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弥陀经疏钞演义(第74集)jingkong法师主讲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七十四集)  1984/12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1-003-0074

play-sharp-fill

视频下载MP3下载

请看《阿弥陀经疏钞演义会本》,第一一三页:

 

◎【三、旁通】

 

◎【初、观经】

 

玄义【先明通观经者,有言十六观门,名为定善,执持名号,名为散善,今为通之。】

 

旁通里面有两段,第一段是说《观无量寿佛经》,第二段再举其他与本经相通的经典。净土三经,除本经之外就是《无量寿经》与《观无量寿佛经》,这是净土法门主要的三部经典。曾经有人说:十六观是定善,本经里所讲的持名念佛是散善。究竟谁是定?谁是散?这里面也有一个说法,因为十六观主要是修定,跟禅宗修止观没有两样,必须定心才能观得成,心散乱决定观不成的。譬如第一观,观「落日悬鼓」。太阳从西方下去的时候,这红红的太阳,你就看这个。无论是白天晚上,无论什么时候这个红红的太阳都在面前,张开眼睛太阳在你面前,闭着眼睛太阳还在面前,第一观才修成。第二观,观「大海结冰」,就是观琉璃世界,观成功之后,你看这大地就像翡翠一样,琉璃铺的,这实在不容易。所以十六观的理论我们可以学一学,修行的方法决定做不到,这心太粗了,定不下来,所以观不能成就。持名念佛这个原理也是出在《十六观经》,就是最后一观;你前面方法统统无法修了,那你就持名念佛。执持名号,初学的人可以说都是散心称名,用散乱的心来念佛号。定与散的意思是这么个说法。

 

玄义【于中有二,一总,二别。】

 

这里头有两个意思,一个总说,一个别说。

 

玄义【先明总者,彼经妙观,宗乎一心。】

 

这是把《十六观经》修行的宗旨给我们点出来了。本经修行,从一日到七日,一心不乱,也是以这个为宗旨。

 

玄义【此经一心,正符彼意。】

 

就『一心』来说,本经跟《观经》没有两样。

 

玄义【一心作观,一心称名,何得同归一心,扬彼抑此,详如净觉疏中说。】

 

莲池大师跟我们说明,这两部经实实在在是一样的,一样的宗旨,就是修行的方法不相同。如果就事上来说,《观经》是专门教你观想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这个修法也难说到微妙,必须通达大乘甚深的义理,这个观才妙,否则的话,单单想这些事相,那妙在哪里?理就很深了,这就要讲到『一心』,《华严》上说的「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你观一切法,不仅是西方世界依正庄严,尽虚空遍法界无量无边诸佛剎土都是自性变现之物,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心性周遍,无法不造。所以说「心外无法,法外无心」,这才是妙观,这就是用的一心;用一心,这个观就妙了。

 

我们也用这个心来念佛,那佛号怎么不妙呢?《弥陀经》东方五尊佛的德号,最后一尊叫妙音佛,他那是妙观,我们这个念佛是妙音,都妙!为什么妙?妙在哪里?妙在一心称念,这就妙。念佛的时候绝对没有妄想、没有疑惑、没有分别、没有执着,这个念佛的佛号就叫妙音。我们看注解,先解释旁通:

 

疏【旁通者,不别顿圆,但取诸大乘经义理相通。】

 

此地讲相通,不是说别教、圆教、顿教,暂时不谈这些,只取大乘经义理与本经相通的。

 

疏【以十六观,是净土专经,故先举也。】

 

首先举出《观无量寿佛经》,道理就在此地。

 

疏【定散者,孤山判十六观为定善,此经持名为散善。】

 

『孤山』是宋朝智圆法师,他住在杭州西湖孤山,后人直接以地名尊称他,这是对他的恭敬。他当年在那里主持一个道场,也是弘法利生,也勤于注疏。他有十种注解,当时有人称他为十本疏主。定善、散善,就是他讲的。

 

疏【今谓一心不乱,有事有理。】

 

莲池大师从本经的经义与《十六观经》的经义,作一番深入的讨论。

 

疏【即事一心,已非全散,何况理一。】

 

「理一」是理一心。莲池大师的看法比智圆深入,智圆法师不是专修净土,莲池大师一生是专攻净土,在境界上、体验上是不相同的。事一心不乱已经得定了,蕅益大师在《要解》里面给我们说得很透彻,念佛念到事一心不乱,见思烦恼就断了。见思烦恼要是断了,通常在教下讲,那是第九定的境界。世间禅定是四禅八定,到四空天。第九定是阿罗汉、辟支佛所证得的,见思烦恼永远断了,超出三界不再轮回了。这个是定不是散,何况理一心?见思、尘沙烦恼断了,四十一品无明最少也破一品,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这是理一心。理一心这个境界就是别教的初地菩萨,圆教的初住菩萨,这比阿罗汉、辟支佛高得太多了,那怎么能讲散善呢?这确实是讲不通的。

 

智圆法师看这个是看我们初入门用功夫,现在我们念佛,我们的确是散心念佛,我们不是一心念佛。我们散心念佛能念得成功,能够念到功夫成片,带业往生。可是十六观就不行了,十六观一定要能观成,观成那的确是要一心来修观;散心修观决定观不成功。如果从这点来看,智圆法师讲得没错。如果就这个判定《十六观经》是定善,《弥陀经》讲的是散善,这个讲法是不圆满的。所以莲池大师这说法,是依经典理论跟我们分析得很详细。

 

疏【正符彼意者,彼经三观,即空即假即中,超乎次第,是为一心。今经执持名号,一心不乱,则能持所持,了不可得,是名空观;正当空时,能所历然,是名假观;非假非空,常空常假,不可思议,是名中观。】

 

《弥陀经》修学的理论与方法,跟《观无量寿佛经》实在讲是没有两样,没有高下的。『彼经三观』,讲空假中,这是天台家教义,天台智者大师发明「三止三观」,这个修行方法是他悟出来的。他念《法华经》时入定,在定中他到了印度灵鹫山,释迦牟尼佛还在那里讲《法华经》,他在那里听了一座。回来之后告诉人:法华一会到现在还没散。从此之后,他就开悟了,悟到三止三观的修行方法。

 

在那个时候印度有一些高僧到中国来,智者大师把他的心得提出来讨论。这些外国的法师对他非常佩服,说他悟出「三止三观」这种修行的方法,与《楞严经》所讲的「奢摩他、三摩、禅那」,意思非常接近。智者大师听到印度有《楞严经》,就很希望这部经能传到中国来。但是那个时候到印度不容易,不像现在交通这么方便。他就在天台山那个地方筑了一个台,叫拜经台,向西方,印度在中国的西方。每天在那里礼拜,礼拜的目的就是求这部经能到中国来。他拜了十八年,一直到他圆寂,《楞严经》也没到中国来。可是诸位想想看,这种精神毅力真正值得后人敬佩。以后《楞严经》在唐朝中宗时候,般剌密帝法师把这个经送到中国来。

 

三止三观,里面又分作「一心三观」。一心就高了,一心里面这三止三观统统圆满。此地所讲的『即空即假即中,超乎次第』,有次第三观,有一心三观。一心三观,观三谛是一境,是一而三,三而一,这才是究竟,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称性而观」,教下是称性而谈。修这个观的时候,一即是三,三即是一。「空就是法界」,一空一切空,不能说这个是空的,那个是有的,没有这个道理,一空一切空。空从什么地方观?从体性上观,观一切法自性空寂,了不可得,也就是从本体上观。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7年4月23日11:34:28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21726.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