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弥律仪(第19集/视频/文字)悟道法师主讲

admin 沙弥律仪评论阅读模式

沙弥律仪  悟道法师主讲  (第十九集)  2008/7  中国庐江金刚寺  档名:WD11-002-0019

src="http://bd.amtbvod.com:88/vod2/mp4/WD11/WD11-002/WD11-002-0019.mp4

诸位同学,大家早上好!请大家翻开《沙弥律仪要略增注》,卷上第七页第二面倒数第二行,我们看《要略》:

 

【因取十戒。略解数语。】

 

这一段,《增注》也是只有一行,「略而非广,故曰数语」。《要略》这段话就是承接上面讲的这段文下来的,承接上面这段文。上面告诉我们,沙弥戒是比丘戒、菩萨戒的根本,也就是基础。如果不按照基础来学习,我们一开始就听教参禅,这样是不能得到成就的。这是我们学佛的四众弟子要非常重视的一桩事情,这是关系我们这一生修学的成败。我们这一生修学能不能有成就,这是一个关键,这个关键就是必定要有基础的学习,要按照次第来修学,这样我们这一生成就才有指望。如果越次而学,要躐等,就是一下子我们就要跳过去,在戒学方面疏忽了,一下子要学经教、要参禅,乃至学密种种,但是他没有戒的基础。不管大乘小乘、显宗密教,都离不开这个基础。如果没有这个基础,学什么都学不成就,就像空中楼阁一样。好像前面的比喻,《百喻经》里面讲,愚人看到人家三层楼很漂亮,他叫木匠来,他说我只要第三层,下面两层不要。木匠说,这我怎么能做?你没有叫我盖第一层我怎么能盖第二层,没有第二层我怎么能盖第三层?办不到。用这个来比喻戒定慧三学,戒定慧三学它是相关的,是一而三,三而一。其实戒定慧三学它是一桩事情,我们也不能给它分开是三桩事情,只是我们修学的一个程序,在次序上有一个先后。在现前我们功夫还没有成就之前,这个基础是要优先的,这个基础打好了,我们要学哪个法门都能成就。好像地基,基础是一样的,基础打好上面你要怎么盖都可以,你要盖一层、二层,要盖什么样子的。就比喻说你要学哪一个法门,你要学到什么层次,有了这个基础都没有问题,你都可以不断的去提升;没有这个基础,你想什么都是落空的,不能落实,都落空。这一点我们如果希望这一生有一定的成就,那是绝对不可以疏忽掉,疏忽掉我们这一生恐怕又要空过,我们出家一场也就很可惜。

 

我们这些年来,我想大家多多少少也都有学佛一段时间,大家你自己也可以来观察自己,我学了这么一段时间,我们得到什么样的效果?我们学佛初步的效果是烦恼轻、智慧长,就是说我的烦恼习气是不是一天一天的减少,智慧一天一天的增长,是不是有这样的一个现象。如果有这样的现象,那就恭喜你,你修学有进步。有了初步的效果可以不断再提升,这一生如果这样如理如法的修学,要证果都可能达到。就像蕅益大师讲的,圆教十地的菩萨都可以达到;在我们修学净土来讲,就像老和尚讲的,你可以达到实报庄严土,这个都可以达到。最起码我们修学这一生,起码也要凡圣同居土有把握往生,这一生才能算有真正的成就。如果你说连凡圣同居土都往生不了,这一生就不能算有成就,你学得怎么样都不能算有成就。这是我们要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我自己学佛也是几十年,到今天可以说一无所成。我十六岁开始接触佛法,十九岁听老和尚讲经,今年五十八岁,听老和尚讲经到今年就三十九年,加上前面三年接触佛教的书籍,听到佛门的法师开示,再加上三年是四十二年。四十二年,很惭愧,一无所成,什么成就也没有。这都是实话。这个成就不是说现在有一点名气是成就,这个不是成就,这是世间的名利,在佛法的标准来讲这不能算是成就。佛法成就的标准就是我们戒定慧有没有增长,贪瞋痴有没有减轻,这个成就,这个是真实的成就。

 

第一个阶段转恶为善,我们的恶业转了没有,贪瞋痴,修十善业,转恶为善。现在老和尚教我们学的《弟子规》、《太上感应篇》、《佛说十善业道经》,这三样东西是教我们转恶为善,这是《观经》第一福,第一福教我们转恶为善。第二福,从三皈,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佛是觉而不迷,皈依法是正而不邪,皈依僧是净而不染。所有的戒都建立在三皈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建立在觉正净这个基础上,从五戒开始,八关斋戒、沙弥戒、比丘戒、菩萨戒,所有戒律威仪都建立在三皈的基础上。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这是转迷为悟,因为三皈一开始就要皈依佛,佛是觉而不迷,所以第二福是转迷为悟。第三福,「发菩萨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这是转凡成圣。所以这个配三福来讲,第一福转恶为善,第二福转迷为悟,第三福转凡成圣,从凡夫转到圣人。我们要转凡成圣,必定要先转迷为悟,你不觉悟怎么转凡成圣?你要转迷为悟,你必定要先转恶为善。为什么?我们造作恶业,贪瞋痴是迷的根源,我们迷惑的根源就是这个恶业,恶业是我们迷惑的根源,你恶业没有转过来你怎么会开悟?你没有先转恶为善你怎么开悟?开不了悟。所以净业三福已经告诉我们一个修学的次第、程序,非常清楚。

 

一个转迷为悟的人,他一定是不造恶业、修善业的,哪有说一个三皈依的三宝弟子,已经是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的人,还造十恶业,大家想一想有没有这个道理?这个讲不通。你既然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怎么还会造十恶业?不可能。我们现在入了佛门,不管在家、出家都受了三皈依,我们还造不造十恶业?实在讲,我们自己反省反省,照干,我们十恶业是照干。我们每天做三时系念,每一时都要念忏悔偈。我听老和尚讲经,说华严讲堂现在每天他们都有大家在一起忏悔,居士林他们这些学生也有反省、要忏悔。我们每天做三时系念,每一时都要忏悔。但是念这个忏悔偈,我们忏悔了吗?如果只有念,还是达不到效果。但是我们必定要先念,念是提醒,念了之后你要提起观照功夫。前面的课都有跟大家讲,不晓得大家还记不记得,如果不记得就是失去观照,忘失掉了,你忘记了。如果你提不起观照,实在讲,我们念了还是没办法修。

 

我们念忏悔偈,「往昔所造诸恶业」,往昔就是过去,包括昨天都是往昔,已经过去的就是往昔。所造的诸恶业,所有一切不好的恶业,恶业太多,讲也讲不完。但是恶业它有个根源,这个恶业怎么来的?下面那一句就是告诉我们,所有一切你会造作恶业的根源,就是下面这一句,「皆由无始贪瞋痴」。这是我们三时是不是每一时都要念的。现在我们自己想一想,我们还有没有贪瞋痴?我们看到他们在反省,我们每天做三时系念,我们也要反省,他们忏悔一次,我们忏悔三次。我们想一想,我们现在还有没有贪瞋痴的念头?我们有没有每天回过头来观照观照我的心现在是什么念头,起心动念,贪瞋痴的情况怎么样,你要这样去观照。观照,贪心还满严重;瞋恚心,脾气还满大的;愚痴,还是胡里胡涂的。你这样常常去观照起心动念,才发现原来我们现在贪瞋痴这么严重,这就是诸恶业它的根源。

 

「从身语意之所生」,贪瞋痴它是主要造恶业的根源,表现在我们的三业就是身语意。意是贪瞋痴,就是我们心里的思想、念头有贪瞋痴,影响我们的身跟口,去造杀盗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造身口七支的恶业,主要在指使的就是贪瞋痴。所以说,「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最重要是下面一句,「今对佛前求忏悔」。对佛前求忏悔就是我们每天都在佛前这样念,发露忏悔,或者在师长、在同学、在其他的人面前发露,这都是叫发露忏悔,在佛前讲也是发露。求忏悔就是修行的功夫,忏是忏除,悔是悔改,也就是我们讲的改过。在梵语,忏是梵语,叫忏摩,悔是悔改,所以忏悔两个字是梵语跟华语合起来的,一个忏摩、一个悔改。忏摩的意思就是说去除、去掉,恶业要去掉,把错误的修改过来,把它改正过来,这个才是真正的忏悔。

 

第一个阶段,第一时「今对佛前求忏悔」,前面三句都是同样的,这叫做发露忏悔,这是对初步的。第二时就是「一切罪障皆忏悔」,这就进一步,你已经发现一些自己的错误,在佛前发露,到第二时就是你要忏除这个罪障,因为这个罪业它障碍我们的智慧,我们一般讲忏除业障。第一时是发露,第二时你要把这个罪改过来,业障才会消除。我们一般来讲,也可以根据《了凡四训》来讲,第一时「今对佛前求忏悔」是事忏,在事相上发露来忏悔;第二时是理忏,就是明白道理,把过失改过来,过失改过来业障就消除了;第三时是「一切罪根皆忏悔」。第二时是罪障,障是业障、障碍;罪根,这是从心忏,你心开悟了。所有一切的罪根就是从无明来的,你破无明罪根就没有了,什么罪也都没有了,这在大乘经讲叫无生忏,这个忏是最根本、最彻底的。所以三时系念,三时每一时的忏悔它前面那个文是一样的,但是每一时的忏悔它的境界、层次上不一样,到第三时就是忏得最彻底圆满。第一时,就像老和尚讲的,现在就是依《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道经》,依这个来修;第二时就可以进入到三皈五戒、八关斋戒、沙弥戒、比丘戒;第三时就进入菩萨戒,大乘。

 

所以我们学习这个,一定要把这些纲领、原则能够掌握住,我们修学才会有个下手处。如果我们每天念忏悔偈,不能自己去观察、反省,功夫还是不得力。不得力就是说我们修是修了,但是没有效果出来。我们希望有效果出来,一定要每天都去观察,如果你不观察,你不知道今天做错了什么事情,我们自己做错了事情也不知道,今天这一天就不能进步,就无步可进。《了凡四训》讲,「一日无过可改,即一日无步可进」。就是一天你没有发现过失,一天没有改过,今天这一天就空过了,今天这一天就没有进步。所以,忏悔是天天发现过失天天改过,这样才会不断的提升进步。如果不是这样,肯定就不会有进步。

 

我们看到,『因取十戒,略解数语』。这是莲池大师,他在《要略》里面给我们大略的解释。「数语」就是几句话,取这个十条戒。弘赞律师讲,「略而非广,故曰数语」。略,他不是讲得很广泛,所以叫数语,就是很简要给我们列出这十条。我们接着看第八页第一行:

 

【使蒙学知所向方。】

 

『蒙学』,「蒙」是覆盖,蒙这个字它有覆盖、遮蔽心智的意思,这叫蒙。所以我们中国教学叫启蒙,启就是开启,把你盖着的东西帮你打开叫做启,覆盖叫蒙,所以叫启蒙。蒙是蒙蔽我们的心智,遮蔽心智的意思。也可以说是昏昧无知,蒙也是昏昧无知。这个昏是什么?昏我们现在讲叫胡里胡涂,不知道,昧是不明白,昏昧无知。对事理他完全不能够理解,这个叫蒙。「使蒙学知所向方」,就是说你刚开始在学习,还是迷迷糊糊的,还是不清楚、不明白,举出这十条戒,让我们初学的人有一个下手处,知道从哪里来学习。大家学这个东西,我们要时间,也要深入。第一个阶段,你要先了解文字它表层的意思,从这个文字的意思引申到我们现实生活当中人事物各方面,知道它是什么意思,教我们怎么做,你怎样才能够学习,才能够得到受用。就像早上吃早餐跟同学讲的,一件事情如果你没有深入去剖析,跟他说明,有时候很多事情他还是不是很清楚,有时候会把这桩事情跟那桩事情,不同的性质他会混在一起。这个叫蒙学,使蒙学知所向方。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7年7月20日10:58:28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34491.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