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命运 心想事成(了凡四训 立命之学)-2014两岸三地中华传统文化青年学术研习营(第三集)陈威男老师主讲

admin 圣贤教育评论阅读模式

 

云谷禅师就勉励了凡先生,就说好,既然你刚刚自己分析,明白自己有这麽多缺点,你就应该要把这些缺点给改正过来。一定要积德,一定要有包容心,一定要能够和气,要有仁爱,当然身体也要注意好,要爱惜自己的身体。如果能够这样做,「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过去的都过去了;「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我们现在人最常见的毛病,就是一直活在悔恨过去之中。过去做错了就已经很难过了,还紧紧的把它放在心裡,每天再来难过,巴不得自己人生过得更糟糕一点。请问大家,过去的已经过去,好也好、不好也好,好的留得住吗?好的事情,我们只要继续把它保持下去就好,留恋它干什麽?也不会回来。不好的事情,做错的事情,你再怎麽懊恼,去撞牆好了,能够重来一次吗?不行。每天在那边捶胸顿足,那只是让自己更难过而已。所以末学对人生的态度,过去好也好、不好也好,好的就继续保持;不好的,以后不要再犯同样的过错就好了。过去的事情,过去的事情放不下是衰相,心思都停留在过去,怎麽能把握现在?

  

现在人不但过去的放不下,剩下来时间还要想未来,我十年后退休有没有足够的钱?生孩子奶粉费、保姆费准备好了没有?我明年会不会被公司裁员?都在想这些问题。明天地球还在不在都不知道,还烦恼到十年后。最近有个新闻,末学看到有个新闻,有个女生,还满年轻的,中了乐透的头奖。她原来是一个卡债族,每个月都为了还钱的事情烦恼不已。假设她知道她过了几个月会中头奖,那她前几个月会不会烦恼?所以前几个月的烦恼不是白烦恼了吗?蔡老师在《弟子规》裡面曾经说,每个人把他的烦恼,对未来的烦恼写下来,然后过一个礼拜、一个月再来验证看看,百分之八十都是胡思乱想。所以想过去是衰相,想未来也不可靠。唯一实际的是什麽?现在。现在是什麽地位,有什麽义务我们就好好把它做好。现在的因好,将来的果就好。

  

所以告诉我们要改往修来。修在什麽时候修?当下修。云谷禅师说,我们如果能够这样做,把过去不对的事情都完全把它改变,从现在好好的去做,这个就是「义理再生之身」。我们现在所作所为合于义、合于理,这个就是义理之身。过去完全受命运摆布,那个是血肉之身。现在的义理之身,义理之身是什麽?合于天道。既然合于天道,能不能跟天地起正确的感应?当然没有问题。这边讲「太甲」,我们知道商代,商代的国君,他有个很有名的宰相叫做伊尹。太甲说,「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这个我们常常挂在嘴边,也常常听到的。自己所做的,这个就怨不得别人,好坏自己都要负责。《诗经》上也说,「永言配命,自求多福」。我们要常常提醒自己,让我们自己所作所为都合于天道天命。福报都是自己求来的,不能归罪到别人身上。所以云谷禅师就说,如果我们能够「扩充德性,力行善事,多积阴德」,这个是自己所做的福报,自己一定能够享得到。

  

很多人都讲,讲福报、讲因果,那是佛教讲的。儒家有没有讲这个事情?有。证据何在?我们现在人讲话都要求要证据,下一句就是证据。儒家有没有讲?有,《易经》是儒家很重要的经典之一。「易为君子谋,趋吉避凶」,《易经》裡面很多是告诉人家宇宙人生的真相,知道这个以后,我们有办法为自己趋吉避凶。如果说人的命运是固定不变的,如何能够趋吉避凶?显然命运不是固定的,命运总是随我们的心念一直在变,我们想善行善,命运就变好;想不好的事情,做不好的事情,命运就变差。所以命,我们叫做命数、命数。这有两个意义,数,代表命运是什麽?有加减乘除,不是固定不变的,做好事命运会变好,做坏事命运会变差。而且随着我们的心的好坏程度,做好事,真的心又非常的好,用加的还不够,要用乘的才行;同样的做坏事,命运用减的,如果这个心还坏到很坏的话,减的还不够,用除的才行。所以命运,命数有加减乘除。另一个意义,数可以推算,是可以推算。但是前面讲,能够被推算出来的是凡夫。末学小时候,爸爸就帮末学做过多方推算,之前台湾民雄有个很有名的失明的人,家父也去让他推算过。但是末学一直都没有问原因,一直都没有问推算的过程,推算的结果是怎麽样,末学一直都没有问。因为学了佛以后,应该不要问这些事情。《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裡面讲,「为佛弟子,可得为世间事,不可得为世间意」。我们学了佛,还不能断恶修善,改变自己的命运,出去不敢跟人家说我们在学佛。

  

所以在这边,《易经》裡面就隐含了因果的道理。《易经》裡面趋吉避凶的原理何在?还是根据因果。所以《易经》才会说「积善之家,必有馀庆」,积善才会有福报;后面又讲,「积不善之家,必有馀殃」。我们常在外面可以听到,这个人是大善人,将来会福荫子孙;或者说某某人多行不义,这个人将来一定祸延子孙。这个要如何理解?自己做得不好,子孙倒霉;自己做得好,子孙享受,这个有没有违背刚刚前面讲的命运的道理?都是自己所作的。这个给大家思考一下,我们习作裡面有这个问题。

  

凡事不离因果,因果讲得更正确,因、缘、果。因,自己所作,祖先或家人无非是为我们创造一个缘。所以这边讲,积善之家有馀庆,我们为子孙创造一个好环境,也要子孙有这个善因,他才有办法享受得到。我们如果做得不好,给子孙创造了一个不好的缘,子孙也要有恶因,他才会有恶报。所以归结还是在自己。《易经》讲,这些因缘果报的道理,一家人的道理,无非是什麽?物以类聚。前面讲,「有百世之德者,必有百世子孙保之」。我们有什麽样的德行,感应跟我们有相同兴趣嗜好的人来跟我们在一起,原来就是物以类聚。

  

了凡先生很不容易,完完全全的相信云谷禅师所说,「拜而受教」。我们今天学习圣贤教诲,怎麽样可以入得圣贤教诲之门?圣贤教诲学习的次第没有例外,信解行证,入圣人之门就是这条路。第一步要信,而且信要信得深。我们常常觉得我们也学了一阵子,也信佛,也信孔子,我们自己有没有信?这个不用问别人,别人不知道,问自己,我们自己勘验自己有没有信。书上讲的我们有没有做到?有做到,真信;做到三分,信只有百分之三十。所以这个事情不用问别人。

  

了凡先生相信了,受教了。怎麽样是真正受教的状况?能够依教奉行,老师怎麽教,学生就怎麽做,这是真正受教。了凡先生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往日的过错在「佛前尽情发露」,发露就是把它讲出来给人家知道。我们现在人犯错很难改的一个原因就是自欺欺人,不承认自己有错。自认为没有错,怎麽会去改?所以第一步一定要先认错,承认自己错在哪裡。发露是很好的承认自己错误的方法,第一步绝对要认错。不认错人家就不知道吗?人家还是知道。不认错是自欺欺人,所以第一步,一定要认错。我们每一天反省、提醒自己,重点在这裡,一定要承认自己错误。

  

而且「为疏一通」,发露的时候,他把它写下来。我们在脑筋想,可能闪一下就过去了,把它写下来印象更深刻。这个疏通常是上告天地鬼神之用,把它写下来,完完整整的把它念出来。然后第一步,他就要先试验了。他不是叫别人试验,我们听到什麽叫别人试验,这个不是好方法。我们学佛觉得不错,希望别人也能领受到圣贤教诲的好处,怎麽办?自己先做,做给人家看。所以了凡先生先拿自己来试验看看,第一步他先求功名,立誓要做三千条善事,「以报天地祖宗之德」。这个很好,我们现在人都只想到自己,了凡先生想谁?祖先。没有祖先哪有我们,是不是?所以了凡先生的想法很对,非常对,非常正确。

  

又用功过格、持咒来辅助。十二页后面这边讲,有一个书符袐传。道士不会画符会被鬼神笑,没有真本事,没有真本事还敢在那边做形式骗人。符要怎麽画才会灵?这个袐诀只有一点,说破了也很简单,第一步就是心要清淨。万缘放下,心才会清淨。心清淨的时候,一笔把这个符画成,中间不怀疑、不间断、不夹杂。我们念佛念咒要有效,是不是也是同样一个要诀?念的过程中不怀疑、不间断、不夹杂。所以圣贤的学问,条条道路通罗马,都是同样的道理。这一段告诉我们,凡是我们「祈天立命」,就是我们想要改变命运,或者是向上天祈求什麽事情,要有感应的话,一定都要从这边开始做起,「无思无虑处感格」,就是要从清淨心做起。

  

接下来这一段,这一段或许较难理解,十三页第二段。孟子在谈立命之学的时候(这一篇叫「立命之学」,立是建立,命运是怎麽建立起来的这套学问),说「夭寿不贰」,短命跟长命是一样的。短命跟长命怎麽会一样?当我们没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的时候,怎麽还会去区分什麽是短命、长命?更仔细的分,「丰歉不贰」,丰收跟欠收是一样的,「然后可立贫富之命」;困穷跟通达是一样的,「然后可立贵贱之命」;短命跟长命是一样的,「然后可立生死之命」。这是什麽意思?我们能够把我们的执着放下,对这些短命长命、困穷通达、丰收欠收的执着、分别、妄想放下,心就清淨了;心清淨才生智慧;有了智慧,我们在什麽样的地位、什麽样的本分之下,好好的去尽这个地位该有的义务和本分,我们的命运就掌握在手中,原来是在讲这个道理。重点就是我们不管在什麽情形之下,《中庸》也讲,「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患难,行乎患难;素夷狄,行乎夷狄」,故「君子无入而不自得」。不管在什麽情形下,他的心都是清淨的、都是定的,心定才能转境界,不被境界转。所以命运都在自己手中。这裡面最重要的,人生命最重要,没有命还谈什麽修行?命运都掌握在手中,生死都自在了,其他的都是小事,小意思。

  

后面接着提醒我们,「修身以俟之」,这裡面两个字,一个修、一个俟,积德祈天一定要做到修跟俟这两个。什麽叫做修?修是修行。我们尊敬的淨空老和尚告诉我们,什麽叫做修行?修正自己错误的行为叫做修行,跟这边讲的完全一样。「身有过恶,皆当治而去之」,改变自己错误的行为。什麽叫做俟?俟是等待,完全没有非分之想,没有将迎。没有将迎就是末学之前讲,不要想过去,不要想未来,把握当下,没有将迎,这些非分之想都应该要把它斩断。如果能够做到这样,这个就是符合宇宙人生的真相,这个才是真实的学问。

  

前面讲,我们在改变命运要感通,要有清淨心。清淨心有好几个层次,从放下执着到放下分别、到放下起心动念。我们是凡夫,没有办法无心,没有办法不起心动念。云谷禅师就教了凡先生一个辅助的方法,教他持咒,帮助他把心定下来。这个持咒的道理,跟我们念佛的方法完全一样。不过书上讲的是有相当功夫了,我们初学应该要怎麽样?有记有数,初学有记有数。有记有数第一个,帮助我们不要懈怠。一开始无记无数还不行,一开始有记有数,像印祖十念法是不是有数?有记有数,帮助我们把妄念减少下来。一开始要有记有数,功夫更提升到一层才「无记无数,不令间断」。刚刚讲持咒、念经、念佛,要诀都是不怀疑、不间断、不夹杂。这个间断是什麽间断?中间有妄念插进来就是间断。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5年8月5日14:55:26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4152.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