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度论大意(第5集/文字/MP3)jingkong法师主讲

admin 大智度论大意评论1阅读模式

大智度论大意  (第五集)  1980/1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9-011-0005

MP3下载

请看《大智度论》第五卷:

经【摩诃萨埵。】

这四个字都是梵语音译,『摩诃』翻作大,『萨埵』翻作菩萨,「摩诃萨埵」就是大菩萨。在这段论文里面,龙树菩萨给我们说明,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才能够称大菩萨,大菩萨的形相究竟是怎样的,在这段里头也有很详细的说明。末后两首偈颂是说摩诃萨埵的形相,在第二面有几句话是相当的重要:

【复次。必能说法破一切众生及己身大邪见、大爱慢、大我心等诸烦恼故。名摩诃萨埵。】

其他的意思诸位自己可以看,这几句我特别给诸位提出来。大乘法跟小乘法不相同的所在,就是大乘称菩萨一定要说法,释迦牟尼佛示现成道之后,说法四十九年,没有不说法的摩诃萨埵,没有这个道理。有不说法的阿罗汉、有不说法的辟支佛,没有不说法的菩萨。菩萨说法的目的,这个地方给我们说得很清楚,是破自他的邪见。那我们要想一想,我们说听有没有破自他邪见?有没有破自他的我慢?有没有减少自他的烦恼?如果没有,说法虽然说而没有效果,一定要能达到这个效果,才能算得上名符其实的说听。因此说法正像六祖无相颂里面所讲的,一定要做到听通说通。我们求学,学了要学通,要通达。经论的通达依然属于记诵之学,换句话说,还达不到此地所讲的目标,破邪见、断烦恼。一定要心通达,才能够达到这目标,才能称为一个大菩萨。心通一定要从经论上先通达起,经论是我们修学所依据的理论,但是修学还必须要在境界里面去磨炼,所以境界是我们炼心的增上缘。由此可知,六尘都是我们的善知识,在这里面才真正磨炼出心通。心通在教下讲大彻大悟、大开圆解,这样才能办事、才能够解决问题。什么问题?第一个就是邪知邪见,第二个就是烦恼,这二种通常我们叫二障,邪知邪见是属于所知障,爱慢烦恼是属于烦恼障,才能够解决二障的问题。我们也在说、也在听,何以不能够收到效果?就是我们的心量太小,不能与摩诃萨埵相应。

【以是众生等。无边、无量、不可数、不可思议。尽能救济。令离苦恼。著于无为安稳乐中。有此大心欲度多众生故。名摩诃萨埵。】

我们看看菩萨心量之大,菩萨心里面没有过不去的人,也没有过不去的事,所以他没有障碍。我们遭遇到最大的困难是心里面障碍重重,这个障碍是自生的,不是外面来的。我们在佛的大经大论里面去观察,境界没有障碍,人事也没有障碍,障碍是从我们内心生起的,这是必须要记住的。我们学佛学什么?就是在一切境界里面学平等心。我们通常讲十法界的因地心,佛是平等心。有平等,心地才真正的清净,才有真正的慈悲。所以我们要学大菩萨等视众生,这句话是我们常常在经文里面念到的怨亲平等。我们有没有做到怨亲平等?别人跟我不平等,那是他的事情,不是我的事情,我们自己一定要等视怨亲,在菩萨道的障碍才能够去掉。

这地方讲众生无量无边不可思议,这数字究竟有多大?在第三页、第四页都是说数目字,这些数目字我们在《华严经》里面读过,《华严经》大概有一百四十多个数字单位,这个地方还没有那么多。诸位如果要读,这是古印度数字单位,可以参看《华严经》。《华严经》在哪一段?《四十华严》根自在主那一章,根自在主说了一百四十多个单位,比这个地方还要多、还要详细。这是形容菩萨心量之大不可思议,小心量做不成菩萨,小心量也不能解如来甚深之义。所以大菩萨发心可以参看《华严经.初发心功德品》。这地方讲菩萨发心是讲大菩萨发心,说了很多,在此地我们不能一句一句给诸位解释,我只简单的略略提一提。菩萨发心是为微尘众生发心,不为自己一个,也不为我一家人,也不为我一国人,也不为三千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了不起,他的心量比这个还要大,这地方讲:

【乃至不可说不可说三千大千世界微尘等众生故发心。】

这里讲菩萨为了什么,这一点很重要,我们现在精进心提不起来,懈怠懒惰,为什么懈怠懒惰?我们的心量太小了。如果你真正为一切众生,一切众生的幸福、一切众生的光明、一切众生的希望都在我一个人身上,你要果真下这样的心,你还敢懈怠吗?不敢懈怠,你才晓得自己肩膀上担子多重。古来大德劝勉一切众生发心,首先教你发大心,你只要能发大心,自然能够精进不懈,所以精进心是从大悲心里面生出来的。你们之所以不能够精进,说实在话我们没有悲心,口头上有悲心要救度一切众生,心里面没有。菩萨是发真心,心口是一如不是二如。心与口一定是相应的,因为他发心之大,他行的事也大,跟这个心量一样大。

这里面给我们讲,第一个讲供养,也是供养一切众生,尽心尽力的供养。而一切供养当中,我们读过《金刚经》,佛在《金刚经》里面给我们讲得很详细,是以法供养为最,尤其是大乘佛法、了义的佛法,确实是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们既然明了了,就应当以大乘、一乘佛法去供养一切众生,尽我们自己的心,能做到多少就做多少,尽心尽力就是圆满功德。我有十分力量我尽九分,你的功德不圆满,全部力量都尽了这才叫圆满的功德。我能力很小,能力很小全部都尽了,我的功德圆满;那个人能力大,他做一点点,我们一生一世也做不过他,但是他的功德跟我们比较,他是小,这是佛法里面的平等法。那个人财产有一千万,拿一万块钱来做功德,千分之一;我们的财产只有二百块钱,二百块钱全部都做了,我们是百分之百,他只千分之一。我们将来的果报是百分之百,他将来得的果报是千分之一。佛法是平等法,所以千万不要以为我这一世贫穷,我不能做功德,我做不起,那就错了。往往贫穷人所修的福报比富贵人要圆满、要真实。这个道理在大乘经里面讲得很多,这个地方我只选几个例子来讲,除了供养、受持,尤其后面几句很好:

【为令佛种不断故发心。】

而不是为分别。经文希望同修们自己去看。后面有一段比较重要,也是这段的结论,在第七面:

【是诸菩萨摩诃萨愿言。尽教化一切十方众生。尽供养供给一切十方诸佛。愿令一切十方诸佛土清净。心坚受持一切十方诸佛法。分别知一切诸佛土故。尽知一切诸佛弟子众故。分别知一切众生诸心故。知断一切众生诸烦恼故。尽知一切众生诸根故。诸菩萨发心作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是等十门为首。乃至百千万亿阿僧祇门是为道法门。菩萨应知应入。】

这是无量无边的法门举了十个纲领,十句里面第一句是总,总就是教化一切十方众生,第一句是总,后面九句是解悟。这些菩萨『应知』,知就是解悟;『应入』,入是证入,不单单要解悟,一定要证悟。

向下经文有十种比喻,都是说明菩萨大德之相,是我们应当要晓得、应当要学习的。经文诸位同学们自己细细的去看。

再看第八页倒数第二行,这以下都是赞叹大菩萨的智慧德能:

经【皆得陀罗尼及诸三昧。行空、无相、无作。已得等忍。】

科题是说「初品中菩萨功德」,这个意思非常的明显。在这段里面龙树菩萨给我们解释,什么叫做『陀罗尼』、什么叫做『诸三昧』。『空、无相、无作』,这叫三解脱门,以及末后有一个『等忍』。什么叫「等忍」,这是大菩萨都已经证得的,也就是说他证得这些功德,所以他才称之为大菩萨。前面一段就是解释「陀罗尼」,陀罗尼在这地方一共有三种解释,一种叫能持,一种叫能遮,一种叫总持。我们晓得,平常解释陀罗尼用总持这个意思是最为普遍,就是总一切义、持一切法,我们解释陀罗尼。陀罗尼有无量无边,都可以说是总持法门,详细的解释诸位看论文不难懂。下面有几句特别提出来,也是提醒同修们,在第十页:

【恶言骂詈。心不憎恨。问曰。菩萨诸漏未尽。云何能如恒河沙等劫忍此诸恶。】

下面有解释,诸位可以细细去看。在这里我特别提醒同修们,你不学菩萨那就不谈,如果要学菩萨从哪里学起?别人以『恶言骂詈』,心里决定没有瞋恨心。别人不管以什么样手段加害于你,决定没有报复心,心在境界里面永远是平静的,这叫学菩萨法。菩萨法没有别的,就是在境界里面学个如如不动,了了分明并不糊涂,什么事情看得清清楚楚。正像《法华经》里面所讲的,「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一直到「如是本末究竟」,看得清清楚楚,心里面如如不动,不起一个分别、不起一个妄念,这叫大菩萨。从哪里学起?从忍辱学起,能够忍受任何人的恶言相加,能够受得了,能够恒顺众生、随喜功德。大乘法里面常讲的八风吹不动,这就叫学菩萨法。这段里面说得很详细,举了许多例子都是教给我们学习的。我们能这样学习,给诸位说,才能成就陀罗尼。境界小小的风动了,我们的心就动摇,我们在境界里面做不了主宰,诸位想想看,总持法门你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得到?几时我们真正能够省悟过来,我们心里面最看不惯的人、最看不惯的事,他是我的大善知识,他是我的恩人。诸位能够把这个一转回头,你就进步了,你就能够入菩萨道。十方三世这些诸菩萨,先从逆境里面修起,锻炼如如不动,然后再进一步顺境里面修学,也学得如如不动,这才功德圆满。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7年6月7日17:13:04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31354.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