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ngkong法师答问——修持篇

admin 分类问答评论阅读模式

问:听《无量寿经》觉得很相应,很能契入,但是听《华严经》就觉得很茫然。请问是不是境界不够?

答:人有过去、今生,学佛同修决不是这一生才开始学佛,每个人的善根都很深厚。过去你所修学的法门,这一生遇到了,就会觉得很投缘,很欢喜;从前没有学过,这一生遇到了,就感觉很生疏,很茫然。你这种情形,大概过去生中修过净土,《无量寿经》念得很多,所以一遇到就生欢喜心;可能《华严经》从前没有学过,所以接触之后就比较生疏,原因在此地。21-090-0003

 

问:深圳是一个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有许多密宗的活佛、法王来此地化缘。许多净宗同修去灌顶,请问这样做对吗?

答:这是各人的因缘不同,无可厚非。但是要了解灌顶真正的意义,不是形式上的。形式上,用一点水洒在头上就开悟了,那我们何必学经教,学得这么辛苦!释迦牟尼佛又何必讲经说法四十九年,每天拿着水洒就好了。要明白道理。

你去接受灌顶,他将水洒在你的头上,你是不是真开悟?果然开悟,有效!黄念祖老居士是密宗的上师,他在《无量寿经》注解里讲得很清楚,「灌」是慈悲加持,「顶」是佛法里最殊胜的第一法门;灌顶就是将佛法里的精华传授给你。不是拿水洒头。

懂得这个道理,我们每天将《无量寿经》或《阿弥陀经》从头到尾念一遍,就是阿弥陀佛给我们灌顶一次,念两遍就灌顶两次。那不是密宗的仁波切活佛给你灌顶,而是阿弥陀佛给你灌顶,十方诸佛如来给你灌顶。所以,一定要懂得佛法的道理,知道怎样修学才是对的。

你明白就好,遇到这些亲朋好友,也应该将这些道理说清楚。至于他去不去,各有因缘,不必障碍,这样就好。21-090-0007

 

问:深圳经常有法师来结缘,并且讲法,多数净宗同修也去听。请问这样是否不专一?

答:佛法的修学,最重要的是「一门深入,长时薰修」,最好是跟一个老师学。何时才能离开老师?古人的标准是要开悟,就是明心见性、大彻大悟,你就毕业了。古时候叫出师,可以离开老师了。假如你还没有明心见性,不能离开老师;离开老师,你一定会走错路。

修学净土宗,条件没有那么高,只要达到功夫成片,自己有把握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什么人讲经你都可以听,什么地方你都可以去,因为没有妨碍。如果自己对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没有把握,还是专修比较好,也就是说不要离开老师。谁是我们的老师?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在哪里?就是《无量寿经》,因此天天要读诵,天天要思惟,要懂得经上所讲的道理与方法,依教奉行。佛教我们做的,一定认真努力去做;教我们不可以做的,决定不能做。只要两、三年的时间,你就有把握往生。

净土法门成就快,我们看《净土圣贤录》和《往生传》,念佛三年五载往生的人很多。曾经有同修问我,是不是他们修了净土宗,寿命只有三年、五年,刚好往生?我说不见得,哪有那么巧的事!何以他们念佛三年五载就往生?他具足了往生的条件,什么妄想都没有,对于这个世间一切人事物毫无留恋,所以寿命不要,提早走了。因为两个世界相比,一个是极乐,一个是极苦,既然极乐世界去得了,何必还在极苦世界受苦?但是有个例外,能去还不去,就是这个世间还有很多有缘的人需要帮助,所以迟一点走。如果在这个世间没有缘,就先走了。明白这个道理,修行不能不专一,不专一很难有成就。21-090-0007

 

问:朝阳寺有一位居士,止语修行两年多。后来我发现他的心地并不清净,言谈中现烦恼相。我认为这种修行即断了与众生的法缘,这种苦行是很悲悯的事。请问这种修行方法对吗?

答:你的想法很正确。止语目的是在专心,远离外缘的干扰。口虽不说话,还常用笔写东西传递给人,这个多麻烦!不如讲话方便。他的这种止语是形式上的,念头上并没有止住。祖师大德教导我们修行要从根本修,根本是心地,要求的是心地清净,心地不染,心地离缘。形式上,遇到有缘的众生也要帮助,止语也可以帮助人。帮助哪些人?废话太多的人。看到人家不说话,多话不如少话,少话不如不说话。但是要契机,你所示现的如果不契机,这个示现是白费,没有人能懂,没有人能受感化。

总而言之,我们心之所思、行之所为,一定要利益众生,对众生有好处;不能利益众生的,我们不做。我们的时间、精力有限,应当多做有利于社会大众的事,感化社会大众的事。21-090-0008

 

问:实施观心法门后,杂念妄想不多,能保持空念和无念的状态。古德有云:「起心动念是天魔,不起心动念是阴魔,到起不起时是烦恼魔。」有念与无念似乎相违背,请问究竟如何才好?又何谓天魔、阴魔、烦恼魔?

答:「魔」的名称、含义,《楞严经》讲得很清楚。《楞严经》上说,无论什么境界现前,决不可执著,这样就好;而且《金刚经》也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离妄想、执著实在不容易,净土宗教我们执持名号,专执著阿弥陀佛的名号,其他的都不要执著,这是一个好办法。用一句「阿弥陀佛」把其他的执著换掉,这个容易,所以念佛法门叫「易行道」。佛教我们要执持,一直到临命终,还执著阿弥陀佛来接引,到了极乐世界再离一切执著。我们可以用这个方法取得西方净土,这是稳当、可靠而且快速,往生极乐世界成功的果位是想像不到的,超越了其他法门的成就。正因为如此,十方世界诸佛如来都赞叹阿弥陀佛。21-090-0015

 

问:小乘的四念处、大乘的禅及密教的大手印,与观心法门,请问有何不同?可否截长补短,相辅相成?

答:各个宗派用的名词术语、方法不相同,但是其目标、精神、义趣是相同的。四念处属于禅。何谓禅?六祖在《坛经》里说:「外不着相是禅,内不动心是定。」《金刚经》云:「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不取于相就是「禅」,如如不动就是「定」。不被外境诱惑,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无论是顺境逆境决不受动摇、干扰,这是「禅」;永远保持清净心,不生妄想、分别、执著,这是「定」。

这些法门可以相辅相成,但是修行一定要「一门深入」。其实一门就具足一切门,决不能三门一起修。所以,修学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法门,适合自己现前的工作、程度,这样容易成就。21-090-0015

 

问:看很多佛书,请问对自己修行是否有障碍?

答:这个完全看自己。如果你看的东西很多,接触的面很广,心地依然清净,没有分别、执著,就没有障碍;如果心地不清净,还是要舍离。21-090-0023

 

问:佛家说「相随心转」,法师说我们可以依自己的相貌来对照修行功夫。请问是否相貌较差的修行人,修行功夫也比较差?

答:不一定,因为人的相貌与前生所修的福报有关。四十岁之前,相貌好坏是前生注定的,这是过去生中的福报;四十岁以后,相貌好坏自己要负责任。这句话是何道理?从出生后,这四十年,心行的善恶决定影响你的相貌。所以,年轻时相貌很好,晚年之后相貌未必就好。相貌会变,变好还是变坏,与自己的心行(起心动念、生活行为)有决定的因果关系。

佛说菩萨修行作佛,特别用一百劫的时间专门修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是善因得的善果。佛为何用这么长的时间来修相好?这是一种示现,表演给我们看的。众生都希望自己相貌好、身体好,佛就做这些示现,什么样的相貌是由什么样的业因修成的;你能修这个因,就一定得好果报。21-090-0040

 

问:相貌较差的修行人,请问应如何克服自卑的心理?

答:要想把自卑的烦恼消除,只有一心念佛,不要想相貌的好坏。我们念佛修因证果,果报是究竟圆满。现在相貌丑陋一点没有关系,到极乐世界就是最殊胜的相好。十八罗汉、五百罗汉的造像,相貌各个不相同,有很多稀奇古怪的相貌,但是他有慈悲智慧,所以并不难看。明白这个道理,不要在相貌上生分别、执著,只要一心念佛,不知不觉我们的身体、相貌都会转变。

《无量寿经》讲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相貌就相同。为什么要相貌相同?因为他方世界相貌好的人傲慢,相貌不好的人自卑。阿弥陀佛大慈大悲,在极乐世界把这桩事情消除了。所以,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每个人的相好都与阿弥陀佛相同,决定没有差别。大家相貌都一样,是否会混淆?到极乐世界每个人都有智慧,具足六种神通,所以绝对不会混淆。21-090-0040

 

问:在对禅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当时为解脱麻烦而参加打七。老师打板的当时,我也进入了无量无边的境界。当我入佛门选择了净土法门之后,才知道此事之大,怕妄语不该说,身边又无明人,为此远道来求法师开示。

答:在禅堂里面参究,目的是要把妄想、分别、执著放下。他的手段很特殊,他不给你讲经,也不给你说法,只教你规规矩矩坐在那里一念不生。你若生了妄想、分别、执著的念头,禅师就用香板供养你,这是真打,是要把你的妄想、分别、执著打掉。你不打妄想了,老老实实什么也不想了,还是要打,为什么?无明。不是打你的妄想,就是打你的无明;总而言之,你非挨打不可。

不过真正禅堂的堂主是不打人的,为什么?这香板打下去,你会开悟,他就打你;打死都不开悟,他不打你。今天这样的堂主已经找不到了,这些都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的人,他能观机,知道你的缘是否成熟。哪一天缘熟了,一敲你就觉悟了,这个板子打下去是无量功德;若打下去,你不开悟,这个板子打下去有罪过。所以,一定要有真正的道眼,看到这个人缘快成熟了,这一下帮助他,马上就成功了。

倓虚老法师是天台宗的传人,但他是修净土念佛往生的,他曾经跟大众说:「他一生当中亲眼看到念佛往生预知时至,站着走、坐着走的,有二十多人,听到的都还不算数。而禅宗修禅得定的,他见过也听过,但是开悟的,他一生当中没有见过,也没有听过。」你就晓得禅之难!

诸位要知道,参禅不开悟就不能了生死,将来到哪里去?到四禅天、四空天;如果禅定不够水平,就生欲界上面的四层天。欲界的四王天跟忉利天是靠福德往生的,修上品十善业道能生忉利天。而夜摩天不能全凭福德,还要加上定功,这个定功称作「未到定」。换言之,这个定功还在欲界,不能生初禅天。参禅一定要大彻大悟、明心见性才能了生死,所以参禅不如净土宗,净土宗只要小小的定功,甚至没有定功都能带业往生,可见这个法门之殊胜不可思议。你能回过头来念佛,这是过去生中的善根、福德、因缘成熟。21-090-0062

 

问:感谢老法师苦口婆心讲解《无量寿经》,使我学会做人。我坚定信心,走成佛之道,请问应如何提高修学?

答:修学在总原则上是讲「相应」,也就是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与经典讲的道理、方法一定要相应。譬如不杀生,我们对于一切众生,如果还有伤害的念头,我们就造杀业。菩萨戒跟比丘戒不同,比丘戒是论事不论心,我想杀牠但是没有杀,这不犯戒。菩萨戒是论心不论事,你想杀牠而没有杀,你已经破戒了。又如偷盗,如果还有占别人便宜的念头,这是盗心。所以,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去用功夫,这才是真正会用功。

我们每天念《无量寿经》,为什么要把经典念熟?因为念念当中都能想到经典中佛的教导,在日常生活当中就有标准。遇到顺境、善缘,我们要存好心、做好事、做好人;遇到逆境、恶缘,别人想杀害我们,我们还是对人真诚,这是真功夫。

经典上记载,释迦牟尼佛被歌利王割截身体,歌利王是个恶王,将释迦牟尼佛凌迟处死,用刀一片一片将他割死。释迦牟尼佛心地非常清净,没有一点瞋恨心,而且非常感激歌利王成就自己的忍辱波罗蜜。何以歌利王要这么做?无知,不了解事实真相。他要是了解事实真相,他会非常恭敬,不会有如此粗鲁的行为。

所以,真正功夫要在逆缘当中修,在顺境决定没有贪爱、留恋,在恶境决定没有丝毫瞋恚,永远保持平常心。平常心是道,心地平静绝不起波浪,称作「平常心」。我们总结佛的教诲:「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不管在任何环境,不管面对任何人,这个心永远不变,你的修行境界一定会显著的提高,月月境界不同,而且法喜充满。21-090-0068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7年6月5日10:35:07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30722.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