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四帖疏(第14集)悟道法师主讲(文字/台语)

请再看经本一O二页第六行,三福第一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前面讲到「孝养父母」,善导大师在注解里面有两句话非常重要:

 

疏【父母者。世间福田之极也。佛者。即是出世福田之极也。】

 

后面他继续说一则公案,这是在注解里面讲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是出在佛经上。从这段公案我们就真正了解父母之恩非常大,这一段文希望同修能自己去看。「奉事师长」,我们的身体得之于父母,人与其他动物不一样就是受过教育。如果讲聪明智慧,动物里面有聪明智慧很高的,甚至于智商不输给人,不输人类。牠跟人类不相同的,牠没有受教育,虽然牠有与人类同样的智慧、智商,因为没有受教育,依然是在畜生道。教育是开发智慧的,智慧得自于老师,所以师长恩德自古以来是跟父母相同的。在古礼里面,我们看得很清楚。古礼里面最重的礼是丧礼,父母过世守孝三年。老师过世的话,要心丧三年,就是不穿孝服,除了不穿孝服之外,跟父母丧期的心情是相等的。由这里能看到古时候学生对于老师的尊重。

 

另外从称名这个方面也能够明显看得出来,称呼名字,古代只有童子可以称名,叫他的名,称呼他的名,成年之后就不可以。男子二十岁成年行冠礼,冠礼就是戴帽子,童子不戴帽子;女子十六岁成年,就是开始梳头。成年,女子十六岁,男子二十岁。成年就不可以再叫他的名。男子二十岁生日,行冠礼,戴帽子。这个名是出生之后父母取的,在童子的时候大家都可以称他的名,称呼他的名,就是二十岁以前。成年的这一天,他的平辈兄弟、同学、朋友送他一个字。所以从前中国人有名有字,字就是我们讲的别号,别就是另外有一个字号,另外的名号,我们叫字。所以讲名字、名字,这个名跟字,名是本名,字是别号。从今天开始成年,平辈送他一个字号,就不再称呼他的名了。即使是祖父母,就是爷爷、奶奶,伯伯、叔叔、伯母、婶婶都称字,你成年就不称你的名。以后你在朝廷做官见到皇帝,皇帝也称你的字,不称名,这是对你尊敬。那什么人继续称名?就是你的父母。所以成年之后,你的名只有父母两个人称呼。祖父母(爷爷、奶奶)跟你隔一代,对你也要客气尊重,不称名,皇帝也不称名。除父母之外,还有一个人可以称你的名,是你的老师,你就晓得老师跟父母的地位完全平等。成年之后称你的名,一般人如果称呼你的名等于在骂你,皇帝如果称你名的时候,大概就是犯罪要判刑了。不像现在,一见面连名带姓都称呼,这是时代不一样。古时候师徒如父子,老师、徒弟像父子一样。

 

大师在此地解释虽然不多,但是含义非常深。一个人在社会上能够顶天立地,是要父母跟师长密切配合,才能把他教养成人,恩德是从这个地方来的。诸位如果怀疑,老师哪有那么大的恩德?老师教学生孝,父母对儿女这个话说不出来,我是你的父母,你要孝顺我,这话说不出口。这个话要第三者来讲,是谁的责任?让谁教?老师教的,老师教「孝」。老师自己也不能说,你是我的学生,你要尊敬我,这些话老师也说不出口。这是父母要教子女,你要尊师重道,老师教学生回家要孝顺父母,两个人彼此合作来教,才能够把一个人教成功。现在的教育都不讲这些了。古时候的教育跟现在不一样,古时候着重于德行,着重于启发智慧,着重在这些,不像现在的教育,跟现在的教育方式完全不一样。

 

师承里面最重要的,就是父母给儿女选择一个好的启蒙老师,关系一个人一生的成败,启蒙的老师非常重要。选择这个老师的标准是什么?是德行。不在他的学问,重要是他的德行,因为教小学生不需要高深的学问。那个时候学生跟老师生活在一起,换句话说,老师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学生的榜样。现在大家晓得小孩模仿大人,老师就是小孩模仿的榜样,非常非常重要。所谓「少成若天性」,他小时候有一个好的典型、好的模样让他模仿学习,将来就跟天性一样。所以重视老师的品德修养。

 

老师教学的重点有两个,一个是教你做人,就是德行的基本教育,教你人与人的关系。让你从小就知道父子的关系,知道兄弟的关系,知道朋友的关系,然后才知道什么样的身分应该尽什么样的义务,从小训练这些观念。至于读书,老师只负责教句读,只教你念,没有讲解,所以不会错误。只叫你背诵,字没有念错,句子没有念破。古时候的书没有句点,没有点出来,所以念的时候旁边要画圆圈,老师替你画圆圈,圈的地方就是一句,圈句读。没有圈错,字没有念错,这样就行。老师督促你一天念一百遍、念二百遍。为什么念这么多遍?这里面有很深的道理。小孩是同样的,如果没有东西约束他,他就会胡思乱想,想东想西,他就想要去玩,他的头脑不休息、不停止。

 

由此可知,中国以前教学跟佛法教学都着重在定,定功从小就培养,有定才能生智慧。换句话说,尽可能把他的妄想减到最低的限度,这叫做读书。读书就不会打妄想,打妄想书一定读错,用这个方法来训练他。每天念三小时、念四小时就是在修定。在佛门里面,读诵是戒定慧三学一次完成,非常重要。从六、七岁到十一、二岁,把主要的经典全部背过,而且背得很熟,这是小学教育。受了几年小学教育,虽然年岁很小,一举一动很稳重,像个大人。现在的人也许看不太习惯,现在的人看小孩应该活活泼泼,活蹦乱跳。古时候不可以的,要斯斯文文,一举一动都要有礼节。

 

古代小学上面没有中学,就是大学,古时候叫太学,是国家办的。只有小学,然后就进太学。小学里面所训练的是根本智,这是佛门的术语,根本智是无知,这是训练心地清净,不希望你有知。但是到太学就有讲学,以前是念跟背,到太学开讲,讲完之后有研究讨论,所以教学方法就不一样,那是佛门讲的后得智,后得智就是无所不知。先学无知,然后才能达到无所不知,学起来很快,为什么?听老师讲一个道理,他能够联想,融会贯通。以前背诵许多经典,他能够引证,他能够有悟处,所以容易开悟,道理在这个地方。

 

佛法对于老师更加是重视。诸位看语录,语录大家看得少,尤其是我们念佛人。看《六祖坛经》,《坛经》是语录的一种,后人对它特别尊敬,称它为经,实际上是六祖大师的语录。我们可以从《坛经》里面看到古代的教学,能够体会到古代的师承。佛门无论大乘、小乘,不可能没有师承而成就的,没有老师自己能成就,这不可能,自古以来没看到。《坛经》上有个比喻,无师自通只有在什么情形之下?威音王之前。威音王以后,无师自通的都是天然外道。威音王是什么时候的人?佛在经上说是久远劫之前的佛,换句话说,简单讲无师自通在佛法里是不可能,是讲不通的。纵然自己是再来人,你是佛再来示现的,是诸佛菩萨示现再来的,也要示现寻师访道,给后学做一个榜样,也不可以示现无师自通。

 

像永嘉大师是再来人,绝顶聪明智慧的人,他确确实实开悟了。遇到行策禅师,行策是六祖的学生,他跟行策两个论道,行策佩服得五体投地,劝他一定要找一个善知识印证,这是师承。永嘉很客气,他说:你给我印证就可以。行策说:我的分量不够,在佛门里面的地位身分不够。去找谁?他就介绍他的老师,六祖大师,他在南方开辟道场弘法利生,你去亲近他,介绍他到曹溪去参访六祖。他到曹溪见到六祖,把自己来意说明,六祖立刻就给他印证,一印证,六祖就是老师,他就是学生,六祖的学生。印证之后,他马上要走,六祖就说:为什么要去的这么快?留一天。他在曹溪住了一晚,所以这在禅宗历史叫「一宿觉」,一宿就是一晚。

 

这是永嘉大师亲近六祖大师,就是亲近老师只有一天,就在曹溪住一晚,这是讲师承。如果没有六祖给他印证,换句话说,他所悟到底是正确还是不正确的,就没有人敢说。六祖给他一印证,就是证明他的见解、思想、所说的完全正确。也就是俗话常讲的「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个印证是大恩大德,使你的心真正得到自在,断疑生信。必须要这样的大善知识,才能够把你的疑根破除,帮助你信心清净,这是老师的功德,必须敬重师道。尊师,像永嘉千里迢迢去请老师印证一下,是为了重道,为了对自己道业的尊重,对老师的礼敬。

 

第三句『慈心不杀』,接着下面『修十善业』,这是第一福的第三句、第四句。不杀是十善业里面的第一条。十善是不杀、不盗、不淫,身三善业;口,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意,不贪、不瞋、不痴。十善业里面最重要的是不杀生,所以把不杀这一条特别提出来放在第一条。佛法「慈悲为本,方便为门」,大小乘佛法都是建立在慈悲心上,尤其是大乘佛法,大慈大悲。慈悲称之为大就是平等的慈悲,离开一切分别执着的慈悲。因为一切众生没有一个不贪生怕死的,因此杀害众生是恶行里面最大的。不但是性恶,更麻烦的是被你杀害的众生有怨恨心,他有冤仇,这个冤仇不容易消失的,换句话说,将来一有机会他就来报复,生生世世冤冤相报没完没了。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7年7月2日14:55:06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33755.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