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教育杂志 |第507期|专栏:复兴汉学 圆成佛道(上)|2018年12月1日

admin 佛陀教育杂志评论阅读模式

经论辑要:金刚经讲义节要述记(232)

3.长老如是自陈,意在开示大众,如是甚深经典,切不可执着文字,切不可向外驰求。当摄六根,返照自性(净念相继)。乃得开见地,了解经中甚深义趣。

“长老如是自陈”。“陈”是陈说,向释迦牟尼佛陈说。“意在开示大众,如是甚深经典,切不可执着文字,切不可向外驰求”。佛在“奉持”这一段为我们说明,要离名字相、离言说相、离境界相。

马鸣菩萨根据经义,造《大乘起信论》,教导我们修学的态度,与此段经文完全相应。他教我们“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如何离法?“当摄六根,返照自性(净念相继)”。这两句是观世音菩萨用功的方法。《楞严经》第六卷《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菩萨告诉我们,他用功修行证果的方法是“返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如何“返照”?“照”是用真心,真心是照。妄心是思想,你想想看,是用妄心。“想”,心上出了一个妄相;“思”,心中有分别,“田”是划界限;一有执着,心上就有相,所以不用“思”与“想”,因为是妄心;而用“照”,是真心。舍弃分别、执着,心的作用就是照。“返照”,是不要“照相”,要“照性”,即是“返闻闻自性”。换言之,要观察一切万象之体性,不要着相,就是明心见性。“返照自性”与“明心见性”是同一义理、境界,如果不会用此法,可用另外“净念相继”的方法。虽非返照自性,但是若一味用功,绝不改变,功夫到了相当程度,自然见性,就入此境界。一句佛号,念至功夫成片,再提升至事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就是这个境界。方法虽不同,功夫用得力,则境界相同。

“乃得开见地”。“开见地”就是大澈大悟大彻大悟。所谓的开悟,“了解经中甚深义趣”。开悟的相是什么?一乘经、大乘经,一接触就通达明了,即是开悟。我们今天何以不悟?因为有障碍,即妄想、分别、执着。世尊于《华严经》上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如来的智慧是甚深般若,一切众生都有。“德相”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我们本来都具足。我们原本的相貌庄严,皆如佛的报身,身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我们的好相、智慧何以不见?佛说,“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佛一语道破,我们即为妄想、执着所害。现前的身、相是从妄想、执着所变现的,何来好相?佛菩萨的相何以如此圆满?因为佛菩萨没有妄想、执着,是自性中本来现出的相,本来的相好圆满。佛说真话,一定要离妄想执着,即于日常生活之中落实。

佛教导我们离一切相,是心中离,心中不执着。名字、言说,我们要用它,但不能执着,假名假相并不妨碍,碍事的是执着。学过唯识的人明了,我们现前外面境界相是阿赖耶识的本质相分,是不能离的,佛不是教我们离这个。佛教导我们离末那识、意识、前五识,心心所的相分 ;这些要离,要离心中执着的相分。阿赖耶识的本质相分,是不相干的,而是离心心所的相分 。说得更为明白,外面的境界相,我们真的看到、接触到吗?其实没有,永远接触不到。我们的手拿到此物,若认为真的拿到,是迷了!身体是一部机器,而“我”在何处?在里面操纵这部机器。所抓取的,犹如我们所架的挖土机,利用机械的手臂抓取,而不是自己的手去取。我绝对不能直接见到、接触到外境。我们的眼睛看的花,不是真的看到。花是本质相,我们的眼睛如照相机,眼根将此景象映到眼里。眼里的相,与外面的相相同,如同照相的底片般。我们一时眼见,是见底片的相,并没有缘到外面的相。佛家的唯识学是非常有法味的心理学,说明我们的确未接触到外面的境界。八地菩萨才有能力从“机器”走出来,接触外面境界。我们平时如同驾车,在车内没出来,见到外面境界,是隔着玻璃看的,而不是直接。这是说真相。

>>续载中……

(《金刚经讲义节要述记》讲于1995.5新加坡佛教居士林及美国,华藏讲记组恭敬整理。)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8年12月2日09:38:54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55855.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