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禅宗集(第6集)jingkong法师主讲

admin 永嘉禅宗集评论1阅读模式

不是他没有本事教你,而是他没有办法叫你对他恭敬。对他恭敬是对你自己恭敬,是成就你自己的道业,这才把你推荐到另外一位法师那里去,你到他那里去有成就。为什么?你懂得事师之道,是这个道理。诸位在《五灯会元》里面就看得很多,他能介绍推荐你一位师父,你在他那个地方一定能开悟,一定能有成就。他没有本事?他没有本事怎么能认识你?怎么能把他介绍某一个人就晓得你什么时候会开悟?所以我们要明了这些道理。现在没有人讲,也没有人劝你,像这些入门的书就要多看,看了之后要照这个学习。可以说,说得最详细的是《沙弥律仪》,你看看十戒、二十四门威仪,里面讲事师之道说得多么详细,比这个详细得多。此地是提纲挈领的给诸位说,详细的你去看《沙弥律仪》,看注解,弘赞大师的《沙弥律仪增注》,注得非常的详细。这是说的尊师重道。第六句说:

 

【次数决心要。为正修故。】

 

这一句就是请法,前面是事师,这以下就是请法,求师友来给我们拣择决定『心要』法门,这才是所谓讲的『正修』。这个心要法门,心与要,意思是相通的,譬如六百卷《大般若》是《般若经》的整体,一卷《心经》就是六百卷的心要,心要就是精华。这是偏重在理论上。譬如研究《楞严》,要把《楞严》的心要找到,找到之后就请教老师对不对,是不是这个修法;研究《法华》,《法华》的心要在什么地方,是要你自己去找,找了之后就请教老师。老师不会先告诉你。你要自己没有用功夫老师就告诉你,这位老师不是好老师。为什么?你自己没有下过一番苦功,你不能成就。好的老师是逼着你叫你自己去学、自己去找,一次找不对,你再去找;第二次不对,你再去找,一直到你找对了,他点点头对了,就是这样。你自己吃尽苦头,利益真正得到了。你一问他,他就给你说出来,你自己一点都没有费过功夫,这说出来,禅家所谓「把你的悟门给堵死了」,你自己永远不能开悟。这叫教学,不是讲学,是教你学习。

 

讲学,给诸位说,是接引初机,都没上轨道,这才在讲台上讲,上了轨道,不讲了。你们这里的同修大概也有听说,煮云法师要找我教几个学生,我给诸位说,我到那里去教十个学生,我给他讲了,一年只能教十个。我在台上不是讲经,不是像这样一句一句讲给你们听,不是的。是怎么教法?是教学,不是讲学,经本、注解、字典交给你,你自己去查。查不到、不懂的地方再来问我,问了之后讲给你听,你就上台讲给我听,没有我上台讲给你听的道理,没这个道理。所以老师是坐在台下,学生坐在台上,这样子才能学得会。学的人很辛苦,教的人很轻松,教的人没事情做。台下是「讲错了,重来」。就这么干,一遍一遍叫你自己去搞,你才能磨鍊得出来。到能够把精华、重要的地方找到,那你是有相当的成就,不但是智慧开了,可以说行与解都有几分相应。

 

【次随解呈简。为识邪正故。】

 

第七句,『解』是解经中之义,你自己有领悟,你所悟的与古人的著作不一样,这是真有悟处。你有悟处要把你所悟的要对老师说明白,请老师给你拣别、给你印证你悟的对不对。对就是正,不对就是邪知见,所以要请老师给我们拣别。老师给你拣别,诸位还要记住,你悟的算老师的,不算你的。譬如这段经文我想出一个讲法跟古人不一样,这是你自己发明的,真正讲得通,与经义、教理相应,没有讲错。你想出来之后你去请教老师,老师给你印证不错,他给你点点头说不错,这是老师的,不是你的。你到那个时候不要生气,明明是我悟到的,怎么是他的?他给你印证的,他不给你印证,你这个不作数。就正如同军队打仗一样,参谋出些主意,主管官他决定用你这个方法来打,打胜仗功劳是他的。主意是参谋出的,为什么功劳是长官的?他决定的。诸位要懂这个道理。所以学人的地位就是学人,老师的地位就是老师,你这时候要是不服气,你永远不能成就,这一点我们要明白。为什么?前面一再跟你讲谦下,这也是锻鍊你自己绝不可以贡高我慢,一切成就是别人的,一切过失是我自己的,这是一点都不错,这样才能成就。你将来做人老师也是如此,你所教的学生的悟处也都是你的,一个道理,一样的因果。这一点,今日之下这些学生各个只晓得标榜自己,目无师长,所以他不能成就,他学得再多、说得再多、写得再多,都是些邪知邪见。诸位你要细细的去观察,你才能看出你的毛病,似是而非的一些论调。所以邪与正是要善知识给我们拣别,这是看自己的知见、自己的悟处有没有走错路头。第八句是:

 

【次验气力。知生熟故。】

 

对于什么叫邪、什么叫正、什么叫是、什么叫非,乃至更其次的,什么叫有利、什么叫有害,你能够辨别,这是你智慧开了,世俗里面讲的学问成就了。什么叫学问?这就叫学问,能够辨别真妄、邪正、是非、利害、得失,这叫有学问,这叫见识。见识正确了,立刻付诸于行为,就是三业的造作;换句话说,『气力』就是我们的能力,我们能不能做到,悟是一桩事情,行又是一桩事情,悟的理很高未必能做得到。为什么悟的理高我做不到?烦恼习气障碍着你,如果你自己不明了,眼高手低,你就这么去做了,一定出毛病。这就是古德常说的「理可顿悟」,理论可以顿悟,可是实行起来还得要按部就班,不可以躐等。你看永嘉大师,禅宗里面是讲顿悟法门的,人家还是从皈敬三宝、从发愿、从亲近师友这么按部就班的学,他为什么不一步登天?事须渐修。

 

「验气力之生熟」,就是亲近老师久了,老师观察,看看我们烦恼轻重,我们毛病在什么地方,我们悟的理应当如何去修学。可见得解门要依靠老师,行门也是依靠老师,没有老师不能成就。再给诸位说,真正好的善知识他愿意教初学的学人,就是你一入佛门你还没有亲近过别人,你也没有看很多经典,也没有在外面听过经,这是善知识最喜欢的。为什么?一张白纸,他可以有计划的把你培养出来,来成就你。如果你要是听了不少经,拿现在来说,念了不少佛学院,你要亲近善知识的话,老师头就大了。为什么?满脑袋的乱七八糟思想,给你说这个,你心里疑惑,「我在那位法师那里听的不是你说的这一套,大概你在胡造谣言」,这怎么办?听一个老师指一条路,听十个老师指你十条路,你往哪里走?困难太多了。所以真正善知识他不愿意教这些头脑装了乱七八糟东西的人,他不愿意教,他要教单纯的。

 

我们看看古大德参学有成就的都是这样,他的老师只有一个,跟这个老师二十年、三十年,一个老师教的,所以他知见很单纯,老师对他非常清楚。就是说,你学佛以来读过些什么书、听过些什么讲,你的知见、你的行持他都一目了然、清清楚楚,他指你这个路就不会错。你头脑里头装多了,他一样一样帮你清除好不容易,尤其是众生的习性,先入为主,不容易清除。这就是说明入道的因缘,你要有好因缘真的就遇到明师,因缘不好这个地方住几天、亲近几天,那个地方住几天、亲近几天,三年,外面混个几十个寺庙,一个人,完了,不能成就,佛来了也度不了他。为什么?他的知见太多,他的分别太多、他的执着太多,你说这个道理,他有他另外一套道理,他不能接受、不能容纳,这是大病之所在。诸位要是明了这个道理你就晓得,佛学院里头不能出祖师大德,就是他太杂了,思想混乱,知见分歧,苦在这个地方。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7年10月12日09:18:15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35647.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