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弥律仪(第20集/视频/文字)悟道法师主讲

admin 沙弥律仪评论阅读模式

接着我们再看下面这个文,「若为脱离生死。受持禁戒。故能切意遵守奉行。」到这里是一段,这里是给我们解释「切意遵行」这四个字。若是假若,假若你是为了脱离生死这桩大事来受持禁戒,才能够切意遵守奉行;如果不是为了这桩事情,你对学戒这个意愿生不起来。现在我们,你看看很普遍,现在学佛,你说劝大家来听听经,有兴趣的人还是不少,还是很多的;你劝他来学戒,有意愿、有兴趣的人就不多了。为什么?听到戒他就感受到一股不自在,戒好像是拿着绳子来绑自己,他就不敢来学习。这是对于戒的内容,还有它的作用、它的功德利益不了解,因此他就没有意愿想学这个东西,而且看到戒就敬而远之。如果你是为了真正要了生死,这个动机、这个发心非常重要。我们出家,实在讲就是为了要了生死。佛示现出家也是为了要解脱生老病死,他才出家的。如果不是这样的一个存心,真的,出家是没有必要的。出家,你说要守这些戒律规定,他又不是为了要了生死,他遵守这个就会很无奈;他也没有兴趣来学,说真的,就没兴趣,一点兴趣都没有。一点兴趣都没有就学得很苦,学习得不到快乐,为什么得不到快乐?不是他喜欢学的,当然就苦。所以出家一定对这个要先认识清楚,是为了了生死,戒是帮助我们了生死。

 

我们念佛法门也是为了了生死。虽然念佛法门讲是可以带业往生,但是也不能没有善跟戒的基础,如果没有善跟戒的基础,念佛往生还是有障碍,这个《无量寿经.三辈往生》讲得非常清楚。在一般正规的情况,《无量寿经》的三辈,《观无量寿经》九品前面的六品,都是教我们正规修学的一个途径,下三品是造恶业,临终遇善知识,那是比较特殊的例子。不过临终遇善知识开导,那也是过去生他有深厚的善根福德,在那个时候成熟,才有可能,不然也不可能。正规的学习都是在中下品以上。《无量寿经》它讲三辈,「三辈往生」、「往生正因」都是讲一般正规修行,所以叫往生正因,正确的修因、正规的修因。我们有心要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也不能图侥幸之心,对这个事情还是要认真努力来学习。《无量寿经》给我们讲得很清楚,《弥陀经》讲得比较简单,《无量寿经》它的好处就是讲得比较清楚。《弥陀经》讲一个善男子、善女人,我们不知道善的标准到底在哪里;《无量寿经》三辈往生、往生正因,它善的标准分三个层次,都是善,起码你要达到下辈那个善,那才是《弥陀经》讲的善男子、善女人,这样你去打个佛七,若一日到若七日才会一心不乱。所以三经没有合参,你看一部,除非看祖师大德的注解,不然你很难理解。我们不是上上根人,一闻千悟,你没有看注解,你不明白怎么修。不是说你念佛就能往生,不是这样。如果说念佛就能往生,佛也不需要讲那么多,念佛就好,对不对?不需要讲了。大部分现在念佛的人,我们说一句真实话,种善根,就是不断的把佛的善根种子种下去。但是能不能往生,就要看他有没有依照经上讲的标准去修学。除了念佛之外,你在生活当中你要怎么修,不是说念佛人你就可以离开生活,不用过日子,不是这样。既然要生活,你要怎么过日子,要怎么待人处世,你要怎么存心,这都有个标准。

 

要怎么样修学才是一个真正如理如法的念佛人,蕅益大师有一篇念佛开示,这段非常重要,大家都要常常看看,提醒自己。真正念佛人,他是一句佛号六度齐修。「真念佛人,放下身心世界,即大布施;真念佛人,不再起贪瞋痴,即大持戒;真念佛人,不再计较是非人我,即大忍辱;真念佛人,不稍间断夹杂,即大精进;真念佛人,不再被妄想驰逐,即大禅定;真念佛人,不为他歧所惑,即大智慧」,他歧就是各种言论、各种知见,都动摇不了你,他用一句佛号六度齐修。我们可以拿这个来对照一下。所以我常常在台湾跟这些念佛的同修讲,请我去佛七开示,我就拿蕅益祖师这段开示来跟大家共同勉励。我说这六条如果做到,祖师讲,你是真念佛人,念佛人上面加个真字。我说如果这个做不到,上面那个真就没有了,只能说你是一个念佛人,不是真念佛人。所以祖师他加一个字下去,意思就不一样,做一个真念佛人。我们可以用祖师这篇开示来对照我们,我们现在还有没有是非人我,还有没有贪瞋痴慢,还有没有放不下,还有没有夹杂间断,还有没有妄想,种种的言论还能不能诱惑你、动摇你,自己多对照,这样我们这一生念佛往生才会有把握。

 

如果你胡里胡涂的这样念,自己不知道标准在哪里,念到最后不能往生就怪佛菩萨、怪祖师大德讲的都不是真的,罪过就更重。应该是要怪自己没搞清楚,佛菩萨、祖师大德是讲得很清楚,我们自己没有听清楚,没有认真去认识了解清楚,还是要怪自己。所以佛菩萨、祖师大德苦口婆心这样一直劝、一直讲,但是我们自己不在意,没有去留意,疏忽了,这个因果要自己负责,不能怪别人,你怪别人是冤枉佛菩萨、祖师大德。特别现在老和尚讲的经教,他老人家苦口婆心,八十几岁还天天讲,为了什么?不断重复讲,就是怕我们忘记。怕有的人还没有听过,新来的没有听过要跟他讲;已经听过的要温故知新,不断的提醒,怕你忘记。所以遵守奉行非常重要。

 

「戒是越苦海之浮囊。庄严法身之璎珞。故须谨慎。勿使毫厘有所亏犯。」苦海是形容,我们六道生死轮回就像苦海一样。我们要渡过这个苦海,大家都知道坐船,古时候没有船,古时候就要用浮囊。这边也有一个注解,「苦海,苦无际限,譬之以海也。法华经寿量品曰:我见诸众生,没在于苦海」。我们看大海没有边际,我们在六道里面轮回就像大海一样,受苦是没有边际的,没有说受到哪一天就不苦了,是没有边际的。浮囊是渡海人所带的,「免没溺之物」。「慧琳音义三曰」,这本书叫《慧琳音义》第三卷里面讲,「浮囊者,气囊也。欲渡大海,凭此气囊轻浮之力。经中以譬戒律,护持菩萨之戒,犹如海人之于浮囊也」。这段话是经典里面的。浮囊就是气囊,这古代就有。现在大家有坐过船,都发个救生圈,如果大家有去旅游,有些旅游区他怕有危险,就套个救生圈,万一你掉到水里面不会沉下去,那个就是浮囊这一类的。浮囊现在就有很多种,它是可以吹气的,让你人在水中浮起来。你要渡过这个海,你没有靠浮囊你渡不过去,你会掉下去。《涅槃经》第十一卷讲,「譬如有人带持浮囊欲渡大海」,这是有个比喻,有一个人带着浮囊渡过大海。「尔时海中有一罗剎,即从其人乞索浮囊」,这个罗剎要害他,就跟他讲,你那个浮囊给我好吗?「其人闻已即作是念:我今若与必定没死。答言:罗剎,汝宁杀我,浮囊叵得」。这个字念剖,叵就是不可的意思,不可的合音叫叵。譬如说居心叵测,这个人的存心不可以去测度,不知道他在想什么,叫居心叵测。这是叵得,浮囊叵得就是不可得,我浮囊不可以给你。「菩萨摩诃萨护持禁戒亦复如是,如彼渡人护惜浮囊。」罗剎说你那个浮囊给我,这个人他不给,给了他就沉下去,怎么可以给他?这是来比喻戒律就像这个浮囊一样,你在还没有渡过大海的时候,是绝对不可以放弃的,你放弃了就有生命危险。

 

「庄严法身之璎珞」,庄严是装束整齐,装束打扮整齐就叫庄严。在史书里面《后汉书》第二十五卷「刘宽传」,刘宽有一篇传记,里面有一段话,「夫人欲试宽令恚,伺当朝会,庄严已讫,使婢奉肉羹,翻污朝衣」。刘宽大概他脾气很好,他很宽,他的夫人要试他,看他是不是真的不会发脾气。恚就是瞋恚,恚是气在心里,两个土,心埋在两个土下面。气在心里叫恚,气发出来叫瞋。瞋有一个目,所以眼睛大了、脸红了、脖子粗了,声音讲话也大,瞋。瞋,眼睛很大。瞋跟恚,瞋是表现出来,恚是没有表现出来,气在心里,你给我记着,有一天要给你好看,这是恚。这个瞋,两个人就吵起来,这叫瞋。刘宽他的太太:他修得都不发脾气,好,今天就来试试看你发不发脾气。伺就是等候的意思,「伺当朝会」,上早朝开会。古时候做官的人上早朝开会,开会要庄严,要穿朝服。每个朝代都有它规定的朝服,看你是几品官,你要穿什么样的朝服。伺当朝会,「庄严已讫」,打扮好了,「使婢奉肉羹」,她就叫一个婢女端一碗肉羹要给他吃,你一大早就要上朝吃一碗肉羹。但是故意把它打翻,「翻污朝衣」,把它弄脏,污就是脏,意思就是看你生气不生气。大概是没生气,下面一段我们要去看《后汉书》。

 

大家有没有看过二十五史?中国古代的读书人,一个读经,一个读史。史来证明经的,经是讲的真理,四书五经、十三经,史来证经。史是历史上发生的一些事情记录下来。发生事情记录下来有好有不好的、有兴有衰,这叫史。以前的史官,他要很超然公正的去写历史。现在一般历史都要过了,跟这个朝代没有利害关系,写了才会客观;如果在当时,恐怕你要就事实真相来写就被砍头。古时候真的有史官照事实写被砍头,接着的人他还是这么写,还是被砍头,他就扭曲事实,把事实扭曲掉。但是史官的责任,他要据实以记,要根据发生的事实记录下来,对后代负责任。所以历史要隔一代的人写,找这些资料来写比较客观;当时因为有利害关系,不敢讲真话,一讲真话就被砍头,谁敢讲。所以你要看史。原来是二十四史,到清朝是二十四史,到民国是二十五史,清史是民国的人写的。大家对历史要有个概念,我们中国人不能不知道。现在有二十五史,但是民国之后到现在是乱世,这个让以后的人去写。

 

「璎珞,梵语枳由罗,编玉而悬于身者。印度邦俗贵人男女皆作之」,又可作缨珞。璎珞是装饰品,古代印度很流行,在我们中国也有。「装严法身之璎珞」,这是比喻,「故须谨慎,勿使毫厘有所亏犯也」。毫厘是极微小的数量,一毫一厘,最小的。这是告诉我们修戒,一些小小戒也不能疏忽。

 

这段话他是用比喻,戒像超越苦海的浮囊。我们还没有超越苦海,戒就像我们在大海上的浮囊一样,你随时都要依靠它的,你没有依靠它你马上就没命,就有生命危险。这是形容我们修行,我们还没有证果之前,戒就像苦海的浮囊,你要渡过六道生死的苦海,你放弃这个浮囊你就沉没了,你就渡不过去。「庄严法身之璎珞」,法身是我们每个人本来面目,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拿什么来庄严我们的法身?就是戒,戒就像璎珞一样,挂在身上的这些装饰品,把戒比喻作璎珞,我们要庄严这个法身,用戒来庄严。「故须谨慎」,因为这个缘故,所以必须谨慎。「勿使毫厘有所亏犯」,勿就是不可以,有一毫一厘亏犯。好像这个浮囊,你要让它很完整,这个浮囊你不能去给它戳一个小洞,那气会漏掉,漏掉了也不行;如果洞破得太多,气就没有了,又掉下去了。所以这个浮囊一毫一厘,你保护这个浮囊要保护得很完整,不要让它有一毫一厘的损伤。这是比喻我们学习戒律要学到很圆满,像保护这个浮囊一样,保护得很完整,我们这一生超越苦海才有指望,是这个意思。

 

老和尚讲经,他刚学佛亲近章嘉大师,章嘉大师当时也是常常提醒他。这个老和尚最近讲经又再提起,早年他也有提起。他说这个戒就像火车票一样,你上了火车,还没有达到目的地,你车票不能丢掉,你丢掉就要被罚钱,你不能丢掉。你要随时带在身上,半路当中车上还有验票的验票员,他会来看看你的车票,看你有没有买车票。所以这个票要一直保留着,不可以丢掉,一直到了目的地,你车票再交出去。这是比喻我们凡夫到成佛地,这个戒就像车票一样,还没有成佛,这个车票不能丢,丢了就不行。这也是给我们说明戒学在我们现前这个阶段它的重要性,提醒我们要注意、要重视,认真努力学习。我们如果能够学得一分就有一分的受用,学得二分有二分的受用,如果不想学习那就得不到受用,这是很现实的一个问题。早期老和尚亲近章嘉大师,章嘉大师虽然提到戒律,他也不是很在意,他比较在意的是经教。我自己学佛也是犯了这个毛病,听经听了几十年,对这个戒也不是很在意。但是很喜欢听经,听老和尚讲大经大论特别有兴趣,听得津津有味。喜欢听是有善根,但是福德不够,福德就是说你做不到。有这个善根,福德不够,因缘也有了,但福德不够。福德是什么?依教奉行,你真能落实、真能做到,那才管用。不然我们听的时候很好,听完之后,境界一现前,我们该生烦恼还是生烦恼,该怎么造业还是怎么造业,就等于没有受用。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7年7月20日10:59:27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34490.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