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四帖疏(第60集)悟道法师主讲(台语/文字)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四帖疏  悟道法师主讲  (第六十集)  2007/5/11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WD03-003-0060

src="http://bd.amtbvod.com:88/vod2/mp4/WD03/WD03-003/WD03-003-0060.mp4

 

诸位观众,大家好,阿弥陀佛。上一集我们讲到,「偷僧祇物」。这一集我们接下来讲:

 

经【盗现前僧物。】

 

偷盗现前僧众的财物,就是我们现在讲的动产,他生活所需要的衣食、道粮、财物,这个罪过也是跟十方僧团去结罪。自古以来侵占僧团的财物,往往出家人比在家人还多,这犯的出家人比较多,这是真的破戒,铸成了大错。在家人起心动念要霸占僧团,侵损常住,不能说没有,比较少数,很少见到。自古以来这些都有,譬如我们在虚云老和尚的年谱里面,印光祖师的年谱,倓虚老法师的《影尘回忆录》,我们都有看到这个记载,有一些出家人自己侵占,有一些是在家人参加侵占,这个事情到现在还是有这个情形。占了寺院的财物他不还,上面说的「偷僧祇物」,它的不动产,土地是寺院的,他去那里盖房子占住就不搬走,这就占到僧祇物,这个罪要跟十方僧去结罪,这罪过很重。

 

『现前僧物』,这个是出家众比较容易犯,在家众也有,但是这个机会比较少。因为在家众如果没有主持寺院道场,他不是管理的,他要是有管理很容易去霸占,要不是他在管理就没有这个机会。出家人自己管理,往往自己会犯到这个戒律。所以我们出家人要特别提高警觉,特别是管事的人,管理寺院道场大众的财物要小心谨慎,公私要分明,不要铸成大错,一定要明了。僧团常住不是属于个人的,是属于团体,而且团体是代代相传。僧团是民主的,过去住持、当家这些执事一年选举一次。中国丛林的制度是百丈大师制定的,马祖建丛林,百丈立清规,他的任期是一年。担任执事的人很辛苦,要为大众服务,要是长时间让他服务不公平,所以每年选一次。腊月三十总辞、选举,初一移交。农历除夕这一天,从住持到下面这些执事大家总辞,重新再选另外一批的人出来服务,正月初一就办移交,初一新的执事上任,这是过去古代丛林制度。现在这些活动都不存在了。

 

我们台湾的寺庙跟以前中国丛林的寺庙性质都不相同,因素很复杂。现在如果实行恢复以前僧团制度,会很乱,什么原因?素养不够。以前出家是真正发道心,确实戒律清净庄严,为大众所尊敬,所有僧团确实是达到六和敬,诸佛护念、龙天拥护。现在不一样,即使出家修行,修什么?念几部经,每天念多少声佛号,拜多少拜佛,做个法会、拜个忏。这是修行的实质吗?不是,这是修行的样子、形式,没有实质,没有内容,念经装模作样,跟修行不相干。为什么说不相干?经每天念,佛每天拜,但是对于我们自己的思想、言语、行为,很多错误的地方,不能依照经典的教导做一个修正,这就不是真正在修行。经典是经典,我们自己的烦恼习气依旧是我们的烦恼习气,没有改变,只是做个样子,这不是真正的修行。什么才是真正修行?是把自己的毛病习气依照佛在经上讲的标准修正过来。行是生活行为,修是修正,我们的思想、见解、言语、造作错误,把这些错误全部修正过来,这是真正修行。

 

修行的标准依靠什么?是经论。经论是我们思想、见解正确或错误的标准。依照经论修正我们的想法、看法、做法,我们对人对事对物、对宇宙人生的见解思想,如果跟佛经上讲的一样就对了,如果不一样我们就要把它修正过来。戒律修正我们身口的行为,就是表现在外面的行为,一举一动是不是像佛在经上说的。所以经律论是我们修行的标准。在现代社会讲经论的法师大德还有,讲经法师还有,我们还有机会接触到,讲戒律的法师就没有了。但是戒律非常重要,外面可以影响里面,表里一如,这就要修持戒律。我们心里想的,表现在外面的行为,表面跟里面要一致、一如,可见得戒律非常重要。但是讲的人少,为什么讲的人少?难为情,讲了自己都做不到,讲了不是自己在骂自己吗?算了,不讲了,大家都马虎一点就好,没人讲了。没人讲戒,这就不得了,这问题严重!愈不讲愈不知道,大家就愈不懂;愈不懂,我们错误的行为就不可能修正过来。

 

所以印光老法师真是慈悲到了极处,他将《太上感应篇》,这是道教的,《文昌帝君阴骘文》也是道教的,《了凡四训》、《安士全书》,用这些善书来代替戒律,帮助我们断恶修善,这确实是大智慧。佛在《戒经》里面的戒律如果没有人给我们详细说明讲解,我们自己看也看不懂,看都看不懂要怎么做?何况佛在《戒经》里面特别交代,没有受过戒的人不能看戒律。不是说戒律有什么祕密怕人看,不是,是佛的慈悲,因为你没有看戒律,出家人犯什么罪过你不知道,你对他还很恭敬。你一看戒律,看到这个人也犯罪,那个也犯罪,犯这个罪、犯那个罪,看到最后你对出家人生不起恭敬心;不但生不起恭敬心,天天批评,天天责备,这样你就造了口业,这出家人造业,你也造业。所以佛大慈大悲教我们不要起心动念,不要造口业,是这个意思。所以你没有受戒,不准你看戒律,是这个道理。《安士全书》、《感应篇》、《阴骘文》、《了凡四训》是世间劝人断恶修善的善书,不是佛在经上讲的戒条、这些戒律,但是它的精神符合戒律,人人可以看,拿这些标准来修正我们身口的行为。

 

实在讲这三样东西,「阴骘文」也是在《安士全书》里面的。《安士全书》总共有四部分,第一部分就是清朝周安士居士将三教的经典来注解「文昌帝君阴骘文」,佛经、道家、儒家这三教经典来注解「阴骘文」。第二部分是「万善先资」,「万善先资」这一部分特别提出戒杀,杀生、放生的因果报应,这些理论跟事实。第三部分「欲海回狂」,这是戒邪淫,将邪淫的因果报应根据三教经典也给我们做了很详细的注解,而且讲到如何修持的理论方法。淫跟杀这两条在五戒里面,五戒里面这两条戒是一般人最容易犯的,这两条是最容易犯的,所以它这里面特别把这两条戒引用三教经典来给我们说明,教我们修持的方法,这分量占这本书里面很大。第四部分就是「西归直指」,最后总结指归我们念阿弥陀佛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是《安士全书》四篇四部分分量相当大,精装本印起来都一本这么厚。这本书是印光祖师,我们净宗十三祖印光祖师提倡的。

 

另外就是《感应篇》,道家《太上感应篇》,《感应篇》自古以来的注解很多,祖师他提倡比较详细的是《感应篇汇编》,这也是以三教的经典来注解道家的《太上感应篇》,这部分是最完整的、最丰富的,可以说读了《感应篇汇编》等于读了三教的经典。另外一个是现代的《感应篇直讲》,这比较白话,比较简单,适合我们一般初学的人,一看就明了,起心动念、言语造作知道怎么做。《了凡四训》这部也非常重要。《了凡四训》有四篇:「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它也有四部分。这个是理论跟袁了凡先生他现身说法,教训他的子孙四篇的家训,这四篇流传也很广,这说改造命运。我们一个人在一生当中,大家都希望自己的命运比较好一点,愈来愈好,能够过着一个幸福美满的人生,但是你如果自己没有修这个因,没有修善因就得不到善果。幸福美满是果,断恶修善是因,你没有修这个因怎么能得这个果报?这非常重要。

 

所以我们看这三样东西,《了凡四训》、《太上感应篇》、《安士全书》,《安士全书》里面就有「文昌帝君阴骘文」。我们详细看这三样东西,实在说这三样东西跟佛的戒律差不多,戒律的精神就是教我们断恶修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是戒律主要的精神,这三样至少跟佛经的戒律相应可以达到百分之九十五。这三样东西我们如果做得到,可以说这个戒律我们能够达到百分之九十五。最近这几年家师jingkong上人又提倡儒家的《弟子规》,这个再补充就更加圆满。《弟子规》不管有信仰宗教、没有信仰宗教,有学佛、没有学佛,人人都要修,因为这不是属于哪一个教的,这是古代家庭教育,教你怎么做人、怎么做事、怎么讲话、怎么待人接物的一个标准。不但中国人要学习,全球的人、全人类都要学习,为什么?我们如果不学习就不知道做人的标准在哪里,自己丧失了做人的资格自己也不知道,这就非常可怜。因此家师大慈大悲特别提倡《弟子规》的学习。但是《弟子规》不是只有读、只有讲,是要去做,在生活上去落实,照这里面讲的标准做到。家师他定一年可以把这个做到就很难得,如果你三个月做得到,这个根器就很利,上根的人。所以要从学习《弟子规》开始。

 

我们的烦恼业障习气很重,我们就不说《感应篇》、《佛说十善业道经》,这个我们习气很重做不到,想要做很困难。《弟子规》我们都做不到,这个情形我们要多多修忏悔法,要忏悔,求佛力加持,消除我们严重的烦恼习气,这个烦恼习气如果忏除,我们就很容易做得到。如果烦恼习气没有藉佛力加持,确实说我们很难转得过来,知道是知道,但是习气太重,改不过来,很自然的习气又起来。那个习惯、那个毛病自自然然就起来,我们要改过,这就要像古大德说的「生处转熟,熟处转生」,原来很生疏的我们现在要渐渐愈来愈熟悉,原来很熟悉的这些毛病习气现在要渐渐疏远、渐渐远离,这样我们修学才会得力。要不然只有说做不到,还是得不到受用。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7年7月2日18:18:12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33833.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