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弥律仪(第16集/视频/文字)悟道法师主讲

admin 沙弥律仪评论阅读模式

下面讲,「今得沙弥名,名既因本」。今就是现在,我们现在,譬如说大家出家、剃头了,这个形相也是有沙弥这个名称。前面讲驱乌沙弥、应法沙弥、名字沙弥,不管是什么样的名称,总是这个名称都叫沙弥。「名既因本」,这个名既然是由本受十戒而来的。你想这个名称是怎么来的?本来就要受这十条戒才叫沙弥的。这个名称,既然是因为要本受十戒才能称沙弥,「故当习学谨持」,故就是因为这个缘故,所以我们应当要学习。习是实习,学是了解、求解。习就是在生活当中我们来实习,我们照这样来做,一方面做,一方面来学为什么要这么做,在做的过程当中有什么样的状况。谨就是谨慎,持是保持,要谨慎来保持这十条戒。

 

「而不学不持」,这是莲池大师讲的,当时他就看到很多出家人不学不持,我们现在出家人不学不持的情况是更为普遍。像现在讲经还比较多,听经的人也比较多,要去听戒律的人就比较少。为什么?一听到戒,第一个反应,就觉得这个戒来束缚我,我就得不到自在,不敢来。所以在过去,早在四十年前,台中莲社李老师他那边教学,他有三不劝,三种他不劝,第一个不劝人吃素,第二个不劝人出家,第三不劝人受戒,这三个他不主动劝人。但是他劝人来听经,经听明白,你要吃素、你要受戒、你要出家,由你自己决定。他不主动劝人,但是劝大家多来听经。所以现在末法时期,你一开始去讲戒,恐怕没什么人会来听;你说讲一部经,来听的人,大家会比较有兴趣,人会比较多。所以,李老师就是在讲经的时候附带提到戒律方面,这也是一个方便法。但实在讲,经是定学,戒是律学,律是在前面。

 

为什么大家不太有意愿来听戒?因为对戒的内容以及功德利益不了解,他不了解,他就不敢来尝试。有一些人,以前我也遇到一些居士,他也都是很好心,他说我现在还不行,等过几年我家里弄得怎么样、事业怎么样再来。他的意思就是说,现在我学了我做不到,等以后我能做到我再来。像这一类的,都是属于对戒真正的功德利益,他认识不清楚,产生很多误解。这个误解会导致他不敢来学习,以为学了戒就绑得死死的,动弹不得,他现在不可能,他做不到,学了这个戒他就觉得很不自在,所以就不敢来学。实际上跟一般人想的刚好是相反,为什么说相反?因为你不学戒、不持戒你才会不自在,你想要得到解脱、自在就要学戒,你才会得到解脱、自在,刚好是相反的。如果明白这个道理,没有一个不乐意来学习,因为学了这个可以帮助我们得到解脱、得到自在,何乐而不为?他为什么不敢学?学了就不自在,好像绑得死死的,这里不行,那里也不行,觉得我学了这个,好像拿条绳子来绑自己,所以他就不敢来学。其实,这些想法,刚好是颠倒、错误的。戒是帮助你得到解脱、自在的,帮助你得到清凉的,它不是去绑你的。所以佛门的戒律,它不是宗教式的戒条,不是约束人的,不是去控制人的,而是帮助我们得解脱、自在的,这一点我们必须要认识清楚,才会发心进一步来学戒律。

 

下面讲:「而不学不持。由二种人。一愚。二狂。愚无慧目。不鉴是非。故于诸戒相。茫乎不知。狂妄邪见。不循位次。故于如来圣制。忽而不学。便拟躐等者。躐跨越也。等级也」。

 

我们先看这一段。不想学、不想持这个戒,弘赞律师给我们讲有两种人,「一愚,二狂」,第一种人是愚痴,第二种人是狂妄。「愚无慧目」,愚就是没有智慧,这个目是比喻,没有智慧的眼睛叫无慧目,不是说眼睛瞎掉,他没有智慧去辨别。「不鉴是非」,不鉴就是说他没有办法去鉴别、鉴定哪个是是、哪个是非,这就是愚痴,没有能力办别是非善恶、真妄邪正,连利害得失都无法去辨别,这就是愚。我们现在这个时代,这一类的人也不在少数。我们看到这个,我们先不要去想到别人,哪个人愚痴,我们先回头来想自己,我是不是无慧目,这是最重要的一个课题。先回头来想想我们自己,这两种人我到底是哪一种人。

 

不鉴是非,「故于诸戒相,茫乎不知」,对于戒律这些事相茫然,完全不知道,不知道该怎么做。现在我们看到别人,也要马上回头反省自己。我们看到别人,出家人也不懂得持戒,回头看看我们,我们是不是跟他一样?我们跟他一样,我们不要笑别人,自己也是一样。先不要去笑别人,回头先来看看自己,别人就像一面镜子一样,我们来对照对照,我们是不是也是这样。所以我们现在剃了头,人家问我们,起码问我们沙弥十条戒是哪十条,你要念得出来。你总不能说什么叫沙弥十戒,什么叫沙弥?这个就真的是太离谱了。但是现在也见怪不怪,现在离谱的事情已经很普遍。出家人自己本来应该学的、修的,都完全不知道,剃了这个头,对在家信众是交代不过去。这是这一类的,对于诸戒相,茫乎不知,不懂得怎么持戒。

 

有一些人他也拿戒本要来讲戒,讲了很多,是不是他就有智慧?也未必。如果没有善知识来指导,而且又不遵循古人。譬如老和尚也常常在讲席当中告诉我们一个原则,你现在找不到好的老师,但是你可以找古人。古人不在了。不在,他有他的著作在。我们现在学戒律,距离我们最近的一位大德就是弘一律师,清朝末年,民国初年,弘一律师。他的著作,我也看了一点点,看了一点点觉得就有很大的帮助,对戒律的一些常识、做人处世的道理他都讲到,我们才知道什么叫做戒。现在有很多人他也标榜学戒律,但是他没有得到真正通达戒律的老师来指导,自己又不肯向古人学习,往往他自己想怎么修怎么修,自己对于戒律学方面认识得不够,或者认识有偏差,这样修就不对,怎么修、怎么学都不像。这一类也是属于愚,「不鉴是非,故于诸戒相,茫乎不知」,他还是不懂,这一类也不能算有智慧。

 

所以我建议,大家如果要学戒,起码近代弘一大师的书要看,起码他的讲演录要看,他的著作,像《晚晴集》这一类的,《格言别录》要看。比较远的就是莲池、蕅益,我们净宗祖师莲池、蕅益大师,特别是蕅益大师他在戒学方面下很深的功夫。实在讲,蕅益祖师他不但是净宗的九祖,其实也是当代的一个律宗的祖师,他的书要看。蕅益祖师的《寒笳集》我也常常看,还有莲池大师编的《缁门崇行录》、《僧训日记》,这些都要看。你才知道怎么学习这个戒,才不会像这里讲,「愚无慧目,不鉴是非,故于诸戒相,茫乎不知」。茫乎不知这样的人还好,有一些人自己不知道以为自己知道,然后他再去教别人,又给别人误导,那个更麻烦,那是更麻烦。强不知以为知,自己不知道以为自己知道,这个都是错误的。

 

下面,「狂妄邪见,不循位次」。他不是不能学这个戒,他能够学,但是他不遵循这个次第。「故于如来圣制,忽而不学,便拟躐等」。这个狂是狂妄,他也有很高的聪明智慧,但是他不依循这个位次,不依照这个次第来学。对于「如来圣制」,圣是尊称,如来制定的戒学,忽是忽视,不学。这个忽视有很多方面,第一个就是他想很快成就,好像要一步登天,要想赶快成就;第二个就是对戒他有他的看法。像我们老和尚早期学佛,他在讲席当中讲过,他也是举出他自己的一个例子,他的看法是说这个戒律就跟我们中国的礼一样,在我们中国这个礼每个朝代都有变更,它的精神是不变,但是礼的形式上会因时、因地、因人有所改变。所以夏商周三朝的礼都有不一样,但是礼的精神是不会改变的,但在形式上会有改变。老和尚他也讲,他说他当时(年轻的时候)总认为戒律就跟中国的古礼一样,戒律是印度出家人三千年前当时的生活方式,等于我们中国儒家的礼,生活方式。三千年前印度的古人他的生活方式,拿到三千年后今天的现代人,又到中国这个地区,能适用吗?所以,当时他对学经很有兴趣,但是对戒律方面,他认为跟中国的礼一样,应该有所变通。老和尚也讲,戒律传到中国来之后,也经过一番改革,就是丛林的清规;在生活方式上跟古印度就不一样,因为中国这个地区气候、生活方式、文化习惯跟印度是完全不一样,佛法传到中国来,适应中国这个地区的民情,所以做了一个调整。所以在古代,「百丈立清规,马祖建丛林」,建立这个道场,立了这个清规,等于说戒律的中国化、现代化、本土化,这个方式上有所改变。

 

但是到了最近,老和尚,我们听他讲《华严》,讲这个课,他现在的发现又不一样。最近他又讲,这个戒跟礼不一样,礼是适用于世间法,维持人与人之间社会、家庭的秩序,能够得到安定,所以它会因时、因地、因人有所变通。但是戒跟世间的礼,它的作用不一样,因为戒不是只有世间的风俗民情。礼是以和为贵,人与人相处的和谐,这是礼的精神。就是现在讲的,你要达到和谐社会要靠什么?要靠礼。你不讲礼,怎么和谐?和不来。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互相交流往来,靠一个礼。这个礼当然古代现代、中国外国都有不同,所谓入境随俗,人家才欢喜。你看,我们中国人见面礼,握握手,这是见面礼;外国人他一见到你就给你抱一下,给你亲一下,这是他的礼。今年在图文巴,那个市长是女众,她看到我给我抱一下,给我亲一下。在我们中国人看,怎么这样!他们洋人就是这样,这是世间的礼,如果你不接受,他心里就不舒服,你要入境随俗,你到他们的国家就随顺他们的民情。所以,老和尚也被抱、也被亲。他们就是这样,他觉得这是最好的礼,对你最尊重,不嫌弃你,才抱你。看你就讨厌,还抱你?理都不理你,对不对?那是礼。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7年7月20日10:55:23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34494.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