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ngkong法师答问——修持篇

admin 分类问答评论阅读模式

问:请问静坐和禅坐有何不同?如果要修炼禅坐该如何入手?

答:你要修禅坐,你去请教禅宗的大德,我不答复你。21-090-0070

 

问:当发心行善时,结果众生所获的利益并非美满,自觉在其中必定有漏,请问如何做才能无漏?

答:这种事情总在「缘」字,缘的关键是众生的善根、福德。众生有善根、有福德,菩萨、有心人来提倡善法,提倡正法,自己依教奉行为大众做榜样,对他一定有启发性。如果众生没有善根、福德,我们做再好的榜样,他看了也无动于衷,麻木不仁。这种状况,古人已经做出榜样给我们看,所谓是「进则利益天下,退则独善其身」。这是告诉我们,如果有缘,我们应当舍己为人,纯粹做利益众生的工作。如果没有缘分,应当隐居,佛家讲「住山」,就是隐居不下山,或者是闭关,完全做独善其身的工作,把自己的德行与学问向上提升,等待机缘成熟。

如果你「厚积薄发」,你积得愈厚,你发的力量就愈强。印光大师给我们做了好榜样,他老人家七十岁之前,没有人知道,这是独善其身;七十岁之后才被人发现,但八十岁就往生了,他利益众生的时间只有末后这十年,所谓是兼善天下,那个力量太大太大了。虽然时间短,但因为积得深厚,所以发的力量强,影响力就大了。

鸠摩罗什大师也是如此,他到中国很长的一段时间都无法发挥,一直到姚兴作皇帝,才把他请出来。他在中国弘法利生的事业只有七年,但七年的影响太大了。所以,要影响面大,影响的时间长,积德、积学一定要深厚。21-090-0073

 

问:修心时要做到忍、让、退,必能成大果,请问这是否为修心的一部分?

答:若错会「忍、让、退」的意思,则是一无所成,不要说证大果,连小果都得不到。所以,不能曲解经典的意义,解要正解,千万不能错解,这非常重要。21-090-0076

 

问:盲目受了菩萨戒后却不能受持,学蕅益大师在佛前退戒,先持五戒,等以后境界提升时再重受菩萨戒,请问这样做是否如法?

答:如法。古来祖师大德有例子,先学五戒十善,这就好。21-090-0086

 

问:听讲经带子或看讲经书籍的时间多于念佛,请问是否能帮助自己提高修行?

答:可以的。大势至菩萨云:「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你多看书、多看录相带,加深自己的印象,这是属于忆佛。再加上念佛,就是古人讲的「解行并重」。21-090-0088

 

问:请问坐禅时如何安住其心?

答:你先要懂得什么叫禅,你必须读《六祖坛经》,依照《坛经》的方法修学。而念这句「阿弥陀佛」也是修禅,《大集经》讲:「念佛法门是无上深妙禅」。禅的定义,就是《金刚经》说的「不取于相,如如不动」。我们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不着相,用现在话说,决定不会受外面境界影响,这是禅。「坐」,不是真的叫你坐在那里,坐是比喻不动。人坐在那个地方是很安稳的、不动的,这是讲你的心在五欲六尘里面不动了,这是「坐禅」。你读了《坛经》,读了禅宗语录就会明了,念佛人二六时中,心安住在阿弥陀佛佛号上,就是无上深妙禅。21-090-0088

 

问:请问修苦行对成佛有帮助吗?

答:修苦行对成佛有帮助,特别是在初学。释迦牟尼佛示现的就是苦行,佛教导我们「以苦为师,以戒为师」,一个学佛的人不能严持戒律,不能吃苦,就肯定不能成就。在佛法修学上,只是结个缘,种个远因。

我们过去生中,生生世世,就是以这种心态学佛,所以学了无量劫,还是这个样子。虽然善根、福德深厚,还是不能成就,也免不了六道轮回。如果你能觉悟,在这一生当中,真正相信并听从佛的教诲去真干,这一生肯定有成就。你过去生有深厚的善根,这一生中一发心,就得诸佛护念,三宝威神加持,那个力量很大。所以,苦一定要吃!

要记住,贪图眼前的一点享受,将来要受无量的苦难;如果肯受眼前这一点苦难,将来得大乐,果报不可思议!因此,学佛的人要有智慧,要有远大的眼光,眼前这几十年算得了什么!释迦牟尼佛为我们做出榜样,他舍弃富裕的生活去出家,他的父亲是国王可以护法,但他还是「日中一食,树下一宿」,天天托钵,这是做给我们看的。这样才能成得了佛,这个用意很深!21-090-0090

 

问:有些修行人在跑香或般舟行中,其身体上升在半空中,倒下于地面却不停的转动,请问这与四大有关系吗?

答:这与四大有关系。四大是「地、水、火、风」,这是基本的物质,我们以前讲原子、电子,现在讲「夸克」,世界是由这些物质组成的。基本粒子组合成为电子,电子组合成为原子,原子组合成为分子,方程式的排列方式不相同,构成了整个宇宙,动物、植物也都是这个基本物质组成的。所以,佛家讲万法归一,在物质上确实是万法归一。「地大」是代表物体;「火大」是阳电;「水大」是湿度,就是阴电;「风大」,它是动的,不是静止的;这是基本物质的四个现象。所以,这个情况与四大决定是有关系的。

我们修行到底是修什么,目的何在?佛法有无量无边的法门,你喜欢动,佛就教你用动的方法修;从动当中,你能修到不动就成功了。你喜欢静,佛就教你用静的方法修。因此,佛教化众生是随顺众生的根性,佛教人无有定法。无论哪一法都能归元,归元到最后是动静不二,你就回头了。你动不是静,静不是动,你回不了头。何时你用动的方法归到静,静的方法归到动,证明动静不二,这就成就了。所以,随你自己喜欢用哪一种方法,但是一定要有老师指导;没有老师指导,如果发愤用功用错了,就会着魔。若没有人指导,最安全的一个方法就是念佛,这个自己也能修。21-090-0090

 

问:经中说修行般舟三昧是得禅定最快捷径的方法,请问是否如是?

答:这个方法确实是好,是得禅定的捷径,但你求得禅定的心切,这就是魔障。中国古谚语常说:「欲速则不达。」若在三个月当中,禅定没有成就,着魔障了,就大错特错了。佛法的修学一切都要顺其自然,有心想成就,这个心是妄想,这个妄想跟魔相应,魔就来了。只要你有欲望:我想成佛、我想得定,魔就来了。所以,佛菩萨没有念头,任何境界里,就是广度众生,他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所以魔对他一点办法也没有。能到这个境界就是完全用真性,就是法身菩萨。
我们业障深重,会起心动念,晚上睡觉会作梦,这就是凡夫。会起心动念,要用什么方法对治?用念佛的方法。《大集经》讲:「念这一句阿弥陀佛是无上深妙禅」,你们相信吗?般舟三昧是勇猛精进,一句佛号九十天当中不间断。念佛的原则是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你要九十天当中守住「不间断」。而且如果你还有个「不夹杂」的这个妄念在其中,就不能成就。

一般佛堂里有善知识在旁边辅导,就是要把你的妄念打掉。禅堂参禅也是一样,一看这个人起心动念了,香板就打下去,把你的妄念打掉,不许可你怀疑、夹杂、间断,功夫才能成就,那是真正上根利智的人,不是普通人。

「般舟三昧」难!般舟三昧一期是九十天,九十天不能睡觉,不能坐下来,躺下来当然更不许可,只可以站着走动,这不是普通人能修的。现代人最好采取谛闲老和尚教诲的方法,就是「一心专念」,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接着再念,这个方法好!谛闲老和尚有一位锅漏匠的学生,修了三年多修成功了,预知时至往生,站着走的,走了之后还站了三天,等他的师父替他办后事。谛老非常赞叹:「天下丛林的方丈住持比不上你,讲经大法师也比不上你!」他就是一心专念,没有妄想,三年成功了,这个例子太多了。

所以,我们要发这个心,真干!真放得下,这个世间的一切都不要去管,我要到极乐世界去,成就之后再回来帮助大家。我到极乐世界是去求学,成就自己的智慧德能,回来再帮助这些苦难众生,这就是菩提心。决不是说「这里的业障太重了,我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享福」,这是避难的心态,这个念头是错误了,决定不能往生。

念佛根性也有上、中、下三等,对于普通人就是普通的方法,谛闲老和尚的方法是对普通人,这对一般人非常有效。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就到念佛堂再接着念;换言之,无论世法、佛法都不可以有压力,只要精神、身体有压力就不能成就,都会着魔障。这都是魔障的缘,这个缘要断除、离开。身心一切放松,没有一丝毫压力,心地清净快乐,法喜充满,功夫才能得力。

倘若在五欲六尘当中与大众相处,一丝毫都不沾染,念头都不起,你就成功了,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有把握,想什么时候去就什么时候去。凭什么?心净则佛土净。

而我们要开自己的智慧,不需要听别人的,不需要记别人的,连释迦牟尼佛的东西都不要记。要开自己的智慧,自己的智慧开了,与佛的智慧无二无别,佛经一展开,经文是什么意思,自己统统都知道了,哪里还要去想!所以,一个人能纯净纯善就成功了。我们在生活处事待人接物中,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在当中练纯净纯善,练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功夫在此,这是真功夫。所以,快捷的方法才是最稳当的。般舟三昧是一种方法、助缘,但是理、事都要清楚才行。21-090-0090

 

问:修般舟三昧见到十方佛站在前面,请问是否花开见佛之意?

答:见佛,有真的见到佛,也有魔变现的佛。从什么地方辨别?从你自己心里辨别。心里辨别也有程度上的差别,自己心真正到清净,一切不染著,会见到真佛。见到真佛也不必生欢喜心,一生欢喜心,那个佛就是魔,他把你的清净心破坏了。我们念佛人的目标是「一心不乱」,他来就把你的一心破坏了,因为你的心乱了。你一欢喜就告诉人:「我今天见到佛,佛如何…」,所以你是见到魔,不是见到佛。《楞严经》讲:「见到佛的境界也不要理会,就是好境界;如果一着相,一生欢喜,这个境界就是魔境界。」因此,是佛、是魔不在外面,而是自己的心,自己见到了,心还是跟没有见到一样,依旧是清净平等觉,没有受外境干扰,这是佛境界。纵然见到魔,见到妖魔鬼怪、青面獠牙,你心里还是如如不动,若无其事,那个青面獠牙也是佛。所以,只要让你起欢喜心或者起怨恨心,你的烦恼被他勾起来了,这就是魔境界。反之,你不生烦恼,心地清净平等,什么境界都是佛境界。

懂得此原则,你睁开眼睛看到许多人,你看到会讨厌,魔境界就现前了;你看到就欢喜,魔境界也现前了。看到所有境界,心不动,就是决定没有妄想、分别、执著,决定不执著「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更深一步,是连这个念头都没有,那就是「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都没有,你的功夫成就了。

因此,真正修行在哪里?就在境界上历事炼心,离开境界到何处去修?修行人到市场去观摩,观摩是修行,那个产品日新月异,样样看清楚,样样都懂,这是智慧。看了怎么样?如如不动,决定没有「这个东西很好,我想得到一个」的这种念头。「定」就是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这是甚深禅定;「慧」是样样清楚、样样明白。定慧等学都在生活当中,穿衣吃饭点点滴滴都是戒定慧三学。

所以,见到佛,应当要保持见如不见,不必跟人家说。从前净土宗初祖慧远大师三次见到西方极乐世界,从未跟人提过一个字。他到往生的时候,西方极乐世界现象又现前了,这时才告诉大家:「西方极乐世界以前见过三次,现在又现前了,我要去了。」人家问他见到的境界相,他说:「跟《无量寿经》讲的完全一样。」慧远大师那个时代,经典翻译得很少,只有《无量寿经》翻译出来,《阿弥陀经》跟《观无量寿佛经》都还没有翻成中文,所以最初他们依靠的就是《无量寿经》。因此,不是到自己临走,就不需要跟人讲。

以后祖师大德们告诉我们,如果我们有境界可以跟自己的老师讲,请老师印证,但不能随便跟别人讲。为什么?你有想跟别人讲的这个念头,心里就已经被污染了。能看到一切境界就像没有看到一样,事情都知道,心里不落印象,这个功夫高!十二因缘讲「爱、取、有」,「有」断了,就是不落印象,这是最高的功夫。21-090-0090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7年6月5日10:35:07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30722.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