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礼举要(共5集视频)周泳杉老师主讲/2018两岸三地中华传统文化青年学术研习营课程

第3集

play-sharp-fill

play-sharp-fill

视频下载MP3下载

 

文字版点击加号

展开收缩

文化与生活漫谈(三)  周泳杉老师主讲  2018/7/24  台湾台北市剑潭海外青年活动中心  档名:60-010

 

尊敬的诸位法师、诸位同学大家早安,阿弥陀佛!昨天我们跟大家分享到,生命带动生活,解决生死,这个三生教育。生活教育,完全看一个人生命的质量,我们在生活当中,无处不在展现我们生命的质量。换句话说,我们昨天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重点,就是你想要过好生活,并不是在生活的本身去追求。譬如说我想要赚钱,我就去拼命的想尽办法把钱赚到手,这个是错误的概念。改善生活,从改善生命的质量开始。也就是说,我们必须成为一个有高生命质量的人,你的生活才会跟着你的生命质量的提升而提升,这才是重点。从生命的质量的提升,一方面改善现前的生活,一方面解决未来的生死。其实生死不是未来,当下就有生死,前一念灭,后一念生,就是生死。可是一般人,没有这种理解,所以他看到人断气了才叫死,这个是方便说。也就是说,当一个人的生命质量不够的时候,我们昨天,用什么来看生命的质量?用智慧。

 

所以一开始学人跟大家报告,就是说与智慧相应的生活方式,也就是说,这个生活必须与智慧相应契合,而这样的一个生活才会提升。这个时候你生命的质量是增长的,藉由生命的质量的增长改善生活,这个才是重点。所以礼做什么用?礼是提升你生命质量的学习科目。所以昨天,我们讲到与智慧相应的生活,是一个好生活,有文化的生活。而智慧从哪里来?智慧是本有的,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只是有隐、有显。我们现在每一个人都有,可是用不出来那就是隐,隐就是隐藏,显就是把它开发出来。智慧是本有的,智慧不是谁给我们的,我们拜佛求佛给我智慧,这是糊涂话。因为智慧是你本有的,他怎么给你?他不能给你智慧。但是他是你开发智慧一个重要的缘,这就对了,增上缘。所以重点在于怎么开发?大家如果有读过《大学》,儒家的四书,《大学》的第一句话叫「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这大家都知道的。非常清楚的,上面这个「明」是动词,下面这个「明德」是名词,也就是说,大学之道是什么?把明德明出来,这个明就是把它显出来的意思。换句话说,它要经过某一种过程,这个过程就叫大学之道。大学之道作用在哪里?就是把明德显出来。换句话说,现在有没有显出来?没有,一般的凡夫明德是不明的。因为不明,才要把它明;如果已经明了,就不用再明了。这样理解吗?就是说只有病人才要吃药,你是一个健康的人,那药对你来讲就没有意义了,是这个意思。

 

所以把明德明出来,意思就是现在明德不明。但另外还有一个意思,就是你本来就有。如果你本来没有怎么明?以前那个铜镜,氧化之后,你要把它磨、磨,磨完之后它那个亮光才会显出来对不对?它本来是镜子,你磨才能显出来。如果是砖块你怎么磨?你怎么磨都不是镜子。这样大家能清楚吗?所以重点在于你本来就有,有什么?有明,有德。那明是什么?明就是智慧。德是什么?德是能力和福报。这三样东西,都是我们每一个人渴望得到的。我们昨天一直在谈生命的质量,就是与智慧相应的生活。换句话说,一个人的生命有质量,跟一个人的生命没有质量、没有素质,从哪里看?从智慧。我们提八正道,一开始就是正见、正思惟,那个「正」太重要了,就是你的知见要能正,为什么?智慧。你的思惟为什么叫正,什么样的思惟叫邪,那就是有没有智慧的差别。有智慧就叫正,正思惟,没有智慧就是邪思惟;换句话说,智慧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要具备的。能力要不要具备?要,除非你不为众生办事。就像刚刚我们和尚所说的那个公案,那个当官的他很清廉,阎罗王告诉他说,摆个木偶在这里比你更清廉,木偶也不用喝水,也不用领薪俸,他也不会贪污,那不更清廉吗?可是问题是摆木偶有没有用?没用。为什么?它没有任何能力。就是国家聘请你是为什么?是为老百姓解决问题的,这是你的能力。再来,你为什么能坐那个位置?福报。我们人活在这个世间,我告诉大家,哪怕是一个乞丐身无分文,他能活着,就叫福报。如果他没有福报,一天都活不了。就像刚刚我们和尚说的公案,有没有?上船跟人家争钱的那个,道士在旁边感叹说,你看命都在须臾之间,你还在争那个几毛钱做什么?人就是愚痴的众生,他已经没有福报,他福报已经消尽了,禄尽人亡。所以人活在这个世间就有一分福报,哪怕他是一个乞丐。他只要还有一分福报,他的命就不会断,这点大家也要相信。所以,这三样都是我们需要的,没有人说我不需要。所以明明德重不重要?把明德明出来重不重要?重要,因为你需要它,就你的生活不能离开智慧,不能离开能力,不能离开福报。而智慧、能力、福报都是你生命的质量,都是从你生命的质量开发出来的。

 

所以,你看儒家的方法论,非常清楚的就告诉我们,注意!学人一开始告诉大家,明德本有对不对?是不是本有?而且有多少?无量。注意!上面都要冠无量,就无量的智慧、无量的能力、无量的福报。注意!都是无量的。现在我没有,我发现我没有智慧,我能力也很差,我福报也不够,所以我的生活很糟糕。我的生活非常糟糕,所以我想要怎么样?我想要改善我的生活,我想要提升我的命运,怎么做?对,明明德。这样理解了吗?我再换另外一个说法,智慧、能力、福报都是无量的,但是现在隐而不显,那叫什么?那叫潜能。大家同不同意?潜在的能量,就你还没有开发出来,它潜在你的自性里面对不对?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有,我们叫什么?我们叫做理即佛。对,每个人都是佛,什么佛?糊涂佛。理即佛,道理上大家都是佛。你今天听到了这个道理,你就叫名字即佛,因为你听到了。但是是在名字位,你没有任何的功德,你名字位,你该怎么生死还是怎么生死。但是我听到我有佛性,我有无量的宝藏,我有无量的潜能,我想要开发,你就要修行,叫观行即佛。开始就要修行,修行就是什么意思?开发潜能,答对了。

 

这个明的意思,就是开发的意思,这样大家能明白,就是学人用非常白话跟大家讲,人家问你,你到剑潭来五天做什么?开发潜能,答对了,这是真的,这个一点都不骗大家。所以我们现在挂一个牌子,你说传统文化没有人来报名,我们以后写潜能开发训练班,那一定爆满,还免费。对,潜能开发训练班,我们是不是在开发潜能?有没有骗大家?没有,完全没有,这是真的,不是假的。那你要问,怎么开发?不是讲大学之道吗?什么叫大学?是不是你读四年那个叫大学?不是。古人注解叫大人之学,大人。那什么人叫大人?十八岁吗?很多人说,我已经是大人,告诉爸爸说:爸爸,我已经长大了,我是大人,你不要再管我了,宪法保障我,我已经是成年人了。是吗?那叫大人吗?好,我请问大家,大的概念是什么?大,这个房间大不大?不大,你口气好大,可见他的家比这个房间大。这个房间比我们家已经大了,可是比整个台北市大不大?小。为什么?因为它有边,就是过了这道墙以外就不是这个房间,所以它的小是来自于什么?边。注意!就是它有边就小。所以什么叫大?无边。答对了,你们都很聪明。

 

我要请问大家,什么无边?心量无边,还有没有?还有什么无边?你们经常听的,佛法是不是无边?对!佛法也无边,心量也无边。还有什么无边?智慧无边,对;福报无边,能力无边,对不对?对。所以你看你把所有无边的东西都列出来,你都可以画等号。所以你就知道学佛到底学什么?你就知道了,因为佛法无边。那问题来了,我们有没有边?有。如果我们有边那我就错了,也就是说我有边我的潜能就开发不出来,对不对?对。所以当我有边的时候,应该怎么样?应该把那个边怎么样?去掉,对不对?答对了,这叫修行,这个就是修行。就是你有能力去掉的人,那叫功夫。去不掉,就我明明知道有边,可是我去不掉,那叫什么?那叫没有功夫。所以有功夫跟没有功夫是从这里看的。譬如说什么叫有边?我随便举例子,我们昨天不是有讲到一个三界统苦的概念吗?以苦为师,我讲到以苦为师,就是知道三界是苦。譬如说你现在没有钱,你现在没有地位被人家看不起,你觉得很苦;你现在满身都是病,你觉得很苦。其实那没有什么,因为你本来就很苦。假设你现在很有钱、很有地位又很健康,旁边有很多的随从都听你的,你还觉得苦吗?对,你要什么有什么你还觉得苦吗?那你就上当了。对,以苦为师,就是在那个时候你还知道这是不究竟的,我有一天还是会面临生死,你就觉悟了,那叫以苦为师,是这个。

 

所以学佛不是把自己弄得很苦,你苦不苦?是你的业,当然还有愿,代众生苦那是愿,那是另外一个课题。我的意思就是说不是那个,无谓的苦行,不是那个。而是你知道三界里面没有任何出路,你不管在哪里,三界如火宅,你没有任何出路,你只有一条路就是离开。怎么离开?方法在哪里?就在这里,大人之学。为什么我们在三界里面?因为你有边。三界我们最重要抓一个东西,就是欲望对不对?愈往上欲是不是愈少?愈往下欲是不是愈重?所以欲愈重苦是愈深,你不要苦,必须要甩掉什么?欲望。因为不要苦,那个苦是结果对不对?结果能不能处理问题?不能。所以是不是要回到原因?原因是什么?是欲望,所以必须要去调伏欲望,从那个地方下手,才能够开发潜能。所以当你有边的时候,你要观察自己。什么叫边?对立。你能不能拆除对立?能不能?拆除对立这就是功夫,这就叫功夫。

 

譬如说基督教在办养老院,已经办得很好了,我们佛教要不要再办?我们佛教如果不办的话,会不会输给基督教?这样很不好看,我们要弘扬佛法,怎么可以输给基督教?我们应该要办一个养老院,比基督教好,把它打败才对,是不是?为什么不是?你们不是在弘扬佛法吗?基督教怎么可以超过我们?你看,我在说什么?我说的概念都是什么?对立。答对了,对立。所以他办得好怎么样?我们就不要办了,我们就帮助他办得更好。所有的掌声都给他了!因为他办得更好,掌声是不是给他了?是不是?我没有掌声,怎么办?佛法怎么出头?你看这就是有边的思惟有没有?有边的思惟就是开始竞争对不对?斗争,再来就是战争,宗教战争对不对?这就是错误的思惟。所以应该怎么样?它好,我不要再办了,因为它已经办得很好,我为什么还要再办?因为我再办,我再重头再办,我非常的辛苦,而且我不一定办得比它好。它已经办得很好了,怎么样?支持它,让它办得更好。掌声给它没有关系,因为我是它的股东,给它的掌声里面不是也有我一份吗?我办什么?我办它不办的。对,答对了,它不办教育我来办。这样有没有竞争?没有。这样大家能理解吗?也就是说,当你在看这件事情的时候,好像看起来,这是一种道德的行为,你很有道德。其实,对,没有错,可是你也在开发你的潜能。对,你的福报在这当中就增长了,你的能力在这当中就提升了,你的智慧在这当中就开发了。对,答对了,完全是一件事。所以看起来是生活,其实你的生命是在生活当中历练的,而最后能解决生死问题。就这个就能解决你的生死问题,因为你只要大到无边的时候,你就见性。见性就没有生死,因为自性没有生死,佛法就叫无生。这就是原理原则,开发潜能的原理原则就在这里。

 

再来,欲望。我们不要对立,还有呢?不要控制,不要占有,先从这里下手,也就是说,我们要破妄想分别执着。破执着就是从这三个地方入手的,因为执着有身见、边见、见取见、戒取见、邪见,这是见思烦恼的见烦恼,还有思烦恼,所以见思烦恼就是执着。从哪里松手?老和尚告诉我们,身见很难破,从边见,边见就是对立,拆掉对立。凡事我有对立的念头起来了,会不会起来?会,为什么?习气,因为是凡夫。怎么办?「不怕念起,只怕觉迟」,答对了,这就叫修行。所以念会起正常,因为你不起这个念你是圣人,你的教育已经是在圣贤那个地方在做教育。我们昨天讲到伦理、道德、因果,最后还有一个圣贤教育,圣贤教育我们都还够不上,但是它必须以伦理道德因果来做为基础。我昨天只讲到第一个断恶修善,还没有讲到转迷为悟,还没有讲到转凡成圣,那个等一下再讲。现在我是要告诉大家的是,儒家跟佛法说的如出一辄,讲的东西都是一样的。大,大就是本体,大就是体。我们怎么把那个本体明出来?就是每一个人都有的、无量的,智慧无量、能力无量、福报无量。可是为什么我们现在这么小?因为被我们给限制住,我们并没有去开发它。我们还有一大片,那么大片的能量、潜能,我们没有去开发它。所以先从这个原理原则来讲就是大,心量放大。

 

所以学传统文化,你一定要注意一件事情,就是你的心量一定要大。所以,如果我有对立出现了,譬如说什么叫对立?很简单的告诉大家,我看你不顺眼,这就是对立。这样明白吗?我们有没有看不顺眼的人?对,你为什么看他不顺眼?来问问题。你想想看,你最看不顺眼那个人,你脑筋里面浮现的时候,那个人很讨厌,他讨厌在哪里?你为什么觉得他讨厌?因为你看到的统统是他的缺点。你为什么看到他的缺点?那就叫执着。注意!老和尚讲经几乎每一集都提到妄想分别执着,老人家很囉嗦吗?老和尚这我听过了,你怎么每天都讲?每集还讲。为什么?因为那是最重要的,天天讲就是那是核心,修行修什么?放下妄想分别执着,没有了,其他的都是补充说明而已。好了,大家要放下执着,从哪里放下?首先放下对立,从对立开始松动,执着才会松动。你如果不从对立松动,执着是不可能松动的。也就是说,对立,我们刚刚讲,最简单的就是我看你不顺眼,就是对立。你怎么让他看顺眼?我明明看你很不顺眼,我怎么能看你顺眼?这就叫修行。好,怎么做?我们刚刚不是找到原因了吗?为什么我会看你不顺眼?好,我们反过来,你看最顺眼的人为什么?因为你看到他的优点,你看到都是他的功德、都是他的付出,有没有?所以怎么调整对人的不顺眼?找优点,没错。然后把他的缺点怎么样?不计较。对,先淡化,然后不计较,不计较就是放下。所以放下是不是放弃?差别在哪里?放弃是放不下,放下了他就不会放弃,这样明白了吗?放下就不会放弃四十八大愿,为什么放弃四十八大愿?因为他放不下,他对世间放不下,他对仇恨放不下,他要计较。他对对立放不下,他不肯原谅,这就叫执着。

 

所以你要非常清楚病在哪里,你才能下药,这叫修行。我们对自己的烦恼习气都不清楚,请问你怎么修行?所以修行的功夫好不好看什么?不是我在讲台上讲得好不好?不是,看放下,放下是功夫。换句话说,我们修行有没有进步从哪里看?你看的人,你看不顺眼的人愈来愈少,你进步了。要是我们学了《常礼举要》,没学之前还胡里胡涂,这人还不错,他们都还是好人。学了之后,那个人也违犯《常礼举要》,那个人也违反《弟子规》,那个人也违反《太上感应篇》,你们都要下地狱。这个人要堕饿鬼,那个人要堕畜生,好像只有我是什么?我还不错,我往生极乐世界。你们统统下地狱,为什么?你们都不学《弟子规》,你们还违反《弟子规》、《常礼举要》,你看看棉被都不摺。这个人怎么样?充满对立。也就是说他持戒,可是他不会得定。确实他是守规矩,他都遵守《常礼举要》,他也遵守《弟子规》,他也都遵守《感应篇》,可是他绝对不会得定,为什么?他计较。因为他里面充满邪见,就他的对立放不下,这样大家能理解吗?也就是说,学人不能一下子就讲《常礼举要》的原因,就是这个。

 

因为我们学了会看别人,其实这是不对的,应该是看自己。因为修行是谁的事?自己的事。别人要不要修,我们没有办法干涉,连父母对儿女都干涉不了,你了解吗?你是他的爸爸、妈妈,你是他的妈妈只是藉着你的子宫生出来而已,你能控制他吗?你只能引导他。注意!你只是他一个增上缘而已。所以很难,在什么?自己入心,你要不入心,别人怎么讲都没有用。所以开发潜能是你自己的事,你要不要?我们在这里只是,我借基督教的话,传福音而已。我只是把福报的声音告诉你,对,福报的声音。只是把这个福报的声音告诉你,你要不要接受,我没办法。所以佛门叫随缘,我们讲经的人随缘到什么程度?我告诉大家,来者不拒,去者不留。有时候不是你身来去,有时候坐在这里趴下来睡觉,那就是去了,不留。要不要叫他?不要。为什么?会跟他结怨。因为那个人正打瞌睡,你怎么可以叫他?应该让他继续睡,去者不留,他的魂已经去了。所以他什么时候回来,我们很庆幸,赶快再讲几句让他听进去,就这样而已。所以你说我会不会在意?我不会,我还有这么一点的功夫。

 

所以主要是告诉大家,修行是你自己的事情,就你自己要不要智慧?你要不要能力?你要不要福报?所以先讲总原则,都没离开提升生命质量。注意!你都要扣上三生教育。总原则,拓开心量,放下对立,放下控制,放下占有。控制就是你想要怎样,我刚刚讲过,来者不拒,去者不留,随缘,没有控制,没有控制的念头。但是,注意!我在讲台上讲课有没有懈怠?没有。虽然来者不拒,去者不留,并不代表我懈怠。也就是说,我没有控制的念头,可是我该做的,扮演的角色要不要扮演?要。我要扮演到什么程度?我有十分我就要拿出十分,我不能拿九分,就这样。这叫什么?这叫尽性,尽我的本分,尽性。然后我讲的时候,睡成一片,这叫什么?这叫听命。命,命是什么?儒家讲天命,就是佛家讲的因果。为什么睡成一片?因为我跟你们没有法缘。怪谁?怪我,因为过去我没有为你们服务,没有为你们扫菸蒂。昨天讲的故事,昨天没来的就吃亏了,因为故事不能连贯。所以这个听命叫什么?听命就叫交给佛菩萨安排。

 

注意,这句话能不能乱讲?能不能每天都讲我交给佛菩萨安排?你要交给佛菩萨安排的前提是什么?答对了,你要做得很认真,你要演什么像什么。做一个爸爸,你要做个一百分的爸爸;做个儿女,你要做个一百分的儿女。做一百分的儿女,叫什么?叫孝子,做一百分的爸爸叫慈父。你要父不慈、子不孝,你说我交给佛菩萨安排,那你是诬赖佛菩萨,佛菩萨怎么会给你这样安排?你是一个不肖的子孙,然后你遇到了灾难,你说我交给佛菩萨安排。你在诬赖佛菩萨,那个灾难是你自己感召的,你怎么可以诬赖佛菩萨。这样明白吗?所以什么人才有资格,说我这一生交给佛菩萨安排?尽性的人。所以这句话以后不能乱讲,讲了会有过失,你做到一百分了吗?你百分之百尽性了吗?你在任何一个角色扮演都完全做到,你的心力的努力了吗?如果没有,你不可以随便乱讲这句话,有过失,大过失。你要不好好的扮演角色,遇到灾难,你说那是佛菩萨安排,你是诬赖佛菩萨,加一条罪。所以这些话都不能随便乱讲,程度不到不能讲,这是礼节。我都没有离开礼,这就是礼。

 

所以往下看,不控制不代表随便,这样了解吗?不代表随便。随缘不是随便,放下不是放弃,因为大多数学佛的人把放下当成放弃,把随缘当成随便。什么叫随缘?随缘是在结缘的过程当中,不产生贪瞋痴,这是浅的讲法,老和尚有两种讲法,这种讲法浅。老和尚第二种讲法,在结缘的过程当中,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那佛才能做得到,那是佛的境界。有没有结缘?有,结缘当中不产生贪瞋痴,所以有结缘。有结缘的意思是什么?就有生活。所以我们修行能不能离开生活?不能。所以在结缘的过程当中,就在生活当中你有什么缘?你有父母,有没有人石头蹦的?没有,都有父母。那父母是不是你的缘?是!你不能说我登报纸,我跟你断绝父子关系,能不能?不能。你怎么断绝?你身上流的血液都是他的,你不能断绝的。所以这个时候有结缘,怎么办?不产生贪瞋痴。所以你在孝顺父母的时候,你会不会贪?有人会,贪孝子的美名;有人会不会瞋?会,不爽,觉得不愉快,我为什么要侍奉你侍奉成这样?我为什么要听你的?你已经是老套,这叫瞋;有没有痴?有,愚孝就是痴。所以要把这东西拿掉,在侍奉父母的时候把贪瞋痴拿掉,就叫礼。所以《弟子规.入则孝》就是礼行于父子之间。

 

今天讲礼,礼就是尽性,就是把角色扮演好,就是随缘的一个最基本的条件。不是不做,不是随便,那何必讲?就是在结缘的过程当中,结缘就是有角色扮演。我们昨天讲儒教明伦,什么叫明伦?伦是什么意思?伦是类别。大家一定要查字典,我非常佩服我们大和尚,他真的是很谦卑,和尚在这里讲课都要查字典,我听了很感动。我们没有学问,我们都不查字典,那怎么行?所以不懂,查字典,字典就在那里,一定要查。「伦」就是类别,把类别搞清楚;「明」就是明白。做个明白人,搞清楚,我要扮演什么角色。我对我的爸爸,我是儿子;我对我的儿女,我叫爸爸。我对我的太太,我叫先生;我到外面工作,我有老板,我有下属。好,请问,这些类别你搞清楚了吗?你会做爸爸吗?你会做儿女吗?就是说你对于这些类别你明白了吗?明白就叫尽性,你必须要尽本分。你知道你应该尽什么责任的时候,你能够尽到那个责任,那叫学问,你是一个有学问的人。这个时候你才能说,你开始学着怎么随缘。

 

因为你尽到一百分的时候,你还要把贪瞋痴拿掉。因为尽到一百分的时候,有的人会骄傲,有的人会有怨恨,为什么怨恨?因为我都尽到了,为什么你没有?有的人自己觉得自己已经做得很好了,为什么对方没有给我相对的反馈跟肯定?对,我们都会有这些习气,这些都是阻碍我们放下控制、占有的念头的障碍。也就是说,除非你不要开发智慧,你不要开发能力,你不要开发福报,意思就是说你要一辈子愚痴,你要一辈子做一个毫无能力的人,你要一辈子做一个没有福报的人。除非你愿意这样,否则你就得改,你没有路了。人没有路了,你就得改。除非你「赖其前世,福德营护,今世为恶,福德尽灭」,就你过去生的福报太大了,赖其前世,福德营护,你现在可以堕落、可以懈怠,但是注意,「寿命终尽,诸恶绕归」,这是肯定的。和尚在这里讲那些公案,都不是纪晓岚杜撰出来的,都是真实的故事,所以我们听了我寒毛直竖。为什么?因为我会怕。讲台语,我会怕,我好怕!《了凡四训》讲,畏心。再来,耻心,惭愧。勇心,就是说你做。你很怕,你很惭愧,怎么办?改,没有第二条路。改,就是放下,就是我下定决心。

 

所以修行最重要的,我告诉大家,明理。因为明理你才能放得下,你要是看不破,你绝对放不下。当然放下会帮助看破,看破帮助放下,这老和尚告诉我们的。老和尚说从哪里开始做起?当然不一定,知识分子,因为他有学习的习气,从看破;一般的人,从放下。所以学佛第一步教我们什么?布施,教我们舍。六度,第一度就是教布施。布施请问是舍什么?布施把我的钱舍出去是吗?钱只是一个媒介,透过钱舍出去把什么东西顺便舍掉?悭贪,答对了。当然深的讲就是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那个太深了,我们不要这样子讲。先从没有贪瞋痴开始做起,无贪、无瞋、无痴,凡夫的三善根,从这个地方开始做起。所以这叫善恶的抉择,这就是心的质量。

 

所以各位同学,我们在这里学习,第一个,我们要做一个有质量的人。就像我们昨天说的,我们在这里,我住进来,当我离开的时候,我的房间一定比我住进来的时候还要干净,你就是一个有质量的人。为什么?因为那就是你的生命的质量,质量就在里面看到。我们所在之处,你的正报所在之处依报就转。为什么和尚进来,我们大家都要起立?他的依报,他老人家的德,这样理解了吗?所以不要只羡慕说,人家怎么这么的受到尊崇。你也可以做到,你应该好好的去累积自己的福报,累积自己的德能。好,刚刚先从总原则开始说起,就是把心量扩大,心量扩大。心量扩大,看不顺眼的人就愈来愈少,计较的人就愈来愈少,能肯定的人就愈来愈多。心量大的人就是这样,看什么都顺眼。

 

好,那你说,那他做坏事,我还要看他顺眼吗?有一种人叫嫉恶如仇,请问恶跟你有仇吗?就是说他恶他的,你跟他有仇吗?没有,你为什么要嫉他如仇?为什么?这些都是糊涂话,大家了解吗?也就是说,这个人做错了,我同不同意他这样做?不同意对不对?我不同意他这样做对不对?可是我应该要怎么样?同理。就我不同意,但是我同理。同理的意思是什么?同理是不是同意?不是。同理是我知道你为什么会这样,我知道你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他会这样?「先人不善,不识道德,无有语者,殊无怪也。」你不要怪他,不要怪他的意思就是同理他,有没有同意他?我可没有同意他。同意他是愚痴,没有同意。你要不要嫉他如仇?不要。注意!佛法叫发菩提心。注意!发菩提心的人有没有对立?有没有?因为菩提心是没有边,发了菩提心怎么能有对立?所以发菩提心的人会不会看人家不顺眼?不会。当然我们现在还会看人家不顺眼,那叫什么?那叫不怕念起,要赶快念阿弥陀佛,责备自己。

 

所以,我为什么看他不顺眼?不是怪他,是怪我,我怎么会看他不顺眼?我已经发菩提心了,怎么还能看他不顺眼?责备自己,是这个意思。不然你念佛,对不起,不相应。因为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是种子。你只有一向专念,你没有发菩提心,不行。所以念佛的功夫在转这个对立,转。老和尚告诉我们,念佛有没有功夫?在你转不转得了。转不了就是没有功夫,怎么办?继续练。所以要听经,一定要听经,把道理听明白,这就是老和尚在开幕式的时候讲一体。《大学》的「大」就是一体,没有边,叫「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对,那叫什么?叫遍一切处,就是毗卢遮那,就是法身,就是无量光,就是无量寿,就是大,这是总原则。好,别,别的原则,个别,开发潜能。怎么开发?个别的原则是什么?刚刚讲总原则,拓开心量。个别原则,怎么开发智慧?清净。清净心是开发智慧唯一的办法,清净心。也就是说,我们的智慧本有对不对?我怎么从我自性里面把智慧拿出来用,你必须要练一个功夫,清净心。

 

清净心怎么来的?因戒得定。你首先要因戒,然后再得定,所以要学礼。这都是铺垫,我还没有讲礼之前,一定要先讲这些。因为没有讲这些,那我为什么要学这个?就你要把所以然的道理知道了,其实《常礼举要》你可以回家自己看,这是讲真的。每一条都解得很简单,我们都会带读,哪一条你看不懂的,你可以问。里面比较艰深的可以问,一般都很简单,但原理原则你只要抓住就可以。第一个要修清净心,清净心靠什么?靠念佛,念佛就是大持戒,念佛是大布施,靠念佛。所以为什么要念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为什么?难道那些人都是吃饱太闲吗?对,很多年轻人都说,那些人是吃饱太闲,坐在那里,枯坐念阿弥陀佛。是吗?不是的,他在修清净心。

 

再来呢?读经。书读千遍,其义自见,为什么?因为清净心念出来了。换句话说,你读经要是清净心读不出来,你的智慧还是开不了。所以读经的作用在哪里?在开发清净心。所以怎么读?「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在《弟子规》里面有没有?有,「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注意,儒释道传统文化都叫心性之学,跟西方的文化最大的不同在于心性,也就是说传统的文化统统讲心性。心是性起的作用,所以叫明心,叫见性。性主要偏重在它不动的本体去讲,心偏重在它起的作用,所以它既然起作用,就有觉,就有迷。性没有觉迷,性体不染。我们现在处染,处在染,六道是染,它没有受到任何一丝毫的染污;在净,它也不会更干净一分。处染它不会再污秽一分,在干净的地方它也不会再清净一分,那就是性体,没得说了。我们现在说的都是心,心就有善恶、就有染净,还有真妄,在谈这些东西。当然这些比较深,我们有时候要讲得比较深一点,有时候讲得比较浅一点。

 

心性的学问,一定要触碰到心的这个层次,就是你要改心。修行就是改心,首先把恶心改成善心,再把染心(因为善恶都是染)改成净心,转迷为悟。这个过程当中透过什么?读经,透过读经。所以心性之学,《弟子规》也是心性之学,因为儒释道都是心性之学,它讲「心眼口,信皆要」,信皆要,这个信就是实在。也就是说,心到了,眼到了,口到了,那就是都摄六根,那就实在。所以要不要再加一个脚到?因为有个人自作聪明说心到、眼到、口到,还有个脚到,要去查资料,那是胡说。注意,那就是画蛇添足,还要脚到,那不是大笑话吗?所以千万不能自作聪明,就是不懂就说不懂,然后请教善知识,这就对了。印祖教我们念佛,怎么念?口念得清清楚楚,耳朵听得清清楚楚,心想得清清楚楚,是不是三个清楚?如果还会起妄念,再加上记数,有没有?他的目的在哪里?都摄六根,是不是把六根都摄了?是不是跟「心眼口,信皆要」一模一样?答对了,就是专。就是《三字经》里面讲的,「教之道,贵以专」,这就是专。

 

所以书读千遍,为什么会其义自见?为什么?因为舍识用根,把识舍掉,把妄识舍掉用根性,答对了。所以我们古人绝对没有错,错在哪里?错在我们不能理解。所以智慧怎么开发?念佛、读经。还有呢?还有在结缘的过程当中,练不要起贪瞋痴。练!不能离群索居。人家来折磨你,你能消归自性吗?消归自性,自性是什么?自性清净。他来折磨你,你能不对他产生瞋恚吗?能,你练出来了,你的智慧就会开出来,开智慧。大家要了解到,就是这个原理原则,就是在处逆缘不能起瞋恚,处顺缘、善缘不能起贪心,这叫消归自性。所以都是硬功夫,修行没有叫做躐等的,也没有所谓的(用台语讲我比较会讲)偷吃步。偷吃步国语怎么讲?不能直接翻,要翻文雅一点,投机取巧,答对了,这个非常文雅。就是没有投机取巧的,一定是怎么样?一定是要脚踏实地。就是你一定要练硬功夫,真的要在人事上面磨,所以要办事,一定要办事。办事磨什么?磨自己的脾气,磨情绪,磨这个东西,把这个东西磨掉。你说为什么我要这么倒霉?不是的,你要懂心性的学问的时候,你就知道我在开智慧,我在开发潜能,不是你倒霉,你幸运。

 

就是你就懂得什么叫历事练心,心性之学,改心。所以,智慧是用这个方式来开发,我们现在讲开发的方法。刚刚是不是讲总原则?现在是讲别相,刚刚讲总相,现在讲别相。修清净心就是开发智慧的方法。好,开发能力跟福报的方法是什么?是为众生服务,为众生付出。如果我们只修清净心,不为众生付出,你将来成为什么?罗汉托空钵。就是说你的生命质量也会提升,可是你不会显庄严相,就是你的自性的庄严相不会显出来。庄严相,大家知道佛经里面讲什么?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庄严,那是他的正报庄严。依报的庄严呢?你看阿弥陀佛的佛土庄严,黄金布地,七宝池,八功德水,宝树遍国,菩提道场,统统都是他的庄严相,大家了解吗?那个从哪里来的?黄金布地是不是福报?是。菩提道场,菩提树说法是不是能力?对!

 

请问他那个能力跟福报怎么来的?无量劫积植德行,无量劫度化众生有没有?他是不是无量劫「为长者居士,豪姓尊贵;或为剎利国王,转轮圣帝;或为六欲天主,乃至梵王。于诸佛所,尊重供养,未曾间断,如是功德,说不能尽。」有没有?对,人家是这样修出来的。请问我们这一生,你活到现在,你想为多少人付出过?人家是「如是功德,说不能尽。身口常出无量妙香,犹如旃檀,优钵罗华。」人家是这样在干的!就是他见到每一个人都想要利益他,任何一个走到他身边来的人,他都想要怎么利益他。我们有没有动过这个念头?如果没有,对不起,那你的福报、你的能力不太可能显出来。所以我们被什么东西障碍住了?私心,就是被自私障碍住了。就是我们从来没有想过,想要为别人付出点什么,你的能力跟福报是不会显现的。

 

你要知道,我们要开发这些东西,目的在哪里?为什么我能力要显出来?为什么我福报要显出来?我只要清净心就好了,那就是小乘。小乘的行者,他说我只要顾好我自己就好了,没有度化众生的念头,为什么?因为世间太苦了。因为小乘人修四谛,知苦断集慕灭修道,他知苦,他对这个六道的苦知道得太怎么样?透彻了。所以他急于断集就是烦恼,他入了涅槃,他不要度众生,那叫什么?涅槃坑,那叫偏真涅槃。那是佛所呵止的,因为它会障碍见性,这样大家理解吗?所以一方面教我们修清净心,一方面还要为众生怎么样?服务,要为众生做牛做马,对,答对了。因为你为众生做牛做马,你才能显示出自性的庄严相,你除了清净相之外还要显示出庄严相。为什么要显出庄严相?摄受众生。这样大家理解吗?佛为什么要现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为什么?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讲,佛是一个美男子,佛很高大,然后很庄严,我们现在讲很帅,用现在的话来讲,他是一个很帅的美男。为什么?要度化众生就度化众生,为什么要长那么帅?为什么?摄受众生。也就是说,他那么帅是不是天天要拿镜子照:我很帅。请问他那个帅是自受用,还是他受用?他受用,答对了。现在大家慢慢开智慧了。所以你所有一切的福报,所有一切的能力,注意!这些庄严相,最后都要给谁受用?都要给众生受用。你自己受不受用?注意!不受用。你只受用什么?你只受用清净心,答对了。就是说我们从头到尾只受用清净心,因为你才不会失去智慧,你才能保持般若智慧。

 

而你所有的一切都给众生受用,注意!好,从这里我们再引发另外一个课题,老和尚告诉我们两句话,「愈施愈多」;后面还有一句,「愈多愈施」。两句话一不一样意思?这两句话意思不是一样吗?愈施愈多,愈多愈施。错了,两句话的意思不一样。第一句的意思,愈施愈多叫因果,因果就是愈施一定愈多,显庄严相。因果它一定是愈施愈多,注意!所以你要深信因果,愈施愈多。愈多为什么还要愈施?为什么?愈多为什么还要愈施?愈多愈施是清净心,对!是定慧力。我再讲一遍,我现在愈施,现在愈多了对不对?愈多,我如果不施了表示什么?表示我贪了。我贪了就是我的定慧已经破坏掉了,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已经没有清净心了。虽然我愈施愈多,我那个多是一种庄严相,没有错,可是我贪着那个庄严,我产生了悭贪。那个功德就变成什么?福德,它就破掉了,就毫无功德。就是梁武帝说朕造那么多的寺,度那么多的僧,功德大不大?并无功德。有什么德?福德很大。对,福德。所以福德跟功德差在哪里?差在定慧。功德有定慧,福德没有定慧。所以福德是有漏的,功德是无漏的。漏从哪里讲?烦恼,烦恼就是漏。

 

所以大家现在就要练一件事情,我就简单讲,刚刚讲了一大堆,简单讲就是大家要练一件事情,完全为众生服务心里面毫不挂心,无住,这是生心。就是你天天要做这件事情,你的生命质量,一定会改善你的生活质量,最后会解决你生死的问题。都没有离开生活,为众生服务有没有离开生活?没有。你看这么多的义工在这里帮我们服务,他们欠我们的吗?没有。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他们傻吗?如果你不了解这些,你会觉得他们很傻,事实上不是的,他们有高度的智慧,有高度的发心。所以这些道理我们一定要清楚,这就叫佛理。如果我们学佛连这个道理都不知道,我们学什么?我去拜佛,佛就保佑我吗?那不拜不就不保佑了。所以大家一定要了解这些基本的,这都是基本的道理。

 

所以你的自性的庄严相显出来,是为了给谁受用?给众生受用。所以你要修财布施,你愈修你会愈有钱,请问你有钱做什么?你那么多钱做什么?你要自己享用,你要自己享受,你就有得受了。那叫酬业,对!你就有得受了。所以你赚那么多钱做什么?给他受用,答对了,就是让所有的众生受用你这分福报,那是给他受用,不是给我自己受用的。所以我有财富,不是你拿来骄傲,拿来炫耀的本钱。所以从这个地方看,所有的福报统统都是给众生受用的。所有的能力,所有的福报,注意!学人在这里要告诉大家就是说,你要怎么开发,这个心态很重要。就是说为什么有人能力那么强,有人福报那么大,就是他的概念对了,所以他的福报跟能力就会一直显出来,他的周围就愈来愈庄严。就是一定要懂这个道理,你才能改变命运。注意!你所有的福报,从今天开始都是他受用。

 

除了财富是福报之外,还有什么是福报?长寿、地位对不对?好,我们一个一个来讲。譬如说你的金钱是他受用对不对?所以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再来你的地位是不是他受用?对!就说今天当官,当官那个官是不是地位?那个地位是给你自己受用的吗?如果给你自己受用会怎么样?你如果自己要受用那个官位会怎么样?会骄傲,会我高你低;然后会有上台,注意!上台还会有什么?下台。所以他上台会高兴,下台就会怎么样?就会悲伤。所以他上台的高兴是苦因,是他下台悲伤的原因。所以他下台就叫坏苦,他就一定要走这一条苦的轮回。如果他上台是他受用,我这个位置是完全为老百姓服务的,我不受用,我自己不受用,什么意思?就他没有骄傲,不要说贪污,就说连财富他都不觉得这是他的,就是财富到我手上是什么意思?譬如说我赚了很多钱,这个钱对你什么意义?我告诉大家,给你看看而已。

 

你说这是我的钱,不是,是暂时借你看看。你不相信,你到殡仪馆去看,有没有哪一个死人带走一分钱的?没有。叫做不可得,那不可得我要这么多钱做什么?你不可得,你不能占有它,但是你可以分配它,答对了,你有分配它的权利。请问你怎么分配?靠智慧。所以赚钱是福报,花钱是智慧。所以要靠智慧来分配财富。怎么样的分配叫做有智慧?用在正法的流传,用在提升众生法身慧命上面,这个财就叫做有智慧的财富。这是财富。地位是不是这样?对!你看,了凡先生他还没有当官之前,你看他修福多么的困难,他修三千善,第一次要修十几年。第二次当然快一点,也要修个三、五年。第三次一万善多久修完?一万善多久修完?一念。注意!一念。一念万善凭借什么?凭借他的地位,因为他是做宝坻县县长,下命减粮,万民受福。所以他那个地位是他受用的,不是自受用的。所以你要懂这个道理,你就会当官;你要不懂这个道理,你绝对不能当官,你当官没有不造业的。就像我们大和尚在这里告诉大家的公案,堕胎法令,那个法令一过,举手的统统造册,地狱全部造册,这是真的不是假的,因为没有智慧。所以,注意!福报统统是他受用,不是自受用,自己不能受用一点点福报。你要受用,你的功德就破坏掉了,全部变福德,就叫火烧功德林。这讲实在话,不是讲假话。

 

再来寿命也是他受用,所以一般人,我们一般的凡人会讲说,我要多活几年,我想多活几年,国语。多活几年不知道多好,你多活几年要做什么?你多活几年做什么?昨天我们说过,多吃、多拉,多为这个地球造粪便,是吗?不是,多活几年做什么?他受用。什么人我们希望他多活几年?我们希望他长久住世?我们的上人。因为他的寿命谁的?我们众生的,我们大家都受用他的智慧,所以我们就要效法这样的圣贤人。年轻人我们在这里,大家去追求,你说我要追求成功,你追求成功做什么?我告诉大家,你用佛法的概念,你就知道成功为了是什么。为什么阿弥陀佛要创造极乐世界?为什么?因为他看到众生修行太困难了,他有这么一个庄严的道场,来这里叫享福就能够成就,那叫慈悲。他为什么要建立那么样的一个道场?所以各位同学你现在还小,你要立什么样的志向?你要学佛,你就懂得你要立什么样的志向,你就有一个高尚的品格,知道人生的道路应该怎么走。我们人的成功,不是我要享受这个成功的果实,那你是酬业而已,你该怎么生死就怎么生死。

 

而是我这一切成功的果实,是要给众生分享的。我自己分享什么?我自己只要清净心,我什么都不要。你要能做到这样子,你的生命的质量就到最高了。这样的生命质量,能够帮助你了生死出三界。而你的生活会不会好?那现在你生活会不会好?当然会好,你的生活就会很庄严。对,因为你无量的智慧、无量的能力、无量的福报,都被开发出来,你怎么会不好!你怎么可能会不好!所以自私的人是最愚痴的人,为利益众生的人才是最高明,才是一个生命质量最好的人。这样子我们来学《常礼举要》,你才能够得到利益。否则我们只是讲一些教条有什么用?然后讲到最后你说我威权,说我专制、复辟,那个都是误会,我们不要陷入到那样的一个循环。所以学人希望大家能够先把这些理路都弄得很清楚。我们还有没讲完的,我们下午再继续。谢谢大家。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8年7月28日11:58:27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52187.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