不能用,不可以,这要懂得。年老的人用药酒,中药泡在酒裡面的,这个对于帮助他血液循环,帮助他身体健康,这有帮助,可以用。佛菩萨慈悲到极处,所以有开缘。

 

戒律不是死板的,每一条戒都有开遮持犯,你一定要懂得,什麽时候可以开,什麽时候不能开。应当开的时候不开,你错了,你不知道佛陀的教诲。应当止的时候止,应当开的时候要开,大概开多半是利益别人,所以要有智慧,活学活用。要找机会,掌握住机会,帮助初学。有很多人不敢学佛,为什麽?戒律太严格,我这一学佛,这个戒我受不了,不敢学了,连皈依他都不敢了。我们遇到这个机会,要讲给他听,他听懂了,原来这麽方便,他就皈依三宝,他就能受戒。宣扬佛法,让他相信佛法,让他对佛法有好感,度他入门。

 

我自己是遇到一次,应该二十年前,我好像是第二次还是第三次到北京访问,住在旅馆,我下楼,正好有个朋友上楼,我们在楼梯上碰到,美国的华侨,他在北京,告诉我,今天是他大喜日子。我说什麽好日子?儿子结婚,新娘是日本人,酒席就在这个旅馆裡面,来的都是贵宾,两国的。证婚人是政协副主席程思远,电影明星林黛的爸爸,请他做证婚人。碰到我了,把我拉去,也要让我去当证婚人,两个证婚人,一僧一俗。我答应他了,为什麽?那一天来的都是高官,有好几个部长,日本的大使,大使馆裡面重要的干部都来参加,这好机会,他们难得,遇不到佛法,所以我就参加。宴会没有替我准备素菜,我们吃肉边菜。他们每个人面前都有一杯酒,我跟他们大家敬酒。我旁边是廖承志,廖仲恺的儿子,他跟我坐在一起,问我,他说你们出家人也能喝酒吗?我就把这个讲给他听。他说佛法是这样的,才恍然大悟,他说那我们都可以学佛。我说是,怎麽不能学?我这一杯酒,自始至终我陪你们就一杯,我不要再加第二杯,你们喝多少杯我不管,你们举杯我也举杯,我这裡头有酒。因为证婚人要上台致辞,有十分钟讲话,我这十分钟就是把佛法介绍给大家。机会教育,到哪裡去找?找这麽一帮人找不到。所以缘分遇到了,要布施,法布施,好事情。这些都是一些居领导地位的人,他们对佛法认识清楚了,就会支持佛法,会护持佛法,会弘扬佛法,不会做障碍。他们听不到,真正听不到,没有办法接触到。所以我们碰到了,一定要把它介绍,什麽是宗教,什麽是佛教,讲清楚,讲明白。

 

所以凡是往生到极乐世界,于中国人来说都是圣贤。君子都不能去,贤人在君子之上,圣贤君子的国土。我们往生是到这个地方去,去了之后圣贤共住。顺便提到的,就是一定要重视五戒,五戒不失人身。十善生欲界天,十善裡面加上不恶口、不绮语、不两舌,加上这三个,五戒裡面只有不妄语。什麽叫两舌?两舌是挑拨是非,是希望这两个人结冤仇,希望他两个人斗争,这是两舌。绮语是花言巧语,欺骗人。恶口是说话很难听,人没有慈悲心,有慈悲心的人不会恶口。这人傲慢,没有谦虚,都能看得出来。有的人能劝,要劝他,为什麽?他接受;有的人不能劝,他不接受,不接受你劝他,他跟你结冤仇,那就没有这个必要。五戒裡头没有贪瞋痴,十善裡头最后不贪、不瞋、不痴,生天道,这是天业,生天必须具备的条件。这样的人,学五戒、学十善的人,也念佛往生了,所以称他为人天。「又地居者,人也。或在虚空者,天也。」这说法也说得很好,极乐世界的人有人喜欢在地面,有人喜欢住空中,喜欢地面,他居住的宫殿就在地面,喜欢在空中,他的宫殿就升在空中,得大自在。所以这是故有天人之名。

 

下面这段是举比喻,这段很好懂,念一念就明白了,「举喻类显」。请看经文:

 

【佛告阿难。譬如世间贫苦乞人在帝王边,面貌形状宁可类乎。】

 

他在帝王身边,他的面貌、他的形状可不可以同类?当然不能,那差太远了。我们看念老的注解,注得简单。「右举喻」,举比喻,「以显彼土众生容色之超胜」,一共作「五番譬喻校量」,校是比较,量是衡量。这第一段是「以乞人比帝王。乞者,乞丐,讨饭求生之人,形容枯藁。人间帝王,养尊处优,形貌丰润,容颜光泽。以乞人比帝王,则丑陋甚矣」。他两个怎麽比?一个是大富大贵,一个是贫穷到极处。第二番,「帝王比轮王」:

 

【帝王若比转轮圣王。则为鄙陋。犹彼乞人在帝王边也。】

人间帝王跟转轮圣王站在一起,差得很远,又不如了。再以轮王,轮王还是世间的,跟天王比:

 

【转轮圣王威相第一。比之忉利天王。又复丑劣。】

这个世间转轮圣王,金轮圣王统领四天下,跟忉利天比差得很远,就像乞丐在帝王身边一样。帝释就是忉利天王,跟第六天王比:

 

【假令帝释比第六天。虽百千倍不相类也。】

诸位要知道,这第六天就是他化自在天,魔王波旬,天王就是波旬。波旬福报大,波旬长得很好,帝释天都比不上他。所以你要碰到他,一定把他当佛看待,你不知道他是天王。「以帝释比第六天(即他化自在天,乃欲界六天中顶上之天),又皆丑劣远甚,过于百千倍」,无法相比。第六天王跟极乐世界往生的人比比,看怎麽样:

 

【第六天王。若比极乐国中菩萨声闻。光颜容色。虽万亿倍。不相及逮。】

 

无法比!这是我们必须要知道的,不能比。这裡我们要问一问,你是愿意到第六天,还是愿意到极乐世界?甚至于一般人,想到第六天的人不多,多半想到忉利天,往生忉利天的人非常多,玉皇大帝是忉利天主。比忉利天更高的,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第六是他化自在天。这些道理,这是事实真相一定要懂,真正把六道、把十法界搞清楚了,你决定嚮往西方极乐世界。人间这些相貌不必说了,何况人间的相貌会衰老。有些帝王寿命长的,走的时候超过八十以上,也是现的衰老相,不是那麽丰满。年轻的时候,五十、六十还可以,六十以后就衰了,一年不如一年,这是真的。念老在此地注得好,「但若以第六天王比极乐世界之菩萨与声闻,则不相及逮(不可及)」,比不上,「过于万亿倍」,这都无法形容。「极显彼国会众,光颜容色超世希有。」佛这种比喻好,让我们能深一层的体会。再看「依报」:

 

【所处宫殿。】

他们所居住的地方宫殿。

 

【衣服。饮食。犹如他化自在天王。】

念老在此地的注解说,「右显彼土众生依报超胜。衣食住三者,皆如欲界之顶第六天之天王。」极乐世界的人不需要饮食,不需要睡眠,他们居住的宫殿随心所欲,变化成就。衣服亦如是,心想事成,想穿什麽颜色就什麽颜色,想穿什麽质料就什麽质料,想什麽样子就什麽样子,随心所欲,不需要去选材料,不需要裁缝,真正是一切法心想事成,得大自在。极乐世界为什麽这麽殊胜?阿弥陀佛是大护法,阿弥陀佛是真正的靠山,大施主,他供给,无量无边的供给,一切受用都是阿弥陀佛大愿,无量劫修行功德之所成就,在极乐世界大布施、大供养。下面这一段「显德」,这个重要:

 

【至于威德。阶位。神通变化。一切天人不可为比。百千万亿。不可计倍。】

 

没法子说。前面我们读过,智慧、神通、道力,这个地方讲变化、阶位、威德。我们看念老的注解,「右显正报之威德品位,超世希有」。『一切天人不可为比,百千万亿,不可计倍』,真正是不可思议,无法想像,也没办法称说。佛的善巧,是用一层一层天人来做比喻,让我们在这裡有一个概念。我们看念老的注解,这一段显示出正报,就是人身,威德品位,超世希有。「威德者,威神功德也。神智洞达,威力自在,住正定聚,决证极果,故云威德无比」。生到极乐世界的人,他的威神功德得到阿弥陀佛本愿威神的加持,这种威德很像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用他的威德来教化众生、来引导众生,极乐世界弥陀的弟子他们也学会了,跟阿弥陀佛一样,在十方世界,不是教化普通的众生,连声闻、缘觉、菩萨都有能力教导他们,因为他们的神通、道力同佛。神智洞达,威力自在。智慧洞达,这个洞是比喻畅通无阻;达,没有达不到的,遍法界虚空界。确实跟阿弥陀佛一样,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都有,不是说一定要多高的地位才有,不是的,生到极乐世界就有。你要不想去,凭自己,修八万四千法门裡头的任何一门,你一生做不到,淨土往生就得到。这个帐要会算,要不然这一生你空过了,你遇到等于没有遇到,多可惜。

 

这个世间我们遭遇很多问题解决不了,为什麽?智慧不够,威德不够,地位不够,没有地位说话没有人相信,没有人听。这个时候怎麽办?一心一意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到极乐世界以后再来,什麽问题都解决了。这个世界所有一切恩恩怨怨统统把它扫乾淨,为什麽?都是假的,决定不能放在心上,就把阿弥陀佛放在心上,问题就解决了。现前我不能解决,极乐世界打个转回来就解决了,就这麽容易,就这麽简单,能不去吗?不去,去不了,那就是经上常说,可怜悯者。世间什麽样人最可怜?这种人最可怜,为什麽?他遇到等于没有遇到。真正没有遇到,他没福。你看《弥陀经》上讲得多清楚,「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他缺少善根,缺少福德,没有缘听到经,没有缘读到经,不知道世间有这麽好的东西。对这个世间还有这个留恋、那个留恋,错了,为什麽不赶紧到极乐世界去?

 

所以你们有同学问我,我现在学什麽?我现在学海贤老和尚,二六时中就一句佛号,其他的我什麽都不看,什麽都不想做了,就是一句佛号念到底,我要成就,下下品往生我也欢喜,我不跟人家争名位。极乐世界亦如是,我学莲池、学蕅益,下下品往生就很满足,这是真的,其他全是假的。一生都听佛菩萨安排,佛菩萨给我安排的都是最殊胜的,我们自己要能体会得到,要能受用得到。无论在逆境顺境、善缘恶缘,都生欢喜心,不生烦恼,生智慧。身心舒畅,自在快乐无比,《无量寿经》会给我们,再说贴切一点,阿弥陀佛给我的,释迦牟尼佛给我的,也印证我初学佛的时候,方东美先生告诉我,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

 

你学佛,在一生当中没有得到真正的法喜,你白学了,你没有学。你要学佛,你怎麽会是这个样子?学了佛之后,无论善缘恶缘、顺境逆境,没有不快乐的,为什麽?都在提升自己。这就像考试一样,看你还起不起心动念,顺境善缘,你生不生贪爱、生不生欢喜,喜怒哀乐都是情执;遇到逆缘,冤亲债主,你有没有瞋恚。顺境善缘不生欢喜,逆境恶缘不生瞋恚,永远保持那个心,清淨平等觉,咱们经题上的五个字,那是真的法喜。无论什麽境界,我们的心充满清淨平等觉悟,不迷。对于顺逆境界、善缘恶缘,都是恩人,为什麽?没有这些人来磨鍊,你怎麽知道你的功夫达到什麽程度?要禁得起磨鍊。每一次考试顺利通关,多欢喜。一个妄念都没有,一桩希求没有,安分守己,这听天由命。天是什麽?佛菩萨、老祖宗替我安排,我在这裡头锻鍊,成就自己清淨心、平等心、觉悟的心,不迷,样样清楚,样样明瞭,法喜充满。夫子所说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所学的,习是落实到生活,落实到工作。

 

每个人从事的行业,各有各的事业,出家人的事业就是讲经教学。释迦牟尼佛表演给我们看了,他十九岁出家,三十岁证道,就是大彻大悟,悟之后就开始教学,教了四十九年,一天都没有空过。教学快乐,给大家来做分享,真自在。过去、现在、未来,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处理得非常好。往生极乐世界真有把握,想去就去,想留就留。实在我们想留不是我们的本愿,我们的本愿是希望早一天到极乐世界,佛叫我们留,那就留吧。留在这裡干什麽?做样子给大家看。像海贤老和尚住世一百一十二岁,那是他的寿命吗?不是,他的寿命也不过就是七老八十。为什麽多活二、三十年?这就是阿弥陀佛嘱咐的,修得很好,这个样子不错,样子很好,多住几年,给出家人看看,给念佛人看看,是这麽个意思。你要能看得懂,你要能看得明白,然后你自然会心安理得。要不是为这桩事情,早就到极乐世界去了。

 

所以威力自在,住正定聚,住正定聚就是绝对不会为外面境界所动摇,如如不动。为什麽能不动?全是假的。连现在物理学家、量子学家他们都说出来了,这个宇宙之间,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物质这个东西存在,科学家看到。我看到的报告是德国普朗克的,普朗克有一个学生很出名,爱因斯坦。爱因斯坦的老师,一生专门研究物质,物质到底是什麽?这个谜被他揭穿,假的,幻相,确实没有物质这个东西。物质是什麽?念头产生的幻相累积在一起,我们以为是真的,全是假的。阿赖耶的三细相,物质现象是阿赖耶的相分,也叫境界相,就是物质现象,它是从念头产生的。这个,科学家看到佛经,佩服得五体投地,他们到现在,这些科学家累积四百年,追踪,一个接着一个,才发现。三千年前释迦牟尼佛已经在经典上讲得很清楚,比他的报告还要深刻。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再过二十年,佛教不是宗教,佛教是什麽?高等科学、高等哲学,被全世界哲学家、科学家肯定了,这是我们能够看得到的。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5年11月23日11:16:54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5832.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