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四帖疏(第38集)悟道法师主讲(文字/台语)

换句话说,他没有分别。没有分别,不用第六意识;没有执着,不用第七识,这就是观。而这个境界清清楚楚、了了分明,确实没有分别执着,所见的跟佛在经上讲的相同。佛跟我们讲这个境界是给我们做印证的,拿来跟你眼前的境界对照一下,如果相同,这个境界是正观;如果跟讲的不相同是邪观,就不是真的,属于魔境。魔境现前,不是佛境,像《楞严经》上讲的「五十种阴魔」。这些魔境现前,如果我们对于教理没有很深的印象,会把它误会是佛的境界,这事情就麻烦。

 

所以学佛的人多,成就的人太少了,原因是什么?境界现前不认识,把魔境误会以为是佛境,就被它骗了,跟它走,一入那个境界又堕落了。为什么有这种境界?我们一定要晓得,我们从无始劫以来造的罪业太多,与一切众生结下的恩怨无量无边。冤家对头找你麻烦,障碍你,不希望你成就;你恩爱的眷属也障碍你,他也舍不得你走。恩跟怨都障碍,怨也障碍,亲也障碍,怨亲都障碍,所以叫做冤亲债主,这个事情就麻烦。《楞严》确实有殊胜的功德利益,它把这些境界全部给我们说破了。

 

如果我们知道这桩事情,将来境界现前,我们认识它;认识它,它就不起作用。你如果认识这个境界是魔境,魔的力量就失掉,不能障碍你,怕的就是你不认识它。到那个时候我们到底有没有把握认识?要是关键的时候又没有人提醒,要怎么办?佛教给我们一个原则,这个原则太好了,不管什么境界,境界现前决定不理会,境界现前都不要理它,见若无见,看到好像没看到;闻若无闻,听到也好像没听到,这样它就障碍不了你,就不能障碍你。魔的力量展现在你的面前诱惑你,你心一动,他的把戏就有效果了;如果摆在你的面前你不动心,如如不动,你还是三昧现前,他就没办法。佛教给我们这个原则。

 

所以禅宗里面常常说,「佛来斩佛,魔来斩魔」,用这个方法。不管什么境界,佛境界也好,魔境界也好,一概不理会,一概都不理,这是正确的。真正在所有一切境界里面练不动心,不为外境所转,你功夫就成就了。像我们念佛的人这个境界比参禅、比持咒要少,同时真正真诚恭敬一心念佛的人,经上讲得很清楚,佛菩萨光明常常注照,所以一切妖魔不得其便,他想障碍你,但是他不敢,有佛光保护你,诸佛护念,龙天善神拥护你,这我们一定要知道、一定要明了。功夫稍稍有一点偏失就会出问题。

 

像在台湾流行很普遍的《慈悲三昧水忏》,《慈悲三昧水忏》的缘起,前面序文写得很详细,悟达国师十世的高僧,真的是诸佛护念、龙天拥护,他的冤家对他无可奈何。十世修行了不起,第十世做了皇帝的老师,做国师,皇帝送他一个沉香宝座,就是太师椅。他起了一念贡高我慢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人上之人,皇帝都拜他做老师,我慢心这一念生起来,起了这个烦恼,护法神走了。这一念是迷,这一念是心妄动,三昧失掉,佛菩萨威神加持不上,护法龙天走了,这个时候过去生的冤家债主机会来了,找到他身上来了,腿上长了一个人面疮,一条命几乎快要没有了。幸好他的因缘很好,遇到迦诺迦尊者来帮助他,帮助他解怨释结,这条命才保住。要不然冤亲债主附在他的身体,脚上长个人面疮,发作的时候人就昏死过去。这是在历史上比较远的一个例子,这是唐朝时代,一千多年前的事情。

 

较近的一个例子就是清朝末年、民国初年,近代一个例子是倓虚老法师讲的。倓虚老法师是民国初年谛闲老法师的学生,谛闲老法师是近代天台宗的祖师,倓虚老法师跟他学习也得到天台的心法,也成为天台宗近代一位祖师大德。他有一本《影尘回忆录》,记录他一生修学的经过。这说起来就是倓虚老法师的一个同学,谛闲老和尚早年收的一个徒弟,参禅的,以后去做了土地公。被什么人抓去?被他的太太抓去做土地公去了。他也是一念傲慢心起。他要去出家,他太太不同意;不同意,他就硬跑去出家。以后,他太太一气之下跑去自杀。自杀死了之后,这个阴魂一直跟着他。但是他一出家,道心很坚定。所以跟谛闲老和尚剃度出家以后,他喜欢参禅,谛闲老和尚就送他去江苏镇江江天寺,是中国近代禅宗最好的一个道场,去那里参禅。

 

初出家的道心很强,也很认真用功在参禅,也参到相当有功夫。以后(大概在民国初年)这个寺院看到他来这里参禅,很有修行,以后道场就把他升为担任首座和尚。首座和尚地位很高,地位仅次于住持。住持下面有四大执事,首座、维那、监院(就是当家)、知客,住持下面四大执事。首座在丛林寺院地位非常的高,仅次于住持。升到这么高的地位,也是一样,像悟达国师这样,一念傲慢心起来了。名闻利养来了,傲慢心起来,护法神走了,他太太的阴魂机会来了,附在他的身上。附在他的身上,他一直想要去投水。在江天寺,这间寺是在江中间,现在这间寺还在,在镇江,旁边四周围都是水,好像一个岛。他太太这个冤魂一附身,二、三天就去投水,常常去投水,投水人家发现就把他救起来。后来这个寺觉得就很困扰,首座和尚怎么常常要投水自杀?最后通知谛闲老和尚,叫他来带回去,带回去宁波观宗寺。

 

带回去的路途当中,谛闲老和尚毕竟修持的功夫很高,他太太的冤魂也不敢太过分。一路坐船,一直到宁波,一路平安无事,回到观宗寺。中国寺院丛林也都讲究身分地位,因为他在江天寺已经做到首座,当然回来到自己的寺院也给他自己一个房间,也没有要求他一定要参加早晚课。回到寺院,有一天大家看他没起来吃早斋,早上没有起来吃饭,大家觉得说他身分高没有做早课没有关系,但是总要起来吃饭,连饭都不起来吃,这就很奇怪,人家就去他的房间去找他。结果房门一打开,人不在里面,再看到他房间的窗户打开的,大家就很紧张去报告谛闲老和尚。谛闲老和尚一听到这个消息,知道事情糟了,可能这个徒弟又跑去投水了。距离观宗寺没多远也有一条河,大家就去找,结果真的找没多远看到他的尸体浮上来,投水死了。

 

第二天他一个女儿哭哭啼啼来观宗寺找谛闲老和尚,老和尚看到她,问她来要做什么?她说她就是他这个徒弟的女儿,昨天做了一个梦,梦见她母亲带她父亲去做土地公,要上任,请老和尚做佛事超度他。谛闲老和尚就替他做一个超度佛事,谛闲老和尚就告诉他,如果你有来参加这个佛事,烧纸钱的时候就示现一阵风,结果真的在烧的时候,一阵旋风。这就是说一念傲慢心起来,护法神走了,他的太太附身,参禅参到最后去做土地公,这是近代的一个例子。由此可知,念头一偏差,魔就来。知见要正,不能有丝毫偏差,我们修行功夫才会得力。

 

此处是第十二观。持名念佛法门在第十六观,是最后一观。我们讲到这里,这一观是第十二观。持名这一观,它的殊胜处就是行住坐卧功夫都能够保持,真的如同大势至菩萨讲「净念相继」,真的能净念保持相继。睡着忘记了没有关系,睡着了就睡着了,不要去想它。谛闲老和尚讲,教他这个补锅、补碗的徒弟,教他念佛念累了去歇一下,休息好了精神恢复就再念。你看这多方便!他这个念佛的徒弟,老实念念了三年站着往生,参禅的徒弟参到最后变成去做土地公。他这个念佛的徒弟就是用老和尚这个方法,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继续再念。所以念累了休息没有关系,不要害怕。怕的是什么?休息好就忘记了,就怕这个。如果休息好马上继续念,那就完全正确。所以持名比观想、观像都要方便,这是真的。

 

经【见此事已。名见无量寿佛极乐世界。是为普观想。名第十二观。】

 

这是真见到了,定中见,在念佛三昧当中见的。『是为普观想,名第十二观』,我们看这段经文的例子,都是这么写,唯独前面一观,这句经文颠倒。

 

经【无量寿佛化身无数。与观世音及大势至。常来至此行人之所。】

 

末后一句是讲利益。『常来』就是常常来。现在要问是不是常常见到?这个地方我们诸位同修要知道,如果你真的观想成就了,那不是妄想,确实观想成就,真的见到西方极乐世界,当然时常见到三圣,这是事实。如果不是观成,观想没有成就,时常见到三圣就不是好事,这个要知道。我们虽然不常常见到佛像,但是要知道确实阿弥陀佛、观音、势至时常在加持我们,时常在保佑我们,时常在护念我们,这是事实,一点都不假,这是念佛现前所得的利益。所以说『无量寿佛化身无数,与观世音及大势至,常来至此行人之所』,这是观想成就,一定是这个境界。我们这个要辨别清楚,绝对不能将打妄想当作观想,所以这个经文我们要细心去理解,这样修学才不会错误。

 

好,这集的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这里。下面,我们下一集再继续向大家报告。谢谢大家收看,阿弥陀佛。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7年7月2日18:00:34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33795.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